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筋针刺法联合益肾壮骨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表面肌电图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巍 朱蜀云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探究经筋针刺法联合益肾壮骨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及表面肌电图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收治的74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究经筋针刺法联合益肾壮骨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及表面肌电图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收治的74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益肾壮骨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经筋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表面肌电图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伸展Mean值高于对照组,协同收缩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针刺法联合益肾壮骨方能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疼痛程度,提高膝关节功能,改善患者表面肌电图指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针刺法 益肾壮骨方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临床效果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基于经筋理论探讨触诊对颈痛分期诊疗的意义
2
作者 刘磊 龚智超 +4 位作者 陈沁涛 张思懿 郭艺 李武 李江山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44-147,共4页
颈痛属于中医学“经筋病”的范畴。经筋理论与颈痛的生理病理关系紧密,并且对颈痛的诊疗具有指导意义。触诊是颈痛诊断和分期治疗的重要环节,根据经筋病理产物出现的部位不同,可以明确病变经筋;根据不同的病理变化会出现不同的指下触感... 颈痛属于中医学“经筋病”的范畴。经筋理论与颈痛的生理病理关系紧密,并且对颈痛的诊疗具有指导意义。触诊是颈痛诊断和分期治疗的重要环节,根据经筋病理产物出现的部位不同,可以明确病变经筋;根据不同的病理变化会出现不同的指下触感,可以对颈痛进行分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从而达到精确施治、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同时,触诊为颈痛的诊疗提供了一定的规范化、客观化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痛 经筋病 触诊 分期诊疗 经筋理论 规范化 客观化
下载PDF
基于肌骨超声观察经筋排针刺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周立晨 黄勇 +7 位作者 张宁霞 李美莺 胡诚 张彬彬 徐秋信 胡凡 张芳芳 刘桂珍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663-668,共6页
目的基于肌骨超声观察经筋排针刺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和经筋排刺组,每组68例。常规针刺组行常规针刺治疗,经筋排刺组行经筋排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日本骨... 目的基于肌骨超声观察经筋排针刺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和经筋排刺组,每组68例。常规针刺组行常规针刺治疗,经筋排刺组行经筋排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 scale,VAS)评分以及肌骨超声静息状态和最大等长收缩状态多裂肌厚度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JOA、ODI和VAS评分以及最大等长收缩状态多裂肌厚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经筋排针刺组静息状态多裂肌厚度优于治疗前(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后最大等长收缩状态多裂肌厚度与治疗后JOA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VAS评分呈负相关(P<0.05);治疗后静息状态多裂肌厚度与随访时JO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经筋排刺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经筋排针刺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可有效缓解疼痛。肌骨超声多裂肌厚度可以作为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疗效评价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经筋排针刺 腰背痛 肌骨超声 镇痛
下载PDF
温针经筋刺法联合Bobath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临床观察
4
作者 王国琴 彭拥军 王楠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253-2258,共6页
