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对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疗效及血清TSH、PRL、DA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刘晓燕 敖玲 +1 位作者 郭洋达 陈腊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2期129-133,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对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BPD)抑郁发作疗效,以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催乳素(PRL)、多巴胺(DA)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江西省精神病院治疗的BPD抑郁发作的120例青少年...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对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BPD)抑郁发作疗效,以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催乳素(PRL)、多巴胺(DA)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江西省精神病院治疗的BPD抑郁发作的120例青少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各60例。低剂量组给予采用低剂量的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高剂量组采用高剂量的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n=60)。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清TSH、PRL、D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BRM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剂量组的TSH、PRL、DA水平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TSH、PRL、D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组均高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对BPD抑郁发作的青少年患者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降低患者抑郁发作程度,且低剂量的喹硫平对血清TSH、PRL、DA水平无明显影响,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促甲状腺激素 丙戊酸镁 抑郁发作 催乳素 双相情感障碍 多巴胺
下载PDF
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奎硫平治疗40例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小全 张永录 +3 位作者 王华勇 高天星 胡春霞 罗亮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23期3020-3021,3024,共3页
目的:研究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奎硫平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随机分为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奎硫平组(研究组)和利培酮口崩片合并碳酸锂组(对照组),观察8周,用Bech-Rafacelsen躁狂量表(BR... 目的:研究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奎硫平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随机分为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奎硫平组(研究组)和利培酮口崩片合并碳酸锂组(对照组),观察8周,用Bech-Rafacelsen躁狂量表(BRMS)、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减分率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两组BRMS、BPR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均<0.05),各时点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良反应研究组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奎硫平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疗效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镁缓释片 奎硫平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
下载PDF
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舍曲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小全 裴根祥 +1 位作者 张永录 周海晓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18期2321-2321,2324,共2页
目的:观察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舍曲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舍曲林)30例和对照组(舍曲林)25例,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每周末分别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目的:观察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舍曲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舍曲林)30例和对照组(舍曲林)25例,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每周末分别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以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研究组HAMD量表分于3周末显著下降,对照组HAMD量表分于4周末显著下降,研究组总有效率(70%)显著高于对照组(40%),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舍曲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抑郁症 丙戊酸镁缓释片 舍曲林
下载PDF
稳态试验丙戊酸镁缓释片人体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唐敦立 欧阳冬生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5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比较稳态下丙戊酸镁缓释片与普通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GC)法测定人体血中丙戊酸浓度。结果 达峰浓度Cmax 普通片为(69. 57±12.80)μg/ml,缓释片为(58.45±11.83)μg/ml;达峰时间Tma... 目的 比较稳态下丙戊酸镁缓释片与普通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GC)法测定人体血中丙戊酸浓度。结果 达峰浓度Cmax 普通片为(69. 57±12.80)μg/ml,缓释片为(58.45±11.83)μg/ml;达峰时间Tmax普通片为(1.8±0.7)h,缓释片为(3.9±1.8)h;峰谷浓度普通片为(48.91±12.00)mg/ml,缓释片为(52.87±11.03)mg/ml,波动系数DF普通片为(37±9)%,缓释片为(10±4)%,Csavg普通片为(57.12±11.93)μg/ml,缓释片为(59.16±24.22)μg/ml,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97%。