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anneal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Ni_(50)Fe_(50) bilayer films grown on glass
1
作者 Hao Qian Hong Qiu +4 位作者 Xiaobai Chen Yue Tian Ping Wu Fengping Wang Liqing Pan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SCD 2007年第2期160-166,共7页
Sputter-deposited Au/NisoFeso bilayer films were annealed in a vacuum of 5×10^-4 Pa at 523 to 723 K for 30 or 90 m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ilayer films were determined by 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field... Sputter-deposited Au/NisoFeso bilayer films were annealed in a vacuum of 5×10^-4 Pa at 523 to 723 K for 30 or 90 m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ilayer films were determined by 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X- ray diffractometry, a four-point probe technique, and an alternating gradient magnetometer. When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reached 723 K and 90 min, Ni and Fe atoms markedly diffused into the Au layer. The grain size of the Au layer did not change markedly with the annealing condition. As the annealing time was 30 min and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exceeded 573 K, the resistance of the bilayer film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Furthermore, the resistance of the bilayer film annealed at 723 K for 90 ,ni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bilayer film annealed at 723 K for 30 min. All the bilayer films showed magnetic hysteresis loops. The as-deposited bilayer film showed a hard magnetization. The bilayer film represented an easy magnetization with increasing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The Au/Ni50Fe50 film that annealed at 723 K for 90 min had the lowest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Ni50fe50 bilayer film ANNEALING DIFFUSION CHARACTERISTIC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Bilayer Composite Materials of Cu-coated Fe and CuSn10
2
作者 Xuan YE Ling QIN Yuxiang LING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Materials Science》 2023年第2期33-36,共4页
Bilayer composite materials of Cu-coated Fe and CuSn10 containing 0%,5%,10%,15%,20%,25%,30%,35%,40%,45%,50%Cu-coated Fe were prepared in mesh belt sintering furnace.Microscopic pore morphology of materials was observe... Bilayer composite materials of Cu-coated Fe and CuSn10 containing 0%,5%,10%,15%,20%,25%,30%,35%,40%,45%,50%Cu-coated Fe were prepared in mesh belt sintering furnace.Microscopic pore morphology of materials was observed,bending strength was tested.Results show that,There is a good bonding between Cu-coated Fe and CuSn10,with the increase of Cu-coated Fe content from 0%to 50%,bending strength of bilayer composite materials in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oated fe CuSn10 bilayer composite