【目的】观察温针经筋刺法联合Bobath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Bobath康复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温针... 【目的】观察温针经筋刺法联合Bobath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Bobath康复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温针经筋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8周。治疗2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关节肿胀程度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关节肿胀程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关节肿胀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B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FMA、B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42/45),对照组为77.78%(35/4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经筋刺法联合Bobath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关节肿胀程度,提高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Ⅰ期 温针经筋刺法 Bobath康复手法 运动功能 关节肿胀程度 生活质量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基于经筋理论运用员利针恢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思可 吴松 +4 位作者 曹静 徐洋洋 刘家辉 程红梅 许辛寅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观察经筋理论指导下员利针恢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90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员利针组、毫针恢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各30例,员利针组采用员利针恢刺法(1次/3 d,2次/周,共治疗4次),毫针恢刺组采... 目的:观察经筋理论指导下员利针恢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90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员利针组、毫针恢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各30例,员利针组采用员利针恢刺法(1次/3 d,2次/周,共治疗4次),毫针恢刺组采用毫针恢刺法(1次/3 d,2次/周,共治疗4次),常规针刺组采用毫针常规刺法(1次/d,6次/周,共治疗12次)。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及两周后的VAS评分、JOA评分和ODI评分与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3组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员利针组明显低于毫针恢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JO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员利针组明显高于毫针恢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员利针组总有效率93.3%(28/30),毫针恢刺组总有效率66.7%(20/30),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56.7%(17/30),员利针组疗效优于毫针恢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员利针及毫针治疗LDH均有疗效,而与常规毫针相比较,经筋理论指导下员利针恢刺法治疗LDH疗效更加显著,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且针刺时间短、针刺次数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利针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筋理论 恢刺法
下载PDF
论经筋针刺的辨证施治思维 被引量:1
6
作者 吴锡 董宝强 +4 位作者 林星星 富昱 刘紫薇 史佳芯 张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4,共4页
经筋作为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对以针灸推拿为核心的中医外治疗法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经筋针刺临床应用领域众多,但缺少明确的辨证施治思维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故通过释析经筋实质及发病机制,探讨经筋针刺的临床应... 经筋作为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对以针灸推拿为核心的中医外治疗法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经筋针刺临床应用领域众多,但缺少明确的辨证施治思维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故通过释析经筋实质及发病机制,探讨经筋针刺的临床应用方法,从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角度为经筋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统一的辨证施治思路,并论述《内经》“解结”法应用到经筋针刺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经筋针刺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 经筋辨证 解结 辨证施治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经筋理论指导可视化针刀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安康 张照庆 +2 位作者 尹晶 李凯 张哲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51-55,共5页
