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马一浮"六艺之学"视野中的易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迎刚 马龙潜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5-80,共6页
作为现代新儒家早期思想的代表人物,马一浮先生提出了以儒家"六艺之学"统摄天下诸学的主张。这是马先生的一个创举,体现着他对传统儒学有意识地改造和发扬。作为"六艺之学"的一个分支,易学研究在马一浮先生的学术... 作为现代新儒家早期思想的代表人物,马一浮先生提出了以儒家"六艺之学"统摄天下诸学的主张。这是马先生的一个创举,体现着他对传统儒学有意识地改造和发扬。作为"六艺之学"的一个分支,易学研究在马一浮先生的学术研究中无疑具有着"本体论"地位和作用,它所体现的"心之本体",不仅是"六艺"所自出的本原,也是"六艺之学"共同的目的和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一浮 六艺之学 易学 本体
下载PDF
八卦卦象解六经 被引量:1
2
作者 常虹 王栋 张光霁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266-1268,共3页
[目的]结合《易经》八卦的卦象对《伤寒论》"六经"体系进行解读与思考,为《伤寒论》"六经"体系的构建原理提供新的思维方式方法。[方法]通过对八卦卦象进行分析,并与《伤寒论》"六经"的气化状态进行对应... [目的]结合《易经》八卦的卦象对《伤寒论》"六经"体系进行解读与思考,为《伤寒论》"六经"体系的构建原理提供新的思维方式方法。[方法]通过对八卦卦象进行分析,并与《伤寒论》"六经"的气化状态进行对应,分析仲景的"六经"理论体系和组方原理。[结果]从八卦卦象的五行属性与"六经"气化的五行属性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形象地解释了"六经"的含义和部分有争议的《伤寒论》条文,使部分有争议的《伤寒论》条文从卦象的角度进行了直观的解读。[结论]八卦卦象可以很好地对应六经体系,从八卦卦象的角度解释"六经"及其条文的方法,使《伤寒论》的研究变得更加直观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八卦 卦象 六经 伤寒论 易医结合
下载PDF
六朝《异物志》与文学 被引量:8
3
作者 唐志远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79,共6页
在考察六朝《异物志》之存佚的文献基础上,对《异物志》与六朝文学之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认为《异物志》的出现为六朝文学特别是咏物赋的写作提供了素材,拓宽了畛域;而六朝文学之影响于《异物志》的写作,则主要表现在使《异物志》的... 在考察六朝《异物志》之存佚的文献基础上,对《异物志》与六朝文学之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认为《异物志》的出现为六朝文学特别是咏物赋的写作提供了素材,拓宽了畛域;而六朝文学之影响于《异物志》的写作,则主要表现在使《异物志》的文学性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志 六朝文学 咏物赋
下载PDF
六艺精神的价值意蕴——马一浮六艺价值观概述 被引量:3
4
作者 许宁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5-7,16,共4页
通过从历史文本到价值原则的创造性诠解,马一浮建构起自身的六艺价值观的结构,在此基础上阐发六艺价值观与培育民族精神、建构价值系统、公民道德建设等的现实意蕴。
关键词 马一浮 六艺 价值观
下载PDF
中国古代散文题材领域的新拓展——从李渔的《一家言》到沈复的《浮生六记》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强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1-96,共6页
李渔的《一家言》与沈复的《浮生六记》均以浅显的文言赋"闲情"、记"浮生",表现普通人的生活艺术、生活趣味、生活经验以及悲欢哀乐的生活情感,以性情中人的敏感领悟生活的哲理。沈复受到李渔的影响,《浮生六记》... 李渔的《一家言》与沈复的《浮生六记》均以浅显的文言赋"闲情"、记"浮生",表现普通人的生活艺术、生活趣味、生活经验以及悲欢哀乐的生活情感,以性情中人的敏感领悟生活的哲理。沈复受到李渔的影响,《浮生六记》中包含着一部浓缩的《闲情偶寄》。李渔与沈复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坐标意义在于:清代散文之一类,以《一家言》和《浮生六记》为代表,早已突破一般的"家务事、儿女情"的范围,将散文题材的领域推广到世俗日常生活的一切方面,构成了中国古代散文题材领域的又一次大的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家言》 《浮生六记》 李渔 沈复散文
下载PDF
《易传》类帛书零札九则 被引量:4
6
作者 丁四新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1,共9页
本文对马王堆《易传》类帛书的个别释文做了改正和补缀,就部分文本和易学问题作了重新理解、论述。
关键词 马王堆 帛书 易传 释文 数字卦
下载PDF
结合《余注伤寒论翼》探讨余听鸿对六气理论的认识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冰俊 陶国水 +3 位作者 陆曙 彭健 孔令豪 过祯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9期141-143,195,共4页
