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Analysis of Minimally Invasive Single-segment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in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1
作者 Sun Xiuchen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18年第1期23-27,共5页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single-segment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in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fractures.Methods: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4,100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single-segment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in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fractures.Methods: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4,100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50 cases)and control group(50 cases).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singlesegment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hort segmental fixation.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mpression rate and Cobb ang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P>0.05).For all patients who were followed up for the last time,the Cobb angl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social function,affective function and physical pain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amount of bleed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250.4±41.0)ml,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267.5±32.8)ml.The time required for the operation was(90.2±35.4)min,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104.5±22.6)min(P<0.05).After treatment,the prognosis was 70.00%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98.0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46.00%)and 78.00%(P<0.05).Conclusion:Thoracolumbar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dilated channel minimally invasive single-segment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repair the patient's vertebral height and Cobb angle and the degree of correction after surgery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safer and worthy of clinical recommended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DILATED channels MINIMALLY invasive single segment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不同入路方式治疗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疗效对比
2
作者 魏俊刚 宋朝华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1期33-36,57,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椎旁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Wiltse入路)与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Sextant经皮入路)治疗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1年10月安阳市殷都区中医院收治的72例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 目的对比分析经椎旁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Wiltse入路)与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Sextant经皮入路)治疗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1年10月安阳市殷都区中医院收治的72例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Wiltse组(39例)和Sextant组(33例),Wiltse组患者采用经椎旁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Sextant组患者采用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以及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与椎体功能。结果Wiltse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Sextant组(t=11865,P<0001),术中透视次数明显少于Sextant组(t=19892,P<0001),手术时间明显短于Sextant组(t=3442,P<0001),住院时间明显长于Sextant组(t=8962,P<0001);术后6个月,Wiltse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明显低于Sextant组(t=6878、13070,P均<0001),而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及Cobb角与Sextant组无明显差异(t=1658、1628,P=0102、0108)。结论经椎旁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矫正效果相当,但经椎旁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时间更短,术后远期疼痛程度更轻,椎体功能恢复效果更好,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单节段 神经症状 经椎旁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经Wiltse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对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内固定术效果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3
作者 韦振兑 郭伟杰 丁柱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0期74-77,共4页
目的分析经椎旁Wiltse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对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内固定术效果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顺德和平外科医院收治的72例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 目的分析经椎旁Wiltse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对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内固定术效果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顺德和平外科医院收治的72例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采用经后正中入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伤椎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2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Cobb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分别为(26.64±3.78)分、(15.92±3.52)分、(7.62±1.37)分,低于对照组的(33.58±4.57)分、(20.65±4.33)分、(10.96±2.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1、5.086、6.718,P均<0.05)。结论与后正中入路相比,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的围手术期指标更优,伤椎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治疗效果及功能恢复情况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肌间隙入路 后正中入路 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术 功能恢复
下载PDF
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行Wiltse入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后Cobb角增加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4
作者 戴栋栋 张波 +2 位作者 汤卜赫 纪岳 吴苏东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4期668-672,677,共6页
目的分析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行Wiltse入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后Cobb角增加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12月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接受经Wiltse入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的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 目的分析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行Wiltse入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后Cobb角增加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12月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接受经Wiltse入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的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Cobb角度增加情况分为Cobb角增加组、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后随访资料,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术后Cobb角增加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术后随访17~36个月,失访5例。73例术后Cobb角度增加值≤3°(记为对照组)、32例≥4°(记为Cobb角增加组);两组在年龄和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椎体Cobb角及Cobb角增加值、术前椎体压缩率、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比、椎间隙高度改变、伤椎椎体复位程度、术后功能锻炼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椎体Cobb角大、术前椎体压缩率>50%、术后功能锻炼不合理为术后Cobb角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伤椎椎体复位程度高是保护因素(P<0.05);构建风险预测模型:Log(P)=1.205×术前椎体Cobb角+1.859×术前椎体压缩率-0.064×伤椎椎体复位程度+3.765×术后功能锻炼不合理-72.909;术前椎体Cobb角、伤椎椎体复位程度预测Cobb角增加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2、0.714。该模型的Hosmer-Lemeshow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89,P=0.356),有较好的符合程度。结论术前椎体Cobb角、术前椎体压缩率、术后功能锻炼,为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行Wiltse入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后Cobb角增加的风险因素,伤椎椎体复位程度高是保护因素,可采取相应改进措施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肌间隙入路 伤椎置钉 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COBB角
