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浮生六记》其他女性之悲剧人生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丽珈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9-21,26,共4页
《浮生六记》里的女人,均带有悲剧色彩。女主人公陈芸的命运固然是悲剧性的。除陈芸外,其他女性的人生也十分悲苦,如沈母、憨园、翠姑、喜儿等。因此,笔者拟对这几个女性形象的悲剧人生予以探析。从而让人们给予她们更多的关注、理解与... 《浮生六记》里的女人,均带有悲剧色彩。女主人公陈芸的命运固然是悲剧性的。除陈芸外,其他女性的人生也十分悲苦,如沈母、憨园、翠姑、喜儿等。因此,笔者拟对这几个女性形象的悲剧人生予以探析。从而让人们给予她们更多的关注、理解与悲悯。并进一步认识戕害人性的旧制度对女性的压迫与摧残,在深思那个黑暗时代女性悲剧性命运的根源的同时,从又一侧面感受作品深蕴的悲剧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生六记》 沈母 憨园 翠姑 喜儿 悲剧人生
下载PDF
论《浮生六记》中的沈复 被引量:2
2
作者 程小青 《闽江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68-71,共4页
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所占的地位与陈芸同等重要,可惜迄今未有从其文学形象角度切入的研究,这在《浮生六记》的研究方面是一个重要的缺憾。透过《浮生六记》的文本,我们可以分析并得出结论:沈复是一个忠于所爱、率真洒脱而又有独特审美... 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所占的地位与陈芸同等重要,可惜迄今未有从其文学形象角度切入的研究,这在《浮生六记》的研究方面是一个重要的缺憾。透过《浮生六记》的文本,我们可以分析并得出结论:沈复是一个忠于所爱、率真洒脱而又有独特审美眼光和很高美学修养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生六记》 沈复形象 分析
下载PDF
琴瑟相和、性灵摇曳的美妙乐章——论沈复《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
3
作者 江中云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90-92,共3页
生活于清代中叶的沈复,深受以袁枚为代表的反传统、尊真情、求变革的新思潮的感召,用自己的真情与血泪谱写了一曲乐者知足的快乐乐章《浮生六记》。其中的《闺房记乐》所回荡着的夫妻间琴瑟相和、恩爱甜蜜的至诚至爱,平凡生活中自得其... 生活于清代中叶的沈复,深受以袁枚为代表的反传统、尊真情、求变革的新思潮的感召,用自己的真情与血泪谱写了一曲乐者知足的快乐乐章《浮生六记》。其中的《闺房记乐》所回荡着的夫妻间琴瑟相和、恩爱甜蜜的至诚至爱,平凡生活中自得其乐的闲情雅趣,崇尚性灵、展现真我的清音雅韵,不为世俗所包容的叛逆与抗争的种种乐章,尤为后世之人所叹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闺房记乐》 沈复 伉俪情深 性灵摇曳
下载PDF
“化境”人生:醮取生命浆汁书写人生的人——论《浮生六记》作者沈复的文化性格
4
作者 胡明贵 《唐都学刊》 2009年第4期97-101,共5页
"浮生如梦,为欢几时?"自然、时间的无限与生命的有限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因此生命自它诞生之日就浸透了浓郁的悲剧汁液。然而正是这悲剧的意识使许多人醮着它的汁液抒写出了许多生命的华章。"事如春水了无痕",但沈复... "浮生如梦,为欢几时?"自然、时间的无限与生命的有限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因此生命自它诞生之日就浸透了浓郁的悲剧汁液。然而正是这悲剧的意识使许多人醮着它的汁液抒写出了许多生命的华章。"事如春水了无痕",但沈复用他的真情真意记录了生命的回响,超越了生命悲剧的牢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生六记》 沈复 雅士
下载PDF
《浮生六记》沈氏父子形象之比较
5
作者 刘丽珈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22-25,29,共5页
通过对《浮生六记》男主人公沈复与其父、与其弟的比较分析,透视作品中主要男性人物独特的个性与形象,以期多视角、深入地认识封建社会中男性的人性与心理的复杂性,并进一步感知与把握《浮生六记》的审美意义与社会价值。
关键词 《浮生六记》 沈氏父子 形象 比较
下载PDF
《浮生六记》的艺术表现手法
6
