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kin rash caused by EGFR-TKI could be treated successfully by Pien Tze Huang Unguentum Compositum: a case report
1
作者 Mingzi Zhang Qi Li Yehong Sun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22年第6期440-445,共6页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ancer therapy.However,EGFR is highly expressed in the skin and gives rise to one of the most concerning issues for the E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ancer therapy.However,EGFR is highly expressed in the skin and gives rise to one of the most concerning issues for the EGFR-TKI treatment,namely skin toxicity.Antibiotics and corticosteroids are usually used to treat the EGFR inhibitor-associated skin rash,with prominent side effects over long-time use.Pien Tze Huang(PZH)Unguentum Compositum is a traditional product for external application which is mad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oil base.Herein,we reported the case of a 50-year-old man who presented with skin rash on the face,head,and back induced by an EGFR-TKI named erlotinib.By using PZH Unguentum Compositum,we observed that the skin rash was mitigated and eventually disappeared.This case report suggests that PZH Unguentum Compositum may be an effective therapy in treating skin rash caused by EGFR-TKI with fewer side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skin rash Pien Tze Huang ERLOTINIB
下载PDF
New Insights in the Skin Protective Activity of a Dexpanthenol Containing Formula (BEPANTHEN<sup>®</sup>) in a Diaper Rash-Like Model
2
作者 Erwan Peltier Karim Mekideche +1 位作者 Jean-Eric Branka Sonja Trapp 《Journal of Cosmetics, Dermatological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20年第2期76-84,共9页
<strong>Background:</strong> Dexpanthenol containing formula (BEPANTHEN<sup>®</sup>), formulated as a water in oil preparation, is currently widely marketed as a diaper care product aiming... <strong>Background:</strong> Dexpanthenol containing formula (BEPANTHEN<sup>®</sup>), formulated as a water in oil preparation, is currently widely marketed as a diaper care product aiming to protect baby’s buttocks and repair diaper dermatitis. Dexpanthenol is a well-known moisturizer with barrier-improving properties and the oily phase of the water in oil preparation forms a lipophilic film on the skin surface that isolates the skin from irritants (feces and urine). Prolonged contact with irritants triggers a local inflammation cascade responsible for the cutaneous erythema.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properties of skin barrier preparations, we took advantage of an <i>ex vivo</i> model of healthy human skin discs especially designed to evaluate protective and/or repairing effects of topical preparations recommended for baby’s buttocks through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leukin-1 alpha release (a cytokine considered as the <em>Primum movens</em> of the skin inflammatory reaction), following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irritants. <strong>Methods: </strong>Healthy human skin discs have been incubated in the absence (control) or in the presence of two irritants,<em> i.e.</em> a “urine like + urease” preparation and sodium dodecyl sulfate, and in the presence of three ointments, one containing dexpanthenol, but not the other two. At the end of the incubation period, interleukin-1 alpha (IL-1<em>α</em>) was quantified in the explants culture media.<strong> Results: </strong>“Urine like + urease” preparation (ULU) and 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 both increased IL-1<em>α</em> production of skin explants by 181.1% (p < 0.001) and 88.3% (p < 0.001), respectively. The dexpanthenol containing formula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ULU- and the SDS-induced IL-1<em>α</em> release by 67.42% (p < 0.001) and 46.55% (p < 0.001), respectively. Under the sam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ne of the formulas without dexpanthenol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ULU-induced IL-1<em>α</em> release by 45.94% (p < 0.01) but not the SDS-induced one, and the other tested formulation displaye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IL-1<em>α</em> production regardless of the irritant applied. Moreover, the effect of the dexpanthenol containing formula on the ULU-induced IL-1<em>α</em> releas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effect of the other formula;a difference of 19.6 % (p < 0.05) was observed.