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核核糖核蛋白多肽A对肝细胞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1
作者 姚梦琳 王如画 +4 位作者 崔小萌 陈昳菲 郭丹 和水祥 李雅睿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74-1081,共8页
目的:探究小核核糖核蛋白多肽A(SNRPA)在肝细胞癌(H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调控HCC细胞HepG2和Hep3B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数据库分析SNRPA在泛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期、HC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常规培养HepG2和He... 目的:探究小核核糖核蛋白多肽A(SNRPA)在肝细胞癌(H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调控HCC细胞HepG2和Hep3B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数据库分析SNRPA在泛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期、HC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常规培养HepG2和Hep3B细胞,将si-NC,si-SNRPA#1、si-SNRPA#2转染HepG2和Hep3B细胞,实验分为si-NC组、si-SNRPA#1组和si-SNRPA#2组;将SNRPA-vector和SNRPA-oe载体转染LO2细胞,分为SNRPA-vector组和SNRPA-oe组。qPCR法检测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以及转染各组HepG2和Hep3B细胞中SNRPA mRNA的表达,MTT法、Transwell法和WB法分别检测转染后各组HepG2和Hep3B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数据库分析显示,SNRPA mRNA在多数肿瘤组织中均呈高表达(均P<0.001)且与病理分期有关联(P<0.05或P<0.01)。SNRPA在HCC组织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P<0.05或P<0.01),且与HCC患者的预后有关联(P<0.01)。敲减SNRPA表达明显抑制HepG2和Hep3B细胞增殖(P<0.05或P<0.01)而过表达SNRPA则能促进LO2细胞增殖(P<0.01),敲减SNRPA表达明显抑制HepG2和Hep3B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明显促进E-cadherin的表达上调(P<0.01),而抑制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P<0.01)。结论:SNRPA在HCC组织及细胞中呈明显高表达,其可能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进而促进HepG2和Hep3B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HEPG2细胞 HEP3B细胞 小核核糖核蛋白多肽A 增殖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微血流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增生结节和原发性高分化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萍 刘健 +3 位作者 岳文胜 张宁 罗玉群 李祖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1929-1932,共4页
目的探讨微血流成像(SMI)技术联合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增生结节和原发性高分化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各30例肝硬化增生结节和原发性高分化小肝癌的SMI和超声造影资料。结果SMI能敏感的捕捉低血流信号,SM... 目的探讨微血流成像(SMI)技术联合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增生结节和原发性高分化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各30例肝硬化增生结节和原发性高分化小肝癌的SMI和超声造影资料。结果SMI能敏感的捕捉低血流信号,SMI对肝硬化增生结节和原发性高分化小肝癌结节内部及边缘血流显示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超声造影技术对肝硬化增生结节和原发性高分化小肝癌结节的微血流显示情况更直观,两组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MI和超声造影技术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557)。结论 SMI显像技术联合超声造影检查技术能显著提高肝硬化增生结节和原发性高分化小肝癌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硬化增生结节 肝癌
下载PDF
小肝癌栓塞化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晓明 罗鹏飞 +2 位作者 邵培坚 周泽健 符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小肝癌经导管肝动脉注射碘油抗癌药栓塞化疗(TOCE)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材料与方法:小肝癌30例,全部接受TOCE治疗后随访3~5年以上,其中24例单纯行TOCE治疗,作为A组;另6例TOCE后4~6周... 目的:探讨小肝癌经导管肝动脉注射碘油抗癌药栓塞化疗(TOCE)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材料与方法:小肝癌30例,全部接受TOCE治疗后随访3~5年以上,其中24例单纯行TOCE治疗,作为A组;另6例TOCE后4~6周行手术切除,作为B组。两组分别统计生存率和死亡原因。结果:A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3%、37.5%和22.2%;B组则为100%、66.7%和25%。生存≥3年的患者主要死于肝内肿瘤复发与肝外转移,生存<3年的患者主要死于上消化道出血与肝功能衰竭。结论:TOCE治疗小肝癌疗效尚不及其他方法,必须以节段性肝动脉栓塞化疗(STOCE)取而代之,最好与手术切除或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联合应用。影响小肝癌TOCE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是肝硬化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和肝功能衰竭,而影响其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则为肝内肿瘤复发与肝外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肝癌 栓塞疗法 药物疗法 TOCE
