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中晚期民间饮茶习俗及其社会功能的探究——以明代小说戏曲材料为中心
1
作者 李竹雨 《茶叶》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明代广泛的饮茶行为在明代民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茶习俗,这些民间饮茶习俗罕有系统的记载,零散见于不同的文献。而明代中晚期的通俗小说戏曲发展蓬勃,这些文学作品生动记录了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状态,通过整理分析这些文学作品中的茶事... 明代广泛的饮茶行为在明代民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茶习俗,这些民间饮茶习俗罕有系统的记载,零散见于不同的文献。而明代中晚期的通俗小说戏曲发展蓬勃,这些文学作品生动记录了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状态,通过整理分析这些文学作品中的茶事活动,系统展示明代中晚期民间饮茶之习俗,探索当时饮茶习俗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晚期 民间饮茶习俗 社会功能 小说戏曲
下载PDF
近代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理论反思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俊领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0-156,共7页
学界对近代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当前在研究的推进上遇到了"瓶颈",这主要表现为视野狭窄、成见较多、自说自话等。为突破此"瓶颈",需要在理论方面讨论如下问题:其一,民间信仰是民俗还是... 学界对近代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当前在研究的推进上遇到了"瓶颈",这主要表现为视野狭窄、成见较多、自说自话等。为突破此"瓶颈",需要在理论方面讨论如下问题:其一,民间信仰是民俗还是风俗、礼俗;其二,民间信仰是不是"迷信";其三,民间信仰是不是宗教;其四,如何对民间信仰进行跨学科研究。厘清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更准确的认识与把握民间信仰在近代中国社会中的角色、作用及其变迁,而且可以促进民间信仰研究的跨学科交流与对话,突出其对于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礼俗 民俗宗教 迷信 社会史 跨学科
下载PDF
节事旅游文化资本开发与运作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陈麦池 黄成林 李常沪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0-65,共6页
文化对节事品牌及其可持续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整合与提升节事旅游,需要开发由空间、人文、历史及经济构成的文化资本,构筑良性互动的政府部门、企业、非政府机构和民间等社会资本框架,并通过激活与整合旅游资源、创意与革新节事模... 文化对节事品牌及其可持续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整合与提升节事旅游,需要开发由空间、人文、历史及经济构成的文化资本,构筑良性互动的政府部门、企业、非政府机构和民间等社会资本框架,并通过激活与整合旅游资源、创意与革新节事模式,开发传统节俗与文化、强调民间与公众参与等策略加以充分运作,以弘扬传统民俗、节庆与文化,促进现代节事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事旅游 文化资本 社会资本 传统节俗
下载PDF
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遗产断想 被引量:7
4
作者 乌兰杰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4-29,共6页
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改造民族艺术教育体制 ,是内蒙古“建设文化大区”的两项基础性工作。对于传统文化艺术遗产保护有六点建议 :建立原生形态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区 ;群众文化活动式保护 ;艺术教育式保护 ;媒体式保护 ;博物馆式保护 ;... 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改造民族艺术教育体制 ,是内蒙古“建设文化大区”的两项基础性工作。对于传统文化艺术遗产保护有六点建议 :建立原生形态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区 ;群众文化活动式保护 ;艺术教育式保护 ;媒体式保护 ;博物馆式保护 ;开发性保护。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遗产保护应处理好抢救第一 ,教育为先 ,关于“强势”与“弱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传统文化艺术遗产 原生形态 文化生态保护区 社会民俗
下载PDF
河曲民歌中的民俗文化解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雁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43-146,共4页
民歌是民俗的重要载体,民俗又是民歌的物质依托。本文从分析河曲民歌入手,透视在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双重浸润下的河曲独特的人文地理,通过解读其中蕴含的民俗事象,以便更清晰地了解其产生的生态环境和历史背景,为进一步研究其艺术特点... 民歌是民俗的重要载体,民俗又是民歌的物质依托。本文从分析河曲民歌入手,透视在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双重浸润下的河曲独特的人文地理,通过解读其中蕴含的民俗事象,以便更清晰地了解其产生的生态环境和历史背景,为进一步研究其艺术特点和功能价值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曲民歌 物质民俗 社会民俗 精神民俗
下载PDF
热贡鲁若风俗之历史分析及其他 被引量:2
6
作者 甘措 《青海民族研究》 2003年第4期52-56,共5页
论文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对热贡的六月勒如节进行了探析,对其形成和特点等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 热贡 鲁若 地域社会历史 风俗文化
下载PDF
山西移入民的民俗变迁与地方社会 被引量:1
7
作者 卫才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31-133,共3页
山西是中国北方移民发生的重要地区。明清以来,这里不仅是移民的输出地,而且也是历次战乱、灾荒之后移民的输入地,移入民村成为山西乡村社会中重要的聚落景观。
关键词 山西移民 社会变迁 民俗
下载PDF
