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ng-read genome assemblies reveal a cis-regulatory landscape associated with phenotypic divergence in two sister Siniperca fish species
1
作者 Guang-Xian Tu Xin-Shuang Zhang +8 位作者 Rui-Run Jiang Long Zhang Cheng-Jun Lai Zhu-Yue Yan Yan-Rong Lv Shao-Ping Weng Li Zhang Jian-Guo He Muhua Wang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87-302,共16页
Due to the difficulty in accurately identifying structural variants(SVs) across genomes,their impact on cisregulato ry diverge n ce of closely related species,especially fish,remains to be explored.Recently identified... Due to the difficulty in accurately identifying structural variants(SVs) across genomes,their impact on cisregulato ry diverge n ce of closely related species,especially fish,remains to be explored.Recently identified broad H3K4me3 domains are essential for the regulation of genes involved in several biological processes.However,the role of broad H3K4me3 domains in phenotypic divergence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Siniperca chuatsi and S.scherzeri are closely related but divergent in several phenotypic traits,making them an ideal model to study cis-regulatory evolution in sister species.Here,we generated chromosome-level genomes of S.chuatsi and S.scherzeri,with assembled genome sizes of 716.35 and740.54 Mb,respectively.The evolutionary histories of S.chuatsi and S.scherzeri were studied by inferring dynamic changes in ancestral population sizes.To explore the genetic basis of adaptation in S.chuatsi and S.scherzeri,we performed gene family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analysis and identified positively selected genes(PSGs).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SVs in cis-regulatory divergence of closely related fish species,we identified high-quality SVs as well as divergent H3K27ac and H3K4me3 domains in the genomes of S.chuatsi and S.scherzeri.Integrated analysis revealed that cis-regulatory divergence caused by SVs played an essential role in phenotypic divergence between S.chuatsi and S.scherzeri.Additionally,divergent broad H3K4me3 domains were mostly associated with cancer-related genes in S.chuatsi and S.scherzeri and contributed to their phenotypic diverg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s-regulatory divergence structural variants H3K27ac Broad H3K4me3 siniperca chuatsi siniperca scherzeri
下载PDF
鳜鱼两种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cDNA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程炜轩 梁旭方 +2 位作者 李观贵 王琳 杨宇晖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537-543,共7页
鳜鱼(Siniperca chuatsi)是我国著名的肉食性鱼类,容易成为环境毒素的富集体.论文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鳜鱼去毒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的结构及进化上的地位,采用RT-PCR及RACE法,分离、克隆得到了鳜鱼肝脏可溶性al... 鳜鱼(Siniperca chuatsi)是我国著名的肉食性鱼类,容易成为环境毒素的富集体.论文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鳜鱼去毒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的结构及进化上的地位,采用RT-PCR及RACE法,分离、克隆得到了鳜鱼肝脏可溶性alpha型(GSTA)和rho型(GSTR)基因cDNA全序列.结果表明,鳜鱼肝脏GSTA、GSTR全长分别为1052bp、935bp,其中5′-UTR分别为118bp、55bp,3′-UTR分别为262bp、202bp,分别编码223、225个氨基酸.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鳜鱼GSTA与GSTR在进化树上的位置与其分类所处的位置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鳜鱼