目的:为探讨超声引导下针刀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膝骨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针刀疗法,每周1次共5周;对照组接受传统针刀治疗,每周1次共5周。在治疗第2周和治疗结束时... 目的:为探讨超声引导下针刀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膝骨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针刀疗法,每周1次共5周;对照组接受传统针刀治疗,每周1次共5周。在治疗第2周和治疗结束时以及结束后间隔7周,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膝关节Lysholm评分系统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结果:干预第2周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结束时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周后随访时观察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传统针刀疗法比较,超声引导下针刀疗法可以快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焦虑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且远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针刀 经筋理论 膝骨关节炎
下载PDF
基于经筋理论探讨“绕肩胛”与颈痛伴旋转功能障碍的对应关系
8
作者 张思懿 龚智超 +4 位作者 刘磊 陈沁涛 郭艺 李武 李江山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45-449,共5页
目的立足于经筋古籍原文,发现“绕肩胛”与手阳明、手太阳经筋相关,并从两条经筋与颈痛伴旋转功能障碍的联系入手,探讨“绕肩胛”相关经筋与颈痛伴旋转功能障碍是否存在对应关系。方法收集20例颈痛伴功能障碍的肩胛区域疼痛志愿者,对肩... 目的立足于经筋古籍原文,发现“绕肩胛”与手阳明、手太阳经筋相关,并从两条经筋与颈痛伴旋转功能障碍的联系入手,探讨“绕肩胛”相关经筋与颈痛伴旋转功能障碍是否存在对应关系。方法收集20例颈痛伴功能障碍的肩胛区域疼痛志愿者,对肩胛区8个阳性反应点进行触诊,根据疼痛部位以及颈部旋转功能障碍的类型,探索二者之间的对应规律。结果10例旋转伴后伸功能受限患者,在肩胛上区出现阳性反应点为9例,符合占比90%;10例旋转伴前屈功能受限患者,在肩胛下区出现阳性反应点为9例,符合占比90%。因而旋转伴后伸功能受限与肩胛上区、旋转伴前屈功能受限与肩胛下区存在对应关系。结论手阳明经筋与旋转伴后伸功能受限、手太阳经筋与旋转伴前屈功能受限存在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 颈痛 绕肩胛 阳性反应点 旋转功能障碍 手阳明经筋 手太阳经筋 分布规律
下载PDF
颈腰经筋温通法治疗寒湿痹阻型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邓越 王桂玲 +3 位作者 袁芳 毛雪文 洪秋阳 白鹏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观察颈腰经筋温通法治疗寒湿痹阻型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寒湿痹阻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颈腰经筋温通法。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 目的:观察颈腰经筋温通法治疗寒湿痹阻型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寒湿痹阻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颈腰经筋温通法。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和治疗两个疗程行病情评估,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组内比较,颈痛量表(NPQ)评分两组随访时较治疗两疗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组内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式McGill疼痛量表(SF-MPQ)、疼痛分级指数(PRI)与中医症候积分两组组内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两个疗程与随访时,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NPQ、PRI、VAS、PPI及SF-MPQ评分在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候积分在治疗两个疗程后及随访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32/32)。结论:颈腰经筋温通法和常规针刺均能有效治疗颈型颈椎病。颈腰经筋温通法起效更迅速,在改善疼痛相关的日常功能障碍、调整疼痛相关的情绪认知等方面具有优势,疗效维持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温通法 火针 筋结点 颈腰同治 颈椎病
下载PDF
基于肝肾同源探讨股骨头坏死“肝肾-肌骨”协同下的骨吸收不均匀沉降-多维复合弓弦体系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桂鑫 杨锋 +7 位作者 张乐 刘杰 陈志健 彭磊 符恩龙 刘树华 王常德 龚春柱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39-246,共8页