结论 丙戊酸镁缓释片与其普通片比较具有缓释特征,血药浓度稳定,其生物利用度与其普通片剂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镁缓释片 生物利用度 气相色谱法 稳态试验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阿立派唑治疗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谭卫 叶庆红 +2 位作者 陈志斌 唐锴 王海永 《西部医学》 2012年第6期1088-1089,共2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阿立派唑治疗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和单用组,合用组为丙戊酸镁缓释片合用阿立哌唑片,单用组为单用阿立哌唑片,疗程均为6周。在治疗前...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阿立派唑治疗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和单用组,合用组为丙戊酸镁缓释片合用阿立哌唑片,单用组为单用阿立哌唑片,疗程均为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用PANSS评分量表评定其疗效,观察两者的副作用,并以TESS量表评定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合用组有效率为92.59%,单用组有效率为70.3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01,P<0.05),合用组治疗2周末起较单用组下降更显著(t=6.79,P<0.01)。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64,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阿立哌唑片能显著提高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镁缓释片 阿立派唑 脑损伤 精神障碍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于福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1期96-97,100,共3页
目的研究和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具有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使用抗精神药物利培酮治疗,90例)... 目的研究和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具有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使用抗精神药物利培酮治疗,90例)和观察组(使用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镁治疗,90例),对比和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前,对照组阳性与阴性症状(75.6±5.6)分,外显攻击行为(7.5±0.9)分,观察组阳性与阴性症状(75.7±7.2)分,外显攻击行为(7.4±0.8)分;治疗后,对照组阳性与阴性症状(62.5±7.6)分,外显攻击行为(4.9±0.8汾,观察组阳性与阴性症状(51.2±7.9)分,外显攻击行为(2.9±1.1)分;治疗后,两组评分指标均好于治疗前,观察组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44%;对照组2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临床效果佳,能够明显降低抗精神病药物带来的临床不适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利培酮 丙戊酸镁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下载PDF
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朝晖 《中外医疗》 2018年第2期140-141,151,共3页
目的研究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2月—2017年4月间诊疗的精神分裂症且存在攻击行为的120例患者,按照病历号奇偶数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对... 目的研究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2月—2017年4月间诊疗的精神分裂症且存在攻击行为的120例患者,按照病历号奇偶数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抗击精神病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OAS评分(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PANSS评分(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对照组患者MOAS评分为(9.67±2.93)分、PANSS评分为(84.53±5.97)分,实验组患者MOAS评分为(9.53±2.71)分、PANSS评分为(83.44±6.56)分,即两组患者MOAS评分、PANSS评分统计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PANSS评分较差于实验组患者,即两组患者PANSS评分对比,统计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若精神分裂症患者同时伴有攻击行为时,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模式,能够提升治疗安全性,改善患者MOAS评分、PANSS评分,存在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丙戊酸镁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下载PDF
丙戊酸镁缓释片对伴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崔鹏 张京华 +2 位作者 杨程皓 杨会增 韩冬昱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6期3487-3488,共2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利培酮治疗伴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伴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丙戊酸镁合并利培酮组)及对照组(单用利培酮组)。分别在治疗2周、4周、6周、8周末使用阳性与...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利培酮治疗伴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伴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丙戊酸镁合并利培酮组)及对照组(单用利培酮组)。分别在治疗2周、4周、6周、8周末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MOAD)评价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PANSS量表评分及MAO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利培酮治疗伴冲动行为精神分裂症疗效好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冲动行为 丙戊酸镁缓释片 利培酮
下载PDF
