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bits on Social Networks at Workplace: A Survey of Motivations and Behaviour
1
作者 Thomas Kakou Kouassi Douatia Koné +3 位作者 Aliou Bamba Aladji Kamagaté Olivier Asseu Yvon Kermarrec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24年第8期2154-2168,共15页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use of social networks by workers in Abidjan, Côte d’Ivoire,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a descriptive 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aimed at understanding motiva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Mo...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use of social networks by workers in Abidjan, Côte d’Ivoire,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a descriptive 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aimed at understanding motiva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More than five hundred and fifty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highlighting workers’ preferred digital channels and platform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jority use social media through their mobile phones, with WhatsApp being the most popular app, followed by Facebook and LinkedIn. The study reveals that workers use social media for entertainment purposes and to develop professional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with 55% unable to live without social media at work for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In addition, 35% spend on average 1 to 2 hours on social networks, mainly between 12 p.m. and 2 p.m. It also appears that 46% believe that social networks moderately improve their productivity. These findings can guide marketing strategies, train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government policies related to the use of social media in the workpl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Network social Media Applications Poisson’s Law sTATIsTICs Digital supports workers Productivity
下载PDF
Designing a Need Based Social Protection Intervention Package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Living with HIV and AIDS in Ghana—An Eclectic Perspective on Desired Social Protection Intervention Package/Framework
2
作者 Seth Christopher Yaw Appiah Adeyemi Olu Adekunle +2 位作者 Adesina Oladokun Jonathan Mensah Dapaah Karikari Mensah Nicholas 《Health》 2019年第10期1396-1413,共18页
Background: Designing a need-based social protection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comes as comprehensive tool for address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of HIV positive children. Not much has been examined on what consti... Background: Designing a need-based social protection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comes as comprehensive tool for address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of HIV positive children. Not much has been examined on what constitute the desired social protection framework for HIV positive children. Methods: This study was informed by a qualitative descriptive exploratory design approach. The study drew insights from the shared perspectives of 27 participants sampled from positive HIV status disclosed children—10 - 17 years, healthcare workers, Social and Development worker, HIV positive caregivers and parents from 7 ART clinics in rural and urban Brong Ahafo and Ashanti regions of Ghana.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interviews and two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with study participants. Drawing on the emerged themes from the transcripts, thematic content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using comparative thematic framework approach. Findings: The eclectic perspectives on the type of social protection policy/intervention preferred demonstrated the need for an interrelated and integrated social protection policy. This should not be designed in isolation towards addressing the child vulnerability. The study found that social protection policies aimed at addressing vulnerability levels of children should consider the dual vulnerability situation within which HIV positiv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re located. A set of unique specific tailored approach and package reflecting minimum combination social protection package to HIV positive children was considered essential for inclusion. The themes that emerged covered social policy/intervention package inclusive of a disease ending/eradication intervention package, cash transfer for children and their caregivers, free comprehensive health insurance integrating all consultancy and laboratory services charges, direct food supplements supply and nutritional support, research, target specified with evidenced-based monitoring. Counseling support and preferential treatment for children visiting ART for treatment were to be included. Conclusion: Combination social protection intervention packages remain the pathway to yielding maximum dividends on any social intervention that seeks to address the vulnerability levels of HIV positive children in Ghana. This should be designe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reference of the main target beneficiaries (HIV positive children) while accounting for the inclusion of the technical expertise of implementing stakeholders in the policy design from conceptualization to eval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Protection HIV and AIDs INFECTED Children Adolescent’s intervention Ghana
