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UV radiation aging on creepag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temperature vulcanized silicon rubber at high altitude 被引量:1
1
作者 Fubao JIN Yuanxiang ZHOU +3 位作者 Bin LIANG Xidong LIANG Zhongliu ZHOU Ling ZHANG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23-33,共11页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creepag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aged high temperature Vulca nized(HTV)silicone rubber materials were investigated by ultraviolet radiati on(UV)aging method in this study.The ex...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creepag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aged high temperature Vulca nized(HTV)silicone rubber materials were investigated by ultraviolet radiati on(UV)aging method in this stud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s the aging time increases,the creepage discharge flashover voltage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But the aging time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creepage discharge inception voltage.With the aging time prolonged,the discharge endurance time of HTV silicone rubber is shortened,and the creepage discharge development velocity is accelerated.In the short time of applying voltage to aging material,the magnitude of discharge in creases rapidly.According to the partial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creepage discharge,the whole creepage discharge process is partitioned into four stages.Compared with unaged HTV silicone rubber,the aged HTV silicone rubber has less fluctuation in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nd a clear trend.The study found that UV aging not only affects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hydrophobic properties of the HTV silicone rubber,but also accele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creepage discharge under AC vol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temperature vulcanized silicone rubber CREEPAGE discharge UV AGING INCEPTION VOLTAGE FLASHOVER VOLTAGE HIGH altitud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下载PDF
Exciting News from Indentations onto Silicon, Copper, and Tungsten
2
作者 Gerd Kaupp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23年第12期4042-4078,共37页
Indentations onto crystalline silicon and copper with various indenter geometries, loading forces at room temperature belong to the widest interests in the field, because of the physical detection of structural phase ... Indentations onto crystalline silicon and copper with various indenter geometries, loading forces at room temperature belong to the widest interests in the field, because of the physical detection of structural phase transitions. By using the mathematically deduced F<sub>N</sub>h<sup>3/2 </sup>relation for conical and pyramidal indentations we have a toolbox for deciding between faked and experimental loading curves. Four printed silicon indentation loading curves (labelled with 292 K, 260 K, 240 K and 210 K) proved to be faked and not experimental. This is problematic for