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闭合复位联合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凡凡 刘朝阳 +2 位作者 徐毅 吴晓斌 周士进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3期354-356,360,共4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联合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联合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26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术后行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复位、固定及愈合情况,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联合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联合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26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术后行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复位、固定及愈合情况,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0(12.6±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10.7±3.8)周,未发生切口延迟愈合、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骨折畸形愈合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1例SandersⅢ型患者因术后引流不畅出现切口皮下积液,经局部治疗后伤口按期治愈。末次随访时,Bhler角由术前7.2°±3.5°改善为25.1°±6.2°,Gissane角由术前89.6°±2.1°改善为113.7°±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AOFAS踝-后足评分:优16例,良7例,可3例。结论闭合复位联合小切口跟骨接骨钢板内固定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少,能够满足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术中复位及内固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闭合复位 接骨板 小切口
下载PDF
改良小切口复位植骨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核达 刘林 +3 位作者 黄飞 左俊水 杨宗宇 李森田 《创伤外科杂志》 2018年第10期744-748,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复位植骨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5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收治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9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切开复位钢...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复位植骨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5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收治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9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组45例(切开复位组)和改良小切口复位植骨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组46例(改良组)。切开复位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3~67岁,平均46. 0岁;骨折原因:高处坠落伤28例,道路交通伤17例。改良组中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23~68岁,平均46. 1岁;骨折原因:高处坠落伤29例,道路交通17例。分析统计治疗后的临床优良率,患者的住院情况,同时观察患者手术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踝-后足评分(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跟骨长度、宽度及高度,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临床优良率为93. 48%(43/46)明显高于切开复位组的62. 22%(28/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改良组患者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切开复位组,分别为[(25. 17±7. 62) mL vs.(69. 25±10. 54) mL、(5. 42±1. 03) d vs.(10. 57±2. 69) d、(6. 04±1. 21) d vs.(12. 19±3. 68) d],而手术时间和费用均显著高于切开复位组,分别为[(95. 24±20. 58) min vs.(60. 12±15. 23) min、(1. 09±0. 03)万元vs.(0. 68±0. 04)万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Bohler角、Gissane角、AOFAS、跟骨长度及高度明显升高,而跟骨宽度显著下降,同时改良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切开复位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改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 35%,明显低于切开复位组的17. 78%(P <0. 05)。结论改良小切口复位植骨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住院情况及临床相关指标,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小切口 复位植骨 克氏针 内固定
下载PDF
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配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3
作者 巫敬文 周琦石 +1 位作者 陈信军 杨林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635-640,共6页
目的:研究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配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清远市中医院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在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的... 目的:研究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配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清远市中医院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在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正骨手法辅助治疗,对照组实施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影像学参数,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疼痛程度、跟骨参数、足踝功能以及并发症予以分析。结果:组间对比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均下降,以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Gissane角、Bohler角、Pitch角、足踝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术前,两组术后Gissane角、Bohler角、Pitch角均增大,足踝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issane角、Bohler角、Pitch角、足踝评分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8%,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5,P>0.05)。结论: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配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跟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能够配合手术进程,弥补不能充分暴露的缺点,达到良好复位的目的,并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疼痛程度,促进足部功能与骨折端解剖结构的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 中医正骨 顺势复位 加速康复
下载PDF
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毕楷 朱书朝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5期150-152,163,共4页
目的:比较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 目的:比较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时骨折复位情况(桡骨高度、掌倾角及关节面台阶高度),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时腕关节活动度(背伸、掌屈、桡偏及尺偏角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桡骨高度、掌倾角及腕关节背伸、掌屈、桡偏、尺偏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关节面台阶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疗效优良率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而且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骨折复位效果和腕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C3型骨折 粉碎性骨折 小切口撬拨复位 外固定支架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下载PDF
经皮克氏针辅助小切口复位固定SandersⅡ及Ⅲ型跟骨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涂建龙 董章庆 《当代医学》 2018年第31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克氏针辅助小切口复位固定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患者40例,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为研究时段,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20例。... 目的观察经皮克氏针辅助小切口复位固定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患者40例,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为研究时段,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20例。对照组采纳钢板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纳经皮克氏针辅助小切口复位固定治疗。比较Maryland评分、临床优良率及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Maryland评分比较,试验组较高,与对照组临床优良率,试验组较高,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克氏针辅助小切口复位固定术可有效改善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足部功能,减少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克氏针 小切口复位固定 跟骨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闭合复位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
6
作者 张大闯 王亮 +1 位作者 任凯 吕东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4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9例锁骨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51例)和B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48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9例锁骨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51例)和B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48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疼痛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活动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7~12个月。两组骨折均功能复位。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疼痛VAS评分A组均优于B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疼痛轻、对骨折端血运干扰小的优势,能在较小的创伤下达到理想的固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小切口 锁定钢板内固定 锁骨骨折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应用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7
作者 陈灵子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4期46-49,共4页