作者 刘丽珈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02-105,共4页
《浮生六记》以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示了其丰厚的内容。本文拟从比喻、对比、详略、叙议等方面,对其表现手法予以探究,以期进一步揭示作品深邃浓郁的内涵和不同凡响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浮生六记》 艺术手法 沈复
下载PDF
情深与爱薄——也谈《浮生六记》中芸娘的“可爱”
7
作者 汪渊之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58-62,共5页
《浮生六记》中的芸娘被誉为"最可爱的女人",因为她聪慧贤达,对丈夫情深义重,在生活困顿中也丝毫不改求真爱美的性情,只是她过分关注丈夫的好恶,对子女关爱甚少,是"可爱"的妻子,但不是"可爱"的母亲,这是... 《浮生六记》中的芸娘被誉为"最可爱的女人",因为她聪慧贤达,对丈夫情深义重,在生活困顿中也丝毫不改求真爱美的性情,只是她过分关注丈夫的好恶,对子女关爱甚少,是"可爱"的妻子,但不是"可爱"的母亲,这是她"可爱"中的"不可爱"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生六记》 沈复 芸娘 情深 爱薄 林语堂
下载PDF
论《浮生六记》的美学特色
8
作者 程小青 《莆田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68-71,共4页
清代沈复的忆语体自传《浮生六记》最突出的美学特色有三点:一是真实,读着它,就像与多年老友对面晤谈,完全坦诚相待;二是空灵,文字富有表现力,充满了空明灵动的情趣;三是诗意,就像一首韵味隽永的诗词,既表现在所写的内容方面,又体现在... 清代沈复的忆语体自传《浮生六记》最突出的美学特色有三点:一是真实,读着它,就像与多年老友对面晤谈,完全坦诚相待;二是空灵,文字富有表现力,充满了空明灵动的情趣;三是诗意,就像一首韵味隽永的诗词,既表现在所写的内容方面,又体现在叙写方式方面。这是此书之所以有这么经久不衰魅力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复 浮生六记 美学 忆语体
下载PDF
论沈复人生观的生成原因
9
作者 李亚飞 《黑河学刊》 2018年第2期40-42,共3页
沈复的作品《浮生六记》作为他唯一传至后世的自传体散文一直备受后人喜爱。它那崇尚自然的自由追求、对封建家长制的反抗、相互平等的男女观、对倡优阶层的尊重与关怀四位一体的人生观,在学界已成共识。但对于这人生观的生成问题,学界... 沈复的作品《浮生六记》作为他唯一传至后世的自传体散文一直备受后人喜爱。它那崇尚自然的自由追求、对封建家长制的反抗、相互平等的男女观、对倡优阶层的尊重与关怀四位一体的人生观,在学界已成共识。但对于这人生观的生成问题,学界鲜有论述。在此,针对沈复独特人生观的生成原因,从社会客观原因和个人主观原因两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力图对沈复人生观的生成,有一个更为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复 浮生六记 人生观的生成原因
下载PDF
从文化塑形看沈复与林语堂的文化情怀
10
作者 胡明贵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9-37,共9页
文化是一种经过长期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定式,这种定式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像基因一样遗传延续下去,在一代一代人的身上或族群中显现出来。追求个人自由,崇尚自适自慰的道家文化,对中国历代文人的心理定式作用绵延不断,... 文化是一种经过长期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定式,这种定式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像基因一样遗传延续下去,在一代一代人的身上或族群中显现出来。追求个人自由,崇尚自适自慰的道家文化,对中国历代文人的心理定式作用绵延不断,像稽康、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沈复、林语堂等都有过一定的心理定式诱导作用,对他们的性情及心态也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文化塑形功效。因此分析老庄思想对《浮生六记》的作者及其爱人和林语堂的影响,作为中国文化心理定式作用的个案,对于了解中国文化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成因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生六记》 沈复 林语堂 文化
