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Biodegradation Behaviour of Linseed Oil-Based Cross-Linked Composites Filled with Industrial Waste Materials in Two Different Soils
1
作者 Eglė Malachovskienė Danguolė Bridžiuvienė +2 位作者 Jolita Ostrauskaitė Justina Vaičekauskaitė Gailė Žalūdienė 《Journal of Renewable Materials》 SCIE EI 2023年第3期1254-1268,共15页
The biodegradation of polymeric biocomposites formed from epoxidized linseed oil and various types of fillers(pine needles,pine bark,grain mill waste,rapeseed cake)and a control sample without filler was studied durin... The biodegradation of polymeric biocomposites formed from epoxidized linseed oil and various types of fillers(pine needles,pine bark,grain mill waste,rapeseed cake)and a control sample without filler was studied during 180 days of exposure to two types of forest soil:deciduous and coniferous.The weight loss,morphological,and structural changes of polymer composites were noticed after 180 days of the soil burial test.The greatest weight loss of all tested samples was observed in coniferous forest soil(41.8%–63.2%),while in deciduous forest soil,it ranged between 37.7%and 42.3%.The most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intensities of the signals evaluated by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 infrared spectroscopy,as well as morphological changes determ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were assessed for polymer composite with rapeseed cake and specimen without filler in coniferous forest soil and are in a good agreement with weight loss results.Whereas significantly lower changes in weight loss,morphology,and structure of polymeric film with pine bark were noticed in both soils.It was suggested that fungi of Trichoderma,Penicillium,Talaromyces and Clonostachys genera are the possible soil microorganisms that degrade linseed oil-based cross-linked polymer composites.Moreover,the novel polymer composit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lternative to petroleum-based mulching fil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 composites linseed oil industrial waste materials BIODEGRADATION soil burial
下载PDF
Impact of sand burial on maize(Zea mays L.)productivity and soil quality in Horqin sandy cropland,Inner Mongolia,China 被引量:2
2
作者 WANG Shaokun ZHAO Xueyong +3 位作者 ZHAO Halin LIAN Jie LUO Yongqing YUN Jianyi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6年第4期569-578,共10页
Croplands are often suffering from sand burial in dry regions of northern China. For studying this phenomenon, we carried out a case study of field experiment including four sand burial levels, i.e. shallow (1-3 cm)... Croplands are often suffering from sand burial in dry regions of northern China. For studying this phenomenon, we carried out a case study of field experiment including four sand burial levels, i.e. shallow (1-3 cm), moderate (8-12 cm) and deep (15-20 cm) sand burials, and no sand burial (control, CK), in a typical agro-pastoral transitional zone in Naiman Banner of eastern Inner Mongolia.