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of Sichuan Tibetan Region after the Liberation
1
作者 SU Yong-jie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1年第2期4-7,41,共5页
[ Objective ] To study economic growth of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in Sichuan Tibetan region after the liberation and predict long-term trend and regular feature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animal husban... [ Objective ] To study economic growth of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in Sichuan Tibetan region after the liberation and predict long-term trend and regular feature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 Method] Using econometric models and methods, the gov- ernment statistical data after the liberation on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of Sichuan Tibetan region were analyzed, and the factors increasing econ- omy of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were determined by analyzing time series data of different periods. [ Result] The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of Sichuan Tibetan region had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pastoral economy. Befor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increase of animal hus- bandry economy was mainly manifested by increase in amount of livestock and laborers, and the increase in amount of livestock was principal pro- moting factor.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increase in integrated production factors became the primary cause to push the increase of ani- mal husbandry economy. [ Conclusion] Some new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promote the increase of animal husbandry economy of Sichuan Tibetan region, including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production mode of animal husbandry, relying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further improving socio- economic system, cultivating more highly sldlled workforce and effectively guiding rational shift and orderly migration of surplus pasture labor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huan Tibetan region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Model of growth Quantitative analysis
下载PDF
四川草原粮库发展路径初探
2
作者 陈莉敏 李达旭 +8 位作者 鄢家俊 白史且 游明鸿 张建波 闫利军 刘刚 杨平贵 贾国夫 陈芸莹 《草学》 2023年第6期68-73,共6页
“粮库”是草原四库功能之一,可提供牛羊肉草食畜产品等食物。草原粮库建设是满足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的有效举措,有利于保障食物安全。为挖掘四川草原在维护粮食安全中的巨大潜力,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专家咨询等方式,对四川省... “粮库”是草原四库功能之一,可提供牛羊肉草食畜产品等食物。草原粮库建设是满足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的有效举措,有利于保障食物安全。为挖掘四川草原在维护粮食安全中的巨大潜力,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专家咨询等方式,对四川省草原粮库建设的基础条件进行了梳理,深入分析了四川省草原粮库建设的发展潜力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通过草原粮库建设来保障本省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为四川草原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草原 粮库 发展路径
下载PDF
四川草原粮库建设必要性及发展对策
3
作者 刘金平 游明鸿 +1 位作者 曾晓琳 雷雄 《草学》 2023年第3期81-83,共3页
在全球粮食危机背景下,依据四川粮食生产和消费现状及粮食安全风险,指出建设草原粮库是构建四川现代农业系统的必然要求。秉承生命共同体理念和绿色发展观,分析草原的直接、间接与潜在粮库功能,提出草原粮库建设与发展对策,为四川解决... 在全球粮食危机背景下,依据四川粮食生产和消费现状及粮食安全风险,指出建设草原粮库是构建四川现代农业系统的必然要求。秉承生命共同体理念和绿色发展观,分析草原的直接、间接与潜在粮库功能,提出草原粮库建设与发展对策,为四川解决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提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草原粮库 粮食安全 现代农业 草地农业
下载PDF
不同生态治理措施下高寒沙化草地土壤氮素变化特征 被引量:15
4
作者 蒲琴 胡玉福 +3 位作者 蒋双龙 何剑锋 舒向阳 杨泽鹏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33,共10页