下载PDF
女性主体与主体逾越——沈复《浮生六记》的女性主义释读 被引量:5
11
作者 冯文坤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52-56,共5页
《浮生六记》是清朝沈复的自传体笔记式散文。透过书中的言说主体,可以感受到女性在历史生活中的坎坷际遇以及女性在存在事实上的边缘性。沈复虽然无意把芸表现为一个女性的典型代表,但是芸的女性特征以及她对自我身份逾越的欲望,却显... 《浮生六记》是清朝沈复的自传体笔记式散文。透过书中的言说主体,可以感受到女性在历史生活中的坎坷际遇以及女性在存在事实上的边缘性。沈复虽然无意把芸表现为一个女性的典型代表,但是芸的女性特征以及她对自我身份逾越的欲望,却显示了她作为女性存在于二元对立处境中的“他性”特质。从女性主义解读的角度入手,祈求对沈复《浮生六记》的话语和话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有所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复 《浮生六记》 女性主义 清代 散文
下载PDF
从沈复《浮生六记》看清代文人养生法及启示
12
作者 熊益亮 杨莉 +1 位作者 段晓华 张其成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6期197-199,共3页
通过对清代文人沈复的自传体随笔《浮生六记》中第六卷“养生记道”全文的总结与分析,认为这是其个人养生理念和实践的总结,其养生具有“博采众长”“全面养护”“推崇养心”等特点。而这些特点同时也是清代文化养生法的一个映射,表明... 通过对清代文人沈复的自传体随笔《浮生六记》中第六卷“养生记道”全文的总结与分析,认为这是其个人养生理念和实践的总结,其养生具有“博采众长”“全面养护”“推崇养心”等特点。而这些特点同时也是清代文化养生法的一个映射,表明清代文人不仅重视兼收各家养生之法,尤其儒家养生,而且极其推崇养心,并有详细论述,同时还涉及精神(包括情志)养生、呼吸养生、起居养生、导引养生、饮食养生、睡眠养生等方面。从沈复《浮生六记》看清代文人养生法,可以丰富现代养生学理论与方法,为现代养生带来启示,从而有助于中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生六记》 沈复 清代 文人 养生 文献研究
下载PDF
沈复晚岁行踪系年考
13
作者 王燕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4-88,共5页
《浮生六记》作者沈复晚年的行踪一直不明。但从一些文人的记载中,可以推导出沈复45岁后的大致生活轨迹:46岁随清使节出使琉球,47岁到48岁退居故里,49至60岁馆于如皋,61岁后返回故乡并终老于乡。
关键词 沈复 《浮生六记》 晚年行踪
下载PDF
浮生中的诗意与温情——论《浮生六记》的情感内涵 被引量:1
14
作者 温欠欠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42-45,共4页
清人沈复的《浮生六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本以回忆的方式,追述了作者乐、趣、愁、快的生活,有着许多不同于以往传统文化的新特点。书中所记录的,不仅有夫妻之情、朋友之谊、生活之艰、世道之险,还有那些让生命愈显充实... 清人沈复的《浮生六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本以回忆的方式,追述了作者乐、趣、愁、快的生活,有着许多不同于以往传统文化的新特点。书中所记录的,不仅有夫妻之情、朋友之谊、生活之艰、世道之险,还有那些让生命愈显充实、不至沉闷的闲情雅趣。《浮生六记》前四卷主要写沈复的独特生命体验,表现出他对一种独特的生命模式、人生态度的追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复 《浮生六记》 生命自由 诗意追寻 真挚情谊
下载PDF
《浮生六记》英汉文本语气隐喻对比分析
15
作者 戴磊 《莆田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2-64,共3页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运用语气隐喻理论,对比分析《浮生六记》英汉文本,发现语气隐喻在话语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人际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沈复 浮生六记 语气隐喻 话语分析 人际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