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Progress on Genetic Diversity of Snap Bean(Phaseolus vulgaris)Germplasm Resources in China
1
作者 Hongbo GUAN Shuliang CHEN +2 位作者 Chenglin E Xishan WANG Jing XIAO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22年第1期19-21,共3页
In this paper,we reviewed the classification,genetic diversity and planting and application of snap bean(Phaseolus vulgaris)germplasm resources in China at the present stage were,analyzed the bottleneck of snap bean r... In this paper,we reviewed the classification,genetic diversity and planting and application of snap bean(Phaseolus vulgaris)germplasm resources in China at the present stage were,analyzed the bottleneck of snap bean research in China,and prospect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nap bean germplasm research in the future.In the opportunity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whole genome sequencing of kidney bea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density genetic map,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of ISSR,SNP and other molecular methods and high-throughput proteomics to the study on the specific breeding of snap b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p bean Germplasm resources Genetic diversity
下载PDF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an Antagonistic Bacillus Strain against Snap Bean Fusarium Wilt
2
作者 Wang Jie Zhou Meng +1 位作者 Du Weiling Feng Guojun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8年第1期22-25,共4页
With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phaseoli as the target bacterium, the bacterial strain with strong antagonistic activity was screened from crop rhizosphere soil using plate confrontation method and pot efficiency test.... With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phaseoli as the target bacterium, the bacterial strain with strong antagonistic activity was screened from crop rhizosphere soil using plate confrontation method and pot efficiency test. This strain was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16 S r RNA gene and gyr B ge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ZF-5-3 strain was identified as 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and the control effect of LZF-5-3 against F. oxysporum in snap bean was 71.42% in pot 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方法 镰刀霉 脆裂 杆菌 对抗 枯萎 鉴定 效率测试
下载PD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lter the response of growth and nutrient uptake of snap bean(Phaseolus vulgaris L.) to O_3 被引量:5
3
作者 Shuguang Wang Zhaozhong Feng +1 位作者 Xiaoke Wang Wenliang Go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6期968-974,共7页
The effect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 Glomus mosseae on the responses to elevated O3 in growth and nutrition of snap bean(Phaseolus vulgaris L.cv Guangzhouyuan) were investigated.Exposure was conducted in g... The effect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 Glomus mosseae on the responses to elevated O3 in growth and nutrition of snap bean(Phaseolus vulgaris L.cv Guangzhouyuan) were investigated.Exposure was conducted in growth chambers by using three O3 concentrations(20(CF),80(CFO1) and 120 nL/L(CFO2);8 hr/day for 75 days).Results showed that elevated O3 slightly impacted overall mycorrhizal colonization,bu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proportional frequency of hypha and increased the