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美国学者戴谦和对中国建筑与艺术的研究
1
作者 王方捷 《建筑史学刊》 2024年第1期145-157,共13页
美国来华学者、华西协合大学教授戴谦和是近代中国内地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也是近代华西学术领域的佼佼者。通过系统的史料搜集,回顾戴谦和在中国的学术活动与成就,重点梳理其对中国传统建筑、窗格及多种相关艺术的考察、记录、研究与创... 美国来华学者、华西协合大学教授戴谦和是近代中国内地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也是近代华西学术领域的佼佼者。通过系统的史料搜集,回顾戴谦和在中国的学术活动与成就,重点梳理其对中国传统建筑、窗格及多种相关艺术的考察、记录、研究与创作,揭示戴谦和对中国建筑史学及文化遗产保护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谦和 华西协合大学 窗格 文法 学术史
下载PDF
自西徂东:复生于东方新生态——华西协合大学的创轫及其立校特色
2
作者 张丽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52,共10页
20世纪初,由基督教在华创办及管理的私立院校纷纷成立,创办者以西方大学为蓝本,创造出"根在外国,权在教会,西人为主,外国方式"的高等学府。从华西协合大学的创立过程及创校背景和立校特色,可以看出基督教大学得以在中国生根... 20世纪初,由基督教在华创办及管理的私立院校纷纷成立,创办者以西方大学为蓝本,创造出"根在外国,权在教会,西人为主,外国方式"的高等学府。从华西协合大学的创立过程及创校背景和立校特色,可以看出基督教大学得以在中国生根移植的原因在于其普世价值;在中国近代启蒙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它们承担了开拓者和示范的角色,其学术、学科、学人、学子不仅利在当时,且惠泽后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高等教育 基督教大学 华西协合大学 四川 办学体制
下载PDF
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工作的架构与实践--以蒋旨昂为中心 被引量:6
3
作者 岳永逸 熊诗维 《社会建设》 CSSCI 2022年第2期3-28,共26页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正式将社会工作纳入国家建设的总体框架。由此,中国高校的社会工作教学与研究也走上新台阶。为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体系化、学科的规范化,深度参与清河试验区调研和建设的蒋旨昂将燕京大学乡村建设试验的理论...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正式将社会工作纳入国家建设的总体框架。由此,中国高校的社会工作教学与研究也走上新台阶。为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体系化、学科的规范化,深度参与清河试验区调研和建设的蒋旨昂将燕京大学乡村建设试验的理论与方法、人文区位学、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丰富的中国社会基层服务经验和克里斯陶勒的“中心地”学说相融合,在重新定义社区、社会制度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套集理论、方法与研习于一体的社会工作体系,积极推动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并在成都郊外创办了“研究—服务—训练”三位一体的石羊场社会研习站。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理论与实践意义兼具的社会工作与本土化社会学——社区社会学相互充实且殊途同归,共同成为认知和改善中国的工具。对当下中国的社会工作、社会学的学科建设而言,这些行以求知,服务国家、社会与民众,且与社会学互为表里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探索仍具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旨昂 社区社会学 中心地学说 华大社会学 李安宅
下载PDF
华西协和大学中西合璧式建筑造型特点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红利 《山西建筑》 2021年第12期33-34,共2页
以华西协和大学中西合璧式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平面布局、建筑立面、屋顶造型、建筑装饰方面,分析建筑造型特点,有助于促进教育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修复,也可为华西协和大学以及其他近代校园建筑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校园建筑 中西合璧建筑 建筑造型 华西协和大学