草地沙化是我国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为研究不同生态治理措施对川西北高寒半湿润地区沙化草地土壤氮素的影响,本研究以围栏禁牧布设沙障燕麦和草种混播(YMCD)、围栏禁牧布设沙障播撒草种(RGCD)和围栏禁牧布设沙障自然恢复(WLCD)3... 草地沙化是我国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为研究不同生态治理措施对川西北高寒半湿润地区沙化草地土壤氮素的影响,本研究以围栏禁牧布设沙障燕麦和草种混播(YMCD)、围栏禁牧布设沙障播撒草种(RGCD)和围栏禁牧布设沙障自然恢复(WLCD)3种沙化草地治理措施为对象,以未修复沙化草地(CK)为对照,研究了沙化草地生态修复过程中0~60cm土层土壤氮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生态修复3年后,YMCD、RGCD、WLCD 3种治理措施均显著促进地表植被的恢复、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和氮素的积累。其中,YMCD治理措施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RGCD,WLCD效果相对较小。土壤氮素增加幅度呈现出微生物量氮(MBN)>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碱解氮(AN)>全氮(TN)特征。与未修复沙化草地相比,YMCD沙地草地地表植被覆盖度增加至74.1%,土壤容重从1.45g/cm^3下降至1.39g/cm^3,夏季地表午温从41.5℃下降至23.0℃;TN、AN、NH4+-N、NO_3^--N和MBN含量分别增加了255.8%,270.2%,299.5%,357.8%和745.9%。相关性分析表明地表植被盖度和土壤容重对沙化土壤氮素含量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治理 植被恢复 川西北 沙化草地 土壤氮素
下载PDF
植被恢复模式对川西北沙化草地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蒲琴 胡玉福 +3 位作者 何剑锋 齐鹏程 舒向阳 杨泽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3-328,共6页
为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高寒沙化草地治理过程中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以川西北高寒沙化草地为研究区,以未恢复沙化草地为对照(CK),通过野外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围栏禁牧布设沙障恢复模式(WLCD)、围栏禁牧布设沙障撒... 为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高寒沙化草地治理过程中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以川西北高寒沙化草地为研究区,以未恢复沙化草地为对照(CK),通过野外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围栏禁牧布设沙障恢复模式(WLCD)、围栏禁牧布设沙障撒播草种(RGCD)和围栏禁牧布设沙障混播燕麦草种(YMCD)3种植被恢复模式下沙化草地的土壤微生物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1)3种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多酚氧化酶、蔗糖酶、脲酶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K(P<0.05),其中YMCD变化最显著。与CK相比,YMCD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多酚氧化酶、蔗糖酶、脲酶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增加了217.52%,725.26%,130.88%,387.78%,300.33%,192.32%;(2)随着土层的加深,微生物量碳氮、脲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与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减小(P<0.05),尤其是0—20cm土层;(3)微生物量碳氮与多酚氧化酶、蔗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4)多酚氧化酶与蔗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蔗糖酶与脲酶、硝酸还原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脲酶与硝酸还原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5)研究表明土壤多酚氧化酶、蔗糖酶、脲酶与硝酸还原酶可敏感地反映植被过程中土壤质量的变化,植被恢复措施可改善表层与深层土壤的生物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沙化草地 植被恢复 微生物量碳氮 酶活性
下载PDF
川西北不同沙化程度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特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秉珣 刘泉 董廷旭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52,共8页
研究川西北不同沙化程度草地(未沙化草地、轻度沙化草地、中度沙化草地、重度沙化草地)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利用Illumina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MiSeq对土壤细菌的16SrRNA V3—V4可变区进行测序,研究土壤细菌多样性、物种组成和... 研究川西北不同沙化程度草地(未沙化草地、轻度沙化草地、中度沙化草地、重度沙化草地)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利用Illumina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MiSeq对土壤细菌的16SrRNA V3—V4可变区进行测序,研究土壤细菌多样性、物种组成和丰富度,并结合土壤理养分探讨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对发挥土壤潜在肥力,了解土壤健康状况,实现该区植被的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结果表明:(1)不同沙化草地土壤养分具有明显差异,依次表现为:随着沙化程度的增加,土壤pH值逐渐增加,而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碱解氮和速效磷逐渐降低;(2)不同沙化程度草地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到细菌的32个门,65个纲,169个目,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Chloroflexi)、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主要的优势菌纲为放线杆菌纲(Actinobacteria)、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浮霉菌纲(Planctomycetacia),与沙化草地相比,未沙化草地优势菌主要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3)随着沙化程度的增加,OUT数目、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逐渐减小,其中不同沙化草地土壤细菌覆盖率和Simpson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4)冗余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值、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是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沙化 草地 土壤细菌群落
