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dial growth and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partitioning response to resin tapping of slash pine(Pinus elliottii Engelm.var.elliottii)
1
作者 Baoguo Du Qifu Luan +2 位作者 Zhanglin Ni Honggang Sun Jingmin Jia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2期423-433,共11页
Slash pine(Pinus elliottii Engelm.var.elliottii)is a resin-producing species grown worldwide for significant economic benefits for wood production.Resin tapping cre-ates a carbon sink at the expense of carbon allocati... Slash pine(Pinus elliottii Engelm.var.elliottii)is a resin-producing species grown worldwide for significant economic benefits for wood production.Resin tapping cre-ates a carbon sink at the expense of carbon allocation for growth and consequently,wood production may be reduced.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comprising starch and sugars stored in plant organs,may serve as intermediate pools between assimilation and utilisation.However,the effect of resin tapping between tree growth and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is not well understood.This study investigated(1)the effects of resin tapping on radial growth,(2)the effects of resin tapping on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pools in different compartments,and(3)the feasibility of resin pro-duction without disruption of tree growth.Twenty one-year-old slash pines were subjected to resin tapping over two suc-cessive years.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concentrations in needles,branches,stem phloem,and roots of tapped and untapped trees in summer and winter were determined after the second year of resin harve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apping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annual increments.Starch was the dominant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frac-tion,regardless of tissues and season,and constituted up to 99%of the total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in the phloem and roots.Glucose and fructose were the dominant sugars;sucrose was negligible.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tapped trees showed 26%lower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concen-tration in the phloem above the tapping wound in summer,which was attributable to the decreased abundance of starch,glucose,fructose,and sucrose.In winter,the altered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profiles in the phloem above the tap-ping wounding were minimised as a result of recovery of the sugar concentrations.In contrast to free sugars,which accu-mulated substantially in needles and branches during winter,starch was enriched in the phloem,roots,and current-year needles.The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for a localised effect of resin tapping,and highlight the observation that resin extrac-tion does not always cause a sacrifice in wood growth under a moderate resin-tapping intensity in slash pine plan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ash pine Localised effects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Resin tapping Radial growth