下载PDF
SmCo/Fe系统膜厚对矫顽力与过渡区噪声影响的微磁学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鹏 杨晓非 程晓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5-908,共4页
SmCo/Fe双层膜具有很好的各向异性,因此能够用于高密度垂直磁记录中。采用微磁学方法,详细讨论了SmCo/Fe双层膜系统中膜层厚度对于矫顽力和记录位间的过渡区噪声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硬磁层和软磁层厚度对于矫顽力和过渡区噪声都具有... SmCo/Fe双层膜具有很好的各向异性,因此能够用于高密度垂直磁记录中。采用微磁学方法,详细讨论了SmCo/Fe双层膜系统中膜层厚度对于矫顽力和记录位间的过渡区噪声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硬磁层和软磁层厚度对于矫顽力和过渡区噪声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获得大的系统矫顽力和小的过渡区噪声,有必要提高SmCo层和Fe层的厚度比,同时也要将系统中膜层厚度控制在较小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co/fe双层膜 微磁学 矫顽力 过渡区噪声
下载PDF
SmCo_5和FeCo两种快淬薄带混合物机械研磨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潘晶 屠风华 +3 位作者 刘新才 郭鹏举 张辉 徐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06-1808,1812,共4页
在钼辊表面线速度V=35m/s条件下制备SmCo5和FeCo快淬薄带,对70(SmCo5)/30(FeCo)%(质量分数)的薄带混合物进行15~240min的短时间机械研磨实验,研究了该过程中研磨磁粉的微观组织演化和磁性能变化。XRD分析表明,机械研磨后... 在钼辊表面线速度V=35m/s条件下制备SmCo5和FeCo快淬薄带,对70(SmCo5)/30(FeCo)%(质量分数)的薄带混合物进行15~240min的短时间机械研磨实验,研究了该过程中研磨磁粉的微观组织演化和磁性能变化。XRD分析表明,机械研磨后的磁粉由SmCo5与α-(Fe,Co)两相构成;经过15min研磨后,SmCo5达到约6.5nm,而α-(Fe,Co)达到约23.9nm,而经过120min研磨的磁粉中两相的尺寸都〈10nm。VSM分析表明,经过60min机械研磨的磁粉的磁滞回线已呈现单一硬磁性相磁化的特征;在15~240min的机械研磨时间范围内,磁粉的饱和磁化强度随研磨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大,从研磨15min的0.92T到研磨240min后达到1.3T,而磁粉的剩磁和矫顽力都在研磨90min时达到极大值,分别为0.32T和9.6×10^4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co5/α-(fe Co) 快淬薄带 机械研磨 微观组织 磁性能
下载PDF
Fe:SmCo(Cr)薄膜的结构、磁性能与磁光克尔效应
5
作者 汪文文 方庆清 +1 位作者 王丹丹 杨景景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15年第6期16-20,28,共6页
利用脉冲激光沉积工艺,分别在单晶Si(100)衬底和玻璃(Si O2)衬底上制备Fe:Sm Co/Cu(Cr)薄膜,研究了Fe掺杂对Sm Co薄膜结构、磁性能与磁光效应的影响。实验发现,衬底对Fe掺杂Sm Co薄膜性能有很大影响,Si衬底薄膜的矫顽力和饱和磁化强度... 利用脉冲激光沉积工艺,分别在单晶Si(100)衬底和玻璃(Si O2)衬底上制备Fe:Sm Co/Cu(Cr)薄膜,研究了Fe掺杂对Sm Co薄膜结构、磁性能与磁光效应的影响。实验发现,衬底对Fe掺杂Sm Co薄膜性能有很大影响,Si衬底薄膜的矫顽力和饱和磁化强度均优于玻璃衬底样品;同时退火温度也会影响Fe掺杂Sm Co薄膜形貌及磁性能,高温退火后,Sm Co衍射峰得到了增强,尤其是Sm Co5的(001)、(002)和(003)衍射峰最为明显,这是由于高温退火后Cu(111)衍射峰增强的缘故。同时发现,退火后的Si O2衬底与Si衬底样品的磁性和磁光效应均得到增强,但Si O2衬底的矫顽力Hc变化更明显,这是因为较高的表面应力会导致样品的矫顽力增强。因此可以通过调节Fe含量来控制样品的磁光性能,这就为优化Sm Co薄膜作为磁光存储介质的性能指出了一个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co薄膜 fe掺杂 结构 磁性能 磁光效应
下载PDF
SmCo/FeCo双层薄膜性能的温度稳定性
6
作者 刘湘华 严格 +5 位作者 崔利亚 周少雄 王崇愚 郑鹉 王艾玲 陈金昌 《金属功能材料》 CAS 1999年第6期271-273,共3页
