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群无症状脑梗死发病情况调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乙成成 张颖秋 +2 位作者 刘雯雯 郭志军 殷仁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7-540,共4页
目的观察健康体检人群无症状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的患病率、影像学特点,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性收集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贵宾诊疗科2006年5月至2010年3月行头颅磁共振(MRI)常规检查的1008例健康体检者,比... 目的观察健康体检人群无症状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的患病率、影像学特点,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性收集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贵宾诊疗科2006年5月至2010年3月行头颅磁共振(MRI)常规检查的1008例健康体检者,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组间SCI患病率,概括其病灶特点,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常见危险因素与SCI相关性。结果共发现328例SCI患者,患病率为32.5%,其中83.4%缺血灶为腔隙性脑梗死,好发于额叶、半卵圆中心、基底节区和侧脑室周围白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α、尿酸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在SCI和非SCI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是S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国人群SCI发病率并不低,应引起重视并控制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与无症状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乙成成 刘雯雯 +3 位作者 张颖秋 王湘芸 郭志军 殷仁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各组分与无症状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我科2006年5月至2010年6月健康体检患者959例[男性693例,女性266例,年龄(49.8±9.1)岁],根据修...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各组分与无症状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我科2006年5月至2010年6月健康体检患者959例[男性693例,女性266例,年龄(49.8±9.1)岁],根据修订后的中国人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代谢综合征组(443例)和非代谢综合征组(516例)。比较两组患者无症状脑梗死的患病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与无症状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统计分析发现代谢综合征组罹患无症状脑梗死的比例明显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41.1%vs27.5%,P〈0.000 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代谢综合征与无症状脑梗死发病明显相关(OR=1.73,95%CI:1.24~2.41,P=0.001 2),在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内高血压(OR=1.40,95%CI:1.05~1.88,P=0.023 0)、糖尿病(OR=1.75,95%CI:1.23~2.48,P=0.001 9)也是无症状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其他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代谢综合征与无症状脑梗死关系密切,代谢综合征是无症状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无症状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无症状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维文 王晓莉 +2 位作者 崔永健 孟伟建 魏琰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140例在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行头颅CT或MRI检查者为研究对象,以头颅CT或MRI为标准,符合SCI诊断标准者设为SCI组,CT或...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140例在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行头颅CT或MRI检查者为研究对象,以头颅CT或MRI为标准,符合SCI诊断标准者设为SCI组,CT或MRI示无梗死灶者设为正常组。详细记录入选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体重指数(BMI),同时入选者均测量血压,禁食10 h以上采取肘静脉血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析SC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40例中SCI组80例,发生率为57.14%;有多发病灶50例,单发病灶30例;脑梗死部位为基底节者55例,其他部位者25例。正常组60例,占42.86%。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脏病史、BMI、颈动脉斑块、LDL-C、TG、FBG、Hb A1c、Hcy与SCI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P<0.01),其中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颈动脉斑块、LDL-C、TG、Hb A1c、Hcy是S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临床应对SCI高危人群严格控制危险因素,防止进一步形成严重的症状性脑梗死,降低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及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无症状性脑梗塞MRI、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惠敏 张德英 冯景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5-286,共2页
目的:探讨51 例无症状性脑梗塞的头 M R I改变及血管危险因素。方法:全部病人均进行头 M R I扫描,记载有关病史,并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 M R I改变 T1 加权低信号, T2 加权高信号,病灶直径在5m m 以上者诊... 目的:探讨51 例无症状性脑梗塞的头 M R I改变及血管危险因素。方法:全部病人均进行头 M R I扫描,记载有关病史,并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 M R I改变 T1 加权低信号, T2 加权高信号,病灶直径在5m m 以上者诊断为无症状性脑梗塞。结果: M R I检出率 902% 。 M R I梗塞灶主要位于半卵圆中心(6142% ),侧脑室周围(2165% ),基底节区(87% )。有高血压病史者检出的梗塞灶最多(7736% ),其次为糖尿病(3012% ),心脏疾病(2578% )。并且随着年龄增加, M R I检出率增高。结论:无症状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与脑血管病基本相同,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无症状性脑梗塞对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危险因素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和C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急性脑梗死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许涛 郭静 +2 位作者 由秀 赵启利 吴丽鹏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64例TIA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进行CT检查,观察组...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64例TIA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进行CT检查,观察组进行MRI检查,随访26周,比较两组病灶检出阳性率以及治疗后2周病灶情况;观察两组TIA发展至急性脑梗死情况,分析影响TIA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缓解期、发作期阳性病灶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52,x~2=9.426;P<0.05);观察组患者检出的病灶直径及病灶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2,t=3.267;P<0.05);随访期间在35例TIA患者发展至急性脑梗死中,对照组19例,观察组1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高血脂和胆固醇是TIA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x~2=4.364,x~2=5.845,x~2=9.813,x~2=15.915,x~2=12.846,x~2=10.652,x~2=7.567,x~2=9.846;P<0.05);患者年龄、高血压、高血糖均是影响TIA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32,OR=2.230,OR=1.154,OR=1.324;P<0.05)。结论:MRI、CT均可反映TIA病情进展情况,但MRI检查准确率高于CT检查,可明确病灶位置及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检查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急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无症状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毛珊珊 张朝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期13-15,共3页