the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at will probably not be able to sort faked data out by itself but must be told to do so. High risks arise, when published faked indentation reports remain unidentified and unreported for the mechanics engineers by reading, or via AI. For example, when AI recommends a faked quality such as “no phase changes” of a technical material that is therefore used, it might break down due to an actually present low force, low transition energy phase-change. This paper thus installed a tool box for the distinction of experimental and faked loading curves of indentations. We found experimental and faked loading curves of the same research group with overall 14 authoring co-workers in three publications where valid and faked ones we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I can thus only report on the experimental ones. The comparison of Si and Cu with W at 20-fold higher physical hardness shows its enormous influence to the energies of phase transition and of their transition energies. Thus, the commonly preferred ISO14577-ASTM hardness values HISO (these violate the energy law and are simulated!) leads to almost blind characterization and use of mechanically stressed technical materials (e.g. airplanes, windmills, bridges, etc). The reasons are carefully detected and reported to disprove that the coincidence or very close coincidence of all of the published loading curves from 150 K to 298 K are constructed but not experimental. A tool-box for distinction of experimental from faked indentation loading curves (simulations must be indicated) is established in view of protecting the AI from faked data, which it might not be able by itself to sort them out, so that technical materials with wrongly attribut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might lead to catastrophic accidents such as all of us know of. There is also the risk that false theories might lead to discourage the design of important research projects or for not getting them granted. This might for example hamper or ill-fame new low temperature indentation projects. The various hints for identifying faked claims are thus presented in great detail. The low-temperature instrumental indentations onto silicon have been faked in two consecutive publications and their reporting in the third one, so that these are not available for the calculation of activation energies. Conversely, the same research group published an indentation loading curve of copper as taken at 150 K that could be tested for its validity with the therefore created tools of validity tests. The physical algebraic calculations provided the epochal detection of two highly exothermic phase transitions of copper that created two polymorphs with negative standard energy content. This is world-wide the second case and the first one far above the 77 K of liquid nitrogen. Its existence poses completely new thoughts for physics chemistry and perhaps techniques but all of them are open and unprepared for our comprehension. The first chemical reactions might be in-situ photolysis and the phase transitions can be calculated from experimental curves. But several further reported low temperature indentation loading curves of silicon were tested for their experimental reality.