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radial investigation depth characteristics of induction logging on heterogeneous stratum
1
作者 LU Tao SHI Yi-bing ZHANG Wei 《通讯和计算机(中英文版)》 2008年第1期42-47,共6页
关键词 感应法测井 地层 波传递效果几何因子 误差估计
下载PDF
Spatial patterns of insect herbivory within a forest landscape:the role of soil type and forest stratum 被引量:1
2
作者 Xinliang Shao Qin Zhang Xitian Yang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21年第4期923-936,共14页
Background:Insect herbivory has profound impacts on ecosystem processes and services.Although many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recognize the main drivers of insect herbivory at different scales,the results are inconsist... Background:Insect herbivory has profound impacts on ecosystem processes and services.Although many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recognize the main drivers of insect herbivory at different scales,the results are inconsistent.One likely reason is that studies have insufficiently captured the spatially heterogeneous factors such as soil type and forest stratum within the stand that may significantly affect insect herbivory.In particular,there is a lack of studies that address the detailed spatial patterns of insect herbivory which are influenced by these factors.Methods:We measured the detailed spatial patterns of insect herbivory on cork oak(Quercus variabilis Bl.)in response to soil type(gravel soil and loam)and forest stratum(the upper,lower,and sapling stratum),and correlated these patterns with a set of influencing factors(litter coverage,coverage of shrubs and herbs,soil nutrients,soil moisture,and leaf traits)in a forest landscape.Results:Generally,insect herbivory was spatially heterogeneous within stands.Herbivor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gravel soil areas than in loam soil areas and the highest herbivory occurred in the lower stratum.However,there were also 41 individual plots in which the highest herbivory occurred in the upper stratum and 29 plots in which the highest herbivory occurred in the sapling stratum.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il nutrient and water status between soil types,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af traits.The effects of forest stratum on leaf traits were also inconsistent with those on insect herbivory.Conclusions:Leaf traits may not b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insect herbivory in the field.Soil type may have major effects on herbivory patterns by influencing litter coverage while higher coverage of shrubs and herbs may reduce herbivory in the sapling stratum.These findings may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ree-herbivore interactions in real-world situations and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forest eco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st stratum heterogenEITY Insect herbivory Leaf litter Leaf traits Soil nutrient Soil type
