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progress in CT and MRI examination and diagnosis of small intestinal tumors 被引量:8
1
作者 Fei Miao Ming-Liang Wang Yong-Hua T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CAS 2010年第5期222-228,共7页
Precise examination and diagnosis of small intestinal tumors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the curved course and overlapping canal of the small intestine. Traditional technology for intestinal canal examination and endoscop... Precise examination and diagnosis of small intestinal tumors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the curved course and overlapping canal of the small intestine. Traditional technology for intestinal canal examination and endoscopy cannot exhibit the intestinal wall and extra-luminal structure well.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advancement of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computed tomography enteroclysis (CTE) and magnetic resonance enteroclysis (MRE) are widely used in the examination and diagnosis of small intestinal tumors. CTE and MRE, with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capabilities and excellent soft-tissue contrast, can analyze the abnormalities of peripheral intestinal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tunica mucosa. In addition, these two technologies can clearly reveal the localization, appearance, degree of mesenteric infiltration and remote tumor metastasis, which increases our cognition of the imaging diagnosis for intestinal tumors. Here we review recent progress in imaging (CT and MRI) examination and diagnosis of small intestinal tum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small intestinal tumor ENTEROCLYSIS
下载PDF
多模态MR与CT小肠造影在小肠肿瘤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庄晓曌 符莉莉 +2 位作者 李长清 邢增宝 蔡亲磊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12-1315,共4页
目的比较多模态MR与CT小肠造影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0例疑有小肠肿瘤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两位有资质的影像科医师对CT和MR图像进行阅片,从肠壁形态、病变部位(十二指肠、近段回肠、远段回肠、近段空肠、远段空肠... 目的比较多模态MR与CT小肠造影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0例疑有小肠肿瘤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两位有资质的影像科医师对CT和MR图像进行阅片,从肠壁形态、病变部位(十二指肠、近段回肠、远段回肠、近段空肠、远段空肠)及累及范围进行分析,并与手术及内镜活检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60例患者经手术及内镜活检证实有33例患者存在35处小肠肿瘤性病灶(5例腺癌、6例淋巴瘤、18例间质瘤、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及1例脂肪瘤);CT对小肠肿瘤性疾病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分别为100%(27/27)、90.9%(30/33)、95.0%(57/60),MR分别为100%(27/27)、97.0%(32/33)、98.3%(59/60),两者的诊断效能相近。结论多模态MR与CT小肠造影均是小肠肿瘤性疾病的有效诊断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小肠 碘海醇
下载PDF
胎儿肠梗阻的MRI诊断 被引量:7
3
