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ort-Term Biochemical Impacts in Cyphoderus javanus Borner (Collembola) as Potential Biomarkers of Fly Ash and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ropical Lateritic Soil 被引量:1
1
作者 Atreyee Sahana Vadakepuram Chacko Jo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6年第1期1-13,共13页
The detritivorous soil microarthropods are ideal models for environmental health assessment, but only scant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their biomarker potentials against xenobiotics in the tropical edaphic conditions... The detritivorous soil microarthropods are ideal models for environmental health assessment, but only scant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their biomarker potentials against xenobiotics in the tropical edaphic conditions. This microcosm study has estimated short-term biochemical changes with respect to tissue nutrient levels and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ies in a near cosmopolitan Collembola Cyphoderus javanus Borner exposed to coal fly ash amended lateritic cropland soil (5% and 20% w/w i.e. 50 or 200 t ·ha<sup>-1</sup>), and cadmium sulphate (200 mg/kg soil)/lead acetate (200 mg/kg soil) treated sterile river sand. The levels of total tissue carbohydrates, proteins, free amino acids, and lipids decrease within 7 days in the specimens of fly ash (P α-amylase, cellulase and protease activities are also down regulated by fly ash and heavy metals (P < 0.05). It is also observed the enzyme: protein ratios increase in fly ash treated sets and decrease in lead and cadmium treated specimens. Specimens in treated sets accumulate high levels of lead and cadmium within 15 days, which decrease subsequently probably due to elimination through frequent moulting. These short-term biochemical effects in Collembola have applied importance in C. javanus, as biomarkers for quick ecotoxicological assessments in the tropical agricultural s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collembola Tissue Nutrients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y Biomarkers ECOTOXICOLOGY
下载PDF
毛竹扩张对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跳虫群落特征的影响
2
作者 佟富春 吴智华 +5 位作者 林瑞雪 吴晓君 邓惠方 黄子峻 李仁杰 栾军伟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51-57,70,共8页
以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毛竹林、竹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探讨2018—2019年的旱、雨季,毛竹扩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其引起的土壤跳虫群落特征的改变。研究结果显示:①共捕获土壤跳虫4455头,隶属于12科27属,其中... 以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毛竹林、竹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探讨2018—2019年的旱、雨季,毛竹扩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其引起的土壤跳虫群落特征的改变。研究结果显示:①共捕获土壤跳虫4455头,隶属于12科27属,其中,符跳属、拟裸长角跳属和小圆跳属为优势属。②3种类型样地中土壤跳虫的个体密度和类群数均为雨季高于旱季。旱季所有指标在不同林分类型之间无显著差异。雨季土壤跳虫的个体密度、类群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表现为毛竹林>竹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Pielou均匀度指数为竹阔混交林>毛竹林>常绿阔叶林。③随着毛竹扩张,凋落物层的β-葡糖苷酶、酸性磷酸酶、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和土壤有机碳显著降低,导致土壤跳虫的个体密度、类群数显著增加,多样性亦增加,但扩张中过渡类型的竹阔混交林跳虫多样性减少。毛竹扩张不同阶段中土壤跳虫的大部分优势属和常见属相同,表明土壤跳虫群落在毛竹扩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扩张 土壤跳虫 群落结构 常绿阔叶林 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Soil Quality Using Microarthropod Communities Under Different Land System: A Case Study in the Mid-Hills of Central Nepal
