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齐鲁针灸发展特点及背景探究
1
作者 官宏 张学成 +1 位作者 贾红玲 张永臣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211-216,共6页
明清时期,齐鲁医家众多,著述宏富,其中包含《经络汇编释义》《经穴解》《针灸阐岐》等针灸专著;针灸治疗范围拓宽,涉及临证各科;针灸学传承与创新并举,且注重知识普及。这一时期,古籍文献的整理与保护、医学教育的推动、印刷技术的推广... 明清时期,齐鲁医家众多,著述宏富,其中包含《经络汇编释义》《经穴解》《针灸阐岐》等针灸专著;针灸治疗范围拓宽,涉及临证各科;针灸学传承与创新并举,且注重知识普及。这一时期,古籍文献的整理与保护、医学教育的推动、印刷技术的推广应用、医学书籍的普及以及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对齐鲁针灸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参考文献39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齐鲁医派 针灸 发展特点 背景
下载PDF
管氏针灸学术流派伤科用药规律分析
2
作者 黄培冬 李新龙 +3 位作者 王花蕾 管遵惠 管傲然 管薇薇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476-481,共6页
目的:系统梳理管氏针灸学术流派伤科用药规律,为流派传承及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管氏常用中医处方与遣药圭臬》所载管氏第二代名医管庆鑫的伤科经验方分别归类并建立数据库,通过Excel进行频数统计,JAVA及Gephi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 目的:系统梳理管氏针灸学术流派伤科用药规律,为流派传承及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管氏常用中医处方与遣药圭臬》所载管氏第二代名医管庆鑫的伤科经验方分别归类并建立数据库,通过Excel进行频数统计,JAVA及Gephi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挖掘管氏针灸学术流派伤科用药规律。结果:管氏伤科经验方共71首,其中内服方66首(含4首小方)、外用方5首。使用药物共139味,使用频次802次,使用频次10的常用药共有26味,使用关联频次≥10的药对组合54对,前5位的依次是乳香与没药、当归与红花、当归与没药、当归与乳香、当归与桃仁。在药物属性中,温、平、寒及辛、苦、甘药常用,归经前三位依次为肝经、心经、脾经。结论:管氏针灸学术流派伤科用药以活血化瘀药为主,佐以补虚药、理气药、清热药或温里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氏针灸学术流派 可视化分析 活血化瘀 补虚药 理气药 清热药 温里药
下载PDF
旅日针灸学者的回归对澄江针灸学派形成的意义
3
作者 黄玥滢 徐天成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1期63-74,共12页
20世纪中期,源于中国的针灸经历了在日本的改造后以全新面貌输入到国内,逐步成为了推行现代卫生事业的重要工具,在这一过程中,承淡安、邱茂良、杨甲三、邵经明、高镇五、谢锡亮等人形成的澄江针灸学派与创办的《针灸杂志》成为接纳针灸... 20世纪中期,源于中国的针灸经历了在日本的改造后以全新面貌输入到国内,逐步成为了推行现代卫生事业的重要工具,在这一过程中,承淡安、邱茂良、杨甲三、邵经明、高镇五、谢锡亮等人形成的澄江针灸学派与创办的《针灸杂志》成为接纳针灸科学化思想的重要理论据点。承淡安东渡日本回国后,承门医家开始对重新厘定针灸疗效的现代科学方式进行自主探索,主动走向世界并参与世界医疗体系的初步构建。全球视野下,西洋医学的引进引起了中日医学知识与医疗制度的变革,而从学派本身的历史现象来看,中国医家透露出与日本不相类似的医疗创新与理性,即学派门人大都幼承庭训,主动成为沟通国际学术理论与传统针灸实践的纽带;坚持以疗效立命,将学术成果结合现实以融入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针灸学派 西学东渐 承淡安 日本 针灸
下载PDF
浙北施氏针灸流派传承及其学术特色浅析
4
作者 罗开涛 杨喜兵 +3 位作者 吕珊珊 吴思静 金羽婷 刘雨欣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析浙北施氏针灸流派的传承现状及其学术特色,进一步丰富秀水医派内涵。[方法]采用传统医史文献及现代文献整理研究方法,对施氏针灸的起源、传承及学术特色进行挖掘、分析与整理。[结果]浙北中医文化底蕴深厚,针灸流派纷呈,名医... [目的]探析浙北施氏针灸流派的传承现状及其学术特色,进一步丰富秀水医派内涵。[方法]采用传统医史文献及现代文献整理研究方法,对施氏针灸的起源、传承及学术特色进行挖掘、分析与整理。[结果]浙北中医文化底蕴深厚,针灸流派纷呈,名医名家众多,较有影响力的针灸流派有凌、施、严、盛、金五家,各家世代相传,且屡有创新。施氏针灸作为典型代表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传承活跃,内容丰富,临证中十分重视脾胃,多以健脾益胃、温运中阳为治则,且善施温针,使气得温而易行,助针刺而通调气机;重视针灸并用、针药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施氏传人在传承守正的同时也在持续创新,从而充实疾病谱,丰富治疗手段,提升临床疗效。[结论]施氏针灸在不断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已逐步形成了浙北针灸特色的诊疗体系,可供临床学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北针灸 秀水医派 施氏针灸流派 学派源流 学术特色 活态传承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堂在《各家针灸学说》中的探索