HPLC-MS/MS测定血浆中的丙戊酸镁及其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娟红 王荣 +5 位作者 谢华 张军莉 贾正平 王娟 费改顺 李文斌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8-381,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人血浆中丙戊酸镁的方法,并用于大鼠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Shim-pack XR-ODS柱(3.0 mm×75 mm),柱温25℃,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B为甲醇,洗脱梯度为0-1.0 min 80%B,8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人血浆中丙戊酸镁的方法,并用于大鼠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Shim-pack XR-ODS柱(3.0 mm×75 mm),柱温25℃,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B为甲醇,洗脱梯度为0-1.0 min 80%B,80%B平衡1.0-5.0 min;流速0.4 mL.min-1;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源,多反应方式检测,丙戊酸镁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为m/z312.4→m/z102.2。血浆样品用甲醇沉淀蛋白后进样。结果丙戊酸镁在6.25-4 00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5 9,最低定量限为6.25 ng.mL^-1。加样回收率94.88%-97.62%,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2%。丙戊酸镁缓释片起效慢,作用力维持时间比丙戊酸镁片长。结论该方法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丙戊酸镁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镁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药动学 大鼠
原文传递
丙戊酸镁对慢性应激抑郁小鼠行为及脑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垣芳 李祖成 +1 位作者 杨茗 袁文丹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6-518,共3页
目的 探讨丙戊酸镁对慢性应激抑郁小鼠行为及脑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空旷分析法评分相近的雄性小鼠4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米替林对照组和丙戊酸镁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单笼孤养,同时给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 目的 探讨丙戊酸镁对慢性应激抑郁小鼠行为及脑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空旷分析法评分相近的雄性小鼠4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米替林对照组和丙戊酸镁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单笼孤养,同时给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21 d,应激期间每天按时给药:阿米替林组每天灌胃阿米替林0.2 mg/10g体质量,丙戊酸镁组每天灌服丙戊酸镁0.8 mg/10g体质量,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在相同时间点灌服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于实验的第7,14,21d测定小鼠体质量的变化,应激结束后采用抖笼法和糖水消耗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然后断头取脑.分光光度法测定脑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丙戊酸镁组小鼠自主活动次增加[分别为(97.50±20.54)次,(302.30±39.04)次,t=31.1432,P<0.01],激惹次数减少[分别为(5.42±1.26)次,(1.54±0.53)次,t=17.1370,P<0.01],糖水消耗量增加[分别为(15.30±3.60)ml,(23.70±4.45)ml,t=9.8446,P<0.01],体质量的增长增加[21d体质量增长分别为(10.56±1.53)g,(12.63±2.12)g,t=5.3113,P=0.007],大脑组织SOD活力增加,GSH-Px活力增加(t=3.4143,P=0.007),MDA含量减少(t=11.0778,P=0.002),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丙戊酸镁能够改善慢性应激抑郁小鼠行为,抑制其脑脂质过氧化反应;丙戊酸镁的抗抑郁样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脑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镁 慢性应激 行为学 脂质过氧化
原文传递
丙戊酸镁缓释片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万顺 崔宇 +2 位作者 于晓东 贾杰芳 王爱祯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6-717,共2页
目的比较丙戊酸镁缓释片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人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60例躁狂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用丙戊酸镁缓释片系统治疗)与对照组(用丙戊酸钠缓释片系统治疗),疗程共3周,分别于治疗... 目的比较丙戊酸镁缓释片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人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60例躁狂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用丙戊酸镁缓释片系统治疗)与对照组(用丙戊酸钠缓释片系统治疗),疗程共3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第2、第3周末采用躁狂量表(BRMS)及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BRMS评分在第1周末[分别为(21±3.6)分、(20±4.3)分]、第2周末[分别为(11±2.3)分、(12±3.5)分]、第3周末[分别为(6±1.7)分、(5±2.4)分]时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t=3.27~5.34,P:0.053~0.082)。在第1周末,研究组的TESS评分[(3.12±2.3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57±2.83)分],差异有显著性(t=3.58,P=0.002),而研究组和对照组的TESS评分在第2周末[分别为(2.95±2.26)分、(3.15±2.01)分]、第3周末[分别为(1.43±2.04)分、(1.72±2.31)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t=2.48~3.06,P=0.552~0.931)。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镁缓释片 丙戊酸钠缓释片 躁狂发作
原文传递
液-质联用监测丙戊酸镁临床血药浓度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华 王荣 +3 位作者 贾正平 徐丽婷 张娟红 王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30-632,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人血浆中丙戊酸镁的方法。方法:选用Shim-packXR-ODS柱(3.0mm×75mm),柱温25℃,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B为甲醇,采用洗脱梯度为0~1.0min80%B,80%B平衡1.0~5.0min;流速0.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人血浆中丙戊酸镁的方法。方法:选用Shim-packXR-ODS柱(3.0mm×75mm),柱温25℃,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B为甲醇,采用洗脱梯度为0~1.0min80%B,80%B平衡1.0~5.0min;流速0.4mL.min-1;采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源,多反应方式检测,丙戊酸镁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为m/z312.4→m/z102.2。血浆样品用甲醇沉淀蛋白后进样。结果:丙戊酸镁的线性范围为1~10mg.L-1,r为0.9943。准确度与精密度结果显示方法日内日间变异均小于12%,方法提取回收率在90.94%~103.70%范围内,稳定性较好。结论:该方法分析快速、灵敏、专属性强、重复性高,适用于丙戊酸镁治疗药物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镁 HPLC-MS/MS 治疗药物监测