3
作者 Farida Begum Roshan Man Bajracharya +1 位作者 Subodh Sharma Bishal K. Sitaula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1年第1期66-73,共8页
关键词 土壤质量评价 土地制度 质量评估 土壤节肢动物 尼泊尔 土地使用制度 农业生态系统 动物多样性
下载PDF
长白山地土壤甲螨和跳虫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
4
作者 刘丹丹 武海涛 +7 位作者 于洪贤 孙新 刘冬 程鹏 白雪莹 戴冠华 张仲胜 王文锋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99-1309,共11页
本文围绕物种组成特征、海拔分布格局及其主要驱动因子,探究了长白山北坡9个海拔梯度(600 m、800 m、1000 m、1200 m、1400 m、1600 m、1800 m、2000 m和2200 m)的土壤甲螨和跳虫的多样性分布模式。于2021年7月,共采集到土壤甲螨10688只... 本文围绕物种组成特征、海拔分布格局及其主要驱动因子,探究了长白山北坡9个海拔梯度(600 m、800 m、1000 m、1200 m、1400 m、1600 m、1800 m、2000 m和2200 m)的土壤甲螨和跳虫的多样性分布模式。于2021年7月,共采集到土壤甲螨10688只,隶属于36科45属55种;跳虫6155只,隶属于12科32属54种。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on-matric multidimentional scaling,NMDS)和多元方差分析表明,土壤甲螨和跳虫的群落结构在9个海拔梯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并在长白山4个典型植被带(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苔原带)间表现出明显的分离。土壤甲螨和跳虫物种丰度的海拔分布格局呈单峰型,分别在海拔1200 m和1400 m处达到峰值;甲螨的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升高呈递减分布模式,Shannon多样性指数呈U型分布;而跳虫的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型模式,在海拔1200 m处达到最大值。RDA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和VPA分析(Variation partitioning analysis)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土壤速效磷以及年均温和年降水量是驱动土壤甲螨和跳虫群落组成沿海拔变化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海拔梯度 群落结构 甲螨 跳虫 长白山地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对黑土农田弹尾目群落结构的影响
5
作者 陈玮 林琳 +1 位作者 李艳芹 张利敏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81-88,共8页
为探讨不同施肥方式对黑土农田弹尾目群落结构的影响,并推动黑土农田弹尾目多样性研究与黑土保护,于2012—2021年选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土农田进行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分别设置有机肥(OM)、半有机肥(OM+NPK)、无机肥(NPK)和无肥料(CK)4... 为探讨不同施肥方式对黑土农田弹尾目群落结构的影响,并推动黑土农田弹尾目多样性研究与黑土保护,于2012—2021年选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土农田进行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分别设置有机肥(OM)、半有机肥(OM+NPK)、无机肥(NPK)和无肥料(CK)4种不同处理,并对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弹尾目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获取弹尾目2045只,隶属于9科。不同施肥处理下弹尾目个体数量表现为OM+NPK(537头)>OM(536头)>CK(523头)>NPK(449头)。OM、OM+NPK处理土壤弹尾目的个体数和类群数明显增多,其中,等节跳科增幅最大,而NPK处理弹尾目个体数、类群数均有所减少,相对其他施肥处理等节跳科增幅最小;3种不同施肥处理与CK处理相比弹尾目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有所降低,OM+NPK处理多样性指数最低。RDA分析显示,不同的环境因子主要影响弹尾目的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其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钾含量呈显著相关关系。指示物种分析显示,驼跳科是OM+NPK处理的指示物种,疣跳科是NPK处理的指示物种,球角跳科、圆跳科和长角跳科是CK处理的指示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方式 弹尾目群落 黑土农田 环境因子 哈尔滨市
下载PDF
九华山土壤跳虫的生态分布 被引量:30
6
作者 王宗英 朱永恒 +4 位作者 路有成 聂献忠 陈建秀 孟文新 黄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43-1147,共5页
在九华山 4种生境中共获土壤跳虫 590 4个 ,分隶 1 0科 52属。等跳科有 1 4属 ,数量占各科总数 72 .0 9% ,其中以符跳属个体数占绝对优势。不同群落组成成分及各项指标差异显著。混交林土层中种、数最丰富 ,若以土层和 Aoo层总和计算 ,... 在九华山 4种生境中共获土壤跳虫 590 4个 ,分隶 1 0科 52属。等跳科有 1 4属 ,数量占各科总数 72 .0 9% ,其中以符跳属个体数占绝对优势。不同群落组成成分及各项指标差异显著。混交林土层中种、数最丰富 ,若以土层和 Aoo层总和计算 ,则有高海拔生境群落比低海拔多的趋势。灌丛草甸土壤跳虫群落的 H和 E值高而且季节变化不大。秋冬季节各群落种、数都有增加 ,而以山上两个群落 Aoo层增加更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跳虫 生态分布 九华山
