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在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小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廖晓红 杨莉蓉 李慧敏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1128-113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小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62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肝癌的超声造影资料。结果:62例71个病灶,其中高分化33个、中分化30个和低分化8个;梁索型44个、假腺管型13个、实体型9个...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小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62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肝癌的超声造影资料。结果:62例71个病灶,其中高分化33个、中分化30个和低分化8个;梁索型44个、假腺管型13个、实体型9个和纤维硬化型5个。高、中、低分化程度原发性小肝癌造影开始增强时间分别为(14.08±3.94)、(13.51±3.35)、(12.86±2.89)s,达峰时间分别为(29.41±7.10)、(28.14±6.94)、(26.56±6.56)s,消退时间分别为(99.83±12.38)、(72.32±10.25)、(42.19±10.03)s,开始增强时间和达峰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消退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造影剂动脉相增强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脉相、延迟相增强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化程度、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小肝癌超声造影表现特征存在差异,超声造影对其临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小肝癌 原发性 病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