<strong> Conclusion: </strong>Dexpanthenol containing formula (BEPANTHEN<sup>®</sup>) provides good protection of baby’s buttocks against irritants. Its protective effect seems to be superior compared with other products, which did not contain this ingredient. Moreover,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 that dexpanthenol displays <i>per se</i> a real IL-1<em>α</em> production inhibitory effect. This work, however, consists of preliminary studies and additional investigations involving more formulas and end-points such as the quantification of other pro- or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or resolvins for example, are need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utaneous protective effect of dexpanthen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xpanthenol BEPANTHEN® Human skin Protection INTERLEUKIN-1 Diaper-rash
下载PDF
奥马珠单抗注射剂治疗哮喘致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1例分析
3
作者 李娜 郭军 +3 位作者 郭文佳 吕茵茵 李彩宏 牟向东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2期211-212,222,共3页
目的 提示临床奥马珠单抗注射剂联合治疗中重度过敏性哮喘使用过程中需加以关注可能引起的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方法 分析1例奥马珠单抗注射剂联合治疗中重度过敏性哮喘过程中,发生迟发型过敏大面积皮疹,通过不良反应相关性分析鉴别该... 目的 提示临床奥马珠单抗注射剂联合治疗中重度过敏性哮喘使用过程中需加以关注可能引起的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方法 分析1例奥马珠单抗注射剂联合治疗中重度过敏性哮喘过程中,发生迟发型过敏大面积皮疹,通过不良反应相关性分析鉴别该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药物和处理措施。结果 患者不良反应为迟发型大面积过敏皮疹,排除患者病情和合并用药情况,判断引起患者严重大面积皮疹的原因为注射使用奥马珠单抗。不良反应相关性评价为“肯定”,立即予以停药并对症处理后患者好转,未发生后遗症。结论 临床应加强监测奥马珠单抗注射剂引起的迟发型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措施,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珠单抗注射剂 迟发型过敏反应 过敏性哮喘 皮肤过敏反应 皮疹
下载PDF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蒙脱石散对婴幼儿尿布疹的疗效观察与研究
4
作者 陈晓明 刘华之 +3 位作者 罗艳 黄华春 曾小青 陈高平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0期84-88,共5页
目的探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FGF)凝胶联合蒙脱石散对婴幼儿尿布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婴幼儿尿布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6... 目的探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FGF)凝胶联合蒙脱石散对婴幼儿尿布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婴幼儿尿布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rbFGF凝胶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蒙脱石散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恢复情况、皮肤损伤程度、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皮肤发红、皮肤破裂面积及皮肤侵蚀程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尿布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干扰素-γ(IFN-γ)水平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TNF-α、IL-4、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bFGF凝胶联合蒙脱石散应用于婴幼儿尿布疹的疗效显著,可减轻皮肤损伤程度,改善机体炎症反应,缩短尿布疹消退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 蒙脱石散 婴幼儿尿布疹 皮肤损伤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下载PDF
替雷利珠单抗致皮肤不良反应
5
作者 石艾秀 曹双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1-363,共3页
报告1例替雷利珠单抗(PD-1抑制剂)靶向治疗后引起皮肤不良反应。患者男,63岁。使用PD-1抑制剂后躯干和四肢出现红斑、斑丘疹及斑块半年,加重1个月。皮肤科检查:双下肢见泛发性暗紫红色斑块和斑片,表面呈蛎壳样外观,Auspitiz征(+);躯干... 报告1例替雷利珠单抗(PD-1抑制剂)靶向治疗后引起皮肤不良反应。患者男,63岁。使用PD-1抑制剂后躯干和四肢出现红斑、斑丘疹及斑块半年,加重1个月。皮肤科检查:双下肢见泛发性暗紫红色斑块和斑片,表面呈蛎壳样外观,Auspitiz征(+);躯干部及双上肢散在分布红斑、丘疹及斑丘疹,部分中央溃疡及结痂;双侧手背见数片紫红斑块,表面见白色网状纹;右手掌心、左手大鱼际见胼胝样黄色斑块,呈衣领样外观。诊断:替雷利珠单抗致皮肤不良反应。治疗:PD-1继续治疗,对症处理后皮损明显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雷利珠单抗 皮肤不良反应 银屑病样皮损 扁平苔藓样疹
下载PDF
1例老年皮肌炎合并吞咽困难和营养不良患者的护理
6
作者 王灿 贾雪飞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3期75-79,共5页