下载PDF
华北潮土长期施肥对土壤跳虫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朱强根 朱安宁 +3 位作者 张佳宝 钦绳武 张焕朝 信秀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6-952,共7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河南封丘潮土长期施肥处理下土壤跳虫的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试验包括氮磷钾(NPK)、氮磷(NP)、氮钾(NK)、磷钾(PK)、有机肥(OM)、1∶1化学氮肥与有机氮(MNPK)和不施肥(CK)7个处理。结果表明,7种施肥试验处理下,平均土壤跳... 通过试验研究了河南封丘潮土长期施肥处理下土壤跳虫的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试验包括氮磷钾(NPK)、氮磷(NP)、氮钾(NK)、磷钾(PK)、有机肥(OM)、1∶1化学氮肥与有机氮(MNPK)和不施肥(CK)7个处理。结果表明,7种施肥试验处理下,平均土壤跳虫密度为30 000头m-2,施用有机肥显著增加了土壤跳虫数量,而磷肥可能是该地区跳虫数量增长的一个限制因素。OM和MNPK处理下土壤跳虫多样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OM和NPK处理具有最高的相似性,其次是MNPK和OM处理之间,而CK处理与其他处理相似性指数较小。不同施肥处理下表现了土壤跳虫类群对环境的选择性,多数跳虫与OM处理成正相关关系,而MNPK处理促进了Isotoma和Xenylla属在数量上的增长,PK处理与Hypogastrura和Sminthurinus属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施肥处理也引起了土壤跳虫的垂直分布差异,MNPK、NPK和OM处理下土壤跳虫趋于表层(0~10cm)分布,而NK和CK处理下趋于下层(10~20cm)分布。土壤跳虫的量化指标(如个体数、类群数和多样性)对施肥处理表现敏感,可作为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跳虫 长期定位施肥 华北潮土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下载PDF
松嫩草原中度退化草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跳虫群落特征比较 被引量:12
8
作者 吴东辉 尹文英 殷秀琴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9-515,共7页
依据2005年5-10月在松嫩草原中度退化草地不同植被恢复处理条件下采集的土壤跳虫群落数据,应用类群数、个体密度和多样性指数等多个群落参数,研究了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松嫩草原中度退化草地土壤跳虫群落特征的差异。本研究共捕获跳虫115... 依据2005年5-10月在松嫩草原中度退化草地不同植被恢复处理条件下采集的土壤跳虫群落数据,应用类群数、个体密度和多样性指数等多个群落参数,研究了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松嫩草原中度退化草地土壤跳虫群落特征的差异。本研究共捕获跳虫1156只,隶属于9科19属。结果显示:与过度放牧相比,围栏封育和种植苜蓿都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且拥有较高的跳虫类群数、个体密度和群落多样性。围栏封育和种植苜蓿都能达到恢复与重建中度退化草地土壤跳虫群落的目的,只是与围栏封育相比,种植苜蓿能够更显著地提高跳虫个体密度。此外,与过度放牧相比,围栏封育和种植苜蓿主要提高了跳虫群落等节跳虫科(Isotomidae)、长角跳虫科(Entomobryidae)和圆跳虫科(Sminthuridae)个体密度和类群数,其中围栏封育样地拥有更高的长角跳虫科和圆跳虫科个体密度,其分别是过度放牧样地相应跳虫科的5.14倍和2.38倍;而种植苜蓿样地等节跳虫科个体密度最大,其大小是过度放牧样地等节跳虫科的3.3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跳虫 群落特征 草地退化 植被恢复 围栏封育 种植苜蓿 松嫩草原
下载PDF
刈割和封育对松嫩草原碱化羊草草地土壤跳虫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吴东辉 尹文英 李月芬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117-123,共7页
应用类群数、个体密度和多样性指数等多个群落参数,研究刈割活动和围栏封育对松嫩草原碱化羊草草地土壤跳虫群落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共捕获土壤跳虫1 086只,分别隶属于8科18属。研究结果表明,围栏封育能够提高草地土壤跳虫的类群数、个... 应用类群数、个体密度和多样性指数等多个群落参数,研究刈割活动和围栏封育对松嫩草原碱化羊草草地土壤跳虫群落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共捕获土壤跳虫1 086只,分别隶属于8科18属。研究结果表明,围栏封育能够提高草地土壤跳虫的类群数、个体密度和多样性,其中个体密度提高最为迅速和显著;但长期刈割活动造成恶化的土壤理化环境对跳虫类群数量增长和群落食物网的复杂性与稳定性的提高制约是长期的;凋落物的存在与否对草地土壤跳虫群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凋落物的累积有助于退化草地土壤跳虫群落的恢复,而凋落物的流失可能会使草地土壤跳虫群落进一步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跳虫 刈割活动 围栏封育 松嫩草原
下载PDF
植被恢复方式对重度退化草原土壤跳虫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东辉 尹文英 阎日青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6-470,共5页
应用类群数、个体密度和多样性指数等群落参数,研究了植被恢复方式对松嫩草原重度退化草地土壤跳虫群落的影响,以了解退化草地土壤跳虫群落重建的可能性以及不同植被条件下群落恢复的差异.结果表明,围栏封育和种植碱茅2种植被恢复方式... 应用类群数、个体密度和多样性指数等群落参数,研究了植被恢复方式对松嫩草原重度退化草地土壤跳虫群落的影响,以了解退化草地土壤跳虫群落重建的可能性以及不同植被条件下群落恢复的差异.结果表明,围栏封育和种植碱茅2种植被恢复方式均能改善该类退化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和跳虫群落环境,提高跳虫类群数、个体密度和多样性;但恢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相对而言,种植碱茅更能显著提高跳虫类群数和个体密度,生物多样性更高,物种更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跳虫 碱化退化 植被恢复 松嫩草原