下载PDF
乡村老年人数字鸿沟的“针灸理念”介入机理与实践逻辑
3
作者 武小龙 王心悦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年第5期31-39,63,共10页
在老龄化和数字化的双重背景下,如何有效弥合乡村老年人数字鸿沟是数字乡村建设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文章以“针灸理念”为切入视角,结合社会工作实务的四大基本系统,构建“针灸理念”介入乡村老年人数字鸿沟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针... 在老龄化和数字化的双重背景下,如何有效弥合乡村老年人数字鸿沟是数字乡村建设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文章以“针灸理念”为切入视角,结合社会工作实务的四大基本系统,构建“针灸理念”介入乡村老年人数字鸿沟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针灸理念”介入乡村老年人数字鸿沟的过程主要包括“激活功能、确定穴位”和“辨症施针、舒经活穴”两大疗程,继而提出“空间微更新、需求微刺激、资源微链接、多方微组织”四大行动策略,但在介入过程中依然存在“理念、个体、系统”层面的现实困境。因此,可进一步通过“全局观”倡导数字包容、“渐进式”增强数字认同、“可持续”保证多主体参与的一系列“舒经活穴”路径,增强乡村老年人的数字获得感和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老年人 数字鸿沟 针灸理念 四大系统 社会工作介入
下载PDF
医务社工在出院准备工作中的介入空间与现实挑战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振军 朱慧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51-2656,共6页
背景出院准备工作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地从一个照护环境进入另一个照护环境。在国外医疗机构中,出院准备是医务社工的主要职责之一。而在我国目前医务社工介入出院准备工作相对较少。目的了解医务社工在出院准备工作领域的介入空间及面临... 背景出院准备工作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地从一个照护环境进入另一个照护环境。在国外医疗机构中,出院准备是医务社工的主要职责之一。而在我国目前医务社工介入出院准备工作相对较少。目的了解医务社工在出院准备工作领域的介入空间及面临的现实挑战,为完善出院准备社会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多学科视角,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3—6月对20名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务社工、医疗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借助Nvivo12.0软件,并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医务社工在出院准备服务领域主要开展心理社会评估、制订专业服务计划、提供社会工作干预、进行跟踪随访等,在积累一些本土实践经验的同时也面临许多现实性挑战,包括社会资源可及性不足、医社联动存在多重障碍、医院尚未建立常态化机制、多学科协作不够完善、社工人力资源短缺、综合能力有待提升等。结论通过倡导社会政策体系机制建设,搭建医院多学科合作平台建设,促进医务社工综合能力建设,推动我国出院准备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 出院准备 多学科合作 介入空间 现实挑战
下载PDF
治理视角下社区公共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以广州市S街社区广场噪声扰民问题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才章 杨洪芹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88-93,共6页
社区公共问题是社区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需要各种主体共同治理。在治理视角下,社工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开始介入社区公共问题。在S街社区广场噪声扰民问题这一案例中,社工通过紧急介入、确定治理主体、沟通协调、达成共识的介入步骤完成了... 社区公共问题是社区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需要各种主体共同治理。在治理视角下,社工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开始介入社区公共问题。在S街社区广场噪声扰民问题这一案例中,社工通过紧急介入、确定治理主体、沟通协调、达成共识的介入步骤完成了对广场噪声扰民问题的治理。在这一过程中社工主要扮演着协调者、建议者、沟通者等不同角色,并促成社区公共问题理性解决,带动了社区多元主体治理的发展。这一过程反映了社区治理从传统行政管理向多元治理发展的趋势,但也折射出社区治理理论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社区公共问题 社工介入 广场噪声
下载PDF
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与干预策略研究
6
作者 卢迪 张远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8期67-70,共4页
以北京市东城区民政局社工管理科2021年数据为依据,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对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影响因素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发现,社工负面情绪来源主要是“四难一矛盾”,即职务晋升困难、收入增长难、考取资质难、补偿加班难和工家矛盾普... 以北京市东城区民政局社工管理科2021年数据为依据,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对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影响因素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发现,社工负面情绪来源主要是“四难一矛盾”,即职务晋升困难、收入增长难、考取资质难、补偿加班难和工家矛盾普遍。因此,提出干预策略建议:(一)探索性开展优秀无职务社工短期挂职社区副职,增加不同岗位的相互认同感;(二)制定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社工采取不同的化解策略;(三)制定有志社工帮考计划;(四)制定区级社工未休假补偿机制;(五)有序开展区级最美社工家庭评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工 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 干预策略
下载PDF
企业基层大学生工作者心理失衡与社会工作干预——对某企业基层大学生工作者S的个案研究
7
作者 郭变红 周玉萍 《社会工作》 2012年第5期47-50,共4页
大学毕业生从事企业基层工作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这些在企业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尤其是刚就业的大学生员工普遍存在着一系列的心理失衡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基层工作者S的个案,全面了解了案主心理失衡的原因,采用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和小组的... 大学毕业生从事企业基层工作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这些在企业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尤其是刚就业的大学生员工普遍存在着一系列的心理失衡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基层工作者S的个案,全面了解了案主心理失衡的原因,采用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和小组的专业工作方法进行介入和干预,不仅帮助案主解决了他在工作中的心理失衡问题,同时也为预防其他员工此类问题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基层大学生 心理失衡 社会工作干预
下载PDF
社工介入失独母亲扶助机制及优化反思——以广州市“玫瑰计划”为例
8