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Sm22Co78/Fe65Co35双层膜,并对其在26℃(室温)≤T≤150℃范围内的磁性进行了研究。从各个温度下磁化曲线的单一性可以看到: SmCo硬磁层和FeCo软磁层两相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交换... 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Sm22Co78/Fe65Co35双层膜,并对其在26℃(室温)≤T≤150℃范围内的磁性进行了研究。从各个温度下磁化曲线的单一性可以看到: SmCo硬磁层和FeCo软磁层两相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交换耦合。矫顽力随温度的提高是单调减小的,相对变化率为4.7×10-3;剩磁及饱和磁化强度随着温度的提高基本上是减小的;而剩磁比随温度的提高,则是单调上升的,这说明软、硬磁相之间的交换相互作用随温度的提高是单调增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膜 交换相互作用 温度稳定性 薄膜
下载PDF
a-Fe含量对各向同性SmCo5/a-Fe纳米双相复合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黄秀莲 陈静武 +2 位作者 衣晓飞 刘卫强 岳明 《安徽科技》 2013年第4期46-48,共3页
本实验采用声化学包覆和放电等离子快速热压的方法制备了各向同性SmCo5/a-Fe纳米双相复合磁体,研究了a-Fe含量对各向同性SmCo5/a-Fe纳米双相复合磁体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Fe掺杂量的增加,各向同性磁体的饱和磁化强度Ms逐渐增... 本实验采用声化学包覆和放电等离子快速热压的方法制备了各向同性SmCo5/a-Fe纳米双相复合磁体,研究了a-Fe含量对各向同性SmCo5/a-Fe纳米双相复合磁体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Fe掺杂量的增加,各向同性磁体的饱和磁化强度Ms逐渐增大,剩磁Mr先升高后降低,矫顽力Hci则总体呈减小趋势;当α-Fe名义添加量为10wt.%时,磁体获得最佳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同性smco5 a—fe纳米双相磁体 超声化学包覆法放电等离子烧结 a—fe含量
下载PDF
水基Fe_3O_4磁流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曲秀荣 吕树臣 高宏玲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22-25,共4页
最近几年,许多研究集中在兼具液体流动性和固体磁性的双重性质的磁流体的制备上.磁流体中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大约10nm左右.为防止粒子团聚必须将粒子进行很好的分离,这种分离由向液体中滴加表面活性剂来完成.所以表面活性剂对形成... 最近几年,许多研究集中在兼具液体流动性和固体磁性的双重性质的磁流体的制备上.磁流体中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大约10nm左右.为防止粒子团聚必须将粒子进行很好的分离,这种分离由向液体中滴加表面活性剂来完成.所以表面活性剂对形成稳定的磁流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中我们找到了有效形成水基磁流体的两种表面活性剂.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 纳米粒子,并且用双层表面活性剂对粒子进行包裹.纳米粒子的大小通过XRD及TEM分别进行了表征.本文获得了粒子分散良好的稳定的水基磁流体.主要对磁流体的粘度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流体的粘度很小并随外磁场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 性能研究 制备 表面活性剂 水基磁流体 化学共沉淀法 纳米粒子 固体颗粒 温度升高 液体 流动性 外磁场 TEM XRD 分离 粘度 磁性
下载PDF
软硬磁层厚度对L1_0-FePt/Fe交换耦合双层膜磁性能的影响:模拟与实验
9
作者 张军 马建春 +1 位作者 张璞 贾胜利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26-829,共4页
首先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玻璃基片上沉积不同硬/软磁层厚度的FePt/Fe交换耦合双层膜,结合实验结果,依据微磁学理论对L10-FePt/Fe交换耦合双层膜的磁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当FePt硬磁层厚度固定20nm,随Fe软磁层厚度的增加双层膜矫顽... 首先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玻璃基片上沉积不同硬/软磁层厚度的FePt/Fe交换耦合双层膜,结合实验结果,依据微磁学理论对L10-FePt/Fe交换耦合双层膜的磁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当FePt硬磁层厚度固定20nm,随Fe软磁层厚度的增加双层膜矫顽力逐渐减小。当Fe软磁层厚度超过其畴壁宽度时,其对矫顽力的影响大幅度降低。Fe软磁层厚度固定为10nm,FePt硬磁层厚度发生变化时,由于理论和实际双层膜界面的不同,导致对双层膜成核场起作用的临界硬磁层厚度也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0-fePt/fe双层膜 交换耦合 矫顽力 临界厚度
下载PDF
沸石基纳米非晶软磁材料的制备及其磁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万政 沈光涛 关奇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3-647,共5页