下载PDF
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与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对比
5
作者 朱耀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将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应用于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2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将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应用于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2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比较2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高于对照组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失血总量、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工作中应用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较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能够改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并降低其VAS评分,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促进其疾病康复,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 单节段
下载PDF
Wiltse入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6
作者 林克凤 严锦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0期18-21,26,共5页
目的 分析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Wiltse入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9年6月—2022年7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治疗的58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两组,每组29例。... 目的 分析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Wiltse入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9年6月—2022年7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治疗的58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两组,每组29例。观察组使用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照组使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ODI指数、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作为临床治疗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50.87±4.39)min和住院时间(5.67±1.37)d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中透视次数(9.85±1.35)次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21、4.799、16.706,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后,观察组ODI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伤椎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用Wiltse入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均可改善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但Wiltse入路相较于经皮可以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并能减少术中的透视次数缓解疼痛程度,提高胸腰椎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入路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胸腰椎功能
下载PDF
单节胸腰段椎体骨折Wiltse间隙入路与传统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临床对比研究
7
作者 王赵洋 高宜川 +2 位作者 徐雪山 刘冰洁 张明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探讨单节胸腰段椎体骨折Wiltse间隙入路与传统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10—2021-10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50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传统正中入路... 目的 探讨单节胸腰段椎体骨折Wiltse间隙入路与传统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10—2021-10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50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传统正中入路组(正中入路组)和Wiltse间隙入路组(Wiltse入路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前后的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术后1周、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记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短)少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透视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的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其中Wiltse入路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正中入路比较,采用Wiltse间隙入路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胸腰段椎体骨折创伤轻,且具有改善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间隙入路 传统正中入路 胸腰段 单节段椎体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节段老年胸腰椎骨折的效果
8
作者 阮斌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28期30-32,共3页
目的:比较单节段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咸宁市通山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单节段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比较单节段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咸宁市通山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单节段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实施PK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腰椎功能及生活能力。结果:术后3d、1~3个月,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椎体高度均高于术前,局部Cobb角及ODI评分均低于术前,观察组椎体高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局部Cobb角及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相比,PKP治疗单节段老年胸腰椎骨折更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可有效恢复脊柱与伤椎稳定性,患者生活能力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单节段老年胸腰椎骨折 腰椎功能 生活能力
下载PDF
有限减压相邻节段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16
9
作者 徐兆万 隋国侠 +5 位作者 王炳武 李忠 刘伟强 厉峰 冀旭斌 庄青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研究有限减压相邻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椎间、椎内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应用该技术治疗的4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观察植骨融合及复位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矫正丢失、腰痛后遗症和融合椎体... [目的]研究有限减压相邻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椎间、椎内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应用该技术治疗的4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观察植骨融合及复位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矫正丢失、腰痛后遗症和融合椎体相邻椎间盘退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平均随访21.4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坚强骨性融合,均得到满意的复位,复位率达96.1%,近期内无明显矫正丢失,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前术后秩和检验P<0.01,且融合节段相邻椎间盘退变率仅为4.65%,未出现顽固性腰痛、腰椎活动受限等并发症,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长节段内固定。[结论]只要适应证选择合适,有限减压相邻节段内固定椎间、椎内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不但可以达到满意复位、坚强骨性融合,而且可以明显降低顽固性腰痛、相邻椎间盘退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有限减压 单节段 椎间盘退变 椎间植骨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伤椎置钉与不置钉的术后骨折愈合、创伤程度、神经功能恢复的评估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杜增峰 朱强 +3 位作者 马晓磊 贺耀耀 马志远 薛春堂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0期2420-2423,共4页