下载PDF
斑鳜(♀)×鳜鱼(♂)杂交后代遗传特征的微卫星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传阳 许淼洋 +3 位作者 赵金良 钱叶周 钱德 吴超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7-102,共6页
采用筛选的12个种间特异性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斑鳜、鳜鱼以及斑鳜(♀)×鳜鱼(♂)杂交一代、杂交二代群体遗传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斑鳜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917、观测杂合度为0.440、多态信息含量为0.450,均高于鳜鱼群体(有效等位基... 采用筛选的12个种间特异性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斑鳜、鳜鱼以及斑鳜(♀)×鳜鱼(♂)杂交一代、杂交二代群体遗传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斑鳜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917、观测杂合度为0.440、多态信息含量为0.450,均高于鳜鱼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2.167,观测杂合度0.310,多态信息含量0.388),斑鳜群体遗传多态性高于鳜鱼群体;杂交一代、杂交二代群体的遗传杂合性高于斑鳜与鳜鱼。杂交一代在各位点上均表现为杂合型,是真实二倍体杂种,杂交一代与斑鳜间的遗传距离(0.3446)大于鳜鱼(0.2401),遗传表现上偏向鳜鱼。杂交二代群体与杂交一代间遗传距离最小,在10个特异性位点中观察有遗传分离现象。研究结果可为鳜鱼杂种鉴定、杂交育种提供分子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鳜 鳜鱼 杂交后代 遗传特征 微卫星
下载PDF
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种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赵建 朱新平 +2 位作者 陈永乐 刘毅辉 谢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6-509,共4页
运用传统形态学方法和框架分析法分析了斑鳜、翘嘴鳜及其杂种(翘嘴鳜×斑鳜)的形态差异。可数性状中,腹鳍棘数、腹鳍条数、臀鳍棘数在3种鳜中都一致,对其他可数性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斑鳜与杂交鳜只有在臀鳍条数目上存在显著... 运用传统形态学方法和框架分析法分析了斑鳜、翘嘴鳜及其杂种(翘嘴鳜×斑鳜)的形态差异。可数性状中,腹鳍棘数、腹鳍条数、臀鳍棘数在3种鳜中都一致,对其他可数性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斑鳜与杂交鳜只有在臀鳍条数目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可数性状差异不显著,斑鳜与翘嘴鳜、翘嘴鳜与杂交鳜之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对可数性状和框架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计算欧氏距离,结果显示:杂交鳜在形态上较接近于其父本斑鳜,在头部和尾部继承了更多翘嘴鳜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斑鳜 杂交鳜 形态差异 框架分析
下载PDF
斑鳜种内遗传多态性以及与翘嘴鳜的分子鉴别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星 杨军峰 +6 位作者 汤明亮 彭智 赵兴高 曾可为 蔡焰直 邵雪玲 刘思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1-895,共5页
关键词 斑鳜 翘嘴鳜 RAPD 遗传相似度 遗传距离
下载PDF
锦江河大眼鳜和斑鳜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冉辉 姚俊杰 +3 位作者 杨兴 梁正其 禹真 王艳艳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93,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贵州锦江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大眼鳜(Siniperca kneri)和斑鳜(S.scherzeri)肌肉的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大眼鳜肌肉含有24种脂肪酸,斑鳜肌肉含有20种脂肪酸。大眼鳜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占36.402%,单不...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贵州锦江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大眼鳜(Siniperca kneri)和斑鳜(S.scherzeri)肌肉的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大眼鳜肌肉含有24种脂肪酸,斑鳜肌肉含有20种脂肪酸。大眼鳜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占36.402%,单不饱和脂肪酸占37.160%,多不饱和脂肪酸占26.438%;斑鳜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占35.263%,单不饱和脂肪酸占30.747%,多不饱和脂肪酸占33.990%。从脂肪酸的组成特征来看,大眼鳜肌肉中必需脂肪酸占9.780%,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210%,ω-6/ω-3比值为0.634,EPA和DHA含量占8.700%;斑鳜肌肉中必需脂肪酸占10.115%,未检出反式脂肪酸,ω-6/ω-3比值为0.676,EPA和DHA含量占12.329%。结果表明,斑鳜肌肉脂肪酸营养价值较大眼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眼鳜(siniperca kneri) 斑鳜(s.scherzeri) 肌肉 脂肪酸 锦江河