5
作者 侯国亮 荆秦 +3 位作者 苏妆 王威 戴俭宇 董宝强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10,35,共3页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大环境下,线上课已然成为高校的必备授课方式之一。随着后疫情时期的到来,将《各家针灸学说》改革为契合时代的教育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教学模式,将有助于促进学生对针灸这一瑰宝的全面继承,能够更好的实...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大环境下,线上课已然成为高校的必备授课方式之一。随着后疫情时期的到来,将《各家针灸学说》改革为契合时代的教育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教学模式,将有助于促进学生对针灸这一瑰宝的全面继承,能够更好的实现《各家针灸学说》的教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家针灸学说 教学改革 混合式翻转课堂
下载PDF
浙派针灸流派灸法学术传承及技法特色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天烨 陈峰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613-617,共5页
[目的]介绍浙派针灸流派灸法的学术发展脉络及技法特色。[方法]通过研究浙江灸法发展史料,整理各流派传承家谱,探寻基于不同学术及地域特点,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派针灸流派灸法学术分支。[结果]浙派针灸流派灸法以严氏、施氏、高氏、罗氏... [目的]介绍浙派针灸流派灸法的学术发展脉络及技法特色。[方法]通过研究浙江灸法发展史料,整理各流派传承家谱,探寻基于不同学术及地域特点,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派针灸流派灸法学术分支。[结果]浙派针灸流派灸法以严氏、施氏、高氏、罗氏传承脉络相对清晰完整,以化脓灸、温针灸、铺灸为特色,具有一脉相承、代有传人、法从典出、理源于经、融会贯通、守正创新的特点。[结论]挖掘浙派针灸中的灸法分支,整理其理论来源、发展创新、技法要点、后世影响等,对扩大浙派针灸的治疗范围,推广浙江特色灸法的临床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派中医 针灸流派 灸法 化脓灸 温针灸 铺灸 技法特色
下载PDF
名中医张卫华从“征证症”辨治乳腺结节经验撷英
7
作者 马利波 王健 +3 位作者 策勒木格 闫子月 张青新 张卫华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11期1599-1601,1612,共4页
总结名中医张卫华治疗乳腺结节的诊疗思路及用药经验。张卫华认为,乳腺结节的形成是乳道不通、功不能泄所致,其主要病理因素为气、痰、瘀、毒四邪相互兼杂胶结,聚而成核,故将其病机归纳为肝气郁结、冲任失调、正气内虚三个方面,其中肝... 总结名中医张卫华治疗乳腺结节的诊疗思路及用药经验。张卫华认为,乳腺结节的形成是乳道不通、功不能泄所致,其主要病理因素为气、痰、瘀、毒四邪相互兼杂胶结,聚而成核,故将其病机归纳为肝气郁结、冲任失调、正气内虚三个方面,其中肝气郁结为发病的首要病机。治疗上从征、证、症三个层面辨识论治,以“消法”除征,“辨证法”治本,将“征、证、症”三者结合用以治病。整个治疗过程秉持“疏、通、消、调、补”治疗原则,标本兼治,功专力注,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结节 “征证症”辨治 疏通消调补 长安医学 陕西郭氏针灸学术流派 张卫华
下载PDF
各家针灸学说的课程思政建设
8
作者 黄培冬 姜云武 +2 位作者 袁恺 廖映烨 潘攀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3期18-20,共3页
推进各家针灸学说课程思政建设,助力针灸推拿专业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从各家针灸学说的课程特点、开展思政教育的意义及其所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3方面入手,探讨开展各家针灸学说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各家针灸学说是针灸推拿专业课程... 推进各家针灸学说课程思政建设,助力针灸推拿专业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从各家针灸学说的课程特点、开展思政教育的意义及其所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3方面入手,探讨开展各家针灸学说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各家针灸学说是针灸推拿专业课程体系中科学挖掘和配置课程思政资源的最佳切入点。各家针灸学说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也是针灸学科得以发展的根本,应重视该门课程的思政元素设置与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各家针灸学说 针灸推拿专业 中医药高等教育
