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盆栽耐寒木本观赏植物长途储运条件初探
1
作者 白霄霞 蒋淑磊 +5 位作者 刘睿思 孙延智 王玉婷 郑红娟 刘雅 郑书海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3期1-5,共5页
以盆栽耐寒木本观赏植物高山杜鹃“太行福星”(Rhododendron’Taihang Fuxing’)和茵芋(Skimmia reevesiana Fort.)为试验材料,在实验室模拟了长途运输过程中密闭的集装箱环境条件,探索适宜盆栽耐寒木本观赏植物的储运条件,以及长时间... 以盆栽耐寒木本观赏植物高山杜鹃“太行福星”(Rhododendron’Taihang Fuxing’)和茵芋(Skimmia reevesiana Fort.)为试验材料,在实验室模拟了长途运输过程中密闭的集装箱环境条件,探索适宜盆栽耐寒木本观赏植物的储运条件,以及长时间储运过程中温度和光照等影响盆栽观赏植物品质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其中高山杜鹃适宜运输温度为-2℃,而茵芋为1℃;使用PAR为50~60μmol/(m~2·s)的红光LED灯每天进行5 h的补光可有效降低2种植物的叶片黄化及落叶率;高山杜鹃更耐长途储运,密闭储运50 d对商品品质影响较小,茵芋建议储运时间控制在30 d左右,在密闭40 d后落叶率和黄化率急剧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栽观赏植物 耐寒 长途储运 高山杜鹃 茵芋
下载PDF
茵芋鲜叶挥发油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羊青 王建荣 +3 位作者 王清隆 王茂媛 晏小霞 王祝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631-2633,共3页
目的:研究茵芋Skimmia reevesiana Fort.鲜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茵芋鲜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其对2种人体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共鉴定出38种挥发性成... 目的:研究茵芋Skimmia reevesiana Fort.鲜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茵芋鲜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其对2种人体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共鉴定出38种挥发性成分,占精油总量的77.09%。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为乙酸香叶酯(23.70%)、匙叶桉油烯醇(9.26%)、氧化石竹烯(7.35%)、2,4-二叔丁基苯酚(5.47%)、δ-杜松醇(4.65%)、β-波旁烯(2.89%)、长叶烯(2.67%)。茵芋鲜叶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白色念珠菌(Canidia albicans)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作用。结论:该研究为茵芋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芋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抑菌活性
下载PDF
茵芋花粉培养效应的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阮淑明 郑天汉 +2 位作者 华伟平 吴远彬 兰思仁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5-520,共6页
为研究茵芋花粉的培养效应,采用蔗糖、硼酸、氯化钙三因素三水平培养基离体培养法,I2—KI、TTC、红墨水等染色法,以及生物荧光显微镜对花粉活力进行观察与检测,筛选有活力的花粉的最适培养基及活力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新鲜茵芋花粉粒呈黄... 为研究茵芋花粉的培养效应,采用蔗糖、硼酸、氯化钙三因素三水平培养基离体培养法,I2—KI、TTC、红墨水等染色法,以及生物荧光显微镜对花粉活力进行观察与检测,筛选有活力的花粉的最适培养基及活力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新鲜茵芋花粉粒呈黄色,花粉离体后逐渐转变为黄褐色.I2—KI、TTC对花粉染色无效;红墨水染色法使有活力的花粉在蓝色滤光片下呈绿色或原色,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花粉活力.花粉于25℃的恒温下离体培养4 h开始萌发,至24 h萌发稳定.蔗糖、硼酸、氯化钙三因素三水平培养基离体培养对花粉萌发的互作效应极显著,最优培养基为:15 g·L^(-1)蔗糖+0.05 g·L^(-1)硼酸+0.02 g·L^(-1)氯化钙,萌发率为60.0%;次优培养基为:15 g·L^(-1)蔗糖+0.03 g·L^(-1)硼酸+0.02 g·L^(-1)氯化钙,萌发率为58.0%;第三培养基为:15 g·L^(-1)蔗糖+0.01 g·L^(-1)硼酸+0.01 g·L^(-1)氯化钙,萌发率为50.4%.影响茵芋花粉萌发的主因素为氯化钙,次因素为蔗糖,辅助因素为硼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芋 花粉活力 染色法 离体培养
下载PDF
