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F ACUPOINTS OF THE HEART MERIDIAN ON ECG, SMALL INTESTINAL ELECTROGRAM AND EEG IN THE RABBIT WITH MYOCARDIAL ISCHEMIA 被引量:2
1
作者 方志斌 王月兰 +1 位作者 周逸平 汪克明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2年第2期24-29,共6页
In the present paper,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of 3 points of the Heart Meridian and other 3 points of the Lung Meridian on changes of electrocardiogram (ECG), small intestinal electrogram (SIG) and electroe... In the present paper,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of 3 points of the Heart Meridian and other 3 points of the Lung Meridian on changes of electrocardiogram (ECG), small intestinal electrogram (SIG) and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in intravenous drip of pituitrin induced myocardial ischemia rabbits. The three points of the Heart Meridian are "Shenmen" (HT 7), "Lingdao" (HT 4) and one point between HT 7 and HT 4, the 3 points of the Lung Meridian are "Taiyuan"(LU 9), Lieque (LU 7) and one point between LU 9 and LU 7. These points are punctured with filiform needles and stimulated electrically by setting the parameters being frequency of 2.5 Hz, dense sparse waves and duration of 10 min. Results display that the regulative effect of EA of the Heart Meridian is superior to that of EA of the Lung Meridian on the three indexes, showing a close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whole Heart Meridian and activities of ECG, SIG and EE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rt Meridian ECG small intestinal electrogram EEG Myocardial ischemia EA
下载PDF
The Pairing of Heart and Small Intestine Xin Xiao Chang Xiang Biao Li 心 小 肠 相 表 里
2
作者 Electra Peluffo 《Chinese Medicine》 2011年第4期191-198,共8页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asoning, based on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al data, which will lead t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 of the heart and small intestine, organs which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Fire 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asoning, based on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al data, which will lead t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 of the heart and small intestine, organs which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Fire energy phase, link both functionally and anatomically. The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ver and the gall bladder and between the kidneys and the bladder is recognised and accepted in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is is not the case with the pairings which in Eastern morphophisiology are formed by the heart and small intestine and the lungs and large intestine. These pairings are not recognised in Western Medicine. The writer in her dual capacity of Doctor of Western Medicine and acupuncturist is investigating the reasons why in Chinese Medicine the heart and small intestine and their meridians form a relation which couples them. For this the comparative method was used between data from Western anatomy which demonstrate the interorganic and functional relation between the small intestine and the heart and the Chinese energy dynamic of the corresponding zangfu and jingluo. Biomedicine which does not relate the heart with the small intestine brings in the materiality of its anatomic descriptions which are valuable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Oriental Medicine. This 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organs and their meridians are well explicated in Chinese Medicine whose traditional concepts in this respect are corroborated by Western anatomical descriptions which, nevertheless, do not admit the functional-organic coupling of the heart and small intest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PAIRING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CLASSIC of DIFFICULTIES heart small INTESTINE THORACIC Duct
下载PDF
基于“心与小肠”理论探讨微生物-肠-心轴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及前景
3
作者 杨萌萌 闫奎坡 +2 位作者 李兴渊 刘刚 李一卓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86-90,共5页