下载PDF
特高含水油藏复杂韵律层重组模式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耿站立 姜汉桥 +2 位作者 孙梦茹 李春英 周崇科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106,共5页
确定了复杂韵律层的8个评价指标,分别为渗透率、渗透率变异系数、存储能力、流动能力、剩余油可采储量丰度、油相流度、水相流度、弱水淹系数;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层次结构及其权重,利用模糊评判的方法确定了各井区的综合指数... 确定了复杂韵律层的8个评价指标,分别为渗透率、渗透率变异系数、存储能力、流动能力、剩余油可采储量丰度、油相流度、水相流度、弱水淹系数;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层次结构及其权重,利用模糊评判的方法确定了各井区的综合指数;通过建立典型模型,运用数值模拟预测法和最优分割法,制定了复杂韵律层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通过对胜利油田坨七断块顶部油藏复杂韵律层重组的数值模拟研究,预测韵律层重组和在重组基础上适当加密井网2个方案5年后采出程度分别增加0.44%和1.42%,含水率同比分别下降0.54%和0.44%。说明提出的复杂韵律层重组模式能有效改善特高含水砂岩油藏水驱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后期 非均质 模糊评判 最优分割 层系组合 胜利油田
下载PDF
基于Weibull分布的非均质地层物性参数随机模型 被引量:6
4
作者 雷进生 武增琳 +2 位作者 姚奇 李申 陈建飞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84-691,共8页
地质信息及其表征具有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而土体物理力学参数之间又存在着固有的互相关性。通过对地层的已知孔隙率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利用Weibull分布模拟孔隙率的空间分布非均质特性,并结合随机中点位移法,模拟非均质地层孔... 地质信息及其表征具有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而土体物理力学参数之间又存在着固有的互相关性。通过对地层的已知孔隙率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利用Weibull分布模拟孔隙率的空间分布非均质特性,并结合随机中点位移法,模拟非均质地层孔隙结构的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孔隙率的空间分布预测模型。研究建立了地质变量的空间函数关系,结合土性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孔隙率为基本量形成二维地质剖面和三维数字地层,构造面向目标的非均质地层地质模型,探讨了非均质地层物性参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有效描述,对地层局部地质信息的变异和随机性进行精细化描述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地层 土性参数 孔隙率 地质模型 WEIBULL分布
下载PDF
保护煤层开采引起覆岩垮落及其被保护煤层透气性变化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5
作者 唐世斌 唐春安 +2 位作者 杨天鸿 赵兴东 唐烈先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1期5096-5102,共7页
在充分考虑到岩石的非均匀性、存在的节理、裂隙等基础上,运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进行由于深部煤层(保护层)开采诱发的上覆岩层垮落过程及被保护煤层透气性系数变化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较好地展示在开采保护煤层过程中... 在充分考虑到岩石的非均匀性、存在的节理、裂隙等基础上,运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进行由于深部煤层(保护层)开采诱发的上覆岩层垮落过程及被保护煤层透气性系数变化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较好地展示在开采保护煤层过程中覆岩节理、裂隙的发育、顶板的垮落以及被保护煤层的弯曲、变形和透气性系数的变化过程,反映出岩层移动的三带特征:垮落带、断裂带、整体弯曲下沉带以及这三带演化的动态过程。从破坏点空间分布中可以看出岩层破坏的逐层传递性。文中阐明被保护煤层在保护煤层开采期间的应力场与透气性变化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岩层移动 数值模拟 破坏过程 非均匀性 透气性
下载PDF
基于条件模拟技术的平原区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建模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长青 邵景力 +1 位作者 靳萍 崔亚莉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48,52,共5页