原文传递
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症状性癫痫9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春风 黄希顺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3227-3228,共2页
目的:了解传统药丙戊酸镁缓释片对症状性癫痫的疗效。方法:以患者用药前4周内癫痫发作次数为基线,之后单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随访6个月~3年。以用药后每4周的发作次数与用药前基线比较,临床发作减少49%及以下者为无效,减少50%~99%... 目的:了解传统药丙戊酸镁缓释片对症状性癫痫的疗效。方法:以患者用药前4周内癫痫发作次数为基线,之后单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随访6个月~3年。以用药后每4周的发作次数与用药前基线比较,临床发作减少49%及以下者为无效,减少50%~99%为有效,临床无发作为控制。结果:在对97例症状性癫痫的研究中发现,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由于头外伤引起癫痫的发作控制率为64.7%;脑血管病所致癫痫的发作控制率为73.3%;脑肿瘤所致癫痫的发作控制率为57.1%;脑囊虫所致癫痫的发作控制率为54.5%。总有效率82.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对症状性癫痫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中对脑血管病、头外伤、肿瘤、脑囊虫等所致的癫痫可能具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癫痫 丙戊酸镁 缓释片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丙戊酸镁对小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祖成 王垣芳 +1 位作者 亓树莹 李淑翠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1期3873-3875,共3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对小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丙戊酸镁高、低剂量(0.04、0.02mg·g-1)组,每组10只,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日2次,连续14d,末次给药1h后对后3组小鼠建立急...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对小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丙戊酸镁高、低剂量(0.04、0.02mg·g-1)组,每组10只,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日2次,连续14d,末次给药1h后对后3组小鼠建立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检测各组小鼠脑指数和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观察大脑皮层和海马CA1区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丙戊酸镁高、低剂量组小鼠神经元损伤减轻,脑指数和MDA含量明显降低,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且丙戊酸镁高剂量组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丙戊酸镁对小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镁 急性脑缺血再灌注 小鼠 抗氧化 预防作用
原文传递
丙戊酸镁联合治疗伴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钱昌 陈蕴辉 +1 位作者 顾德君 陈文忠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8年第6期1008-1010,共3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对伴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64例伴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均服用奥氮...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对伴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64例伴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均服用奥氮平进行常规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丙戊酸镁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症状评分和外显行为攻击评分、副反应量表评分等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MOAS)和精神症状评分(Teaching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TPRS)在治疗2周后才有所改善,而试验组患者的MOAS评分和TPRS评分在治疗1周后即开始有所改善,并且治疗1周后直至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MOAS评分和TP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的TESS评分均显著高于试验组患者(t=2.235,t=2.783,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4.38%(χ2=5.938,P<0.05)。结论丙戊酸镁治疗伴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外显行为和精神症状,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较常规治疗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丙戊酸镁 攻击行为 奥氮平
原文传递
药物联合应用在神经外科外伤性癫痫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郝帅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23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联合苯妥英钠治疗外伤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外伤性癫痫患者150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丙戊酸铗治疗组(A组)50例、苯妥英钠治疗组(B组)50例和两药联合治疗组(c组)50例。观察三组患者的治...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联合苯妥英钠治疗外伤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外伤性癫痫患者150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丙戊酸铗治疗组(A组)50例、苯妥英钠治疗组(B组)50例和两药联合治疗组(c组)50例。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控制癫痫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方面,三组患者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明显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总有效率比较,C组明显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联合苯妥英钠治疗外伤性癫痫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的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外伤性癫痫 丙戊酸镁 苯妥英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