作者 周立霞 卜静英 +3 位作者 耿左军 李海燕 刘慈 李索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目的观察胎儿期肠梗阻MRI表现,结合生后手术史及病理学诊断,探讨MRI对胎儿期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胎儿期肠梗阻病例26例,胎龄为孕23~35 w,均先行胎儿超声检查后再行胎儿MRI平扫。采用2D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2D fast ... 目的观察胎儿期肠梗阻MRI表现,结合生后手术史及病理学诊断,探讨MRI对胎儿期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胎儿期肠梗阻病例26例,胎龄为孕23~35 w,均先行胎儿超声检查后再行胎儿MRI平扫。采用2D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2D fast imaging employ steady acquisition,2D FIESTA)、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ingle-shot fast spin echo,SSFSE)序列、快速反转恢复运动抑制序列T1WI(fast inversion recovery motion insensitive T1WI,FIRM T1WI)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根据梗阻部位、梗阻区肠管信号改变、梗阻远端肠道充盈情况、肠系膜血管异常等进行影像学诊断,并观察继发改变如腹水、羊水增多等,随访出生情况及手术治疗结果,分析MRI诊断的正确率及漏诊率,探讨MRI各序列在胎儿肠梗阻诊断中的优势。结果 26例肠梗阻胎儿中:十二指肠/空肠狭窄或闭锁16例,其中4例伴十二指肠和空肠旋转不良;胎粪性小肠梗阻4例,其中2例继发肠扭转致肠缺血坏死;肛门闭锁4例;结肠狭窄或闭锁1例;先天性巨结肠1例。所有胎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羊水增多,部分病例伴腹水、心包积液及睾丸鞘膜积液;2例为单脐动脉。MRI诊断正确率为92.3%(24/26),误诊率为7.7%(2/26)。MRI能清楚显示胎儿肠梗阻部位,观测肠管扩张的程度。SSFSE序列可显示系膜血管受累,FIRM T1WI序列有助于结肠梗阻的诊断,DWI序列可提示梗阻肠管缺血和出血的改变。结论胎儿期肠梗阻MRI图像有特征性改变,可以判断受累肠管的发生部位、梗阻程度和合并症等,对产前诊断和出生后手术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疾病 磁共振成像 肠梗阻 弥散加权成像 肠扭转
下载PDF
甘露醇作为口服对比剂用于小肠MR检查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尚芸芸 赵新湘 +1 位作者 袁曙光 闫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甘露醇作为对比剂用于小肠MRI的价值。方法将20名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分别口服目前研究较多的甘露醇混合液和2.5%甘露醇,行MR扫描,从扩张度、图像质量、不良反应几个方面对两组进行对比。结果从小肠平均扩张度和不良... 目的探讨甘露醇作为对比剂用于小肠MRI的价值。方法将20名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分别口服目前研究较多的甘露醇混合液和2.5%甘露醇,行MR扫描,从扩张度、图像质量、不良反应几个方面对两组进行对比。结果从小肠平均扩张度和不良反应方面两者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从4、5、6段小肠的扩张度和图像质量方面对比,甘露醇混合液较2.5%甘露醇效果好,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作为对比剂用于小肠MR检查效果较好,甘露醇混合液对小肠的扩张效果和图像质量较2.5%甘露醇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小肠 造影剂
下载PDF
MRI对实验性闭袢性小肠梗阻肠壁缺血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宣家文 翟建 +3 位作者 陈远军 张峥嵘 丁治民 汪向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14-1418,共5页
目的探讨MRI多序列扫描对实验性闭袢性小肠梗阻肠壁缺血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4只大白兔实验性闭袢性小肠梗阻模型分为3组,每组8只:A组(缺血1~1.5h)、B组(缺血2~2.5h)和C组(缺血5~6h),对照肠壁组织病理改变分析MRI表现... 目的探讨MRI多序列扫描对实验性闭袢性小肠梗阻肠壁缺血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4只大白兔实验性闭袢性小肠梗阻模型分为3组,每组8只:A组(缺血1~1.5h)、B组(缺血2~2.5h)和C组(缺血5~6h),对照肠壁组织病理改变分析MRI表现。结果A组、B组和C组测量的肠壁厚度分别是(0.135±0.033)cm、(0.185±0.030)cm、(0.383±0.060)cm,肠壁厚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8只、B组5只闭袢肠壁增强扫描出现持续强化,C组闭袢肠壁均无强化。肠壁无坏死组出现持续强化征象明显高于肠壁坏死组(P〈0.05)。结论MRI多序列扫描可评价肠壁不同时间的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梗阻 磁共振成像 动物
下载PDF
小肠克罗恩病的MRI诊断与小肠钡灌肠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朱炯 许建荣 +2 位作者 周滟 李磊 朱震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5期489-491,共3页
目的:分析小肠克罗恩病的MRI表现,并与小肠钡灌肠进行了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1月~2004年5月间临床拟诊克罗恩病的患者共3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小肠钡灌肠和MRI检查.分别计算和测量病变累及的肠段数、肠壁厚度、狭窄点.分辨... 目的:分析小肠克罗恩病的MRI表现,并与小肠钡灌肠进行了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1月~2004年5月间临床拟诊克罗恩病的患者共3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小肠钡灌肠和MRI检查.分别计算和测量病变累及的肠段数、肠壁厚度、狭窄点.分辨肠壁信号特点、溃疡、瘘道、脓肿、系膜改变等情况.MRI和小肠钡灌肠的符合率包含了病变肠段和无病变肠段的一致性.结果:MRI和小肠钡灌肠检出病变肠段的符合率为90.8%.采用配对资料卡方检验,χ^2=0.364,P>0.05.SE-T1W、SE-T2W、SPIR-T1W、SPIR-T2W发现病变肠段数占MRI总检出肠段数的比率分别为50.0%、100%、48.1%、88.5%.结论:MRI和小肠钡灌肠所显示的病变肠段基本一致,SE-T2W的检出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克罗恩病 磁共振成像 X线 小肠钡灌肠
