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白俭素传家范——司马光家世家风源流考
1
作者 刘一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0-59,共10页
“清白”和“俭素”是司马光关于建设优良家风的基本主张。以宋人所作碑传和现存司马氏家谱为主要史料,对司马光家世和家风的源流进行系统考辨,可以深入探究司马光家风建设理论的思想根源。司马氏“以官为氏”,起源于西周末年的程伯休... “清白”和“俭素”是司马光关于建设优良家风的基本主张。以宋人所作碑传和现存司马氏家谱为主要史料,对司马光家世和家风的源流进行系统考辨,可以深入探究司马光家风建设理论的思想根源。司马氏“以官为氏”,起源于西周末年的程伯休父。东周以后,司马氏一分为三,司马光家族源自迁往赵国的“河内司马氏”,尊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为始祖。北魏前后,该家族迁至夏县涑水乡,其后四五百年间“降在畎亩”,在宋代迎来再次兴盛。该家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清白尚义、树德崇俭、敦本务农、同居共爨等优良家风,成为司马光及其后人作为“君子之子”所承继的宝贵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光 家族史 家风 思想根源
下载PDF
关于司马光民族观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方高 薛治国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5,共4页
司马光充分汲取自先秦儒家与他同时代欧阳修等人民族观中的有益成份。他提倡了民族和睦观 ;发展了民族平等观 ;丰富了民族诚信观。司马光将孟子的“气节观”、“大丈夫”精神 ,渗透入其民族观中 ,大力倡导民族气节。
关键词 司马光 气节观 民族观 倡导 民族气节 民族平等 欧阳修 人民 丈夫 丰富
下载PDF
论司马光的家训及其教化特色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延斌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29,共6页
在中国传统家训尤其是仕宦家训的发展历程中 ,如果就其对宋代及以后的影响而言 ,司马光的家训堪称第一。本文挖掘了司马光家训里有关家庭伦理、家庭教育、家政管理中的积极见解 ,并对其教化特色作了分析 。
关键词 家政管理 司马光 家训 教化 家庭伦理 家庭教育
下载PDF
司马光思想研究主要范式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2
4
作者 魏涛 王向辉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8-102,共5页
司马光思想研究在历史上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现代学术背景下受意识形态及对西方现代学术发展的感知差异影响,分别形成了哲学史、思想史、政治思想史、宋学演变、政治哲学视野下的司马光思想研究范式,围绕司马光是不是保守派、是不是理学... 司马光思想研究在历史上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现代学术背景下受意识形态及对西方现代学术发展的感知差异影响,分别形成了哲学史、思想史、政治思想史、宋学演变、政治哲学视野下的司马光思想研究范式,围绕司马光是不是保守派、是不是理学家、思想成不成体系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资料选择、讨论深度及方法适应上的问题。如何克服诸种不同研究范式的局限,实现意识形态化研究向真正学理化研究的跨越,成为新时期司马光思想研究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光 思想 研究范式 反思
下载PDF
司马光独乐园景观及园林生活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劲韬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7年第5期83-89,共7页
洛阳独乐园是中国文人园"园以人名"的典型案例,其园林实体早在元代就已荒废无存,但由于主人的声望和高雅的园中生活,独乐园一直为后人传颂近千年,成为中国古代园林史上最著名的文人园林。本文根据历史文献探讨了独乐园的园林... 洛阳独乐园是中国文人园"园以人名"的典型案例,其园林实体早在元代就已荒废无存,但由于主人的声望和高雅的园中生活,独乐园一直为后人传颂近千年,成为中国古代园林史上最著名的文人园林。本文根据历史文献探讨了独乐园的园林布局、造园手法和文人的园中生活,并结合《资治通鉴》的编撰以及独乐园向市民开放等史料,阐述了中国文人园林生活与城市生活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乐园 司马光 园中生活 《资治通鉴》
下载PDF
论司马光“中和”学说及其在道学史上的意义与局限 被引量:5
6
作者 郭晓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73,共6页
"中和"学说是司马光《中庸》诠释最重要的内容。司马光认为,君子之学贵在治心,治心之要在守心之"中","中"指的是"无过与不及"之德,学者的工夫就在于在人心"未发"之际,谨守这个"... "中和"学说是司马光《中庸》诠释最重要的内容。司马光认为,君子之学贵在治心,治心之要在守心之"中","中"指的是"无过与不及"之德,学者的工夫就在于在人心"未发"之际,谨守这个"中"字。然而,"无过与不及"之"中",本身就是心之"已发",如何于"未发"之际守此具有"已发"意义的"中",从道学的视野来看遂成为问题,程、朱诸子对此都提出了批评。进一步来说,司马光未能考虑到将"未发"之"中"放在一个"本体"的视域下加以诠释,有"用"而无"体",从而使得他在工夫层面上存在诸多不能如理的地方。然而,司马光所提出的问题,引导了道学的思考方向,在这一点上,司马光对后来道学思想的发展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光 中庸 中和 道学