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to new analyses with genuine room temperature results. A lot is to be learned from the differences at room and low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Transition-Onset and -Energy Indentation of silicone COPPER Copper Nanoparticles Tungsten with Polymorphs low-temperature Indentations Detection of Faked Loading Curves Protection of AI from False Advices Risk of Catastrophic Crashes physical Hardness Exothermic Copper-Transitions Algebraic Calculations Negative-Standard-Energy Polymorphs
下载PDF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lcium Ferrite in Low Silicon Sinter 被引量:9
3
作者 WANG Yi-ci ZHANG Jian-liang +1 位作者 ZHANG Fang LUO Guo-ping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7,共7页
Influence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basicity and MgO content on the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lcium ferrite in low silicon sinter of Baotou Iron and Steel Company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mini-sintering test and m... Influence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basicity and MgO content on the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lcium ferrite in low silicon sinter of Baotou Iron and Steel Company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mini-sintering test and mineralographic microscope analysis. In addition, the suitable sintering parameters such as temperature and basicity were explored. The results found that optimum temperature for the formation of calcium ferrite is 1 280℃, the basicity of 2.5-2.8 is helpful to the development of acicular or columnar calcium ferrite, and MgO content in the low silicon sintering raw materials should be lower than 2.8 % because MgO can intensively inhibit the formation of calcium ferrite. And calcium ferrite in the sinter belongs to calcium ferrite with low calcium,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ordinary sinter at home and abroad. So, it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promoting formation of calcium ferrite in low silicon sinter and improving properties of si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silicon sinter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calcium ferrite sintering temperature BASICITY
原文传递
复合助剂对低温喷雾干燥蓝靛果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先哲 鲁天麟 +5 位作者 陈启明 张雨涵 沈柳杨 付科森 朱海辉 柏才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6,共14页
为保证低温喷雾干燥后蓝靛果粉品质,采用黄金分割法研究复合助剂(麦芽糊精、β-环糊精和乳清蛋白)对喷雾干燥蓝靛果粉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低温进风温度(50~90℃)对蓝靛果粉花青素保留率、集粉率和含水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麦芽糊... 为保证低温喷雾干燥后蓝靛果粉品质,采用黄金分割法研究复合助剂(麦芽糊精、β-环糊精和乳清蛋白)对喷雾干燥蓝靛果粉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低温进风温度(50~90℃)对蓝靛果粉花青素保留率、集粉率和含水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麦芽糊精、β-环糊精的质量比例为85.4%、14.6%时,集粉率高达37.96%;随进料溶液中麦芽糊精质量比例增加,蓝靛果粉玻璃化转变温度、水溶性指数、堆积密度、亮度L^(*)值、红度a^(*)值和色差值ΔE呈增加趋势,含水率、花青素含量和黄度b^(*)值呈下降趋势;在麦芽糊精、β-环糊精和乳清蛋白质量比例为72.9%、12.5%、14.6%时,集粉率达到最高(40.11%);随料液中乳清蛋白质量比例增加,蓝靛果粉含水率、花青素含量呈上升趋势,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水溶性指数、亮度L^(*)值、红度a^(*)值、黄度b^(*)值和色差值ΔE等指标呈下降趋势;复合助剂显著提高蓝靛果粉集粉率(P<0.05),对其中的花青素起到较强保护作用,其含水率、水溶性指数、堆积密度等理化指标均接近于最优水平。