下载PDF
MR电影对正常小肠运动功能定量评估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梓 胡道予 +5 位作者 汤浩 孟晓岩 李建军 沈亚琪 王艳春 刘小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4年第6期459-462,共4页
目的探讨MR电影技术定量评估正常小肠运动功能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运用美国GE公司MR Discovery 750HD 3.0 T扫描仪,采用32通道Body线圈,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间44名肠道志愿者进行MR口服造影扫描,在不憋气状态下进行时间为2 min的M... 目的探讨MR电影技术定量评估正常小肠运动功能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运用美国GE公司MR Discovery 750HD 3.0 T扫描仪,采用32通道Body线圈,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间44名肠道志愿者进行MR口服造影扫描,在不憋气状态下进行时间为2 min的MR电影序列扫描。将采集的电影图像传送至ADW 4.5工作站,并对每帧图像中左上腹及右下腹两段肠管的肠腔管径进行测量。通过绘制时间-肠腔管径曲线进一步对每段肠管的最大肠腔管径,收缩频率、收缩周期以及间歇期进行测定。结果所有志愿者均完成了检查。一共对86段充盈良好的小肠肠管进行了定量分析。所有肠段均存在间歇期。左上腹及右下腹两段肠管间的最大肠腔管径、收缩频率、收缩周期和间歇期分别为(17.66±2.27)mm、(8.64±0.69)s、(3.03±0.61)min、(54.19±15.10)s和(17.42±1.87)mm、(8.75±0.77)s、(3.86±0.54)min、(47.47±15.82)s。两段肠管间的收缩频率以及间歇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MR电影能够对正常小肠的蠕动功能状况进行定量评估。理论上在了解正常小肠运动特征的基础上,可以运用MR电影这项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器质性以及功能性小肠疾病患者异常的小肠运动状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蠕动 磁共振成像 电影
下载PDF
磁共振小肠造影多序列联合成像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蔡莉 段楚玮 +3 位作者 朱云珍 赵卫 何波 张振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小肠MRI造影多序列应用方法及MRI造影对小肠病变的影像诊断.方法使用Philips Achieva 3.0T MR对临床疑诊小肠病变的34例患者进行MR小肠造影(MRE)多序列联合成像.扫描序列包括横断位、冠状位屏气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T2WI-TSE-B... 目的探讨小肠MRI造影多序列应用方法及MRI造影对小肠病变的影像诊断.方法使用Philips Achieva 3.0T MR对临床疑诊小肠病变的34例患者进行MR小肠造影(MRE)多序列联合成像.扫描序列包括横断位、冠状位屏气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T2WI-TSE-BH序列,冠状位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序列(BTFE)、横断位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及横断位、冠状位3D-THRIVE序列增强扫描.以不同等级评估小肠MRI扫描图像质量.判断各序列的应用价值.结果平扫COR-SSTSE-BH序列压脂图像显示最佳,评估炎症性肠病的活动性弥散序列应用价值较高,联合3D-THRIVE序列增强图像能为临床提供定性诊断.结论 MRE多序列联合扫描图像信息量大,敏感度高,对诊断小肠疾病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造影 磁共振成像 肠道疾病
下载PDF
儿童小肠MR成像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5
9
作者 赖灿 周海春 《磁共振成像》 CAS 2012年第3期188-193,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小肠病变MRI表现,评价小肠MR成像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肠病变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查前让患儿口服2.5%的等渗甘露醇溶液后,静脉注射山莨菪碱0.3mg/kg,随后行MR扫描,扫描方法包括冠状面... 目的分析儿童小肠病变MRI表现,评价小肠MR成像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肠病变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查前让患儿口服2.5%的等渗甘露醇溶液后,静脉注射山莨菪碱0.3mg/kg,随后行MR扫描,扫描方法包括冠状面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序列,横断面及冠状面T1WI、T2WI脂肪抑制序列、vibe超薄容积扫描(压脂)序列,然后行带脂肪饱和技术的T1WI横断面及冠状面增强扫描。结果 12例患儿均能接受等渗甘露醇溶液,未发现并发症,其中Crohn病6例,共显示16段炎症肠管,MRI表现为增强后病变肠壁强化明显,病变肠段肠壁增厚(厚度为5~14mm),且多表现环形增厚,肠壁厚薄不均,肠腔变窄。十二指肠球部慢性溃疡、十二指肠球部穿孔、胃肠吻合口溃疡、小肠梗阻(柿石症)、小肠淋巴瘤、肠套叠各1例。小肠MR成像不仅显示了病变本身,还显示了肠壁、肠外血管及肠系膜脂肪的情况。结论小肠MR成像安全、有效、无创、无电离辐射,能全方位多维显示儿童小肠疾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肠疾病 磁共振成像 儿童
下载PDF