余听鸿推崇柯韵伯学术思想,在注解柯韵伯《伤寒论翼》时,融入个人通悟,结合临诊之经验,侧重从六气认识伤寒理论,以气化开阖枢分析三阴三阳,认为此为六经之大纲领。由伤寒而及温病、疫病,将温病统合于六气之中,结合各年气化不同辨治不同... 余听鸿推崇柯韵伯学术思想,在注解柯韵伯《伤寒论翼》时,融入个人通悟,结合临诊之经验,侧重从六气认识伤寒理论,以气化开阖枢分析三阴三阳,认为此为六经之大纲领。由伤寒而及温病、疫病,将温病统合于六气之中,结合各年气化不同辨治不同瘟疫,将寒温疫联系到一起;将六气理论推广至杂症调理,从气化生克辨治肝病肿胀,从燥湿相对角度理解痉症、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气 六经 余听鸿 《余注伤寒论翼》
下载PDF
象可以观——从“易象”到“六艺”之“象”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秀臣 《北方论丛》 2021年第6期36-42,71,共8页
“象”具有“可见性”,“象可以观”是“象”发生作用的基本前提,也是“象”实现其表意功能的根本保障。在先秦典籍文本中,不仅《易》中有“象”,《诗》《书》《易》《礼》《乐》《春秋》“六艺”均包含“象”。走出《周易》之“象”,... “象”具有“可见性”,“象可以观”是“象”发生作用的基本前提,也是“象”实现其表意功能的根本保障。在先秦典籍文本中,不仅《易》中有“象”,《诗》《书》《易》《礼》《乐》《春秋》“六艺”均包含“象”。走出《周易》之“象”,在更为广泛的领域产生思想和理论影响。通过“六艺”文本解读,解析“象”的各种存在形态,可以认识到“象”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由此进一步探求“象”与文本的联系,揭示“象”丰富复杂的审美内涵和文本内涵,可以为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民族特征提供实证依据和理论支持,理清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发生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理论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六艺
下载PDF
一个本源而本真的意义机制——马一浮六艺论新诠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乐恒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0-104,共5页
六艺论是马一浮的主要学术思想。本文指出,六艺论展现出一个本源而本真的意义机制。这个意义机制所以得以兴发流行,其根据则在于"六艺之为全体"、"六艺之为大用"、"六艺之为工夫"三个性质之相互涵摄。同... 六艺论是马一浮的主要学术思想。本文指出,六艺论展现出一个本源而本真的意义机制。这个意义机制所以得以兴发流行,其根据则在于"六艺之为全体"、"六艺之为大用"、"六艺之为工夫"三个性质之相互涵摄。同时,此三性质之相涵相摄,根据则在于"不易"、"变易"、"简易"之本然互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一浮 六艺论 意义 三易
下载PDF
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关系新探 被引量:8
10
作者 秦进才 《衡水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4-36,73,共24页
1910年,蔡元培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说法。1916年,易白沙论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其后逐渐形成了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关系问题。从对策时间看,董仲舒并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首倡者。从内容方面看... 1910年,蔡元培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说法。1916年,易白沙论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其后逐渐形成了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关系问题。从对策时间看,董仲舒并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首倡者。从内容方面看,董仲舒主张大一统,尊崇六艺之科、孔子之术与“独尊儒术”并不相等。从源流方面看,易白沙所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并非真实的董仲舒。从历史实际看,董仲舒著述中,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论述,董仲舒也无权实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六经是诸子百家共同的文化资源,汉武帝“表章六经”,尊崇经学,不是“独尊儒术”。总之,于情于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与董仲舒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易白沙 六经
下载PDF
风-赋、比、兴:作为华夏诗歌创作与审美思维的原理模型何以可能?——基于思维现象学的汉语音法、字法词源学的考察
11
作者 马正平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63-79,共17页