下载PDF
论司马光《通鉴》史论的内容特点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建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司马光《通鉴》史论寓论于史,是《通鉴》全书的有机 组成部分。它的突出特点是,以“礼治”的思想为核心评论历史是非,以君臣为中心论述致 治之道,以“鉴古”“考今”为目的服务于社会现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评述史事。《通鉴 》... 司马光《通鉴》史论寓论于史,是《通鉴》全书的有机 组成部分。它的突出特点是,以“礼治”的思想为核心评论历史是非,以君臣为中心论述致 治之道,以“鉴古”“考今”为目的服务于社会现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评述史事。《通鉴 》从纪事到史论都围绕着取鉴“资治”的原则,但史论部分更直接地体现了司马光的思想观 点和撰史目的,是《通鉴》的点晴之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光 《通鉴》 史论 内容特点
下载PDF
司马光的史学思想及其理学精神 被引量:5
8
作者 于瑞桓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14,共6页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修撰与北宋理学思潮的兴起几乎同时同地 ,信仰、知识、思想上的相互认同 ,构成了这两项文化成果上的内在联系 ;司马光的史学活动 ,不但是理学思潮的源流之一 ,更重要的是 。
关键词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史学思想
下载PDF
论司马光“独乐园”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4
9
作者 郝美娟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74,共5页
传统士人园林对于其人生的完满与人格理想的构建意义重大,时至宋代,士人园林发展已极为成熟完备,地处华夏之中的洛阳更是荟萃了当时士人园林的精华,在众多园林中,独乐园虽小,却因有了司马光人品之涵养而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在传统士人园... 传统士人园林对于其人生的完满与人格理想的构建意义重大,时至宋代,士人园林发展已极为成熟完备,地处华夏之中的洛阳更是荟萃了当时士人园林的精华,在众多园林中,独乐园虽小,却因有了司马光人品之涵养而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在传统士人园林中占有一席之地。独乐园为司马光赋闲洛阳时所建,它蕴含着司马光的处世态度与价值观念。所谓"独"与"乐"别具一番深意,对司马光而言甚为重要,既反映了司马光当时的人生状态,也寄托着他的人格理想,即一方面是著书立说、上师圣人、下友群贤、徜徉山水的自在人生,另一方面,则省分知足、独善其身、坚持原则的人格操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乐园 司马光
下载PDF
新儒学理论建构视阈下的司马光哲学价值新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涛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60,共5页
在儒家经学变革与唐宋儒学转型之际,在新儒学理论建构的多样化经典选择体系之大背景下,司马光的哲学理论建构特点当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从儒家经学发展的多元路径上看,司马光提出了一条与北宋其他儒者迥然不同的为学进路。他以《潜... 在儒家经学变革与唐宋儒学转型之际,在新儒学理论建构的多样化经典选择体系之大背景下,司马光的哲学理论建构特点当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从儒家经学发展的多元路径上看,司马光提出了一条与北宋其他儒者迥然不同的为学进路。他以《潜虚》为纲维,建构了一个由中和之气到中和之政的内圣与外王相贯通的理论体系。以理学的理论建构标准来考量,司马光的思想学说虽然与理学有别,不能将其定位为"理学的重要创始人",但却有着特殊的理论意义。就对儒家传统的秉承而言,司马光的中和哲学提供了一种与王安石不同的社会变革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光 哲学 新儒学 道统
下载PDF
“司马光重构汉武帝晚年政治取向”说献疑——与辛德勇先生商榷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浩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216-222,共7页
辛德勇先生新近撰文指出,司马光采录王俭的《汉武故事》刻意建构了符合其政治需要的武帝形象,《资治通鉴》对武帝末年史事的记载并不可信,田余庆等前辈学者因盲从《通鉴》得出了汉武帝晚年存在政治转向的错误结论。辛先生文中存在不少... 辛德勇先生新近撰文指出,司马光采录王俭的《汉武故事》刻意建构了符合其政治需要的武帝形象,《资治通鉴》对武帝末年史事的记载并不可信,田余庆等前辈学者因盲从《通鉴》得出了汉武帝晚年存在政治转向的错误结论。辛先生文中存在不少史料误读现象,其结论不能成立:一是武帝末年的政治转向体现在悔过、劝农、休兵等一系列见诸《盐铁论》《汉书》的实际行动里,《通鉴》叙事与上述原始史料高度吻合,不存在重构现象;二是遍检《通鉴》全书,叙事绝不采《汉武故事》,温公仅将其作为史料异文和批判对象列入《考异》,原书俱在,不容置疑;三是历史阐释不等于历史重构,《通鉴》之叙事、议论仅是对公认史实不同视角的历史观察,司马光没有也不可能重构历史;四是《汉武故事》作者、年代迄无定论,辛文以刘宋比附西汉系悬拟之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司马光 《汉武故事》 汉武帝 政治取向 轮台诏