保存温度对茵芋花粉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兰思仁 郑天汉 +2 位作者 阮淑明 华伟平 吴远彬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6-303,共8页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保存温度、保存时间对茵芋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0、-12、0、4、6℃及室温的6种保存温度对茵芋花粉活力的影响明显.保存30 d时,20、-12、0、4、6℃及室温下保存的花粉活力分别为64.9%、63.7%、69.8%、70.9%、46...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保存温度、保存时间对茵芋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0、-12、0、4、6℃及室温的6种保存温度对茵芋花粉活力的影响明显.保存30 d时,20、-12、0、4、6℃及室温下保存的花粉活力分别为64.9%、63.7%、69.8%、70.9%、46.9%、19.5%,4℃下保存的花粉活力是室温的3.64倍.-20、-12℃下保存的花粉活力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呈直线下降,0、4、6℃及室温下保存的花粉活力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呈抛物线型下降.-20、-12℃适宜花粉90 d的较长时间保存,90 d时的花粉活力分别为63.8%、62.4%;0、4、6℃适宜30 d的短期保存,30 d时的花粉活力分别为69.8%、70.9%、46.9%;室温仅适宜12 d的临时保存,12 d时的花粉活力为5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芋 花粉 保存温度 保存时间 活力
下载PDF
茵芋花粉生活力测定及其贮藏方法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阮淑明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5,共5页
以茵芋花粉为材料,采用TTC染色法、I_(2)-KI染色法、红墨水染色法、离体萌发试验法进行花粉生活力测定,并测定直接贮藏与简单预处理后的贮藏花粉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TTC染色法、I_(2)-KI染色法不适合于茵芋花粉生活力测定,红墨水染色... 以茵芋花粉为材料,采用TTC染色法、I_(2)-KI染色法、红墨水染色法、离体萌发试验法进行花粉生活力测定,并测定直接贮藏与简单预处理后的贮藏花粉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TTC染色法、I_(2)-KI染色法不适合于茵芋花粉生活力测定,红墨水染色法、离体萌发试验法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可适于茵芋花粉生活力测定。茵芋花粉在贮藏前须经一定预处理,降低花粉含水量;7 d内贮藏可经预处理后室温进行,30 d内贮藏可于普通冰箱内进行,更长时间的贮藏可考虑低温甚至超低温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芋花粉 生活力测定 贮藏方法 花粉染色法 离体萌发试验
下载PDF
基质与激素对茵芋扦插成活率效应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郑天汉 李勇 +3 位作者 郑雪燕 张志才 刘诚 兰思仁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1期107-113,共7页
旨在探讨不同基质、不同激素及其浓度对茵芋扦插成活率的影响,以便筛选出最佳扦插基质、激素及其浓度组合,为茵芋驯化与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16种基质、5种激素种类及其浓度三因素析因设计,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茵芋扦插育... 旨在探讨不同基质、不同激素及其浓度对茵芋扦插成活率的影响,以便筛选出最佳扦插基质、激素及其浓度组合,为茵芋驯化与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16种基质、5种激素种类及其浓度三因素析因设计,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茵芋扦插育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激素及其浓度对提高茵芋扦插成活率影响效应明显,扦插基质对成活率影响最大,激素其次,激素浓度影响相对较小。16种基质类型中,珍珠岩30%+泥炭40%+河砂30%混合基质的扦插成活率最优。激素类型中,对茵芋扦插成活率影响效应依次为IAA>IAA+NAA>IBA+NAA>IBA>NAA,IBA+NAA和IAA+NAA的混合激素没有明显组合效应。激素浓度中,IBA+NAA、IBA、NAA的不同激素浓度间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浓度效应为浓度升高则成活率降低,IAA+NAA和IAA在不同浓度水平间的差异不显著;但是,清水对照的茵芋扦插成活率最高、平均成活率89.84%,则茵芋组织器官受机械损伤后具有较强的内源激素形成能力。茵芋扦插繁殖的最优措施为清水浸泡穗条和采用珍珠岩+泥炭+河砂(3:4:3)混合基质;次优方案为珍珠岩+泥炭+河砂(3:4:3)混合基质,配合实施浓度为400 mg/L的IAA激素;河砂基质配合实施浓度为400 mg/L的IAA激素,也是经济实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芋 扦插繁殖 基质 激素 成活率