下载PDF
Growth Responses of Young Slash Pine (Pinus elliottii Engelm.) to N, P and K Fertilizers in Red-Yellow Soil in Jiangxi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2
2
作者 CHENHONGJUN HUSHICAI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43-249,共7页
During 1991-1995,the growth responses of young slash pine to N,P and K fertilizers and rational rate and ration of fertilizer in yellow-red soil at Fengshushan Forest Farm Jiangxi Province were studied.N fertilizer de... During 1991-1995,the growth responses of young slash pine to N,P and K fertilizers and rational rate and ration of fertilizer in yellow-red soil at Fengshushan Forest Farm Jiangxi Province were studied.N fertilizer decreased the growth of slash pine,while P no only significanlty improved the increment of bottom diameter,height and crown diameter,but also caused earlier canopy closure of the stand.It also had a sustainable effect in the next two years.Slash pine had the most significant response to the treatment of 200 kg P2O5 ha^-1 ,in which tree height,bottom diameter and crown diameter(EW and SN) were increased by 22%,35%,20% and 18% i 1994,21%,25%,10% and 10% in 1995,respectively,compared to the control.Although there was no remarkable response to K fertilizer,good growth response to the application of 100 kg P2O5 plus 100 kg K2O ha^-1 existed and tree hieght ,bottom diameter and rown diameter(EW and SN ) were increased by 31%,14%,23% and 21%,respectively,in 1993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江西 松树 湿地松
下载PDF
抗性湿地松体细胞胚的发育、成熟及萌发
3
作者 程方 叶建仁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66-174,共9页
为加快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进程,本文研究了肌醇浓度、脱落酸(ABA)及其添加方式、基本培养基、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琼脂糖种类及浓度、活性炭浓度、液体悬浮培养等因素对抗性湿地松体细胞胚的发育、... 为加快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进程,本文研究了肌醇浓度、脱落酸(ABA)及其添加方式、基本培养基、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琼脂糖种类及浓度、活性炭浓度、液体悬浮培养等因素对抗性湿地松体细胞胚的发育、成熟及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8 g/L肌醇较适宜,过高浓度的肌醇则不利于湿地松体细胞胚发育;ABA可以采用高压灭菌;基本培养基、ABA、PEG-6000互作对湿地松体细胞胚的成熟影响很大,基本培养基以LP为最佳,ABA的最适浓度为10m g/L,PEG-6000以添加25、50 g/L为宜;在湿地松体细胞胚的成熟培养过程中,PEG-6000的浓度不能高于100 g/L;在湿地松体细胞胚的成熟培养基中,添加60 g/L蔗糖最合适;湿地松体细胞胚的成熟培养基中添加0.5 g/L或1 g/L的活性炭较适宜;培养基状态对体细胞胚的高频率诱导具有一定的影响,悬浮培养以100 mL三角瓶装培养液30 mL、摇床转速130 r/min为宜,液体转固体时吸取培养液1 mL为宜;未建立成熟的体细胞胚发生体系前,以采用固体培养为佳。最佳成熟培养基、激素及部分添加物组合为LP+10 mg/L ABA+50 g/L PEG-6000+60 g/L蔗糖+1.0 g/L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湿地松 体细胞胚胎发生 胚性愈伤组织 发育培养基 成熟培养基
下载PDF
Influence of climate fluctuations on Pinus palustris growth and drought resilience
4
作者 Joao Campoa Joshua Puhlick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23年第6期681-689,共9页