下载PDF
以史为鉴与道德评判——论司马光的咏史诗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德保 杨晓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9-93,共5页
作为史学家的司马光,咏史之作与那些以文学才能著称的诗人所作咏史诗判然有别。不以寄托见长,而主要蕴含了作者的历史意识和道德评判。他的咏史诗与他的史论相呼应,又似读史札记,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关键词 司马光 咏史诗 以史为鉴 道德评判
下载PDF
对传统儒学之道的延续——论司马光、陈襄等的《中庸》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107,共6页
《中庸》在宋代地位的上升与一般儒者对其的研究息息相关,这其中就包含了司马光、陈襄等的《中庸》研究。司马光、陈襄等的研究主要从对道的界定、对中庸之道的重视以及对《中庸》教化功能的阐发三方面入手,通过研究得出了"率性之... 《中庸》在宋代地位的上升与一般儒者对其的研究息息相关,这其中就包含了司马光、陈襄等的《中庸》研究。司马光、陈襄等的研究主要从对道的界定、对中庸之道的重视以及对《中庸》教化功能的阐发三方面入手,通过研究得出了"率性之为道"并不指"道"是"率性"的结果、道是由性转化过来的结论,认为道先天就存在、对道的重视就应该关注具体化后的中庸之道以及诚明之性影响下的教化。司马光、陈襄等的《中庸》研究体现出了对传统儒学之道延续的特点,这个研究并没有实现儒学理论体系的突破、没有建立起儒学本体论和实现道的本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光 《中庸》 中庸之道
下载PDF
司马光荒政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文涛 薛俊丽 《运城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8-11,共4页
荒政思想是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学者思想的侧面。司马光的荒政思想主要包括:发展农业,稳定粮食价格;重视积蓄,积极备荒;积极救灾。其荒政思想内容虽然比较丰富,但受到履历及文化氛围的限制,其思想仍属于传统荒政思想范畴,... 荒政思想是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学者思想的侧面。司马光的荒政思想主要包括:发展农业,稳定粮食价格;重视积蓄,积极备荒;积极救灾。其荒政思想内容虽然比较丰富,但受到履历及文化氛围的限制,其思想仍属于传统荒政思想范畴,并无多大创新,有些甚至与当时主流荒政思想不一致,其荒政思想在宋朝无法实施。这反映出这表明司马光荒政思想有其历史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光 荒政思想 农业
下载PDF
朱熹缘何未将司马光纳入道学谱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涛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8-122,共5页
朱熹为什么未将司马光纳入到儒家道统谱系是宋代学术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六先生画像赞》和《沧州精舍告先圣文》并非是朱熹道统理论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文献,其道统观也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从"六先生"到"北宋五子"... 朱熹为什么未将司马光纳入到儒家道统谱系是宋代学术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六先生画像赞》和《沧州精舍告先圣文》并非是朱熹道统理论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文献,其道统观也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从"六先生"到"北宋五子"的转变历程。视二程及其弟子学说为儒学正统的门户之见,及在经史观、对孟子理解及话语体系建构上的差异与分歧,构成了朱熹于道统观中疏离司马光的重要因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司马光 道统
下载PDF
略论司马光的民族关系思想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炜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3-78,共6页
司马光民族关系思想主要由怀柔优于征伐、“御之得其道”、先治其内而后立功于外三大部分构成,其中怀柔优于征伐是其民族关系思想的核心,“御之得其道”是其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先治其内而后立功于外是其处理内政和边疆问题的基本... 司马光民族关系思想主要由怀柔优于征伐、“御之得其道”、先治其内而后立功于外三大部分构成,其中怀柔优于征伐是其民族关系思想的核心,“御之得其道”是其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先治其内而后立功于外是其处理内政和边疆问题的基本原则。司马光民族关系思想的形成,既受到了儒家教义、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影响,又与其个人经历和北宋激烈的民族矛盾有关。不畏上的理论勇气、关注现实、全面与片面共存是司马光民族关系思想的显著特征。司马光的民族关系思想是对儒家教义和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民族关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光 民族关系思想 特点
