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Sichuan Tourism Economy Based on Wine Culture
1
作者 康珺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0年第5期56-59,共4页
Sichuan wine has a long culture and history.Its relevant tourism resources are abundant and widely distribut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eat diversity and heritage,leading to its high value in market development.T... Sichuan wine has a long culture and history.Its relevant tourism resources are abundant and widely distribut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eat diversity and heritage,leading to its high value in market 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 of wine culture tourism helps to promote 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Sichuan industrial structures,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an all-around way and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ichuan wine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obstac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ichuan wine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are pointed out in this paper,that is,a lack of overall planning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play the scale effect,insufficient cultural content of tourism products,no distinct features,not enough marketing efforts,indefinite tourism images in general,and serious overlapping of management in tourism development which constrains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process.For the above-mentioned shortcomings,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ichuan tourism economy with wine culture at the core is pointed out.Thoughts and concepts should be changed,and the development of Sichuan wine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should be unified in planning from a strategic perspective,by adopting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thinking of integrating "point,line,and plane",avoiding extensive mode of operation,making full use of Sichuan local ethnic features,fostering forms of tourism with large cultural contents,exerting increasing efforts on tourism promotion and expansion,actively promoting conglomeration construction of Sichuan wine culture industry,increasing its core market competitiveness,and bringing up Sichuan wine culture tourism talents with high-qual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huan PROVINCE WINE CULTURE tourism sichuan WINE CULTURE
下载PDF
Sichuan Tourism Reopens
2
《Beijing Review》 2008年第26期5-5,共1页
A tourist snaps a picture of the Sanxingdui Museum, situated near an archaeological site dating back more than 5,000 years in Sichuan Province.
关键词 sichuan tourism Reopens
原文传递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Tourism Resources in Sichuan Province
3
作者 傅广海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09年第1期32-36,65,共6页
The concept of earthquake tourism resources was defined.With the view of disaster economics,the theory of to tourism plan and the systematic methods,the earthquake tourism resources produced by '5.12' Wenchuan... The concept of earthquake tourism resources was defined.With the view of disaster economics,the theory of to tourism plan and the systematic methods,the earthquake tourism resources produced by '5.12' Wenchuan earthquake were analyzed.The developmental principles and general ideas of the earthquake tourism resources were put forward.The framing proposals were provided on complementation,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rthquake tourism products in the whole fault zone of Longmen Mount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tourism products Fault zone of Longmen MOUNTAIN sichuan PROVINCE
下载PDF
Dynamic Study on Tourism Carbon Footprint and Carbon Carrying Capacity in Sichuan Province 被引量:3
4
作者 Yu Ren Chunrong Zhao Juanlin Fu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9年第7期14-24,共11页
Tourism carbon emiss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trend and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carbon emissions, academia has carried out quantitative r... Tourism carbon emiss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trend and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carbon emissions, academia has carried out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tourism carbon footprin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arbon footprint,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tourism carbon emissions in Sichuan Province from 2004 to 2018 through three indexes: tourism carbon footprint, carbon carrying capacity and net carbon footpri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ourism in Sichuan Province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 During the fifteen years, it increases by 20.2 times from 427.59 million tons to 9505.95 million tons. The carbon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m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except in 2008. Sichuan Province was in a carbon surplus before 2012. The carbon carrying capacity is greater than the carbon footprint, which is friendly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fter 2012, Sichuan Province is in a state of carbon deficit, and the ecological pressure is increasing,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human survi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urism CARBON FOOTPRINT tourism CARBON Carrying Capacity NET CARBON FOOTPRINT tourism sichuan PROVINCE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Danxia Landform in the South Sichuan 被引量:1