下载PDF
翘嘴鳜(♀)×斑鳜(♂)杂交子一代的胚胎发育 被引量:15
7
作者 宓国强 练青平 +1 位作者 王雨辰 沈土山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1-427,共7页
在ZOOM645S解剖镜下对翘嘴鳜(♀)×斑鳜(♂)人工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各个阶段的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受精卵为漂浮卵,微粘性,卵径1.6~1.8mm。在水温(24±1)℃条件下,受精后1h45min,胚盘隆起;2h30min,进入卵... 在ZOOM645S解剖镜下对翘嘴鳜(♀)×斑鳜(♂)人工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各个阶段的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受精卵为漂浮卵,微粘性,卵径1.6~1.8mm。在水温(24±1)℃条件下,受精后1h45min,胚盘隆起;2h30min,进入卵裂期;3h15min,进入桑椹期;4h15min,进入囊胚期;11h,进入原肠期;13h40min,进入神经胚期;14h20min,进入胚孔封闭期;17h20min,进入肌节出现期;20h10min,进入视泡期;25h,进入尾芽期;26h40min,进入肌肉效应期;31h,进入晶体出现期;35h10min,进入心跳期;49h10min,进入眼色素形成期;51h20min,进入血液循环期;59h10min后,开始出膜。整个胚胎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偏向于母本翘嘴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斑鳜 杂交子一代 胚胎发育
下载PDF
锦江河大眼鳜和斑鳜肌肉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冉辉 姚俊杰 +3 位作者 梁正其 禹真 米小其 王艳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3072-3075,共4页
对锦江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大眼鳜(Siniperca kneri)和斑鳜(S.scherzeri)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了2种鱼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斑鳜肌肉鲜样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为78.12%、18.54%、1.70%;大眼鳜肌肉... 对锦江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大眼鳜(Siniperca kneri)和斑鳜(S.scherzeri)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了2种鱼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斑鳜肌肉鲜样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为78.12%、18.54%、1.70%;大眼鳜肌肉鲜样分别为78.66%、17.77%、1.71%。在两种鳜肌肉中,含量最高的5种氨基酸依次为Glu、Asp、Lys、Leu、Ala,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0%以上,其中大眼鳜占51.63%、斑鳜占51.47%;含量最低的5种氨基酸依次为Tau、His、Met、Pro、Tyr,不足总氨基酸含量的15%,其中大眼鳜为14.62%、斑鳜为14.67%;两种鳜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每克大眼鳜肌肉和斑鳜肌肉干样的氨基酸总量分别为827.57 mg和844.20 mg,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37.53 mg和344.08 mg,4种呈味氨基酸总量为308.87 mg和315.14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江河 大眼鳜(siniperca kneri) 斑鳜(s.scherzeri) 肌肉营养 氨基酸
下载PDF
杂交鳜胚胎发育观察 被引量:20
9
作者 宓国强 练青平 +1 位作者 王雨辰 沈土山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264-269,共6页
通过对斑鳜(♀)×翘嘴鳜(♂)人工杂交F1胚胎发育的观察,详细描述了其胚胎发育各个阶段的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杂交F1的卵裂方式属于盘状卵裂,在水温(24±1)℃条件下,受精后2 h 30 min进入2细胞期,受精后4h 30 min进入... 通过对斑鳜(♀)×翘嘴鳜(♂)人工杂交F1胚胎发育的观察,详细描述了其胚胎发育各个阶段的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杂交F1的卵裂方式属于盘状卵裂,在水温(24±1)℃条件下,受精后2 h 30 min进入2细胞期,受精后4h 30 min进入囊胚期,受精后13 h进入原肠期,受精后19 h 40 min进入神经胚期,受精后22 h 30 min进入器官形成期,受精后117 h 30 min仔鱼出膜。杂交F1的胚胎发育特征与母本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鳜 翘嘴鳜 杂交F1 胚胎发育