MRI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晓雯 闫东 +1 位作者 郭立 王家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6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MRI诊断为肠梗阻患者的影像表现。将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诊断对照。结果恶性病变14例:肠腔内恶性梗阻11例,腹腔内其他器官恶性肿瘤伴多发腹膜转移粘连者3例。良...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MRI诊断为肠梗阻患者的影像表现。将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诊断对照。结果恶性病变14例:肠腔内恶性梗阻11例,腹腔内其他器官恶性肿瘤伴多发腹膜转移粘连者3例。良性病变26例:结肠息肉2例,乙状结肠扭转、巨结肠、肠套叠、闭孔疝、膈疝及腹膜后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患者各1例,粘连性肠梗阻18例。另外5例为肠郁张。本组病例MRI对梗阻有无的明确率达88.9%,定位准确率达82.5%,定性准确率达75%。结论 MRI在判断肠梗阻的部位、性质、程度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肠道磁共振水成像诊断肠梗阻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尚芸芸 袁曙光 +3 位作者 闫东 赵新湘 柳瑞 郭立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肠梗阻肠腔内的液体行磁共振水成像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35例肠梗阻患者行磁共振水成像检查。行半傅里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序列T2WI冠状面扫描,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T2WI冠状面扫描,以及真稳态进动快... 目的:探讨利用肠梗阻肠腔内的液体行磁共振水成像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35例肠梗阻患者行磁共振水成像检查。行半傅里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序列T2WI冠状面扫描,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T2WI冠状面扫描,以及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序列冠状面和横断面扫描,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FLASH)序列横断面和冠状面平扫和增强扫描。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诊断对照。结果:恶性梗阻9例,手术病理证实6例;粘连性肠梗阻15例,手术证实8例,梗阻平面定位准确6例;肠扭转3例,手术证实2例。结论:肠道磁共振水成像判断肠梗阻的部位、病因、程度、性质具有较高准确性,是诊断肠梗阻的一种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3.0TMRI评价早期COPD引起的右心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智 付兵 +5 位作者 李春平 陈天武 李睿 杨帆 邓丹 杨大兴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探讨3.0T MR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心脏功能及形态学改变的评估作用。方法:使用15头健康中国小型猪,采用木瓜蛋白酶及胰蛋白酶建立早期COPD动物模型,自建模开始第0、5、10、15、20周行心脏MRI扫描,测量并分析心脏功能参数... 目的:探讨3.0T MR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心脏功能及形态学改变的评估作用。方法:使用15头健康中国小型猪,采用木瓜蛋白酶及胰蛋白酶建立早期COPD动物模型,自建模开始第0、5、10、15、20周行心脏MRI扫描,测量并分析心脏功能参数及各形态学指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同期进行肺功能测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肺功能各指标与心脏形态学、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在早期COPD的病程中,舒张末期右心室肌质量、右心室与左心室肌质量比均增大,造模组各周舒张末期右心室肌质量、右心室与左心室肌质量比与造模前均存在显著差异(P均=0.001);右室舒张末期容积随疾病进展而逐渐减少,但仅造模前与造模后第20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右室射血分数(RVEF)在造模第20周末与造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舒张末期右心室肌质量与呼气气道阻力(Re)、吸气气道阻力(Ri)、功能残气量(FRC)、肺总量(TLC)均相关(r=0.422、0.381、0.360、0.262,P均<0.05);舒张末期右心室与左心室肌质量比与Re、Ri、FRC、TLC均相关(r=0.401、0.350、0.357、0.283,P均<0.05);右室舒张末容积与Ri、FRC、TLC均呈负相关(r=-0.343、-0.343、-0.259,P均<0.05)。结论:MRI可评估早期COPD引起的心脏功能及形态改变,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及舒张末期右心室与左心室肌质量比是重要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心脏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MR小肠造影前口服等渗甘露醇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管荣平 谢军舰 +2 位作者 吴振东 孙宗琼 葛宇曦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0-464,共5页