中医理论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与小肠,经络相连,生理相关,病理互损,近年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可通过肠道和心血管系统的双向交流以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而相关研究提出的“微生物-肠-心轴”亦为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的阐释提供了新视角... 中医理论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与小肠,经络相连,生理相关,病理互损,近年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可通过肠道和心血管系统的双向交流以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而相关研究提出的“微生物-肠-心轴”亦为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的阐释提供了新视角。综述从心与小肠在结构、生理、病理的联系为基础,通过现代医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揭示了中医“心与小肠相表里”的理论内涵,并探讨通过饮食、药物、针灸、微生物等干预方式的有效性来揭示其理论思想的临床价值和生物学内涵,丰富“心合小肠”的现代理论内涵,以期为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探索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与小肠相表里 微生物-肠-心轴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右腋下小切口手术对低龄低体质量的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及永存左上腔患儿的效果评估
4
作者 景小勇 李论 +3 位作者 吴永涛 王执一 段蔚然 王强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957-962,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右腋下小切口手术对低龄低体质量的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VSD)伴心底部畸形患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0年3月至2023年4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接受外科治疗的126例低龄低...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右腋下小切口手术对低龄低体质量的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VSD)伴心底部畸形患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0年3月至2023年4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接受外科治疗的126例低龄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全部患儿诊断为VSD合并心底部畸形(动脉导管未闭和/或者永存左上腔)。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患儿分为右腋下小切口组(49例)和正中开胸组(7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术前情况、手术细节、围术期结果及远期随访数据。结果:两组患儿在围术期的关键生理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右腋下小切口组在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上的表现更佳。远期随访显示,两组患儿的胸廓畸形发生率、生长发育和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经验较丰富的医疗团队,应用右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低龄低体质量的VSD合并心底部畸形患儿,可取得与正中开胸手术相似的治疗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应注意,对于动脉导管粗大或肺部发育不良的患儿,正中开胸手术可能更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右腋下小切口 低体质量 低龄 正中开胸
下载PDF
右腋下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两种入路方式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李晓恒 李燕平 +1 位作者 付晓可 李斌 《临床研究》 2024年第6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取不同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洛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入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70例,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胸骨正中切口,观察组接受右腋下小切口,对...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取不同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洛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入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70例,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胸骨正中切口,观察组接受右腋下小切口,对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输血量、胸腔引流量、主动脉阻断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呼吸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量、胸腔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各时间段呼吸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各时间段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风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入路方式均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且与胸骨正中切口相比,右腋下小切口不会影响患儿呼吸功能,且可改善疼痛程度,促进患儿快速康复,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直视手术 右腋下小切口 胸骨正中切口
下载PDF
基于“心肠合治法”论乌梅丸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珏 马传琦 闫曙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61-65,共5页
“心肠合治法”理论起源可追溯至《黄帝内经》,阐释了心与小肠在生理和病理上的相互影响,近年来,研究者多从“颅脑肠脑说”“心与肠道菌群说”“肠道菌群-脑-肠轴”等方面进行研究,证实了“心与小肠相表里”学说的科学性,从而也证明了... “心肠合治法”理论起源可追溯至《黄帝内经》,阐释了心与小肠在生理和病理上的相互影响,近年来,研究者多从“颅脑肠脑说”“心与肠道菌群说”“肠道菌群-脑-肠轴”等方面进行研究,证实了“心与小肠相表里”学说的科学性,从而也证明了“心肠合治法”在临床中的可行性、重要性。该文中“心”即心、脑、血脉,包括现代医学中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肠”即小肠,包括消化系统中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等。“心肠合治法”是一种很重要但未被重视起来的治疗思路,而乌梅丸即“心肠合治法”的代表方剂,在临床中常被用来治疗心系与肠系病。故该文就“心肠合治法”理论渊源、现代研究机制及其临床运用的研究概况进行探讨,以期从更多角度探究乌梅丸的配伍规律及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肠合治 心与小肠相表里 乌梅丸
下载PDF
基于“心与小肠相表里”论治双心疾病
7
作者 石瑞洁 刘倩 +2 位作者 孙伟新 韩捷 陈晓虎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1期29-32,共4页
深入剖析“心与小肠相表里”的学说内涵,揭示小肠与双心疾病的内在关系。认为心与小肠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并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现代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二者存在缺血同步性、分泌相关性、环境平衡性;灵活运用化瘀通络、... 深入剖析“心与小肠相表里”的学说内涵,揭示小肠与双心疾病的内在关系。认为心与小肠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并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现代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二者存在缺血同步性、分泌相关性、环境平衡性;灵活运用化瘀通络、泌别清浊、益气温阳、养阴润肠等方法可以有效防治双心疾病。总之,从肠论治双心疾病不仅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同时也为双心疾病领域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疾病 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合小肠 从肠论治
