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0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pair of necrosis and defects of penile skin with autologous free skin flap 被引量:3
1
作者 Qiang Fu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6期741-744,共4页
We described a 27-year-old case of avulsion and traumatic degloving of penile with extensive penis skin necrosis.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donor skin was partially resected from lower limbs according to defect area o... We described a 27-year-old case of avulsion and traumatic degloving of penile with extensive penis skin necrosis.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donor skin was partially resected from lower limbs according to defect area of penile skin. Then shear the shape of graft was sheared, sutured to hostage skin defect and enswathed with tension. The postoperative appearance and function of the penis were satisfactory. It is suggest the homologous free skin flap from lower limbs is suitable for penile skin repair and beneficial to patient resulting in satisfactory erection and sha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is trauma autologous free skin flap repair
下载PDF
Repair of facial skin defect with a skin flap of SMAS pedicle
2
作者 王晓军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05年第3期214-214,共1页
To report a method of repair facial skin defects with a skin flap of SMAS pedicle.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defect of skin,design a skin flap with SMAS pedicle for repair of defect.Results The method has been s... To report a method of repair facial skin defects with a skin flap of SMAS pedicle.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defect of skin,design a skin flap with SMAS pedicle for repair of defect.Results The method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for skin defects of eyelid and lip in 14 cases with satisfied results.The area of the largest flap was 5 cm×3 cm.Conclusion Repairing facial defects such as eyelid skin defect or lip skin defect with skin flap of SMAS pedicle is a very good method.The flap has a good blood supporting and satisfactory color and flexibility.5 refs,6 fi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pair of facial skin defect with a skin flap of SMAS pedicle
下载PDF
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修复效果
3
作者 杜娇 王毅 +3 位作者 郑德义 张恺悦 陈大志 颜小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10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10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观察组予以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观察两组皮瓣情况(皮瓣一期成活率、增生性瘢痕、色素沉着发生率)、皮瓣感觉功能、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及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分]。结果:观察组皮瓣一期成活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增生性瘢痕、色素沉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感觉恢复优良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疼痛、力线及功能维度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血运可靠,能改善踝关节功能,促进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提高皮瓣一期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 皮瓣修复 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耳后沟带蒂皮瓣修复联合循证护理对难治性耳前瘘管反复感染患儿疗效及美学效果观察
4
作者 周聪 代文意 尚蕾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耳后沟带蒂皮瓣修复联合循证护理在难治性耳前瘘管反复感染患儿瘘管修复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随机将2020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83例反复感染耳前瘘管患儿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儿均实施耳前瘘管切除术,对照组... 目的探讨耳后沟带蒂皮瓣修复联合循证护理在难治性耳前瘘管反复感染患儿瘘管修复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随机将2020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83例反复感染耳前瘘管患儿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儿均实施耳前瘘管切除术,对照组耳前瘘管切除后直接周围皮肤减张拉拢缝合;观察组耳前瘘管切除后游离耳后沟皮瓣带蒂翻转至耳前缝合,术后配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程度、疗效及美学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51%,明显高于观察组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1,P=0.031)。观察组切口Ⅰ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Ⅱ期愈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患儿耳前瘘管均痊愈,治愈率均为100%,但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1.63±3.24)d,明显较对照组(19.25±4.81)d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483,P=0.000)。观察组美学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3,P=0.032)。结论耳后沟带蒂皮瓣修复难治性耳前瘘管反复感染创面安全、可靠,联合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切口愈合和皮瓣存活,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前瘘管 难治性 耳后沟带蒂皮瓣 皮瓣修复 循证护理 疗效 美学效果