低温喷雾干燥研究发现,随进风温度上升,集粉率和含水率呈负相关,在进风温度90℃时,集粉率最高的配方中可实现较高花青素保留率(89.94%)。低频核磁共振波谱以及质子密度图像信息分析表明,加入的助剂与蓝靛果果汁中水分通过氢键、静电结合力和疏水作用等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稳定性高水合物、增强液滴聚结抵抗力,提高料液玻璃态转换温度,从而实现高集粉率和高花青素保留率的蓝靛果果粉低温喷雾干燥;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复合助剂可在蓝靛果果粉中形成分子间氢键,并对花青素等活性物质进行固定包埋保护。研究结果可为蓝靛果粉喷雾干燥加工生产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理化特性 低温喷雾干燥 复合助剂 蓝靛果 黄金分割法 花青素 核磁共振
下载PDF
低温高速永磁电机硅钢片铁心电磁性能变化机理研究
5
作者 董传友 杨志飞 +2 位作者 戈宝军 王越 李广林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5-105,共11页
由于低温泵用高速电机工作在低温环境中,探究低温环境对构件材料性能的影响、低温条件对电机特性的作用机理以及形成统一的选材原则已经成为该类电机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实验法在常温(25℃)和低温(-196℃)条件下对不同系列的冷轧无取... 由于低温泵用高速电机工作在低温环境中,探究低温环境对构件材料性能的影响、低温条件对电机特性的作用机理以及形成统一的选材原则已经成为该类电机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实验法在常温(25℃)和低温(-196℃)条件下对不同系列的冷轧无取向硅钢片的电磁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低温环境与频率对硅钢片电磁性能的影响情况。基于实测数据并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电机定子铁耗,得到了电机采用不同系列硅钢片的定子铁耗分布以及变化情况。为了探究低温环境下采用不同系列硅钢片时电机定子铁耗变化幅度不同的原因,采用低温冲击法对硅钢片的矫顽力进行测量,验证了有限元计算所得规律的正确性。探明低温条件对硅钢片电磁性能的影响机理,提出低温高速高频电机铁心材料的选材建议,为低温工作环境下低温电机铁心材料选材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高速永磁电机 硅钢片 磁性测量 损耗特性 低温冲击
下载PDF
高温-水冷却循环作用下砂岩物理力学性能和损伤特征研究
6
作者 王文 曹学文 +2 位作者 洪磊 雷钧祺 周青山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48,共11页
目的为研究砂岩在多次高温-水冷却循环作用下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损伤特征,方法对砂岩进行200~600℃下高温-水冷却循环试验。通过超声波纵波波速测试、物理参数测量、单轴压缩试验,分析高温-水冷却循环对砂岩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损伤特征... 目的为研究砂岩在多次高温-水冷却循环作用下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损伤特征,方法对砂岩进行200~600℃下高温-水冷却循环试验。通过超声波纵波波速测试、物理参数测量、单轴压缩试验,分析高温-水冷却循环对砂岩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损伤特征。结果结果表明:温度低于400℃时,砂岩试样质量损失较少,高于400℃时,质量损失较严重;随着温度升高和高温-水冷却循环次数增加,砂岩试样质量损失率增加,纵波波速降低;砂岩试样的弹性模量和峰值抗压强度在600℃时迅速下降,500~600℃时,存在影响砂岩试样弹性模量和峰值抗压强度的温度阈值;温度升高,砂岩试样损伤加剧,200℃时,随着高温-水冷却循环次数增加,砂岩试样强度提升,温度高于200℃时,随着循环次数增加,砂岩试样损伤加剧;砂岩试样单轴破坏模式以剪张复合破坏为主,随着循环次数增加,砂岩试样由斜向剪切破坏向锥形剪切破坏过渡,温度越高,砂岩试样锥形破坏块体越大。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水冷却循环后,砂岩试样的物理力学性质严重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高温砂岩 物理参数 水冷却循环 应力特征
下载PDF
基于电气特性-物理参数耦合的交流电弧炉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徐云聪 张逸 +1 位作者 林才华 刘必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43-1655,共13页
现有电弧炉模型主要关注电弧内部与外部特性的联系,割裂了电弧内部微观下电气与物理的耦合影响,难以体现电弧的电热物理本质,导致仿真精度有所欠缺。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新型交流电弧炉模型。首先,在电子连续性方程的基础上... 现有电弧炉模型主要关注电弧内部与外部特性的联系,割裂了电弧内部微观下电气与物理的耦合影响,难以体现电弧的电热物理本质,导致仿真精度有所欠缺。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新型交流电弧炉模型。首先,在电子连续性方程的基础上,构建电弧的电气特性模型;其次,根据弧柱磁压缩力平衡方程和瞬时能量平衡方程分别构建电弧的压强、温度等物理参数模型,推导得到电弧内部的电气特性与物理参数之间的耦合机理,得到两者的耦合模型;然后,基于电弧炉变压器二次侧额定电流和最大电弧温度之间的关系,利用麻雀搜索算法对电弧温度曲线进行辨识,确定物理模型的各个参数;最后,依据50 t、55 t炼钢交流电弧炉的现场实测数据,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更符合交流电弧炉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物理本质,能更精确地反映其谐波、电压波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弧炉 电弧温度 麻雀算法 电气特性 物理参数
