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covery and inspiration of large-and medium-sized glutenite-rich oil and gas fields in the eastern South China Sea:An example from Paleogene Enping Formation in Huizhou 26 subsag,Pearl River Mouth Basin 被引量:1
1
作者 XU Changgui GAO Yangdong +4 位作者 LIU Jun PENG Guangrong LIU Pei XIONG Wanlin SONG Pengli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1期15-30,共16页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e Huizhou Sag of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the geochemical indexes of source rocks were measured,the reservoir development morphology was restored,the rocks and ...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e Huizhou Sag of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the geochemical indexes of source rocks were measured,the reservoir development morphology was restored,the rocks and minerals were characterized microscopically,the measured trap sealing indexes were compared,the biomarker compounds of crude oil were extracted,the genesis of condensate gas was identified,and the reservoir-forming conditions were examined.On this basis,the Paleogene Enping Formation in the Huizhou 26 subsag wa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for the potential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scale high-quality conglomerate reservoirs,the trapping effectiveness of faults,the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odel,and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and exploration targets of large-and medium-sized glutenite-rich oil and gas fields.The research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four aspects.First,the Paleogene Wenchang Formation in the Huizhou 26 subsag develops extensive and thick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of semi-deep to deep lacustrine subfacies,which have typical hydrocarbon expulsion characteristics of"great oil generation in the early stage and huge gas expulsion in the late stage",providing a sufficient material basis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Enping Formation.Second,under the joint control of the steep slope zone and transition zone of the fault within the sag,the large-scale near-source glutenite reservoirs are highly heterogeneous,with the development scale dominated hierarchically by three factors(favorable facies zone,particle component,and microfracture).The(subaqueous)distributary channels near the fault system,with equal grains,a low mud content(<5%),and a high content of feldspar composition,are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weet spot reservoirs.Third,the strike-slip pressurization trap covered by stable lake flooding mudstone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oil and gas preservation,and the NE and nearly EW faults obliquely to the principal stress have the best control on traps.Fourth,the spatiotemporal configuration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fault transport/sealing,and glutenite reservoirs controls the degree of hydrocarbon enrichment.From top to bottom,thre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units,i.e.low-fill zone,transition zone,and high-fill zone,are recognized.The main area of the channel in the nearly pressurized source-connecting fault zone is favorable for large-scale hydrocarbon enrichment.The research results suggest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large-scale glutenite-rich reservoirs in the Enping Formation of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and present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Huizhou Sag Huizhou 26 subsag PALEOGENE Enping Formation GLUTENITE large-and medium-sized oil and gas field