下载PDF
翘嘴鳜、斑鳜杂交子代F_1及其自交子代F_2胚胎发育的研究及鉴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袁勇超 梁旭方 +4 位作者 田昌绪 严伟 蔡文静 窦亚琪 易提林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920-4923,共4页
利用人工催产、人工授精的方法获得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杂交子代F1及F1的自交子代F2,并对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后代F1和F1自交后代F2的胚胎和胚后发育进行了初步观察与比较,并采... 利用人工催产、人工授精的方法获得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杂交子代F1及F1的自交子代F2,并对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后代F1和F1自交后代F2的胚胎和胚后发育进行了初步观察与比较,并采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对翘嘴鳜、斑鳜及其正交子代F1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翘嘴鳜卵径为(1.09±0.05) mm,正交F1雌鱼卵径为(1.26±0.05)mm、F2卵径(1.19±0.04) mm,显著小于斑鳜的卵径(1.83±0.09) mm (P< 0.05).翘嘴鳜受精卵在水温23.4-25.1℃经过46 h孵化破膜,F1受精卵在水温23.1-24.8℃经过49 h孵化破膜,F2受精卵在22.6-24.5℃经过51h孵化破膜,斑鳜受精卵在水温23.5-25.7℃经过107 h孵化破膜.翘嘴鳜、斑鳜、F1和F2初孵仔鱼大小分别为(4.06±0.50) mm、(4.58±0.30) mm、(4.21±0.30) mm和(4.14±0.20) mm.采用SSR分子标记方法,根据DNA带型的不同可以成功鉴别出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子F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 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杂交 微卫星 鉴定
下载PDF
翘嘴鳜♀×斑鳜♂杂交子一代早期生长速度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际佳 何建国 +4 位作者 刘丽 王海芳 卢薛 胥鹏 李桂峰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0-899,共10页
对翘嘴鳜♀×斑鳜♂(Siniperca chuatsi♀×S.scherzeri♂)杂交子一代和翘嘴鳜在0.3月龄、2月龄、7月龄和11月龄时的体重、体长和体高进行测量,从变异系数、杂种优势率、相对/绝对生长率、体重与体长的幂函数曲线以及肥满度5方... 对翘嘴鳜♀×斑鳜♂(Siniperca chuatsi♀×S.scherzeri♂)杂交子一代和翘嘴鳜在0.3月龄、2月龄、7月龄和11月龄时的体重、体长和体高进行测量,从变异系数、杂种优势率、相对/绝对生长率、体重与体长的幂函数曲线以及肥满度5方面,对杂交子一代和母本翘嘴鳜的生长速度和杂种优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7月龄时杂交子一代的体重(300.4 g±118.2 g)与翘嘴鳜(305.2 g±82.5 g)差异不显著,且在7月龄时体重、体长和体高的月相对生长率(280.13%,25.30%和27.55%)比翘嘴鳜显著增高(89.62%,15.90%和12.72%);在0.3月龄和11月龄时体长的超亲杂种优势率分别为2.48%和0.91%;11月龄时杂交子一代的体重(540.88 g±173.66 g)显著低于与翘嘴鳜(624.45 g±154.11g)(P<0.05);杂交子一代和翘嘴鳜体重与体长关系幂函数生长方程的决定性指数R2(0.992和0.995)、条件因子a(0.059和0.058)和异速生长因子b(2.722和2.740)在数值上非常接近。结论认为,尽管在总体生长速度上翘嘴鳜♀×斑鳜♂杂交子一代较母本翘嘴鳜略慢,但其早期的生长趋势与翘嘴鳜相似,并在体重与体长的生长关系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杂交子一代遗传了母本翘嘴鳜的快速生长性能,并在体长性状上显现出一定的超亲杂种优势。本研究通过分析养殖翘嘴鳜♀×斑鳜♂杂交子一代的生长速度,探讨杂交子一代的早期生长趋势及其杂种优势,旨在为杂交子一代的规模化人工养殖和品种选育等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斑鳜 杂交子一代 生长速度 杂种优势
下载PDF
翘嘴鳜和斑鳜肌肉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比较 被引量:29
12
作者 苏胜齐 张海琪 +1 位作者 何中央 张祖兴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98-901,共4页
对斑鳜和翘嘴鳜肌肉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然后对2种鱼的营养价值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斑鳜肌肉鲜样的蛋白质含量为18.77%,高于翘嘴鳜的16.77%;但斑鳜脂肪含量为0.37%,低于翘嘴鳜的1.50%。从氨基酸组成来看,每g翘嘴鳜肌肉干样的氨基酸总... 对斑鳜和翘嘴鳜肌肉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然后对2种鱼的营养价值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斑鳜肌肉鲜样的蛋白质含量为18.77%,高于翘嘴鳜的16.77%;但斑鳜脂肪含量为0.37%,低于翘嘴鳜的1.50%。从氨基酸组成来看,每g翘嘴鳜肌肉干样的氨基酸总量为776.4 mg,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02.4 mg,4种呈味氨基酸的总量为311.7 mg;而每g斑鳜肌肉干重的3者含量分别为812.9,317.9,324.9 mg。因此,2种鳜鱼营养价值高,都是优良的养殖品种;相比较之下,斑鳜的粗蛋白含量高、脂肪和灰分较低,营养价值高于翘嘴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斑鳜 营养成分 营养评价