为了刻画储水介质非均质性问题,本文采用了基于马尔柯夫地层序列分析的分布条件模拟方法,以转移概率矩阵的谱分析函数替代了传统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差函数,利用协同指示克里格和条件模拟建立模型。文中对方法进行了简单表述,并将其应用于... 为了刻画储水介质非均质性问题,本文采用了基于马尔柯夫地层序列分析的分布条件模拟方法,以转移概率矩阵的谱分析函数替代了传统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差函数,利用协同指示克里格和条件模拟建立模型。文中对方法进行了简单表述,并将其应用于华北平原地区进行实例分析,模拟结果客观反映整个研究区的沉积规律。最后还分析了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方法本身再深入研究的方向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马尔柯夫地层序列分析 转移概率 协同指示克里格 条件模拟
下载PDF
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构成特征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宛丽 李炜 高鸽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0-16,共7页
在现阶段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出现的类似于一般工业化社会中的“新中间阶层”尚处于发育期.其构成特征表现为:一定的异质性;2种不同性质的利益指向;“官本位”的价值评价及权力排斥.从其社会流动特征看,内部的中、下层有可能与下层结... 在现阶段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出现的类似于一般工业化社会中的“新中间阶层”尚处于发育期.其构成特征表现为:一定的异质性;2种不同性质的利益指向;“官本位”的价值评价及权力排斥.从其社会流动特征看,内部的中、下层有可能与下层结盟;而三大主干群体——经理、专业技术人员及私营企业主阶层,则有可能会与上层缔结友好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 新中间阶层 异质性 权力排斥
下载PDF
基于非均质地层模型的围堰注浆防渗数值计算 被引量:2
8
作者 雷进生 程爽 +2 位作者 李美云 鲁文浩 夏磊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8-94,共7页
基于随机分形理论,以地质勘探资料为基础描述土层物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和土性参数局部空间差异,构建二维随机地质剖面模型。结合某船闸上游围堰注浆加固与防渗施工实例,以非均质地层模型为渗透介质,基于渗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程,分析了... 基于随机分形理论,以地质勘探资料为基础描述土层物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和土性参数局部空间差异,构建二维随机地质剖面模型。结合某船闸上游围堰注浆加固与防渗施工实例,以非均质地层模型为渗透介质,基于渗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程,分析了非均质地层的渗流规律。采用有限元理论研究注浆扩散范围,通过分析稳定水头下压力场、浸润线、水流流线、水头等势线以及渗流量的改变探讨了注浆前后渗流场的变化差异,分析和评价了注浆防渗效果。结果显示,注浆前围堰内侧边界单位长度的渗流量为2.82 m^3/d,注浆后围堰内侧边界单位长度的渗流量为0.82 m^3/d,相比注浆之前,渗流量下降了70.92%。可见对该围堰进行注浆防渗处理能够有效地减少水流进入施工场地,形成的防渗帷幕起到了很好的防渗效果。防渗注浆数值计算的渗流量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得到了工程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地层 防渗注浆 数值计算 渗流分析
下载PDF
双河油田北块Ⅳ_4厚油层细分开采做法及认识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堃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80-82,共3页
通过对典型巨厚非均质油层──双河油田北块Ⅳ_4层的解剖,对该厚油层层内精细的砂体平面和纵向岩电对比,找到了两个稳定夹层,将该停油层进一步细分成3个独立流动单元。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沉积微旋回、微构造、剩余油分布等精细的油藏... 通过对典型巨厚非均质油层──双河油田北块Ⅳ_4层的解剖,对该厚油层层内精细的砂体平面和纵向岩电对比,找到了两个稳定夹层,将该停油层进一步细分成3个独立流动单元。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沉积微旋回、微构造、剩余油分布等精细的油藏研究,并根据剩余油的分布形态提出具体挖潜措施,制定出下一步厚油层的具体细分挖潜措施方案。方案实施后,收到明显的稳油降水效果,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给此类厚油层开发提供了方向。只要有稳定夹层存在,封堵工艺技术跟上去,厚油层层内细分挖潜措施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细分开采 厚油层 非均质油田开发
下载PDF
“双色蛋糕”:中间阶层的异质化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伟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9-63,共15页
