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na’s Major-Country Diplomacy and Sino-Indian Relations
1
作者 Xu Jian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5-180,共16页
关键词 China's Major-Country DIPLOMACY sino-indian relationS
下载PDF
The Doklam Standoff Crisis and the Future of Sino-Indian Relations
2
作者 Hu Shisheng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18年第1期125-163,共39页
Doklam Standoff, a crisis of Sino-Indian bilateral relations, was a large-scale military deployment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The crisis reflects the newly forming distrust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at led to an outb... Doklam Standoff, a crisis of Sino-Indian bilateral relations, was a large-scale military deployment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The crisis reflects the newly forming distrust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at led to an outburst as a result of a series of conflicts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which signifies that Sino-Indian relations are entering a new stage characterized by increasingly obvious structural conflict. On the surface, the Modi Administration designed the crisis to stop China from building border infrastructure, to pursue its own absolute security, to maintain South Asian order dominated by India, and to consolidate the basis of strategic cooperation among India,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Ultimately, however, the British buffer zone theory, the Mandala theory, the Brahmin supremacy theory in traditional Indian culture and the US Monroe Doctrine have also shaped the mindset and behavioral patterns of the Modi Administr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eeking absolute security and its strategic culture, as well as the strong desire to be a great power, the assertive Modi Administration has obviously strengthened its precautionary measures and hostilities toward China.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re becoming tens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dragon and elephant dancing together", and to avoid the recurrence of crises like the Doklam Standoff, the two sides have to adhere to the two basic principles of viewing each other as opporttmities for development instead of threats to each other. The mindset of a zero-sum game should be abandoned, and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co-found mutual respect and win-win cooperation in areas of common inter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Doklam Standoff CRISIS sino-indian relations
下载PDF
Sino-Indian Relations: Status Quo and Future
3
作者 Zhou Gang Former Chinese Ambassador to India.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04年第10期38-43,共6页
关键词 sino-indian relations Status Quo and Future
下载PDF
Indian Development vs Sino-Indian Relations
4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04年第10期1-1,共1页
关键词 Indian Development vs sino-indian relations
下载PDF
“证道”与“游戏”之间:清代文人“西游戏”的叙述策略与品格
5
作者 赵毓龙 李斯琪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1-58,共8页
在“西游”故事演化、传播及百回本《西游记》成书与经典化的过程中,“证道”与“游戏”之间的冲突与拉扯是影响各种文本叙述策略的最主要“受力关系”。受三种“前文本”类型的综合影响,清代文人“西游戏”在权衡二者关系时,存在以“... 在“西游”故事演化、传播及百回本《西游记》成书与经典化的过程中,“证道”与“游戏”之间的冲突与拉扯是影响各种文本叙述策略的最主要“受力关系”。受三种“前文本”类型的综合影响,清代文人“西游戏”在权衡二者关系时,存在以“证道”为其外部叙述构架,以“游戏”为其内部叙述结构的倾向。“证道”主旨并未渗透至文本肌理层面,它经常落实为篇末绾结或首尾照应的场面,在框定叙述的同时,也为文本提供一种外在的、显豁的、可以直接辨识的意义。叙述的主体则仍以“游戏”为旨趣,无论重新组织“神魔”故事内部各事件的“时间-因果”关系,还是“编织”进新的事件,皆为其服务。这使得戏曲较小说表现出更强的“游戏”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西游戏 叙述策略 证道 游戏
下载PDF
校园心理剧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以口音问题相关的心理剧教育实践为例
6
作者 周金花 李良艺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5-112,共8页