下载PDF
小肝癌动态CT不强化的病理基础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涂备武 周康荣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螺旋CT增强动脉期扫描对小肝癌 (HCCs)诊断的作用 ,探讨部分小HCCs不强化的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 搜集 15 8例共 186个病灶。临床记录初诊主诉、肝炎、肝硬化史和AFP。手术病理记录肝脏有无肝硬化、病灶的包膜和边缘... 目的 回顾性分析螺旋CT增强动脉期扫描对小肝癌 (HCCs)诊断的作用 ,探讨部分小HCCs不强化的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 搜集 15 8例共 186个病灶。临床记录初诊主诉、肝炎、肝硬化史和AFP。手术病理记录肝脏有无肝硬化、病灶的包膜和边缘、出血坏死囊变及透明细胞变等。CT扫描记录病灶平扫的密度和均匀性及动脉期和门脉期有无强化、均匀性和轮廓等改变。结果  80 .4%的病例有肝炎、肝硬化病史。 66.5 %的患者AFP阳性。术中见肝硬化者占 83 .9%。 2 8%的病灶有完整包膜 ,2 9%的病灶包膜不完整。 2 0 .4%的病灶内见出血坏死 ,16.7%的病灶内出现透明细胞变或全灶为透明细胞癌。CT平扫发现不到 71.7%的病灶。动脉期强化呈高密度者占 78.3 % ,等密度 8.5 % ,低密度 13 .2 %。低密度主要由坏死造成 ,透明细胞变可能是原因之一。结论 动脉期大部分小HCCs病灶出现强化 ,不强化者占 13 .2 %。其动脉期不强化的常见原因是坏死 ,透明细胞变可能为另一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螺旋CT 诊断 病理机制 基础研究
下载PDF
彩超引导下酒精注射治疗小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文晖 肖际东 +1 位作者 李瑞珍 李俊玲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921-923,共3页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酒精介入治疗小肝癌的声像图改变及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应用彩色超声引导无水酒精注射治疗21例小肝癌,每周一次,四次为一疗程。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3月彩超检查,其中3例肿块完全消失,18例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肿块...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酒精介入治疗小肝癌的声像图改变及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应用彩色超声引导无水酒精注射治疗21例小肝癌,每周一次,四次为一疗程。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3月彩超检查,其中3例肿块完全消失,18例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肿块中央回声增强,周边呈低回声,境界清晰,肿瘤内血流消失或减少。病人治疗后全身情况好转,症状减轻或消失,饮食明显增加,AFP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酒精介入治疗对小肝癌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安全实用,声像图表现有助于判断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酒精注射 小肝癌
下载PDF
螺旋CT在小肝癌与肝小血管瘤中的鉴别诊断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金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期95-95,97,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小肝癌与肝小血管瘤的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小肝癌患者与肝小血管瘤患者的CT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各自的CT特点。结果:小肝癌平扫发现病灶31个,27/34为低密度,4/34为高密度;肝小血管瘤平扫发现病灶27个,24/32为低...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小肝癌与肝小血管瘤的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小肝癌患者与肝小血管瘤患者的CT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各自的CT特点。结果:小肝癌平扫发现病灶31个,27/34为低密度,4/34为高密度;肝小血管瘤平扫发现病灶27个,24/32为低密度,3/32为高密度;小肝癌增强扫描门脉期以及延迟期的低密度病灶明显多于动脉期(P<0.05),且多于肝小血管瘤的门脉期和延迟期(P<0.05)。结论:根据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不同特点,对于区别小肝癌和肝小血管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小肝癌 肝小血管瘤 鉴别
下载PDF
小肝癌临床治疗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伟 林健敏 《医学综述》 2010年第6期841-843,共3页
手术切除是无或轻度肝硬化的小肝癌的最佳治疗方法,而合并严重肝硬化的小肝癌则首选肝移植。近年来,随着微创观念及技术的不断进步,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经皮无水乙醇瘤内注射、射频消融、微波固化等各种微创治疗方法不断兴起,疗效不断... 手术切除是无或轻度肝硬化的小肝癌的最佳治疗方法,而合并严重肝硬化的小肝癌则首选肝移植。近年来,随着微创观念及技术的不断进步,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经皮无水乙醇瘤内注射、射频消融、微波固化等各种微创治疗方法不断兴起,疗效不断提高。而基于分子生物研究的生物治疗也日趋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手术切除 肝移植 微创治疗 生物治疗
下载PDF
大、小肝癌DNA含量测定及多项生物学指标的对比分析研究
8
作者 叶超平 吴瑞兰 +1 位作者 力超 吴秀红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8年第1期6-7,共2页