两千多年来历代学者普遍认为,作为华夏诗学开山纲领的诗歌创作理论"六诗"或"六义",风、雅、颂是"三体"(体裁),赋、比、兴、是"三用"(方法)。根据新现代后批判"非构思写作学"和"... 两千多年来历代学者普遍认为,作为华夏诗学开山纲领的诗歌创作理论"六诗"或"六义",风、雅、颂是"三体"(体裁),赋、比、兴、是"三用"(方法)。根据新现代后批判"非构思写作学"和"时空美学"基本原理,我们感到,对"六诗"或"六义"传统经典理解很可能是一种误读。一方面,"风"作为诗歌之美的象征性命名,包含"雅"与"颂",它是诗歌内容题材的三种风格。另一方面,赋、比、兴的真正含义很可能是指诗歌创作中所产生的美的表达章法思维(赋、比)和言语修辞思维(兴)的基本原理模型。这既是艺术创作原理模型,也是艺术审美原理模型。这种猜想有可能颠覆了学术界关于"风"和"比""兴"的传统理解和阐释,其意义在于,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在2000多年前不仅最早揭示了诗歌、艺术的形象思维的基本原理,也最早揭示了审美思维过程的基本原理模型。如果此猜想能够成立,可能首次建构起新现代后批判主义的"实践哲学"的基本原理。文章采用中西音法、字法词源学的思维现象学方法对上述观点的基本内涵进行了一种可能性的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诗 六义 风赋比兴 赋性思维 形象思维 非形式逻辑思维
下载PDF
“朴窝”考释——兼论彝文献中的彝族祖先迁徙叙事与祖灵崇拜
12
作者 茶志高 段金生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5-221,共7页
云南古代汉语诗歌和地方志文献中保存了数量较多的彝语词汇,对研究汉译彝音、彝语方言、地名及辞书编纂等具有重要价值。清代著名诗人、诗学理论家许印芳《五塘诗草》《朴窝行》中有"朴窝"一词即滇东昭通彝语,为"坝子&qu... 云南古代汉语诗歌和地方志文献中保存了数量较多的彝语词汇,对研究汉译彝音、彝语方言、地名及辞书编纂等具有重要价值。清代著名诗人、诗学理论家许印芳《五塘诗草》《朴窝行》中有"朴窝"一词即滇东昭通彝语,为"坝子"之意。现滇西巍山彝族腊罗话亦言"朴窝",意为"山坳,山间平地"。"朴窝"一词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许印芳解释为彝族首领二木那所居之地,《昭通志稿》解释"二木那"为地名,应依后者。《勒俄特依》中载"滋滋蒲吾",彝族"六祖分支"所载祖地"氐导普卧""滋祖仆吾""德砥仆卧""德歹濮卧",即《明史》所载"窦地甸",为昭通府。"朴窝""普卧""蒲吾""蒲武""仆吾""仆卧"等为汉译彝音,实为一义,均指"平坝"。彝文典籍中反复出现的"某某朴窝",与彝族先民的迁徙路线、定居地点有密切关系。弄清"朴窝"之义,无疑对研究昭通的历史地位及彝族的历史文化、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许印芳 朴窝 六祖分支 迁徙记忆
下载PDF
论荀子与《周易》的关系兼及“六经并称”的时代问题 被引量:4
13
作者 郝明朝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60,共13页
刘向称荀子"善为《易》",但文献所载《易》的传系中没有荀子。本文对荀子易学的渊源、荀子引《易》说《易》的特点、荀子与《易传》的关系以及"六经并称"的时代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荀子 《周易》 子弓 《易传》 六经并称
下载PDF
马一浮诗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14
作者 高迎刚 马龙潜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63,共6页
作为现代新儒家早期思想的代表人物,马一浮提出了以儒家“六艺之学”统摄天下诸学的主张。这是马先生的一个创举,体现着他对传统儒学有意识地改造和发扬。而作为其“六艺之学”的一个分支,他的诗学研究无论是在思想根源方面,还是在内在... 作为现代新儒家早期思想的代表人物,马一浮提出了以儒家“六艺之学”统摄天下诸学的主张。这是马先生的一个创举,体现着他对传统儒学有意识地改造和发扬。而作为其“六艺之学”的一个分支,他的诗学研究无论是在思想根源方面,还是在内在逻辑方面,都极富于哲理的意趣,处处体现着他对儒家义理之学的探究和体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一浮 六艺之学 诗学思想 义理 哲学
下载PDF
六朝书法美学及其自然主义精神
15
作者 左剑峰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24-129,共6页
六朝书法美学在汉代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向展开和细化,理论潜体系已初步形成。这个时代的书法创作处在积极拓展艺术表现可能性,追求变化多样、趣味丰富的历史阶段。与此相应,书法美学在创作论上总结了多种艺术创新途径。其中尤为强调从自... 六朝书法美学在汉代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向展开和细化,理论潜体系已初步形成。这个时代的书法创作处在积极拓展艺术表现可能性,追求变化多样、趣味丰富的历史阶段。与此相应,书法美学在创作论上总结了多种艺术创新途径。其中尤为强调从自然中获得的涵养对于创作的重要性。在作品论方面,既强调变化多姿的妍媚之美,又注重自然而然的效果,两极兼顾,形成"尚韵"的时代风貌。书法品评也日益具体化和客观化,理论探索与书法实践逐渐形成互动。"神"和"品"两个范畴的出现,表明书法艺术在形式创造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已越出可视的形式本身,由实入虚。无论是创作论、作品论还是鉴赏论,都贯穿着自然主义精神,它呈示出中国书法乃至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书法美学 自然主义 妍媚
