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除鳞工艺对热轧带钢热镀锌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宋木清 王少峰 +2 位作者 袁玮 何龙 黄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16-127,共12页
目的研究酸洗、湿法抛丸技术(Eco-Pickled Surface,EPS)、EPS+纤维刷工艺(EPS+plus)和干抛丸4种不同除鳞工艺对Q235B热轧带钢热镀锌质量的影响机理和规律,并将EPS和EPS+plus工艺处理后的热轧带钢在带钢热镀锌生产线上试制,实现大规模生... 目的研究酸洗、湿法抛丸技术(Eco-Pickled Surface,EPS)、EPS+纤维刷工艺(EPS+plus)和干抛丸4种不同除鳞工艺对Q235B热轧带钢热镀锌质量的影响机理和规律,并将EPS和EPS+plus工艺处理后的热轧带钢在带钢热镀锌生产线上试制,实现大规模生产。方法采用粗糙度轮廓仪测量4种表面除鳞处理后的Q235B钢板表面粗糙度,利用扫描电镜分析表面形貌及氧化皮残留情况。通过实验室热镀锌实验,观察镀锌层表面形貌,利用场发射电子探针(EF-EPMA)分析锌层截面形貌及成分面分布;通过折弯实验评定锌层结合力;去除表面镀锌层,计算锌消耗量,观察脱锌后表面抑制层形貌,并用能谱对其进行成分分析。将Q235B热轧带钢在鞍钢金固EPS生产线上进行EPS和EPS+plus处理后,分别在热镀锌生产线进行镀锌和镀锌铝镁工业试制,并对生产试制卷进行力学、折弯及杯突检测,以评定质量。结果酸洗、EPS、EPS+plus和干抛丸4种工艺处理后钢板表面粗糙度分别为1.4442、3.3305、2.3964、4.3388μm。EPS处理试样表面未发现有氧化铁皮的残留,EPS+plus处理试样仅有极少量的氧化铁皮残留。EPS和EPS+plus工艺处理钢板热镀锌试样基体与锌层之间均能形成连续较致密的抑制层,锌层结合力评为1级,且锌消耗量较小,分别为148.3、123.5g/m^(2)。结论EPS和EPS+plus工艺处理后钢板镀锌质量优于酸洗和干抛丸工艺,EPS和EPS+plus工艺处理后在热镀锌生产线上试制的实验卷满足镀锌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鳞工艺 EPS技术 热轧带钢 热镀锌
下载PDF
哈密瓜乳瓜佐餐小菜加工工艺优化
2
作者 杨梦娇 李娇 +4 位作者 李丹丹 林子沁 郑恩岚 李学进 李喜宏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0-125,共6页
以哈密瓜乳瓜为主要原料,研究哈密瓜乳瓜佐餐小菜的加工工艺。将泡椒水、十三香、白醋、白糖作为4个单因素,以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优化和验证试验确定哈密瓜乳瓜佐餐小菜的最佳加工工艺。最终确定哈密瓜乳瓜佐餐小菜的最佳... 以哈密瓜乳瓜为主要原料,研究哈密瓜乳瓜佐餐小菜的加工工艺。将泡椒水、十三香、白醋、白糖作为4个单因素,以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优化和验证试验确定哈密瓜乳瓜佐餐小菜的最佳加工工艺。最终确定哈密瓜乳瓜佐餐小菜的最佳配方为白醋添加量5%、泡椒水添加量31%、十三香添加量1.87%、白糖添加量0.18%;在此配方下加辅料制作出的哈密瓜乳瓜佐餐小菜色泽均匀、酸辣可口。哈密瓜乳瓜佐餐小菜可以为食品行业提供新的商机和创新可能性,拓展果蔬佐餐小菜的市场,满足餐饮业、超市和食品供应链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乳瓜 咸菜 配方 加工工艺 响应面
下载PDF
丹青泡椒的加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概述
3
作者 吴光辉 贾德翠 +6 位作者 雷艳 刘昱卉 高崇友 杨廷 李黎妮 姚琼 麻琼方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5期88-90,共3页
丹青泡椒原产自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丹青镇,通过天然发酵和苗家传统工艺加工而成,在保留了辣椒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形成了清、香、脆、辣的独特口感,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辣椒制品。通过介绍丹青泡椒的由来及特点、加工原理及加工技术要点,... 丹青泡椒原产自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丹青镇,通过天然发酵和苗家传统工艺加工而成,在保留了辣椒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形成了清、香、脆、辣的独特口感,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辣椒制品。通过介绍丹青泡椒的由来及特点、加工原理及加工技术要点,分析丹青泡椒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青泡椒 发酵 加工工艺 特色产业
下载PDF
Research into Technology of Bao Steel's Pickling Tension Leveler 被引量:5
4