目的 研究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择取在本院就诊的7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收治时间段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通过双色球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5例。对照组(蓝球)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红球)则加... 目的 研究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择取在本院就诊的7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收治时间段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通过双色球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5例。对照组(蓝球)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红球)则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的干预效果加以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依从性、干预后的握力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NR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掌倾角、桡骨轴向短缩长度低于对照组,尺偏角、腕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与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效果确切,有助于患者依从性的提高和疼痛缓解,可更好地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小夹板外固定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小切口辅助复位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8
作者 王新忠 《中外医疗》 2024年第4期42-45,74,共5页
目的探究小切口辅助复位固定+支架外固定对于胫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福建省将乐县总医院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究小切口辅助复位固定+支架外固定对于胫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福建省将乐县总医院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复位胫骨远端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胫骨远端内和/或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长和失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住院及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优良率为85.0%,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少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切口辅助复位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更佳,能缩短愈合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少,是一种良好的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辅助复位有限内固定 外固定架 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下载PDF
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内固定复位术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对比研究
9
作者 王子玉 杜道广 李浩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8期2230-2232,共3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内固定复位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内固定复位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实验组患者选择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内固定复位术,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情况以及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的效果和患者手术治疗的具体情况,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实验组患者膝关节活动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97,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96,P<0.05);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63、10.758、5.361、3.792、5.921、11.742,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32,P<0.05)。结论: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使用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相对于传统内固定复位术能够更好地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治疗效果及手术各项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小切口手术 传统内固定复位术 胫骨平台骨折
下载PDF
小切口辅助复位配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10
作者 杨晓雷 何军利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0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小切口辅助复位配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2024年1月西安市北方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对照组(n=40,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观察组(n=40,实施... 目的:分析小切口辅助复位配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2024年1月西安市北方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对照组(n=40,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观察组(n=40,实施小切口辅助复位配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疼痛情况、骨密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首次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Harris评分升高,VA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骨大粗隆、Ward三角区、股骨颈骨密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骨大粗隆、Ward三角区、股骨颈骨密度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辅助复位配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较好,可优化手术指标,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骨密度,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小切口 复位
下载PDF
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内固定与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5
11
作者 陈学谦 王德成 +2 位作者 贺志亮 何稚鸥 黎作旭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6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内固定与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足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我院5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跗骨窦小切口组(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内固定与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足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我院5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跗骨窦小切口组(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内固定)26例和传统L形切口组(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24例,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足部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跗骨窦小切口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传统L形切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L形切口组(P<0.05);术后6月,两组跟骨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增大(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足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内固定与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均可有效改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且相对于后者,前者更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内固定 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 SandersⅡ型 SandersⅢ型 跟骨骨折 疗效
下载PDF
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锦明 刘俊 +1 位作者 章东明 严宏生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1177-1180,共4页
目的:探导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46例51足,手术前后评价跟骨B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宽度的改善情况,... 目的:探导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46例51足,手术前后评价跟骨B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宽度的改善情况,随访期间观察并发症,采用Mary-land评分评价足功能。结果:1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克氏针松动退出。术前B 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宽度分别为(6.1±3.6)°、(101.5±7.1)°、(39.8±1.7)mm,术后分别为(31.5±3.5)°、(121.65±5)°、(31.2±1.5)mm,经统计学分析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平均24个月的随访,按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优28足,良17足,可6足,优良率:88.2%。结论: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小切口 撬拨复位 内固定
下载PDF
闭合复位小切口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伟鹏 黄勇仪 +3 位作者 邹仲兵 王华国 叶劲 白波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70-74,共5页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小切口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以2016年1月-2020年6月间云浮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6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为对象,均予以闭合复位小切口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术后6个月时随...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小切口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以2016年1月-2020年6月间云浮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6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为对象,均予以闭合复位小切口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术后6个月时随访,以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MFS)评定患者手术效果,统计患者术后创口愈合情况。并于术前、术后6个月时随访,分别测定其跟骨长度、跟骨高度、跟骨宽度、Gissan角及Bohler角。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创口均已达到甲级愈合标准,术后6个月时,MFS评定结果显示,36例患者的足部手术优良率达到97.22%;术后6个月时,患者跟骨长度、跟骨高度均比术前高,而跟骨宽度则比术前低,同时Gissan角及Bohler角也比术前高(P<0.05)。结论:闭合复位小切口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显著,可取得良好创口愈合效果,并促进患者跟骨的影像学指标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小切口 锁定接骨板 内固定 SandersⅡ~Ⅲ型 跟骨骨折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涛 蒋锋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59-63,80,共6页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研究组采用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研究组采用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1次复位成功率、临床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肘关节功能优良率、肘关节活动度、前倾角、携带角、线角、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神经肽Y、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神经肽Y与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临床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或0.01),术中1次复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3个月末研究组肘关节伸展度、屈曲度、携带角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前倾角、线角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术后3周末研究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神经肽Y、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对照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神经肽Y、骨钙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或0.0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神经肽Y与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临床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促进骨折愈合与患儿恢复,提高肘关节活动度与功能,且上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神经肽Y、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水平可能是其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的机制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tlandⅢ型 肱骨髁上骨折 微创小切口 复位 克氏针固定