下载PDF
川西北草地沙漠化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骆建国 郑文靖 《四川林业科技》 2006年第1期63-66,共4页
川西北高原草地沙漠化主要由气候、地质地貌、鼠兔虫害、过度放牧及不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因素综合影响造成。草地沙漠化不仅影响牧区生产生活与经济发展,而且还威胁到长江和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须采取部门配合、综合监... 川西北高原草地沙漠化主要由气候、地质地貌、鼠兔虫害、过度放牧及不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因素综合影响造成。草地沙漠化不仅影响牧区生产生活与经济发展,而且还威胁到长江和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须采取部门配合、综合监测、林草结合、防止鼠兔危害、围栏防踏和生态性开发等综合措施加以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西北 草地 荒漠化 防治对幕
下载PDF
生态恢复对川西北沙化草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彭佳佳 胡玉福 +2 位作者 蒋双龙 肖海华 蒲琴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1-255,共5页
为了解生态恢复对沙化草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选取了生态恢复分别为0,2,4,6,8a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室内分析,研究了川西北沙化草地不同生态恢复年限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其变化... 为了解生态恢复对沙化草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选取了生态恢复分别为0,2,4,6,8a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室内分析,研究了川西北沙化草地不同生态恢复年限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生态恢复过程中沙化草地各土层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0-20cm土层变化最为明显,不同生态恢复年限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生态恢复8a后沙化草地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为6.14g/kg,55.43mg/kg,0.86g/kg,128.94mg/kg,均高于未生态恢复的沙化草地,且呈极显著差异(P<0.01);20-40cm和40-60cm土层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也呈现出逐步增加的特征,但其增加幅度及差异显著性均不及0-20cm土层。沙化草地植被盖度对土壤0-20cm土层响应更为明显,活性有机碳组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沙化草地 生态恢复 有机碳 溶解性有机碳 易氧化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老芒麦人工草地生长季种群数量和构件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树晶 郑群英 +2 位作者 干友民 泽柏 王涛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8,共5页
为探讨老芒麦人工草地适宜的放牧强度,在生长季设置对照(扣笼)、轻度、中度和重度4个放牧强度进行划区轮牧试验,采用对角线随机样方取样法对老芒麦种群数量特征和构件特征进行取样调查和室内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下老芒麦种群的... 为探讨老芒麦人工草地适宜的放牧强度,在生长季设置对照(扣笼)、轻度、中度和重度4个放牧强度进行划区轮牧试验,采用对角线随机样方取样法对老芒麦种群数量特征和构件特征进行取样调查和室内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下老芒麦种群的数量特征(高度、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和重要值)随放牧强度的增加显著下降;生长季内随着放牧月份的增加,老芒麦的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呈抛物线变化,盖度变化不明显,密度和重要值略有下降。老芒麦茎叶比在各放牧强度间变化不显著,叶片数、生殖枝数和叶面积指数随放牧强度的增大显著下降;生长季内叶片数和叶面积指数在7月和8月显著大于其他月份,生殖枝数呈下降趋势,茎叶比9月最大。不放牧时老芒麦种群数量特征和构件特征表现最优,超过轻度(利用率50%)及以上放牧强度时显著影响老芒麦的生长发育,降低老芒麦的优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地区 老芒麦人工草地 生长季 划区轮牧 放牧强度
下载PDF
CENTURY模型在川西北高原草原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超 李秋月 +1 位作者 郭斌 庞艳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1-718,共8页
利用草地生态模型评价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对于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川西北高原的石渠和若尔盖为代表站点,基于试验站多年牧草观测资料,对草地生态系统模型(CENTURY)在川西北高原草地的适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 利用草地生态模型评价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对于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川西北高原的石渠和若尔盖为代表站点,基于试验站多年牧草观测资料,对草地生态系统模型(CENTURY)在川西北高原草地的适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ENTURY模型模拟的石渠和若尔盖牧草地上部生物量的模拟值与观测值比较吻合,决定系数分别为0.85和0.48,均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5.4g·m^-2和122.4g·m^-2,CENTURY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牧草地上部生物量,适用于气候变化对川西北高原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基于验证后的CENTURY模型对1961-2017年牧草地上生物量的模拟结果显示,近57年来石渠和若尔盖牧草地上生物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加速率分别为5.4g·m^-2·(10a)-1和17.2g·m^-2·(10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URY模型 适用性 验证 川西北高原 草地