作者 Li Tongqing ①, Chen XianlinBei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3), China, Xu Yaohuan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mpany, Shanghai (201900), China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6-32,共7页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of Bao Steel's pickling tenstion leveler,the technology of the tension leveler is analysed systematically.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which hinders the production,the given technological ...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of Bao Steel's pickling tenstion leveler,the technology of the tension leveler is analysed systematically.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which hinders the production,the given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is leveler have been improved and good results ach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sion leveler technological parameter PICKLING PROCESS
下载PDF
酸茶加工工艺、成分、微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学功效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海燕 罗程 +3 位作者 李瑶 王芙苡 周金萍 林秋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430-437,共8页
酸茶以大叶种茶树叶为原料,经杀青、厌氧发酵、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泰国、缅甸、老挝和日本。与普洱茶、黑茶等其他后发酵茶不同,乳酸菌是酸茶的优势微生物,赋予了其独特的风味品质特性,使酸茶作为一种新型乳酸菌... 酸茶以大叶种茶树叶为原料,经杀青、厌氧发酵、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泰国、缅甸、老挝和日本。与普洱茶、黑茶等其他后发酵茶不同,乳酸菌是酸茶的优势微生物,赋予了其独特的风味品质特性,使酸茶作为一种新型乳酸菌茶叶制品正日益受到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酸茶的研究已经从营养化学成分向微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学活性扩展。本文主要综述了不同地区酸茶制作工艺、微生物多样性和营养及化学成分,以及酸茶的抗氧化、抗菌和调节代谢综合症等生物学功效,并对酸茶益生菌资源、酸茶品质稳定性及标准化生产等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酸茶的深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茶 厌氧发酵 加工工艺 活性物质 菌群结构 功能作用
下载PDF
四川泡菜挥发性成分及主体风味物质的研究(二) 被引量:59
6
作者 陈功 张其圣 +3 位作者 余文华 刘竹 李恒 游敬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23,共5页
以四川泡菜为研究对象,运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MS/GC),分析鉴定自然发酵泡菜、老盐水发酵泡菜和直投式功能菌剂发酵泡菜的风味成分构成,确定了挥发性成分中醇、醛、酮、烯等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0%,对挥发性成分的相... 以四川泡菜为研究对象,运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MS/GC),分析鉴定自然发酵泡菜、老盐水发酵泡菜和直投式功能菌剂发酵泡菜的风味成分构成,确定了挥发性成分中醇、醛、酮、烯等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0%,对挥发性成分的相对风味活度进行判定,确定了影响泡菜的主体风味物质为二甲基硫化物、烯类、醛类,而酯类物质对四川泡菜的风味成分影响微乎其微;自然发酵泡菜风味与老盐水发酵泡菜、直投式功能菌剂发酵泡菜差异较大,老盐水发酵泡菜与直投式功能菌剂发酵泡菜主体风味成分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泡菜 发酵 固相微萃取 MS/GC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泡凤爪配方及加工工艺 被引量:23
7
作者 朱仁俊 吕东坡 +2 位作者 石振兴 成斯雅 陈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5,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泡凤爪的加工工艺和配方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最佳配方为D1B1C3A2,即食盐浓度为5%,甜味物质为2%,酸味物质为7%,泡制时间为3d;最佳工艺为D1B3A2C1,即氯化钙浓度为0.3%;醋酸和乳酸的加入量为85mL和15mL;泡制时间为3d,烫...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泡凤爪的加工工艺和配方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最佳配方为D1B1C3A2,即食盐浓度为5%,甜味物质为2%,酸味物质为7%,泡制时间为3d;最佳工艺为D1B3A2C1,即氯化钙浓度为0.3%;醋酸和乳酸的加入量为85mL和15mL;泡制时间为3d,烫漂时间为3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凤爪 配方 加工工艺 生产