下载PDF
局部皮下蒂皮瓣修复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一期切除术后缺损的效果及安全性
5
作者 刘珍珍 王秉林 +1 位作者 赵韶华 顾静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4期41-44,共4页
目的探究局部皮下蒂皮瓣对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一期切除术后缺损的修复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患者8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缝合(n=40),观察组采用皮下蒂皮瓣修复(n=40)。对比两组患者修复疗效、... 目的探究局部皮下蒂皮瓣对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一期切除术后缺损的修复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患者8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缝合(n=40),观察组采用皮下蒂皮瓣修复(n=40)。对比两组患者修复疗效、治疗后满意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修复疗效总有效率为95.00%大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满意度为97.50%大于对照组的80.00%(P<0.05);术后两组患者各项创面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均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对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于一期切除术后采用皮下蒂皮瓣修复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提升患者术后愈合情况,还可以提高术后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黑色素瘤皮肤癌 一期切除术 皮下蒂皮瓣 修复效果
下载PDF
顺行和逆行岛状皮瓣在手指末节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6
作者 易进 邹秀强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9期107-111,共5页
目的对比顺行和逆行岛状皮瓣在手指末节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手指末节离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红蓝球抽签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及观察组(n=40)。对... 目的对比顺行和逆行岛状皮瓣在手指末节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手指末节离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红蓝球抽签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及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伤指活动度、伤指血液循环、伤指恢复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两点辨别觉低于对照组,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指甲长度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液循环优良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伤指感觉恢复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动脉逆行与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的一般情况均较优,但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在手指末节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方面的效果更佳,能更好地促进患者伤指活动及血液循环的恢复,手术时间及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均更短,综合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末节离断伤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 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术 皮肤软组织修复
下载PDF
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瓦合邻指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脱套样软组织缺损
7
作者 石定 刘宗义 +4 位作者 苟军全 宋永斌 马芮 魏向丽 荣向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示指背邻指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末节脱套样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0月-2021年2月,笔者医院对12例拇指末节脱套样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示指背邻指皮... 目的:探讨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示指背邻指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末节脱套样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0月-2021年2月,笔者医院对12例拇指末节脱套样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示指背邻指皮瓣瓦合修复,创面面积2.0 cm×5.5 cm~3.5 cm×7.5 cm,门诊随访皮瓣外观与感觉、手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范围为2.0 cm×2.0 cm~3.5 cm×4.0 cm,示指近节背侧邻指皮瓣切取范围为1.5 cm×2.0 cm~3.0 cm×3.5 cm。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9.4个月,11例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10例邻指皮瓣成活良好,伤口甲级愈合。远期随访,10例拇指指腹饱满,外观满意,2例拇指指尖皮瓣萎缩。12例皮瓣供区均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功能恢复良好。12例拇指恢复良好的对捏及对掌功能,拇指指腹两点感觉辨别试验为7~16 mm,指背两点感觉辨别试验为6~11 mm。评定手功能:优8例,良2例,中2例。结论: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示指背邻指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末节脱套样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便、安全,临床效果好,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脱套伤 软组织缺损 皮瓣 修复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外踝部毁损伤创面的疗效
8