中间阶层作为一个在结构上拥有类似的社会综合地位的社会共同体,同时不能忽略其内部结构的异质化特征。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逐渐确立,以及体制权力的主要作用领域从政治资源转向为经济资源,形成了二元化“市场体制”利益配置机制... 中间阶层作为一个在结构上拥有类似的社会综合地位的社会共同体,同时不能忽略其内部结构的异质化特征。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逐渐确立,以及体制权力的主要作用领域从政治资源转向为经济资源,形成了二元化“市场体制”利益配置机制,可以用中间阶层“双色蛋糕”模型进行形象描述。“双色蛋糕”异质化特征导致中间阶层各群体产生利益分化与冲突,并在长期阶段内存在,影响到中间阶层的整合与期望功能的实现,需要有效控制公共部门的私利取向以淡化其消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问阶层 异质化 “双色蛋糕” 体制权力
下载PDF
层状异性蠕变地层桩基沉降位移的理论解
11
作者 王颖轶 徐伟忠 +1 位作者 艾青 于通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717-2723,共7页
考虑软土地层层状异性及流变特性,采用虚拟柱状结构等效流变模型,建立了桩基不同荷载条件和承载模式下沉降位移的理论解。研究了不同荷载等级条件下桩基沉降位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时效特性。结果显示,软土地层中桩基承载模式随荷载增... 考虑软土地层层状异性及流变特性,采用虚拟柱状结构等效流变模型,建立了桩基不同荷载条件和承载模式下沉降位移的理论解。研究了不同荷载等级条件下桩基沉降位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时效特性。结果显示,软土地层中桩基承载模式随荷载增大呈动态演化。当桩基处于摩擦承载模式时,桩基沉降位移为桩体压缩瞬态弹性变形;当桩侧阻抗无法平衡桩顶荷载时,桩基承载模式转化为摩擦与桩端共同承载模式,桩基总位移为桩体变形和桩底土体沉降位移的叠加。同时,对于桩端承载状态,由于土体的流变特性,桩基总位移呈现显著的时效特性。随荷载增大,桩端位移的时效性更趋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异性 流变地层 虚拟柱状结构等效模型 桩基位移时效特性 理论解
下载PDF
旅大油田非均质性定量表征及开发调整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超 马奎前 +2 位作者 陈剑 申春生 王爱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90,103,共4页
针对目前储层非均质性诸多表征参数存在的计算数值无界、分类方案主观性强及表征方法定量化程度低等问题,以洛伦兹曲线法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洛伦兹曲线法求得的数据进行数学变换处理,定义了一种新的非均质综合表征参数。该方法运算简单,... 针对目前储层非均质性诸多表征参数存在的计算数值无界、分类方案主观性强及表征方法定量化程度低等问题,以洛伦兹曲线法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洛伦兹曲线法求得的数据进行数学变换处理,定义了一种新的非均质综合表征参数。该方法运算简单,参数具有对比性强、能定量化表征非均质程度、适用于任何类型油藏等优点。应用该方法对旅大油田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旅大油田储层为中等非均质性,但层间及平面非均质程度较强。针对其储层非均质特征,制定了适合的开发调整思路:东二段上亚段实施联合开发,以定向井开发为主,少量水平(分支)井挖潜为辅;东二段下亚段实施分层系开发,分级分层配注调整措施。研究结果应用于旅大油田综合调整和提高采收率等方面效果显著,在综合含水率降低9%的同时,产油量增加约1000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非均质性 洛伦兹曲线 层间干扰 分层系开发 开发调整
下载PDF
习惯形成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基于收入阶层异质性的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浩 臧旭恒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9-74,共6页
习惯形成和消费异质性是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其对居民消费质量具有怎样的作用?旨在从收入阶层异质性的角度研究习惯形成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界定居民消费结构,以LA/AIDS模型为基础构建消费结构函... 习惯形成和消费异质性是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其对居民消费质量具有怎样的作用?旨在从收入阶层异质性的角度研究习惯形成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界定居民消费结构,以LA/AIDS模型为基础构建消费结构函数,采用城镇1987—2012年7个收入阶层的结构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模型测算习惯形成时变参数,进而运用面板似不相关回归(PSUR)的系统估计发现,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呈现阶层异质性,习惯形成特征通过结构化的异质性影响阻碍了居民生存型消费占比下降、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占比上升的演变趋势。故为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减弱习惯形成的影响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形成 消费结构 收入阶层异质性 LA/AIDS模型
下载PDF