本文总结1例老年皮肌炎合并吞咽困难和营养不良患者的护理经验。针对患者的吞咽困难以及营养状况及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方案,同时加强皮肤护理,严格规范用药,积极处理并发症,并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稳定患者情绪,改善吞咽障碍... 本文总结1例老年皮肌炎合并吞咽困难和营养不良患者的护理经验。针对患者的吞咽困难以及营养状况及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方案,同时加强皮肤护理,严格规范用药,积极处理并发症,并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稳定患者情绪,改善吞咽障碍,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吞咽困难 营养支持 皮疹 康复训练 心理护理
下载PDF
清燥救肺汤联合银翘三黄膏治疗肺腺癌靶向药物相关性皮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小莉 霍志刚 +1 位作者 毕俊芳 张华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4期407-411,共5页
目的:观察清燥救肺汤联合银翘三黄膏对肺腺癌靶向药物相关性皮疹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于该院治疗的76例肺癌靶向药物所致相关性皮疹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8例患者,在常规... 目的:观察清燥救肺汤联合银翘三黄膏对肺腺癌靶向药物相关性皮疹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于该院治疗的76例肺癌靶向药物所致相关性皮疹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8例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清燥救肺汤联合银翘三黄膏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因子κB(NF-κB)、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趋化因子10(CXCL10)、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和细胞角蛋白19降解片段-2G2(CK19-2G2)水平,进行皮疹面积、瘙痒评价,记录皮疹首次改善时间,检测角质层含水量、皮脂含量,观察皮疹分级,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NF-α、sICAM-1和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M-CSF、CXCL10、NF-κB和TSLP水平低于对照组,CYFRA21-1、CK19-2G2和TGF-α水平低于对照组,皮疹面积、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皮疹首次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角质层含水量、皮脂含量高于对照组,皮疹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7%(37/38),较对照组(81.58%,31/38)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燥救肺汤联合银翘三黄膏治疗肺腺癌靶向药物相关性皮疹,可抑制患者机体炎症,改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传导,降低TSLP、肿瘤标志物水平,缩短皮疹首次改善时间,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皮肤屏障功能,改善皮疹分级,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燥救肺汤 银翘三黄膏 肺腺癌靶向药物相关性皮疹 炎症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传导 皮肤屏障功能 皮疹分级
下载PDF
6例太藤丘疹红皮病样表现病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8
作者 李群燕 孔祥君 +5 位作者 刘栋 李芸芸 王绍崳 李悦 聂振华 张理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 探讨以太藤丘疹红皮病(PEO)样表现的临床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6例PEO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例PEO病例合并肾透明细胞癌,1例为药物诱发,其余4例为原发。结论 PEO可能为一组异质性疾病,临床诊断有赖于对其他皮肤疾病的排... 目的 探讨以太藤丘疹红皮病(PEO)样表现的临床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6例PEO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例PEO病例合并肾透明细胞癌,1例为药物诱发,其余4例为原发。结论 PEO可能为一组异质性疾病,临床诊断有赖于对其他皮肤疾病的排除,特发的PEO可能只占诊断病例的一部分。故鉴别继发性PEO与假性PEO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藤丘疹红皮病 折叠椅征 皮肤病理 瘙痒 药疹
下载PDF
疏风透疹汤联合银翘三黄膏治疗肺癌靶向药物相关性皮疹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马小莉 霍志刚 +1 位作者 毕俊芳 张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897-902,共6页
[目的]观察疏风透疹汤联合银翘三黄膏治疗肺癌靶向药物相关性皮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石家庄市中医院治疗的80例肺癌靶向药物所致相关性皮疹患者,治疗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西医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 [目的]观察疏风透疹汤联合银翘三黄膏治疗肺癌靶向药物相关性皮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石家庄市中医院治疗的80例肺癌靶向药物所致相关性皮疹患者,治疗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西医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西医组基础上给予疏风透疹汤联合银翘三黄膏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 helper cell 1/T helper cell 2,Th1/Th2)比例、T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并检测角质层含水量、经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皮脂含量;进行皮疹面积、皮疹颜色、瘙痒、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简版(depression anxiety and stress scale-21,DASS-21)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价,给予皮疹分级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sVCAM-1、IL-17A、HMGB1、TSLP水平低于西医组(P<0.05),CD4^(+)水平高于西医组(P<0.05),Th1/Th2、CD8^(+)水平、TEWL水平低于西医组(P<0.05)。观察组患者角质层含水量、皮脂含量高于西医组(P<0.05),皮疹颜色、皮疹面积、瘙痒评分低于西医组(P<0.05),皮疹分级优于西医组(P<0.05),观察组DASS-21、DLQI评分低于西医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50%)高于西医组(82.50%)(P<0.05)。[结论]以疏风透疹汤及银翘三黄膏治疗肺癌靶向药物相关性皮疹患者,可调节Th1/Th2平衡及免疫功能,抑制炎症,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缓解负性情绪,提升疗效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风透疹汤 银翘三黄膏 肺癌靶向药物相关性皮疹 炎症 免疫功能 皮肤屏障功能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诱导小鼠皮疹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10
