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拉通盆地构造分异对大油气田形成的控制作用——以四川盆地震旦系—三叠系为例 被引量:69
1
作者 汪泽成 赵文智 +5 位作者 胡素云 徐安娜 江青春 姜华 黄士鹏 李秋芬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3,共15页
克拉通盆地是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赋存的主体,但过去在古老克拉通盆地构造分异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形成与分布的影响方面缺少系统的研究,导致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有利区带评价优选难度大。为此,基于多年来对四川盆地震旦系—三叠系原型... 克拉通盆地是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赋存的主体,但过去在古老克拉通盆地构造分异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形成与分布的影响方面缺少系统的研究,导致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有利区带评价优选难度大。为此,基于多年来对四川盆地震旦系—三叠系原型盆地与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成果,遵循构造控制沉积及油气分布的思路,分析了克拉通盆地的构造分异型式及其对油气成藏要素与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克拉通内裂陷控制了优质烃源岩及生烃中心,与侧翼台缘带优质储集体构成良好的源—储组合,近源成藏条件优越;②克拉通内发育的差异剥蚀型、同沉积型、褶皱型3类古隆起及深大断裂,有利于碳酸盐岩规模储层的形成与分布;③多期、多类型构造分异的叠合区有利于形成大油气田。结论认为: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潜力巨大,具有有利油气成藏条件的德阳—安岳裂陷东翼台缘带震旦系灯影组、川中古隆起斜坡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川中—川西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等是该盆地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构造分异 克拉通内裂陷 同沉积古隆起 差异剥蚀型古隆起 碳酸盐岩 震旦纪—三叠纪 勘探新区
下载PDF
湘西北地区震旦—三叠系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聪 陈世悦 +2 位作者 张鹏飞 杨怀宇 栾守亮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7,共7页
石门—桑植震旦系—三叠系地层中发育的储层主要包括两大类,即碳酸盐岩和砂岩。在对大量普通薄片、铸体薄片详细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孔隙的成因及结构,将石门—桑植震旦系—三叠系储层的储集空间划分为:原生残余粒间孔、次生粒间溶孔... 石门—桑植震旦系—三叠系地层中发育的储层主要包括两大类,即碳酸盐岩和砂岩。在对大量普通薄片、铸体薄片详细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孔隙的成因及结构,将石门—桑植震旦系—三叠系储层的储集空间划分为:原生残余粒间孔、次生粒间溶孔、次生粒内溶孔、窗格孔隙、超大溶蚀孔、裂缝。通过储层物性特征分析,认为沉积作用及成岩后生作用是该区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其中沉积相对储层物性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套地层中的储层类型多样,但储层物性较差,多数为低孔、低渗储层,只有上三叠统鹰嘴山组中的砂岩储集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空间 湘西北 震旦—三叠系 成岩作用 孔隙类型
下载PDF
凝缩段特征及其与烃源岩的关系——以中国南方海相震旦系—中三叠统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田景春 陈洪德 +3 位作者 张翔 聂永生 夏青松 赵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8-383,共6页
在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可用于确定层序的界面有层序的底界面、初始海泛面和最大海泛面,其中最大海泛面所对应的产物为凝缩段。对凝缩段的识别不仅是认识层序结构的关键,而且对分析地质历史时期全球相对海平面变化至关重要。以中国南方海... 在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可用于确定层序的界面有层序的底界面、初始海泛面和最大海泛面,其中最大海泛面所对应的产物为凝缩段。对凝缩段的识别不仅是认识层序结构的关键,而且对分析地质历史时期全球相对海平面变化至关重要。以中国南方海相震旦系—中三叠统为例,在大量野外剖面详细观测的基础上,识别出凝缩段的物质表现形式有6种类型,分别是硅质岩、黑色页岩、泥质岩、生物化石层、泥晶灰岩和瘤状灰岩。不同类型的凝缩段虽然为不同沉积环境的产物,但均代表了全球性对海平面达到最高位置的产物,其形成时期对应于中国南方烃源岩最佳发育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凝缩段 烃源岩 特征 震旦系-中三叠统 中国南方
下载PDF