5
作者 Hongying Li Lan Liu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8年第8期12-24,共13页
The South Sichuan is one of the areas in China famous for Danxia Landform. Danxia Landform in the South Sichuan is characterized by wide distribution and square shaped hills. However, there is no systematic research o... The South Sichuan is one of the areas in China famous for Danxia Landform. Danxia Landform in the South Sichuan is characterized by wide distribution and square shaped hills. However, there is no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genesis of those Danxia Landforms at present. Based on the study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genesis of the Danxia Landforms in the South Sichuan, we discovered that the lithostratigraphy, regional tectonic, crustal uplift and external forces contribute together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Danxia Landform. 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from famous scenic spots and the updated nationa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proposals were made to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Danxia Landform resources in the South Sichuan by excavating its historic, cultural, natural and scientific connotation in the form of educational tour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NXIA LANDFORM Resource GENESIS EDUCATIONAL tourism South sichuan
下载PDF
依托科研团队实施科研反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四川旅游学院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乔明锋 戢得蓉 +2 位作者 袁灿 范文教 肖猛 《高教学刊》 2024年第7期81-84,共4页
在国家双一流、新工科高等教育改革框架下,科学研究反哺教学是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四川旅游学院为例,利用学校创建的科研创新团队在人才、项目、平台方面的优势,与学生的综合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设置科研项目子课题,培育大学生科研... 在国家双一流、新工科高等教育改革框架下,科学研究反哺教学是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四川旅游学院为例,利用学校创建的科研创新团队在人才、项目、平台方面的优势,与学生的综合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设置科研项目子课题,培育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学科竞赛等,并将科研成果及时地纳入学生综合实践课程和毕业论文,达到科学研究与教学有机地结合,促进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团队 科研反哺教学 四川旅游学院 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创新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郑强 王敏 阮红琳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1-56,共6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和社会的需求。在文旅融合进入纵深阶段,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资源和驱动力,构建旅游开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四川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和旅游开发现状出发,结合国内外旅游与非...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和社会的需求。在文旅融合进入纵深阶段,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资源和驱动力,构建旅游开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四川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和旅游开发现状出发,结合国内外旅游与非遗融合发展优秀案例,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路径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非遗旅游 四川民族地区
下载PDF
四川省区域康养旅游发展的动因、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杰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1-76,共6页
康养旅游的异军突起和强劲发展,是康养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凸显了社会大众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发展康养旅游的优越资源条件和强大的现实需求。目前来看,我国康养旅游还是一片蓝海,有着巨大的发... 康养旅游的异军突起和强劲发展,是康养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凸显了社会大众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发展康养旅游的优越资源条件和强大的现实需求。目前来看,我国康养旅游还是一片蓝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以四川省康养旅游发展为主线,探讨区域康养旅游发展的动因、现状,因地制宜提出了几大策略:顶层设计持续发力,提高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供给效率;深挖区域特色资源,不断创新开发特色康养旅游的品牌产品;强化医疗技术创新,提高康养旅游医疗服务供给水平;加快信息化技术运用,探索构建智慧康养旅游产业的新模式。以期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康养旅游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康养旅游 政策供给 医疗技术创新 智慧康养旅游
下载PDF
四川省红色旅游景点空间格局及旅游路径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岚 赵洁雅 +1 位作者 谭林 詹昭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2期91-96,共6页