下载PDF
跗骨窦小切口联合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阳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12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跗骨窦小切口联合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撬拔复位克氏针内固... 目的:观察跗骨窦小切口联合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撬拔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研究组给予跗骨窦小切口联合经皮撬拔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术后1个月Maryland足部评分和X线相关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Maryland足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跟骨中部宽度明显小于对照组,Gissane角、Bohler角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小切口联合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Maryland足部评分,以及改善X线相关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经皮撬拔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跗骨窦小切口 Maryland足部评分
下载PDF
小切口与手法整复穿针内固定对Sanders Ⅳ型跟骨骨折临床观察
16
作者 郑银驹 张杰 范回生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与手法整复穿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手法组采用小切口与手法整复穿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外侧扩大"L"切口AO钢板内... 目的:观察小切口与手法整复穿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手法组采用小切口与手法整复穿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外侧扩大"L"切口AO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的一般手术指标、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法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6月,手法组的Bohlers角、Gissane角、跟骨中部宽度丢失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手法组的足踝关节功能优良率87.50%与对照组的9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手法组共计有关节炎2例,对照组共计有切口感染2例、关节炎2例、腓肠肌损伤3例、腓骨肌腱炎2例,手法组的并发症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与手法整复穿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骨折效果可靠,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 Ⅳ型 小切口 手法整复 内固定
下载PDF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中药薰洗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7
作者 萧庆瑞 叶若凡 王振盛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7期116-119,共4页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中药薰洗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泉州市正骨医院正骨科治疗的8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使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观察组...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中药薰洗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泉州市正骨医院正骨科治疗的8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使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薰洗保守治疗,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各项治疗指标、疼痛及肿胀指标、骨折愈合指标。结果 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3、7、14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腕关节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4周的桡骨掌倾角、尺偏角均大于对照组,桡骨相对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中药薰洗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能促进疼痛及肿胀缓解,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小夹板外固定 中药薰洗 保守治疗
下载PDF
小切口骨折撬拨复位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对跟骨骨折患者围术期指标及足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邵长振 刘兴来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0期153-156,共4页
目的分析小切口骨折撬拨复位结合克氏针固定在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82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骨折撬拨复... 目的分析小切口骨折撬拨复位结合克氏针固定在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82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骨折撬拨复位结合克氏针固定,两组均观察到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足踝功能、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42.74±4.26)mL,少于对照组的(65.39±6.73)mL,手术时间为(80.26±7.39)min,短于对照组的(103.78±10.25)min,住院时间为(5.31±1.05)d,短于对照组的(8.63±1.89)d,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关节评分标准(AOF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AOFAS评分分别为(76.03±6.20)分、(75.95±6.48)分,均高于术前的(59.45±3.26)分、(59.26±3.7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内各维度评分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GQOLI-74内各维度评分分别为(78.95±4.16)分、(74.69±3.97)分、(75.94±5.02)分、(78.97±3.8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1.25±3.67)分、(68.42±3.51)分、(67.38±4.63)分、(70.35±3.2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骨折撬拨复位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可取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当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足踝功能,但其具有更少的出血量,更短的术式时间,且并发症较少,可显著提升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大力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小切口骨折撬拨复位 克氏针固定 足踝功能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膝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
19
作者 孙建军 姚绍华 代子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2期40-45,共6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膝...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膝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血清学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82.65±6.34)min、(3.14±0.35)d、(11.69±1.45)周、(9.41±1.23)d,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1.52±9.36)、(55.36±5.12)m L,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24、48 h的疼痛评分分别为(5.69±1.12)、(4.36±0.85)、(2.89±0.34)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WOMAC骨关节炎指数中日常生活、疼痛、关节僵硬评分及总分分别为(17.53±2.19)、(2.61±0.45)、(0.65±0.14)、(21.26±3.26)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伸直、屈曲活动度分别为(6.89±0.67)°、(124.66±8.75)°,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PGE2、SP、CRP水平分别为(128.96±11.35)pg/m L、(5.89±1.12)μg/m L、(14.63±1.52)m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WHOQOL-BREF评分中心理、生理、社会及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更佳,可减轻手术创伤,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镜 小切口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中药三期外治法治疗C3型Colles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张佳榕 林晓阳 +1 位作者 陈建喜 徐朝和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5期23-26,共4页
目的:探究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中药三期外治法治疗C3型Colles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泉州市泉港区医院收治的70例C3型Colles骨折患者。根据数字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 目的:探究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中药三期外治法治疗C3型Colles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泉州市泉港区医院收治的70例C3型Colles骨折患者。根据数字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研究组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中药三期外治法。比较两组治疗12周后腕关节功能,治疗前、治疗12周后肿胀程度、疼痛程度,腕关节解剖结构,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12周后,研究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肿胀程度、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3型Colles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中药三期外治法治疗可改善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减轻肿胀及疼痛程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腕关节解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中药外治法 C3型Colles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