下载PDF
“艺”的技术性收缩——从蓝江的发言讲起
16
作者 李科林 《科学.经济.社会》 2023年第6期32-35,共4页
艺术是在西学引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内涵和外延的现代概念。“艺”在被挪用和嫁接的过程中一方面吸收了来自西方的形式性审美鉴赏,另一方面,也减弱了在中国早期教育中的关于身体的技术性训练。重新解释“艺”所包含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 艺术是在西学引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内涵和外延的现代概念。“艺”在被挪用和嫁接的过程中一方面吸收了来自西方的形式性审美鉴赏,另一方面,也减弱了在中国早期教育中的关于身体的技术性训练。重新解释“艺”所包含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为我们反思当下的艺术教育提供了传统文化的思考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 技术 六艺
下载PDF
《古今医鉴》学术思想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威 屈伸 +1 位作者 于峥 杜松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6年第5期57-61,共5页
《古今医鉴》为一部切合实用的明代综合性医著,龚信纂集,龚廷贤续编,王肯堂校补。本书汇集诸家之论,博采众长,总论脉法、病机、药性、运气,分论内、外、妇、儿各科百余种病症,具较高临床参考价值。《古今医鉴》重视脉法、运气,提倡辨病... 《古今医鉴》为一部切合实用的明代综合性医著,龚信纂集,龚廷贤续编,王肯堂校补。本书汇集诸家之论,博采众长,总论脉法、病机、药性、运气,分论内、外、妇、儿各科百余种病症,具较高临床参考价值。《古今医鉴》重视脉法、运气,提倡辨病以六脉、八要为纲,调治情志以诸气为法,外治杂病推崇熏法。龚氏父子推崇明医,批判庸医,对现今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医鉴》 龚信 六气四因 调气开郁 外治熏法 推崇明医
下载PDF
刘毅六经辨证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伴高热验案
18
作者 郑文豪 刘毅 《内蒙古中医药》 2021年第8期81-82,共2页
关节病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病情重而难治的一型,本文介绍2例经过多种西医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合并高热的关节病型银屑病病例,刘毅主任中医师采用六经辨证选方用药,高热迅速消退,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为临床运用经方治疗皮肤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刘毅 六经辨证 关节病型银屑病 高热
下载PDF
马一浮国学观散论
19
作者 蒋国保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5-11,共7页
当今谈国学不能不追溯百年前学人的国学观。要追溯百年前学人的国学观,就务必要了解章太炎、马一浮的国学观,因为章马两先生的国学观是上个世纪初学人国学观的典型。本文对马一浮国学观的探讨,重在说明:马氏不赞成章氏以经、史、子、集... 当今谈国学不能不追溯百年前学人的国学观。要追溯百年前学人的国学观,就务必要了解章太炎、马一浮的国学观,因为章马两先生的国学观是上个世纪初学人国学观的典型。本文对马一浮国学观的探讨,重在说明:马氏不赞成章氏以经、史、子、集四部学问谈国学,将"国学"楷定为"六艺之学"。他对于其国学之定义并没有予以论证,只是陈述了他的看法——"国学"为"六艺之学",是因为中国固有的四部学问为"六艺"(六经)所统摄。他不但认为"六艺"统摄中国一切学问,还进而强调"六艺"亦统摄"西来的一切学术"。这一强调,旨在凸显"六艺之学"的世界意义,为其"世界人类文化最后必归于六艺"之见解确立学理上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一浮 国学 六艺 四部 统摄
下载PDF
晋卿封地与赵鞅在晋南建晋阳城时间考略
20
作者 任振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0-26,共7页
晋国六卿赵、魏、韩、范、智、中行的封地,除范氏的封地先后有所变动外,其余皆在晋南。晋顷公十二年灭祁氏、羊舌氏后,六卿专权,晋室弱,相互间形成了矛盾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晋侯为防范逃亡华山的羊舌氏子孙勾结强秦对晋国造成威胁,赵... 晋国六卿赵、魏、韩、范、智、中行的封地,除范氏的封地先后有所变动外,其余皆在晋南。晋顷公十二年灭祁氏、羊舌氏后,六卿专权,晋室弱,相互间形成了矛盾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晋侯为防范逃亡华山的羊舌氏子孙勾结强秦对晋国造成威胁,赵鞅则侧重以应对六卿间的内斗,在天时地利人和有利于己的条件与形势下,约于公元前513年秋,在自己封地赵邑(即赵伊)境内破土动工建边秦城堡晋阳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卿封地 赵鞅 赵伊 蒲坂 晋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