研究旨在通过校园心理剧助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天津雷锋小学的学生来源于全国各地,他们与人交流时存在不同地区的口音,选择“口音”问题作为校园心理剧的主题进行剧本创作,邀请学生参加排演。通过视频向全校3-6年级379名学生播放,并... 研究旨在通过校园心理剧助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天津雷锋小学的学生来源于全国各地,他们与人交流时存在不同地区的口音,选择“口音”问题作为校园心理剧的主题进行剧本创作,邀请学生参加排演。通过视频向全校3-6年级379名学生播放,并检验心理剧产生的效果,发现学生对因口音引起的同学关系问题,在其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说明校园心理剧在助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对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心理剧 心理健康教育 口音 人际关系
下载PDF
Prospects for Sino-Indian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7
作者 孙培钧 《World Economy & China》 SCIE 1997年第1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Prospects for sino-indian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原文传递
从话轮转换看权势关系、性格刻画和情节发展 被引量:94
8
作者 李华东 俞东明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30,共5页
话轮转换是新兴的戏剧文体学研究方法。试在前人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话轮转换量化分析的研究框架 ,并以阿瑟·米勒的剧本《推销员之死》片断为例 ,研究话轮转换与戏剧人物权势关系、性格刻画和情节发展的关系。实例分析表明 ,本框... 话轮转换是新兴的戏剧文体学研究方法。试在前人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话轮转换量化分析的研究框架 ,并以阿瑟·米勒的剧本《推销员之死》片断为例 ,研究话轮转换与戏剧人物权势关系、性格刻画和情节发展的关系。实例分析表明 ,本框架不仅有描述充分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轮转换分析 权势关系 性格刻画 发展 戏剧文体学
下载PDF
以电影/戏剧作为推动地方旅游的策略与效应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君如 廖家瑜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8-45,共8页
媒介旅游意指媒体将某地以书籍、电视节目和电影的方式呈现,将特定景点塑造为具有故事性、吸引游客前往体验的一种手法。如电影《罗马假日》中女主角吃冰淇淋的西班牙台阶、男主角假装手被咬断的真理之口、许愿池等均成为游客到罗马的... 媒介旅游意指媒体将某地以书籍、电视节目和电影的方式呈现,将特定景点塑造为具有故事性、吸引游客前往体验的一种手法。如电影《罗马假日》中女主角吃冰淇淋的西班牙台阶、男主角假装手被咬断的真理之口、许愿池等均成为游客到罗马的必游景点。《抢救雷恩大兵》上映后到诺曼底的美国游客增加40%,《欲望城市》使得一条原不起眼的纽约街道与餐厅成为游客的最爱,更遑论近年来随着偶像剧风行带动的日韩之旅。此种媒体操作带动旅游景点的运作,近年的韩国是最佳案例;韩国以文化、电影、戏剧打入台湾市场,也造就了台湾人出境赴韩的"奇迹"。本文先以《魔戒》与韩剧两类电影与戏剧的案例来探讨其对旅游产生的效应,并再以韩剧为例,深入探讨政府在地方旅游上所扮演的角色及执行的手法策略,给欲推动地方旅游的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剧 媒介旅游 媒体/电影旅游
下载PDF
戏剧文体学的话轮转换量化分析方法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李华东 俞东明 欧阳亚丽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46-49,共4页
话轮转换是新兴的戏剧文体学研究方法。本文在前人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了话轮转换量化分析的研究框架 ,并以阿瑟·米勒的剧本《推销员之死》片断为例 ,研究了话轮转换与戏剧人物权势关系。
关键词 戏剧文体学 话轮转换分析 权势关系 性格刻划 情节发展
下载PDF
梵声佛曲与汉辞华章——中印古典戏剧因缘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燕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中国戏曲和印度梵剧同为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葩 ,交相辉映在东方世界的两大文明区域 ,代表着两国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度成就。比较考证这两种戏剧形式间存在的事实联系 ,发现和把握二者在文化性格、艺术形态上的趋同、逼肖之处 ,进而论证这些... 中国戏曲和印度梵剧同为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葩 ,交相辉映在东方世界的两大文明区域 ,代表着两国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度成就。比较考证这两种戏剧形式间存在的事实联系 ,发现和把握二者在文化性格、艺术形态上的趋同、逼肖之处 ,进而论证这些现象与因素是同源传递还是异域共生是有意义的。笔者认为 :印度梵剧浸渗影响中国戏曲的文化中介是佛教的传播 ;印度宗教习用的“沿门教化”同我国民间傩仪的“沿街念唱”形式两相结合共同架构了我国的戏剧演艺形式 ;中国戏曲中的一些剧目如“目连”关目取材于佛经和变文 ,戏剧角色行当中之“末”、“旦”、“净”皆源于梵语、梵文之转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戏剧 异域 中国戏曲 因缘 变文 文学艺术 人类文化史 存在 佛教 佛经
下载PDF
各戏剧元素之结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润森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1期82-87,共6页
戏剧元素有九种。各戏剧元素按照多种层次关系和多类组合规则 ,构成戏剧结构整体。戏剧元素、戏剧结构以及社会—文化结构之间按“整体性”、“转换性”以及“自身调节性”等特征。
关键词 戏剧元素 戏剧 结构关系 社会-文化结构
下载PDF
戏曲音乐中唱腔与伴奏的关系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施维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7-67,共11页
戏曲音乐中的唱腔与伴奏,彼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对立又统一地构成了戏曲音乐的主体。本文归纳并论述了其间存在着的九种带有规律性的状态,借以论证戏曲音乐中唱腔与伴奏的关系存在着十分复杂、多变的情况与值得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 戏曲音乐 唱腔 伴奏 唱奏关系
下载PDF
两岸关系视角下的赖声川戏剧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明华 《艺术探索》 2018年第3期109-115,共7页