下载PDF
陆氏针灸源流及主要学术思想 被引量:16
9
作者 裴建 陆焱垚 +2 位作者 陈宇杰 周次利 施征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4期388-391,共4页
"陆氏针灸疗法",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影响深远。该文从陆氏针灸源流、陆氏针灸流派主要学术思想、陆氏针灸流派传承研究基地的继承和创新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梳理和归纳,以进一步传... "陆氏针灸疗法",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影响深远。该文从陆氏针灸源流、陆氏针灸流派主要学术思想、陆氏针灸流派传承研究基地的继承和创新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梳理和归纳,以进一步传承和发扬"陆氏针灸疗法",造福民众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名医经验 针灸学 学术流派 学术思想
下载PDF
中国针灸流派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焕淦 陆嫄 +7 位作者 纪军 张建斌 冀来喜 李璟 王照钦 马晓芃 刘慧荣 吴璐一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8期1018-1025,共8页
该文系统论述了中国针灸流派的确立要素、影响因素、发展源流、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认为有鲜明的学术主张或特有的临床技法、明确的奠基者和相对稳定的传承体系、学术著作及学术影响力是中国针灸流派确立的基本要素;传统宗族文化... 该文系统论述了中国针灸流派的确立要素、影响因素、发展源流、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认为有鲜明的学术主张或特有的临床技法、明确的奠基者和相对稳定的传承体系、学术著作及学术影响力是中国针灸流派确立的基本要素;传统宗族文化、地域特征、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历史背景影响中国针灸流派的形成;中国针灸流派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3个阶段,各有其特点。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扶持下,针灸流派以政府管理部门、院校、医院、学会等为依托,以家传、师承、院校教育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承,流派间相互交流与合作,呈现出流派新生和交融并存的局面。随着流派传承和研究工作的推进,将促进针灸学术发展、加快针灸学科建设;同时,学术发展也将促使新流派的产生,学科建设也必将为流派的传承提供人才和组织机制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流派 传承 学科 学术思想 综述
下载PDF
齐鲁医家杨继洲《针灸大成》学术思想浅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浩然 王爱芸 +2 位作者 沈庆思 贾红玲 张永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6-1178,共3页
齐鲁针灸流派的主题核心是齐鲁医家,因此,对代表人物的生平、著作、针灸学术思想以及后世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对齐鲁针灸流派颇具意义,对促进针灸学发展亦大有裨益。杨继洲,字济时,明代著名针灸学家,撰有《针灸大成》十卷,祖居浙江三... 齐鲁针灸流派的主题核心是齐鲁医家,因此,对代表人物的生平、著作、针灸学术思想以及后世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对齐鲁针灸流派颇具意义,对促进针灸学发展亦大有裨益。杨继洲,字济时,明代著名针灸学家,撰有《针灸大成》十卷,祖居浙江三衢县(今衢县南乡六都杨村)。其医迹遍及山东汶上、福建建宁(今瓯县)、江苏扬州、河北磁州(今磁县)、河南汤阴、山西平阳(今临汾县)等地^([1]),在山东地区影响极大,确为齐鲁医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鲁针灸流派 齐鲁医家 杨继洲 针灸大成
下载PDF
近代上海针灸学术发展管窥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慧荣 纪军 +3 位作者 吴焕淦 周次利 吴璐一 邴守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11期1148-1150,1156,共4页