首次以分步水热合成封装法于孔径为0.56nm的沸石分子筛ZSM-5的孔道中成功地封装了强磁性材料SmCo5和铁氧体Fe3O4,并能圆满地测出了它们的磁滞回线及磁学参数:饱和磁化强度,剩余磁化强度和矫顽力Hc.实验表明:块材Fe3O4的矫顽力为102Oe,... 首次以分步水热合成封装法于孔径为0.56nm的沸石分子筛ZSM-5的孔道中成功地封装了强磁性材料SmCo5和铁氧体Fe3O4,并能圆满地测出了它们的磁滞回线及磁学参数:饱和磁化强度,剩余磁化强度和矫顽力Hc.实验表明:块材Fe3O4的矫顽力为102Oe,封装后变小为14Oe;块材SmCo5的矫顽力为702Oe,封装后能变小为69Oe,即由体相强磁性材料变为纳米非晶软磁材料,这是纳米粒子的小尺寸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所致.并由XRD,IR,吸附测定及磁滞回线得到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ZSM-5 smco5/ZSM-5 沸石基纳米非晶软磁 磁滞回线 分步水热合成封装法
下载PDF
Fe对SmCo基高温永磁体微观结构及矫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巩劭廷 蒋成保 张天丽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6-732,共7页
制备了在500℃下矫顽力为603.99 k A/m,最大磁能积为87.30 k J/m3的高温磁体。研究发现,在室温下,Fe含量较高的SmCo基磁体矫顽力较大,而高温下Fe含量高的磁体矫顽力较小。对磁体的微观形貌、相组成及磁体胞壁胞内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制备了在500℃下矫顽力为603.99 k A/m,最大磁能积为87.30 k J/m3的高温磁体。研究发现,在室温下,Fe含量较高的SmCo基磁体矫顽力较大,而高温下Fe含量高的磁体矫顽力较小。对磁体的微观形貌、相组成及磁体胞壁胞内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Fe含量升高,胞尺寸变大,1:5H相含量减少,胞壁相中Cu含量及胞内相中Fe含量升高。Fe和Cu元素在胞壁和胞内两相中含量的改变,导致了室温及高温两相畴壁能差的改变,从而引起了矫顽力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co磁体 fe含量 矫顽力 微观结构
原文传递
高矫顽力SmCo5/a-Fe纳米复合磁体
12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8年第5期69-69,共1页
Tetsuji Saito等人通过球磨SmCo5和Fe粉制成SmCo5/a-Fe纳米复合粉,再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出块状SmCo5/a-Fe复合磁体。虽然纳米复合粉矫顽力不高,然而块状复合磁体矫顽力却很高。同步加速器射线研究表明,SmCo5相经975K温度烧结... Tetsuji Saito等人通过球磨SmCo5和Fe粉制成SmCo5/a-Fe纳米复合粉,再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出块状SmCo5/a-Fe复合磁体。虽然纳米复合粉矫顽力不高,然而块状复合磁体矫顽力却很高。同步加速器射线研究表明,SmCo5相经975K温度烧结后转变成Sm2Fe17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磁体 smco5 高矫顽力 放电等离子烧结 Sm2fe17 纳米复合粉 同步加速器 fe
原文传递
高矫顽力SmCo5/α-Fe纳米复合磁体
13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8年第3期69-69,共1页
Tetsuji Saito等人通过球磨SmCo5和Fe粉制成SmCo5/α—Fe纳米复合粉,再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出块状SmCo5/α—Fe复合磁体。虽然纳米复合粉矫顽力不高,然而块状复合磁体矫顽力却很高。
关键词 纳米复合磁体 smco5 Α-fe 高矫顽力 放电等离子烧结 纳米复合粉 fe 块状
原文传递
Nd_(28)Fe_(66)B_6/Fe_(50)Co_(50)双层纳米复合膜的结构和磁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敖琪 张瓦利 +1 位作者 张熠 吴建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889-4893,共5页
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Nd28Fe66B6/Fe50Co50双层纳米复合磁性薄膜,研究了其结构和磁性.经873K退火处理15min后,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薄膜晶体结构,采用俄歇电子能谱仪估算薄膜厚度和超导量子干涉仪测量其磁性.磁性测量表明,1)该系列薄膜... 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Nd28Fe66B6/Fe50Co50双层纳米复合磁性薄膜,研究了其结构和磁性.经873K退火处理15min后,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薄膜晶体结构,采用俄歇电子能谱仪估算薄膜厚度和超导量子干涉仪测量其磁性.磁性测量表明,1)该系列薄膜具有垂直于膜面的磁各向异性.从起始磁化曲线和小回线的形状特征可知,矫顽力机制主要是由畴壁钉扎控制.2)对于固定厚度(10nm)层的硬磁相Nd-Fe-B和不同厚度(dFeCo=1—100nm)层软磁相FeCo双层纳米复合膜,剩磁随软磁相FeCo厚度的增加快速增加,而矫顽力则减少.当dFeCo=5nm时,最大磁能积达到160×103A/m.磁滞回线的单一硬磁相特征说明,硬磁相Nd-Fe-B层和软磁相FeCo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两相很好地耦合在一起.剩磁和磁能积的提高是由于两相磁性交换耦合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fe-B/feCo双层纳米复合膜 交换耦合 磁性增强 纳米复合膜 磁性薄膜 晶体结构 ND-fe-B 超导量子干涉仪 俄歇电子能谱仪 矫顽力机制