目的:探讨选择口服等渗甘露醇在MR小肠造影效果的最佳时间。方法:对20例志愿者者行MR小肠造影,随机平均分两组:第一组检查前30min,第二组检查前45 min匀速口服2.5%等渗甘露醇2000ml做为肠道对比剂。MR扫描前1min肌注山莨菪碱20 mg抑制... 目的:探讨选择口服等渗甘露醇在MR小肠造影效果的最佳时间。方法:对20例志愿者者行MR小肠造影,随机平均分两组:第一组检查前30min,第二组检查前45 min匀速口服2.5%等渗甘露醇2000ml做为肠道对比剂。MR扫描前1min肌注山莨菪碱20 mg抑制肠蠕动。扫描序列包括:(1)平扫:冠状面快速进动真稳态采集序列2D FIESTA,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和快速扰相梯度回波(FSPGR);(2)增强:冠状面和横断面LAVA序列。记录患者小肠充盈效果,以差、优良等级评估,将MR小肠造影诊断结果与肠镜及临床诊断相对照。结果:20例(100%)回肠和空肠远段充盈效果优良。第一组呼吸运动伪影、肠蠕动伪影为1例,其余9例空肠近段充盈效果优良,图像可诊断率90%,诊断结果与病理或小肠镜相符7例,正确率77.8%(7/9);第二组4例空肠近段充盈良好,6例充盈效果差,其中呼吸运动伪影、肠蠕动伪影为1例,图像可诊断率40%,诊断结果与病理或小肠镜相符3例,正确率75%(3/4)。结论:在MR小肠造影前30min较检查前45min口服等渗甘露醇溶液小肠充盈效果更佳,口服等渗甘露醇法MR小肠造影是易行、可靠的小肠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小肠 甘露醇 时间
下载PDF
常规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结肠癌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盖风 曲林涛 +1 位作者 高海涛 程永远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第1期56-57,62,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结肠癌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结肠癌患者行无肠道准备的常规MRI平扫及DWI检查,分析其成像的特点。结果 26例为结肠癌性肠梗阻,肠腔显著狭窄,呈"线样"或"细管样"征... 目的探讨常规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结肠癌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结肠癌患者行无肠道准备的常规MRI平扫及DWI检查,分析其成像的特点。结果 26例为结肠癌性肠梗阻,肠腔显著狭窄,呈"线样"或"细管样"征象,癌性狭窄移行段呈"肩样征";21例为单纯性结肠癌,狭窄近侧肠管无明显扩张。结论常规MRI联合DWI对结肠癌性肠梗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结肠癌性肠梗阻的重要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肠梗阻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小肠造影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崤巍 章士正 任小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578-580,共3页
总结小肠MRI检查方法,探讨正常小肠的MRI表现及小肠病变的MRI诊断,以提高小肠疾病的影像诊断水平。
关键词 肠疾病 磁共振成像 对比剂 水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SSFSE序列在肠梗阻诊断价值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徐进 牟文斌 《中国医学装备》 2012年第2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和比较增强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SSFSE序列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探寻对肠梗阻诊断更加有效的影像学手段。方法:回顾68例有肠梗阻症状的患者的增强CT扫描与MRI的SSFSE序列图像,评价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肠梗阻诊断的敏感性、特... 目的:探讨和比较增强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SSFSE序列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探寻对肠梗阻诊断更加有效的影像学手段。方法:回顾68例有肠梗阻症状的患者的增强CT扫描与MRI的SSFSE序列图像,评价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肠梗阻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68例患者中有56例最终临床诊断为肠梗阻,其中小肠梗阻为35例,结肠梗阻为21例。导致梗阻的原因中,纤维粘连占25例,原发或转移肿瘤占26例,炎性肠病占5例。多层螺旋CT对肠梗阻的诊断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83.3%;采用SSFSE序列的MRI诊断,其灵敏度为94.6%,特异度为100%;两种技术对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2.637,P=1.000)。结论:多层螺旋CT和MRI的SSFSE序列对肠梗阻诊断均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但MR相对于CT而言具有无辐射、无需造影剂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 肠梗阻
下载PDF
