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氮量与移栽密度对小粒型杂交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1
作者 吕宙 易秉怀 +3 位作者 陈平平 周文新 唐文帮 易镇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2-436,共15页
【目的】明确小粒型杂交稻的产量形成特性。【方法】以卓两优0985(小粒型杂交稻)和丰两优4号(对照)为材料,在不同施氮量(0,N0;180 kg/hm^(2),N1;210 kg/hm^(2),N2)和密度(26.7 cm×20.0 cm,D1;20.0 cm×20.0 cm,D2;20.0 cm×... 【目的】明确小粒型杂交稻的产量形成特性。【方法】以卓两优0985(小粒型杂交稻)和丰两优4号(对照)为材料,在不同施氮量(0,N0;180 kg/hm^(2),N1;210 kg/hm^(2),N2)和密度(26.7 cm×20.0 cm,D1;20.0 cm×20.0 cm,D2;20.0 cm×16.7 cm,D3)条件下开展大田试验。【结果】两品种LAI、叶片SPAD值随施氮量增大而提高,N1与N2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N0处理;两品种茎鞘物质输出率随施氮量增大而下降,而叶片物质输出率表现相反;两品种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但N1与N2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密度处理下一般以D2处理较高;N0处理下卓两优0985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而施氮条件下两品种产量相当。【结论】卓两优0985产量形成特性为叶面积较小、穗粒数较多、库源比较大,灌浆中后期光合优势明显,花后物质积累量与茎叶物质转运率、经济系数较高,不施氮条件下具有较高产量等。本研究条件下,卓两优0985以N1D2(180 kg/hm^(2)、20 cm×20 cm)为最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型杂交稻 氮密互作 产量形成 物质转运 源库特性
下载PDF
LEC1等转录因子基因在花生小种子突变体种子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2
作者 朱秀瑾 郭凤丹 +2 位作者 夏晗 赵传志 侯蕾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6,共7页
花生突变体ssm1与其对照亲本鲁花11号(LH11)相比,种子皱缩变小,百仁重、单株生产力和含油量显著降低。为了探究导致该突变体种子变小且含油量降低的原因,本试验研究了种子发育关键转录因子基因LCE1等在突变体ssm1及其对照LH11合子受精... 花生突变体ssm1与其对照亲本鲁花11号(LH11)相比,种子皱缩变小,百仁重、单株生产力和含油量显著降低。为了探究导致该突变体种子变小且含油量降低的原因,本试验研究了种子发育关键转录因子基因LCE1等在突变体ssm1及其对照LH11合子受精及种子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hLEC1在花生未受精子房(DBP0)时期表达量较低,且在ssm1和对照LH11中无明显差异,在受精后的子房(DBP1)和入土10 d(DAP10)和20 d(DAP20)种子中表达量上调,并且在LH11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突变体ssm1;转录因子基因AhFUS3、AhABI3、AhAGL15和AhWRI1在ssm1中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调。其中,与脂肪酸合成和糖酵解关系密切的AhWRI1基因在ssm1中的表达量显著下调。因此推测,ssm1中AhLEC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调,影响AhFUS3、AhABI3和AhWRI1等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ssm1种子胚胎发育和油脂积累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小种子突变体ssm1 转录因子基因LEC1 基因表达 种子发育 油脂积累
下载PDF
小分子糖-罗望子多糖复合凝胶特性研究
3
作者 王枫 艾连中 +3 位作者 赖凤羲 张汇 谢凡 宋子波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9,共11页
探究不同小分子糖(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对罗望子多糖(TSP)复合凝胶特性的影响。分析小分子糖-TSP复合凝胶的流变特性、持水性、质构特性,并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其水分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质量分数45%~60%的蔗糖和果糖及质量分... 探究不同小分子糖(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对罗望子多糖(TSP)复合凝胶特性的影响。分析小分子糖-TSP复合凝胶的流变特性、持水性、质构特性,并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其水分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质量分数45%~60%的蔗糖和果糖及质量分数40%~55%的葡萄糖能使1%(m/V)的TSP溶液形成凝胶;当蔗糖和果糖的质量分数为55%,葡萄糖质量分数为50%时,蔗糖-TSP复合凝胶的G′、持水性、硬度、内聚性和咀嚼性分别为108.39 Pa,98.20%,65.55 g,0.87和52.55 g,果糖-TSP复合凝胶的G′、持水性、硬度和咀嚼性分别为147.36 Pa,98.57%,62.29 g和44.84 g,葡萄糖-TSP复合凝胶的G′、持水性、硬度、内聚性分别为117.46 Pa,98.56%,61.86 g和48.05 g,都达到最大值,此时凝胶性质最稳定,最有嚼劲。低场核磁结果表明,当蔗糖和果糖质量分数为55%,葡萄糖质量分数为50%时,小分子糖-TSP复合凝胶半结合水含量为99.8%~100%,可能是小分子糖中的羟基与水分子形成较多的氢键,半结合水大幅度增加,TSP链之间交联增多,使得凝胶更加坚固。研究结果可为TSP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糖 罗望子多糖凝胶 流变特性 质构特性 水分分布