proportional frequency of spores and vesicles,suggesting that O3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mycorrhizal structure.Elevated O3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yield,dry mass and nutrient contents(N,P,K,Ca and Mg) in both non-mycorrhizal and mycorrhizal plants.However,significant interactive effects were found in most variables due to that the reduction by O3 in the mycorrhizal plants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non-mycorrhizal plants.Additionally,AMF increas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N,P,Ca,and Mg in shoot and root.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AMF alleviated detrimental effects of increasing O3 on host plant through improving plant nutrition and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油豆角 菜豆 非菌根植物 O3浓度 臭氧减少 植物营养 AMF
原文传递
揿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原发性失眠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文琼梅 文琪 李薇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睡眠效率、血清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失眠患者112例,按照均等随机单盲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法进...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睡眠效率、血清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失眠患者112例,按照均等随机单盲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揿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失眠严重程度[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神经内分泌指标[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差异。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为94.64%,对照组为8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5-H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SI、PSQI、SAS、SDS评分及血清NE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原发性失眠疗效确切,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能有效缓解失眠症状及心理状态,改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失眠 揿针 耳穴压豆 5-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睡眠质量
下载PDF
矮生菜豆新品种长农菜豆7号的选育
5
作者 葛善欣 张晓月 +5 位作者 汪可心 马慧 徐长营 孟繁君 丁增伟 武立丹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9-111,共3页
长农菜豆7号是以哈菜豆6号为母本,以H5-12为父本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矮生菜豆新品种。极早熟,出苗至始收嫩荚45~50 d(天),株高约50 cm,花冠旗瓣紫色,翼瓣粉色;嫩荚长扁条形、绿色,平均荚长14.7 cm,荚宽2.1cm,单荚质量16.4 g,每667 m^... 长农菜豆7号是以哈菜豆6号为母本,以H5-12为父本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矮生菜豆新品种。极早熟,出苗至始收嫩荚45~50 d(天),株高约50 cm,花冠旗瓣紫色,翼瓣粉色;嫩荚长扁条形、绿色,平均荚长14.7 cm,荚宽2.1cm,单荚质量16.4 g,每667 m^(2)鲜荚产量1 200 kg左右;田间对炭疽病、枯萎病、锈病的抗性强于对照哈菜豆15号,种子椭圆形,千粒重约410 g,适宜吉林省露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生菜豆 长农菜豆7号 系统选育
下载PDF
菜豆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
6
作者 葛长军 张熔 +2 位作者 闫良 代俊芬 李进兰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10-13,共4页
为了筛选出适宜黄冈市不同栽培区域种植的菜豆品种,分别在黄冈市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开展了菜豆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黄州(平原)试验点的产量以SJ-0009最高,其次是SJ-0007,分别为1295.3和1231.8 kg/667m^(2),分别比笔杆青(CK)增产... 为了筛选出适宜黄冈市不同栽培区域种植的菜豆品种,分别在黄冈市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开展了菜豆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黄州(平原)试验点的产量以SJ-0009最高,其次是SJ-0007,分别为1295.3和1231.8 kg/667m^(2),分别比笔杆青(CK)增产22.9%和16.9%,且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鄂菜豆1号的产量比CK增产5.4%;英山(丘陵)试验点的产量也是SJ-0009最高,为1155.6 kg/667m^(2),比CK增产17.4%,且显著高于除鄂菜豆1号以外的其他品种,其次是鄂菜豆1号和SJ-0007,分别比CK增产10.3%和3.9%,且均显著高于SJ-0361和江大紫芸1号;这3个品种的抗病性强,全生育期为91~94 d,系中晚熟品种,其果荚不易纤维化、口感脆甜,可溶性糖含量为0.06%,可在黄冈平原和丘陵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品种 适应性 比较试验 黄冈市