下载PDF
吉木萨尔页岩油注气相态物性变化特征实验研究
8
作者 杜猛 陆舒艺 +4 位作者 常艺琳 吕建荣 万宜迪 姚兰兰 杨正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09-1514,共6页
为探索不同注入气体对页岩油的相态行为及物性变化特征,综合利用高温高压PVT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及气相色谱,开展了减氧空气(含氧量10%)、空气、CO_(2)的注气膨胀实验研究,通过实时监测不同油气体系相态行为的变化情况,分析了不同注入气对... 为探索不同注入气体对页岩油的相态行为及物性变化特征,综合利用高温高压PVT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及气相色谱,开展了减氧空气(含氧量10%)、空气、CO_(2)的注气膨胀实验研究,通过实时监测不同油气体系相态行为的变化情况,分析了不同注入气对地层油体系饱和压力、膨胀系数、黏度和密度等物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注入气体对于地层油的相态行为及物性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向页岩储层注入空气,可与原油接触,发生低温氧化反应,空气含氧量越高低温氧化作用越强,越有助于气相溶解至油相中,体系饱和压力越低;注入CO_(2)时,易与原油产生较好的混相作用进而可增强气体的溶解性。受限于较高的溶解饱和压力,高含氧量空气与减氧空气的膨胀系数相差不大,但高含氧量空气的降黏效果较明显,CO_(2)可在压差和扩散作用下进入原油内部,抽提萃取强度更大,膨胀降黏效果最好。高含氧量空气与原油接触时,可产生质量交换,使得轻质组分萃取至气相中,加速重质组分占比升高,原油密度逐渐增大。CO_(2)对于低碳组分的强抽提作用可促使原油轻质组分向重质组分转化,进而导致原油密度上升的幅度更大,注CO_(2)开发有望成为页岩油提高采收率并兼顾埋存的有效途径。该研究成果可为页岩储层注气的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态特征 页岩油 提高采收率 CCUS 膨胀降黏 物理模拟 低温氧化
下载PDF
中低温煤焦油沥青组分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9
作者 仝曜暄 张玉柱 +4 位作者 赵振宁 何继良 朱亚明 程俊霞 赵雪飞 《煤质技术》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中低温煤焦油沥青(MLP)为人造炭材料的重要原料,研究其组分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对高品质中低温煤焦油沥青基炭材料的制备具有重要意义。以中低温煤焦油沥青为原料,分别采用正丁醇(BA)和二甲基亚砜(DMSO)为萃取剂以获得4种沥青组分,通过... 中低温煤焦油沥青(MLP)为人造炭材料的重要原料,研究其组分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对高品质中低温煤焦油沥青基炭材料的制备具有重要意义。以中低温煤焦油沥青为原料,分别采用正丁醇(BA)和二甲基亚砜(DMSO)为萃取剂以获得4种沥青组分,通过热重分析仪对中低温煤焦油沥青和4种族组分的热解行为进行研究,利用Flynn-Wall-Ozawa法、Kissinger-Akahira-Sunose法和Satava-Sestak法计算热解活化能以及热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MLP、DMSOS、BAI组分的热解反应机理符合随机成核及其后续增长模型,最佳热解机理函数分别为G(α)=[-ln(1-α)]^(4/3)、G(α)=[-ln(1-α)]^(4)、G(α)=[-ln(1-α)]2,活化能分别为73.99、180.20、46.09 kJ/mol,lg A分别为5.82、13.57、3.32;BAS组分的热解反应机理符合二维扩散模型,最佳热解机理函数为G(α)=α+(1-α)ln(1-α),E=85.36 kJ/mol,lg A=6.18;DMSOI组分的热解反应机理符合二维扩散或三维扩散模型,最佳热解机理函数为G(α)=[1-(1-α)^(1/3)]^(2),E=64.42 kJ/mol,lg A=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煤焦油沥青 沥青组分 热解特性 热解动力学 扩散模型 热解机理函数 活化能 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低温对早稻幼穗分化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28
10
作者 孙擎 杨再强 +3 位作者 高丽娜 殷剑敏 王学林 李伶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26-1333,共8页
为了探讨低温("小满寒")对早稻幼穗分化期水稻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以30℃/25℃为对照,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试验,研究低温(22℃/17℃)下水稻叶片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并分析其与产量之间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低温("小满寒")对早稻幼穗分化期水稻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以30℃/25℃为对照,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试验,研究低温(22℃/17℃)下水稻叶片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并分析其与产量之间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水稻光合色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在处理后4 d达最大值。