下载PDF
基于基于“心合小肠”理论的黄连治疗高脂血症理论依据研究
8
作者 冉隆开 吴圣贤 杜雅薇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4期I0001-I0006,共6页
目的 探讨黄连治疗高脂血症的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梳理“心合小肠”理论与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的联系,结合黄连对胃肠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探讨黄连治疗高脂血症的理论依据。结果 高脂血症的中医病因病机主要为饮食不节,久坐少动,致使... 目的 探讨黄连治疗高脂血症的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梳理“心合小肠”理论与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的联系,结合黄连对胃肠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探讨黄连治疗高脂血症的理论依据。结果 高脂血症的中医病因病机主要为饮食不节,久坐少动,致使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水聚痰饮,痰浊不化,痰瘀结聚,变生脂膏。心合小肠功能相互匹配的失常,会导致身体内的“清浊”物质无法正常运转,导致清者不得上升,生飧泄之症,而浊者不能肃降,产生痰饮、水湿、浊毒等病理性物质,稽留不去,久之则产生脂质膏浊。黄连可清心燥湿,升清降浊,是从“心合小肠”理论治疗高脂血症的经典药物。黄连素降脂疗效显著,可改善脂质代谢,且无明显副作用,而肠道菌群是介导黄连素降脂作用的重要条件。结论 基于“心合小肠”理论,靶标小肠生理病理特征和肠道菌群代谢特点,可能是继续探究黄连治疗高脂血症具体机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心合小肠”理论 黄连 黄连素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基于心-脾-肠轴探讨肠道菌群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9
作者 陶文娜 施立娜 +1 位作者 佟旭 张泽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99-204,共6页
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引发社会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注,冠心病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肠道微生态系统对人体生理病理机制逐渐被发掘,通过分析中医学对心、脾、小肠的密切联系,基于心-脾-肠轴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 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引发社会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注,冠心病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肠道微生态系统对人体生理病理机制逐渐被发掘,通过分析中医学对心、脾、小肠的密切联系,基于心-脾-肠轴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对冠心病的主要调节作用以及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揭示肠道菌群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探求从脾论治改善肠道菌群以治疗冠心病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冠心病 小肠
下载PDF
“心与小肠相表里”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10
作者 孟骊冲 廉坤 +3 位作者 郭瑾 王梓仪 宋琳琳 胡志希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0期177-183,189,共8页
目的:分析中医藏象学说“心与小肠相表里”领域研究现况、热点及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Web of Science和PubMed6个... 目的:分析中医藏象学说“心与小肠相表里”领域研究现况、热点及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Web of Science和PubMed6个文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收录的“心与小肠相表里”研究中文、英文文献。采用NoteExpress整理文献题录,采用Excel 2016和Python 3.12.2对年发文量、来源期刊和关键词进行分析,采用Citespace 6.2.R7和VOSviewer 1.6.18软件对研究机构、核心作者、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210篇,英文文献62篇,该领域发文量整体呈逐年增长趋势。中文期刊来源主要为《时珍国医国药》,英文期刊为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中文发文量最高为12篇,英文发文量最高为3篇。研究机构中安徽中医药大学中文发文量(16篇)最多,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中国中医科学院)英文发文量(8篇)最多。高频关键词有肠道菌群、心力衰竭、心血管疾病、中医药、氧化三甲胺等,且生成8个中文聚类标签,6个英文聚类标签。结论:“心与小肠相表里”研究近5年发展迅速,国内外研究热度不断提升,心血管疾病与肠道菌群病理机制研究和心肠同治是研究趋势和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与小肠相表里 肠道菌群 心血管疾病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基于心肺两脏和肠道的关系论治儿童功能性便秘
11
作者 葛飞飞 刘军序 +2 位作者 孙洁丽 杨秋月 彭婕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3期181-184,共4页
功能性便秘(FC)在儿童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频率减少及排便时间延长。不良的饮食及起居习惯、环境气候变化、压力情绪、遗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致使FC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儿童的日常生活有着不小的... 功能性便秘(FC)在儿童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频率减少及排便时间延长。不良的饮食及起居习惯、环境气候变化、压力情绪、遗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致使FC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儿童的日常生活有着不小的影响。心肺两脏与肠道之间存在密切的生理与病理联系,心肺功能的异常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引发便秘。因此,从心肺两脏与肠道的关系入手,探讨儿童FC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还通过临床现状和讨论,进一步阐述了基于心肺两脏和肠道关系的儿童FC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力求寻找治疗儿童FC的新思路、新方法,以达到缓解、甚至治愈儿童FC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大肠 功能性便秘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与脑小血管病相关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郑兰 易芳 谷文萍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60-64,共5页