下载PDF
茵芋属药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琪 冯芬 +6 位作者 张欢 刘慧 陈模 杨丽丽 李瑞 巩江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8期7893-7894,7925,共3页
茵芋是一种传统中药,其在镇痛、抗炎活性及工业价值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该文章对茵芋属植物的成分、药理、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及栽培技术等进行了概述,为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 茵芋 成分 药理 临床应用 注意事项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茵芋生物学特征观测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天汉 吴远彬 +1 位作者 阮淑明 兰思仁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31-34,共4页
调查观测茵芋的原生环境、生长特性及主要生物学特征,电镜显微和拍摄了子房结构、胚珠、花粉形态等,对茵芋主要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补充记录。发现茵芋子代的雌雄株分化比例为11.2∶88.8,茵芋花粉形态为近球形辐射对称,花粉粒直径为31.2—4... 调查观测茵芋的原生环境、生长特性及主要生物学特征,电镜显微和拍摄了子房结构、胚珠、花粉形态等,对茵芋主要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补充记录。发现茵芋子代的雌雄株分化比例为11.2∶88.8,茵芋花粉形态为近球形辐射对称,花粉粒直径为31.2—44.6μm。茵芋花粉平均活力为55.92%,红墨水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法等能快速、准确、有效地测定花粉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芋 植物器官 生物学 特征
下载PDF
茵芋驯化栽培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效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郑天汉 李勇 +2 位作者 吴远彬 郑雪燕 兰思仁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125-129,共5页
茵芋种子在泥炭+珍珠岩(6∶4)、腐质土100%、椰糠+珍珠岩+有机肥(7∶2∶1)3种基质类型培育,1年生苗木的高生长、芽分化、花蕾分化都达到极显著差异,泥炭+珍珠岩(6∶4)生长最优,1年生苗木平均高生长为15.6 cm,芽分化16.8个,1年生植株花... 茵芋种子在泥炭+珍珠岩(6∶4)、腐质土100%、椰糠+珍珠岩+有机肥(7∶2∶1)3种基质类型培育,1年生苗木的高生长、芽分化、花蕾分化都达到极显著差异,泥炭+珍珠岩(6∶4)生长最优,1年生苗木平均高生长为15.6 cm,芽分化16.8个,1年生植株花蕾分化6.9%;种子苗雌、雄株分化率为11.2%和88.8%。赤霉素、乙烯利、6-苄氨基嘌呤、多效唑、缩节胺等5种激素类型对茵芋萌芽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缩节胺对茵芋萌芽促进作用效果最优,与对照比增加37.82%。激素类型与浓度对茵芋抽高生长影响达显著水平,赤霉素则最优,高生长与CK比增加21.51%,多效唑、缩节胺、乙烯利则抑制茵芋植株的高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芋 驯化栽培 激素 萌芽 高生长
下载PDF
茵芋扦插不定根影响效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天汉 张志才 +2 位作者 李勇 郑雪燕 兰思仁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2期137-142,共6页
针对影响茵芋插穗不定根诱导发育这一关键要素,对基质类型、激素类型、激素浓度等因素进行分组试验及其效应分析,探讨影响茵芋扦插不定根发育因子及其理论,为茵芋驯化栽培与扦插繁殖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表明,16种基质、5种激素及其7种浓... 针对影响茵芋插穗不定根诱导发育这一关键要素,对基质类型、激素类型、激素浓度等因素进行分组试验及其效应分析,探讨影响茵芋扦插不定根发育因子及其理论,为茵芋驯化栽培与扦插繁殖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表明,16种基质、5种激素及其7种浓度水平对茵芋插穗不定根发育具极显著效应。其中:珍珠岩+泥炭(6∶4)、珍珠岩+河沙(6∶4)、珍珠岩+泥炭+河沙(3∶4∶3)、珍珠岩+红心土(4∶6)、珍珠岩+红心土(6∶4)、珍珠岩+泥炭+红心土(3∶4∶3)等6种基质对不定根促进效应突出,5种激素对不定根发育均有显著促进效应,IBA+NAA、IAA+NAA、IBA、NAA等4种激素对不定根发育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基质与激素对插穗不定根发育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但基质与激素浓度的交互效应差异极显著,珍珠岩+泥炭(6∶4)、珍珠岩+河沙(6∶4)、珍珠岩+泥炭+河沙(3∶4∶3)与激素浓度(1 200+1 200)mg·L^(-1)的交互促进作用突出。茵芋插穗不定根发育的最佳组合为:珍珠岩+泥炭(60%∶40%),IBA+NAA激素及其(1 200+1 200)mg·L^(-1)的激素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芋 扦插 植物生长素 基质 不定根