下载PDF
川西北高原沙化治理示范工程成效调查研究——以若尔盖县、理塘县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朔 尤蓉凯 +2 位作者 朱子政 蔡凡隆 周云珂 《四川林业科技》 2016年第6期101-104,122,共5页
对川西北高原沙化典型县(若尔盖县、理塘县)的沙化治理示范工程典型治理模式进行成效调查,总结经验,以期为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顺利实施提供科学参考。提出针对不同程度沙地的治理策略:轻度沙地(盖度40%以上),通过围栏封育和补... 对川西北高原沙化典型县(若尔盖县、理塘县)的沙化治理示范工程典型治理模式进行成效调查,总结经验,以期为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顺利实施提供科学参考。提出针对不同程度沙地的治理策略:轻度沙地(盖度40%以上),通过围栏封育和补播混合草种的方式适当施用有机肥;而中度(盖度25%~40%)、重度(盖度10%-25%)沙化土地除了采用围栏封育和补播草种的方式治理,还需栽植灌木进行固沙;对于极重度(盖度10%以下)沙化土地还需要配置沙障进行固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沙化治理 成效调查
下载PDF
川西北高寒草地退化成因及恢复对策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守剑 贾程 《四川林业科技》 2013年第6期89-92,共4页
川西北高寒草地是长江和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在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区域气候调节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川西北高寒草地的严重退化正危及着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高原生态环境安全。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综合认为草... 川西北高寒草地是长江和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在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区域气候调节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川西北高寒草地的严重退化正危及着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高原生态环境安全。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综合认为草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川西北高寒草地退化的内因,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和干扰(草地开垦、旅游开发和过度放牧等)是川西北高寒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力,气候变暖、草原鼠虫害频发及草地管理不善等加速了川西北高寒草地的退化。提出了依据草地退化成因,以科技为主导,以草定畜、提高出栏率,轻度和中度退化草地进行草地改良和围栏,重度退化草地进行栽培草地建植,同时结合草地合理开发和鼠、虫害综合治理,加强草地监测、人才建设与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的恢复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高寒草地 退化 生态恢复
下载PDF
微观主体行为对草地退化的影响及原因分析——基于川西北牧区两县牧户的调查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媛媛 张文秀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81-84,共4页
牧民是草地利用中最基本最直接的单元,其行为和态度是草地可持续利用的微观基础。本文以川西北牧区红原县和若尔盖县为例,通过部门访谈和对牧户的问卷调查,采用定性和统计分析方法,得出牧民追求牲畜数量增长、对草地过度索取而基本没有... 牧民是草地利用中最基本最直接的单元,其行为和态度是草地可持续利用的微观基础。本文以川西北牧区红原县和若尔盖县为例,通过部门访谈和对牧户的问卷调查,采用定性和统计分析方法,得出牧民追求牲畜数量增长、对草地过度索取而基本没有投入的草地利用行为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基本生存需求、支出增加及其结构的改变、收入来源单一和素质偏低是影响牧民行为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草地退化 微观主体行为
下载PDF
垦殖对川西北高寒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泽鹏 胡玉福 +4 位作者 何剑锋 舒向阳 姜正博 李正青 阳帆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7-232,共6页
为了解垦殖对川西北高寒天然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择高寒草地垦殖年限为3a和10a的蔬菜地作为研究对象,以未开垦的天然草地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垦殖年限下0—60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人... 为了解垦殖对川西北高寒天然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择高寒草地垦殖年限为3a和10a的蔬菜地作为研究对象,以未开垦的天然草地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垦殖年限下0—60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人为垦殖导致天然高寒草地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显著下降,且随着垦殖年限的增加土壤质量进一步降低。垦殖10a后,0—60cm土层土壤容重、砂粒含量分别增加了21.1%和8.0%(p<0.05),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粘粒含量分别下降了38.4%,44.1%,39%,46.7%和19.2%(p<0.05)。表层(0—20cm)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碳氮养分含量的降低最明显,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趋于减弱。0—20cm土层土壤大部分碳、氮养分的损失发生在垦殖前3a,而在底层(20—40cm和40—60cm)土壤垦殖前3a土壤碳、氮的变化未达差异水平,土壤碳、氮养分的损失主要发生在垦殖3~10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垦殖 川西北 高寒草地 碳氮养分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部亚热带山地草地植物生物量季节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寿荣 干友民 +1 位作者 蒲朝龙 张世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4,12,共5页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草地生态系统在自然和人为干扰活动影响下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规律不了解,在草地经营中片面强调提高草地载畜量,很少或没有与草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保持“等量交换”的原则,引起草地的退化,甚至整个草地生态系统的崩溃。