下载PDF
斑鳜♀×鳜♂杂交一代胚胎及仔稚鱼发育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许淼洋 钱叶周 +4 位作者 吴超 钱德 Jeerawat THAMMARATSUNTORN 苗田田 赵金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1544-1546,1565,共4页
[目的]为鳜鱼种间杂交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斑鳜♀×鳜♂杂交一代胚胎发育与仔稚鱼生长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不同杂交方式对杂种一代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杂交F1受精卵卵径为(2.20±0.09)mm,在水温18~25℃下流水孵化... [目的]为鳜鱼种间杂交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斑鳜♀×鳜♂杂交一代胚胎发育与仔稚鱼生长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不同杂交方式对杂种一代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杂交F1受精卵卵径为(2.20±0.09)mm,在水温18~25℃下流水孵化,杂交F1经历卵裂期(7 h)、囊胚期(8 h)、原肠期(8 h)、神经胚期(4 h)、器官形成期(40 h),受精后67 h达到半数出膜。杂交F1初孵仔鱼全长为(4.12±0.12)mm,初孵至孵出后43 d全长日均增长率为1.03 mm。[结论]斑鳜♀×鳜♂杂交F1胚胎发育介于双亲之间,仔、稚鱼生长速度与父本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鳜♀×鳜♂ 杂交一代 胚胎发育 仔稚鱼 生长
下载PDF
杂交鳜仔鱼饥饿试验及不可逆点的确定 被引量:6
14
作者 练青平 宓国强 +2 位作者 王雨辰 胡廷尖 沈土山 《水产养殖》 CAS 2011年第4期36-39,共4页
在水温(24±1)℃条件下,对翘嘴鳜(♀)×斑鳜(♂)杂交所得的杂交鳜仔鱼进行饥饿试验,确定其初次摄食饥饿不可逆点(PNR)。研究结果表明:杂交鳜仔鱼4日龄开口,此刻仔鱼卵黄囊已吸收完毕,但油球仍在,仔鱼发育进入混合营养期。7日龄... 在水温(24±1)℃条件下,对翘嘴鳜(♀)×斑鳜(♂)杂交所得的杂交鳜仔鱼进行饥饿试验,确定其初次摄食饥饿不可逆点(PNR)。研究结果表明:杂交鳜仔鱼4日龄开口,此刻仔鱼卵黄囊已吸收完毕,但油球仍在,仔鱼发育进入混合营养期。7日龄仔鱼油球吸收完毕,进入外源营养期,仔鱼混合营养期仅为3d。杂交鳜仔鱼初次摄食率开始时为15%,高峰期出现在油球即将耗尽时的6日龄仔鱼,可达70%。仔鱼不可逆点出现在7~8日龄,杂交鳜仔鱼具有初次摄食能力的时间为4~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斑鳜 杂交鳜 饥饿 不可逆点
下载PDF
斑鳜(♀)×鳜(♂)杂交一代及其选育一代网箱养殖性能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钱叶周 吴超 +3 位作者 钱德 许淼洋 李传阳 赵金良 《水产养殖》 CAS 2013年第7期1-4,共4页
为提高斑鳜养殖生产性能,利用人工授精法获得了斑鳜(♀)×鳜(♂)杂交一代(F1),筛选部分F1个体定向繁殖,获得了选育一代(G1),比较了F1与G11龄鱼网箱养殖性能。163d养殖试验表明:F11龄鱼平均成活率91.8%,日均增重率为1.34g/d,平均饵... 为提高斑鳜养殖生产性能,利用人工授精法获得了斑鳜(♀)×鳜(♂)杂交一代(F1),筛选部分F1个体定向繁殖,获得了选育一代(G1),比较了F1与G11龄鱼网箱养殖性能。163d养殖试验表明:F11龄鱼平均成活率91.8%,日均增重率为1.34g/d,平均饵料系数为5.6。G11龄鱼平均成活率92.7%,日均增重率为1.42g/d,平均饵料系数为5.7。分别比较成活率和饵料系数,G1与F1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G1日均增重率较F1提高了5.9%。结果表明,杂交与选育后代的生长性能明显均优于斑鳜,饵料系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鳜 杂交 选育 生长 网箱养殖
下载PDF
翘嘴鳜·斑鳜·杂交鳜不同组织3种同工酶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家僖 薛源 +5 位作者 史杨白 金锐铭 王莹莹 陆仲逸 丁淑燕 黄鹤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1期109-114,共6页
揭示翘嘴鳜、斑鳜和杂交鳜F 1[翘嘴鳜(♀)×斑鳜(♂)]的同工酶生化遗传特性。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检测技术,分别进行了斑鳜、翘嘴鳜3个组织(肌肉、肝脏、肾脏)以及杂交鳜F 1代5个组织(肌肉、肝脏、心脏、肾... 揭示翘嘴鳜、斑鳜和杂交鳜F 1[翘嘴鳜(♀)×斑鳜(♂)]的同工酶生化遗传特性。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检测技术,分别进行了斑鳜、翘嘴鳜3个组织(肌肉、肝脏、肾脏)以及杂交鳜F 1代5个组织(肌肉、肝脏、心脏、肾脏、脑)的3种同工酶(LDH 1.1.1.27、MDH1.1.1.37、EST3.1.1.1)酶谱特征的研究。3种同工酶均存在较稳定的物种和组织特异性表达的特征;杂交鳜F 1代同工酶酶谱的组织表达与双亲(斑鳜、翘嘴鳜)之间存在明显的亲缘关系和特异性,除了斑鳜和翘嘴鳜肾脏中的MDH同工酶谱以外,3个不同鳜种间的酶谱特征均存在较明显的种属特异性,肝脏、肾脏中的LDH和EST同工酶谱以及肌肉中的EST同工酶谱均存在显著且稳定种属特异性差异表达,可作为鉴别3种鳜鱼种质特性的重要遗传生化参考指标。该研究结果为鳜鱼的种质鉴定和杂交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斑鳜 杂交鳜 同工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