从中医学肝肾同源的生理基础出发,综合中医的“肾主骨”“肝主筋”“经筋理论”及现代骨科学的骨吸收塌陷学说、不均匀沉降理论和下肢肌骨弓弦结构理论,探讨股骨头坏死(ONFH)“肝肾-筋骨”协同下的骨吸收不均匀沉降-多维复合弓弦体系的... 从中医学肝肾同源的生理基础出发,综合中医的“肾主骨”“肝主筋”“经筋理论”及现代骨科学的骨吸收塌陷学说、不均匀沉降理论和下肢肌骨弓弦结构理论,探讨股骨头坏死(ONFH)“肝肾-筋骨”协同下的骨吸收不均匀沉降-多维复合弓弦体系的发病机制。认为ONFH病机关键在于肝肾亏虚,肾之阴阳失衡导致了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骨吸收动态平衡的打破,表现为骨代谢水平的升高及股骨头局部的骨吸收活动的增强,进而导致股骨头的坏死和塌陷;肾主骨、肝主筋,筋骨共同构成髋关节的肌-骨-关节动静态系统,而塌陷的出现破坏了原本平衡的肌-骨-关节系统,同时肝血失养、肌肉筋脉失于濡养进一步加剧了髋周的软组织失衡,加速了肌-骨-关节动静态系统的崩塌,加快了股骨头塌陷进程,最终导致不可逆的结局。基于该发病机制,ONFH的中西医结合系统治疗当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原则,通过不同方式促进股骨头内外的血液循环的局部改善,重建关节功能的协调性;同时应重视患者自身体质的调养,通过补肾调肝以恢复成骨-破骨水平的平衡,重构肌-骨-关节系统,从而有效延迟甚至避免ONFH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肝肾同源 肾主骨 肝主筋 经筋 骨吸收塌陷 不均匀沉降 弓弦结构
下载PDF
疏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的力学量化研究
11
作者 张琰朕 刘洋 +3 位作者 李锐 杨灿 胡滟琦 张兆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571-575,共5页
目的:探讨疏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生物力学参数的量效关系。方法: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收治寰枢关节紊乱症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4~27(25.50±1.10)岁;颈椎CT示齿状突右侧偏歪16例,左侧偏歪2例。采用穿戴式按... 目的:探讨疏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生物力学参数的量效关系。方法: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收治寰枢关节紊乱症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4~27(25.50±1.10)岁;颈椎CT示齿状突右侧偏歪16例,左侧偏歪2例。采用穿戴式按摩手法测量手套测量疏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的力学参数,量化疏筋时力的大小、频率及力学曲线图和整复时启动力、扳动力、扳动时间及力学曲线图,比较患侧和对侧手法操作的差异性。结果:疏筋手法实施中风池穴部位患侧最大作用力、频率为(19.82±2.02)N、(116.83±14.49)次/分,对侧分别为(13.87±2.19)N、(188.89±16.03)次/分;两侧最大作用力、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盆穴患侧最大作用力、频率为(14.44±3.27)N、(139.06±28.47)次/分,对侧为(9.41±1.38)N、(142.50±28.47)次/分;两侧最大作用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复手法实施中患侧启动力、扳动力、扳动时间分别为(14.16±5.98)N、(11.56±6.63)N、(0.14±0.03)s,对侧分别为(8.94±3.39)N、(8.30±4.64)N、(0.18±0.04)s;两侧启动力、扳动力、扳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筋整复手法针对患侧施以轻巧的疏筋力即可恢复颈椎间的力学平衡,加强寰枢关节紊乱的恢复趋势,在此基础上再施以轻巧的旋扳力便能够使得寰枢椎齿状突回位,体现了手法安全性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筋整复手法 寰枢关节紊乱症 力学传感器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筋痿理法方药文献研究
12
作者 白蓦琰 范颖 +2 位作者 石岩 梁茂新 乔文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6期176-179,共4页
筋痿首见于《素问·痿论》,是以筋急而挛、不能久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属五痿之一。本文以《黄帝内经》所论为基础,对比参考历代医家论述,梳理归纳出筋痿病因病机肝气热、金盛伐木、风湿阻滞、暴怒伤肝、肝气乘脾五种,并整... 筋痿首见于《素问·痿论》,是以筋急而挛、不能久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属五痿之一。本文以《黄帝内经》所论为基础,对比参考历代医家论述,梳理归纳出筋痿病因病机肝气热、金盛伐木、风湿阻滞、暴怒伤肝、肝气乘脾五种,并整理出各自遣方用药规律,对当今临床诊治筋痿相关病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痿 黄帝内经 病因病机 治法方药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基于肌筋膜理论“激痛点松解法”内涵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春娥 姚小强 +3 位作者 郑先丽 吕璐 李健健 罗喜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3期84-86,共3页
肌筋膜理论与经筋理论相类似,肌筋膜激痛点在中医视角下与经筋病更贴切,灭活激痛点具有调和营卫,平衡阴阳、祛除外邪、活血化瘀,调和气血、中和筋骨、调神等作用;现代医学认为灭活激痛点是多因素、多途径的综合作用效应,能够通过恢复生... 肌筋膜理论与经筋理论相类似,肌筋膜激痛点在中医视角下与经筋病更贴切,灭活激痛点具有调和营卫,平衡阴阳、祛除外邪、活血化瘀,调和气血、中和筋骨、调神等作用;现代医学认为灭活激痛点是多因素、多途径的综合作用效应,能够通过恢复生物力学平衡、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痛觉增敏等起效机制,实现以骨骼肌为主体的软组织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的重塑,以达到骨正筋柔之效。文章概述了激痛点松解疗法的内涵,并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探讨了灭活激痛点机制,以期为肌筋膜理论“激痛点疗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 经筋 激痛点 灭活 内涵以及机制