下载PDF
RESEARCH ON SYSTEM OF FLOOD DISASTER CONTROL AND REDUCTION SUPPORTED BY GIS IN MEDIUM AND SMALL BASINS 被引量:2
2
作者 XUYon-peng DUJin-ka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2年第1期30-34,共5页
Southeast China coastal areas belong to subtropical monsoon climatic zone, thus easily affected by floods resulted from typhoons and rainstorms. Since the areas of river basins are small, rivers flood regulation capac... Southeast China coastal areas belong to subtropical monsoon climatic zone, thus easily affected by floods resulted from typhoons and rainstorms. Since the areas of river basins are small, rivers flood regulation capacities are low, and therefore flood hazard is grave. In this paper, taking the Yongjiang basin in southeast China as an example, the approaches and method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applied to flood disaster control and reduction research on small basin are explored. On GIS help the rainfall runoff calculation model and the river channel flood routing model are developed. And the evaluating flood submerged area and the damage assessment models are built supported by digit elevation models. Lastly th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on GIS supported for flood control in research basin has been set up. This greatly improves flood proofing decision making capacities in river basin, and provides valuable information and a mode for flood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in the medium and small basin. Meanwhile,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echnologies of GIS provide a powerful tool for flood disaster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system of floo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coastal medium and small river basins in southeast China
下载PDF
基于小流域山坪塘沉积泥沙^(137)Cs的泥沙沉积剖面粒径特征
3
作者 成六三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1,共6页
小流域泥沙来源分析对流域综合治理与水土保持措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岩溶区小流域山坪塘为例,从山坪塘沉积泥沙入手,探明山坪塘沉积泥沙剖面与其控制流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的^(137)Cs比活度和及黏粒含量的深度分布特征,为反演小流... 小流域泥沙来源分析对流域综合治理与水土保持措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岩溶区小流域山坪塘为例,从山坪塘沉积泥沙入手,探明山坪塘沉积泥沙剖面与其控制流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的^(137)Cs比活度和及黏粒含量的深度分布特征,为反演小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强度分布提供基础。研究结果表明:①山坪塘沉积泥沙的^(137)Cs比活度在垂直剖面上变化较为复杂,最大值出现在山坪塘的底顶部,^(137)Cs比活度范围为0.99~3.58 Bq/kg,平均值为1.8 Bq/kg;②山坪塘控制流域内坡耕地、草地和林地表层土壤的^(137)Cs比活度分布差异性较大,且^(137)Cs比活度极差分别为4.16、2.86和6.36 Bq/kg;③山坪塘旋回沉积泥沙与其控制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的粒径组分含量主要以黏粒、中粉粒和粉粒为主,且它们的粒径组分含量之间比例基本保持一致;④山坪塘沉积泥沙粒径特征参数(中值粒径、众数粒径、体积加权平均粒径和分形维数D)在垂直剖面上变化基本保持一致,而有效粒径变化较为复杂。研究为开展岩溶小流域山坪塘泥沙沉积来源特征演变提供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小流域 ^(137)Cs 土壤侵蚀 乌江流域
下载PDF
Cultural Route of Ancient Villages and Towns in Zhuozhang River Valley
4
作者 SUN Shuai WANG Biao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0年第4期83-86,共4页