The longleaf pine(Pinus palustris Mill.)ecosystem is an endangered ecosystem in the southeastern USA,and efforts to restore the species are ongoing.However,in recent decades,the region has experienced drastic fluctuat... The longleaf pine(Pinus palustris Mill.)ecosystem is an endangered ecosystem in the southeastern USA,and efforts to restore the species are ongoing.However,in recent decades,the region has experienced drastic fluctuations between wet and dry growing season conditions from year to year,and it is not fully understood how these fluctuations have influenced the growth of P.palustris.To address this topic,we cored P.palustris trees in woodlands of southwest Georgia and used dendrochronology techniques to determine how climate fluctuations have influenced the growth and drought resilience of P.palustris.We also cored slash pine(Pinus elliottii Engelm.)trees in the same woodlands to compare growth between species.While P.palustris growth was less impacted by adverse climate conditions compared to P.elliottii,the strength of correlations between P.palustris growth and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and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changed over time.In recent decades,climate conditions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became more influential on P.palustris growth than the previous year's conditions.This is concerning given that drought severity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has been increasing.Our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P.palustris was less resilient to droughts during the 2000s and 2010s than to those of the 1950s.Under this new climate paradigm,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P.palustris might be more susceptible to growth reductions and less resistant to droughts than once expected.This work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novel climate conditions on P.palustris and has implications for restoration efforts,such as using silvicultural treatments that reduce tree vulnerability to drought(e.g.,thinning)and promote other climate-adapted species in mixture with P.palustr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leaf pine slash pine Pinus elliottii Climate change Dendrochronology DENDROCLIMATOLOGY Forest disturbances
下载PDF
抗性湿地松胚性愈伤组织的维持与增殖
5
作者 程方 叶建仁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4期1-7,27,共8页
将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愈伤组织转接至不同培养基及多种添加物中,开展了不同愈伤组织类型、不同浓度肌醇与麦芽糖、不同2,4-二氯苯氧乙酸(2,4-D)、6-苄基氨基嘌呤(6-BA)、激动素(KT)浓度组合、添加维生素(VC)、添加硝酸银(AgNO3)、不同... 将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愈伤组织转接至不同培养基及多种添加物中,开展了不同愈伤组织类型、不同浓度肌醇与麦芽糖、不同2,4-二氯苯氧乙酸(2,4-D)、6-苄基氨基嘌呤(6-BA)、激动素(KT)浓度组合、添加维生素(VC)、添加硝酸银(AgNO3)、不同基因型胚性愈伤组织、多次继代后胚性愈伤组织与培养基的适应性等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松不同愈伤组织类型在增殖过程中成活率及增殖状况都存在很大差异;当麦芽糖浓度为15 g/L,肌醇浓度为1000 mg/L时最有利于胚性胚柄细胞团(ESM)的增殖;高浓度的2,4-D、6-BA不利于湿地松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最佳增殖培养基及激素组合DCR+1.0 mg/LNAA+0.32 mg/L6-BA+0.31 mg/LKT、DCR+1.0 mg/LNAA(萘乙酸)+1.55 mg/L6-BA+0.064 mg/LKT;添加维生素(VC)浓度为10 mg/L时,对湿地松愈伤的褐化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浓度过高则会增加愈伤的褐化率;添加3.4 mg/L的AgNO3促进了湿地松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湿地松不同家系不同基因型间增殖能力差异显著,20#2和10#1增殖很快明显优于10#4、10#5和20#3;湿地松胚性胚柄细胞团在同样的培养基上多次继代后,愈伤组织增殖变慢,中心褐化较多,有些还会出现水渍状,可能导致其胚性丧失。湿地松不同愈伤组织类型在增殖过程中,成活率及增殖状况都存在很大的差异。Ⅲ型、Ⅳ型愈伤可能同时含有胚性愈伤和非胚性愈伤,在培养基条件适合的情况下胚性愈伤转化成胚性胚柄细胞团,但是转化频率极低。而Ⅴ型、Ⅵ型愈伤在后期培养过程中基本褐化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湿地松 体细胞胚胎发生 胚性愈伤组织 维持与增殖培养基