下载PDF
基质与激素对茵芋扦插苗萌芽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天汉 张志才 +3 位作者 李勇 郑雪燕 刘诚 兰思仁 《山东林业科技》 2016年第5期23-28,共6页
由于茵芋野生种质十分稀缺,生产上采取快繁技术培育苗木时,扦插繁植受限于穗条紧缺,组培繁植受限于以芽为主的外植体材料紧缺。为解决茵芋繁植材料问题,本课题采用16种基质类型、5种激素类型及7种浓度水平进行分组试验。探明了珍珠岩+泥... 由于茵芋野生种质十分稀缺,生产上采取快繁技术培育苗木时,扦插繁植受限于穗条紧缺,组培繁植受限于以芽为主的外植体材料紧缺。为解决茵芋繁植材料问题,本课题采用16种基质类型、5种激素类型及7种浓度水平进行分组试验。探明了珍珠岩+泥炭+河沙(3:4:3)配制的混合基质对萌芽促进效果最优、萌芽率达到65.69%,其他依次为珍珠岩+泥炭(6:4)、珍珠岩+泥炭+红心土(3:4:3)、珍珠岩+泥炭(4:6)、珍珠岩+河沙(4:6)、泥炭等。摸清5种植物生长素对茵芋扦插苗萌芽促进作用的强弱程度为IAA+NAA>IBA>IBA+NAA>NAA>IAA>清水对照,而且萌芽率与成活率二者之间呈反规律现象,即萌芽促进作用若强、生根成活作用就弱;发现IAA对茵芋萌芽没有浓度效应,且它与清水对照一样对萌芽促进作用较弱;发现混合激素明显优于单项激素,而且IAA+NAA(1:1)在(400+400)mg·L-1浓度水平下对茵芋萌芽促进效应最突出;IBA在1200mg·L-1的浓度水平下对茵芋萌芽促进效应最突出。提出3个促进茵芋萌芽方案:最优方案为珍珠岩+泥炭+河沙(3:4:3)的混合基质,配合使用浓度为(400+400)mg·L-1的IAA+NAA(1:1)混合激素;次优方案为珍珠岩+泥炭+河沙(3:4:3)混合基质,配合实施浓度为1200mg·L-1的IBA激素;方案三为珍珠岩+泥炭(6:4)混合基质,浓度为(1200+1200)mg·L-1的IBA+NAA(1:1)混合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芋 基质 激素 扦插苗 萌芽效应
下载PDF
不同栽培基质对茵芋幼苗生长以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龙海燕 陈菊艳 +1 位作者 徐超然 李鹤 《贵州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28-33,共6页
为探讨不同栽培基质对茵芋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筛选适宜推广应用的茵芋育苗栽培基质,以一年生茵芋幼苗为试材,使用不同配比基质进行盆栽试验,测定分析生长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通过11种不同基质栽培茵芋幼苗,其中纯黄心... 为探讨不同栽培基质对茵芋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筛选适宜推广应用的茵芋育苗栽培基质,以一年生茵芋幼苗为试材,使用不同配比基质进行盆栽试验,测定分析生长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通过11种不同基质栽培茵芋幼苗,其中纯黄心土和纯腐殖土能够显著提高茵芋幼苗苗高、地径的生长,促进生物量积累,提高植物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增强了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并有效减缓了茵芋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综合考虑性价比,纯腐殖土为11种不同栽培基质中最适宜茵芋幼苗栽培的优良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芋 栽培基质 生长特性 生理指标
下载PDF
培养基组分对茵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天汉 《上海农业学报》 2019年第5期18-22,共5页
为优化茵芋花粉增殖条件,采用蔗糖(A)、硼酸(B)、氯化钙(C)三因素三水平培养基离体培养法,使用染色法以及生物荧光显微镜对茵芋花粉活力进行观察与检测,筛选利于茵芋花粉活力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外部介质蔗糖、硼酸、氯化钙对花粉... 为优化茵芋花粉增殖条件,采用蔗糖(A)、硼酸(B)、氯化钙(C)三因素三水平培养基离体培养法,使用染色法以及生物荧光显微镜对茵芋花粉活力进行观察与检测,筛选利于茵芋花粉活力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外部介质蔗糖、硼酸、氯化钙对花粉管生长的交互效应极显著,15 g/L蔗糖+0. 01 g/L硼酸+0. 02 g/L氯化钙组合的花粉管最长(398. 8μm),15 g/L蔗糖+0. 03 g/L硼酸+0. 02 g/L氯化钙组合次之(364. 4μm)。三因素三水平互作下,对茵芋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效应具有较强一致性;A×B、A×C、B×C的双因素组合仅对茵芋花粉萌发具有一致性,对茵芋花粉管生长不具一致性。影响茵芋花粉管生长的主因素为氯化钙,次因素为硼酸,辅助因素为蔗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芋 花粉管 离体培养 增殖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