中国南方海相震旦系—中三叠统层序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66
4
作者 陈洪德 田景春 +5 位作者 刘文均 许效松 郑荣才 牟传龙 李余生 覃建雄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5-379,共25页
在对中国南方不同地区海相震旦系—中三叠统基干剖面和辅助剖面详细观测研究的基础上 ,对震旦系—中三叠统进行了系统的层序划分对比 ,共识别出 1 3个超层序和 99个三级层序 ,讨论了 1 3个超层序的特征 ,建立了中国南方海相震旦系—中... 在对中国南方不同地区海相震旦系—中三叠统基干剖面和辅助剖面详细观测研究的基础上 ,对震旦系—中三叠统进行了系统的层序划分对比 ,共识别出 1 3个超层序和 99个三级层序 ,讨论了 1 3个超层序的特征 ,建立了中国南方海相震旦系—中三叠统的层序格架。总体上看各超层序在整个中国南方不同盆地、不同相带的剖面上可以完全对比 ,但同一个超层序内所包含的三级层序个数及完整性有所不同。对于三级沉积层序来说 ,半数以上可以得到化石带较为准确的年代控制并在同一个构造分区甚至整个中国南方进行对比 ,部分层序甚至还可以在三级层序的体系域层次进行对比。表明从整个中国南方来看二级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更具有一致性 ,而三级相对海平面的变化规律在不同盆地、不同相带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震旦系-中三叠统 层序划分
下载PDF
安徽中南部震旦纪-三叠纪二级层序的划分 被引量:5
5
作者 杜森官 《安徽地质》 1999年第1期14-20,共7页
安徽中南部震旦纪至三叠纪各时期为陆源碎屑沉积环境和碳酸盐沉积环境的交替,据沉积盆地内或滨、浅海交接地带沉积相序的变化、相的叠置变化关系,结合关键部位的层序界面和凝缩层特征,将其分为8个二级层序,每一个二级层序在盆地内... 安徽中南部震旦纪至三叠纪各时期为陆源碎屑沉积环境和碳酸盐沉积环境的交替,据沉积盆地内或滨、浅海交接地带沉积相序的变化、相的叠置变化关系,结合关键部位的层序界面和凝缩层特征,将其分为8个二级层序,每一个二级层序在盆地内或滨、浅诲交接部位,在沉积相序上总的趋势均表现为由浅→深→浅的变化,且与海平面变化曲线相吻合。二级层序的界线和凝结层往往是该二级层序内若干个三级层序中海平面下降或上升最为显著的转折部位,这些界面类型往往与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冰川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层序 海平面变化 震旦一三叠纪 安徽中南部
下载PDF
藏东巴青县以北基底变质岩系的发现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根厚 贾建称 +3 位作者 李尚林 张维杰 周志广 杨国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3-615,共3页
在1∶25万仓来拉幅区域地质调查中首次发现上三叠统结扎群底部出露的一套变质岩系,通过与区域上变质基底岩系对比,将其归并为吉塘群酉西岩组,主要岩性为云母石英构造片岩、石英钠长构造片岩等。根据野外露头接触关系及“构造角砾岩”特... 在1∶25万仓来拉幅区域地质调查中首次发现上三叠统结扎群底部出露的一套变质岩系,通过与区域上变质基底岩系对比,将其归并为吉塘群酉西岩组,主要岩性为云母石英构造片岩、石英钠长构造片岩等。根据野外露头接触关系及“构造角砾岩”特征,确定该套岩系与上覆上三叠统为滑脱构造接触关系,滑脱面迁就了早期的角度不整合面,并认为研究区为“浅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东巴青 前震旦纪 吉塘群酉西岩组 构造片岩 上三叠统结扎群
下载PDF
中扬子区震旦—三叠纪沉积体系划分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7
作者 赵金成 李永昌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4-6,共3页
 在进行沉积体系恢复时,必须综合考虑4方面因素:①中场子区盆山转换及海陆变迁主要受控于三大板场,即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的拼合和分离,盆山转换包括四个阶段;②古气候演变可能出现冷、热、干的变化周期,这种变化周期明显控...  在进行沉积体系恢复时,必须综合考虑4方面因素:①中场子区盆山转换及海陆变迁主要受控于三大板场,即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的拼合和分离,盆山转换包括四个阶段;②古气候演变可能出现冷、热、干的变化周期,这种变化周期明显控制了沉积体系的物质组成;③根据露头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和部分年代地层、生物地层资料,可划分出3个不同级别的周期,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相对应的一级周期有2个,超周期13个,三级周期75个,海平面升降变化直接影响着古地理海陆分布和沉积格局,并控制着沉积体系的发育状况及相带的展布。④发生在分地中的事件对岩相和古地理景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每一个重大的事件常强烈地改变了正常的渐变的相序以及地貌和海底的古地理,因此,重大的地质事件和事件记录的研究在岩相古地理分析中,将发挥重大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古地理 变化周期 中扬子区 三叠纪 海平面升降 相带 重大 受控 物质组成
下载PDF
四川盆地气藏形成条件及勘探前景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仲武 李一平 张声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8-23,共6页