Shanxi Zhuozhang River Basin has a long history of human habitation,which is one of important cradles of Central-Plains civilization.It has a distinctive valley landscape and holds the glorious Shangdang culture throu... Shanxi Zhuozhang River Basin has a long history of human habitation,which is one of important cradles of Central-Plains civilization.It has a distinctive valley landscape and holds the glorious Shangdang culture through the Fukou pathway of the ancient 8 valley pathways in Taihang,one of the main activities of Shanxi Lu Trader,and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Within the study area,the common factors infl uencing the ancient villages and towns space characteristics were systematically revealed from fi ve aspects of valley landscape environment,Lu Trader development lines,Buddhism propagation path,regional folklore and military activity site.By exploring the uniqueness and similarity,this study analyze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ancient villages and towns in the Zhuozhang River Basin and the infl uence of natural,social and historical factors.The feasibility of constructing cultural route in the Zhuozhang River Basin was demon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uozhang river basin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small towns group Cultural route
下载PDF
数字素养对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影响研究——基于黄河流域9省区1592户小农户的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玉珍 张雪珂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3,共12页
基于黄河流域9省区1592户小农户的调研数据,利用LPM和Probit模型分析数字素养对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素养的提升能够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素养通过拓宽小农户信息获取渠道、提高小农户信息获取... 基于黄河流域9省区1592户小农户的调研数据,利用LPM和Probit模型分析数字素养对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素养的提升能够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素养通过拓宽小农户信息获取渠道、提高小农户信息获取能力来影响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引入ESRM模型结合反事实推断分析发现,数字素养提升可以使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水平提高45.33%;小农户数字素养对地理邻近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行为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素养对衔接现代农业的影响在纯小农户中最大,其次是兼业型小农户,数字素养对中低收入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影响要大于高收入小农户。根据结论,提出加强对小农户的数字化培训和指导以提升其数字素养,对不同类型小农户有针对性地提供帮扶措施,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小农户 现代农业 有机衔接 黄河流域
下载PDF
沿海中小河流域地表-地下水库联合调控洪水资源利用研究:Ⅰ.方法与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坤 王宗志 +5 位作者 白莹 刘群 程亮 杜慧华 刘克琳 丁启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5,126,共8页
针对沿海中小河流域地表-地下水库复杂工程系统,因缺少联合调控方法而导致洪水资源利用难的问题,解析地表-地下水库系统结构与功能,定量模拟地表水库调度、闸坝调控下河流和地下水动力过程,并利用智能替代模型提升水动力过程计算速度;... 针对沿海中小河流域地表-地下水库复杂工程系统,因缺少联合调控方法而导致洪水资源利用难的问题,解析地表-地下水库系统结构与功能,定量模拟地表水库调度、闸坝调控下河流和地下水动力过程,并利用智能替代模型提升水动力过程计算速度;在此基础上通过研发时/日/月多时间尺度模型耦合嵌套方法,构建了兼顾计算精度与效率的地表-地下水库联合调控模型。该模型实现了洪水、地表-地下水相互作用和供水等时间尺度差异明显的调节过程的统一调配,可为沿海中小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提供新思路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资源利用 地表-地下水库系统 联合调控 多时间尺度嵌套模型 沿海中小河流域
下载PDF