下载PDF
土壤温湿度对甲螨和跳虫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邱军 傅荣恕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72-74,共3页
对不同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甲螨和跳虫数量的关系进行了实验观察 .结果表明 ,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甲螨和跳虫的数量变动均具有一定的影响 .甲螨和跳虫生长的最适温、湿度差异不明显 ,最适温度约在 2 4℃左右 ,最适湿度约为 16%的含水量 ... 对不同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甲螨和跳虫数量的关系进行了实验观察 .结果表明 ,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甲螨和跳虫的数量变动均具有一定的影响 .甲螨和跳虫生长的最适温、湿度差异不明显 ,最适温度约在 2 4℃左右 ,最适湿度约为 16%的含水量 .甲螨耐受低温、干旱环境的能力明显大于跳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螨 跳虫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四川盆周西缘山地典型人工林下凋落物层跳虫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肖玖金 尤花 +4 位作者 罗熳丽 赵波 卢昌泰 魏洪 谢吉庆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6-62,共7页
为了解典型人工林下凋落物层跳虫群落结构特征,于2013年5月、7月、9月和11月中旬对四川盆周西缘山地的楠木Phoebe zhennan人工林、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yroboides人工林、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人工林和次生林4种林型下凋落物层... 为了解典型人工林下凋落物层跳虫群落结构特征,于2013年5月、7月、9月和11月中旬对四川盆周西缘山地的楠木Phoebe zhennan人工林、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yroboides人工林、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人工林和次生林4种林型下凋落物层跳虫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试验共捕获跳虫1 496头,隶属于11科。各林型凋落物层跳虫个体密度与类群数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其中,跳虫个体数和类群数均以柳杉林最高,分别为768头和11科,以次生林最低,分别为86头和6科。各林型均以长角蚍兆科Entomobryidae,等节蚍兆科Isotomidae和圆蚍兆科Sminthuridae为优势类群,其个体数所占比例均在82%以上。研究显示,各林型凋落物层跳虫密度和类群数并不与凋落物蓄积量一致,说明凋落物蓄积量对跳虫密度及类群数没有决定性的影响;相似性分析显示,除柳杉和楠木相似性系数在7月达最高外,不同林分间相似性系数最高值均出现在9月,最小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7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学 人工林 凋落物层 跳虫 群落结构
下载PDF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螨类和弹尾类动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勾影波 苏永春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57-62,共6页
对不同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与螨类和弹尾类数量的关系进行了实验观察.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在17 ℃~38 ℃范围内变化时,螨类和弹尾类的数量变化趋势均为先升后降.土壤温度在29 ℃时,螨类的数量达到高峰值.土壤温度在35 ℃时,弹尾类的数量达... 对不同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与螨类和弹尾类数量的关系进行了实验观察.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在17 ℃~38 ℃范围内变化时,螨类和弹尾类的数量变化趋势均为先升后降.土壤温度在29 ℃时,螨类的数量达到高峰值.土壤温度在35 ℃时,弹尾类的数量达到高峰值,表明弹尾类比螨类更耐高温.17 ℃恒温条件下,含水量变化不大时,弹尾类和螨类数量始终呈现上升趋势.35 ℃恒温条件下,含水量逐渐下降时,弹尾类和螨类数量也随之减少,最后消亡.弹尾类在高温条件下的耐干旱能力也比螨类强.灰色关联分析表明螨类对土壤温度和湿度变化比弹尾类更敏感.螨类与土壤温度和湿度关系的动态数学模型为:dy^(1)/dt+0.0823y^(1)(t)=-0.1447x1^(1)(t)+0.2623x2^(1)(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螨类 弹尾类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灰色分析
下载PDF
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层和土壤层跳虫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谢致敬 常亮 +2 位作者 Scheu Stefan 吴东辉 孙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471-3481,共11页