下载PDF
栅栏技术在淡腌半干鲈鱼加工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8
作者 魏涯 钱茜茜 +3 位作者 吴燕燕 杨贤庆 赵永强 黄卉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9-120,共12页
为开发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简称鲈鱼)淡腌加工制品,研究了淡腌半干鲈鱼的加工工艺。运用栅栏技术,通过分析淡腌半干鲈鱼加工过程各主要栅栏因子对制品的感官品质、风味和细菌总数的影响,优化前处理、腌制工艺(食盐、糖、酒... 为开发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简称鲈鱼)淡腌加工制品,研究了淡腌半干鲈鱼的加工工艺。运用栅栏技术,通过分析淡腌半干鲈鱼加工过程各主要栅栏因子对制品的感官品质、风味和细菌总数的影响,优化前处理、腌制工艺(食盐、糖、酒、柠檬酸、腌制温度和时间)、干燥工艺(干燥方式、温度和水分活度)和包装工艺(包装前处理、杀菌方式、包装方式)等多种栅栏因子,获得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鲈鱼前处理选择4g·L^(-1)柠檬酸进行浸泡清洗,采用食盐60 g·L^(-1),糖20 g·L^(-1),酒体积分数1.5%,在4℃腌制4 h,在(30±2)℃热泵干燥机中烘12 h,产品水分活度(Aw)控制在0.88左右,将产品真空包装在0~4℃放置24 h后进行巴氏杀菌(85℃,杀菌30 min),能很好地保持产品品质和风味,有效降低微生物数量,延长保质期,经贮藏实验表明淡腌鲈鱼半干制品在4℃条件下可贮藏2个月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淡腌半干加工 栅栏技术 品质 风味 微生物
下载PDF
即食薇菜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刚凤 王敏 +2 位作者 谭沙 谢勇 吕真真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3,共5页
以薇菜干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即食薇菜加工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即食薇菜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薇菜干质量为100%,食盐添加量7%,腌制时间30 min,油炸时间80 s,食用油添加量25%,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即食薇菜色... 以薇菜干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即食薇菜加工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即食薇菜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薇菜干质量为100%,食盐添加量7%,腌制时间30 min,油炸时间80 s,食用油添加量25%,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即食薇菜色泽均匀,无水分渗出且饱满,有较淡香味,口味独特,与调料融合均匀,硬度适中,咀嚼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薇菜 复水 腌制 加工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泡椒鹅肉工艺优化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构成 被引量:16
10
作者 胡玉娇 李诚 +4 位作者 苏赵 付刚 何利 杨勇 胡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1-266,共6页
以鹅肉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泡椒鹅肉加工工艺的优化,并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质联用(GCMS)技术检测分析泡椒鹅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泡椒鹅肉的最佳配方及工艺为:泡椒添加量20%,食盐添加量为3%,香辛料添加量6%,煮制8m... 以鹅肉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泡椒鹅肉加工工艺的优化,并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质联用(GCMS)技术检测分析泡椒鹅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泡椒鹅肉的最佳配方及工艺为:泡椒添加量20%,食盐添加量为3%,香辛料添加量6%,煮制8min,泡制36h,在此条件下生产的泡椒鹅肉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从泡椒鹅肉中鉴定出了62种挥发性物质,其中烃类24种、醛类17种、酯类8种、酮类4种、醇类4种、醚类3种、酚类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椒鹅肉 加工工艺 挥发性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下载PDF
低盐腌渍黄瓜半固态纯种发酵工艺中试 被引量:8
11
作者 武晋海 王昌禄 +3 位作者 王玉荣 陈勉华 陈志强 隋志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5-270,共6页