下载PDF
历史图像中的“理想”与“现实”——华西协合大学校园规划与建设 被引量:1
5
作者 蔡凌 《城市建筑》 2022年第21期164-170,共7页
规划设计图纸、校园地图、历史照片等历史图像,构成了全面理解中国近代大学建设历程中建校“理想”如何发展为建成“现实”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选取颇具代表意义的华西协合大学,通过对历史图像的梳理和基本史实连缀,还原该校校园规划与... 规划设计图纸、校园地图、历史照片等历史图像,构成了全面理解中国近代大学建设历程中建校“理想”如何发展为建成“现实”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选取颇具代表意义的华西协合大学,通过对历史图像的梳理和基本史实连缀,还原该校校园规划与建设的历史进程。这不是一个仅受规划控制的单一、被动过程,它受到了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进而阐释了源自西方古典主义的校园规划手法对于建筑风格的宽容性和弹性,即在西式校园空间中去配置中国传统地方风格的建筑物,成为中国近代大学建筑的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图像 华西协合大学 校园规划 建设历程 建筑特征
下载PDF
转译“大屋顶”的可能性及其挑战——华西协合大学校园建筑设计的跨文化形式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海清 郭文搏 朱镇宇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3-107,共5页
聚焦20世纪早期教会大学建筑活动中的“中国化”思潮必然要面对的“转译”问题,以华西协合大学校园建筑为例,简要回溯西方建筑师参与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过程、方法和结果,特别关注其具有显著中国特点的“大屋顶”之选材、结构、构造... 聚焦20世纪早期教会大学建筑活动中的“中国化”思潮必然要面对的“转译”问题,以华西协合大学校园建筑为例,简要回溯西方建筑师参与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过程、方法和结果,特别关注其具有显著中国特点的“大屋顶”之选材、结构、构造、细部装饰与施工工艺,指出以西式砖混结构为主要技术载体转译中国式“大屋顶”存在诸多挑战,而为应对挑战而展开的思考与尝试定义了建造文化从混合走向融合的互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协合大学 “大屋顶” 选材与构造 桁架结构 装饰与工艺
原文传递
傅葆琛与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教育研究所的创办
7
作者 王有春 肖蓓 《煤炭高等教育》 2014年第5期48-50,共3页
抗战期间,借助因高校内迁而带来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充实和加强,傅葆琛华在私立华西协合大学主持创办了教育研究所,主要从事乡村教育及乡村建设研究。作为一个私立教育研究机构,它因当时国家层面政策法规的缺失及教育学研究自身的边缘... 抗战期间,借助因高校内迁而带来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充实和加强,傅葆琛华在私立华西协合大学主持创办了教育研究所,主要从事乡村教育及乡村建设研究。作为一个私立教育研究机构,它因当时国家层面政策法规的缺失及教育学研究自身的边缘化特征而未能产生较大影响,但其颇具特色的乡村平民教育研究,仍为近代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葆琛 私立华西协合大学 教育研究所 乡村教育
原文传递
艺术、民俗与文化的在地传播:民国成都“十王故事”灯影景片研究
8
作者 李龙 《艺术与民俗》 2021年第4期42-51,共10页
成都博物馆藏民国成都"十王故事"灯影景片创作于1935年,出自民国成都的地方画家俞子丹及其家庭手工班之手,原系清末民国时期来华传教士家族藏品,是目前发现的少有的完整描绘地狱十王故事主题的灯影图像,也是已知的成都儿童灯... 成都博物馆藏民国成都"十王故事"灯影景片创作于1935年,出自民国成都的地方画家俞子丹及其家庭手工班之手,原系清末民国时期来华传教士家族藏品,是目前发现的少有的完整描绘地狱十王故事主题的灯影图像,也是已知的成都儿童灯影风格纸影的精品与孤品。"十王故事"灯影景片以《玉历宝钞》为重要图像来源,世俗性与戏剧性杂糅,殿戏结合,巴蜀文化风格突出。同时,因其与华西协合华语学校的紧密关联,以来华传教士为受众,目的在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因而为深入研究民国时期华西协合大学来华传教士的汉语训练及中华文化的在地化传播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与文物证据,具有重要的艺术、文化和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灯影 十王故事 图像 华西协合大学 俞子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