下载PDF
湿地松自由授粉家系松脂组分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彦杰 栾启福 +3 位作者 沈丹玉 陈彬 姜景民 傅用山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3-779,共7页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lem.)原产于美国,不仅是重要的用材、纸浆材树种,更是优良的产脂树种。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引进美国湿地松,目前种植面积达200万hm2,已经成为重要的用材、采脂树种[1-3]。松脂是生产松香、松节油的原...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lem.)原产于美国,不仅是重要的用材、纸浆材树种,更是优良的产脂树种。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引进美国湿地松,目前种植面积达200万hm2,已经成为重要的用材、采脂树种[1-3]。松脂是生产松香、松节油的原料,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4];然而,国内对松脂质量研究重视不够,研究方法较粗放[5-7],不能满足我国松脂产业发展对优质湿地松种植材料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松脂 单萜烯类 树脂酸类 遗传变异
下载PDF
湿地松优良半同胞家系光和CO_2响应曲线特征参数的变异规律 被引量:31
7
作者 童方平 徐艳平 +3 位作者 宋庆安 龙应忠 易霭琴 李贵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8,共5页
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湿地松优良半同胞家系的光和CO2响应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湿地松半同胞家系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的特征参数在家系品种间有极显著差异。湿地松各半同胞家系1龄针叶在全年中以3至4月份、2龄针叶以... 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湿地松优良半同胞家系的光和CO2响应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湿地松半同胞家系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的特征参数在家系品种间有极显著差异。湿地松各半同胞家系1龄针叶在全年中以3至4月份、2龄针叶以4月份的表观光量子效率为最高,所有针叶以5月份最低,各家系1龄、2龄针叶的羧化效率以5月最低,8至9月最高。所有家系的1龄针叶、2龄针叶的表观光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均高于普通品种,1龄针叶的表观光量子效率、羧化效率要高于2龄针叶的。具有较高的表观光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光饱和点、CO2饱和点和较低的光和CO2补偿点,是湿地松优良半同胞家系具有较高生长量和产量的主要生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半同胞家系 非直线双曲线模型 表观光量子效率 羧化效率
下载PDF
吉水三种造林模式林分生物量及生长量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桦 詹有生 +4 位作者 曾志光 龙蔚 骆昱春 周小平 汤良富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4-168,共5页
湿地松、杉木是我国南方广为种植的针叶用材树种,多年来众多的科学家对它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湿地松-木荷混交林、湿地松林及杉木林的林分生产力、林分生物量进行研究,评价林分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 造林模式 林分 生物量 生长量 湿地松 杉木 效益
下载PDF
湿加松在粤北山区早期生长表现初报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应中 赵奋成 +3 位作者 林军 赖旭恩 黄永权 蔡坚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6-562,共7页
利用种植于粤北乐昌龙山林场的6年生湿加松测定林数据,分析了湿地松与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杂种家系(PEE×PCH)、湿地松与巴哈马加勒比松杂种家系(PEE×PCB)、湿地松改良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PEE(op))、洪都拉斯加勒比松1代种子园... 利用种植于粤北乐昌龙山林场的6年生湿加松测定林数据,分析了湿地松与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杂种家系(PEE×PCH)、湿地松与巴哈马加勒比松杂种家系(PEE×PCB)、湿地松改良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PEE(op))、洪都拉斯加勒比松1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PCH(op))、马尾松初级种子园混合子代(PMA(p))、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初级种子园混合子代(PCH(p))、古巴加勒比松初级种子园混合子代(PCC(p))、巴哈马加勒比松初级种子园混合子代(PCB(p))、湿地松改良代种子园混合子代(PEE(i))、湿地松1代种子园混合子代(PEE(o))、湿地松初级种子园混合子代(PEE(p))、火炬松初级种子园混合子代(PTA(p))间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生长量差异。