为了使传统的人工腌渍菜实现工业化生产,并减少腌渍液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该文研究了低盐腌渍黄瓜半固态纯种发酵工艺中腌渍液的连续利用。经脱水预处理黄瓜(Cucumis sativusL.,含水率65%~70%)利用密闭厌氧发酵设备进行低盐发酵,腌渍液... 为了使传统的人工腌渍菜实现工业化生产,并减少腌渍液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该文研究了低盐腌渍黄瓜半固态纯种发酵工艺中腌渍液的连续利用。经脱水预处理黄瓜(Cucumis sativusL.,含水率65%~70%)利用密闭厌氧发酵设备进行低盐发酵,腌渍液作为发酵剂进行预发酵,结合使用乳酸菌(L.plantarum)纯培养物,实现腌渍液的再利用。结果表明:发酵量,腌渍液用量,108cfu/mL菌剂使用量及4%盐水用量之比为18︰6︰2︰1,可实现腌渍液再利用,同时得到2.24%低盐度产品;主发酵罐低于100r/min搅拌速率条件下,搅拌对产品质构不存在显著影响(p>0.05),质构硬度可维持在1209.1N以上;产品出品率最高为115.8%;与固态自然发酵工艺相比,可溶性膳食纤维、维生素E、总抗坏血酸、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有了明显改善,分别可达3.592%,0.601×10-2mg/g,7.843×10-2mg/g,1.991%,0.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渍 半固态纯种发酵 腌渍液 加工工艺 低盐 黄瓜
下载PDF
中、日、韩三国泡菜加工工艺的对比 被引量:23
12
作者 卢沿钢 董全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1年第4期5-9,共5页
对目前中、日、韩三国泡菜的加工工艺、操作要点和产品特色进行了对比研究,并由此对中国泡菜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四川泡菜 日本泡菜 韩国泡菜 加工工艺
下载PDF
方便风味蛋的加工工艺及改善其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侯大军 李洪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6-179,共4页
通过对咸鸭蛋和皮蛋传统加工工艺的综合和改良,提出了一种增加鸭蛋风味和缩短风味蛋加工周期的方法,并对鸭蛋腌制过程中的蛋重、含盐量、干燥时间和含水量以及pH值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腌制液最佳配方为:食盐20%、氢氧化钠4%... 通过对咸鸭蛋和皮蛋传统加工工艺的综合和改良,提出了一种增加鸭蛋风味和缩短风味蛋加工周期的方法,并对鸭蛋腌制过程中的蛋重、含盐量、干燥时间和含水量以及pH值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腌制液最佳配方为:食盐20%、氢氧化钠4%,最佳腌制时间为4d;干燥处理最佳工艺参数为:80℃恒温干燥1h;产品中水分含量为30%;加工周期比传统皮蛋缩短25~30d左右;产品不但具有宜人的色泽,还兼具皮蛋、咸蛋和卤蛋混合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味蛋 腌制 工艺
下载PDF
中国泡菜的品质评定与标准探讨 被引量:94
14
作者 陈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5-338,共4页
泡菜是以乳酸菌主导发酵而生产的传统生物食品,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特色发酵食品的精华之一。概述了中国泡菜现状与发展趋势,对泡菜进行了首次定义和较系统的分类,并对其生产工艺、品质评定与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首次建立了我国... 泡菜是以乳酸菌主导发酵而生产的传统生物食品,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特色发酵食品的精华之一。概述了中国泡菜现状与发展趋势,对泡菜进行了首次定义和较系统的分类,并对其生产工艺、品质评定与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首次建立了我国泡菜感官品质评定的可量化指标体系,指出了现有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定义和分类 生产工艺 品质评定 质量标准
下载PDF
红茶风味胡萝卜泡菜发酵工艺初探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林 赵鸭美 孙永康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2年第4期71-74,共4页
本研究以胡萝卜和红茶为主要原料,结合红茶菌的制作方法,研制出具有红茶风味的胡萝卜泡菜。通过正交试验对菌种接种量、食盐浓度、发酵时间等进行筛选优化,并对其发酵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最佳工艺为:食盐浓度9%、接种量12... 本研究以胡萝卜和红茶为主要原料,结合红茶菌的制作方法,研制出具有红茶风味的胡萝卜泡菜。通过正交试验对菌种接种量、食盐浓度、发酵时间等进行筛选优化,并对其发酵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最佳工艺为:食盐浓度9%、接种量12%、初发酵3d,30℃,发酵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菌 胡萝卜 泡菜 加工工艺
下载PDF