隧道下穿施工引起既有隧道及地层变形预测的改进随机介质理论模型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强 朱永全 +5 位作者 雷升祥 刘勇 赵伟 方智淳 王聪 徐硕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1-309,共9页
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隧道施工时,由于传统随机介质理论无法考虑既有隧道的影响,地层变形预测结果易出现较大误差。考虑隧道开挖后断面的非均匀收敛,基于随机介质理论与Peck公式两者关键参数之间的关系,对传统随机介质理论进行了简化和改进... 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隧道施工时,由于传统随机介质理论无法考虑既有隧道的影响,地层变形预测结果易出现较大误差。考虑隧道开挖后断面的非均匀收敛,基于随机介质理论与Peck公式两者关键参数之间的关系,对传统随机介质理论进行了简化和改进;应用隧道衬砌抗弯刚度等效及当层法,对非均质地层和既有隧道进行了等效处理,提出了隧道下穿施工引起的既有隧道及地层变形预测模型,结合相关典型工程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与传统随机介质理论相比,预测模型对既有隧道及地层的变形预测曲线均呈“宽而浅”的特点,与数值计算及现场实测结果的关联度更大,具有更高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为隧道下穿施工引起的既有隧道及地层变形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穿 随机介质理论 抗弯刚度等效 当层法 非均质地层
下载PDF
非均匀介质全局广义R/T递推传播矩阵法二维SH地震波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彬 荣棉水 +2 位作者 孙伟家 黄建平 巴振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5-536,共12页
地球深部圈层及沉积盆地是一种分区非均匀介质系统,其中不规则地层边界(含起伏地表)对地震波的主要特征有显著影响,而地层的随机非均匀性则主要影响地震波的散射和衰减特征.为了精确刻画不规则地层边界对地震波的反射、透射效应以及非... 地球深部圈层及沉积盆地是一种分区非均匀介质系统,其中不规则地层边界(含起伏地表)对地震波的主要特征有显著影响,而地层的随机非均匀性则主要影响地震波的散射和衰减特征.为了精确刻画不规则地层边界对地震波的反射、透射效应以及非均质体散射引起的地震波衰减效应,全局广义R/T递推传播矩阵法(GGRTM)被提出并逐步发展成为继有限元和有限差分方法之后的另一种复杂介质高精度地震波传播半解析求解方法.在已有的此类方法中,不规则边界均匀地层GGRTM法的优势在于对不规则地层边界的反射和透射效应的准确模拟,而非均质地层薄板化GGRTM法则能准确描述非均质体散射对地震波衰减的影响.本文吸收这两种已有方法的优势,提出了一种考虑非均匀介质、不规则边界的全局广义R/T递推传播矩阵混合方法,并将其用于对边界不规则、层内非均质的复杂模型的二维SH波场模拟.随后在本文方法与边界元法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方法的模拟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混合法是一种解决复杂模型高精度地震模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边界地层 随机非均质地层 全局广义R/T递推传播矩阵法 混合法地震模拟
下载PDF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油藏濮53块调整治理效果及认识
16
作者 张艳萍 吴凤英 +3 位作者 渠玉兵 岳玉红 姜淑霞 王建欣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1期62-64,i005,共4页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油藏濮 53块是一个多油层非均质的油藏,由于层间强烈的非均质性和长井段大渗透率级差多油层合采合注,导致Ⅰ类主力油层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Ⅱ、Ⅲ类非主力油层水驱动用低、采出程度低。通过对油藏构造、储层特征精...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油藏濮 53块是一个多油层非均质的油藏,由于层间强烈的非均质性和长井段大渗透率级差多油层合采合注,导致Ⅰ类主力油层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Ⅱ、Ⅲ类非主力油层水驱动用低、采出程度低。通过对油藏构造、储层特征精细描述和油藏剩余油分布精细研究,依靠多元化的分层配套挖潜技术,在濮 53块细分了Ⅰ类层和Ⅱ、Ⅲ类层的注采井网,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提高了Ⅱ、Ⅲ类层的水驱控制储量和动用储量,从而提高区块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濮城油田 多油层非均质 精细描述 注采井网 挖潜技术 非均质油藏 非均质性 渗透率 水驱技术
下载PDF
非均质岩层引起的偏压对盾构隧道受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伍鹏李 王春凯 +1 位作者 齐明山 柳献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0年第9期51-56,共6页
