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沙博理的文化翻译观--以《我的父亲邓小平》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任东升 张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05-109,共5页
沙博理以其50余年的翻译生涯和约千万字的汉英翻译成就在中国当代翻译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他于耄耋之年翻译了记录十年"文革"历史并承载着中国当代思想史的长篇传记《我的父亲邓小平》。本文拟分析该译本的文化翻译策略和方法... 沙博理以其50余年的翻译生涯和约千万字的汉英翻译成就在中国当代翻译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他于耄耋之年翻译了记录十年"文革"历史并承载着中国当代思想史的长篇传记《我的父亲邓小平》。本文拟分析该译本的文化翻译策略和方法,借以探讨沙博理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翻译观,指出该译本体现了沙博理翻译理念和文化感知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博理 译者文化身份 文化翻译观 《我的父亲邓小平》英译本
下载PDF
《平原烈火》沙博理译本的叙事转换 被引量:2
2
作者 任东升 和瑶瑶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31-35,50,共6页
文章从中英小说叙事规范差异入手,探究沙博理《平原烈火》英译本在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和叙事话语三个层次的转换,认为沙博理在国家翻译实践目的和英语读者取向之间做出巧妙平衡,其叙事层的创造性转换实现了交际效果,并保留了原著的文学... 文章从中英小说叙事规范差异入手,探究沙博理《平原烈火》英译本在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和叙事话语三个层次的转换,认为沙博理在国家翻译实践目的和英语读者取向之间做出巧妙平衡,其叙事层的创造性转换实现了交际效果,并保留了原著的文学性,对当今中国文学"走出去"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烈火》 沙博理译本 叙事转换 平衡
下载PDF
1983—2013年《水浒传》英译研究综述
3
作者 陈诚 涂育珍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341-344,共4页
检索了中国知网1983—2013年间刊登的所有有关《水浒传》翻译的期刊文章、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并对这些文章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旨在对近三十年间《水浒传》英译的研究有一个大致了解。
关键词 《水浒传》 翻译 赛译 沙译
下载PDF
赵树理三部小说沙博理译本公共叙事的再现 被引量:1
4
作者 任东升 宋晓涵 《译苑新谭》 2018年第2期62-67,共6页
关注翻译与政治冲突的莫娜·贝克叙事学可资解释小说翻译中的叙事建构。沙博理作为国家叙事对外传播中的制度化译者,其标本化小说翻译体现出国家翻译实践的特征。本文从贝克叙事学视角探讨赵树理小说《登记》《孟祥英翻身》《小二... 关注翻译与政治冲突的莫娜·贝克叙事学可资解释小说翻译中的叙事建构。沙博理作为国家叙事对外传播中的制度化译者,其标本化小说翻译体现出国家翻译实践的特征。本文从贝克叙事学视角探讨赵树理小说《登记》《孟祥英翻身》《小二黑结婚》沙博理译本中的叙事建构及其效应。在细读和比照三部小说原文译文基础上,分别从标签化标记建构、读者取向的时空建构、文本萃取式建构三方面加以分析,认为沙博理译本借助这三种翻译策略对反封建主题公共叙事做出有效建构。这种积极叙事建构体现了国家翻译实践的对话意识,是主动沟通目标语读者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小说 沙博理译本 公共叙事 再现
原文传递
称谓语的翻译策略——以《水浒传》赛、沙两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力瑗 龚小萍 《译苑新谭》 2018年第1期107-111,共5页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是一部具有传奇色彩的小说,讲述了108位英雄好汉的故事。这部百科全书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作。因而在《水浒传》的英译过程中,如何使国外读者理解并接受中国文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选取称谓...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是一部具有传奇色彩的小说,讲述了108位英雄好汉的故事。这部百科全书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作。因而在《水浒传》的英译过程中,如何使国外读者理解并接受中国文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选取称谓语为切入点,以赛珍珠和沙博里两人的《水浒传》译本为分析对象,结合实际语境讨论选或不选某种翻译策略的原因。在列举了《水浒传》大量实例后,笔者发现,在汉语称谓语英译的过程中,根据语境的不同,译者可灵活选用两种策略。成功的翻译都会尽量在保证译文易于理解与注重读者反映方面取得最佳平衡。但是,策略不应该成为影响翻译的一种束缚,应该转化为一种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称谓语 翻译策略 赛译本 沙译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