作者 焦敏 滕威 +3 位作者 沈皓 龚福恺 于鲁海 吴建华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5期34-38,共5页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EGFR-TKI)诱导的小鼠皮疹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给予EGFR-TKI靶向药物厄洛替尼成功建立皮疹模型的4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阿司匹林高、中、低剂量组,...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EGFR-TKI)诱导的小鼠皮疹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给予EGFR-TKI靶向药物厄洛替尼成功建立皮疹模型的4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阿司匹林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另取正常雄性Balb/c小鼠10只作为对照组。阿司匹林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阿司匹林1.13、0.75、0.38 mg,对照组灌胃给予100 mg/kg蒸馏水,1次/天,共30 d。记录各组小鼠皮肤情况及饮食、饮水、排尿、排便、精神状态、瘙痒等情况,皮肤水分测试分析仪检测皮肤水分,并进行皮肤炎症情况评分。处死后取背部皮肤,HE染色后观察皮肤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对照组小鼠皮肤及一般情况均正常;模型组、阿司匹林低剂量组小鼠背部皮肤出现皮疹、结痂、脱屑,从第1周开始出现饮食减少、饮水增多、排尿增多、排便减少等情况,伴随焦躁不安、抓挠背部等行为;阿司匹林高、中剂量组小鼠皮肤皮疹、结痂、脱屑等均较模型组好转,从第2周开始饮食慢慢恢复正常。仅模型组小鼠出现轻度瘙痒,其余各组小鼠均未出现瘙痒。对照组小鼠皮肤组织表皮各层未见异常改变;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有表皮增厚现象,真皮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阿司匹林高、中剂量组有轻微表皮增厚现象,真皮浅层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阿司匹林低剂量组真皮浅层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但三组炎症情况均较模型组减轻。各组皮肤水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疹部位、脱屑、渗出、皮肤增厚评分及血清TNF-α、IL-1β水平:对照组<阿司匹林高剂量组<阿司匹林中剂量组<阿司匹林低剂量组、模型组(P均<0.05)。结论 阿司匹林可减轻EGFR-TKI诱导的小鼠皮疹情况,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IL-1β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 炎症因子 皮疹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EGFR-TKI相关皮疹结局指标及评价工具的现状分析
11
作者 田雪琪 王喆 +2 位作者 焦丽静 龚亚斌 许玲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47-2158,共12页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相关性皮疹随机对照试验(RCT)中结局指标的使用情况。方法检索7个数据库,按照纳排标准筛选文献,汇总结局指标进行分类、频次统计与分析。结果初检出2241篇文献,最终纳入4...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相关性皮疹随机对照试验(RCT)中结局指标的使用情况。方法检索7个数据库,按照纳排标准筛选文献,汇总结局指标进行分类、频次统计与分析。结果初检出2241篇文献,最终纳入40篇。按功能属性分为症状/体征(37.97%)、生活质量(17.65%)、安全性评价(13.37%)、中医症状/证候(16.58%)、远期预后(1.60%)、血生化指标(9.09%)、其他(3.74%)七个指标域。目前中医药治疗EGFR-TKI相关皮疹的临床试验偏倚风险较高;测量时点差异大,缺乏考虑皮疹严重程度;复合结局指标、安全性评价的报告过度简化;缺乏治疗时间窗和全程观察;皮疹分级标准缺乏统一性;生活质量评价工具的功能相对单一。结论目前中医药治疗EGFR-TKI相关皮疹RCT结局指标的使用尚不规范,未来应推广采用国际标准的评价工具,同时构建具有中医治疗特色的症候核心指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TKI 皮疹 随机对照试验 结局指标 核心指标集
下载PDF
外用维生素K防治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抗相关性皮疹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12
作者 陈娅 李超 +2 位作者 马雪 林茂 蒋倩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8期101-107,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外用维生素K预防和治疗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抗相关性皮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2年4... 目的系统评价外用维生素K预防和治疗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抗相关性皮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2年4月。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文献质量,对结果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项研究。涉及的EGFR单抗主要为西妥昔单抗,外用维生素K的剂型主要是乳膏,给药方法多为浓度0.05%~0.1%的维生素K每天外用1次或2次,大部分研究所用维生素K亚型为K1。3项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试验组≥2级皮疹的发生率未显著降低[RR=1.18,95%CI(0.96,1.45),P=0.12],同时凝血功能异常及其他皮肤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无显著差异;除3项对照试验外,纳入的病例系列结论虽均认为外用维生素K可降低≥2级皮疹的发生率,并缩短皮疹持续时间,但以上研究未设置对照组,不能排除外用制剂中保湿剂等辅料的保护作用。结论当前证据表明,浓度0.05%~0.1%的维生素K每天外用1次或2次预防和治疗靶向EGFR单抗相关性皮疹有效性不明确,也未见额外的安全性问题。未来需在维生素K给药剂量、频次、人群分层等方面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相关性皮疹 外用 维生素K 西妥昔单抗 有效性 安全性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伴皮疹患者的初步临床调查分析
13