作者 刘波 范悦 《特区经济》 2023年第4期109-113,共5页
失独群体数量日益增大,亟待社会各界关注。失去孩子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主要表现为生活困境、心理精神困境、社会关系困境和个人发展困境。社会工作者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帮助失独母亲走出伤痛,恢复正常生活,并最终实现... 失独群体数量日益增大,亟待社会各界关注。失去孩子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主要表现为生活困境、心理精神困境、社会关系困境和个人发展困境。社会工作者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帮助失独母亲走出伤痛,恢复正常生活,并最终实现人生价值。以广州市“玫瑰计划”(广州市首个社工介入失独母亲扶助项目)为案例,从目标、人员、资源和策略维度分析社工介入失独母亲扶助机制,基于实践反思优化,社工介入失独母亲扶助机制还需要在服务人员、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态度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工介入 失独母亲 扶助机制 玫瑰计划
下载PDF
医务社会工作者联合同病患者介入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娟 程闯 +1 位作者 胡凯 吴风桂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6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医务社会工作者联合同病患者介入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1日~2020年8月31日收治的93例青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医务社会工作者联合同病患者介入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1日~2020年8月31日收治的93例青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医务社会工作者联合同病患者介入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化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数字评分法(NRS)、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应对方式问卷(CSQ)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HAMA、FoP-Q-SF、NRS、MUIS、CSQ、WHOQOL-BREF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给予医务社会工作者联合同病患者介入干预,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者 同病患者介入干预 青年患者 乳腺癌 应对方式 心理状态
下载PDF
社会工作者介入视障少年横向沟通能力提升探究——基于PAC理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桃樱 余承海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78-84,共7页
根据PAC理论,视障少年横向沟通能力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非平行型交往、交叉型交往和隐匿型交往中出现的问题。视障少年横向沟通能力不足,主要是因为自我状态定位中A状态缺席、沟通中认同缺场与认知失序、自我状态转换中心态结构僵化与... 根据PAC理论,视障少年横向沟通能力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非平行型交往、交叉型交往和隐匿型交往中出现的问题。视障少年横向沟通能力不足,主要是因为自我状态定位中A状态缺席、沟通中认同缺场与认知失序、自我状态转换中心态结构僵化与退行。根据PAC理论,社会工作者提升视障少年横向沟通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基于A-A沟通模式的心理赋能、基于PAC理论的场景化培训与情境模拟和基于PAC理论的实践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介入 PAC理论 视障少年 横向沟通能力
下载PDF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手机沉迷问题刍探
11
作者 李欣 《成才之路》 2023年第31期49-52,共4页
“手机沉迷”问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为有效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手机沉迷”问题,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走出“手机沉迷”困境,文章依托B市M县Q镇J校开展调研,对该校农村留守儿童“手机沉迷”... “手机沉迷”问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为有效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手机沉迷”问题,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走出“手机沉迷”困境,文章依托B市M县Q镇J校开展调研,对该校农村留守儿童“手机沉迷”问题的现状及成因进行研判分析,得出“社工介入联动模型图”,并结合相关文献提出“微中宏三系统协同”建议,以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手机沉迷”问题,更好地帮助其筑梦成长,一路向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沉迷 农村留守儿童 社会工作 社工介入 分析调研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社会支持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光玲 林春洁 +5 位作者 朱翠杏 梁顺甜 伍丽华 杨宇 陈汝兰 苏保育 《齐鲁护理杂志》 2014年第7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痴呆患者家属60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不进行干预,研究组进行持续、有效的护理干预。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属进行测评分析,了解老年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痴呆患者家属60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不进行干预,研究组进行持续、有效的护理干预。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属进行测评分析,了解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社会支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较低,加强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心理指导,并提供足够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家属 护理干预 社会支持
下载PDF
论医务社工在构筑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占宇 刘俊 段丽娥 《医学与社会》 2008年第7期5-7,共3页
医患关系紧张是我国当前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和谐医患关系的构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兼具社会工作技能与医学素养的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在患者与医疗机构之间起桥梁和中介作用,促进医患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推动医患关系朝... 医患关系紧张是我国当前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和谐医患关系的构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兼具社会工作技能与医学素养的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在患者与医疗机构之间起桥梁和中介作用,促进医患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推动医患关系朝着公正、和谐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医务社工 介入 公共卫生
下载PDF
教育政策视角下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7
14