山脉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以往关于山脉的研究多集中于地上植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相关的研究明显滞后。跳虫(Collembola)是土壤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在分解有机质、疏松和活化土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跳虫为研... 山脉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以往关于山脉的研究多集中于地上植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相关的研究明显滞后。跳虫(Collembola)是土壤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在分解有机质、疏松和活化土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跳虫为研究对象,采用梯度格局法,在长白山北坡自海拔800 m至1700 m,每隔150 m进行凋落物层和土壤层样品的采集,对比分析了土壤层和凋落物层的群落组成与群落结构,采用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4个功能多样性指数(功能丰富度FRic指数、功能均匀度FEve指数、二次熵Rao′s Q指数和功能离散FEiv指数),探讨了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共获得跳虫5542头,隶属于12科42属83种,其中等节跳科为绝对优势类群(相对密度>50%)。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跳虫群落结构差异显著,长角跳科、鳞跳科和疣跳科物种多分布于凋落物层,而棘跳科物种多分布于土壤层。线性或二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在凋落物层跳虫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呈增加格局;但在土壤层跳虫物种多样性指数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无明显趋势。在凋落物层,跳虫的功能丰富度指数和功能离散度Rao′s Q指数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呈现单峰分布格局;在土壤层,跳虫的功能丰富度指数随海拔梯度的变化也呈现单峰分布格局,但其他功能多样性指数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无明显趋势。研究表明凋落物层和土壤层跳虫的群落组成,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跳虫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功能多样性指数对海拔梯度变化的响应不同,未来在探讨土壤动物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及其物种共存机制时,应综合考量垂直分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和多个度量维度(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弹尾纲 温带 功能多样性 海拔梯度 分布格局
下载PDF
云南省三种典型气候带凋落物层弹尾类多样性分布格局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艺逸 曹敏 徐国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5008-5017,共10页
弹尾类是土壤动物中常见的优势类群,其作为土壤微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凋落物分解、土壤团聚体形成等重要生态过程。以往对弹尾类分布格局的研究通常关注其在不同海拔梯度或者不同生境类型下的分布情况,但在不同气候带下弹尾类多... 弹尾类是土壤动物中常见的优势类群,其作为土壤微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凋落物分解、土壤团聚体形成等重要生态过程。以往对弹尾类分布格局的研究通常关注其在不同海拔梯度或者不同生境类型下的分布情况,但在不同气候带下弹尾类多样性沿纬度分布格局仍不清楚。为讨论不同气候带下弹尾类沿纬度的分布格局及其潜在的环境影响机制,于2017年10月(雨季末期)在云南省同一经度(E 101°)分布的三种典型气候带设置海拔梯度样带:热带雨林(西双版纳,800 m、1000 m、1200 m、1400 m)、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哀牢山,2000 m、2200 m、2400 m、2600 m)、亚高山针叶林(丽江玉龙雪山,3200 m、3400 m、3600 m、3800 m),采集凋落物层弹尾类并调查分析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凋落物厚度、土壤pH、土壤容重及土壤孔隙度等环境因子。利用Berlese-Tullgren法收集土壤动物,共获得弹尾类19150只,隶属于10科29属,其中符■属(39.9%,等节■科)数量最多,其余优势属为棘■属(21.7%,棘■科)和球角■属(10.1%,球角■科),这3个属合计占总体的71.7%。凋落物层弹尾类的密度在亚高山针叶林明显高于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弹尾类的属数排序由多到少依次为热带雨林、亚高山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通过最小二乘回归法对弹尾类多样性的海拔格局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弹尾类的丰富度指数(Margalef′s指数、Menhinick′s指数)、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沿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高山针叶林呈单调递减格局。通过全模型子集回归筛选最佳环境模型表明,温度是影响弹尾类多样性沿不同气候带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为预测不同气候带下弹尾类多样性如何响应环境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弹尾类 多样性分布格局 气候带 温度
下载PDF
长白山不同林型土壤跳虫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新毅 冯立超 +2 位作者 李燕 徐炜超 孟庆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0-125,共6页