由于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西学东渐,传统文化日渐式微。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近代上海针灸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近代上海针灸界在逆境中谋求发展,形成了以陆瘦燕、杨永璇、黄鸿舫、方慎盦、党波平等为代表的沪上针灸名家及... 由于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西学东渐,传统文化日渐式微。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近代上海针灸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近代上海针灸界在逆境中谋求发展,形成了以陆瘦燕、杨永璇、黄鸿舫、方慎盦、党波平等为代表的沪上针灸名家及流派,其学术思想和诊疗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一时期上海针灸学术的发展状况。文章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对上述医家学术思想进行分析,发现其学术发展总体呈现两大共性特点,一是继承发扬传统,一是力图改革创新。综合诸家学术思想及诊疗特色,可见其在针灸学理论、临床诊疗及治疗方法上呈现以下三方面特点:一是学宗经典,法有渊源;二是重视经络,强调切诊;三是治疗技术,各有千秋。以此为切入点,可管窥近代上海针灸学术的发展状况之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针灸 上海 学术发展 学术流派
下载PDF
梅花针灸学派学术思想浅读 被引量:5
13
作者 郜莉 蔡圣朝 唐巍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2期202-205,共4页
梅花针灸学派是安徽新安医学针灸医学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在针法和灸法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该文就其历史渊源、针法灸法的特色及其应用予以阐述,旨在学习和宣传梅花针灸学派特色思想。
关键词 针灸学 梅花针灸学派 梅花针 梅花二十四灸 灸感三相
下载PDF
近代上海针灸发展的时代背景及特点述要 被引量:3
14
作者 邴守兰 任宏丽 +3 位作者 纪军 张馥晴 刘立公 丰晓溟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10期963-965,共3页
近代"扬西抑中,废旧存新"的历史背景,决定针灸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实效。沪上名家汇聚,著书立说办学,注重信息交流,参与疑难重症包括疫病的治疗,共同致力于针灸学术传承,为保存中医和传播针灸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近代 民国 上海 针灸学 名家 流派
下载PDF
澄江学派传人陈治平先生针灸学术特色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浩 袁秀丽 +1 位作者 靳若旭 王木杉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12期65-68,共4页
陈治平先生有幸师从针灸大师承淡安先生,是澄江学派四川传人之一,亦是川北地区针灸名家。通过对其现存手稿的整理,并梳理其对澄江学派的继承与发展,发现其针灸学术特色主要为:重视经络,辨证取效;运神养气,指柔针劲;针灸并重,善治急症;... 陈治平先生有幸师从针灸大师承淡安先生,是澄江学派四川传人之一,亦是川北地区针灸名家。通过对其现存手稿的整理,并梳理其对澄江学派的继承与发展,发现其针灸学术特色主要为:重视经络,辨证取效;运神养气,指柔针劲;针灸并重,善治急症;巧用耳针,以微治著;长于火针,即起沉疴。而在针灸人才培养以及澄江学派的传承方面,陈老可谓泽被一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学派 陈治平 针灸 学术特色
下载PDF
PBL联合LBL在留学生《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卢静 陈欢 +2 位作者 唐青青 刘晓蒙 张朝晖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5期11-15,共5页
目的了解问题式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结合在留学生《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级和2015级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留学生分为两组进行研究,试验组96人,在完... 目的了解问题式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结合在留学生《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级和2015级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留学生分为两组进行研究,试验组96人,在完成LBL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叠加使用PBL教学法;对照组65人,采用单纯LBL教学法,在学期结束后采用闭卷考核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考核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的期末成绩优于对照组(P=0.000),试验组40分及以上的学生人数多于对照组(P=0.008)。结论PBL+LBL混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于单纯LBL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PBL教学 LBL教学 留学生 西医院校 《针灸学》 中医