作者 刘江涛 曾纯 +2 位作者 李丽香 王一勇 黄书润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802-1805,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外踝部毁损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应用VSD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毁损伤创面6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一期清创后行VSD治疗5~7 d,基底清洁后二期行腓动脉穿支皮瓣皮瓣修复...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外踝部毁损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应用VSD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毁损伤创面6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一期清创后行VSD治疗5~7 d,基底清洁后二期行腓动脉穿支皮瓣皮瓣修复。结果:62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术后皮瓣中远端出现回流障碍、淤血情况,经48 h内反复行皮瓣内静脉放血后好转。59例腓动脉穿支皮瓣成活良好,皮瓣远端约1~3 cm出现发黑坏死3例,但基底未见肌腱或骨质外露,经换药后治愈2例,再次清创行自体皮片移植后治愈1例。创面愈合时间12~32 d,平均愈合时间16.5 d;随访时间12~15个月,观察皮瓣柔软,与周缘皮肤颜色相近,耐磨性好,外观功能恢复满意,踝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未并发溃疡;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估足踝部功能优良率为100%。结论:采用VSD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毁损伤创面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后期皮瓣质地良好、厚薄适中、耐磨及外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皮瓣 足踝部 创伤与缺损 皮瓣修复
下载PDF
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C形缺损
9
作者 石定 刘宗义 +4 位作者 荣向科 宋永斌 马芮 徐春娟 赵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C形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21年7月,笔者科室采用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C形缺损患者6例,缺损面积为1.6 cm×2.8 cm~3.5 cm×4.5 cm,缺损范围... 目的:探讨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C形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21年7月,笔者科室采用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C形缺损患者6例,缺损面积为1.6 cm×2.8 cm~3.5 cm×4.5 cm,缺损范围均大于拇指周径的1/2,不超过3/4,皮瓣切取面积为2.0 cm×3.2 cm~4.0 cm×5.0 cm,供区移植全厚皮片。术后通过电话、微信和门诊随访皮瓣外观、感觉及手功能。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3~26个月,平均9.4个月,所有皮瓣全部存活,供、受区均未发生感染,皮瓣外观良好,两点分辨觉8~22 mm。供区植皮均成活良好,2例供区愈合后遗留线性瘢痕。手指功能:优4例,良1例,可1例。结论: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C形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不损伤主要血管,术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皮神经 皮瓣 软组织缺损 修复
下载PDF
不同皮瓣修复术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手术时间及口腔功能指标的影响
10
作者 王恪钢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63-66,共4页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行不同皮瓣修复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两组均施以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对照组胸大肌位置选择皮瓣,观察组为股前外侧皮瓣,比较不同...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行不同皮瓣修复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两组均施以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对照组胸大肌位置选择皮瓣,观察组为股前外侧皮瓣,比较不同部位皮瓣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拔除胃管时间、经口进食时间、皮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皮瓣制作+显微吻合时间长于对照组;外形修复、正常进食、口腔开合功能、口腔容纳水测试、正常吞咽、咀嚼功能、语言表达能力、正常咬合功能分数,皮瓣成活率和修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皮瓣修复患者行不同皮瓣修复术的效果存在差异,股前外侧皮瓣相对比胸大肌皮瓣更具备优势,可缩短手术时间,改善口腔功能,安全度、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皮瓣修复术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 手术时间 口腔功能 股前外侧 满意度
下载PDF
精细缝合配合局部皮瓣在面部皮肤肿物切除修复中的应用
11
作者 张领军 薛涵 +1 位作者 刘明 薛仰杰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28-133,共6页
目的探讨精细缝合配合局部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肿物切除术后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行面部皮肤肿物切除术的8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行面部皮肤肿物切除术后,观察组采取精细缝... 目的探讨精细缝合配合局部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肿物切除术后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行面部皮肤肿物切除术的8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行面部皮肤肿物切除术后,观察组采取精细缝合+局部皮瓣修复创面,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局部皮瓣修复。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瘢痕形成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水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拆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3月瘢痕宽度、最薄处厚度均小于对照组,术后12月瘢痕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切口甲级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精细缝合配合局部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肿物切除后创面,可明显减轻术后瘢痕形成,促进切口愈合,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皮肤肿物 精细缝合 局部皮瓣 修复
下载PDF
头皮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局部皮瓣转移联合游离皮片移植术修复11例分析
12
作者 胡晋云 李关芳 +2 位作者 张宁宁 谢彤阳 卫艳萍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4年第2期81-84,101,共5页
目的探讨头皮恶性肿瘤切除后形成的创面应用局部皮瓣转移联合游离皮片移植术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治疗并完成随访的11例头皮恶性肿瘤患者资料。患者年龄30~91岁,男4例,女7例,基底细... 目的探讨头皮恶性肿瘤切除后形成的创面应用局部皮瓣转移联合游离皮片移植术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治疗并完成随访的11例头皮恶性肿瘤患者资料。患者年龄30~91岁,男4例,女7例,基底细胞癌6例,鳞状细胞癌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部皮瓣转移联合游离皮片移植术修复头皮恶性肿瘤切除后形成的创面。结果11例患者均一期手术完成,所有转移皮瓣和移植皮片均成活,术后均未出现感染,切口甲级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肿瘤无复发,创面修复良好,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局部皮瓣转移联合游离皮片移植术是头皮恶性肿瘤术后创面修复的理想方法,具有手术一期完成、转移皮瓣及游离皮片易于成活、肿瘤复发率低、恢复良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皮肤 恶性 头皮 创面修复 局部皮瓣 皮片移植