磁共振DWI序列评估小肠克罗恩病活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沥 李陇超 +3 位作者 王睿 折霞 张鑫 宦怡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354-1358,共5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磁共振DWI序列评估小肠克罗恩病活动性的价值。方法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有关DWI序列评估克罗...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磁共振DWI序列评估小肠克罗恩病活动性的价值。方法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有关DWI序列评估克罗恩病活动性的中英文文献,对最终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使用STATA 12.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各研究间的异质性,绘制森林图和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包括906处小肠肠段病变。DWI序列诊断小肠克罗恩病活动性的合并敏感度为0. 91(95%CI 0. 77-0. 97);合并特异度为0. 91(95%CI 0. 80-0. 96),AUC为0. 96。结论磁共振DWI序列评估小肠克罗恩病活动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为对比剂禁忌证的患者、年轻患者以及需要长期随访观察的患者提供了另一种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I MRI 小肠 克罗恩病 META分析
下载PDF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彦辰 周翔平 邓开鸿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6期514-516,共3页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起病隐匿,术前诊断正确率低,疗效及预后均欠理想。本文特就X线、内镜、超声、CT及MRI等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诊断特点及其价值作一综述,为临床选择经济、合理、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提供参考,从而使其能尽早明确诊断,采用...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起病隐匿,术前诊断正确率低,疗效及预后均欠理想。本文特就X线、内镜、超声、CT及MRI等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诊断特点及其价值作一综述,为临床选择经济、合理、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提供参考,从而使其能尽早明确诊断,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恶性肿瘤 X线 内镜 超声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善红 王新岭 +2 位作者 韩磊 王儒玲 王力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6年第5期431-43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拟诊为肠梗阻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并与手术及随访结果对照。结果 52例中49例经手术证实,根据病因分为结肠癌22例,肠套叠8例,肠粘连8例,肠扭转5例,粪石2例,...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拟诊为肠梗阻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并与手术及随访结果对照。结果 52例中49例经手术证实,根据病因分为结肠癌22例,肠套叠8例,肠粘连8例,肠扭转5例,粪石2例,血运障碍及炎症坏死7例,其中1例经介入治疗证实,2例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MRI定位和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和92%。结论 MRI可以较准确地显示肠梗阻部位及病因,肝脏容积快速采集(LAVA)序列是MRI诊断肠梗阻重要的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肠梗阻 诊断
下载PDF
双气囊小肠镜与磁共振成像对小肠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艳 李宁 +1 位作者 于洋 郝建宇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7期736-738,共3页
目的评价双气囊小肠镜与磁共振小肠成像在小肠出血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4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42例确诊为小肠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双气囊小肠镜检查与磁共振成... 目的评价双气囊小肠镜与磁共振小肠成像在小肠出血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4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42例确诊为小肠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双气囊小肠镜检查与磁共振成像对小肠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42例小肠出血性疾病患者中,小肠肿瘤性疾病19例(45.24%),小肠血管性疾病14例(33.33%),小肠炎性疾病4例(9.52%),小肠其他疾病5例(11.90%)。双气囊小肠镜检查诊断阳性率为92.86%(39/42),磁共振成像诊断阳性率为83.33%(35/42),二者检查准确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和磁共振成像均为诊断小肠出血性疾病的成熟技术,二者联合应用可以优势互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双气囊小肠镜 小肠出血性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