下载PDF
电动小粒径种子蔬菜精量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4
作者 杨宪章 杨志平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4期83-87,共5页
针对现阶段蔬菜播种仍以传统人工播种为主,且市面上蔬菜播种机械存在播种量不可控、漏播和少播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电动小粒经种子蔬菜精量播种机。该播种机行走作业时采用电力驱动,在排种电机的作用下先排肥后排种,由种子传感器和肥量传... 针对现阶段蔬菜播种仍以传统人工播种为主,且市面上蔬菜播种机械存在播种量不可控、漏播和少播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电动小粒经种子蔬菜精量播种机。该播种机行走作业时采用电力驱动,在排种电机的作用下先排肥后排种,由种子传感器和肥量传感器进行精量化检测,通过自主调节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补种装置,完成精量检测和补种过程。整机采用无线遥控操作,控制系统在整个播种过程中可对种子流量、速度、密度等参数实时监测和调节,确保播种的精准性和稳定性。以娃娃菜、洋葱、胡萝卜等高原夏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整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整机平均飘籽率均<1%,平均单籽率均>95%,平均多籽率和漏播率在试验方法要求内可控,播种深度合格率均>90%,平均粒距合格率较高且均>92%,整机工作性能稳定,各项作业指标均达到小粒经种子蔬菜精量播种的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 蔬菜 小粒径 精量播种
下载PDF
小粒径蔬菜种子双圆盘精量排种器设计与仿真分析
5
作者 郭金山 杨志平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2期8-12,共5页
为减少小粒径蔬菜精量播种过程的漏播率、种子损伤率、种子重播率,设计了双圆盘精量排种器,以提高小粒径蔬菜种子排种器的作业效率。结果表明:排种盘最佳直径为200 mm,厚度为2 mm;运用EDEM离散元软件对排种器排种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发现,... 为减少小粒径蔬菜精量播种过程的漏播率、种子损伤率、种子重播率,设计了双圆盘精量排种器,以提高小粒径蔬菜种子排种器的作业效率。结果表明:排种盘最佳直径为200 mm,厚度为2 mm;运用EDEM离散元软件对排种器排种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发现,充种初期,种盒中的种子出现反弹现象,随种子数量的增加,逐渐趋于稳定,当排种盘携种时,盒中种子出现扰动现象。通过对种子和种盒之间碰撞机理、种盒材质及其力学特性分析发现,在排种盘转动阶段,种盒底层靠近排种盘的种子间相互作用增加,底层种子出现扰动现象,导致漏播、损伤、重播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径 蔬菜种子 排种器 精量播种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小型豆类播种机结构设计
6
作者 杨顶 王阳 +2 位作者 陈潇 刘子安 戚基艳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5期8-10,63,共4页
为了加快推进我国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针对丘陵山区地形地势特点和种植模式,研发了一款小型豆类播种机。该播种机由前驱动轮及转向装置、施肥开沟器、种子肥料箱、播种开沟器、旋转式播种器、后驱动轮和覆土装置等组成,对其转向系统、... 为了加快推进我国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针对丘陵山区地形地势特点和种植模式,研发了一款小型豆类播种机。该播种机由前驱动轮及转向装置、施肥开沟器、种子肥料箱、播种开沟器、旋转式播种器、后驱动轮和覆土装置等组成,对其转向系统、开沟器、排种器、覆土器和排肥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保证能够高效地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等作业。该播种机由四轮独立驱动,爬坡时能够平稳运行,适用于丘陵地区单人半自动化播种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豆类播种机 小面积种植 丘陵地区 结构设计 优化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TACE+射频消融治疗肝包膜下小肝癌的价值
7
作者 王健庄 崔创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治疗肝包膜下小肝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肝包膜下小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TACE+射频...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治疗肝包膜下小肝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肝包膜下小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TACE+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PF)、癌胚抗原(CEA)]、不良反应以及无进展生存率。结果观察组ORR高于对照组(85.00%vs 62.50%,χ^(2)=5.230,P<0.05);两组ALT、AST、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PF、CEA水平低于对照组(t=7.616;t=8.938,P<0.05);两组不良反应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0.00%(Log Rankχ^(2)=7.487,P<0.05)。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TACE+射频消融治疗肝包膜下小肝癌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无进展生存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放射性^(125)I粒子 肝动脉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海南假韶子种子发芽特性及迁地保护的生长研究