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的凋落物和土壤进行取样调查,采用Berlese-Tullgren干漏斗法分离土壤跳虫,分析了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与林型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型间跳虫群落结构组成差异较大。杨桦林下跳虫多度和... 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的凋落物和土壤进行取样调查,采用Berlese-Tullgren干漏斗法分离土壤跳虫,分析了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与林型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型间跳虫群落结构组成差异较大。杨桦林下跳虫多度和丰富度最低,其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阔叶红松林下跳虫多度最高,丰富度较高,其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低。跳虫物种丰富度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碳氮比、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养分(N、P)无明显关系。土壤理化性质显著影响长白山土壤跳虫群落结构组成,不同林型间跳虫群落结构差异较大。保持地表植被多样性和土壤环境异质性对促进土壤跳虫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跳虫 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林分类型
下载PDF
长白山地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及其生态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17
作者 许还 殷秀琴 马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8005-8014,共10页
为了解长白山地不同地貌类型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及其分布,探讨不同地貌类型对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和分布及其季节动态的影响,于2015年春季(5月)、夏季(7月)、秋季(9月)分别对长白山地玄武岩台地、花岗岩低山、花岗岩丘陵三... 为了解长白山地不同地貌类型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及其分布,探讨不同地貌类型对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和分布及其季节动态的影响,于2015年春季(5月)、夏季(7月)、秋季(9月)分别对长白山地玄武岩台地、花岗岩低山、花岗岩丘陵三种地貌类型玉米田土壤跳虫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3个生境共获土壤跳虫881头,隶属10科16属22种。其中,玄武岩台地土壤跳虫个体密度是1 760头/m^2,17种;花岗岩低山个体密度是2 206.67头/m^2,13种;花岗岩丘陵个体密度是1 906.67头/m^2,18种。地貌及取样时间的差异对土壤跳虫个体密度、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有一定的影响。花岗岩低山与花岗岩丘陵的个体密度和物种数大小为秋季>春季>夏季,而玄武岩台地的个体密度和物种数表现出随季节变化呈递增的趋势(P<0.05)。不同地貌土壤跳虫多样性均在秋季达到最大,夏季玄武岩台地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花岗岩低山和花岗岩丘陵,秋季,玄武岩台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花岗岩低山,玄武岩台地优势度指数显著低于花岗岩低山(P<0.05)。不同土壤环境因子对跳虫的影响不同,土壤温湿度、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全磷与土壤跳虫的群落结构、生态分布有明显的相关性。综上可知,长白山地农田生态系统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和生态分布因地貌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季节变化也对其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跳虫 群落结构 生态分布 农田生态系统 长白山地
下载PDF
云南省热带、亚热带和亚高山森林凋落物层中弹尾类群落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艺逸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2期11-15,共5页
指出了土壤动物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弹尾类属于三大土壤动物之一,其数量巨大,分布广泛,在土壤微食物网中扮演着消费者和分解者的重要角色。为探究土壤弹尾类在云南省典型气候带下群落组成的差异,于2017年10月(雨季末期)分别... 指出了土壤动物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弹尾类属于三大土壤动物之一,其数量巨大,分布广泛,在土壤微食物网中扮演着消费者和分解者的重要角色。为探究土壤弹尾类在云南省典型气候带下群落组成的差异,于2017年10月(雨季末期)分别在云南省三种典型气候带设置海拔梯度样带:热带(800 m、1000 m、1200 m、1400 m)、亚热带(2000 m、2200 m、2400 m、2600 m)、亚高山(3200 m、3400 m、3600 m、3800 m),采集凋落物层弹尾类并调查分析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凋落物厚度、土壤pH值、土壤容重及土壤孔隙度等环境因子。使用Tullgren法(干漏斗法)烘取凋落物中的弹尾类后鉴定到属。通过对不同气候带弹尾类群落组成的间接排序(NMDS)分析发现,不同气候带弹尾类群落组成有所不同,其中热带和亚高山的弹尾类群落组成相差最远,而亚热带与热带和亚高山均有相似之处,在气候带内部不同海拔的弹尾类群落组成较相似。通过弹尾类群落的直接排序(CCA)分析发现:在整体上,主要与弹尾类群落组成相关的环境因子为雨季土壤平均温度、雨季土壤极高温度、土壤pH值和凋落物厚度。分气候带看,热带弹尾类群落组成主要与土壤温度、土壤pH值和凋落物厚度相关;在亚热带,与弹尾类群落组成相关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土壤温度;而在亚高山,与弹尾类群落组成相关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凋落物厚度、土壤孔隙度和土壤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尾类 土壤动物 群落组成 气候带
