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with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 based dose escalation on neoadjuvant chemoradiation 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distal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被引量:1
1
作者 Ming Zeng Fernando N Aguila +4 位作者 Taral Patel Mark Knapp XueQiang Zhu XiLin Chen Phillip D Pric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CAS 2016年第5期474-480,共7页
AIM:To evaluate impact of radiation therapy dose escalation through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with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IMRT-SIB).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fou... AIM:To evaluate impact of radiation therapy dose escalation through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with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IMRT-SIB).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four-dimensional-based IMRT-SIBbased neoadjuvant chemoradiation protocol.During the concurrent chemoradiation therapy,radiation therapy was through IMRT-SIB delivered in 28 consecutive daily fractions with total radiation doses of 56 Gy to tumor and 5040 Gy dose-painted to clinical tumor volume,with a regimen at the discretion of the treating medical oncologist.This was followed by surgical tumor resection.We analyzed pathological completion response(p CR) rates its relationship with overall survival and event-freesurvival.RESULTS:Seventeen patients underwent dose escalation with the IMRT-SIB protocol between 2007 and 2014 and their records were available for analysis.Among the IMRT-SIB-treated patients,the toxicity appeared mild,the most common side effects were grade 1-3 esophagitis(46%) and pneumonitis(11.7%).There were no cardiac events.The Ro resection rate was 94%(n = 16),the p CR rate was 47%(n = 8),and the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was zero.There was one mediastinal failure found,one patient had local failure at the anastomosis site,and the majority of failures were distant in the lung or bone.The 3-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 and overall survival rates were 41%(n = 7) and 53%(n = 9),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dose escalation through IMRT-SIB in the chemoradiation regimen seems responsible for down-staging the distal esophageal with well-tolerated co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 NEOADJUVANT CHEMORADIATION Dose ESCALATION Resection rate
下载PDF
非共面容积调强和非共面固定野调强在脑转移瘤脑海马体保护全脑放射治疗联合同步推量的剂量学研究
2
作者 曾华驱 陈宗友 +2 位作者 汤树奎 温尊北 吴齐兵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2期25-31,共7页
目的:探讨Monaco治疗计划系统非共面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和非共面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脑转移瘤海马保护全脑放射治疗(HA-WBRT)联合同步推量(SIB)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提供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6月至2023... 目的:探讨Monaco治疗计划系统非共面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和非共面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脑转移瘤海马保护全脑放射治疗(HA-WBRT)联合同步推量(SIB)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提供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22例脑转移瘤患者病历资料,每例患者均采用HA-WBRT联合SIB(HA-WBRT+SIB)的非共面VMAT和非共面IMRT两种放射治疗计划,在满足靶区处方剂量要求的情况下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计划的机器跳数和治疗前计划验证。结果:两种计划的计划肿瘤靶区(PGTV)的50、55 Gy剂量覆盖的体积(V_(50)、V_(55))、最大剂量(D_(max))、异质性指数(HI)和适形性指数(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全脑计划靶区(PTV-brain-SIB)的98%体积覆盖的剂量(D98%),IMRT与VMA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可显著提高PTV-brain-SIB的30 Gy剂量覆盖的体积(V30)、降低HI值和提高CI值,与IMRT计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66、3.289、-8.343,P<0.05)。