原文传递
分子束外延生长Fe/Fe_(50)Mn_(50)双层膜的交换偏置 被引量:1
15
作者 敬超 金晓峰 +3 位作者 董国胜 龚小燕 郁黎明 郑卫民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2022-2026,共5页
利用表面磁光克尔效应和铁磁共振对分子束外延生长的Fe/Fe50 Mn50 双层膜的交换偏置场和矫顽力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当反铁磁层厚度小于 5 5nm时 ,不出现交换偏置 ,而当大于这一厚度时 ,出现交换偏置 ;大约在7nm时 ,达到极大值 ... 利用表面磁光克尔效应和铁磁共振对分子束外延生长的Fe/Fe50 Mn50 双层膜的交换偏置场和矫顽力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当反铁磁层厚度小于 5 5nm时 ,不出现交换偏置 ,而当大于这一厚度时 ,出现交换偏置 ;大约在7nm时 ,达到极大值 .随着反铁磁层厚度的继续增大 ,偏置场和矫顽力随Fe50 Mn50 膜厚的增大而下降 .铁磁共振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磁性存在单向各向异性 .并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束外延 双层膜 交换偏置
原文传递
Fe基非晶/氮化物双层结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占伟 罗阳 +3 位作者 于敦波 李扩社 袁超 谢佳君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8-112,共5页
以Fe-Si-B为代表的非晶合金薄带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及低铁损等优异软磁性能,特别适用于作为变压器和传感器的关键材料。然而,其低的饱和磁矩限制了其作为软磁合金性能的进一步提高。铁氮化合物具有高的饱和磁矩,通过在非晶合金基体... 以Fe-Si-B为代表的非晶合金薄带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及低铁损等优异软磁性能,特别适用于作为变压器和传感器的关键材料。然而,其低的饱和磁矩限制了其作为软磁合金性能的进一步提高。铁氮化合物具有高的饱和磁矩,通过在非晶合金基体引入铁氮化合物,能够提高Fe-Si-B合金的饱和磁矩。采用高能离子注入的方式,在Fe-Si-B非晶薄带表面实现了非平衡渗氮,在保持非晶基体的情况下,制备出具有不同氮含量的铁基非晶/氮化物双层结构的非晶薄带,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俄歇电子能谱仪(AES)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了注入剂量对Fe基非晶带材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离子注入剂量,可以制备出Fe基非晶/氮化物双层结构,并提高样品的饱和磁矩。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加,合金先是从完全非晶相转变为非晶/晶体复合相,最终转变为完全晶态;注入剂量为1×10^(16) ions·cm^(-2)的样品饱和磁矩最大,达1.70 T,比未注入样品提高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非晶 离子注入 双层结构 软磁性能
原文传递
SPS制备各向异性微米晶SmCo_5烧结磁体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辉 张东涛 +2 位作者 岳明 刘卫强 张久兴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4年第3期5-9,共5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各向异性微米晶SmCo_5磁体,研究了磁体的烧结工艺及添加Fe纳米粉对磁体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SmCo_5烧结磁体的最佳烧结温度为830℃,此时磁体的室温磁性能最佳:B_r=8.19 kGs,H_(cj)=10.6 kOe,(BH)_...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各向异性微米晶SmCo_5磁体,研究了磁体的烧结工艺及添加Fe纳米粉对磁体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SmCo_5烧结磁体的最佳烧结温度为830℃,此时磁体的室温磁性能最佳:B_r=8.19 kGs,H_(cj)=10.6 kOe,(BH)_(max)=13 MGOe;而添加Fe纳米粉的烧结磁体,饱和磁化强度升高,但剩磁和矫顽力降低。XRD结果表明,未添加Fe纳米粉的烧结磁体具有单相CaCu_5结构,而添加Fe纳米粉的烧结磁体出现了2∶17相和Fe-Co软磁相。SEM及能谱分析发现,添加的Fe纳米粉扩散进入了1∶5相,形成Sm(Fe,Co)_5和Sm_2(Fe,Co)_(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co5 放电等离子烧结 fe纳米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