下载PDF
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对手部创伤的修复治疗价值研究
13
作者 关翰辉 彭龙 +5 位作者 刘承伟 弓贺炜 袁虹豪 董书男 陈禺 黄华先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0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在手部创伤患者治疗中采用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的修复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46例手部必须进行皮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应用胸腹部穿... 目的:分析在手部创伤患者治疗中采用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的修复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46例手部必须进行皮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应用胸腹部穿支皮瓣进行修复治疗,观察组应用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进行修复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皮瓣成活优良率、手部再造功能恢复优良率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2组术中失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皮瓣成活优良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手部再造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治疗手部创伤患者,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术后皮瓣成活优良率和手部再造功能恢复优良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创伤 桡动脉掌浅支 腕横纹 游离皮瓣 修复 价值
下载PDF
局部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肿瘤术后缺损的疗效
14
作者 朱伟 谌宏运 张金松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8期524-528,共5页
目的 探讨局部皮瓣在面部皮肤肿瘤术后缺损修复的疗效。方法 选取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手术治疗的面部皮肤肿瘤患者,共41例,包括基底细胞癌19例,鳞状细胞癌(含角化棘皮瘤)16例,色素痣5例,表皮囊肿并感染1例。根据术... 目的 探讨局部皮瓣在面部皮肤肿瘤术后缺损修复的疗效。方法 选取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手术治疗的面部皮肤肿瘤患者,共41例,包括基底细胞癌19例,鳞状细胞癌(含角化棘皮瘤)16例,色素痣5例,表皮囊肿并感染1例。根据术后面部缺损不同部位及大小,使用易位皮瓣、推进皮瓣、旋转皮瓣等类型的局部皮瓣一期修复创面,恶性肿瘤者经病理回示边缘及基底无肿瘤细胞后再行局部皮瓣修复。所有缺损修复时切缘不能有太大张力,均行皮下缝合及皮肤缝合,术后5~7 d拆线。结果 拆线时41例患者局部皮瓣均存活,面部轮廓基本正常,面部器官游离缘无扭曲;随访6~12个月,术区功能恢复良好,皮瓣色泽与周围组织较好匹配,平整度可、质地柔软,局部无牵拉变形、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 局部皮瓣修复面部缺损有较好功能恢复及美容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皮瓣 皮肤肿瘤 面部缺损修复
下载PDF
轻中度颅脑损伤致头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游离皮瓣修复术后皮瓣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宋敬畏 石珂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2期26-31,共6页
目的分析轻中度颅脑损伤所致头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患者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后,皮瓣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轻中度颅脑损伤所致头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皮... 目的分析轻中度颅脑损伤所致头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患者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后,皮瓣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轻中度颅脑损伤所致头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皮瓣修复术后是否发生皮瓣血栓,将研究对象分为无血栓组和血栓组,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到105例患者,皮瓣修复术后发生皮瓣血栓21例(血栓组),发生率为20%,其中动脉血栓8例(38.09%),静脉血栓10例(47.62%),混合血栓3例(14.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术前空腹血糖水平、术前术后血压水平、D-二聚体水平、术后是否给予抗凝药物应用、是否加压包扎是皮瓣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空腹血糖偏高、术后血压水平偏低、D-二聚体水平较高、术后进行加压包扎是轻中度颅脑损伤所致头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患者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后发生皮瓣血栓的危险因素。结论轻中度颅脑损伤所致头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患者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后皮瓣血栓形成发生率较高,术前空腹血糖偏高、术后血压水平偏低、D-二聚体水平较高、术后进行加压包扎是其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其风险评估,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血栓形成风险,提升皮瓣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头面部 大面积组织缺损 游离皮瓣 皮瓣移植修复 血栓形成
下载PDF
大面积横向推进皮瓣修复颜面侧较大皮肤缺损的研究
16
作者 康春雨 李博强 +1 位作者 税文祥 杨跃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大面积横向推进皮瓣修复颜面侧较大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例单侧颜面侧较大体表良性肿瘤和瘢痕切除术后患者,颜面侧皮肤缺损平均宽度为5.2 cm。通过创面两侧广泛皮下分离,横向推... 目的:探讨应用大面积横向推进皮瓣修复颜面侧较大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例单侧颜面侧较大体表良性肿瘤和瘢痕切除术后患者,颜面侧皮肤缺损平均宽度为5.2 cm。通过创面两侧广泛皮下分离,横向推进,未做皮肤扩张,即完成创面覆盖,从而达到修复的目的。结果:所有患者经6个月~5年随访,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远期无眼睑外翻等并发症。仅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边缘良性肿物复发,通过再次手术切除后痊愈。结论:应用广泛皮下游离的大面积横向推进皮瓣修复颜面侧较大皮肤缺损,无需皮肤扩张,临床疗效较好,是相对理想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面侧 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 修复 体表肿瘤