VMAT计划左眼和右眼的D_(max)显著低于IMRT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84、5.351,P<0.05);VMAT计划右内耳的D_(max)高于IMRT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48,P<0.05)。VMAT会显著增加左、右脑海马的D_(100%)高于IMRT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64、-6.578,P<0.05)。IMRT计划的机器跳数为(1174±168)MU,显著低于VMA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9,P<0.05);VMAT计划治疗时间为(294.1±16.4)s,少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00,P<0.05)。在γ分析3%/2 mm和2%/2 mm标准下,IMRT计划的γ通过率分别为(99.1±0.6)%和(97.6±1.0)%,显著高于VMA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3、5.780,P<0.05)。结论:基于Monaco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非共面VMAT和非共面固定野IMRT两种治疗计划对脑转移瘤患者的海马保护全脑放射治疗联合同步推量照射均可产生临床可接受的结果。VMAT相对IMRT在靶区剂量分布更有优势,治疗效率更高,而IMRT可以更好地保护海马和降低机器跳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保护 脑转移瘤 同步推量(SIB) 全脑放射治疗(WBRT) 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 调强放射治疗(IMRT)
下载PDF
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符诗薇 金伟伟 余定玥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 目的:探讨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调强放疗(C-IMRT),观察组采用SIB-IMRT。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指标、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水平均降低,观察组CYFRA21-1、SCC、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均降低,CD8^(+)均升高,但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BIMRT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更好,不仅能够降低血清肿瘤指标的表达,减轻放化疗对免疫功能带来的影响,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肿瘤指标 免疫功能 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
下载PDF
上段食管癌SIB-IMRT治疗计划比较 被引量:47
4
作者 傅卫华 王绿化 +2 位作者 周宗玫 戴建荣 胡逸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7-342,共6页
目的对上段食管癌实施同时整和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imultaneousintegratedboost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SIB-IMRT)计划,研究肿瘤及预防照射区的剂量分布情况和危及器官受量,并比较不同照射野数目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对2... 目的对上段食管癌实施同时整和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imultaneousintegratedboost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SIB-IMRT)计划,研究肿瘤及预防照射区的剂量分布情况和危及器官受量,并比较不同照射野数目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对2例上段食管癌的原发灶和预防照射区进行SIB-IMRT计划设计。定义2个靶区:PTV1为需要加量照射的原发灶靶区,给予67.2Gy;PTV2为预防照射区,给予50.4Gy的剂量。设计4个计划,采用共面、360度范围等角度分布的照射野,野数分别为3、5、7、9,4个计划使用相同的剂量-体积约束条件进行逆向优化。比较这4个计划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histogram,DVH)、适合度指数等指标。结果3个调强照射野即可使2个靶区获得满意的剂量分布。随着照射野数目的增加,靶区剂量均匀性、适合度指数提高,危及器官受量减小。当照射野数由7增加到9时,剂量分布没有改善。结论5~7个调强照射野即可使上段食管癌的同时整和加量(simultaneousintegratedboost,SIB)治疗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原发肿瘤可以获得比常规分割高的等效剂量。共面、等角度分布的照射野设计简单、效率高。SIB-IMRT治疗的疗效还有待于临床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段食管癌 同时整和加量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后切线野照射与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区别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楠 李光 +3 位作者 赵欣宇 张硕 夏兵 王志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35-638,共4页
目的评价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优势。方法选择45例保乳术后的乳腺癌患者,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切线野照射计划与SIB-IMRT计划2种放射治疗计划。在剂量体积直方... 目的评价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优势。方法选择45例保乳术后的乳腺癌患者,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切线野照射计划与SIB-IMRT计划2种放射治疗计划。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上比较靶区覆盖率、靶区内剂量分布均匀性,计划靶体积(PTV)和危及器官(OARs)在2种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IB-IMRT技术的瘤床区和全乳靶区覆盖率,与切线野照射技术相似,分别为99.5%和99.2%,99.1%和98.6%。与切线野技术相比较,SIB-IMRT计划中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的平均剂量(Dmean)从769.12cGy减少到425.12Gy;患侧肺的Dmean、至少接受20Gy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20)分别从1586.67cGy减少到1125.77cGy、从27.3%到21.4%;对侧乳腺的Dmean从73.5cGy减少到21.2cGy。结论与切线野照射技术相比,SIB-IMRT技术的剂量学优势在于:在保证靶区覆盖率的前提下,降低了OARs的受照射剂量与容积,减少了总的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治疗 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