水稻光响应曲线的最大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及光能初始利用效率均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增加逐渐下降,而光补偿点则呈上升趋势。在荧光参数方面,光化学淬灭系数(qP)、PSⅡ电子传递效率(ETR)及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则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于处理6 d达最大值。叶片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CAT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另外,水稻产量、穗长、结实率、成穗率及千粒重等均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少。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各个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依次为每穗实粒>穗长>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数>千粒重>CAT活性,且其关联度均大于1。CAT活性、光能初始利用效率、光饱和点、ETR、Fv/Fm及叶绿素a/叶绿素b等生理生化指标也与产量关联度较高,可作为低温影响下产量评价与估算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幼穗分化期 低温 生理特性 荧光参数 酶活性
下载PDF
低温对“大团蜜露”水蜜桃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周慧娟 乔勇进 +3 位作者 王海宏 方强 张绍铃 陈召亮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44,共4页
"大团蜜露"是软溶质型水蜜桃的典型代表,其"营养丰富、风味甜美、口感丰润",但由于其特殊的生物生理特性,其贮藏保鲜一直是世界难题。研究选择0℃、2℃和4℃三个梯度温度处理,测定桃果实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呼吸速... "大团蜜露"是软溶质型水蜜桃的典型代表,其"营养丰富、风味甜美、口感丰润",但由于其特殊的生物生理特性,其贮藏保鲜一直是世界难题。研究选择0℃、2℃和4℃三个梯度温度处理,测定桃果实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呼吸速率、果肉色差、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酸、总糖、Vc、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较4℃处理2℃与0℃都能够抑制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的下降,维持果实的原有硬度和果肉色泽,降低呼吸速率和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整个贮藏期间糖和失重率的变化较小。但综合考虑果实贮藏风味和冷害发生情况,2℃贮藏条件可做为"大团蜜露"的最适贮藏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大团蜜露 低温贮藏 生理生化特征 保鲜效果
下载PDF
不同物性液滴在低温烟气中的蒸发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47
12
作者 冉景煜 张志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62-68,共7页
建立了液滴在低温烟气中运动和蒸发过程的数学模型,数值研究不同物性液滴在有相对速度及相对温度的烟气环境中的蒸发特性,获得了液滴温度、直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液滴直径、速度和烟气速度对蒸发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 建立了液滴在低温烟气中运动和蒸发过程的数学模型,数值研究不同物性液滴在有相对速度及相对温度的烟气环境中的蒸发特性,获得了液滴温度、直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液滴直径、速度和烟气速度对蒸发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双组分水溶液液滴与单组分水液滴在蒸发过程中温度变化不同而直径变化相同,纯水液滴蒸发最快,其次是酸溶液液滴和盐溶液液滴,碱溶液液滴蒸发最慢。在研究的温度及速度范围内,不同物性液滴直径随时间变化都呈指数递减规律。研究结果还表明,液滴粒径越小,随气相运动的能力越强,液滴初速度对完全蒸发时间影响越小。烟气速度和液滴初速度的改变对液滴蒸发速度的影响都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特性 液滴 不同物性 低温烟气
下载PDF
大气压氩等离子体射流的放电特性 被引量:29
13
作者 方志 刘源 蔡玲玲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13-1622,共10页
为了深入地理解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放电机理和优化其放电效率,通过对大气压氩等离子体射流的电压电流波形和Lissajous图形等电气特性的测量及发射光谱和发光图像等光学特性诊断,研究了外电极距石英玻璃管口不同距离时,氩等离子体射流放... 为了深入地理解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放电机理和优化其放电效率,通过对大气压氩等离子体射流的电压电流波形和Lissajous图形等电气特性的测量及发射光谱和发光图像等光学特性诊断,研究了外电极距石英玻璃管口不同距离时,氩等离子体射流放电的放电特性和演变规律。计算放电功率、传输电荷量、电子激发温度、分子振动温度和分子转动温度等主要放电参量后,研究了它们随外加电压增加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放电机理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氩等离子体射流主要产生的粒子有OH、N2、Ar和少量的O,随着外电极位置的不同,气体温度在317~395K之间变化,为典型的低温等离子体;外电极位置影响放电模式和放电起始电压,在氩射流阶段,电子激发温度在不同外电极位置条件下相差不大。当外电极距离管口40mm时,外加电压幅值达8kV时,放电功率和传输电荷最大,放电效果和发光强度也最强,由Penning效应产生的OH谱线强度也最强,因此,用于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等应用时,可以采用此运行参数,以达到更好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射流 大气压 放电特性 放电参量 演变规律 外电极