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18例小肝癌和38例大肝癌行DNA含量测定,并分析其肿瘤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小肝癌DNA含量以低倍异倍体为主(66.7%),大肝癌以高倍异倍体为主(94.7%),P<0.01,在肿瘤包膜突破和癌栓形成率上小肝癌(11... 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18例小肝癌和38例大肝癌行DNA含量测定,并分析其肿瘤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小肝癌DNA含量以低倍异倍体为主(66.7%),大肝癌以高倍异倍体为主(94.7%),P<0.01,在肿瘤包膜突破和癌栓形成率上小肝癌(11.1%和22.2%)明显低于大肝癌(P<0.01),小肝癌存在明显的不典型增生,预后优于大肝癌,而病理分级,肝硬变程度两组无显著差异。提示<3cm的小肝癌基本反映了早期肝癌的肿瘤生物学特征,是获得根治性切除的良好时机。DNA含量测定是估计肝癌恶性程度和临床预后的准确和客观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DNA 肿瘤生物学 肝癌 含量 测定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酒精注射治疗小肝癌疗效研究
9
作者 肖际东 李瑞珍 +1 位作者 周平 朱文晖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68-1570,1574,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对彩超引导下酒精介入治疗小肝癌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彩色超声引导无水酒精注射治疗8例小肝癌,每周1次,1个月后应用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1个月应用超声造影,其中6例肿块内血流消失,各个时相呈无回声增强...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对彩超引导下酒精介入治疗小肝癌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彩色超声引导无水酒精注射治疗8例小肝癌,每周1次,1个月后应用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1个月应用超声造影,其中6例肿块内血流消失,各个时相呈无回声增强。2例肿块内血流减少,未灭活部分动脉相高回声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低回声增强,灭活部分呈无回声增强。病人治疗后全身情况好转,症状减轻或消失,AFP和肝功能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酒精介入治疗对小肝癌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安全实用,超声造影有助于判断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酒精注射 小肝癌
下载PDF
105例小肝癌手术治疗经验及预后分析
10
作者 陈振远 吴福生 《肝胆外科杂志》 2007年第6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小肝癌手术后生存率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1-2006.6月手术切除并获得随访的105例小肝癌(≤3 cm)的临床病理资料,中位随访时间33个月。对有无结节性肝硬化、肝功能Ch ild分级、术前血清AFP水平、肿瘤大小、... 目的探讨影响小肝癌手术后生存率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1-2006.6月手术切除并获得随访的105例小肝癌(≤3 cm)的临床病理资料,中位随访时间33个月。对有无结节性肝硬化、肝功能Ch ild分级、术前血清AFP水平、肿瘤大小、有无肿瘤包膜、肿瘤分化程度(Edmondson分级)、有无门脉癌栓、是否多灶性(包括卫星灶)及手术方式等与术后生存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截止2006年12月,随访105例,失访5例,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5%、70.3%、55.2%,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58.9%、45.6%。再次手术死亡1例。随访期内36例肝内复发,34例死亡。分析提示术前肝功能Ch ild分级、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及多灶性是影响手术后生存率的预后因素。结论距肿瘤1 cm以上切缘的局部肝脏切除是治疗小肝癌的合理手术方式,手术后的肝内复发和转移是导致小肝癌病人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肝切除术 预后
下载PDF
顺铂联合siRNA干扰CD147基因抗肝癌效果体外研究
11
作者 唐旭 和新盈 苟兴春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5年第5期405-410,共6页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联合应用RNA干扰技术对体外肝癌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小片段干扰RNA(si RNA)干扰肝癌SMMC7721、Hep G2及HCC7402细胞CD147基因表达,观察沉默CD147基因增强顺铂对肝癌细胞活力、细胞死亡及侵袭能力的...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联合应用RNA干扰技术对体外肝癌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小片段干扰RNA(si RNA)干扰肝癌SMMC7721、Hep G2及HCC7402细胞CD147基因表达,观察沉默CD147基因增强顺铂对肝癌细胞活力、细胞死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沉默CD147基因能显著增强顺铂对肝癌细胞活力的抑制,si RNA-CD147联合顺铂处理组与顺铂处理组SMMC7721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2.90%、37.08%(P<0.01);能显著促进肝癌细胞死亡,si RNA-CD147联合顺铂处理组与顺铂处理组SMMC7721细胞死亡率分别为(57±3)%、(45±3)%(P<0.05);同时也能显著增强顺铂对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si RNA-CD147联合顺铂处理组与顺铂处理组SMMC7721细胞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4.5±2.3、29±2.5(P<0.01)。结论 si RNA沉默肝癌细胞CD147基因能增强肝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该联合疗法为肝癌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D147 RNA 小分子干扰 顺铂 hcc细胞
下载PDF
微小肝癌手术切除术后复发时间与病灶是否含脂及假包膜MR信号特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长春 王巍巍 +3 位作者 任洪伟 安维民 董景辉 张剑 《肝脏》 2018年第5期385-386,460,共3页