下载PDF
选择性增加PTV单次剂量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沈文斌 郭娜 +3 位作者 祝淑钗 曹彦坤 李曙光 许金蕊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9年第5期463-469,共7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增加PTV单次剂量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302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并比较不同PTV单次剂量的两组患者的构成比,依据Cox多因素分析结果,应用PSM法进行1:1匹配,分析匹配后两组患者的预后... 目的探讨选择性增加PTV单次剂量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302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并比较不同PTV单次剂量的两组患者的构成比,依据Cox多因素分析结果,应用PSM法进行1:1匹配,分析匹配后两组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全组患者中位OS为30.0月(HR:3.319, 95%CI:23.495~36.505),中位DFS为21.3月(HR:1.838, 95%CI:7.698~24.90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化疗、cTNM分期和PTV单次剂量为OS(均P<0.05)和DFS(均P<0.05)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依据多因素分析结果进行PSM分析,经1:1配比后每组患者90例。PSM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TNM分期和PTV单次剂量为患者OS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化疗、cTNM分期和PTV单次剂量为患者DFS独立预后影响因素;两组患者≥2级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IB-IMRT组中PTV单次剂量为2 Gy和>2 Gy的患者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后者的OS和DFS均显著性优于前者(均P<0.05)。结论选择性增加PTV单次剂量可改善接受根治性放(化)疗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情况,而不增加其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食管癌 鳞状细胞癌 根治性放(化)疗 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射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同时推量加速调强放疗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宝生 于金明 +6 位作者 陈增谦 王立英 翟利民 周涛 卢洁 尹勇 王亚彬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10-12,共3页
应用同时推量加速调强放疗技术 (SIB- IMART)治疗 15例头颈部恶性肿瘤 ,肉眼靶区 (GTV)的平均剂量为 70 Gy,临床靶区 (CTV)的平均剂量为 5 4 Gy,脑干、脊髓及腮腺等正常组织的受量均在允许范围之内。结果13例 38天内完成治疗 ,2例因副... 应用同时推量加速调强放疗技术 (SIB- IMART)治疗 15例头颈部恶性肿瘤 ,肉眼靶区 (GTV)的平均剂量为 70 Gy,临床靶区 (CTV)的平均剂量为 5 4 Gy,脑干、脊髓及腮腺等正常组织的受量均在允许范围之内。结果13例 38天内完成治疗 ,2例因副作用而中断放疗 ;皮肤反应 级 12例、 级 3例 ;粘膜反应 级 9例、 级 4例、 级 2例 ,咽部及食管 级 10例、 级 3例、 级 2例 ;唾液腺副作用明显较传统放疗技术轻 ,15例中 0级 3例、 级 10例、 级 2例 ;口干 0级 3例、 级 9例、 级 3例 ,无重度或完全口干病例。放疗结束后疗效达 CR者 13例 ,PR者 2例 ,无一例出现病情进展。认为 SIB- IMART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安全可行 ,特别是腮腺可受到较好保护 ,且不同的靶区可以同时实现不同的剂量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调强放疗 治疗 头颈部恶性肿瘤 临床研究 头颈部肿瘤 放射疗法
下载PDF
多发脑转移瘤常规调强放疗与螺旋断层放疗的剂量学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杭霞瑜 李益坤 +2 位作者 刘海 张新良 丁巍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6年第7期78-80,83,共4页
目的:比较多发脑转移瘤在常规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和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2种不同治疗系统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10例多发脑转移瘤(转移灶≥3个,最多7个)病例,分别制订IMRT及HT计... 目的:比较多发脑转移瘤在常规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和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2种不同治疗系统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10例多发脑转移瘤(转移灶≥3个,最多7个)病例,分别制订IMRT及HT计划,处方剂量定义为全脑(PTV)40 Gy/20 f,局部转移灶(GTV)同步加量至60 Gy/20 f。通过对靶区的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number,CN)、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以及危及器官的最大剂量、平均剂量等指标比较2组治疗计划。结果:IMRT组对比HT组,PTV_HI:(1.30±0.09)vs.(1.23±0.05)(t=4.27,P=0.00)、GTV_HI:(1.06±0.01)vs.(1.05±0.01)(t=2.80,P=0.02),HT组靶区剂量均匀性优于IMRT组;左晶体最大剂量:(7.45±0.65)Gy vs.(6.08±1.05)Gy(t=4.42,P=0.00);右晶体最大剂量:(6.98±0.64)Gy vs.(5.80±0.88)Gy(t=7.12,P=0.00);脑干最大剂量:(50.74±4.52)Gy vs.(48.46±4.44)Gy(t=6.76,P=0.00),均有统计学差异,显示HT组对危及器官的保护具有显著优势。结论:对于多发脑转移瘤,相对于常规IMRT,HT可以使靶区获得更好的剂量分布,同时显著降低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改善了剂量学分布。