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格陵兰经济合作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 被引量:2
1
作者 史泽华 周嘉媛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20年第6期28-36,共9页
随着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和北冰洋地区的加速暖化,北极地区成为了各国政治博弈的新场域。2017年,中俄两国共同把北极航道开发提升至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层次。格陵兰岛作为位于北极地区的世界第一大岛,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中国与... 随着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和北冰洋地区的加速暖化,北极地区成为了各国政治博弈的新场域。2017年,中俄两国共同把北极航道开发提升至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层次。格陵兰岛作为位于北极地区的世界第一大岛,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中国与格陵兰岛在“冰上丝绸之路”上有条件实现互惠互利,双方合作前景广阔。未来,为实现以格陵兰岛为战略支点的“冰上丝绸之路”畅想,我国应从合作各方的实际利益出发,增强与北冰洋地区国家的战略互信,维护和改善中国的北极形象,推进合作,实现最大化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上丝绸之路” 格陵兰 中丹关系
下载PDF
玻尔研究所与中丹科技交流与合作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辉 尹晓冬 《科学文化评论》 2017年第1期47-59,共13页
玻尔研究所是近代物理学的圣地,在中丹科技交流史上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玻尔父子的三度来华,在中国学界产生巨大影响,直接促成多批科学家赴玻尔研究所访问研究,从而对中国核物理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本文深入挖掘档案文献和相关史... 玻尔研究所是近代物理学的圣地,在中丹科技交流史上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玻尔父子的三度来华,在中国学界产生巨大影响,直接促成多批科学家赴玻尔研究所访问研究,从而对中国核物理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本文深入挖掘档案文献和相关史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史实,包括奥格·玻尔1973年访华,1960年至1990年中国出访玻尔研究所的确切名单,并尝试分析玻尔研究所、哥本哈根精神对中国当代科技交流、科技创新的意义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尔研究所 中丹科技交流 核物理研究 哥本哈根精神
下载PDF
2009年丹麦科技发展与经费投入
3
作者 魏杰钢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0年第6期31-33,共3页
2009年,丹麦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但其科技发展仍呈上升态势。年内丹麦发布了为期3年的“绿色研究”计划,重点推进气候变化、能源产业、环保技术等方面的科技政策制订、人才引进和资金投入。在大力加强与中国、欧盟、美国、印度... 2009年,丹麦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但其科技发展仍呈上升态势。年内丹麦发布了为期3年的“绿色研究”计划,重点推进气候变化、能源产业、环保技术等方面的科技政策制订、人才引进和资金投入。在大力加强与中国、欧盟、美国、印度等国合作的同时,本国的科技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内有关机构可抓住金融危机扣气候变化的机遇,在低碳技术方面进一步强化与丹麦的科技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麦 中丹知识合作战略 科技发展 经费投入 金融危机 绿色经济
下载PDF
丹麦对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参与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东升 《欧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59,共8页
丹麦对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持有很大的保留态度 ,这和冷战时期丹麦低调处理与欧共体的关系有密切联系。但冷战后 ,特别是“马约”以后 ,丹麦外交与安全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转变为“行动主义”(activism)或国际主义 (international... 丹麦对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持有很大的保留态度 ,这和冷战时期丹麦低调处理与欧共体的关系有密切联系。但冷战后 ,特别是“马约”以后 ,丹麦外交与安全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转变为“行动主义”(activism)或国际主义 (internationalism)的外交与安全政策。丹麦要从安全的消费国成为安全生产国。尽管它对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仍然存有疑虑 ,但事实上已在积极地认同 ,推动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实行。丹麦对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态度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将对丹中关系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 ,丹麦的中国政策将日益向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目标靠拢 ,与欧盟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另一方面 ,丹麦会在欧盟和北约的保护伞下 ,以所谓“国际认同”干涉中国内部事务 ,从而导致丹中关系一定程度的紧张或倒退。这和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中的对中国战略具有一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麦 安全政策 丹中关系
原文传递
Prospect and Limits of China-EU Rel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A Danish Case Study
5
作者 Anthony WELCH XU Xiuyan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019年第2期257-283,共27页
Along with China’s economic growth,the notable rise of its universities and innovation system has inspired growing interest in how th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HEIs)of the European Union(EU)cooperate with Chines... Along with China’s economic growth,the notable rise of its universities and innovation system has inspired growing interest in how th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HEIs)of the European Union(EU)cooperate with Chinese HEIs.Beginning with a review of China-EU higher education relations,this paper presents a case study of a Sino-Danish collaborative programme in which cooperation and programme quality were limited by both partners’different aims over time,and their alternat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s.We suggest a proper collaborative level and discipline should be developed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cooperation by taking relevant policies,merits and disadvantages of both partners,into consideration.This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at limits in collaboration can be alleviated,if a number of elements can be used effectively,such as China’s significant EU knowledge diaspora.Given this and other listed factors,including favorable policies introduc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there are substantial prospects for extending China-EU collaborative relations and ex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EU relations higher education sino-danish collaborative programme DIASPOR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