脑小血管病(CSVD)是一类影响全脑的血管疾病,其患病率和疾病负担均较高。目前,CSVD的病因和治疗尚缺乏明确的定论。心率变异性(HRV)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指标,用于定量评估自主神经功能,反映了自主神经的平衡状态,并与血压控制、炎症反应及... 脑小血管病(CSVD)是一类影响全脑的血管疾病,其患病率和疾病负担均较高。目前,CSVD的病因和治疗尚缺乏明确的定论。心率变异性(HRV)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指标,用于定量评估自主神经功能,反映了自主神经的平衡状态,并与血压控制、炎症反应及物质代谢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既往有研究发现,HRV的降低可能与CSVD的发生和进展有关,但结论并不一致。该综述旨在总结心率变异性与CSVD的影像学及临床表现的相关研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致病机制,以期为CSV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脑小血管病 自主神经功能
下载PDF
基于心与小肠相表里探讨脑肠轴与阿尔茨海默病
13
作者 耿赫利 王蕾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8期3800-3803,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匿、进展缓慢、进行性加重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通过脑肠轴调控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参与AD的发生发展。中医经典理论“心与小肠相表里”认为无论是在生理、病理...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匿、进展缓慢、进行性加重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通过脑肠轴调控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参与AD的发生发展。中医经典理论“心与小肠相表里”认为无论是在生理、病理还是经络方面,心与小肠都紧密相关。此文通过阐述“心与小肠相表里”与脑肠轴的相关性,探讨肠道菌群与AD的关系,以期为防治AD探索新思路,并为从脾论治AD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心与小肠相表里 脑肠轴 肠道菌群
下载PDF
高密度立交出入口区段车流量对驾驶人精神负荷影响
14
作者 易刚 杨迪 +3 位作者 矫成武 孔繁星 陈正欢 徐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4-1233,共10页
要为明确高密度互通立交行驶环境下,主线车流量对出入口区段驾驶人精神负荷间的影响,在重庆市内环快速路高密度互通立交群进行自然驾驶实车试验,使用Physiolab生理检测仪连续采集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的心电数据,用于统计各驾驶人的心率... 要为明确高密度互通立交行驶环境下,主线车流量对出入口区段驾驶人精神负荷间的影响,在重庆市内环快速路高密度互通立交群进行自然驾驶实车试验,使用Physiolab生理检测仪连续采集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的心电数据,用于统计各驾驶人的心率指标变化情况。本次试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选择心率变异率指标RMSSD(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differences)、LFnorm(low frequency norm)、HFnorm(high frequency norm)、LF(low frequency)/HF(high frequency)以及心率突变率指标HRMR(heat ratemutation rate)作为驾驶人精神负荷的评价指标,记为主成分F 1和主成分F 2,并建立评价模型。结果表明:驾驶人在小净距立交出入口区段行驶时,立交主线车流量的大小会影响驾驶人的精神负荷;当驾驶人驶入立交主线时,三次模型对入口段车流量与主成分F 2的拟合效果最好,呈开口向上的三次曲线,曲线谷值点出现在2级流量水平处,模型显著;当驾驶人驶出立交主线时,一次线性模型对出口段车流量与主成分F 1的拟合效果最好,模型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通式立体交叉 高密度立交 小净距出入口 心率变异率 心率突变率 精神负荷
下载PDF
目标范围内时间和sdLDL-C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左江华 卢懿 +5 位作者 吕静 李宗良 田连芳 谷亚楠 郝世瑞 张倩倩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81-384,共4页
目的 分析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 LDL-C)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73例作为2型糖尿病组,收集同... 目的 分析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 LDL-C)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73例作为2型糖尿病组,收集同期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54例作为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sdLDL-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TIR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IR和sdLDL-C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组患者年龄、高血压患病率、TG、sdLDL-C明显升高(P <0.05),TIR明显降低(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dLDL-C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TIR和sdLDL-C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预测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95%CI:0.52~0.72,P=0.021),0.649(95%CI:0.555~0.744,P=0.004),两者联合检测,AUC为0.681(95%CI:0.589~0.773,P=0.001)。结论 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TIR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dLDL-C水平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sdLDL-C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TIR联合sdLDL-C对2型糖尿病发生冠心病的预测能力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冠心病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OGISTIC模型 ROC曲线 曲线下面积
下载PDF
微创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16
作者 霍莹 朱梦雅 +2 位作者 刘刚 郭志鹏 路万里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17-321,共5页
目的:探究微创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1日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行间隔类缺损修补术患儿250例,分为右腋下小切口组(研究组)125例及胸骨正中切口组(对照组)125例。比... 目的:探究微创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1日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行间隔类缺损修补术患儿250例,分为右腋下小切口组(研究组)125例及胸骨正中切口组(对照组)125例。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应激指标[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神经损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胸口畸形、切口感染、纵隔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1 d皮质醇、ACTH、NSE、S100β、TNF-α、IL-6、CRP水平均上升,且对照组皮质醇、ACTH、NSE、S100β、TNF-α、IL-6、CRP水平显著高于研究组(P均<0.05)。