计划中通过使用同步加量技术可以缩短多发脑转移瘤患者的整体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螺旋断层放疗 调强放疗 同步加量照射 剂量学分布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纵隔转移灶同时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于长华 朱振亚 +3 位作者 韩济华 朱卫国 潘鹏 李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501-503,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转移灶同时加量调强放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39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转移患者,设定原发灶和预防照射区进行SIB-IMRT(simultaneous integratedboost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计划设计。...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转移灶同时加量调强放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39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转移患者,设定原发灶和预防照射区进行SIB-IMRT(simultaneous integratedboost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计划设计。定义2个靶区:PTV1为需要加量照射的淋巴结靶区,给予69Gy(2.3×30次);PTV2为预防照射区,给予54Gy(1.8×30次)的剂量,设计等角度5野调强计划。结果:5野调强获得了满意的剂量分布,患者可在6周内完成治疗计划,所有患者完成了放疗,治疗后3个月复查CT,病灶达CR(complete response)占66.7%(36/54),PR(partial response)占33.3%(18/54),总有效率(CR+PR)达到100.0%。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转移患者进行同时加量调强放射治疗物理学优势明显,可以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急性放射治疗反应可耐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纵隔转移 调强放射治疗 同步加量照射
下载PDF
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原发性食管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0
作者 秦文娟 陈龙华 +1 位作者 薛玉花 徐辉 《新医学》 2015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评价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技术治疗原发性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2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均采用5野或7野的 SIB-IMRT 技术进行放射治疗。肿瘤靶区(GTV)220 cGy/F,总剂量6600 cGy/30F;临床靶区(CT... 目的:评价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技术治疗原发性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2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均采用5野或7野的 SIB-IMRT 技术进行放射治疗。肿瘤靶区(GTV)220 cGy/F,总剂量6600 cGy/30F;临床靶区(CTV)单次剂量180 cGy,总剂量5400 cGy/30F。结果32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结束时有26例患者食管病灶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为81%(26/32);4例部分缓解,部分缓解率为13%。右肺 V20为9%-21%,左肺 V20为11%-23%。其中Ⅰ-Ⅱ级放射性食管炎共11例,发生率为34%。Ⅰ-Ⅱ级放射性气管炎6例,发生率为19%,无Ⅲ级以上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结论SIB-IMRT 技术治疗原发性食管癌疗效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同步整合加量 调强放射治疗
下载PDF
调强同步推量放射治疗脑多发转移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军 王颖 +3 位作者 王晓 李卓然 李小瑞 牛红蕊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54-56,60,共4页
目的探讨调强同步推量放射治疗和全脑放射治疗+适形放射序贯推量治疗在脑多发转移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治疗中心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脑多发转移瘤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 目的探讨调强同步推量放射治疗和全脑放射治疗+适形放射序贯推量治疗在脑多发转移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治疗中心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脑多发转移瘤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调强同步推量治疗,全脑计划靶区剂量为每次2 Gy,转移灶计划靶区剂量为每次3 Gy,共20次,每周5次。对照组患者实施全脑放射治疗+适形放射序贯推量治疗,全脑放射治疗剂量为每次3 Gy,共10次,每周5次,然后各转移灶推量,计划转移瘤靶区剂量为3 Gy,共10次。全部患者在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2月。比较2组患者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1 a生存率。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放射治疗。90例患者获得随访,8例失访,随访率为91.8%(90/98)。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1 a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371、4.352、6.002,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χ~2=6.537,P<0.05)。2组患者骨髓抑制、消化系统反应、神经系统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821、2.032、3.782,P>0.05)。结论调强同步推量放射治疗可以更好地提高脑多发转移瘤患者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1 a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同步推量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脑多发转移瘤
下载PDF
SIB-IMRT技术在局部晚期肢体软组织肉瘤外科边界的确定与疗效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洋 周宁 +2 位作者 谢鹏鸣 许素玲 白靖平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776-1778,1781,共4页