西南丘陵地区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环境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兵 何春杉 +2 位作者 王璞 肖正龙 李双志 《四川环境》 2024年第2期93-99,共7页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与人类的实践活动与自然演变息息相关,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西南丘陵地区小流域—琼江流域内的遂宁市安居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研究了遂宁市安居区土地利...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与人类的实践活动与自然演变息息相关,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西南丘陵地区小流域—琼江流域内的遂宁市安居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研究了遂宁市安居区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环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10—2019年间安居区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整体呈先增加后变缓的趋势,城镇用地变化显著,主要由耕地转化而来;安居区城镇用地土地利用动态度较大,其他4类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小;10年间安居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增大,但总体上升平缓;2010—2019年间安居区生态环境质量逐渐下降,林地、耕地面积减少为主要原因。本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西南小流域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动态变化 小流域
下载PDF
上游水库实际调度对桓仁水库入库洪水影响分析
8
作者 王彦文 邹浩 李宗伟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4年第1期74-84,共11页
本文以浑江流域2010年两场洪水为研究背景,分析桓仁水库上游中小型水库实际调度对桓仁水库入库洪水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在2010年7月28日—8月3日7天洪水过程中,上游4库的调度运行使桓仁水库入库水量增加1306万m3,占桓仁水库同期来水量... 本文以浑江流域2010年两场洪水为研究背景,分析桓仁水库上游中小型水库实际调度对桓仁水库入库洪水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在2010年7月28日—8月3日7天洪水过程中,上游4库的调度运行使桓仁水库入库水量增加1306万m3,占桓仁水库同期来水量的1.12%,整个洪水期,上游水库的调度使桓仁水库入库总水量有所增加。在2010年8月27日—9月2日7天洪水过程中,上游4库的调度运行使桓仁水库入库水量减少670万m^(3),占桓仁水库同期来水量的0.71%,上游水库的调度使桓仁水库入库总水量有所减少。应用此研究成果可提高浑江流域水文预报的精确度,研究成果为同类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型水库 水库调度 洪水影响 浑江流域 桓仁水库
下载PDF
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成效评价与完善对策
9
作者 吴雪 何佳 +2 位作者 张英 朱启凤 周鸿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3,共6页
2017年4月起实施的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为市级层面小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了先行先试经验。为充分发挥生态补偿机制对河道水质改善的促进作用,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 2017年4月起实施的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为市级层面小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了先行先试经验。为充分发挥生态补偿机制对河道水质改善的促进作用,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运行情况和水环境改善效益,评估该机制的有效性,总结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机制完善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以来,河湖水环境明显改善、水质监测网络逐步健全、水环境管理能力明显提升,机制总体有效,但也还存在考核指标待优化、补偿范围不全面、补偿方式单一、监管评估和公众参与有待加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补偿机制,多渠道筹集补偿资金,健全生态补偿绩效评价制度,促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水环境 滇池流域 中小流域 昆明市
下载PDF
HEC-HMS模型在江西省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中的适用性研究
10
作者 游云(文/翻译) 许小华 +3 位作者 朱龙辉 王小笑 刘业伟 付佳伟 《江西水利科技》 2024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山区洪水暴涨陡落,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实现中小河流洪水预报在防洪减灾中十分重要。为探究HEC-HMS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江西省山区中小河流的适用性,以蜀水流域为研究区,构建了基于HEC-HMS的蜀水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选用2013-201... 山区洪水暴涨陡落,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实现中小河流洪水预报在防洪减灾中十分重要。为探究HEC-HMS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江西省山区中小河流的适用性,以蜀水流域为研究区,构建了基于HEC-HMS的蜀水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选用2013-2019年间的12场降雨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敏感性分析和洪水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参数中CN值为最敏感参数;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结果显示洪峰流量和峰现时间合格率均为91.67%,径流深合格率为100%,确定性系数均高于0.7;HEC-HMS模型在蜀水流域中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可为江西省山区中小河流域洪水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C-HMS 中小河流 洪水预报 蜀水流域 适用性
下载PDF
香山河小流域水文特性初步分析
11
作者 郑雅姿 《广西水利水电》 2024年第5期21-24,共4页