结论:微创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可能通过改善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机体应激及炎症反应状态,减轻脑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 传统开胸手术 简单先天性心脏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冠心病和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王莉 王成金 +2 位作者 李勇兵 田连由 张曼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在冠心病和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3月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10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脑卒中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受检... 目的: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在冠心病和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3月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10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脑卒中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受检者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sdLDL-C指标水平,比较三组sdLDL-C水平及冠心病组、脑卒中组不同疾病分型患者的sdLDL-C水平,分析sdLDL-C对冠心病和脑卒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组sdLDL-C水平比较,冠心病组>脑卒中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dLDL-C水平高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sdLDL-C水平高于急性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dLDL-C对冠心病和脑卒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P<0.05)。结论:sdLDL-C在冠心病和脑卒中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能够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和脑卒中的辅助检测指标,为疾病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脑卒中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基于“心合小肠”探讨中医药调控肠道菌群治疗围绝经期失眠
18
作者 赵雅淇 陈梅 +2 位作者 白俊 王雅茹 高云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9期87-90,共4页
围绝经期失眠是女性从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大多数表现为入睡困难、睡中易醒、醒后仍觉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目前西药主要通过服用镇静类药物达到治疗目的,而存在的药物依赖性及其他药物副作用不容小觑,文章... 围绝经期失眠是女性从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大多数表现为入睡困难、睡中易醒、醒后仍觉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目前西药主要通过服用镇静类药物达到治疗目的,而存在的药物依赖性及其他药物副作用不容小觑,文章查阅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发现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围绝经期失眠与肠道菌群存在很大的关联性,且也有研究报道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常用药、常用方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来实现的。文章将“心合小肠”理论与围绝经期失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对围绝经期失眠的影响等四方面理论研究联系起来,探讨中医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合小肠 肠道菌群 围绝经期失眠 中医药防治
下载PDF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清胱抑素C对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何海燕 芦菲 顾奕玥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9期1-4,22,共5页
目的 探讨术前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sd-LDL)与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水平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C... 目的 探讨术前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sd-LDL)与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水平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CIN)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2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HD)并行PCI治疗符合入选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水平将其分为对比剂肾病组(17例)和非对比剂肾病组(183例)。绘制ROC曲线评价sd-LDL、CysC,以及二者联合对PCI术后CIN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前sd-LDL和血清CysC在CIN组中均高于非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显示术前sd-LDL预测PCI术后发生CIN的AUC为0.755,最佳诊断界值为0.950 mmol/L。术前血清CysC预测PCI术后发生CIN的AUC为0.751,最佳诊断界值为1.055 mg/L。两者联合AUC为0.816。结论 术前sd-LDL和血清CysC水平是冠脉介入术后CIN早期预测指标,两者联合能提高对PCI术后CIN的预测价值,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肾病 胱抑素C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小而低密度脂蛋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特点分析
20
作者 秦庆双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0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特点。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试验组),以及86名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两...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特点。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试验组),以及86名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研究对象sdLDL-C、LDL-C水平及sdLDL-C/LDL-C,以及试验组研究对象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颈动脉内膜厚度(IMT)等资料,分析冠心病患者sdLDL-C、LDL-C水平及sdLDL-C/LDL-C及其与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sdLDL-C、LDL-C水平及sdLDL-C/LDL-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评分越高及IMT越大的冠心病患者sdLDL-C、LDL-C水平及sdLDL-C/LDL-C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sdLDL-C、LDL-C水平及sdLDL-C/LDL-C高于正常体检者,且病变程度越高的冠心病患者sdLDL-C、LDL-C水平及sdLDL-C/LDL-C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