下载PDF
从“经筋-经脉-脏腑”角度讨论视疲劳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14
作者 钟莉 严京 +5 位作者 吴正正 那爽 吴琦 马若楠 高健生 郭欣璐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以“经筋-经脉-脏腑”理论为脉络,阐释视疲劳的发病机制、病理进程以及治疗,为临床治疗视疲劳提供新的诊疗思路。[方法]通过整理医案,阅读相关古籍、文献,深入探讨“经筋-经脉-脏腑”理论在视疲劳发生、发展以及治疗中的应用。[结... [目的]以“经筋-经脉-脏腑”理论为脉络,阐释视疲劳的发病机制、病理进程以及治疗,为临床治疗视疲劳提供新的诊疗思路。[方法]通过整理医案,阅读相关古籍、文献,深入探讨“经筋-经脉-脏腑”理论在视疲劳发生、发展以及治疗中的应用。[结果]视疲劳的基本病机在于结阻各部,所以将“通经调腑、消补共用”作为总治则,治疗过程中强调整体观念,注重疏通经筋郁结,畅通经脉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根据疾病进展的程度不同,灵活调整“解结”“畅气血”“调功能”三方面的相关用药。本文所附病案,运用了本团队的经验方,体现了“通经调腑、消补共用”的核心要义,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运用“经筋-经脉-脏腑”理论,从整体出发,抓住结阻经络关键点,遵循“通经调腑、消补共用”原则灵活用药,为治疗视疲劳提供了新思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疲劳 经筋系统 经脉系统 脏腑系统 解结 通经调腑 消补共用
下载PDF
恢刺温针灸联合经筋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阴祖新 郝唯 +2 位作者 吴海峥 马彦旭 程五中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7期28-32,共5页
目的:观察恢刺温针灸联合经筋手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施以普通针刺,观察组予恢刺温针灸联合经筋手法。以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可视化量表... 目的:观察恢刺温针灸联合经筋手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施以普通针刺,观察组予恢刺温针灸联合经筋手法。以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可视化量表WOMAC评分和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和TNF-ɑ)为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评分及临床疗效,并对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KOA患者的VAS评分、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和TNF-ɑ)等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Lysholm显著升高、WOMAC评分显著降低,血清中IL-1β和TNF-ɑ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恢刺温针灸联合经筋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能通过降低KOA患者血清中IL-1β和TNF-ɑ水平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且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刺 温针灸 经筋手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指导的火龙罐联合运动锻炼在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赵宁 张署岚 +1 位作者 张遂连 袁星星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619-620,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指导的火龙罐联合运动锻炼在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运动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指导的火龙罐联合运动锻炼。... 目的探讨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指导的火龙罐联合运动锻炼在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运动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指导的火龙罐联合运动锻炼。比较两组治疗效果、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内旋、外展、前屈、后伸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指导的火龙罐联合运动锻炼在肩周炎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改善其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火龙罐 筋骨平衡
下载PDF
扎跳针刺阳性筋结点靶向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李郝婧 马琳 刘征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53-57,共5页