结果表明:树种间及树种内类型间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存在差异,生长量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材积生长从大到小的顺序为:PEE×PCH>PEE×PCB>PCH(p)>PMA(p)>PCH(op)>PEE(op)>PEE(i)>PEE(p)>PCB(p)>PCC(p)>PEE(o)>PTA(p);湿加松当年造林成活率平均达96.2%,6年生时保存率平均达87.2%;21个家系间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从中初选出10个最优家系,其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6.35 m、10.85 cm、0.035 48 m3,与PMA(p)、PCH(p)、PCB(p)、PEE(o)、PTA(p)比较,材积现实增益分别为59.39%、48.76%、134.97%、162.23%、172.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加松 湿地松 加勒比松 马尾松 火炬松 家系选择 生长量 成活率 保存率
下载PDF
不同密度湿地松人工林中碳的积累与分配 被引量:72
10
作者 方晰 田大伦 +1 位作者 项文化 蔡宝玉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4-379,共6页
探讨了广西禄峰山林场16年生4种密度湿地松Pinuselliottii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积累、分配及与林分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密度湿地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的空间分布序列均为土壤层>植被层>死地被物层,碳库总量范围为264 834~323 ... 探讨了广西禄峰山林场16年生4种密度湿地松Pinuselliottii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积累、分配及与林分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密度湿地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的空间分布序列均为土壤层>植被层>死地被物层,碳库总量范围为264 834~323 978t·hm-2,平均为291 663t·hm-2,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加。植被层的碳贮量范围为96 614~110 717t·hm-2,占碳库总量的35 40%,各组分碳贮量排列均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碳贮量的地上/地下之比为7 185~7 922,随着密度的增大而下降。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死地被物层的碳贮量由5 746t·hm-2增加至9 181t·hm-2,占2 17%~2 83%。土壤层(0~60cm)的碳贮量平均为180 94t·hm-2,占60 32%以上。密度组Ⅰ,密度组Ⅱ,密度组Ⅲ和密度组Ⅳ的年净固定碳量依次分别为9 729t·hm-2,9 882t·hm-2,11 239t·hm-2和11 946t·hm-2,平均为10 699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人工林 碳贮量 碳分配 林分密度 广西
下载PDF
间伐强度对湿地松人工林木材质量的影响效应 被引量:22
11
作者 徐有明 林汉 +2 位作者 魏柏松 郑红波 傅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8-42,共5页
湿地松 10年生人工林间伐显著地促进了林木胸径、单株材积的生长 ,有利于培育大径材 ,间伐后单位面积上蓄积量和单位面积材积总生长量 (包括间伐材 )均显著高于未间伐的林分。间伐措施对湿地松人工林木材管胞壁腔比、腔径比、S2 层微纤... 湿地松 10年生人工林间伐显著地促进了林木胸径、单株材积的生长 ,有利于培育大径材 ,间伐后单位面积上蓄积量和单位面积材积总生长量 (包括间伐材 )均显著高于未间伐的林分。间伐措施对湿地松人工林木材管胞壁腔比、腔径比、S2 层微纤丝角 ,对径向和弦向干缩、体积和纵向干缩率、差异干缩、主要化学成分没有显著的影响 ,对木材管胞长度、长宽比值有显著负面影响。结合间伐后湿地松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及材积总生长量 ,培育纸浆材宜选用 33.3%~ 5 0 .0 %的间伐强度。 5 0 .0 %间伐强度的林分适宜培育建筑结构用材 ,其大径阶的木材比例高 ,单位面积上生长量、蓄积量也较大 ,木材晚材率、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最大 ,抗弯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人工林 间伐强度 木材解剖特征 物理力学性质 化学成分含量
下载PDF
湿地松种子分级育苗的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姜景民 虞沫奎 +3 位作者 胡世才 罗训志 唐金娣 曹志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90-295,共6页
将湿地松混系种子筛分为大、中、小三个粒度级进行发芽和播种育苗。据此进行的两地点两年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分级改变了种子的大小和重量分布,影响种子的发芽速度,进而影响到苗木的早期生长。在芽苗时期和苗木生长早期,各粒度级种子... 将湿地松混系种子筛分为大、中、小三个粒度级进行发芽和播种育苗。据此进行的两地点两年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分级改变了种子的大小和重量分布,影响种子的发芽速度,进而影响到苗木的早期生长。在芽苗时期和苗木生长早期,各粒度级种子所育苗木有差异,但在生长后期已基本消失,混系种子分级未能达到改进苗木质量和一致性的目的。在育苗时首先要考虑种批的遗传构成,其次才是按种子大小或重量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种子分级 发芽速度 苗木质量 育苗