下载PDF
游离腓骨皮瓣移植修复前臂外伤后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17
作者 明光福 石小田 +1 位作者 汪坤菊 邱勋永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皮瓣移植修复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因外伤导致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11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所有患者急诊时均行...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皮瓣移植修复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因外伤导致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11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所有患者急诊时均行外伤清创等相关治疗,创面感染控制满意后采取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修复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同侧腓骨下段长度7~11 cm,携带游离皮瓣大小为5 cm×8 cm~10 cm×18 cm。腓骨植入骨缺损处后采取钛板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结果11例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术后全部成活。术后均获得18个月以上的随访,全部患者的移植腓骨与前臂骨缺损完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9个月。11例患者中前臂功能优3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为90.9%。切取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的供区植皮全部成活,功能好,未出现特别不适。结论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技术是治疗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一次性解决了骨和皮肤同时缺损,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皮肤软组织缺损 游离腓骨皮瓣 腓动脉穿支 创面修复
下载PDF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对皮瓣成活率的影响
18
作者 李家米 李忠 侯识志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单纯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120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 目的探究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单纯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120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施以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与足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皮瓣成活率[96.67%(58/60)]高于对照组[81.6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8,P=0.008)。观察组血管危象发生率[3.33%(2/60)]低于对照组[16.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15)。治疗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足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后尽早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可提高皮瓣存活率,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改善足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 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成活率 血管危象发生率 足部功能评分
下载PDF
岛状皮瓣在大面积面部软组织皮肤缺损美容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9
作者 徐功志 吕璐 +1 位作者 毛水红 张家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究岛状皮瓣在大面积面部软组织皮肤缺损美容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大面积面部软组织皮肤缺损美容修复患者共计80例,根据修复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修复组(n=36)以及改良修复组(n=4... 目的:探究岛状皮瓣在大面积面部软组织皮肤缺损美容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大面积面部软组织皮肤缺损美容修复患者共计80例,根据修复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修复组(n=36)以及改良修复组(n=44),常规修复组接受游离皮瓣修复术;改良修复组接受岛状皮瓣修复术。于术后7 d评估两组面部软组织修复治疗的总有效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术后疼痛程度;采用毛细血管反应时间、术后皮瓣温度评估术后皮瓣修复效果;记录总住院时间;于术后14 d比较面部活动度评分、肌力评分、感觉评分、外形评分。结果:改良修复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常规修复组的80.56%(P<0.05);另外改良修复组的VAS评分、毛细血管反应时间短于常规修复组(P<0.05),且修复后皮瓣温度、活动度评分、肌力评分、感觉评分、外形评分均高于常规修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岛状皮瓣在大面积面部软组织皮肤缺损修复中应用效果良好,且面部功能、感觉恢复情况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软组织皮肤缺损 岛状皮瓣 腹部带蒂皮瓣 修复 应用价值
下载PDF
逆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
20
作者 吴耿 陈飞强 +3 位作者 邓凯 宋锦旗 林利忠 邓君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18-321,共4页
目的探讨逆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应用逆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面积为(5 cm×6 cm)~(10 cm&... 目的探讨逆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应用逆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面积为(5 cm×6 cm)~(10 cm×13 cm)。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皮瓣大小(6.0 cm×7.5 cm)~(12.0 cm×15.5 cm)。手术时间2~3 h,平均2.5 h;出血量150~250 mL,平均180 mL;住院时间12~18 d,平均14 d。术后皮瓣成活良好,无血管危象发生。供区伤口直接闭合6例,游离植皮4例,均一期愈合。1例患者供区植皮区瘢痕轻度挛缩。本组1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2年。皮瓣外形满意,色泽接近正常,质地弹性良好,两点辨别觉6~8 mm,平均7 mm。患者膝关节活动基本正常,行走正常。结论应用逆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具有血管恒定、血管蒂长、皮肤质地相近等优点,是修复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创面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缺损 膝关节周围 股前外侧皮瓣 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