以武鸣河支流香山河为例,通过统计香山河流域内的降雨、蒸发、水位、流量、径流等水文观测资料并结合场次洪水分析降雨蒸发关系、降雨径流关系、洪峰水位关系等,初步总结香山河小流域水文规律,尝试探究中小河流流域水文特性研究方法,并... 以武鸣河支流香山河为例,通过统计香山河流域内的降雨、蒸发、水位、流量、径流等水文观测资料并结合场次洪水分析降雨蒸发关系、降雨径流关系、洪峰水位关系等,初步总结香山河小流域水文规律,尝试探究中小河流流域水文特性研究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水文测验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水文特性 水文要素 径流分析 香山河
下载PDF
小河流域水库储水变化及评估研究
12
作者 黄晶 《云南水力发电》 2024年第3期25-29,共5页
为了填补中国水库分布和蓄水情况的信息空白,编制了某小河流域的水库清单,并利用遥感观测估计了2000年和2018年水库的季节性储水量变化。研究区域包括149个水库,其中102个为2000年之前建造的现有水库,另外47个为2000年至2018年期间新建... 为了填补中国水库分布和蓄水情况的信息空白,编制了某小河流域的水库清单,并利用遥感观测估计了2000年和2018年水库的季节性储水量变化。研究区域包括149个水库,其中102个为2000年之前建造的现有水库,另外47个为2000年至2018年期间新建的水库。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表面反射率数据对水库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时间序列来检测水库的存在。为了估计所有水库的储水变化,结合了谷歌地球引擎(GEE)平台上检索到的水库淹没范围和航天飞机雷达地形任务DEM数据中获取的海岸线地形信息。通过这项研究,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某小河流域水库的分布情况和季节性储水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河流域 水库 水文计算 季节性 储水变化
下载PDF
黑水河流域梯级水电站集约化运营效益分析
13
作者 陈凯宇 《广西水利水电》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分析了现阶段小水电在发电与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黑水河流域梯级小水电改造情况,分析了开展集约化运营的可行性。考虑入注流量的不确定性,基于随机机会约束规划方法构建了集约化运营发电收益计算模型,定量分析了那岸、上利、格强... 分析了现阶段小水电在发电与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黑水河流域梯级小水电改造情况,分析了开展集约化运营的可行性。考虑入注流量的不确定性,基于随机机会约束规划方法构建了集约化运营发电收益计算模型,定量分析了那岸、上利、格强、中军潭、新和、农本6座梯级水电站在该运营模式下的月内经济效益提升情况。最后,根据碳减量探讨了集约化运营模式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运营模式相比,集约化运营能够有效优化小水电机组出力,提升总体发电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流域周边生态效益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水电 流量不确定性 集约化运营 黑水河流域
下载PDF
南方山区小流域“暴雨——产流——汇流”及洪水预警初步研究——以培秀河为例
14
作者 朱雪梅 吴立愿 《广西水利水电》 2024年第5期52-55,共4页
受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短历时强降雨容易给山区小流域带来突发性洪水。选取广西暴雨中心区之一的贝江流域,以其支流培秀河为研究对象,以融水县培秀河培秀水文实验站为例,采用培秀水文实验站建成后的雨量、水位、流量等实测资料,对培秀... 受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短历时强降雨容易给山区小流域带来突发性洪水。选取广西暴雨中心区之一的贝江流域,以其支流培秀河为研究对象,以融水县培秀河培秀水文实验站为例,采用培秀水文实验站建成后的雨量、水位、流量等实测资料,对培秀河小流域“暴雨-产流-汇流”进行研究,分析南方山区小流域内产汇流特性的变化规律,通过多元回归、降雨-径流等方法构建小流域洪水预警方案,为贝江流域的“暴雨-产流-汇流-演进”及洪水预警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秀水文实验站 暴雨产汇流分析 小流域 洪水预警方案构建 培秀河
下载PDF
红原县白河瓦切镇塔林段水生态保护方案之浅见
15
作者 陈建伟 欧阳凯华 屈思潮 《四川水力发电》 2024年第4期51-53,65,共4页
黄河上游高寒草甸草原小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部分小流域因受过度放牧、草皮层冻融剥离、河水冲刷等因素影响出现了河流两岸草甸退化、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涵养能力降低等现象。阐述了针对该区域小流域出现的上述水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的研究,... 黄河上游高寒草甸草原小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部分小流域因受过度放牧、草皮层冻融剥离、河水冲刷等因素影响出现了河流两岸草甸退化、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涵养能力降低等现象。阐述了针对该区域小流域出现的上述水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的研究,结合阿坝州红原县黄河流域白河瓦切镇塔林段水生态保护项目,提出了“草甸修复、生态护岸、封禁治理、湿地建设、水污染防治”的综合治理思路,并给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该方案落实后,可以起到在维持该地区原有生态景观的同时修复河流两岸受损草原的生态系统,改善水环境质量,提高当地小流域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能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小流域治理 水土流失 水源涵养 瓦切镇 水生态保护
下载PDF
阿什河上游小流域主要林分类型土壤水文功能研究 被引量:37
16
作者 赵雨森 韩春华 +3 位作者 张宏光 陈强 刘曼 韩雪成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3-208,共6页