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impacts of sand burial on maize (Zea rnays L.) productivity and the soil quality along a gradient of burial depth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trong negative effect of sand burial on maize productivity and soil quality, which significantly declined (P〈0.05) under moderate and deep sand burial treatment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K, the maize yield and above-ground biomass reduced by 47.41% and 39.47%, respectively. The soil silt and clay, soil water,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contents under deep sand burial decreased by 67.85%, 40.32%, 86.52% and 82.11%, respectively, while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microbial abundance and enzyme activity decreased by 89.78%, 42.28%-79.66% and 69.51%-97.71%,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crop productivity and soil quality with shallow sand burial treatment. The correlation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of both maize yield and above-ground biomass with soil silt and clay,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contents, p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soil water content, microbial abundance and biomass and all tested soil enzyme activities.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soil water and total nitrogen contents, urease, cellobiohydrolase and peroxidase activities were key determining factors for maize productivity. This combination of factors explains reason of the decreased maize productivity with deep sand burial. We found that degradation of cropland as a result of sand burial changed soil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oil enzyme activities in the plow layer, and decreased overall maize productivity. Furthermore, decreased soil enzyme activity was a better indicator to predict sandy cropland degra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 burial soil quality enzyme activity maize productivity sandy cropland
下载PDF
埋深和水土含量对松散岩堆抗剪强度的影响
3
作者 陈志敏 易明炀 +1 位作者 杨志强 王壹敏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针对松散岩堆剪切力弱会引起滑坡、崩塌等严重自然灾害的问题,运用相似理论,以石英砂为基本岩块、黏性土为填充土,配置相似材料,分别控制不同填充土含量和含水率并进行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埋深下填充土的含量和含水率对松散岩堆抗剪强度... 针对松散岩堆剪切力弱会引起滑坡、崩塌等严重自然灾害的问题,运用相似理论,以石英砂为基本岩块、黏性土为填充土,配置相似材料,分别控制不同填充土含量和含水率并进行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埋深下填充土的含量和含水率对松散岩堆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充土的含量和含水率是松散岩堆咬合力和内摩擦角的关键影响因素,咬合力受影响程度更大;填土中的水对于松散岩堆的剪切力起着削弱作用;岩堆剪切力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埋深处岩堆有相同的最佳填充土含量和含水率;在恒定岩堆土重度情况下,抗剪强度和埋深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岩堆 抗剪强度 三轴试验 填充土 含水率 埋深
下载PDF
秸秆绳不开沟深埋还田机切土刀的设计与试验
4
作者 韩豹 董小伟 +4 位作者 褚宝柱 朱斌海 申泽昆 段凯 李心然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7-112,共6页
为解决北方寒地秸秆直接还田难腐解、还田均匀性差以及影响机械化作业播种质量等问题,提出先将作物秸秆加工成秸秆(草)绳后再应用专用设备将草绳深埋还田的新思路。介绍了秸秆绳不开沟深埋还田机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重点对切土刀的结构... 为解决北方寒地秸秆直接还田难腐解、还田均匀性差以及影响机械化作业播种质量等问题,提出先将作物秸秆加工成秸秆(草)绳后再应用专用设备将草绳深埋还田的新思路。介绍了秸秆绳不开沟深埋还田机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重点对切土刀的结构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设计,并对切土刀切削土壤进行了有限元动力学分析。以作业深度、作业速度为影响因素,以切削阻力为试验指标,进行仿真模拟试验,获得了两因素对切削阻力的影响规律及回归方程。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切土刀设计的合理性,为样机设计和新机型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机 切土刀 不开沟深埋 秸秆绳
下载PDF
华北平原禹城地区地下水埋深对地下水及土壤水分和盐分分布的试验研究
5
作者 李绪润 李兆 +2 位作者 张秋英 李发东 付伟章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S01期108-119,共12页