西南、西北以及东南等地区地质复杂,对地铁盾构隧道结构有较大影响。文章以贵阳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为工程背景,采用二维数值模型,对非均质岩层引起偏压受力下的盾构隧道管片受力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初步得出分层面上下岩层弹性模量之比、... 西南、西北以及东南等地区地质复杂,对地铁盾构隧道结构有较大影响。文章以贵阳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为工程背景,采用二维数值模型,对非均质岩层引起偏压受力下的盾构隧道管片受力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初步得出分层面上下岩层弹性模量之比、分层面倾角和位置对盾构隧道管片受力的影响规律,以期为相似地质条件下地铁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非均质岩层 盾构隧道 受力特性
下载PDF
节理带纵向贯穿异质地层地铁车站施工响应与控制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涛 李浩 +3 位作者 吕显州 宋高锐 李嘉诚 张传军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8-299,共12页
针对辉绿岩侵入花岗岩形成的节理带纵向贯穿异质地层条件下大断面地铁车站施工难题,考虑因辉绿岩侵入形成的节理带特征,以青岛地铁六号线华山一路站施工工程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节理带发育影响下地... 针对辉绿岩侵入花岗岩形成的节理带纵向贯穿异质地层条件下大断面地铁车站施工难题,考虑因辉绿岩侵入形成的节理带特征,以青岛地铁六号线华山一路站施工工程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节理带发育影响下地铁车站施工力学响应,分析不同节理带注浆控制方案的支护效应,进而确定合理的针对性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节理带宽度较大,在无超前支护措施下,车站开挖后应力释放明显,围岩变形达到21.9 mm,无法满足控制的要求。施加超前小导管支护后,车站围岩应力分布明显改善,围岩变形明显减小,节理带范围注浆和拱顶全断面注浆后的拱顶沉降分别为7.13、4.78 mm;注浆加固后塑性破坏范围减小。综合效率及经济问题,根据现场围岩破碎情况,选用节理带范围注浆和拱顶全断面注浆,并且范围注浆情况下宽度为2 m的局部加固方法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带 地铁车站 异质地层 超前小导管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地层厚度非均匀性对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史宏博 聂棒 +3 位作者 王安明 陈泰霖 康文献 费应春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608-2615,共8页
为研究地层厚度非均匀性对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以及支护结构内力、变形的影响,以郑州市某深基坑工程桩锚支护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非均匀地层基坑支护稳定性计算方法,通过MIDAS软件对实际非均匀地层和简化后的均匀地层两种情况下基坑支... 为研究地层厚度非均匀性对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以及支护结构内力、变形的影响,以郑州市某深基坑工程桩锚支护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非均匀地层基坑支护稳定性计算方法,通过MIDAS软件对实际非均匀地层和简化后的均匀地层两种情况下基坑支护结构进行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并进行了基坑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把非均匀厚度地层简化成均匀厚度地层时,基坑不同位置支护桩桩后土压力、弯矩、剪力和位移等呈现不对称分布,从而造成空间上的变形不协调。“非均匀模型”坡顶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最大比“均匀模型”大54.55%和29.08%,而“非均匀地层”模型坡顶位移计算值与实际监测数据更为接近;“非均匀模型”桩身最大水平位移比“均匀模型”大8.3%;同一工况下两种模型土压力变化趋势相似但同一位置其量值上有较大差别;两种模型中桩身最大正弯矩约有3%的差异,桩身最大负弯矩约有7.9%的差异,这与桩后土压力的分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均匀地层 非均匀地层 数值模拟 空间变形不协调
下载PDF
濮城油田沙二上亚段2+3砂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20
作者 江志强 《上海国土资源》 2015年第3期83-86,共4页
储层非均质性决定了油藏内流体的流动特性,进而决定了剩余油的分布,因而评价储层的非均质性成为储层表征的重点和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对濮城油田沙二上2+3油藏层内、层间非均质特性研究表明,该油藏储层非均质性较强,而其非均质性受控于... 储层非均质性决定了油藏内流体的流动特性,进而决定了剩余油的分布,因而评价储层的非均质性成为储层表征的重点和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对濮城油田沙二上2+3油藏层内、层间非均质特性研究表明,该油藏储层非均质性较强,而其非均质性受控于储层的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垂向上不同的沉积环境,由于水动力特征及沉积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垂向韵律特征及层内非均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储集层 沙二上亚段2+3砂组 濮城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