目的评价术前同步推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技术应用于四肢软组织肉瘤(STS)外科边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SIB-IMRT技术应用于32例局部晚期肢体STs患者的外科边界中。处方剂量:计划靶区(PTV)DT42.0~45.0Gy(15f,3周)全程同... 目的评价术前同步推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技术应用于四肢软组织肉瘤(STS)外科边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SIB-IMRT技术应用于32例局部晚期肢体STs患者的外科边界中。处方剂量:计划靶区(PTV)DT42.0~45.0Gy(15f,3周)全程同步推量外科边界靶区(GTVs)DT45.0~52.5Gy(15f,3周),5~7野;放疗结束后3~6周手术。测量SIB-IMRT前、后肢体周径及肿瘤大小;根据CTCAE4.0标准评价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情况。结果SIB-IMRT前、后患肢肢体周径分别为(52.84±18.84)、(50.53±18.56)cm,周径平均缩小(2.31±1.9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3-IMRT反应率为81.3%(26/32),SIB-IMRT后部分缓解(PR)14例,病灶稳定(SD)18例;随访12~36个月,4例肺转移,5例死亡,4例复发,无复发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1级26例,2级4例,3级2例。结论SIB-IMRT技术应用于局部晚期的四肢STS外科边界近期疗效确切,可缩短放疗疗程,患者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推量调强放疗 软组织肉瘤 外科边界 放射疗法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文文 张富利 +3 位作者 杨雁鸿 王小玉 王真真 赵子舒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5期50-55,共6页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8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8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予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联合SIB-IMRT,对照组予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量表及Karnofsky行为状态(KPS)评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以及随访1年时局部控制、生存情况及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研究组为81.25%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和KPS评分两组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时,研究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联合SIB-IMRT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及功能状态,并有利于提高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延长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奥沙利铂 吉西他滨 同步推量调强放疗 生活质量量表 Karnofsky行为状态 预后
下载PDF
脑转移瘤同步加量正向调强放疗计划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晓东 倪玲琴 +5 位作者 于长辉 陈卫军 应申鹏 刘艳梅 贡强君 胡炜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13期1129-1131,F0003,共4页
目的评价1~3个脑转移瘤患者全脑放疗同步加量正向调强放疗计划的适形度及可行性。方法应用Pinnacle6.2治疗计划系统设计10例1~3个脑转移瘤正向调强计划,每例患者设计A、B两组计划。A组全脑放疗计划靶区(PTV。)处方剂量为30Gy分10... 目的评价1~3个脑转移瘤患者全脑放疗同步加量正向调强放疗计划的适形度及可行性。方法应用Pinnacle6.2治疗计划系统设计10例1~3个脑转移瘤正向调强计划,每例患者设计A、B两组计划。A组全脑放疗计划靶区(PTV。)处方剂量为30Gy分10次,脑转移瘤计划靶区(PTVboost)处方剂量为50Gy分10次。B组PTV。处方剂量为30Gy分10次,PTVtoost处方剂量为40Gy分10次。计算PTVtoost的适形值(CN)、处方剂量靶区体积比(PITV)、靶区覆盖度(TC)、靶区均匀指数(HI)、接受95%处方剂量的体积(V95)、治疗时间(min)等指标.评价计划的适形度和可行性。结果A、B两组PTVbtoost的平均CN分别为0.73±0.07和0.68±0.07(t=5.244,P〈0.05)。平均PITV分别为1.28±0.11和1.37±0.13(t=326,P〈005),平均TC为0.964-0.01,0.96±0.02(P〉0.05),平均H1分别为0.06±004和0.05±0.03(t=2986,P〈0.05)。A、B两组PTVⅧ的平均TC分别为0.97±002和0.96±0.01(P〉0.05),平均H1分别为0.39±0.09和0.23±0.04(t=989,P〈0.05)。平均V95分别为99.72±027和99.69±0.29(P〉0.05)。A、B两组平均照射野数均为10个,每次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3.95±0.94)和(2.79±0.46)min(t=7574,P〈005)。结论全脑放疗同步脑转移瘤加量正向调强放疗计划可行,剂量分布与螺旋断层放疗技术相近,治疗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正向调强放疗 同步加量
下载PDF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在直肠癌术前同期放化疗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磊 徐晓南 +3 位作者 曾星 孙俊旗 高双全 苗淑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0期187-190,194,共5页
目的研究在直肠癌术前实施同期化疗应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并随访60例接受直肠癌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调强... 目的研究在直肠癌术前实施同期化疗应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并随访60例接受直肠癌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调强放疗(R-IMRT),观察组实施SIB-IMRT,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其术后不良反应产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检查,观察组患者中有6例达到完全缓解,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达到完全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保肛率、肿瘤病理降期率及退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无局部复发时间及无进展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B-IMRT技术在直肠癌术前同期放化疗中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提升了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延长了患者的无局部复发时间及无进展生存时间,且其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B-IMRT R-IMRT 直肠癌 术前同期放化疗 安全性