目的:了解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生率、梗死部位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2006年7月~2007年12月在干诊科住院及门诊体检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214例,平均年龄为77.34岁,所有患者均无明确的神经系统病变,根据头部CT和(或)头部MRI检查,明确114例... 目的:了解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生率、梗死部位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2006年7月~2007年12月在干诊科住院及门诊体检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214例,平均年龄为77.34岁,所有患者均无明确的神经系统病变,根据头部CT和(或)头部MRI检查,明确114例为无症状脑梗死,分析无症状脑梗死的部位和大小以及无症状脑梗死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14例确诊为无症状脑梗死的患者,梗死多发部位依次为基底节、侧脑室旁、深部脑白质、丘脑、脑干,病灶大小大多在5~15mm之间,多部位病灶的发生率占44.55%。结论:通过对老年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的调查及危险因素的分析,发现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是无症状脑梗死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瑞涛 李颖 吴桂华 《医学与哲学(B)》 2008年第7期28-29,共2页
SCI患者110例和110例健康对照组之间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的差异进行研究,同时用临床记忆量表检测两组的记忆能力。提示SCI组的记忆商和指向记忆、人像特点联想回忆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H... SCI患者110例和110例健康对照组之间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的差异进行研究,同时用临床记忆量表检测两组的记忆能力。提示SCI组的记忆商和指向记忆、人像特点联想回忆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Hs-CRP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而SCI患者头昏、记忆力减退较为常见,易出现高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降低、Hs-CRP升高、动脉硬化程度重,进一步加重认知功能损害,需早期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 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无症状性脑梗死81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冉文亮 郑兴能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433-434,共2页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诊断、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通过头颅CT或 和MRI检出 81例无症状性脑梗死 ,检查所有患者血压、血脂、血糖和心电图 ,采用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治疗并随访 1a以上。结果 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生部位主要...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诊断、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通过头颅CT或 和MRI检出 81例无症状性脑梗死 ,检查所有患者血压、血脂、血糖和心电图 ,采用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治疗并随访 1a以上。结果 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生部位主要在半卵圆中心 (72 .4 % )和侧脑室周围 (2 0 .7% ) ,其发生率在高血压病患者为(71.4 % ) ,糖尿病患者为 (33.3% ) ,心脏病患者为 (2 2 .2 % )。随访 1a有 (9.8% )患者发生脑梗死 ,(4 .5 % )患者发生脑出血。结论 无症状性脑梗死主要发生部位是半卵圆中心和侧脑室周围 ,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是其危险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脑梗死 临床 影像学 危险因素 预防
下载PDF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成年男性无症状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仲慧 张文艳 +4 位作者 吴寿岭 董小波 郭庆乐 汤建中 崔刘福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4期277-281,共5页
①目的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成年男性无症状性脑梗死(SCI)的关系。②方法以2011年6-12月在开滦总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04例男性作为研究对象,以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且头颅螺旋CT显示2mm以上的脑组织内低密度坏死病灶作为... ①目的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成年男性无症状性脑梗死(SCI)的关系。②方法以2011年6-12月在开滦总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04例男性作为研究对象,以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且头颅螺旋CT显示2mm以上的脑组织内低密度坏死病灶作为 SCI的诊断标准;以1400cm/s作为ba-PWV的界值将人群分为ba-PWV增高组及ba-PWV正常组;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a-PWV增高与成年男性发生SCI的关系。③结果 ba-PWV正常组 SCI 23例(8.2%);ba-PWV增高组SCI 208例(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应用 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其他影响因素后, ba-PWV增高组发生SCI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869倍(95%CI:1.056-3.309)。④结论成年男性 ba-PWV增高发生SCI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无症状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无症状脑梗死的临床因素探讨
10
作者 陈振需 李源 +1 位作者 张阳阳 刘明雅 《武警医学》 CAS 1997年第5期257-259,共3页
为分析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探讨无症状脑梗死之无症状的原因,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同期住院的32例有症状的老年脑梗死患者为对照,观察32例头颅CT确诊的老年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CT特征。结果发现,无症状组... 为分析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探讨无症状脑梗死之无症状的原因,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同期住院的32例有症状的老年脑梗死患者为对照,观察32例头颅CT确诊的老年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CT特征。结果发现,无症状组与对照组相比各项危险因素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T表现梗死范围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无症状组梗死灶小于15mm者占96.08%,有症状组梗死灶大于15mm者占76.60%,表明腔隙性脑梗死是导致老年无症状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危险因素 CT 脑梗死 老年人
下载PDF
无症状性脑梗死106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余辉云 万燕 +1 位作者 向入平 禹小杜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6期50-51,共2页