下载PDF
抓紧一带一路建设契机 促进针灸学科发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东岩 亢连茹 +1 位作者 郑爽 孙忠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8期29-31,共3页
"健康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为针灸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针灸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并逐步进入主流医学体系。"龙针医派"因时而动、借势而行,立足五大特色治疗方法;不断完善四项管理... "健康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为针灸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针灸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并逐步进入主流医学体系。"龙针医派"因时而动、借势而行,立足五大特色治疗方法;不断完善四项管理机制;将医、教、研三者有机融合;齐抓共建传承、科研两大平台;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浪潮,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一带一路 龙针医派
下载PDF
基于“五经配伍”从五气论治神经性耳鸣
18
作者 王玥 章薇 +2 位作者 匡泓俊 谢余有 赵艳玲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20-23,共4页
“针五经,调五脏”源于湖湘针推五经配伍学术流派,是其重要的理论思想之一。本文在“针经治脏”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脏腑辨证、五行生克制化理论对耳鸣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独辟蹊径从风火湿燥寒五气辨治耳鸣。采用针刺、艾灸等中医特定的... “针五经,调五脏”源于湖湘针推五经配伍学术流派,是其重要的理论思想之一。本文在“针经治脏”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脏腑辨证、五行生克制化理论对耳鸣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独辟蹊径从风火湿燥寒五气辨治耳鸣。采用针刺、艾灸等中医特定的治疗手段,针对性地刺激本经及与本经相关的其他四经的穴位,综合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从而养窍调神,聪耳止鸣,为临床治疗耳鸣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 五经配伍 针经治脏 神经性耳鸣
下载PDF
岭南灸法学术源流及特色探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畅 庄珣 +2 位作者 庄礼兴 谢晓燕 于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94-2898,共5页
岭南灸法是岭南医家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地域特色灸法。本文追溯了岭南灸法的起源、代表性医家及著作,梳理岭南灸法的学术源流,对岭南地区热证辨证用灸、发展隔物灸和重视艾灸醒神等学术特色进行归纳,为更好地继承... 岭南灸法是岭南医家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地域特色灸法。本文追溯了岭南灸法的起源、代表性医家及著作,梳理岭南灸法的学术源流,对岭南地区热证辨证用灸、发展隔物灸和重视艾灸醒神等学术特色进行归纳,为更好地继承、发展岭南灸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医学 针灸流派 学术源流 学术特色 艾灸
下载PDF
陕西郭氏针灸学术流派探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卓婷 郭新荣 +5 位作者 王卫刚 郭英民 张卫华 王娜 姚泽明 李银虹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9期1266-1268,共3页
陕西郭氏针灸学术流派植根于陕西医学的土壤,是长安医学的重要流派分支,其核心学术思想是在继承国医大师郭诚杰运用中医经典理论,在针灸、中药治疗疾病的实践基础上凝练而来。其临床思路以肝为枢,疏通调补并用;临床技法秉承针药结合,多... 陕西郭氏针灸学术流派植根于陕西医学的土壤,是长安医学的重要流派分支,其核心学术思想是在继承国医大师郭诚杰运用中医经典理论,在针灸、中药治疗疾病的实践基础上凝练而来。其临床思路以肝为枢,疏通调补并用;临床技法秉承针药结合,多法并举;倡导治养结合,治养并重。陕西郭氏针灸学术流派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郭氏针灸学术流派 长安医学 肝主疏泄 肝藏血 针药并用 郭诚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