8
作者 洪文君 刘俊 +1 位作者 王炳宇 曾德华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为了解海南假韶子Paranephelium hainanense的适生区域,培育种子苗,并把野外自然种群更新小苗迁至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建立保护地块,观测种子苗和野外更新苗生长及进行物候监测。结果表明,(1)质量浓度为200 mg·L^(-1)植物生长调... 为了解海南假韶子Paranephelium hainanense的适生区域,培育种子苗,并把野外自然种群更新小苗迁至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建立保护地块,观测种子苗和野外更新苗生长及进行物候监测。结果表明,(1)质量浓度为200 mg·L^(-1)植物生长调节剂双吉尔GGR提高海南假韶子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分别为43.3%和92.31%。(2)6 a生的生长监测结果显示,迁地保护的两种类型苗木成活率均在95%以上,野外林下更新幼苗和种子苗的苗高和地径净生长量均随着苗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前者的平均苗高年生长量为54.81 cm,平均地径年生长量为5.89 mm;后者的平均苗高年生长量为48.75 cm,平均地径年生长量为3.72 mm。在第3年—第6年期间,海南假韶子保持着较高的高增长、冠幅增长和地径增长。(3)通过物候观察,海南假韶子2个自然种群幼苗已经在迁地保护区开花结果,始花年龄为5年,花期2月底—4月,果期5—7月,其花期和果期均比野外植株早一些。基于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假韶子的迁地保护取得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小种群 海南假韶子 迁地保护 种子发芽特性 生长量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局部3D-CRT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9
作者 成健 张超 周青青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5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局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3月于邹平市人民医院肿瘤综合治疗中心首次就诊、经病理学确诊的52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局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3月于邹平市人民医院肿瘤综合治疗中心首次就诊、经病理学确诊的52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3D-CRT治疗,试验组肺外周病灶在CT引导下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肺门及受累淋巴结区行3D-CRT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77%、88.46%,高于对照组的46.15%、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Ⅰ级、Ⅱ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Ⅰ级、Ⅱ级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局部3D-CRT治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癌 ^(125)I 放射性粒子 适形放疗
下载PDF
永州市小籽花生油脂提取及其脂肪酸组分分析
10
作者 姜红宇 罗姣红 +2 位作者 李平元 谭家欣 黄光文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3期127-129,共3页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永州市小籽花生油脂提取工艺,油脂经甲酯化后采用气相色谱仪(GC)测定其脂肪酸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料液比1∶10 g·mL^(-1),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75℃,为最佳提取工艺,永州市小籽花生提油率为50.95%;永州...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永州市小籽花生油脂提取工艺,油脂经甲酯化后采用气相色谱仪(GC)测定其脂肪酸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料液比1∶10 g·mL^(-1),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75℃,为最佳提取工艺,永州市小籽花生提油率为50.95%;永州市小籽花生油中脂肪酸组分有油酸(50.85%)、亚油酸(25.95%)、棕榈酸(12.63%)、山榆酸(3.06%)、硬脂酸(2.45%)、二十四碳烷酸(1.60%)、花生酸(1.56%)、花生一烯酸(1.00%)。永州市小籽花生油脂脂肪酸组成达到国家标准GB/T 1534-2017《花生油》要求。本研究为永州市小籽花生产品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州市 小籽花生 提取 正交试验 脂肪酸
下载PDF
High-quality total RNA extraction from Magnolia sieboldii K.Koch seeds: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11
作者 Jun Wei Xiaolin Zhang +1 位作者 Zhe Hou Xiujun L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期371-379,共9页