下载PDF
生长期及发酵处理对东北油豆角黄酮含量的影响
7
作者 寇宇 管婷婷 +3 位作者 何鑫 刘大军 宋永 孙庆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2-309,共8页
目的研究生长期内不同品种油豆角黄酮含量的变化,对金冠豆角种子黄酮种类进行鉴定,并探究发酵处理对金冠种粒中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7种东北油豆角总黄酮,通过芦丁比色法检测油豆角种粒及荚皮中的黄酮含量,利用超高... 目的研究生长期内不同品种油豆角黄酮含量的变化,对金冠豆角种子黄酮种类进行鉴定,并探究发酵处理对金冠种粒中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7种东北油豆角总黄酮,通过芦丁比色法检测油豆角种粒及荚皮中的黄酮含量,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检测豆角中黄酮的种类,最后利用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和植物乳植杆菌L3对金冠豆粒进行发酵处理,探究发酵处理对金冠豆粒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油豆角中黄酮含量随着生长时期的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过程,金冠油豆角粗黄酮中存在白杨素、黄芩黄素、二氢木蝴蝶素A等11种黄酮类物质,发酵处理均会导致金冠种粒的黄酮含量下降。结论不同品种的油豆角在生长期内黄酮含量的整体变化趋势相似,该研究为油豆角品种选育及产品深加工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油豆角 生长期 黄酮含量 发酵处理
下载PDF
金冠豆角籽粒中α-淀粉酶抑制剂的纯化及抑制动力学的研究
8
作者 孟成成 宋永 +2 位作者 何鑫 刘大军 孙庆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5-202,共8页
目的提取金冠豆角籽粒中α-淀粉酶抑制剂(α-amylaseinhibitor,α-AI)并将其进行纯化,研究其抑制类型及抑制效果。方法以金冠豆角籽粒为原料,通过Na Cl盐溶、(NH4)2SO4沉淀提取α-AI,使用G50、G75葡聚糖凝胶柱进行层析,用Na Cl洗脱液进... 目的提取金冠豆角籽粒中α-淀粉酶抑制剂(α-amylaseinhibitor,α-AI)并将其进行纯化,研究其抑制类型及抑制效果。方法以金冠豆角籽粒为原料,通过Na Cl盐溶、(NH4)2SO4沉淀提取α-AI,使用G50、G75葡聚糖凝胶柱进行层析,用Na Cl洗脱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蛋白峰后,检测α-AI对猪胰淀粉酶的抑制活性;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绘图法和Michaelis-Menton方程分析酶反应动力学,探究α-AI的抑制类型。结果金冠豆角籽粒中提取的α-AI蛋白含量为1.72mg/mL,对猪胰淀粉酶抑制率为84.20%,半抑制浓度(semi-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_(50))为(6.77±0.63)mg/mL。不添加抑制剂组和添加抑制剂组的α-淀粉酶的酶解曲线几乎相交于原点,并且酶最大反应速率(V_(max))随着抑制剂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米氏常数(K_(m))几乎不变。结论α-AI与猪胰淀粉酶的结合呈现可逆型非竞争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酶抑制剂 金冠豆角籽粒 纯化 抑制类型
下载PDF
不同豆角品种生长期及发芽处理对其皂苷含量的影响
9
作者 管婷婷 寇宇 +3 位作者 张一婷 刘大军 宋永 孙庆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70-76,共7页
为明确东北油豆角皂苷的含量、存在部位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油豆角系列产品的加工利用价值,本研究对开花后10~40 d内的金冠、绿冠、盛冠等7种东北油豆角采用超声辅助法分别提取豆角种子及荚皮中的皂苷,并利用0.4%~1.2%的氯化钠溶液进行... 为明确东北油豆角皂苷的含量、存在部位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油豆角系列产品的加工利用价值,本研究对开花后10~40 d内的金冠、绿冠、盛冠等7种东北油豆角采用超声辅助法分别提取豆角种子及荚皮中的皂苷,并利用0.4%~1.2%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盐胁迫发芽处理,分析其对金冠和满堂彩豆角种子皂苷含量的影响,最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UHPLC-Q-TOF-MS)对金冠豆角种子中的皂苷种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豆角皂苷主要存在部位为豆角种子,且皂苷含量随生长时间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皂苷含量出现高峰的时期因豆角品种而异,与其他6个品种豆角相比,满堂彩中皂苷含量最高,在35 d时,整个豆角皂苷含量为(23.62±0.14)mg/g。皂苷含量变化与豆粒萌芽时间、豆角品种密切相关,盐胁迫处理可以使满堂彩种子皂苷含量由(7.08±0.15)mg/g提高到(10.15±0.55)mg/g。UHPLC-Q-TOF-MS分析表明金冠豆角粗皂苷中存在柴胡皂苷F、赤豆皂苷II、黄芪皂苷IV等7种皂苷。本研究为东北油豆角皂苷的深入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角皂苷 不同生长期 发芽处理 组分分析
下载PDF
优质高产四季豆新品种浙芸9号的选育
10
作者 夏熠瑾 朱梦菲 +4 位作者 王伟 陈琳 倪晓虹 高迪明 代国丽 《长江蔬菜》 2023年第2期30-32,共3页
浙芸9号是以浙芸3号为母本,架豆王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连续7代的系统选择而育成的四季豆新品种。该品种晚熟,生长势较强,主蔓结荚为主,每花穗结荚2~4荚;外观商品性好,纤维少;商品嫩荚浅绿色,荚长、荚宽、荚厚分别为20.3 cm、1.1 cm和0.9... 浙芸9号是以浙芸3号为母本,架豆王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连续7代的系统选择而育成的四季豆新品种。该品种晚熟,生长势较强,主蔓结荚为主,每花穗结荚2~4荚;外观商品性好,纤维少;商品嫩荚浅绿色,荚长、荚宽、荚厚分别为20.3 cm、1.1 cm和0.9 cm左右,平均单荚质量约11 g;折合667 m^(2)产量1 815.5 kg。耐热性较好,适应性强,适合平原和高山露地或设施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季豆 新品种 浙芸9号 优质
下载PDF