下载PDF
高分级脑胶质瘤4种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飞宝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12期1396-1399,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疗中采用二、三级同步加量容积调强(VMAT)及静态调强(IMRT)放射治疗技术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随机选取脑胶质瘤术后患者21例,分别进行二、三级同步加量的IMRT、VMAT设计。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以及... 目的:探讨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疗中采用二、三级同步加量容积调强(VMAT)及静态调强(IMRT)放射治疗技术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随机选取脑胶质瘤术后患者21例,分别进行二、三级同步加量的IMRT、VMAT设计。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以及横断面的等剂量曲线等评价4种计划对靶区和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4种计划不同参数的剂量学差异。结果:VMAT计划的CI相对于IMRT较好。二、三级同步加量IMRT相比较,其正常脑组织的实际受量除V10外均无统计学意义;二、三级同步加量VMAT相比较,其正常脑组织的实际受量均无统计学意义。肿瘤附近的正常脑组织受量相对复杂,大体上除V10和部分V20、V30和Dmean外均无统计学意义。VMAT计划的机器跳数相对于IMRT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胶质瘤术后放疗中VMAT技术较IMRT技术CI更好,而三级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相对于二级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在没有增加危及器官受量以及正常脑组织受量的情况下,可以较大幅度地增加肿瘤靶区的处方剂量,对脑胶质瘤患者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容积旋转调强 静态调强 放疗剂量 同步加量
下载PDF
旋转容积调强放疗在脑转移瘤患者全脑+同步推量放疗中对海马区保护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卢峰 李璐璐 +2 位作者 张飞 牛雷雷 李太平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67-571,共5页
目的 探究旋转容积调强放疗(VMAT)在脑转移瘤患者全脑+同步推量放疗中对海马区保护效果及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阜阳市肿瘤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6例脑转移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放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 目的 探究旋转容积调强放疗(VMAT)在脑转移瘤患者全脑+同步推量放疗中对海马区保护效果及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阜阳市肿瘤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6例脑转移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放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0例,采用VMAT实施全脑+同步推量放疗。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全脑放疗+颅内病灶加量放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海马区照射受量、短期疗效、不良反应、认知功能及生存结局。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海马区照射最大受量及平均受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研究组患者的神经系统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3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低于放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进展生存(PFS)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MAT技术应用于脑转移瘤患者全脑+同步推量放疗中,有助于减少海马区受量,减少患者认知功能损伤风险,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旋转容积调强放疗 全脑放疗 同步推量放疗 海马区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同期加量调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肛管癌的疗效分析
18
作者 许卫东 张富利 +4 位作者 何合良 蒋华勇 陈点点 陈刚 杜峻峰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第5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肛管癌行同期加量调强放疗并同步卡培他滨化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09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例肛管癌患者均接受同期加量调强放疗:给予原发灶肉眼可及淋巴结1.8 Gy/次×32次,总剂量57.6 Gy;双侧髂血... 目的:探讨肛管癌行同期加量调强放疗并同步卡培他滨化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09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例肛管癌患者均接受同期加量调强放疗:给予原发灶肉眼可及淋巴结1.8 Gy/次×32次,总剂量57.6 Gy;双侧髂血管及腹股沟淋巴引流区1.5 Gy/次×32次,总剂量48 Gy;并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化疗,625 mg/m2,2次/d,5 d/周。2例患者由于治疗至5周时仍有肉眼残存病灶,继续加量(1.8 Gy×2次)至结束治疗。