通过对阿什河上游小流域6种具有代表性的林分类型土壤特性及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层厚度为2.8~5.5cm;总蓄积量为9.27~39.81t/hm2;最大持水量为25.65~136.83t/hm2;有效拦蓄量为17.17~67.00t/hm2。6种林分的枯落物层的... 通过对阿什河上游小流域6种具有代表性的林分类型土壤特性及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层厚度为2.8~5.5cm;总蓄积量为9.27~39.81t/hm2;最大持水量为25.65~136.83t/hm2;有效拦蓄量为17.17~67.00t/hm2。6种林分的枯落物层的水文功能排序为兴安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红松林>蒙古栎林>樟子松林>水曲柳林。土壤层容重均值的变化范围为0.97~1.26g/cm3;总孔隙度变动范围为50.16%~60.19%;土壤最大持水量为1 949.51~2 293.74t/hm2;有效持水量为234.66~438.56t/hm2;6种林分土壤层的水文功能排序为蒙古栎林>水曲柳林>兴安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樟子松林>红松林。地表层(包括枯落物层与土壤层)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在1 991.89~2 357.31t/hm2之间,排序为兴安落叶松林>蒙古栎林>水曲柳林>针阔混交林>樟子松林>红松林;有效持水量变化范围是264.80~455.73t/hm2,排序为水曲柳林>针阔混交林>兴安落叶松林>蒙古栎林>樟子松林>红松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什河 小流域 森林土壤 水文功能
下载PDF
阿什河上游小流域主要林分枯落物层的持水特性 被引量:14
17
作者 韩春华 赵雨森 +2 位作者 辛颖 魏琳 张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217,共6页
在阿什河上游的帽儿山实验林场境内,选取代表性的6种林分类型,测定了各林分枯落物层的蓄积量,采用室内浸泡法对持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种林分枯落物层厚度为2.8 5.5 cm;枯落物总蓄积量为9.27 39.81t.hm-2;最大持水量为25.65 136.8... 在阿什河上游的帽儿山实验林场境内,选取代表性的6种林分类型,测定了各林分枯落物层的蓄积量,采用室内浸泡法对持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种林分枯落物层厚度为2.8 5.5 cm;枯落物总蓄积量为9.27 39.81t.hm-2;最大持水量为25.65 136.83 t.hm-2;最大拦蓄水量为21.02 87.53 t.hm-2;总有效拦蓄水深为1.726.71 mm。6种林分枯落物层的持水能力排序为:兴安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红松林>蒙古栎林>樟子松林>水曲柳林。对6种林分枯落物的持水量、吸水率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进行了回归拟合,表明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存在对数关系,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存在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什河 小流域 枯落物 持水特性
下载PDF
Mike Flood在中小河流洪涝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8
作者 施露 董增川 +2 位作者 付晓花 王雪薇 寇嘉玮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0-357,共8页
为了加强对中小河流的洪水管理,分别构建中小河流域水文学模型、Mike11模型以及Mike21FM模型,运用Mike Flood对一、二维模型进行耦合计算,对中小河流进行洪涝风险分析。以徐州市丰县复新河左岸地区为例,建立洪水演进数值模型,分析复新... 为了加强对中小河流的洪水管理,分别构建中小河流域水文学模型、Mike11模型以及Mike21FM模型,运用Mike Flood对一、二维模型进行耦合计算,对中小河流进行洪涝风险分析。以徐州市丰县复新河左岸地区为例,建立洪水演进数值模型,分析复新河的防洪能力以及不同暴雨情况下研究区内涝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基本满足20年一遇防洪能力,部分中小河流排涝能力不足,导致部分地区内涝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 FLOOD 中小河流 洪涝风险 河道水位 淹没面积 复新河流域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小流域水土流失快速调查中的应用——以老高川地区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光超 邱少鹏 +1 位作者 高会军 卢中正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1年第2期9-12,共4页
以SPOT与TM融合图像为遥感信息源 ,对孤山川流域老高川地区进行 1∶5万比例尺水土流失遥感调查 ,分析了小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 。
关键词 遥感 水土流失 SPOT TM影像 地理信息系统 土壤侵蚀 空间分布
下载PDF
东南沿海中小流域平原区洪水淹没模拟 被引量:27
20
作者 许有鹏 葛小平 +1 位作者 张立峰 都金康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5,共8页
我国东南沿海中小流域洪水过程短, 调节能力差, 洪水灾害严重。而该区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流域中下游冲洪积平原上, 为此本文以我国东南沿海甬江流域奉化江下游为实验区,探讨了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中小流域洪水淹没模拟研究的方... 我国东南沿海中小流域洪水过程短, 调节能力差, 洪水灾害严重。而该区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流域中下游冲洪积平原上, 为此本文以我国东南沿海甬江流域奉化江下游为实验区,探讨了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中小流域洪水淹没模拟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开展了基于遥感和GIS的流域降雨径流和洪水演进模型的研究, 建立了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洪水淹没范围和灾情评估模型。最后利用遥感、遥测和GIS信息, 对实验区洪水淹没和灾情评估进行了验证分析, 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 从而为中小流域防洪减灾决策研究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淹没 灾情评估 GIS 遥感 数字高程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中小流域 平原区 洪水灾害 洪水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