关键词 植物 亚热带 草地 生物量 山地
下载PDF
川西北高寒草地沙化进程中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以理塘县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朔 陈天文 +3 位作者 蔡凡隆 杨建勇 邹峡 朱子政 《四川林业科技》 2013年第2期43-47,共5页
以理塘县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对该区不同沙化类型草地的土壤物理性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寒草地沙化进程中存在着土壤砂粒含量不断增加,土壤容重不同程度增加,而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 以理塘县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对该区不同沙化类型草地的土壤物理性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寒草地沙化进程中存在着土壤砂粒含量不断增加,土壤容重不同程度增加,而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相应减小的变化趋势;沙化初始阶段土壤容重、孔隙度变化幅度均大于沙化进展阶段,从沙化防治理的角度看,川西北高寒草地沙化初始阶段是沙化防治的关键阶段;总的来看,土壤上层(0~20 cm)容重要小于下层(20 cm~40 cm),而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则是上层大于下层;天然草地平均砂粒含量较高,表明川西北高寒草地具备潜在的沙化物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高寒草地 沙化 土壤物理性质
下载PDF
川西北高原理塘草地沙化遥感监测初报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国业 石承苍 但尚铭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170-171,共2页
根据已有资料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近10多年来理塘县城附近草地沙化面积扩大了2.45倍之多,达到1495.70hm2,占研究区面积的10.20%,其严重程度不亚于北部地区,应引起各方的关注。
关键词 川西北高原 理塘草地 沙化监测
下载PDF
若尔盖草原NDVI的季节特点和变化规律 被引量:3
18
作者 但尚铭 王彬 但玻 《四川环境》 2009年第6期115-117,122,共4页
文章使用NOAA17/AVHRR数据,采用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模型,对2006年3月-2007年2月若尔盖及周边地区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NDVI在7月最大,12月最小;结合降水量和气温的年变化,分析了NDVI的季节特点和变化规律的气候基础。
关键词 NOAA/AVHRR 四川西北 草原 NDVI 特点 变化规律
下载PDF
川西北草原药花蜂蜜的品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朝琼 康镇 +4 位作者 黄启航 孟荣 罗晓明 李倩 胡廷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629-633,共5页
目的评价川西北草原药花蜂蜜的品质。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技术分析川西北草原药花蜂蜜的营养成分、酶活性、总酚酸含量和有害物质残留等,将分析结果与其他种类蜂蜜和国家卫生标准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目的评价川西北草原药花蜂蜜的品质。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技术分析川西北草原药花蜂蜜的营养成分、酶活性、总酚酸含量和有害物质残留等,将分析结果与其他种类蜂蜜和国家卫生标准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草原药花蜂蜜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淀粉酶、蔗糖转化酶、葡萄糖氧化酶活性较高,分别为21.4 m L/(g·h)、57.9 mg/(g·h)、17.2μg/(g·0.5 h)。总酚酸含量接近40 mg/100 g,当蜂蜜加入量为200μL时,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抑制率分别为65%和77%。铅、农药、抗生素均未检出,羟甲基糠醛、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数等指标值均远远小于国家卫生标准。结论草原药花蜂蜜不仅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并且安全性高,属于优质蜂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花蜂蜜 品质 抗氧化活性 川西北草原
下载PDF
川西草原十字花科油料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罗鹏 张兆清 +1 位作者 杨毅 王幼平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1993年第3期281-285,共5页
首次对四川西部草原的野生十字花科油料植物资源作了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收集植株和种子标本约12属20种。经过种子油分分析和引种观察,筛选出几种有特种用途且适应力较强的植物资源。这些植物资源是蕴藏量大的食用油料播娘蒿(Descuraini... 首次对四川西部草原的野生十字花科油料植物资源作了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收集植株和种子标本约12属20种。经过种子油分分析和引种观察,筛选出几种有特种用途且适应力较强的植物资源。这些植物资源是蕴藏量大的食用油料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菥蓂(Thlaspi arvense),高亚油酸的优质食用油料植物高蔊菜(Rorippa elata),高亚麻酸的工业用油料植物涩荠(Malcolmia africana)、独行菜(Lepidiumapetalum)等。可供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十字花科 油料植物 植物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