急性及晚期不良反应评价按照通用不良事件术语标准4.0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放化疗方案,皮肤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5/10),无4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中位随访20个月(6~60个月),2年局控率、无结肠造瘘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总生存率为100%(10/10)、90%(9/10)、90%(9/10)和90%(9/10)。结论:肛管癌同期加量调强放疗并同步卡培他滨化疗是一个可接受的安全方案,其潜力尚需更多的样本量及长期的随访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癌 同期加量调强放疗 同步放化疗 卡培他滨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降低S_(2)/S_(3)以上计划靶区剂量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杨俊昌 姚成云 +3 位作者 孙晓奕 吴堂兵 赵明宏 夏春军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69-475,共7页
目的探讨Ⅱ、Ⅲ期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IMRT)降低S_(2)/S_(3)以上计划靶区(PTV)剂量对小肠高剂量照射体积及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Ⅱ、Ⅲ期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IMRT)降低S_(2)/S_(3)以上计划靶区(PTV)剂量对小肠高剂量照射体积及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计划Ⅰ,30例)和试验组(计划Ⅱ,30例)。对照组PTV为全盆腔淋巴结引流区,剂量为50 Gy/25 f。试验组S_(2)下缘以下淋巴结引流区为高危区(PTV 1)剂量为50 Gy/25 f,以及S_(2)下缘以上淋巴结引流区为低危区(PTV 2)剂量为45 Gy/25 f。评估两组靶区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及危及器官剂量参数[包括小肠45 Gy、50 Gy受照射体积(cc),小肠V 10、V 20、V 30、V 40、V 45、V 50和膀胱V 20、V 30、V 40、V 45、V 50]。患者术后均接受以卡培他滨为基础的同期化疗及辅助化疗。随访记录患者放化疗急性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统计总生存(OS)、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和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结果对照组、试验组HI分别为0.053±0.004、0.055±0.006,CI分别为0.681±0.033、0.688±0.030,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小肠V 50、V 45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小肠V 10、V 20、V 30、V 40及膀胱V 20、V 30、V 40、V 45、V 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放射性肠炎以0、1级为主,对照组以1、2级为主(P<0.05),两组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皮炎、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3年LRFS分别为93.3%、83.3%,试验组为93.3%、86.7%;对照组1、3年DMFS分别为96.7%、80%,试验组为93.3%、83.3%;对照组1、3年OS分别为100%、86.7%,试验组为100%、90%,两组LRFS、DMFS、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Ⅲ期直肠癌术后IMRT降低S_(2)/S_(3)以上PTV剂量可缩小小肠V 45、V 50高剂量受照体积,降低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且对近期生存情况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药物疗法 联合 同步推量 急性不良反应
下载PDF
局部晚期胸段食管鳞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联合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虹悯 刘佳 +6 位作者 邓中华 赖佳路 李安 张英杰 桑旦旺姆 宫友陵 周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6-53,共8页
目的分析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SIB-IMRT)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胸段食管鳞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43例接... 目的分析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SIB-IMRT)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胸段食管鳞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43例接受SIB-IMRT联合化疗的局部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放疗剂量为预防区域50.4 Gy/28 f,1.8 Gy/f,5 f/周,同步肿瘤区域推量至60~66 Gy/28 f,2.14~2.35 Gy/f,5 f/周,化疗方案为紫杉醇/多西他赛+顺铂,化疗2~4个周期。分析患者的复发模式、生存状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0个月,治疗后客观缓解率为81.4%(35/43),疾病控制率为100%(43/43)。1年和3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74.3%和35.4%、59.9%和30.4%、64.7%和29.4%及83.5%和35.5%。治疗后3~4级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23.2%)及放射性食管炎(14.0%),其中2例出现食管气管瘘,1例出现食管纵隔瘘。T分期和临床分期为影响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T分期为影响无进展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肿瘤靶区体积(gross target volume,GTV)为影响局部无进展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而年龄、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及肿瘤长度为影响无远处转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SIB-IMRT对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整体来看安全有效,但需警惕治疗前气管受侵或深溃疡患者有穿孔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