以四川省为例,利用核密度、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其红色旅游景点空间分布格局,进一步探索旅游优化路径。结果表明,四川省红色旅游景点呈集聚分布态势,主要集中在成都-广元-宜宾-雅安等地,形成了“两带三团四心”的双“C”型空间格局。... 以四川省为例,利用核密度、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其红色旅游景点空间分布格局,进一步探索旅游优化路径。结果表明,四川省红色旅游景点呈集聚分布态势,主要集中在成都-广元-宜宾-雅安等地,形成了“两带三团四心”的双“C”型空间格局。热点区和次热点区占据四川省红色旅游景点空间区域的主要部分,空间关联性差异明显,区域发展均衡程度不高。基于红色旅游景点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各地资源属性,从顶层规划设计、旅游空间结构和红色产品策划三个维度提出了旅游开发的优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景点 空间格局特征 旅游开发路径 四川省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川酒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及策略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凤婷 廖静娴 王人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125-129,146,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此背景下研究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川酒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基础得天独厚,在融合发展过程中探索了“制度创新构建政策体系”“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此背景下研究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川酒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基础得天独厚,在融合发展过程中探索了“制度创新构建政策体系”“产品创新构建供给体系”“技术创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这些可行路径,解析了不同路径的核心内涵。通过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川酒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树立正确的酒文旅融合发展理念,推动川酒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开发酒文旅产品,彰显乡村文化内涵;创新宣传营销方式,打造乡村酒文旅品牌;建设样板工程,优化乡村酒文化旅游路线;构建“三位一体”乡村酒文旅产业发展模式;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有效策略,明确了不同策略的具体措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科学基础与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川酒文化 乡村旅游 融合发展
下载PDF
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要义与保障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帅 闫海莹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6-46,76,共1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四川民族地区属于典型的山地经济发展区,拥有丰裕的自然与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并促进其高质量发展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四川民族地区属于典型的山地经济发展区,拥有丰裕的自然与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并促进其高质量发展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实“生态立区、旅游兴区”方略的根本抓手,是践行绿色低碳规划引领、助力“双碳”政策理念与目标达成的必然选择,是有效阻断致贫返贫风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动力。基于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探讨,提出了应建立健全政策支持机制、构建多元利益共享机制、优化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搭建跨界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多元协同监管机制、创新科技赋能支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民族地区 生态旅游 旅游产业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四川省乡村旅游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吴诗涵 杨国良 +2 位作者 李忠东 康有月 白晓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93,102,共7页
以四川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和文旅资源普查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平均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洛伦兹曲线、地理联系率和缓冲区分析法对四川省乡村旅游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点在川东北、川西、川南分... 以四川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和文旅资源普查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平均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洛伦兹曲线、地理联系率和缓冲区分析法对四川省乡村旅游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点在川东北、川西、川南分布并不均衡,以胡焕庸线四川段为界,在该线东侧主要呈聚集分布,全省分布则呈西南—东北走向,集中分布在以成都为核心的川西、以宜宾为核心的川南地区。A级景区、传统村落、地区GDP与乡村旅游点地理联系率均大于99.6,空间关联紧密。80%以上都分布在海拔1800 m以内的区域,80%以上分布在距离地级市中心城市60 km范围内,75%以上分布在距离交通道路1 km范围内,87%以上分布在距离水系3 k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文旅资源普查 四川省
下载PDF
四川省康养旅游气候旅居度评价研究
13
作者 朱真梅 黄萍 +3 位作者 范晓青 吴英 刘亚彬 靳立亚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40-245,共6页
近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市场对于康养旅游的需求迅速增长。基于此,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打分法及层次分析法,选取舒适度、洁净度、健康度、光照度、风效度、绿化度... 近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市场对于康养旅游的需求迅速增长。基于此,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打分法及层次分析法,选取舒适度、洁净度、健康度、光照度、风效度、绿化度、宜居度7个维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PM_(2.5)、SO_(2)、空气质量指数、空气优良日数、日照时数、晴朗天数、海拔高度、植被覆盖率、绿地面积、旅游服务设施、特色文化14个指标,构建康养旅游气候旅居“七度”评价体系,并对四川省康养旅游气候旅居度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21个地州市康养指数均在65分以上,其中凉山州为一级康养旅游目的地,非常适宜开展康养旅居活动;泸州市为三级康养旅游目的地,适宜开展康养旅居活动;其余19个地州市为二级康养旅游目的地,较适宜开展康养旅居活动。彰显出四川省具有优质的康养气候旅游资源和旅游条件,是适宜各类人群进行康养旅游的优质旅游目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养旅游 气候旅居度 评价研究 四川省
下载PDF
数字技术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中的应用与发展
14
作者 于若菡 李文毅 顾家嘉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4期55-56,59,共3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正在积极探索其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以提高旅游经济的竞争力并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以及增强现实技术在这一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有助于优化游客体验、实现智能管...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正在积极探索其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以提高旅游经济的竞争力并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以及增强现实技术在这一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有助于优化游客体验、实现智能管理、提供定制服务和传承文化。与此同时,这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包括数据安全、文化失真以及技术过度依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 乡村旅游
下载PDF
川东北客家龙舞文化节庆旅游开发研究——以国家级“非遗”安仁乡板凳龙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杨 《武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基于川东北地区龙舞文化具有代表特色的安仁乡板凳龙为研究对象。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安仁乡板凳龙节庆文化旅游开发展开研究。主要历程:通过对安仁板凳龙与本土文化的融合现状、自然环境结合情况、乡土社会人... 基于川东北地区龙舞文化具有代表特色的安仁乡板凳龙为研究对象。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安仁乡板凳龙节庆文化旅游开发展开研究。主要历程:通过对安仁板凳龙与本土文化的融合现状、自然环境结合情况、乡土社会人文联系进行三维度分析,提出安仁乡板凳龙文化旅游开发设计思路。研究结果:对板凳龙制作从工艺文化、乡土舞台互动创新、民俗体验场景搭建三方面进行文化资源整合,提出建设安仁乡板凳龙旅游长廊设想。研究结论:可通过提高本土居民文化自信,拓宽板凳龙文化传播途径,获取政府支持项目以及确保文化原生性四方面保障安仁乡板凳龙文化旅游长廊的合理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 客家龙舞文化 安仁乡板凳龙 文化旅游