本文对四川盆地震旦系至三叠系各主要气藏的形成条件作了分析,并附有气藏实例。之后,按层系分析了它们的勘探前景。又从寻找大中型气田的方向出发,预测了几个有勘探远景的地区和层系。
关键词 气藏 盆地 四川 勘探
下载PDF
中国南方震旦纪至三叠纪造礁生物演化及生物绝灭事件对礁丘发育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金善燏 鞠天吟 +2 位作者 杨达铨 林国为 陆俊明 《南方油气地质》 1995年第4期14-18,6,共5页
造礁生物演化经历了六个主要发展阶段,具有全球性演化规律特征,其盛衰变化在南方礁丘的时代分布上反映较为醒目。早泥盆世至晚泥盆世早期,为生物礁发育的首次鼎盛期,已发现的礁体达97个,而至今尚未发现晚泥盆世晚期(法门期)的生物礁;二... 造礁生物演化经历了六个主要发展阶段,具有全球性演化规律特征,其盛衰变化在南方礁丘的时代分布上反映较为醒目。早泥盆世至晚泥盆世早期,为生物礁发育的首次鼎盛期,已发现的礁体达97个,而至今尚未发现晚泥盆世晚期(法门期)的生物礁;二叠纪是第二次鼎盛期,已发现该时期的礁丘达148个之多,生物特性明显,而至今也尚未发现早三叠世时期的礁体。中国南方这一礁丘时代分布特征恰好与F/F和T/P两次全球性巨大生物绝灭事件相吻合。因此在南方寻找生物礁型油气藏时,除了应当重视本区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外,还应极大地注意全球性生物演化规律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丘发育 震旦纪 生物演化 生物礁 生物绝灭事件
下载PDF
Sea-level changes and hydrothermal sedimentary mineralization of large-superlarge ore deposits among Sinian to Triassic in South China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多福 陈先沛 陈光谦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3年第z1期154-163,共10页
Among the Sinian to Triassic strata in South China, the stratiform, quasi-stratiform and lenticular metallic deposits in association with hydrothermal sedimentation mainly occur in the four periods: (1) the Sinian Dat... Among the Sinian to Triassic strata in South China, the stratiform, quasi-stratiform and lenticular metallic deposits in association with hydrothermal sedimentation mainly occur in the four periods: (1) the Sinian Datangpo interglacial period, (2) the early period of Early Cambrian, (3) the late period of Middle Devonian to early period of Late Devonian,and (4) the late period of Early Permian. The four mineralization periods all happened around the maximum flooding period in the third-order seal-level cycle during the ascending stage in the first-order sea-level cycle. The deep seawater layer, starved and non-compensatory basin, low sedimentary rate, and low energy and anoxic environment during the maximum flooding period are very suitable for the form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large to superlarge hydrothermal sedimentary deposits. The maximum flooding period also coincided with the intensified regional tectonism, extensive deep magmatism and hydrothermal sedimentation, which provide, for the formation of large to superlarge hydrothermal sedimentary deposits through the rapid accumulation of hydrothermal sediments, the needed dynamics, ore-forming materials and favorable passway for hydrothermal fluids to enter the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LEVEL change SUPERLARGE hydrothermal SEDIMENTARY deposits SINIAN to Triassic South Chi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