下载PDF
林龄和季节交互对杨树人工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9
作者 刘兴婕 吴琪祺 +4 位作者 李媛媛 阮宏华 丁学农 曹国华 沈彩芹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4-230,共7页
【目的】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受植物群落的反馈调控。杨树人工林有助于改良盐碱地土壤质量,但是林龄如何影响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和多样性尚不清楚,为此,笔者探究杨树人工林林龄和季节交互作用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为人... 【目的】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受植物群落的反馈调控。杨树人工林有助于改良盐碱地土壤质量,但是林龄如何影响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和多样性尚不清楚,为此,笔者探究杨树人工林林龄和季节交互作用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为人工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产力维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野外控制试验,选择立地条件相对一致的3个不同林龄(5、10和21年生)杨树人工林,每个样地设置3个重复,分别于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和冬季(2月)采集样品,分析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季节动态变化格局。【结果】杨树人工林土壤中节肢动物优势类群为前气门亚目(Prostigmata)、甲螨亚目(Oribatida)、膜翅目(Hymenoptera)、弹尾纲(Collembola)和鞘翅目(Coleoptera),占全部捕获量的89.4%。林龄和季节变化影响土壤节肢动物数量和多样性,个体总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的最高值出现在10年生的杨树人工林的快速生长阶段,而最低值则出现在5年生林龄的幼林阶段;均匀度指数在10年生人工林中最低。1年中,杨树人工林中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总数和物种丰富度在5月和8月高于2月和11月。林龄、季节及两者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量、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组成。在5月,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总数以10年生杨树人工林中最高,5年生人工林中最低;在10月,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总数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在5月和8月,10年和21年生人工林中的土壤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5年生人工林中的;土壤节肢动物类群的群落结构组成在10年生人工林中不同于5年和21年生的,在5月和8月不同于2月和11月。【结论】10年生杨树人工林土壤节肢动物数量和物种丰富度高于5年生人工林的,林龄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取决于季节的变化。林分发育阶段和季节变化对杨树人工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杨树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和暖湿季节具有较高的土壤节肢动物数量和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盐碱地 弹尾纲 甲螨亚目 前气门亚目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冷藏条件下土样保存时间对甲螨(甲螨亚目)和跳虫(弹尾纲)类物种分离的影响
20
作者 杜志琦 孟庆繁 +5 位作者 冯立超 葛佳荣 黄劲斌 史晶晶 李洪锐 岑祖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3-218,共6页
【目的】探究土壤在低温储存条件下,不同储存时间对土壤动物分离效果的影响,为土壤动物的大量采集与分离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10月6日在吉林市松花湖自然保护区天然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采用5点采样法钻取不同深度的土壤... 【目的】探究土壤在低温储存条件下,不同储存时间对土壤动物分离效果的影响,为土壤动物的大量采集与分离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10月6日在吉林市松花湖自然保护区天然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采用5点采样法钻取不同深度的土壤,置于4℃冰箱内储存,分别于采集当日、7、14、21、28天,对土样内动物样品(甲螨亚目(Oribatida)与弹尾纲(Collembola)类物种,下文统称为甲螨与跳虫)采用Berlese-Tullgren分离法分离,在显微镜下对分离得到的甲螨和跳虫根据形态学特征进行种属鉴定。【结果】随土样保存时间的延长,甲螨、跳虫的个体数和物种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相同保存时间、不同土壤深度下,甲螨与跳虫的种类差异显著(P<0.05),总体呈下降趋势;在枯落物层收集到的甲螨与跳虫,其物种数量与5、10、15 cm土层下的物种数量差异显著,也呈现下降趋势。【结论】冷藏条件下土壤保存时间延长会降低中型土壤动物的分离效率,甲螨在土壤采集当天分离效果最好,而跳虫分离基本不受土壤冷藏保存时间的影响;甲螨和跳虫的收集主要在枯落物层,土壤深度增加,土壤动物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储藏 森林土壤 土壤动物 保存时间 甲螨亚目 弹尾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