下载PDF
江西省大岗山湿地松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杨承栋 焦如珍 +3 位作者 盛炜彤 夏良放 熊有强 曾满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2-397,共6页
重点论述在江西省大岗山山下林场清除灌丛和其它次生植被的迹地上栽植湿地松 ,发育至中龄林、近熟林时土壤性质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次生植被的土壤容重明显比湿地松中龄林和近熟林的高 ,次生植被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则明显地低于中... 重点论述在江西省大岗山山下林场清除灌丛和其它次生植被的迹地上栽植湿地松 ,发育至中龄林、近熟林时土壤性质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次生植被的土壤容重明显比湿地松中龄林和近熟林的高 ,次生植被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则明显地低于中龄林和近熟林 ,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也明显比中龄林和近熟林土壤的低 ;在中龄林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最少 ,真菌数量则随着树龄不断增大呈增加的趋势 ;湿地松中龄林的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明显比次生植被和近熟林的低 ,土壤有机养分含量随着树龄增大有提高趋势 ,但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力衰退 湿地松林 不同发育阶段 土壤性质
下载PDF
湿地松猝倒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被引量:17
14
作者 陈京元 霍宪起 +4 位作者 蔡三山 徐红梅 涂俊杰 侯明生 嵇保中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8-131,共4页
根据病原菌致病性、生物学特性及形态学研究结果,鉴定湿地松猝倒病的病原菌为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该菌的生长温度为10-35℃,以25-30℃最适宜;病菌生长的pH值范围是4~11,以pH7~8最适宜;以... 根据病原菌致病性、生物学特性及形态学研究结果,鉴定湿地松猝倒病的病原菌为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该菌的生长温度为10-35℃,以25-30℃最适宜;病菌生长的pH值范围是4~11,以pH7~8最适宜;以蔗糖或麦芽糖为碳源,硝酸钾或硝酸钠为氮源的培养基,有利于菌丝生长;光照对菌丝生长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猝倒病 立枯丝核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湿地松、火炬松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江南 万细瑞 +1 位作者 曾平生 黄冬青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93-498,共6页
对影响湿地松、火炬松扦插生根的基质、生根剂及浓度、插穗状况、扦插季节、扦插方式、扦插后管理等因子进行了研究。较佳的扦插技术组合为:用砂性土作基质,在冬季或早春采集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基部萌条,湿地松用生根剂1号低浓度,火炬松... 对影响湿地松、火炬松扦插生根的基质、生根剂及浓度、插穗状况、扦插季节、扦插方式、扦插后管理等因子进行了研究。较佳的扦插技术组合为:用砂性土作基质,在冬季或早春采集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基部萌条,湿地松用生根剂1号低浓度,火炬松用生根剂1号或2号中等浓度浸泡15h,插后保温保湿并定期喷洒营养液,生根率可达95%以上。温室扦插苗在5月上旬以前移入大田,当年生扦插苗高达33~44cm,主侧根发达,可出圃造林。扦插苗的单位成本为实生苗的102%~152%,加上遗传增益,扦插苗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火炬松 扦插 繁殖
下载PDF
土壤水分交替变化对湿地松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振夏 魏虹 +4 位作者 李昌晓 吕茜 周珺 高伟 陈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80-987,共8页
以盆栽湿地松幼苗为材料,通过实验室模拟三峡库区从水淹到干旱的过程,设置常规供水(CK)、常规供水-轻度干旱-复水(DR),水淹(FL),水淹-轻度干旱-复水(FD)4个实验组,研究土壤水分交替变化对湿地松幼苗光合参数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盆栽湿地松幼苗为材料,通过实验室模拟三峡库区从水淹到干旱的过程,设置常规供水(CK)、常规供水-轻度干旱-复水(DR),水淹(FL),水淹-轻度干旱-复水(FD)4个实验组,研究土壤水分交替变化对湿地松幼苗光合参数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水分处理条件对湿地松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限制值、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色素含量都有一定影响.(2)在实验的前中期,DR、FL和FD组湿地松幼苗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都显著下降,DR和FD在实验后期回升到较高水平.(3)在整个实验期间各处理组的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都有不同程度上升,并以DR组的最大(4.95μmol·mmol-1).(4)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各处理组湿地松幼苗的总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其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比值在4.379~6.019间波动,而叶绿素a/b值则在2.207~2.850间波动.研究发现,湿地松幼苗在水分代谢、光合生理等方面等能够很好地适应水淹以及"淹-干"的水分交替变化环境,并且在解除胁迫后能够迅速恢复生长,可以考虑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带的植被修复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交替变化 湿地松幼苗 光合特性 光合色素