作者 邵彩玲 贾立平 李亚青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8年第3期332-335,共4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子女将会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有效地融入城市社会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历了过多的隔离和排斥,不利于融入城市社会。从教育政策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的困...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子女将会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有效地融入城市社会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历了过多的隔离和排斥,不利于融入城市社会。从教育政策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的困境,并从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3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问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城市融入 教育政策
下载PDF
社会角色视角下社工介入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基于南京市社工的调查 被引量:5
15
作者 屈勇 王一旻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年第4期28-35,共8页
通过对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社工的访谈调查,以社会角色视角的框架将社工介入居家养老服务分为两类:直接的居家养老服务与间接的居家养老服务。社工自身的内部角色冲突体现为专业的社工角色与综合的员工角色的冲突。角色冲突导致社工... 通过对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社工的访谈调查,以社会角色视角的框架将社工介入居家养老服务分为两类:直接的居家养老服务与间接的居家养老服务。社工自身的内部角色冲突体现为专业的社工角色与综合的员工角色的冲突。角色冲突导致社工介入服务时陷入困境:机构与社工利益目标的存在差异、机构对社工专业认识不足、机构中科层制度对嵌入的社工专业发挥形成限制、服务对象的多元化对社工服务提出了挑战、服务对象对社工和居家养老服务的理解认知不够、服务对象不能清晰地了解自身的需求、机构中缺乏有效督导。化解社工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困境的具体策略包括服务项目重定位、对机构加以社工进驻前的考察、以编制提升社工的综合地位、一机构一属地项目对接、政府主导加大宣传、三社联动进行广泛前测、机构与政府对社工进行双重督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养老服务 社工介入策略 社会角色
下载PDF
进城农民工子女污名化问题的社工介入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翔 安招 《社会工作》 2011年第16期91-93,共3页
进城农民工子女陷入"被污名化"的困境,是当前这一特殊群体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将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及其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引入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污名化研究,有助于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 进城农民工子女陷入"被污名化"的困境,是当前这一特殊群体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将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及其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引入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污名化研究,有助于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促使其自觉地接受和适应这个社会并最终被这个社会接纳的理念,有助于进城农民工子女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和人格修养,更好地融入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污名化 社工介入
下载PDF
从制度性嵌入到公共性培育: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情境的转向 被引量:4
17
作者 文军 卢素文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45,共8页
制度性嵌入是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常态,但这一介入情境却很容易使社会工作者面临专业自主和承认缺失的问题。为此,我们以东莞理工学院“双工联动、社区育人”项目为案例,运用“承认理论”分析学校社会工作者如何实现介入情境转向和... 制度性嵌入是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常态,但这一介入情境却很容易使社会工作者面临专业自主和承认缺失的问题。为此,我们以东莞理工学院“双工联动、社区育人”项目为案例,运用“承认理论”分析学校社会工作者如何实现介入情境转向和效果提升。实践表明,在高校建立学生公共社区后,社会工作者得以打造独立团队,联动和融入学校体系,在学校的组织结构中获得专业自主。在此基础上,学校社会工作者突出以社区为单位的个体团结、强化“情境性”的闭环介入模式,在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中取得了学校、学生和社会的多重“承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性嵌入 公共性培育 学校社会工作 介入情境
下载PDF
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探讨——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姚进忠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22-27,共6页
农民工子女是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新群体,其城市社会适应对其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研究以一个社会工作介入项目为基础,借助生态系统理论,从个案、小组、社区三个层面描述了社会工作介入时策略,探讨了如何发掘和调动农民工子女... 农民工子女是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新群体,其城市社会适应对其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研究以一个社会工作介入项目为基础,借助生态系统理论,从个案、小组、社区三个层面描述了社会工作介入时策略,探讨了如何发掘和调动农民工子女及其家庭、学校、同伴、社区、社会的能力和资源,共同提高农民工子女的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工作介入
下载PDF
社会工作者在居家养老服务中作用的思考 被引量:3
19
作者 谭卫华 薛国栋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0-13,67,共4页
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针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动力不足、服务意识不到位、服务内容单一、服务主体素质不高、服务使用范围受限等主要问题,提出了社会工作者在居家养老中主要应充当资源整合者的角色,通过拓宽服务渠道、提倡服务专业化... 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针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动力不足、服务意识不到位、服务内容单一、服务主体素质不高、服务使用范围受限等主要问题,提出了社会工作者在居家养老中主要应充当资源整合者的角色,通过拓宽服务渠道、提倡服务专业化、提高服务人员素质等方式更好地为我省社会工作人才建设及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养老 社会工作者 介入空间 作用
下载PDF
中国农民工社会权利状况考察报告——基于社会排斥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方涛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02-107,共6页
中国农民工社会权利状况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表现为:在工作权上,农民工工资存在问题较多,农民工休息权和劳动安全卫生权无保障,合同签订率极低;在社会保障权上,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极低;在居住权上,农民工住房面积小、质量低、环境... 中国农民工社会权利状况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表现为:在工作权上,农民工工资存在问题较多,农民工休息权和劳动安全卫生权无保障,合同签订率极低;在社会保障权上,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极低;在居住权上,农民工住房面积小、质量低、环境差;在受教育权上,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受过职业教育和参加职业培训的比例低。基于社会排斥视角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正是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的社会权利即工作权、社会保障权、居住权和受教育权呈现出二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民工 社会权利 社会排斥 考察报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