Magnolia sieboldii K. Koch seed is characterized with having deep dormancy. The inner molecular regulation mechanism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because of the absence of a protocol for total RNA(ribonucleic acid)extrac... Magnolia sieboldii K. Koch seed is characterized with having deep dormancy. The inner molecular regulation mechanism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because of the absence of a protocol for total RNA(ribonucleic acid)extraction. The extraction of high-quality RNA is important and can be a limiting factor in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experiments. Sufficient high-quality total RNA is required to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germination. However, M. sieboldii seeds with large amount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also contain recalcitrant tissues for RNA isolation. We found two simple and low-cost RNA extraction methods for M. sieboldii seeds by evaluating and selecting eight types of methods and further optimizing these methods. The two methods were not only suitable for extracting M. sieboldii seed RNA but also applicable to RNAs from several other tissues. Total RNA extracted through these approaches was applicable for general molecular biology experiments such as 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 The protocols also meet the strict harsh requirements for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and small RNA sequencing. This study provides a powerful approach for future studies at the transcription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ed DORMANCY RNA isolation QRT-PCR small RNA MAGNOLIA sieboldii
下载PDF
Seed germination of Albizia procera(Roxb.)Benth.in Bangladesh:a basis for seed source variation and pre-sowing treatment effect 被引量:2
12
作者 Md.Salim AZAD Rajib Kumar BISWAS Abdul MATIN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12年第2期124-130,共7页
An experiment in seed morphology and seed germination techniques of Albizia procera was carried out in the nursery of the Forestry and Wood Technology Discipline, Khulna University, Bangladesh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An experiment in seed morphology and seed germination techniques of Albizia procera was carried out in the nursery of the Forestry and Wood Technology Discipline, Khulna University, Bangladesh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source variation in seeds and pre-sowing treatment effects on seed germination. Mature seeds ofA. procera were collected from healthy trees in home garden plan- tations from five different districts in Bangladesh and treated with four pre-sowing treatments, i.e., control, immersion in cold water (4~C for 24 h) and immersion in hot water (80~C for 10 min and 100~C for 1 min). The average length, width and thickness of seeds were calculated as 0.502 + 0.485, 0.420 ~ 0.060 and 0.191 ~ 0.118 cm, respectively. Germination was conducted in poly-bags with a mixture of topsoil and cow dung in a ratio of 3:1.