“走众亲”:漓江流域乡土社交民俗的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林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9,共6页
广西灵川县大圩镇是珠江水系中漓江流域的典型古镇,当地村民以"走众亲"的方式来连接村落社会关系,形成了"众亲村"、"众亲圈"等村落联盟,组成以地缘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在这个场域中,人人可以很好地发... 广西灵川县大圩镇是珠江水系中漓江流域的典型古镇,当地村民以"走众亲"的方式来连接村落社会关系,形成了"众亲村"、"众亲圈"等村落联盟,组成以地缘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在这个场域中,人人可以很好地发挥乡土社交民俗"社会资本"的优势,逐步形成一致的发展目标以及团结、协作、信任的公共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漓江流域 乡土社交民俗 社会资本 走众亲 拟亲属关系
下载PDF
关东“民香”的历史渊源及其社会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冯志莲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7-41,共5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传统的民俗事象开始复兴,这是一个值得探讨与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关东民香进行探究与调查,其内容涉及民香的源流、民香的种类、民香的表演形式、民香的社会影响等问题。
关键词 民香 祭祀 民俗事象 道德规范 社会影响 民族音乐 旗香 源流 种类 表演形式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歌谣的性质及其与社会风俗的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传军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7-22,共6页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口头诗歌,是能歌唱或能吟诵的韵文,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歌谣都是因人而起、缘事而发,反映了民众的生存状况和情感意愿,是古代民众生活与思想实践的直接反映。歌谣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开来,不仅能够成为发生重要影响的公...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口头诗歌,是能歌唱或能吟诵的韵文,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歌谣都是因人而起、缘事而发,反映了民众的生存状况和情感意愿,是古代民众生活与思想实践的直接反映。歌谣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开来,不仅能够成为发生重要影响的公众舆论,而且其本身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风俗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时期的采诗观风到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俗巡使制度,统治者之所以特别重视民间歌谣的搜集和采察工作,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作为社会风俗重要内容的歌谣可以起到下情上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民间歌谣 社会风俗 公众舆论
下载PDF
三亚疍家海洋民俗及社会功能探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化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199-200,300,共3页
该研究从海洋生产生活实践角度研究和展现三亚疍家在生产生活、饮食居住、宗教信仰、婚丧嫁娶、文艺审美等方面的传统习俗的内容和产生的物质基础,认为三亚疍家民俗是不断调整适应其海洋生产生活实践需要的结果,同时又对维系疍家生产和... 该研究从海洋生产生活实践角度研究和展现三亚疍家在生产生活、饮食居住、宗教信仰、婚丧嫁娶、文艺审美等方面的传统习俗的内容和产生的物质基础,认为三亚疍家民俗是不断调整适应其海洋生产生活实践需要的结果,同时又对维系疍家生产和生活秩序,增进民群的自我认同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疍家 民俗文化 社会功能 宗教信仰 饮食习俗 生活习俗
下载PDF
论东北民间美术在社会风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景明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6年第1期108-113,共6页
东北民间美术兼实用性和审美性为一体,特别是在社会方面有其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因而也就有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功能,主要反映在与各民族日常活动相关的各种礼俗中。民间美术在发展与延续的过程中,在生辰、婚嫁、丧葬、喜庆节日、日常生活... 东北民间美术兼实用性和审美性为一体,特别是在社会方面有其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因而也就有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功能,主要反映在与各民族日常活动相关的各种礼俗中。民间美术在发展与延续的过程中,在生辰、婚嫁、丧葬、喜庆节日、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等礼俗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民间美术可以丰富民俗活动的内容,社会风俗又可以促进民间美术的发展,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民间美术 社会风俗
下载PDF
现代文学中关于女性民俗及其文化反思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柳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143-145,共3页
民俗集民族的、地域的、历史的、心理的等诸多文化因素于一体,是最具审美特质的"生活材料"。我国现代小说家对女性的婚姻习俗、禁忌恶俗和信仰习俗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这些民俗成为作家反映女性社会地位、生存状况、文化心... 民俗集民族的、地域的、历史的、心理的等诸多文化因素于一体,是最具审美特质的"生活材料"。我国现代小说家对女性的婚姻习俗、禁忌恶俗和信仰习俗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这些民俗成为作家反映女性社会地位、生存状况、文化心态以及解剖国民灵魂的最好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女性 社会地位 生存权利:文化心态
下载PDF