下载PDF
博物馆旅游产品发展的困境与破解——基于四川实践的思考
16
作者 邹丹 刘雨可 《中国发展》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近年来,以中央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为重要信号,我国的博物馆事业正式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推动四川省博物馆旅游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该文以四川省博物馆旅游产品为例,通过对四川省博物馆旅游产品... 近年来,以中央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为重要信号,我国的博物馆事业正式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推动四川省博物馆旅游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该文以四川省博物馆旅游产品为例,通过对四川省博物馆旅游产品发展现状及困境的系统梳理分析,提出了场馆数字化、文创特色化和区域均衡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旅游产品 发展困境 四川实践
下载PDF
浅析四川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7
作者 邓殊 《中国商论》 2024年第18期146-149,共4页
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是四川省旅游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体现,也是四川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增长势头强劲,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如缺乏统筹规划、产品创新不足、过于商业化、专业人才欠缺和态势小散弱差等问题。为此,政府职能部门提... 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是四川省旅游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体现,也是四川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增长势头强劲,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如缺乏统筹规划、产品创新不足、过于商业化、专业人才欠缺和态势小散弱差等问题。为此,政府职能部门提出了乡村旅游提升方案,通过规划先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用科技赋能创建四川乡村旅游品牌以及推广宣传四川乡村旅游形象等措施,促进乡村旅游新业态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乡村旅游新业态 高质量发展 区域旅游 乡村经济
下载PDF
基于POI数据的四川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18
作者 刘业双 樊宁宁 罗威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91-99,共9页
研究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四川省旅游资源POI等地理信息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核密度算法、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等空间分析方法来识别各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自然和人文两大因素探究分布格局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 研究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四川省旅游资源POI等地理信息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核密度算法、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等空间分析方法来识别各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自然和人文两大因素探究分布格局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四川省各类旅游资源空间集聚分布特征明显并表现出由中心向四周递减的层级趋势,总体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主要分布于成都市、德阳市、雅安市。(2)各类型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方向与景点类型分布特征吻合,现代人文类旅游资源的方向性和向心性均不明显,其余4类旅游资源的方向性和向心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集聚特征。(3)各地市旅游资源分布的冷热点区域空间差异明显,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分布较为均匀,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在市域内热点区域最多,水域风光和现代人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冷热点在地区分布特征上具有相似性。(4)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其中地形、水文是影响四川省各类旅游景区分布的内在决定力量,而社会经济水平、交通条件和人口是影响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重要外在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POI数据 空间分布格局 四川省
下载PDF
四川旅游震后响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刘睿 李星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5-29,共5页
国内学者对旅游危机和灾害事件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影响与对策上。本文采用国外学者的PRI(防备—响应—影响)模式,以四川地震为例,调查并研究了政府部门、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响应行为。结果表明,政府部门响应表现在财政预算、政策倾斜、组... 国内学者对旅游危机和灾害事件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影响与对策上。本文采用国外学者的PRI(防备—响应—影响)模式,以四川地震为例,调查并研究了政府部门、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响应行为。结果表明,政府部门响应表现在财政预算、政策倾斜、组织机构、舆论导向、主打产品结构和景区门票价格调整等方面;"地震破坏"、"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等在震后成为构成游客对四川省旅游业印象的重要元素;旅游饭店把开拓新市场作为应对灾难最重要的措施,而旅行社则倾向于打折促销和开发新产品旅游饭店对于地震灾害包含的机遇比旅行社更加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旅游 地震 灾害管理 响应
下载PDF
川南地区旅游地质资源的类型与开发利用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鹏举 陈一君 +1 位作者 李红英 陈安东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5年第7期881-885,867,共6页
川南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质地貌条件,区内旅游地质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资源级别极高,拥有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和峨眉山—乐山大佛这样的世界级旅游风景区和多处国家级的旅游胜地。旅游地质资源作为一种特色的旅游资源... 川南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质地貌条件,区内旅游地质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资源级别极高,拥有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和峨眉山—乐山大佛这样的世界级旅游风景区和多处国家级的旅游胜地。旅游地质资源作为一种特色的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科普教育价值、人文历史价值、探险与康体健身价值。加快川南地区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有利于走特色旅游产业道路,促进川南地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改善区域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川南地区人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 旅游地质资源 旅游价值 经济与社会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