目的:分析无症状性脑梗死(SC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6例体检行头颅CT或MRI检查发现的SCI患者(病例组)和100例同期体检行头颅CT或MRI检查未发现脑梗死者(对照组)分别行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病例... 目的:分析无症状性脑梗死(SC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6例体检行头颅CT或MRI检查发现的SCI患者(病例组)和100例同期体检行头颅CT或MRI检查未发现脑梗死者(对照组)分别行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病例组的影像学特点,并比较两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及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结果:SCI以腔隙性脑梗死为主(94.44%),病灶主要分布于基底节52例(49.06%)、放射冠21例(19.81%)和内囊19例(17.92%),多病灶患者64例(60.38%),高于单病灶患者42例(39.62%);病例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及颈动脉斑块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颅CT和MRI检查是SCI的确诊的重要依据之一;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及颈动脉斑块是SCI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对脑微出血的诊断及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44
12
作者 马永青 尹喜 王成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84-588,共5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SWAN)在诊断脑微出血及评估急性脑梗死预后中的应用价值,为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对47例发病6~72h内未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CT、常规MRI、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GRE-T2^*WI)、SWA...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SWAN)在诊断脑微出血及评估急性脑梗死预后中的应用价值,为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对47例发病6~72h内未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CT、常规MRI、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GRE-T2^*WI)、SWAN扫描并复查。分析脑微出血(CMBs)级别与出血性转化(HT)的关系。记录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3个月时预后情况,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GRE-T2^*WI、SWAN分别检出CMBs病灶115枚、185枚,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73,P<0.05);47例患者中,5例发生HT,CMBs0级与2级、1级与2级HT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后单因素分析中,年龄、NIHSS评分、CMBs分级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中,NIHSS评分(OR=1.503,95%CI1.065~2.122,P=0.021)、多发CMBs(>10枚)(OR=26.662,95%CI1.949~364.664,P=0.014)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WAN对CMBs的敏感性优于GRE-T2*WI。CMBs数目与HT的发生及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相关。利用SWAN检测CMBs对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及预后评估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循环 脑梗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造影术 图像增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符惠芳 杨国帅 +2 位作者 余丹 王良 程启慧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0期595-598,共4页
目的 探讨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入住海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无症状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发生抑郁的结果分为抑郁组和无抑郁组,记录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抑郁组和无抑... 目的 探讨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入住海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无症状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发生抑郁的结果分为抑郁组和无抑郁组,记录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抑郁组和无抑郁组在认知功能、额叶部位梗死、同型半胱氨酸(Hcy)、家族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认知功能障碍、额叶部位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发生抑郁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认知功能障碍、额叶部位梗死及Hhcy是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抑郁 认知功能障碍 梗死部位 同型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岳慧丽 秦鹏涛 +2 位作者 付徐伟 李文战 司金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3期1435-1441,共7页
目的探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09-2018-09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神经内科的首发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20例,采用MMSE... 目的探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09-2018-09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神经内科的首发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20例,采用MMSE评分、MOCA评分将其分为PSCI组57例和N-PSCI组63例,对2组一般资料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有显著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其影响程度.结果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SCI的发生率高达47.5%,其中以延迟回忆和视空间及执行功能最为明显;单因素分析表明,2组年龄、高血压、静止性脑梗死、Fazek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血压、静止性脑梗死为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SCI的发生率较高,高血压、静止性脑梗死可能是其独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轻型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高血压 静止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胆红素与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俊红 王永杰 田廷臣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血清胆红素含量与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2013-2014年在我院住院的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其梗死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并且与100例健康者对照... 目的:初步探讨血清胆红素含量与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2013-2014年在我院住院的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其梗死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并且与100例健康者对照比较。结果: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胆红素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在血清胆红素较低的人群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病率较高。结论:血清胆红素是评估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发病风险的一个新的生化指标,也许早期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对评估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病风险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脑梗死 血清胆红素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无症状性脑梗死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毛向莹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SCI)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56例SCI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SCI好发于50~70岁,临床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灶直径在0.4~1.6em。