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pre-sowing treatments affected the rate of germination of seeds, whic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germination percentages of seeds in hot water treatment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control (60.60%) and the cold water treatment (4℃ for 24 h, 63.53%). The highest germination success was 82.07% in the treatment of im- mersion in hot water (80℃) for 10 min, followed by 79.00% in immersion in hot water (100℃) for l rain. Germination started 4 to 6 days after seed sowing and completed in a period of 22 to 25 days in all treatments. ANOVAs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 ferences (p 〈 0.05) in seed germination starting dates, closing dates, germination percentages and rates of germination among treat- ments,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ed germination starting dates, closing dates, germination period, germination percentages and rates of germination among the seed sources. The study also revealed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eed source variation and treat- ment effect significantly differed in seed germination starting dates, closing dates, germination percentages and rates of germination. The hot water (100℃ for 1min) treatment is recommended for seed germination ofA. procera in rural Banglade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ed dormancy provenance variation germination techniques water treatment small-scale nursery owners
下载PDF
Sustainable Potato Production in the Mountain Area of Ecuador, an Approach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with Small Scale Farmers
13
作者 Alicia Villavicencio Chang Hwan Park +16 位作者 Kangjin Cho Rona Bae Diego Peñ aherrera Gabriela Narváez Victoria López José Camacho Jovanny Suquillo Fausto Yumisaca Cesar Asaquibay María Nieto David Ortega Verónica Quimbiamba Cristian Torres Edwin Naranjo Stalin Cuenca Ricardo Alvarez 《Agricultural Sciences》 CAS 2022年第10期1080-1090,共11页
Ecuador potato crop is family based production system. Potato production has two roles in their economy, the first is providing food for their families and the second is a source of income for the household. However s... Ecuador potato crop is family based production system. Potato production has two roles in their economy, the first is providing food for their families and the second is a source of income for the household. However small scale farmers have limited access to local markets and most of the sales are through intermediates’ who purchase directly in the field at the lowest price possible. Potato production challenges for the small-scale farmers are among others availability of quality potato seed, direct sales, purchase of agrochemical inputs to maintain their crops and lack of education. In 2021, only 4% of potato farmers used certified seed. Potato yield is still low around 16.1 t&#183;ha<sup>-1</sup>, in the last 10 years the total potato cultivated area was reduced by at least 50%. The farmers produce “Bokashi” and other organic fertilizer and these are effective to improve soil fertility and plant health. Homemade bio-pesticides reduce