目的:研究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伤椎置钉与不置钉的术后骨折愈合、创伤程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伤椎置钉与否分为置钉组(A组)和不置钉组(B组)... 目的:研究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伤椎置钉与不置钉的术后骨折愈合、创伤程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伤椎置钉与否分为置钉组(A组)和不置钉组(B组),随访骨折愈合情况并测量伤椎前缘高度、Cobb’s角,术后3d时测定血清中pNF-H、HSP70、NSE、S100β、GFAP、IL-1β、IL-6、IL-8、IL-10、TNF-α、MPO的含量。结果:两组术后1周、半年、1年时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高于手术前、Cobb’s角显著低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半年、1年时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低于手术后1周、Cobb’s角显著高于手术前1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后半年、手术后1年时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高于B组、Cobb’s角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d时,两组血清中pNF-H、HSP70、NSE、S100β、GFAP、IL-1β、IL-6、IL-8、IL-10、TNF-α、MPO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时进行伤椎置钉能够减少椎体高度以及后凸畸形矫正的丢失、改善远期脊髓神经功能且不增加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 伤椎置钉 脊髓损伤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经皮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斌 黄承 +2 位作者 蒋毅 王艺伟 张丛笑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短节段经皮微创治疗方法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9月到2016年1月我院骨科诊治的94例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短节段经皮微创治疗方法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9月到2016年1月我院骨科诊治的94例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选择后路短节段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选择后路单节段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记录2组预后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与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JOA评分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椎弓根螺钉断裂、椎弓根螺钉松动、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3%,对照组为21.3%,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后凸Cobb’s角分别为(8.55±1.34)°和(16.30±2.33)°,都低于术前的(32.19±1.98)°和(32.08±2.08)°,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Cobb’s角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节段经皮微创治疗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矫正后凸畸形,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 短节段 单节段 并发症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兆万 冀旭斌 +1 位作者 隋国侠 庄青山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治疗,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9个月摄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治疗,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9个月摄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及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了解术后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按ASIA 2000分级标准对17例脊髓神经损伤患者评估术前脊髓神经损伤程度及术后9个月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随访9~26个月,平均14.2个月,无内固定失败,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术后1周及术后9个月伤椎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9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7例脊髓神经损伤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采用经椎弓根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创伤较小、固定单位最少,能有效地防止复位丢失,是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运动节段 内固定 椎间植骨 胸腰椎 骨折 手术
下载PDF
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13
作者 凌仕勇 陈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2期58-61,共4页
目的对比和探讨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为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72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和随访资料,其中36例行... 目的对比和探讨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为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72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和随访资料,其中36例行传统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者作为对照组,36例行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前后及1年随访时的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及Cobb’s角。分别运用功能独立性评估表(FIM)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功能恢复效果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FIM功能评分(66.87±17.39)分和(62.06±14.77)分均显著高于术前的(31.26±7.31)分和(29.97±5.82)分(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4.01±0.60)分和(4.24±0.52)分均显著低于术前的(8.23±1.34)分和(7.98±1.65)分(P〈0.05)。两组术前评分、术后改善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经手术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后缘高度比、Cobb’s角均比术前显著改善(P均〈0.05),两组上述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1年随访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比(92.69±4.53)%和椎体后缘高度比(96.28±2.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27±3.97)%和(94.25±2.76)%,观察组的Cobb’s角(5.82±2.9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89±3.8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跨伤椎和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均能有效复位固定伤椎,矫正损伤脊柱后凸畸形,缓解复位固定后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术后功能。相比于跨伤椎复位固定方式,经伤椎复位固定治疗后的远期疗效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 椎弓根螺钉 复位固定 单节段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微创经皮入路对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鹏 贺西京 +1 位作者 吕游 王笑月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120-123,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微创经皮入路与开放性椎旁入路两种术式对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 目的比较分析微创经皮入路与开放性椎旁入路两种术式对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5例。A组患者采取开放性椎旁入路治疗,B组患者采取微创经皮入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功能指标,采用Cobb角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住院天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A组(P<0.05),术后第1天VAS评分低于A组(P<0.05);术前及术后4、7、11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4、7、11个月ODI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4、7、11个月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即刻和术后11个月,两组患者Cobb角均小于本组术前(P<0.05),椎体前缘高度丢失均大于本组术前(P<0.05),但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微创经皮入路与开放性椎旁入路治疗均可有效减轻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前者术后短期疼痛改善程度更佳,后者手术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 无神经症状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骨水泥分布对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并行椎体成形手术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昆 周章南 +2 位作者 蔡惠民 刘爱刚 陈荣滋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57-61,共5页