腔隙性脑梗死53例...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SCI)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56例SCI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SCI好发于50~70岁,临床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灶直径在0.4~1.6em。腔隙性脑梗死53例(94.64%),大病灶性脑梗死3例(5.36%);病灶位于内囊26例,基底节15例,放射冠区7例,丘脑3例,脑干2例。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18例(32.14%),糖尿病、高脂血症18例(32.14%),冠心病、心房颤动5例(8.93%)。结论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均为SCI的危险因素。SCI无明确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确诊依赖于影像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无症状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闫淑静 张兵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4期312-313,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有无症状性脑梗死(SCI)危险因素。方法对21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临床资料分两组,即DM有SCI组,DM无SCI组。应用多元logistic分析,对DM有SCI常见危险因素讨论分析。结果 217例2型DM中131例(60.4%)有SCI,86例(39.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有无症状性脑梗死(SCI)危险因素。方法对21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临床资料分两组,即DM有SCI组,DM无SCI组。应用多元logistic分析,对DM有SCI常见危险因素讨论分析。结果 217例2型DM中131例(60.4%)有SCI,86例(39.6%)无SCI。结论 2型糖尿病有SCI与年龄、收缩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与性质有显著相关性。积极治疗糖尿病是防治脑卒中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无症状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无症状性脑梗死危险因素调查及预后随访
18
作者 杜有民 黄玉莹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5期56-57,共2页
目的对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观察其预后。方法对体检中发现存在SCI人群与对照组比较,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将SCI人群分成两组并与对照组随访3年观察其预后。结果 SCI人群中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缺血性心... 目的对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观察其预后。方法对体检中发现存在SCI人群与对照组比较,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将SCI人群分成两组并与对照组随访3年观察其预后。结果 SCI人群中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缺血性心脏病、血浆纤维蛋白原等均高于对照组。接受正规Ⅱ级预防组、非预防组、对照组3年死亡率无差异,发生症状性脑梗死和新发SCI有显著差异。结论影像发现存在SCI,均应查找其危险因素,并接受正规Ⅱ级预防,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术后沉默性脑梗死患者1年内发生健康生存质量下降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19
作者 陈若琨 李文强 +1 位作者 孙剑瑞 卢玉昭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索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术后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中在术后1年内出现健康生存质量(HRQOL)下降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介入治... 目的探索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术后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中在术后1年内出现健康生存质量(HRQOL)下降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介入治疗术后沉默性脑梗死患者220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HRQOL下降分为HRQOL下降组及HRQOL无下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动脉瘤相关信息,实验室检查及梗死灶数量及体积,并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51例(23.18%)患者在术后1年出现HRQOL评分下降。比较两组相关特征参数,HRQOL下降组梗塞灶数量高于未下降组(6.08±4.73比11.27±6.22,Z=-5.355,P<0.05),梗塞灶总体积也高于未下降组(62.74±64.44比119.84±79.89,Z=-5.194,P<0.05),而女性所占比例低于未下降组(75.7%比60.8%,χ2=4.373,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梗塞灶数量[比值比(OR)=1.169,P<0.01]及女性(OR=2.488,P<0.05)是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术后无症状性脑梗塞患者出现1年内HRQOL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术后沉默性脑梗塞患者,如果存在多个梗塞灶数量且为女性,应更加关注1年内的HRQOL结果并提前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 介入支架治疗 沉默性脑梗死 健康生存质量下降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相对残余功能达峰时间对成人烟雾病血管搭桥术后脑梗死的预测作用
20
作者 丁江波 马培玉 +7 位作者 常戌颖 张若愚 杨光武 牟临杰 张兴逵 李智高 汤进伟 汤志伟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09-915,共7页
目的探讨成人烟雾病患者血管搭桥术后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寻找可预测术后脑梗死发生的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83例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颞浅动脉... 目的探讨成人烟雾病患者血管搭桥术后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寻找可预测术后脑梗死发生的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83例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联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根据术后1周内是否出现新发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和无脑梗死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术后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对危险因素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明确其预测脑梗死发生的最佳阈值、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83例患者中,脑梗死组11例,无脑梗死组7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吸烟史、起病类型、手术侧别、Suzuki分期,以及后循环是否受累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CT灌注成像参数中,脑梗死组与无脑梗死组患者的相对脑血容量(中位数)(1.18对比0.94,P=0.002)、相对平均通过时间(2.79±0.58对比1.66±0.69,P<0.001)和相对残余功能达峰时间(rTmax,中位数)(3.18对比1.59,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相对脑血流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rTmax为成人烟雾病患者术后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36.61,95%CI:1.95~687.23,P=0.016)。ROC曲线分析显示,rTmax预测成人烟雾病术后脑梗死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970(95%CI:0.93~1.00,P<0.001);其最佳阈值为2.104,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0.847。结论rTmax增大可能能够预测成人烟雾病患者血管搭桥术后脑梗死的发生,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脑血管重建术 脑梗死 危险因素 CT灌注成像参数 相对残余功能达峰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