agrochemical pesticides. Th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SS) is a handheld device to control late blight, minimizes fungicide applications and improve fungicide rotation. In 2018 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olanacearum (Lso), the causal agent of zebra chip, and its vector, the potato psyllid Bactericera cockerelli, together created havoc for farmers and researchers. Promotion of early potato varieties INIAP—Libertad is an alternative to lower the impact of this newest p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ATO Yield small-Scale Farmers Agro-Ecological Production Quality seed
下载PDF
小粒径种子气力自适应排种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施彬彬 郑娟 +2 位作者 王磊 廖庆喜 廖宜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0-41,共12页
针对气力式排种器适宜工作负压与工作转速、种子尺寸等因素有关,而现有气力式播种机排种系统实际作业时工作气压为定值设置,不能适时优化调整的问题,以正负气压组合式小粒径种子排种器为对象,设计了一种气力自适应排种系统。该系统采用S... 针对气力式排种器适宜工作负压与工作转速、种子尺寸等因素有关,而现有气力式播种机排种系统实际作业时工作气压为定值设置,不能适时优化调整的问题,以正负气压组合式小粒径种子排种器为对象,设计了一种气力自适应排种系统。该系统采用STM32单片机控制,通过随速调整排种器工作转速、实时监测排种性能,动态调整排种器工作负压,保证了排种器实际工作负压持续保持在实时工况条件下的最优值,实现排种性能的较优控制。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气力自适应排种系统在不同作业速度、种子尺寸工况下,排种合格指数均大于92%,漏播指数均小于6%,相较于固定气压设定和开环控制气压调节方法,排种合格指数分别提高9.02、3.84个百分点,重播指数分别降低8.44、1.99个百分点,漏播指数分别降低0.58、1.86个百分点。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搭载气力自适应排种系统的播种机实际田间作业时株距稳定性变异系数为14.27%,各行苗数一致性变异系数为7.03%,田间作业性能良好。该研究可为气力式播种机持续稳定单粒精量播种能力提升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种系统 小粒径种子 气力式排种器 气力自适应调节
下载PDF
小粒牧草种子丸粒化包衣数值模拟与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学杰 刘敏 +3 位作者 侯占峰 高翔宇 白洋 郭梦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52,共10页
针对小粒牧草种子丸粒化包衣时包衣质量不高、丸化合格率较低等问题,该研究采用理论方法,分析种粉颗粒在包衣锅内的运动过程、受力情况,构建种粉颗粒与包衣锅相互作用力学模型,获取影响种子包衣质量的主要因素。利用EDEM软件模拟包衣设... 针对小粒牧草种子丸粒化包衣时包衣质量不高、丸化合格率较低等问题,该研究采用理论方法,分析种粉颗粒在包衣锅内的运动过程、受力情况,构建种粉颗粒与包衣锅相互作用力学模型,获取影响种子包衣质量的主要因素。利用EDEM软件模拟包衣设备中不同结构参数下物料混合情况,探究结构参数对种粉混合效果的影响,以粉料的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以包衣机甩盘直径、包衣机边缘倾角和包衣机转速为影响因素开展优化试验,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为包衣机甩盘直径309.9 mm、包衣机边缘倾角61.9°和包衣机转速10.1 r/s。利用搭建的物理试验平台进行种子丸粒化包衣验证试验,结构参数优化后的包衣锅物理试验平均丸化合格率得到提升。进一步优化种子丸粒化包衣质量,探究粘结过程中粉料、药液对丸粒化包衣的影响。对丸粒化包衣机进行工艺参数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单次供粉量为10 g、单次供液量为15 mL和包衣时长为7 min。在最优工作结构参数与工艺参数组合下,种子丸粒化包衣试验质量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其他不规则种子包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试验 小粒种子 EDEM 丸粒化包衣
下载PDF
永州市小籽花生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华龙 梁军 +6 位作者 魏鑫 何利庭 何显文 何勉先 曾宁波 刘登望 李林 《作物研究》 2023年第1期82-86,共5页
永州市旱地资源丰富,是湖南省小籽花生种植的最大产区。花生产业健康发展不仅影响该市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而且对小籽花生供给、花生产品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永州市小籽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剖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永州市实际情... 永州市旱地资源丰富,是湖南省小籽花生种植的最大产区。花生产业健康发展不仅影响该市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而且对小籽花生供给、花生产品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永州市小籽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剖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永州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建议。分析表明:永州市在自然资源、生产规模、种质资源、产业化水平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但是在生产上存在机械化程度低、地方品种退化、由于施肥不合理和化学除草造成的土壤板结、酸化加剧、养分失衡等问题,且该地花生加工过于简单,销售方式落后。为此,永州市需强化政策引导,重抓科技领航,从构建良种良法体系、适度规模化经营、延伸产业链、拓宽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着手,推动永州小籽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籽花生 产业化 发展对策 永州市