目的分析微小肝癌是否含脂及假包膜MR信号特征与手术切除术后复发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随访观察2011年2月至2016年11月初发微小肝癌手术切除且术前1个月内进行MR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病例,选取复查发现肝癌复发或随访时间大于30个月复查无... 目的分析微小肝癌是否含脂及假包膜MR信号特征与手术切除术后复发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随访观察2011年2月至2016年11月初发微小肝癌手术切除且术前1个月内进行MR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病例,选取复查发现肝癌复发或随访时间大于30个月复查无复发灶34例,按照术后复发时间分为>30个月组、10~30个月组和<10个月组,分析病例术前MR检查图像,用双回波序列判断是否含脂,并观察病变假包膜信号特征。结果 34例患者中15例复发时间>30个月,12例复发时间10~30个月,7例复发时间<10个月。复发时间<10个月组病灶均不含脂质,>30个月组和复发时间10~30个月组病灶10例含脂,17例不含脂;复发时间<10个月组病变假包膜表现为短、等、长T1和短、等T2,无长T2信号表现,复发时间10~30个月组病灶假包膜可表现为短、等、长T1和短、等、长T2信号。结论微小肝癌MR检查双回波序列显示病变含脂和假包膜长T2信号提示手术切除术后无瘤生存期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肝癌 复发时间 MR
下载PDF
基于SEER数据库建立小肝癌患者远处转移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文勇 康星凯 +1 位作者 蔡慧欣 杨文军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734-740,共7页
目的建立可有效预测小肝癌患者远处转移风险的列线图。方法从SEER(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数据库提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断的5595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随机数字法按7:3分为训练组(n=3915)和验证组(... 目的建立可有效预测小肝癌患者远处转移风险的列线图。方法从SEER(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数据库提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断的5595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随机数字法按7:3分为训练组(n=3915)和验证组(n=1680)。对训练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小肝癌患者远处转移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正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准确性,采用决策曲线评价列线图的临床效用。结果训练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婚姻状况(HR 1.541,95%CI 1.182~2.010,P=0.001)、癌结节数目(HR 2.005,95%CI 1.483~2.710,P<0.001)、T分期(HR 2.076,95%CI 1.176~3.664,P=0.012)、N分期(HR 7.753,95%CI 5.349~11.238,P<0.001)、病理分化程度(HR 1.706,95%CI 1.098~2.652,P=0.018)、甲胎蛋白(HR 1.830,95%CI 1.313~2.550,P<0.001)是小肝癌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训练组、验证组中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05(95%CI 0.778~0.832)和0.829(95%CI 0.791~0.868),校准曲线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模型有良好的临床效用。结论基于SEER数据库建立小肝癌患者远处转移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准度,有助于外科医师评估患者远处转移风险,从而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远处转移 列线图 SEER数据库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彩超诊断小肝癌的声像学特征及注意事项 被引量:3
14
作者 独建库 李冠海 +1 位作者 王俊琦 李珂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2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小肝癌的临床价值和注意事项。方法:总结分析158例小肝癌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重点分析肿块的边缘、内部及侧方回声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肿块周边与内部的血流性质,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检出的152例病灶具有明显...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小肝癌的临床价值和注意事项。方法:总结分析158例小肝癌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重点分析肿块的边缘、内部及侧方回声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肿块周边与内部的血流性质,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检出的152例病灶具有明显团块效应,大多为低回声,周边可有声晕。周边血管可受压、中断。病灶最大为3.6 cm,最小为1.1 cm。有6例彩超未检出,后经CT及DSA造影证实,总检出率96.20%,所检出病灶周边及内部均有血流信号,其中90.79%(138/152)为动脉血流,9.21%(14/152)为门静脉血流。肿瘤体积与血流速度有一定关系,肿瘤越大,其内部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越高。6例未检出者,由于超声像学特征不明显或在右膈下(被遮盖)等原因。结论:彩超诊断小肝癌具有较典型的声像学特征,可作为诊断小肝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但应尽量缩小彩超诊断盲区和重点对声像学特征不典型的小肝癌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小肝癌 检测 声像学
下载PDF
No-touch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洋 王缓 杜大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8期3189-3193,共5页