下载PDF
异海松酸分离制备的新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兴迪 陈玉湘 +4 位作者 赵振东 毕良武 古研 李冬梅 王婧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21-25,共5页
利用异丁醇胺对异海松酸的选择性结晶特性,采用湿地松松脂蒸馏后得到的新鲜松香,或者采用工厂生产得到的湿地松松香进行热异构使大部分枞酸型树脂酸异构成为枞酸,而后将异海松酸与异丁醇胺反应形成异海松酸的异丁醇铵盐而与其他树脂酸... 利用异丁醇胺对异海松酸的选择性结晶特性,采用湿地松松脂蒸馏后得到的新鲜松香,或者采用工厂生产得到的湿地松松香进行热异构使大部分枞酸型树脂酸异构成为枞酸,而后将异海松酸与异丁醇胺反应形成异海松酸的异丁醇铵盐而与其他树脂酸进行分离,再利用复式重结晶法纯化异海松酸铵盐结晶,分解游离得到异海松酸,其得率达到原料松香质量分数的10.1%,纯度达到95.4%,提取率为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松脂 湿地松松香 异海松酸 异海松酸异丁醇铵盐 复式重结晶
下载PDF
不同混交模式防护林中湿地松的光合特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谭芳林 薛建辉 +2 位作者 张水松 林武星 傅忠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38,共4页
在福建东山赤山防护林场对不同模式混交林中湿地松的光合特性进行野外测定,结果表明:湿地松的CO2补偿点为163μmol/mol,羧化效率为0.0171,暗呼吸速率为0.28μmol/(m2·s),光补偿点为40μmol/(m2·s),光饱和点为1100μmol/(m2... 在福建东山赤山防护林场对不同模式混交林中湿地松的光合特性进行野外测定,结果表明:湿地松的CO2补偿点为163μmol/mol,羧化效率为0.0171,暗呼吸速率为0.28μmol/(m2·s),光补偿点为40μmol/(m2·s),光饱和点为1100μmol/(m2·s);湿地松林冠下层和林冠上层的净光合作用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且林冠上层叶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在营造湿地松-木麻黄的带状混交林时,为了提高湿地松的光合效能,湿地松带的行数应不少于3~4行;对稀疏木麻黄林带下套种湿地松光合效能的研究表明,在郁闭度小于0.28的稀疏林带下套种湿地松,可作为老林带更新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模式 防护林 湿地松 光合特性
下载PDF
高产脂湿地松松节油成分的遗传变异及综合选择 被引量:9
19
作者 雷蕾 潘显强 +4 位作者 张露 艾卿 李彬 易敏 徐正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4-809,共6页
通过测定湿地松松脂成分来估算松节油含量及其5种主要成分含量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并以186株高产脂湿地松为研究对象,用Smith-Hazel综合选择指数法对高产脂湿地松松节油成分进行综合评价,以“核心—主群体”育种系统来选择高产优质脂用... 通过测定湿地松松脂成分来估算松节油含量及其5种主要成分含量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并以186株高产脂湿地松为研究对象,用Smith-Hazel综合选择指数法对高产脂湿地松松节油成分进行综合评价,以“核心—主群体”育种系统来选择高产优质脂用湿地松种子园的建园材料。结果表明:湿地松松节油含量及其组分的家系遗传力在0.340 2~0.571 3之间,单株遗传力在0.211 2~0.477 3之间,处于中等水平,有较高的遗传效应。有7个高含油率、高β-蒎烯的单株入选为核心育种群体,获得51.57%的松节油含量和97.89%的β-蒎烯含量的遗传增益,有86个单株入选为育种主群体,获得14.70%松节油含量、4.22%a-蒎烯、10.26%莰烯、22.99%β-蒎烯、17.69%双戊烯、13.49%月桂烯的现实增益,为我国优质脂松持续改良工作提供了优良材料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脂湿地松 松节油含量 松节油成分 综合选择指数
下载PDF
切根、截顶对湿地松裸根苗生长调控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姜景民 胡世才 +3 位作者 虞沫奎 罗训志 陈彬 唐金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2-188,共7页
在江西景德镇和安徽泾县布置了1年生湿地松裸根苗生长后期切根和截顶试验,研究其对苗木形态和造林表现的效应及其合理应用制度。两年的结果表明,切根苗的高、径及主根形态指标均低于未切根苗,而侧须根系增加,早切根及多次切根处理... 在江西景德镇和安徽泾县布置了1年生湿地松裸根苗生长后期切根和截顶试验,研究其对苗木形态和造林表现的效应及其合理应用制度。两年的结果表明,切根苗的高、径及主根形态指标均低于未切根苗,而侧须根系增加,早切根及多次切根处理效应最显著。造林后切根苗生长表现优于对照,在干旱及植被竞争激烈的立地,表现出较高成活率。截顶苗的各项形态指标都低于对照,但截顶对苗木的造林表现无负效应,截顶因解除了弱小苗木的受压而提高了苗木的整齐度,但过晚截顶不利于苗木及时封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切根 截顶 造林 生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