赖声川的戏剧创作通过对两岸历史、社会题材的关注和呈现而流露出典型的两岸情结。一方面,剧作中所讲述和记录的两岸小人物充满情感的生命故事,有效填补了两岸彼此陌生而空缺的历史集体记忆,增进了双方的了解与认同。另一方面,自赖声川... 赖声川的戏剧创作通过对两岸历史、社会题材的关注和呈现而流露出典型的两岸情结。一方面,剧作中所讲述和记录的两岸小人物充满情感的生命故事,有效填补了两岸彼此陌生而空缺的历史集体记忆,增进了双方的了解与认同。另一方面,自赖声川戏剧的创作、展演重心从台湾转移到大陆以来,其不仅找到了新的角色定位,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与突破,也表明了两岸关系不可逆阻的融合发展趋势。以上两点共同构建了两岸关系视角下赖声川戏剧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关系 赖声川戏剧 集体记忆 融合发展
下载PDF
《欲海狂潮》与《榆树下的欲望》关系比较——也论戏曲主体意识的把握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鸿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99-105,共7页
通过对徐的《欲海狂潮》戏曲文本与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的戏剧文本的关系比较 ,分析和总结徐对外来戏剧审视、借用和转化的具体过程 ,以及她对戏曲主体性的把握 ,探讨中外文学关系比较中借用、借鉴。
关键词 戏曲 戏剧 文本关系比较 主体意识
下载PDF
论青春偶像剧的伦理价值与审美意识——以《我只喜欢你》与《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伟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47-52,共6页
近年热播的青春偶像剧在艺术主题表现和审美意识方面做出了改变和创新。在剧情设置、叙事模式和受众导向上,立足普通大众阶层的现实爱情,融合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叙事,探讨当代青年差异化的恋爱观、多元化的亲情观与人生励志情怀,彰显积... 近年热播的青春偶像剧在艺术主题表现和审美意识方面做出了改变和创新。在剧情设置、叙事模式和受众导向上,立足普通大众阶层的现实爱情,融合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叙事,探讨当代青年差异化的恋爱观、多元化的亲情观与人生励志情怀,彰显积极健康的生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康的三观给予了不同受众群体的视觉冲击与审美期待,体现了青春偶像剧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偶像剧 爱情模式 人伦亲情 伦理价值 审美意识
下载PDF
都市文化再造:从城市爱情到都市欲望的都市言情剧
17
作者 韩素梅 徐国源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0-54,共5页
关于城市爱情的电视剧在市场化之后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大约1992年之前的城市俗世爱情及市民生活的回归,一是90年代中期至今迅速转向都市爱情神话及欲望都市、消费都市的大力展示。后一阶段中爱情逐渐与各种欲望紧密地纠缠在一起,... 关于城市爱情的电视剧在市场化之后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大约1992年之前的城市俗世爱情及市民生活的回归,一是90年代中期至今迅速转向都市爱情神话及欲望都市、消费都市的大力展示。后一阶段中爱情逐渐与各种欲望紧密地纠缠在一起,主角大多由普通市民转为城市白领或中产。这种关于都市的想象与文化再造,不仅强化了传媒的城市中心主义与消费主义价值观,而且也再造了社会关系,并一定程度地影响和破坏了都市文化的多元性及公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言情剧 文化再造 爱情 欲望 社会关系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与戏剧曲艺渊源关系研究述要
18
作者 韩伟表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53-57,共5页
戏剧曲艺与《三国演义》的关系十分密切。从成书的角度而言,元杂剧三国戏对《三国演义》的影响尤为重要而直接。20世纪20年代以来,研究者除了在钩稽和统计三国戏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外,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倾向、艺术表现、... 戏剧曲艺与《三国演义》的关系十分密切。从成书的角度而言,元杂剧三国戏对《三国演义》的影响尤为重要而直接。20世纪20年代以来,研究者除了在钩稽和统计三国戏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外,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倾向、艺术表现、文化精神等方面对元杂剧三国戏对罗贯中创作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本事研究 元杂剧 三国戏 研究史
下载PDF
视听新水墨——关于越剧电视剧《孔乙己》的美术设计解读
19
作者 周杰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4-27,共4页
本文以越剧戏曲电视剧《孔乙己》的美术设计为案例,深入探讨戏曲在电视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包括舞台结构的空间关系,道具的生活化、符号化等。该剧既强调传统戏剧本身的韵味,又积极地探索新的表现。特别是创作者着力寻求在电视传媒的传... 本文以越剧戏曲电视剧《孔乙己》的美术设计为案例,深入探讨戏曲在电视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包括舞台结构的空间关系,道具的生活化、符号化等。该剧既强调传统戏剧本身的韵味,又积极地探索新的表现。特别是创作者着力寻求在电视传媒的传播规律前提下,寻找与时代的结合点,创造出既是根源于戏曲的精神实质,又符合新传播媒体的语言方式,进而为编、导、演多方面的创造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开拓了某种崭新的戏曲电视剧的美术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电视剧 镜头关系 场景 形式感
下载PDF
论西方古典戏剧与诗歌的关系
20
作者 齐静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87-91,共5页
诗歌一直是西方文学中的主流,它对其它的艺术样式都产生过不同的影响,而对戏剧的影响尤其深刻。西方古典戏剧在自己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不断接受诗歌的潜移默化、浸润滋养,不可避免地带有诗歌的艺术特色,这主要体现在西方古典戏剧的语言... 诗歌一直是西方文学中的主流,它对其它的艺术样式都产生过不同的影响,而对戏剧的影响尤其深刻。西方古典戏剧在自己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不断接受诗歌的潜移默化、浸润滋养,不可避免地带有诗歌的艺术特色,这主要体现在西方古典戏剧的语言艺术、题材内容和叙述方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古典戏剧 诗歌 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