目的:探讨No-touch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患者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5例信阳市中心医院小肝癌患者,23例采用No-touch射频消融术治疗,42例采用常规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比较和分析治疗并发症... 目的:探讨No-touch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患者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5例信阳市中心医院小肝癌患者,23例采用No-touch射频消融术治疗,42例采用常规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比较和分析治疗并发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两组间基线混杂因素无显著差异。No-touch射频消融术的消融体积显著高于常规射频消融术(P=0.043),但两种技术的剩余肝脏体积和治疗并发症相同(分别为P=0.670和P=1.000)。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No-touch射频消融组的总体生存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48)。结论:No-touch射频消融术比传统射频消融术具有更高的短期总体生存率,而与传统射频消融术一样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ouch射频消融 小肝癌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血清标记物GPC3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康 王万祥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3年第8期480-482,共3页
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lypican-3,GPC3)是一种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研究证明,GPC3表达与肝细胞癌(HCC)关系密切,尤其是小肝癌、AFP(甲胎蛋白)阴性肝癌、早期肝癌新的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能大大提高诊断效能,为提高HCC诊... 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lypican-3,GPC3)是一种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研究证明,GPC3表达与肝细胞癌(HCC)关系密切,尤其是小肝癌、AFP(甲胎蛋白)阴性肝癌、早期肝癌新的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能大大提高诊断效能,为提高HCC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现对血清GPC3与肝细胞癌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C3 AFP 肿瘤标记物 肝细胞癌 血清
下载PDF
lncRNA SUMO1P3诱导肝癌HepG2细胞对索拉菲尼耐药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生 熊万成 +1 位作者 苗志钊 周兵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31-638,共8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小泛素样修饰蛋白1假基因3(lncRNA SUMO1P3)促进肝细胞癌(HCC)HepG2细胞对索拉菲尼(SR)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CC细胞HepG2,采用持续接触浓度递增诱导法建立SR耐药细胞HepG2/SR,以HepG2细胞作为对照,qPC...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小泛素样修饰蛋白1假基因3(lncRNA SUMO1P3)促进肝细胞癌(HCC)HepG2细胞对索拉菲尼(SR)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CC细胞HepG2,采用持续接触浓度递增诱导法建立SR耐药细胞HepG2/SR,以HepG2细胞作为对照,qPCR法检测HepG2/SR细胞中SUMO1P3的表达。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在HepG2/SR细胞中分别转染si-SUMO1P3和si-NC;在HepG2细胞中分别转染pc-SUMO1P3和pc-DNA,后经5μmol/L的SR处理24 h,q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SUMO1P3表达水平,CCK-8法、Transwell实验和FCM分别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和凋亡水平,WB法检测细胞中cyclin D1、Bcl2、BAX、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SR耐药细胞HepG2/SR,HepG2/SR细胞中SUMO1P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epG2细胞(P<0.01)。在HepG2/SR细胞敲减SUMO1P3后,与si-NC组比较,si-SUMO1P3组细胞中SUMO1P3的表达与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及cyclin D1、Bcl2、MMP-2和MMP-9表达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和BAX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HepG2细胞过表达SUMO1P3后,与pc-DNA组比较,pc-SUMO1P3组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及cyclin D1、Bcl2、MMP-2和MMP-9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和BAX的表达均降低(P<0.05或P<0.01);与pc-DNA+SR组比较,pc-SUMO1P3+SR组HepG2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及cyclin D1、Bcl2、MMP-2和MMP-9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和BAX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lncRNA SUMO1P3可通过调控HCC细胞的周期、凋亡等多种信号通路分子诱导细胞对SR的耐药,从而影响HepG2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抑制细胞凋亡与诱导细胞对SR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小泛素样修饰蛋白1假基因3 肝细胞癌 索拉菲尼耐药 HEPG2细胞 HepG2/SR细胞 增殖 凋亡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