下载PDF
一种便捷的小粒种子表型观测方法
17
作者 李明雨 吴昱果 +2 位作者 洪军 刘芳 刘志鹏 《草学》 2023年第1期15-21,共7页
种子表型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至关重要,但便捷且高精度地观测小粒种子一直以来是种子研究的难点之一。为解决此问题,本文采用便捷且低成本的智能手机改良法、普及率低且高成本的多光谱种子表型成像分析系统(简称为多光谱法)和普遍使用... 种子表型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至关重要,但便捷且高精度地观测小粒种子一直以来是种子研究的难点之一。为解决此问题,本文采用便捷且低成本的智能手机改良法、普及率低且高成本的多光谱种子表型成像分析系统(简称为多光谱法)和普遍使用的扫描仪法对比观测小粒种子表型。结果表明,智能手机改良法测定的种子长度、宽度、面积及长宽比与多光谱法无显著差异(P>0.05),但扫描仪法与多光谱法、智能手机改良法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种子粒径的减小扫描仪法无法准确识别待测种子。与多光谱法和扫描仪法相比,智能手机改良法对种子颜色、表面纹饰等细节识别准确,便携性强且成本低廉,因此,在千粒重低于2.8g的小粒种子表型测定中推荐使用智能手机改良法,该方法适于在基层事业单位、实验站、中小企业实验员、野外科技工作者等人群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种子 体视显微镜 图像处理软件 种子表型
下载PDF
2BYM-3型花叶类工业大麻精密播种机研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晓青 王德明 +2 位作者 朱士强 王志远 李厚贵 《农业工程》 2023年第7期97-104,共8页
根据花叶类工业大麻农艺要求和种子特点,研制了2BYM-3型花叶类工业大麻精密播种机。其结构包括新型小粒种子气吸式排种器、电动负压风机、播种单体采用独立平行四杆仿形机构与扁担轮仿形机构相结合的播种单体、种肥同步定量施肥机构、... 根据花叶类工业大麻农艺要求和种子特点,研制了2BYM-3型花叶类工业大麻精密播种机。其结构包括新型小粒种子气吸式排种器、电动负压风机、播种单体采用独立平行四杆仿形机构与扁担轮仿形机构相结合的播种单体、种肥同步定量施肥机构、不锈钢肥箱及电子监测系统,可一次完成侧深施肥、精密播种、覆土镇压等复式作业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叶类工业大麻 播种机 小粒种子气吸排种器 平行四杆机构 扁担轮仿形机构 复式作业
下载PDF
厨余生化机产物的种子发芽指数及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周欣 熊传教 +2 位作者 李子东 张俊文 刘可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9-244,共6页
【目的】确定厨余生化机产物腐熟度及Na^(+)、小分子有机酸与种子发芽指数(Seed germination index,GI)的关系,促进厨余生化机产物的资源化利用及推广,同时,开拓固碳于土壤达到碳中和目标的新技术途径。【方法】利用萝卜Raphanus sativu... 【目的】确定厨余生化机产物腐熟度及Na^(+)、小分子有机酸与种子发芽指数(Seed germination index,GI)的关系,促进厨余生化机产物的资源化利用及推广,同时,开拓固碳于土壤达到碳中和目标的新技术途径。【方法】利用萝卜Raphanus sativus种子测定厨余生化机产物的GI,并模拟不同浓度Na^(+)、小分子有机酸溶液,分析其对GI的影响。【结果】厨余生化机产物的GI为1.53%,不满足堆肥基本腐熟的标准(GI≥50%),厨余生化机产物浸提液稀释10倍时,溶液中Na^(+)质量浓度为75.25 mg/L,GI为43.73%。模拟试验结果显示,随着Na+浓度的升高,GI呈下降趋势,当Na^(+)质量浓度为1 200 mg/L时,GI为52.86%。随着小分子有机酸浓度的增加,GI呈下降趋势,当乙酸和乳酸质量浓度高于100 mg/L、丙酸和丁酸质量浓度高于50 mg/L时,GI小于50%。丙酸、丁酸对GI的影响强于乙酸、乳酸。【结论】厨余生化机产物的GI未达到堆肥基本腐熟的标准,制约其未达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厨余垃圾降解产生的小分子有机酸,而非其含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余垃圾 资源利用 种子发芽指数 Na^(+) 小分子有机酸
下载PDF
大豆种间杂交新品种龙小粒豆一号的选育 被引量:25
20
作者 林红 来永才 +2 位作者 齐宁 杨雪峰 姚振纯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46,共3页
龙小粒豆一号(原代号龙品9777)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采用大豆优良品种与野生大豆种间杂交选育出的特用极小粒大豆新品种,主要特点是熟期早、产量高;秆强抗倒伏、不炸荚;粒径 5.5mm通过率90%以上;可溶糖含量高、化学品... 龙小粒豆一号(原代号龙品9777)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采用大豆优良品种与野生大豆种间杂交选育出的特用极小粒大豆新品种,主要特点是熟期早、产量高;秆强抗倒伏、不炸荚;粒径 5.5mm通过率90%以上;可溶糖含量高、化学品质好,符合日本制纳豆、韩国做豆芽对原料的品质要求。并总结了特用小粒大豆品种选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间杂交 新品种 龙小粒豆一号 选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