下载PDF
司马光《书仪》的撰作及现代启示 被引量:3
17
作者 潘斌 《唐都学刊》 2016年第1期83-86,共4页
《书仪》是北宋司马光所撰的一部士庶通礼,该书是司马光对北宋礼乐不兴的社会现状所作之反思,意在满足北宋家族伦理建设之需要。司马光对前代的礼书颇为重视,特别是对于集唐代礼制之大成的《开元礼》多有评论。司马光还充分照顾到了北... 《书仪》是北宋司马光所撰的一部士庶通礼,该书是司马光对北宋礼乐不兴的社会现状所作之反思,意在满足北宋家族伦理建设之需要。司马光对前代的礼书颇为重视,特别是对于集唐代礼制之大成的《开元礼》多有评论。司马光还充分照顾到了北宋的风俗,当风俗合于人情、有益教化时,司马光则从之;当风俗不合人情、无益教化时,司马光则弃之。《书仪》对宋元明清时期士庶通礼之编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所具有的变通精神对于今天礼仪文明的重建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光 《书仪》 礼仪文明
下载PDF
司马光与理学关系之再讨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涛 《晋阳学刊》 CSSCI 2013年第4期10-17,共8页
司马光与理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争论了近千年的学术公案。从新儒学发展理论建构的视角来看,尽管司马光藉由中和论建立了一个思辨性较强的思想体系,对于理学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因其在体用思维这一根本点上的缺失,致使无... 司马光与理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争论了近千年的学术公案。从新儒学发展理论建构的视角来看,尽管司马光藉由中和论建立了一个思辨性较强的思想体系,对于理学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因其在体用思维这一根本点上的缺失,致使无论从其哲学的思辨性、义利观,还是其对佛道的态度来看,皆与张载、二程等理学家有相当的距离。基于其独特的经典选择和理论特点,不可简单地将其归于理学家的行列,所谓的司马光属于"理学之重要创立者""、理学之偏师"和"理学非主流派"的说法,都是难以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光 哲学 理学
下载PDF
司马光的编辑思想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乐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34-140,共7页
司马光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而且还是一名成功的编辑家。《资治通鉴》是其主要的编辑作品。"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是他编辑书籍的指导思想,这一编辑思想由他独特的生活和政治经历所决定,并充分体... 司马光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而且还是一名成功的编辑家。《资治通鉴》是其主要的编辑作品。"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是他编辑书籍的指导思想,这一编辑思想由他独特的生活和政治经历所决定,并充分体现在所编书籍的内容、体例等方面。同时《资治通鉴》的成功也得益于司马光采用了科学先进的编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编辑思想
下载PDF
司马光《资治通鉴稿》考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致忠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0-128,共9页
国家图书馆藏司马光《资治通鉴稿》一帙,长130厘米,高33.8厘米,凡二十九行,四百六十五字。《资治通鉴》修于北宋英宗时期,司马光主修,刘攽、刘恕、范祖禹等为属官,历经十九年书成。此件藏品系北宋时期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手稿,记事... 国家图书馆藏司马光《资治通鉴稿》一帙,长130厘米,高33.8厘米,凡二十九行,四百六十五字。《资治通鉴》修于北宋英宗时期,司马光主修,刘攽、刘恕、范祖禹等为属官,历经十九年书成。此件藏品系北宋时期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手稿,记事起于东晋首帝司马睿永昌元年(322)正月王敦将作乱,至同年十二月慕容廆遣其子慕容皝入令支还,凡一年间史事。卷尾有任希夷跋、赵汝述跋,葛洪、程珌、赵崇龢三人合跋;又有元人柳贯、黄溍、宇文公谅、朱德润、郑元祐等人跋或题诗,表明此件在宋元时期流传有绪。明清两朝历经袁忠彻、项子京、梁清标等人收藏,后来被征入清廷内府。清朝覆灭后,流出宫外,后从香港卖出,归入国家图书馆。与司马光同时期的黄庭坚参加过《资治通鉴》校正事宜,目睹大量《资治通鉴》稿草,他总结司马光的书体特征是"正书不甚善,而隶法极端劲"。从《资治通鉴稿》书体看,"隶"中有"楷","楷"中又"隶"意十足,正与黄说相合。参考文献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光 资治通鉴稿 国家图书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