作者 汪莹 李佳欣 +1 位作者 杨秀敏 魏爱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339-1342,共4页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伴皮疹患者的皮损表现类型、持续时间、相关实验室检查及伴随症状。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因COVID-19伴皮疹就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门诊的38例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留...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伴皮疹患者的皮损表现类型、持续时间、相关实验室检查及伴随症状。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因COVID-19伴皮疹就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门诊的38例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留取皮损处大体照片和皮肤镜照片、采集外周血行实验室检查。4周后就皮疹转归情况进行电话随访。结果38例患者完成全部临床调查。皮损分别表现为红斑19例(50.0%),荨麻疹16例(42.1%),瘀斑2例(5.3%),水疱样皮损1例(2.6%)。患者在出现COVID-19全身症状后平均3.9 d出现皮肤损害,皮疹平均持续5.2 d。12例(31.6%)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增加,7例(18.4%)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5例(13.1%)患者血小板计数异常(5例升高,2例降低),6例(17.6%)患者血清总IgE升高,8例(21.1%)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结论COVID-19伴皮疹的患者,皮损类型多表现为红斑型及荨麻疹样,实验室检查观察到部分患者ESR、CRP、NEUT增高及PLT计数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皮疹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养肤润肠汤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性皮疹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蒋玥 胡志伟 +1 位作者 段腾 孟雅楠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目的探讨养肤润肠汤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s)相关性皮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EGFRIs相关性皮疹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养肤润肠汤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s)相关性皮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EGFRIs相关性皮疹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观察组采取养肤润肠汤内服治疗。连续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总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皮疹分级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8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2%(37/45)]较对照组[62.2%(28/45)]显著提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DLQI总分和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均以观察组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皮疹分级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对皮疹分级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1β、IL-8和CRP浓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对血清TNF-α、IL-1β、IL-8和CRP水平的降低作用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血常规、肝功能异常率低于对照组[22.2%(10/45)比28.9%(13/45)、6.7%(3/45)比11.1%(5/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26.7%(12/45)比22.2%(10/45)]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肤润肠汤治疗EGFRIs相关性皮疹的总体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及缓解皮疹病情,其作用可能与其显著下调血清中TNF-α、IL-1β、IL-8和CRP的表达水平有关,并具有一定的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皮疹 养肤润肠汤 炎症因子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致颜面部皮疹1例的中医特色护理体会
15
作者 庄碧云 黄金兰 农庆龙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11期7-10,共4页
本文总结1例西妥昔单抗致颜面部皮疹患者的中医特色护理经验。基于辨证分型,给予患者中药内服、耳穴压豆、中药外洗、中药喷雾疗法等中医特色疗法,并配合皮肤护理、睡眠指导、饮食干预、情志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皮肤瘙痒和疼痛... 本文总结1例西妥昔单抗致颜面部皮疹患者的中医特色护理经验。基于辨证分型,给予患者中药内服、耳穴压豆、中药外洗、中药喷雾疗法等中医特色疗法,并配合皮肤护理、睡眠指导、饮食干预、情志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皮肤瘙痒和疼痛,促进皮损恢复,确保后续化疗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 皮疹 中医特色护理 中药洗剂 化疗
下载PDF
个体化皮肤护理在以大疱样皮疹为特征的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
16
作者 周小玲 周君敏 梁雪美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4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皮肤护理在以大疱样皮疹为特征的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开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以大疱样皮疹为特征的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 目的探讨个体化皮肤护理在以大疱样皮疹为特征的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开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以大疱样皮疹为特征的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个体化皮肤护理,比较两组皮肤状况评分、护理依从性评分、皮疹愈合时间。结果干预后,两组皮肤状况评分均升高,其中实验组皮肤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皮疹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皮肤护理应用于以大疱样皮疹为特征的手足口病患儿中能够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加快皮疹愈合,缩短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皮肤护理 大疱样皮疹 手足口病 皮肤状况
下载PDF
自拟皮疹颗粒治疗EGFR-TKI相关皮疹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王学谦 张英 +4 位作者 刘杰 刘志艳 石红 郑佳彬 林洪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2期1629-1632,1649,共5页