下载PDF
长庆低渗透砂岩气层测井评价方法 被引量:32
14
作者 孙小平 石玉江 姜英昆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15-118,共4页
长庆气田上古生界发育致密砂岩型气藏 ,其测井评价受低信噪比、储集层伤害及非均质性强等多种因素制约。“四性”关系研究表明 ,储集层岩石组分特征对其孔隙结构、物性和含气性具有决定性控制作用。一般石英砂岩发育残余粒间孔和高岭石... 长庆气田上古生界发育致密砂岩型气藏 ,其测井评价受低信噪比、储集层伤害及非均质性强等多种因素制约。“四性”关系研究表明 ,储集层岩石组分特征对其孔隙结构、物性和含气性具有决定性控制作用。一般石英砂岩发育残余粒间孔和高岭石晶间孔孔隙组合 ,渗透性好 ,试气产量高 ,测井表现为低声波时差、高电阻率 ;而岩屑砂岩和岩屑质石英砂岩主要发育溶蚀孔和晶间孔 ,渗透率低 ,试气一般为中低产 ,测井表现为高时差、低电阻率。针对致密砂岩气层特点 ,文中引入或提出了一些新的气水层识别方法 ,如三孔隙度重叠法、气层测井孔隙度下限值法、视弹性模量差比法、声波时差差值法及其它一些根据试气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等 ,使气层的判识符合率在 90 %以上。在“岩心刻度测井”的基础上 ,文中计算了地层石英含量、岩屑含量和泥质含量 ,并分岩性回归出了高精度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计算公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气田 低渗透砂岩气层 测井 评价方法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叶片结构和光合特性对冬前低温的响应 被引量:14
15
作者 许耀照 曾秀存 +6 位作者 张芬琴 孙佳 孙万仓 武军艳 方彦 刘自刚 孙柏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2-441,共10页
为明确白菜型冬油菜在冬前低温下叶片结构特征、光合作用特性及其抗寒性,本研究在0℃和–7.6℃自然低温条件下,选用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超强抗寒)和天油4号(弱抗寒),测定并比较其叶片气孔性状、解剖结构和光合、荧光参数的日变化... 为明确白菜型冬油菜在冬前低温下叶片结构特征、光合作用特性及其抗寒性,本研究在0℃和–7.6℃自然低温条件下,选用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超强抗寒)和天油4号(弱抗寒),测定并比较其叶片气孔性状、解剖结构和光合、荧光参数的日变化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冬前温度下降,2个白菜型冬油菜叶片气孔密度、气孔面积、气孔周长、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均变小,细胞间隙变大,叶片变薄;P_n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叶片的P_n、G_s、T_r和CE均降低,而C_i均升高,说明是非气孔限制引起P_n降低。白菜型冬油菜在冬前低温条件下发生了光抑制现象,表现为F_m和F_v/F_m下降,F_o上升。与超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相比,弱抗寒品种天油4号叶片气孔密度和气孔面积均较大,气孔总周长较长,叶片较厚,P_n、F_m和F_v/F_m均较高,说明冬前低温条件下,天油4号光合能力较强,光抑制程度较弱。白菜型冬油菜在冬前低温条件下的叶片气孔密度越大、气孔面积越大、气孔周长越长、叶片及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越厚,光合能力越强,地上部生长越旺盛,品种抗寒性越差。本研究为冬油菜抗寒种质创新和育种提供了部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叶片结构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低温 抗寒性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嫁接对西瓜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刘慧英 朱祝军 史庆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研究了低温胁迫下自根及二种嫁接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耐冷性强的黑籽南瓜/小兰嫁接植株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降幅最小,耐冷性弱的自根苗降幅最高,耐冷性较强的超丰F1/小兰表现中等;自... 研究了低温胁迫下自根及二种嫁接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耐冷性强的黑籽南瓜/小兰嫁接植株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降幅最小,耐冷性弱的自根苗降幅最高,耐冷性较强的超丰F1/小兰表现中等;自根及二种嫁接苗叶片Fv/Fm、ФPSⅡ值均降低,说明PSII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受到抑制及光合机构遭到破坏;耐冷性弱的自根西瓜幼苗受抑制和破坏程度显著高于耐冷性强的嫁接苗黑籽南瓜/小兰和超丰F1/小兰;自根苗光化学猝灭系数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降幅高于二种嫁接苗。以上说明低温下耐冷性强的嫁接苗抵御低温对光合机构伤害的能力及碳同化能力高于自根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嫁接西瓜 耐冷性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下载PDF
低温下多孔硅电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芳侠 李永放 +1 位作者 马丽珍 钞曦旭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44,共3页