食荚菜豆氨基酸组成与含量及其品质评价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艳 张越 +2 位作者 陈姗姗 张雪梅 宋述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5-161,共7页
【目的】明确食荚菜豆氨基酸的组成与含量,并对其进行营养评价,阐明氨基酸组成对营养及风味品质的影响,筛选优质食荚菜豆品种。【方法】以9个食荚菜豆品种为试材,对商品成熟期果荚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各品种的营养品质及风... 【目的】明确食荚菜豆氨基酸的组成与含量,并对其进行营养评价,阐明氨基酸组成对营养及风味品质的影响,筛选优质食荚菜豆品种。【方法】以9个食荚菜豆品种为试材,对商品成熟期果荚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各品种的营养品质及风味品质。【结果】食荚菜豆含有全部种类的氨基酸,总量为5.90~20.99mg/g,其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较高,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15.12%~19.95%和13.52%~17.20%,为食荚菜豆的主要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7.76%~42.26%;异亮氨酸的氨基酸比值系数(RC)为0.43~0.53,甲硫氨酸与半胱氨酸的RC为0.42~0.85,是食荚菜豆的限制性氨基酸,其余必需氨基酸的RC均为1左右;天冬氨酸、谷氨酸的含量阈值比(RCT)较高,分别为29.98~135.08和17.77~67.72,半胱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及丙氨酸的RCT也均大于1。氨基酸含量存在品种间差异,呈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及半胱氨酸对食荚菜豆风味品质形成具有一定贡献,扁条及宽刀型品种江东宽、九月青、口挤豆、白云峰的氨基酸总量及呈味氨基酸含量较高,而圆棍型品种供给者、泰国架豆的氨基酸总量和呈味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结论】食荚菜豆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合理,接近WHO/FAO推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荚菜豆 氨基酸 品质评价
下载PDF
油豆角的涂膜保鲜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杨鑫 柳志强 王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7-151,共5页
分析了油豆角(Phaseolus vulgaris L.)的变质原因,分离并初步鉴定了引起油豆角变质的病原菌,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抑菌效果最佳的抑菌剂;研究了不同配方的壳聚糖保鲜剂对油豆角保鲜效果的影响。实验证明:在参试的五种药剂中,脱氢醋酸钠的抑... 分析了油豆角(Phaseolus vulgaris L.)的变质原因,分离并初步鉴定了引起油豆角变质的病原菌,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抑菌效果最佳的抑菌剂;研究了不同配方的壳聚糖保鲜剂对油豆角保鲜效果的影响。实验证明:在参试的五种药剂中,脱氢醋酸钠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可将其作为抑菌剂添加到保鲜剂中;选用2%的壳聚糖,0.2×10-6的脱氢醋酸钠和30×10-6的6-BA混合配制而成的保鲜剂,在12℃的环境下贮藏油豆角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豆角 涂膜保鲜 壳聚糖 保鲜剂 抑菌效果 病原菌 脱氢醋酸钠 贮藏
下载PDF
超声波法提取豆角总皂苷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宁 李健 金龙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27-329,共3页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豆角总皂苷。以豆角总皂苷含量为考察标准,研究超声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这三个因素对提取总皂苷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豆角总皂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80%,...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豆角总皂苷。以豆角总皂苷含量为考察标准,研究超声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这三个因素对提取总皂苷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豆角总皂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80%,超声时间50min。验证实验测得豆角总皂苷含量为3.416mg/g,传统溶剂法提取的豆角总皂苷含量为3.463mg/g,超声波提取法虽不能显著提高皂苷的提取率,但能缩短提取时间,降低提取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角 总皂苷 超声波 提取
下载PDF
壳聚糖可食用膜对油豆角贮藏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连玉晶 赵海田 +3 位作者 姚磊 唐晓珍 邬元娟 王静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2-74,共3页
使用壳聚糖配制的涂膜液处理油豆角,通过测定涂膜的油豆角在贮藏期间呼吸强度、PPO、POD、MDA的变化,探讨油豆角在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涂膜处理后能推迟油豆角呼吸高峰的到来;同时,在贮藏期间,涂膜油豆角的呼吸强度、PPO... 使用壳聚糖配制的涂膜液处理油豆角,通过测定涂膜的油豆角在贮藏期间呼吸强度、PPO、POD、MDA的变化,探讨油豆角在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涂膜处理后能推迟油豆角呼吸高峰的到来;同时,在贮藏期间,涂膜油豆角的呼吸强度、PPO、POD、MDA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豆角 壳聚糖 可食用膜
下载PDF