目的观察自拟皮疹颗粒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导致相关皮疹的作用。方法将筛选入组的104例口服EGFR-TKI药物出现皮疹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自拟皮疹颗粒,对照组外用硅油乳剂,... 目的观察自拟皮疹颗粒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导致相关皮疹的作用。方法将筛选入组的104例口服EGFR-TKI药物出现皮疹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自拟皮疹颗粒,对照组外用硅油乳剂,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在服用辨证汤药的基础上用药。治疗1周和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皮疹缓解率、皮疹首次缓解时间和中医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皮疹缓解方面均有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皮疹首次缓解时间方面,治疗组早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症状缓解方面,两组组内不同时间段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同时间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自拟皮疹颗粒能够改善EGFR-TKI相关皮疹,加用自拟皮疹颗粒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能够减轻其导致的皮肤毒性,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疹 非小细胞肺癌 中医药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下载PDF
皮疹与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逸生 杨衿记 +3 位作者 杨艳 黄玉娟 廖日强 吴一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89-692,共4页
背景与目的:厄洛替尼(erlotinib)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种靶向性抗肿瘤药物,皮疹是使用厄洛替尼的主要不良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程度皮疹与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对接... 背景与目的:厄洛替尼(erlotinib)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种靶向性抗肿瘤药物,皮疹是使用厄洛替尼的主要不良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程度皮疹与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对接受过1个周期以上含铂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每日口服150mg厄洛替尼直至疾病进展,将出现0、1~2、3度皮疹患者分为3组,观察出现不同程度皮疹的患者接受厄洛替尼治疗后的疗效和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比较各组间的生存率差异。结果:0度皮疹组共有3例,有效率为0(0/3),1~2度皮疹组有36例,有效率为22.2%(8/36),3度皮疹组有9例,有效率为88.8%(8/9),各皮疹组之间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1~2度皮疹出现中位时间为7d,3度皮疹出现中位时间为21d。0、1~2和3度皮疹组的中位无进展时间分别为2、4和10个月,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6和23个月,各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146)。0~2度和3度皮疹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3和10个月,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和23个月,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结论:对于不同程度皮疹与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有效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皮疹较重患者有效率较高,3度皮疹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其他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厄洛替尼 皮疹
下载PDF
吉非替尼相关皮疹的中医辨证论治 被引量:38
19
作者 梁翠微 杨兵 +2 位作者 杜均祥 彭东旭 龚五星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6期22-23,共2页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相关皮疹的中医辨证论治的疗效。方法 31例吉非替尼相关皮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吉非替尼相关皮疹患者,通过辨证论治给予不同的方药,观察辨证治疗吉非替尼相关皮疹的疗效。结果 31例吉非替尼相关皮疹患者...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相关皮疹的中医辨证论治的疗效。方法 31例吉非替尼相关皮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吉非替尼相关皮疹患者,通过辨证论治给予不同的方药,观察辨证治疗吉非替尼相关皮疹的疗效。结果 31例吉非替尼相关皮疹患者,辨证分型为:风热型、湿热型、血热型、阴虚型;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2.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相关皮疹的常见证型为湿热型、风热型、血热型、血虚型,中医辨证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吉非替尼 皮疹 中药汤剂
下载PDF
儿童猩红热87例临床表现及皮疹特征 被引量:9
20
作者 冯进云 罗珍 +1 位作者 王昊 彭振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02-703,709,共3页
目的探讨当前儿童猩红热的临床表现及皮疹特征。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11年12月笔者诊断为猩红热的患儿87例,对其临床表现及皮疹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87例患儿中,发热42例(48.3%),咽痛73例(83.9%),咽峡炎77例(88.5%),典型皮疹51例(58.6%)... 目的探讨当前儿童猩红热的临床表现及皮疹特征。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11年12月笔者诊断为猩红热的患儿87例,对其临床表现及皮疹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87例患儿中,发热42例(48.3%),咽痛73例(83.9%),咽峡炎77例(88.5%),典型皮疹51例(58.6%),不典型皮疹36例(41.4%);发现面部针尖大丘疹84例(96.6%),躯干针头大丘疹伴砂纸感75例(86.2%),手足针头大丘疹伴砂纸感79例(90.8%)。结论儿童猩红热的临床表现倾向轻症化;首次发现猩红热患儿面部常有针尖大丘疹;猩红热患儿面部针尖大丘疹、躯干和手足的针头大丘疹伴砂纸感具有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猩红热 儿童 临床表现 皮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