论广西彩调中的民俗事象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艳红 《柳州师专学报》 2009年第3期22-25,共4页
彩调是广西著名的民间戏曲,也是国家重要的非物质遗产,它取材于草根民俗生活,广泛反映了乡土特色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结合具体的典型剧目,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其蕴涵的民俗事象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 彩调 民俗事象 物质民俗 社会民俗 精神民俗
下载PDF
清代湖湘疫病民俗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娅娜 易法银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78,共2页
在重巫轻医的历史传统下,以行傩逐疫、端午风俗为代表的祛疫民俗在清代湘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影响着人们对待疫病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承载了一定的社会防疫功能,并以公开集体的方式维护了区域群体的价值观,一定程度上起到在长期... 在重巫轻医的历史传统下,以行傩逐疫、端午风俗为代表的祛疫民俗在清代湘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影响着人们对待疫病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承载了一定的社会防疫功能,并以公开集体的方式维护了区域群体的价值观,一定程度上起到在长期疫病侵袭下稳定湖湘区域社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傩逐疫 端午风俗 祛疫民俗 社会防疫
下载PDF
公安工作与民俗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文信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30-134,共5页
民俗具有社会性、模式性、传承性和变异性。其形成以社会生活为基础 ,其发展与社会生活相适应 ,对社会生活具有教化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民俗全面渗透于社会环境之中 ,对公安工作有各种影响和作用。公安工作应严格依法尊重民俗 ,... 民俗具有社会性、模式性、传承性和变异性。其形成以社会生活为基础 ,其发展与社会生活相适应 ,对社会生活具有教化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民俗全面渗透于社会环境之中 ,对公安工作有各种影响和作用。公安工作应严格依法尊重民俗 ,充分开发利用民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公安工作 社会生活
下载PDF
生产民俗中的角色转换与女性地位的变化——以江西波阳管驿前村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国珍 赖施虬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24-29,共6页
生产民俗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惯与风尚。女性在生产民俗中的角色定位,与其在家庭及社区中的地位相关。而角色的转换,会引起这种地位的变化。
关键词 生产民俗 角色 女性地位
下载PDF
论宝鸡传统庙会的功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冬妮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76-79,共4页
庙会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它集宗教信仰、娱乐休闲、生计筹划、社会交往于一身,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公共生活的空间。在庙会上,人们一反平时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将劳作的艰辛、身心的疲惫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情释放,使之成... 庙会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它集宗教信仰、娱乐休闲、生计筹划、社会交往于一身,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公共生活的空间。在庙会上,人们一反平时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将劳作的艰辛、身心的疲惫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情释放,使之成为地区历史文化、民俗艺术和大众生活的一个缩影,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庙会 民间习俗 宗教信仰 娱乐休闲 社会交往
下载PDF
苗族诗歌中的兴观群怨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一方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22-28,共7页
以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用跨文化的独特视角,借用中国古代诗论中的"兴观群怨"说去观照苗族诗歌。通过较为详尽的分类举证分析,证明了苗族各类诗歌同样具有"兴观群怨"的所有表达方式与全部功能。这对于包括苗族诗歌... 以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用跨文化的独特视角,借用中国古代诗论中的"兴观群怨"说去观照苗族诗歌。通过较为详尽的分类举证分析,证明了苗族各类诗歌同样具有"兴观群怨"的所有表达方式与全部功能。这对于包括苗族诗歌在内的苗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探索与进取,同时也以苗族诗歌研究的实证,丰富发展了中国古代汉语诗论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论 兴观群怨 苗族文学 苗族诗歌
下载PDF
农区蒙古族聚居村落中“转运珠”事件的民俗解析——以烟台营子村为个案
20
作者 王志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43-47,共5页
东北地区一个蒙古族聚居村落中人为制造了一例关于"转运珠"的"伪民俗"事件,分析这则利用了汉族传统民俗素的谣言在这个蒙汉语共用的双语社区以蒙汉语杂糅的形式传播的过程。从民俗学角度解析该语言民俗活动在亲属... 东北地区一个蒙古族聚居村落中人为制造了一例关于"转运珠"的"伪民俗"事件,分析这则利用了汉族传统民俗素的谣言在这个蒙汉语共用的双语社区以蒙汉语杂糅的形式传播的过程。从民俗学角度解析该语言民俗活动在亲属社会网络中发挥的功能,阐释民众趋利避害的民俗心理是谣言得以传播的重要心理基础,通过语言民俗的考察侧面论证了农区蒙古族村落是一个蒙汉文化高度融合的文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民俗 社会网络 谣言 伪民俗 文化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