目的研究骨水泥分布对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并行椎体成形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月7月—2016年12月因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在我院接受椎体成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骨水泥分布指数及骨水泥弥散情况、椎体影像学参... 目的研究骨水泥分布对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并行椎体成形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月7月—2016年12月因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在我院接受椎体成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骨水泥分布指数及骨水泥弥散情况、椎体影像学参数及功能参数、血清骨代谢指标。结果手术前不同骨水泥分布指数患者的Cobb角度、椎体前缘压缩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血清β-CTX和PIN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不同骨水泥分布指数骨水泥患者的分Cobb角度、椎体前缘压缩率、ODI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Ⅳ~Ⅴ级患者低于Ⅰ~Ⅲ级患者(P<0.05)。不同程度骨水泥弥散患者的Cobb角度、椎体前缘压缩率、ODI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骨髓弥散程度充分者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骨水泥弥散不充分患者(P<0.05);不同骨水泥分布指数和不同程度骨水泥弥散程度患者的血清PINP含量高于手术前、β-CTX含量低于手术前(P<0.05)。骨水泥分布指数Ⅳ~Ⅴ级患者的血清PINP含量高于Ⅰ~Ⅲ级患者,β-CTX含量低于骨水泥分布指数Ⅰ~Ⅲ级患者(P<0.05);骨水泥充分弥散患者的血清PINP含量高于弥散不充分患者、β-CTX含量低于弥散不充分患者(P<0.05)。结论骨水泥分布指数降低、弥散程度不足会影响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并行椎体成形手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骨代谢
下载PDF
前路单节段固定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志文 刘晖 +2 位作者 林斌 丁真奇 翟文亮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5期525-528,共4页
目的:探讨前路单节段固定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8例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前路单节段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36(27.7±5.9)个月。神经损伤ASIA评分:术前25~44(34.6... 目的:探讨前路单节段固定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8例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前路单节段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36(27.7±5.9)个月。神经损伤ASIA评分:术前25~44(34.6±7.2)分,末次随访时35~50(47.7±9.5)分,较术前平均提高13.1分±3.1分(P 〈0.05)。椎体后凸 Cobb 角:术前15.0°~29.5°(22.89°±6.63°),术后2°~5°(3.13°±0.67°),较术前平均改善19.8°±3.1°(P〈0.05),末次随访时椎体后凸Cobb角:3°~7°(4.06°±0.89°),丢失0.9°±0.2°(P〉0.05)。术后随访患者恢复良好,内固定位置良好,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移位及相邻节段明显退变的表现。结论采用前路单节段固定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显著,是一种可推荐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爆裂骨折 单节段固定 前路手术
下载PDF
经后路钉棒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无神经症状性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德军 戢勇 +7 位作者 吴国勇 陈云 唐旭 唐毅 骆勇刚 张辉 雷海 李水燕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无神经症状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38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均无神经症状,采用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及鲑鱼降钙素50 IU肌内注射,1次/d连续使用2周,同时口服钙尔奇D 600 mg,1次/... 目的:探讨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无神经症状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38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均无神经症状,采用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及鲑鱼降钙素50 IU肌内注射,1次/d连续使用2周,同时口服钙尔奇D 600 mg,1次/d。患者出院则改为鲑鱼降钙素鼻喷剂继续使用。结果:38例患者,术前经摄X片及CT等检查见伤椎压缩50%或椎管占位30%以上,骨密度检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术后患者的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X片见椎体高度基本恢复,3个月后腰背部疼痛基本消失,术后3~5个月复查骨密度较术前明显的好转。结论:后路钉棒系统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无神经症状性胸腰椎骨折具有恢复椎体高度,稳定脊柱,防止后突畸形,同时有良好止痛和促进成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钉棒固定 抗骨质疏松 无神经症状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跨伤椎和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亮 沈强 +1 位作者 丁浩 孙宝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3期328-333,共6页
目的比较跨伤椎和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跨伤椎和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5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按照置钉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跨伤椎置钉组(32例)和经伤椎置钉组(26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影像学指标,采用ASI... 目的比较跨伤椎和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跨伤椎和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5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按照置钉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跨伤椎置钉组(32例)和经伤椎置钉组(26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影像学指标,采用ASIA分级标准评价神经系统损伤状态,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估疼痛情况,采用矫正值和丢失值评价椎体复位及椎体后凸矫正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28个月。(1)住院费用经伤椎置钉组明显高于跨伤椎置钉组(P<0.01),其他手术情况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末次随访时两组ASIA分级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3)疼痛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伤椎Cobb角、伤椎楔形角两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4)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伤椎Cobb角及伤椎楔形角的术后1周矫正值经伤椎置钉组明显大于跨伤椎置钉组(P<0.05);末次随访时各项指标的丢失值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跨伤椎和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均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但经伤椎置钉在复位骨折椎体、矫正局部后凸等方面的效果更优于跨伤椎置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短节段固定 伤椎固定 单椎骨折 后路
下载PDF
经伤椎单节段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田学涛 黄吉利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4期406-409,共4页
目的比较经伤椎单节段固定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Dennis B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经伤椎单节段固定(观察组,23例)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对照组,23例)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费... 目的比较经伤椎单节段固定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Dennis B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经伤椎单节段固定(观察组,23例)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对照组,23例)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术后定期摄X片复查,测量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6个月。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及末次随访两组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单节段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均可有效恢复脊柱序列,但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具有廉价、微创的优点,可作为Dennis B型胸腰段骨折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单节段固定 短节段固定
下载PDF
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后路单节段钛网重建术对邻近节段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雪峰 贺旭 +3 位作者 刘恺 马鹏飞 阮烨 易小波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后路单节段钛网重建术对邻近节段的影响。方法 20例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后路单侧椎体次全切除、脊髓270°减压、钛网植骨重建前中柱及椎弓根钉内固定并后路重建术。1年后取出钉棒... 目的探讨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后路单节段钛网重建术对邻近节段的影响。方法 20例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后路单侧椎体次全切除、脊髓270°减压、钛网植骨重建前中柱及椎弓根钉内固定并后路重建术。1年后取出钉棒内固定并继续随访1~3年。末次随访通过动力位X线片、MRI评估邻近节段椎间盘变化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患者钛网均无松动。有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塌陷,Cobb角有所丢失。所有患者远端椎间盘有不同程度退变,椎间隙未见明显变窄,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Ⅰ级退变13例,Ⅱ级退变5例,Ⅲ级退变1例,Ⅳ级退变1例。结论后路单节段固定钛网重建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加速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邻近节段退变 单节段钛网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