泥螺腌制加工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辉 陈小娥 +2 位作者 方旭波 方芳 傅忠国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结合传统的泥螺腌制方法,详细研究了舟山泥螺加工工艺的几个关键步骤,主要包括吐沙、形态固定和腌制三个方面,结果表明:舟山泥螺较佳的吐沙工艺为盐水浓度2.5%,时间6h,温度30℃;形态固定工艺为雪菜汁的盐浓度为6.82%,时间14h,温度20℃,... 结合传统的泥螺腌制方法,详细研究了舟山泥螺加工工艺的几个关键步骤,主要包括吐沙、形态固定和腌制三个方面,结果表明:舟山泥螺较佳的吐沙工艺为盐水浓度2.5%,时间6h,温度30℃;形态固定工艺为雪菜汁的盐浓度为6.82%,时间14h,温度20℃,体积比1:8;腌制工艺为加盐量18%;采用以上步骤生产的产品呈淡黄或浅灰色,质脆柔软,汤汁澄清,具有泥螺特有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螺 腌制 加工工艺 优化
下载PDF
现代生物制剂在四川泡菜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冯月玲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26,共4页
四川泡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以乳酸菌为主的益生菌群,是以微生物乳酸菌主导发酵而生产的我国传统特色生物食品的典型代表,历史悠久,是源自中国本土的生物技术产品。文章概述了国内外泡菜产业利用现代生物制剂进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四川泡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以乳酸菌为主的益生菌群,是以微生物乳酸菌主导发酵而生产的我国传统特色生物食品的典型代表,历史悠久,是源自中国本土的生物技术产品。文章概述了国内外泡菜产业利用现代生物制剂进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现状,提出了可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现代生物制剂发酵泡菜生产工艺,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传统四川泡菜与现代生物制剂泡菜的生产工艺以及营养、安全性等各项指标,分析了传统四川泡菜的弊端,对应用现代生物制剂进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中仍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泡菜 现代生物制剂 乳酸菌剂 生产工艺
下载PDF
淮扬捆蹄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接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39-241,246,共4页
利用现代肉制品加工工艺和保藏技术,对传统捆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在腌制食盐用量、绵白糖用量、腌制时间和煮制时间4个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淮扬捆蹄制作的最佳工艺:腌制食盐用量为4%、绵白糖用量为2%、腌制时间为20h... 利用现代肉制品加工工艺和保藏技术,对传统捆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在腌制食盐用量、绵白糖用量、腌制时间和煮制时间4个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淮扬捆蹄制作的最佳工艺:腌制食盐用量为4%、绵白糖用量为2%、腌制时间为20h以及蒸煮时间为50min,在此条件下可制成皮酥肉嫩、鲜香可口、风味独特的即食类酱卤肉制品——淮扬捆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扬捆蹄 加工工艺 腌制
下载PDF
泡椒银条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永敢 刁静雯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0-102,共3页
试验以银条为研究对象,对泡椒银条加工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泡椒添加量、食盐添加量和泡制时间3个主要因素,设计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泡椒银条优化后的加工工艺条件为泡椒添加量15%,食盐添加量3%,泡制时间24h,在此条件下生产... 试验以银条为研究对象,对泡椒银条加工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泡椒添加量、食盐添加量和泡制时间3个主要因素,设计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泡椒银条优化后的加工工艺条件为泡椒添加量15%,食盐添加量3%,泡制时间24h,在此条件下生产的泡椒银条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椒 银条 加工工艺
下载PDF
四川泡菜的制作工艺及风味形成原理 被引量:6
20
作者 许雅楠 池承灯 姚闽娜 《农产品加工(下)》 2014年第7期31-32,共2页
泡菜作为我国传统美食,深受我国人民的喜欢,其中尤以四川泡菜闻名。然而,我国泡菜的生产多为家庭手工作坊,加工工艺技术落后,而且对其中风味物质的形成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阐述四川泡菜的制作过程,并简要介绍其中风味物质的形成原理。... 泡菜作为我国传统美食,深受我国人民的喜欢,其中尤以四川泡菜闻名。然而,我国泡菜的生产多为家庭手工作坊,加工工艺技术落后,而且对其中风味物质的形成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阐述四川泡菜的制作过程,并简要介绍其中风味物质的形成原理。通过对前人研究工作的总结,以期为我国泡菜制作工艺的改进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泡菜 工艺 风味物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