在低温下 ( 1 0~ 30 0K)对多孔硅 (Al/多孔硅 /单晶硅结构 )的I U特性进行了测量 ,得到了I U特性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结果表明 ,低温下多孔硅的电阻率远大于单晶硅 ,当温度变化时 ,电阻率的变化不是单调的 .其原因一是电流的主要输运机... 在低温下 ( 1 0~ 30 0K)对多孔硅 (Al/多孔硅 /单晶硅结构 )的I U特性进行了测量 ,得到了I U特性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结果表明 ,低温下多孔硅的电阻率远大于单晶硅 ,当温度变化时 ,电阻率的变化不是单调的 .其原因一是电流的主要输运机制随温度的降低发生变化 ;二是多孔硅中的缺陷态俘获载流子的能力随温度降低而变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多孔硅 I-U特性 电学性质
下载PDF
硒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光合特性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彩虹 刘慧英 于秀针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2-157,共6页
以加工番茄‘里格尔87-5’幼苗为试材,对其外施Na2SeO3溶液Se0.3、0.6、0.9、1.2mg/kgNa2SeO3,并进行昼(12±1)℃/夜(8±1)℃的低温胁迫处理。研究硒对低温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 以加工番茄‘里格尔87-5’幼苗为试材,对其外施Na2SeO3溶液Se0.3、0.6、0.9、1.2mg/kgNa2SeO3,并进行昼(12±1)℃/夜(8±1)℃的低温胁迫处理。研究硒对低温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番茄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减小;叶片初始荧光(Fo)、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N)上升;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光化学猝灭系数(qP)表现下降。不同浓度的硒溶液可以缓解低温胁迫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并且以Se0.9mg/kgNa2SeO3的作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幼苗 低温胁迫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下载PDF
温室黄瓜低温气象灾害指标 被引量:16
19
作者 彭晓丹 杨再强 +4 位作者 柳笛 张婷华 周志龙 朱凯 赵翔 《气象科技》 2013年第2期394-400,共7页
以黄瓜品种津优35号(Jingyou 35)为试材,于2011年设计不同低温(5、7、9、11℃,以25℃为对照)处理的人工环境控制试验,系统研究不同低温胁迫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叶片最大光合速率随低温胁迫程度... 以黄瓜品种津优35号(Jingyou 35)为试材,于2011年设计不同低温(5、7、9、11℃,以25℃为对照)处理的人工环境控制试验,系统研究不同低温胁迫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叶片最大光合速率随低温胁迫程度的增加依次降低;在不同低温胁迫下,随胁迫时间的延长,黄瓜叶片光补偿点不断升高,光饱和点不断降低;在5℃、7℃和9℃低温处理下,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呈下降趋势,光化学淬灭不断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的变化趋势相反;黄瓜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先升高后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在9℃处理24h后达到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升高;丙二醛含量大于对照,随胁迫程度的增加先升高,后略有下降。通过研究建立了温室黄瓜低温气象灾害指标,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可为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酶活性 低温气象指标
下载PDF
两种模式贮藏过程中菠萝蜜质构特性及理化品质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飞 刘启泽 +4 位作者 何素明 朱科学 张彦军 谭乐和 王少曼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72-279,共8页
为探讨低温贮藏对菠萝蜜质构特性及理化品质的影响,将两种模式(果苞、果肉)的菠萝蜜在低温(4±1)℃条件下贮藏18 d。以菠萝蜜质构特性(硬度)和理化品质(感官、色泽、单糖、有机酸)为指标,分析两种模式贮藏过程中菠萝蜜品质变化。结... 为探讨低温贮藏对菠萝蜜质构特性及理化品质的影响,将两种模式(果苞、果肉)的菠萝蜜在低温(4±1)℃条件下贮藏18 d。以菠萝蜜质构特性(硬度)和理化品质(感官、色泽、单糖、有机酸)为指标,分析两种模式贮藏过程中菠萝蜜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果苞硬度相比原果苞下降幅度为48.21%;果肉硬度相比原果肉下降幅度为51.06%;外观形态上果苞贮藏时间是果肉贮藏时间的一倍,L~*值、容差分析与感官评价结果一致;果苞模式贮藏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期内相对于果肉贮藏模式变化较小;在贮藏期内果苞模式能更好的维持葡萄糖、甘露糖的含量水平,在果糖含量方面果苞与果肉无显著性差异。相比果肉贮藏模式,果苞模式可以延缓苹果酸的下降,而果肉贮藏模式可以将菠萝蜜果肉的柠檬酸维持在较高水平。综上分析,菠萝蜜两种贮藏模式在(4±1)℃低温贮藏条件下,果苞贮藏模式在贮藏期内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蜜 低温贮藏 贮藏模式 质构特性 理化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