目的:用扎跳针刺手法对顽固性面瘫阳性筋结点进行靶向治疗,并与常规针刺治疗相比较,验证扎跳针刺阳性筋结点是否为治疗本病的更优疗法。方法:依据随机等量原则,将64例病患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针刺手法,治疗... 目的:用扎跳针刺手法对顽固性面瘫阳性筋结点进行靶向治疗,并与常规针刺治疗相比较,验证扎跳针刺阳性筋结点是否为治疗本病的更优疗法。方法:依据随机等量原则,将64例病患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针刺手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扎跳针刺阳性筋结点的手法。针刺治疗5次/周,每次留针时间持续30 min,5次作为1个疗程,共进行6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H-B系统评级、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FDIS评分和面神经肌电图评价。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评级、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FDIS评分和面神经肌电图最大波幅变化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23/3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治疗后的H-B分级明显较对照组降低,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FDIS评分和面神经肌电图最大波幅变化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扎跳针刺阳性筋结点靶向治疗顽固性面瘫采用“以结为腧”的治疗原则,直达病所,加快面部经筋功能的恢复,减轻面神经缺血、水肿的病理状态,缓解其所受到的卡压,缩短病程,有利于疾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跳 针刺 阳性筋结点 顽固性面瘫
下载PDF
基于“经筋”理论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的诊疗思路
18
作者 居李佳易 翁越妍 +1 位作者 陈立 陈枫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59-462,共4页
经筋附属于十二经脉但又相对独立,是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和关节所形成的筋膜系统。本文探讨“经筋”理论在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治疗中的应用。从病名归属、病理表现、病变位置3个方面分析发现,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属经筋病范... 经筋附属于十二经脉但又相对独立,是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和关节所形成的筋膜系统。本文探讨“经筋”理论在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治疗中的应用。从病名归属、病理表现、病变位置3个方面分析发现,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属经筋病范畴,其病因病机为脑髓不充、阳气不振、气血亏虚,导致经筋失司,横生筋结,日久经筋废萎,刚柔失常,应治以温补阳气,活络通脉,选用醒脑调肝针刺穴组配合火针疗法。本文可为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眼神经麻痹 脑卒中 经筋理论 针刺
下载PDF
基于fMRI研究经筋疗法对健康人脑网络拓扑结构的影响
19
作者 张耿标 郑鸿毅 +4 位作者 庄佳燕 吴碧霞 李伟佳 吴京铧 郑文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使用静息态BOLD-fMRI结合图论方法,分析健康志愿者经筋治疗前后功能脑网络的拓扑结构,以揭示经筋疗法对脑神经网络的调控机制。方法:招募41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理筋伴针刺组21例和单纯理筋组20例,采集治疗前后简单反应时间测试... 目的:使用静息态BOLD-fMRI结合图论方法,分析健康志愿者经筋治疗前后功能脑网络的拓扑结构,以揭示经筋疗法对脑神经网络的调控机制。方法:招募41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理筋伴针刺组21例和单纯理筋组20例,采集治疗前后简单反应时间测试、舒尔特方格测试、颅脑MRI3D-T_1WI及BOLD数据。使用GRETNA软件构建功能脑网络、计算拓扑参数,并行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反应力和注意力均显著提高;理筋伴针刺组的全局效率(E_(glob))和小世界属性(σ)提高,聚类系数(Cp)和特征路径长度(Lp)降低,而理筋组仅E_(glob)提高和Lp降低;理筋伴针刺组发现一神经回路连接强度减弱,包括86条连边和73个节点。相关性分析示E_(glob)、标准化聚类系数(γ)和σ分别与舒尔特方格时间呈负相关,而Lp与舒尔特方格时间呈正相关。结论:经筋治疗能重塑功能脑网络、优化其信息处理模式,进而增强志愿者的反应力和注意力,这种重塑作用可能是其治未病疗效的作用基础。而针刺松解筋结点作为经筋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功能网络的重塑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经筋理论 针刺 功能磁共振成象 图论 脑功能网络
下载PDF
从“动筋调气”探析痉挛性运动障碍的针刺治疗
20
作者 张洲 马良宵 +5 位作者 钱旭 马凌慧 张秦墉 孙天祎 修靖云 王修琰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85-89,共5页
痉挛性运动障碍是因大脑或脊髓损伤导致的以肢体痉挛、关节挛缩为主要表现的运动功能障碍。本研究总结梳理了针灸临床治疗痉挛性运动障碍的几种特色针法,以期为优化针刺临床方案及抗痉挛刺法的研究提供依据及思路。通过归纳比较头针运... 痉挛性运动障碍是因大脑或脊髓损伤导致的以肢体痉挛、关节挛缩为主要表现的运动功能障碍。本研究总结梳理了针灸临床治疗痉挛性运动障碍的几种特色针法,以期为优化针刺临床方案及抗痉挛刺法的研究提供依据及思路。通过归纳比较头针运动针法、动气针法、浮针疗法、筋针疗法、滞动针疗法、动筋针疗法以及恢刺法等常用有效的抗痉挛方法,发现其共性特点是动态留针与带针运动,即针刺调理经脉气血与运动拘急经筋的结合。基于“动筋调气”理念的运动类针刺法有助于缓解中枢损伤所致的肢体痉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值得进一步开展临床及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运动障碍 动筋调气 刺法 恢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