可食性膜对油豆角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鑫 柳志强 王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4-47,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配制保鲜剂 ,测定经处理的油豆角在贮藏期间水分及营养成分的变化 ,探讨油豆角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 ,油豆角中水分、Vc和还原糖的含量不断下降 ;叶绿素的含量初期下降 ,随后升高并出...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配制保鲜剂 ,测定经处理的油豆角在贮藏期间水分及营养成分的变化 ,探讨油豆角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 ,油豆角中水分、Vc和还原糖的含量不断下降 ;叶绿素的含量初期下降 ,随后升高并出现累积峰 ,最后又趋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性膜 油豆角 贮藏期 保鲜剂 营养成分 变化规律 壳聚糖 涂膜保鲜
下载PDF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油豆角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连玉晶 赵海田 +3 位作者 姚磊 唐晓珍 邬元娟 王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6-109,共4页
分别用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配制的涂膜液处理油豆角,比较不同处理组的生理指标及感官指标,确定保鲜效果较好的涂膜液。结果表明,涂膜处理的油豆角呼吸强度、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所降低;用N,O羧甲... 分别用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配制的涂膜液处理油豆角,比较不同处理组的生理指标及感官指标,确定保鲜效果较好的涂膜液。结果表明,涂膜处理的油豆角呼吸强度、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所降低;用N,O羧甲基壳聚糖处理的油豆角保鲜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豆角 壳聚糖 N O-羧甲基壳聚糖 可食用膜 羧甲基壳聚糖 保鲜效果 衍生物 过氧化物酶活性 丙二醛含量 多酚氧化酶
下载PDF
菜豆采后生理及贮藏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韩玉珠 薛艳杰 宋述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45-349,共5页
本文综述菜豆采后外观品质下降、呼吸跃变、细胞膜透性增大、营养品质下降等生理变化,介绍影响菜豆贮藏效果的品种、成熟度、营养条件、贮藏条件、理化处理、包装材料等内、外部因素,总结了常温、低温、气调、涂膜等贮藏技术的研究现状... 本文综述菜豆采后外观品质下降、呼吸跃变、细胞膜透性增大、营养品质下降等生理变化,介绍影响菜豆贮藏效果的品种、成熟度、营养条件、贮藏条件、理化处理、包装材料等内、外部因素,总结了常温、低温、气调、涂膜等贮藏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贮藏 生理 影响因素 进展
下载PDF
油豆角真空包装保鲜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文亮 洪伯铿 +1 位作者 王专 张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9-51,共3页
采用抽真空护绿和保脆工艺,经微波漂烫、真空包装及杀菌制成的油豆角产品,可在超市反季节上市或跨地区供应。在实验中,分别运用色差计和质构测定仪(TA-XTZiTextureAnalyser)对油豆角的色泽和脆度进行评价,避免了感官判断的误差,确保了... 采用抽真空护绿和保脆工艺,经微波漂烫、真空包装及杀菌制成的油豆角产品,可在超市反季节上市或跨地区供应。在实验中,分别运用色差计和质构测定仪(TA-XTZiTextureAnalyser)对油豆角的色泽和脆度进行评价,避免了感官判断的误差,确保了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豆角 真空包装 保鲜技术 保脆 微波漂烫 杀菌
下载PDF
油豆角保鲜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段玉权 佟世生 +3 位作者 冯双庆 赵玉梅 荣瑞芬 王璞 《保鲜与加工》 CAS 2001年第2期13-16,共4页
对油豆角的贮藏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油豆角在10℃下,使用TXZ熏蒸处理后进行限气贮藏,在贮藏第30天,商品率为80.5%,而10℃对照的商品率仅为39.7%;10℃TXZ的锈斑指数为36.5%,而10℃时照... 对油豆角的贮藏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油豆角在10℃下,使用TXZ熏蒸处理后进行限气贮藏,在贮藏第30天,商品率为80.5%,而10℃对照的商品率仅为39.7%;10℃TXZ的锈斑指数为36.5%,而10℃时照为59.1%,利用MA贮藏能够有效地延缓油豆角的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豆角 贮藏 褐变 保鲜
下载PDF
豆角总皂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健 金龙哲 +2 位作者 刘宁 姚微 陈姝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7-130,共4页
豆角中含有一种重要成分——皂苷,它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皂苷的含量对于食品安全具有一定的意义。文中以豆角总皂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水浴振荡法进行提取。研究了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 豆角中含有一种重要成分——皂苷,它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皂苷的含量对于食品安全具有一定的意义。文中以豆角总皂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水浴振荡法进行提取。研究了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总皂苷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豆角总皂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固液比(g∶mL)1∶12,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3h。采用libermann-burchard反应和泡沫试验进行定性。选取香草醛-高氯酸作为显色剂,冰醋酸为溶剂。其显色反应最佳条件为:质量分数5%的香草醛-冰乙酸溶液,高氯酸用量0.8mL,加热温度60℃,反应时间为2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角 总皂苷 提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