【目的】研究不同浅层地下水埋深下的土壤水盐分布规律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方法】在体积蒸渗仪样地中设置4个地下水埋深处理,分别为G0(无地下水埋深)、G1(地下水埋深40 cm)、G2(地下水埋深70 cm)、G3(地下水埋深110 cm)和G4(地下... 【目的】研究不同浅层地下水埋深下的土壤水盐分布规律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方法】在体积蒸渗仪样地中设置4个地下水埋深处理,分别为G0(无地下水埋深)、G1(地下水埋深40 cm)、G2(地下水埋深70 cm)、G3(地下水埋深110 cm)和G4(地下水埋深150 cm),监测夏玉米在自然蒸发条件下的浅层地下水盐分离子量变化和夏玉米收获后土壤水分和盐分的垂直变化。【结果】(1)地下水埋深越深,表层(0~20 cm)土壤含水率与含盐量越低。与G0处理相比,G1处理和G2处理表层土壤含水率分别显著增加27.54%和26.97%,G3处理增加8.25%,而G4处理仅增加2.18%;G1、G2、G3处理表层土壤含盐量分别增加0.79、0.47、0.43 g/kg,而G4处理则减少了0.01g/kg。G1、G2、G3处理下的盐分主要积累在表层土壤,G4处理主要积累在40~70 cm土层;(2)地下水埋深与表层(0~20 cm)土壤含水率与含盐量呈线性关系,地下水埋深每增加0.1 m,表层土壤含水率降低0.53%,含盐量降低0.065 g/kg。(3)浅层地下水中的主要阳离子为Na^(+)、Mg^(2+),主要阴离子为SO_(4)^(2-)和HCO_(3)^(-),集中降水使浅层地下水中离子由Na-Cl·SO_(4)向Na-HCO_(3)转化;(4)在强烈的地表蒸发下,地下水埋深越浅,地下水中离子浓度上升越快。其中HCO_(3)^(-)浓度在各处理中波动较大,总体呈上升趋势;而NO_(3)^(-)由于施肥的影响,地下水埋深越浅,NO_(3)^(-)在浅层地下水中达到峰值的速度越快,且浓度越高。【结论】增加浅层地下水埋深可有效降低表层土壤水盐量,减小浅层地下水受蒸发、降水的影响。浅层地下水埋深为1.2 m最适宜夏玉米生长,产量最优。研究不同浅层地下水埋深对农田土壤水分和盐分的影响有助于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中水盐迁移以及地下水与土壤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防止土壤盐渍化、保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土壤含水率 土壤含盐量 地下水盐离子 华北平原
下载PDF
榆林地区岩土体剪切波速与埋深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郑萌 黄月民 +6 位作者 梁积伟 何斯渊 李旭东 陈红卫 苏博 苏晓明 谢超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93,共16页
岩土剪切波速是地质工程、地震工程和工程勘察领域需要涉及到的重要参数之一。以榆林地区218个钻孔数据为研究对象,定量研究了榆林地区Ⅱ类场地常见的6种土类的剪切波速和埋深的关系,通过最小二乘法优化参数,并以拟合优度、根均方误差... 岩土剪切波速是地质工程、地震工程和工程勘察领域需要涉及到的重要参数之一。以榆林地区218个钻孔数据为研究对象,定量研究了榆林地区Ⅱ类场地常见的6种土类的剪切波速和埋深的关系,通过最小二乘法优化参数,并以拟合优度、根均方误差与中值误差作为评价指标,给出推荐的函数模型和适用范围,并以两个工程场地实测钻孔为例对比了两个常用模型,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可靠性。结果显示:研究区各类土的剪切波速和埋深都呈较为明显的正相关,不同岩性的埋深和剪切波速的相关性规律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经过对模型参数优化并对比三种模型评估指标,可知用三次多项式表达更为合适。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岩土体剪切波速和埋深之间的关系,为榆林地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地区 岩土体 剪切波速 埋深 函数模型
下载PDF
基于力学仿真分析的PCCP断丝预警及报警阈值评估方法
7
作者 马宝龙 朱新民 崔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分析了钢丝的预应力作用机理和管道的破坏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力学仿真分析的PCCP断丝预警与报警阈值评估方法。通过ABAQUS程序建立了PCCP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包括铺设垫层、安装管道、分步回填在内的完整施工过程,计算了不同埋深、不同... 分析了钢丝的预应力作用机理和管道的破坏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力学仿真分析的PCCP断丝预警与报警阈值评估方法。通过ABAQUS程序建立了PCCP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包括铺设垫层、安装管道、分步回填在内的完整施工过程,计算了不同埋深、不同设计工作压力近百种工况下管道预应力钢丝、钢筒和管芯混凝土的应力状态,提出将管芯混凝土在水锤作用下起裂的最大允许断丝数作为爆管预警阈值,将管道埋地承载力极限状态的最大允许断丝数作为爆管报警阈值,并分析了不同工作内压和埋深条件下PCCP断丝预警与报警阈值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深 断丝预警和报警 PCCP 管土相互作用 回填过程
下载PDF
油菜机械直播机开沟浅旋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青松 齐涛 +3 位作者 敖倩 舒彩霞 廖宜涛 廖庆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8-67,104,共11页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油菜轻简高效生产需求及目前机具作业易出现厢面不平、碎土质量不高及“晾种”,导致油菜出苗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油菜机械直播机开沟浅旋装置,实现中间开畦沟,畦沟土壤抛送覆盖两侧厢面,浅旋匀土部件匀土、...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油菜轻简高效生产需求及目前机具作业易出现厢面不平、碎土质量不高及“晾种”,导致油菜出苗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油菜机械直播机开沟浅旋装置,实现中间开畦沟,畦沟土壤抛送覆盖两侧厢面,浅旋匀土部件匀土、细碎厢面土壤及埋覆土壤和秸秆功能;基于滑切减阻原理及挤压力学理论,确定了中间开畦沟部件、清沟整形部件及浅旋匀土部件结构参数,得出中间开畦沟刀盘安装弯刀数量为4,切土节距为60 mm,清沟整形部件整形面侧面倾角为67°,前面倾角为3°,浅旋弯刀侧切刃偏心圆半径为182 mm,滑切角为42.4°;运用EDEM软件开展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确定了螺旋匀土叶片的最佳结构参数:螺旋半径为100 mm、螺距为350 mm、螺旋头数为1,并确定了浅旋弯刀及螺旋匀土叶片结构布局;田间试验表明,当机组前进速度为7 km/h时,安装有开沟浅旋装置的油菜直播机作业后厢面平整,畦沟沟型完好,秸秆埋覆率为84.38%,碎土率为86.41%,厢面平整度为30.18 mm,畦沟沟深及沟宽稳定性均大于85%,出苗率为75.47%,油菜生长状态良好,装置作业效果满足油菜直播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直播机 开畦沟抛土 浅旋埋茬 螺旋匀土
下载PDF
Depletion of an Artificial Seed Bank of Palmer Amaranth (<i>Amaranthus palmeri</i>) over Four Years of Burial
9
作者 Prashant Jha Jason K. Norsworthy Josefina Garcia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4年第11期1599-1606,共8页
An artificial seed bank study was conducted at Pendleton, SC, USA, to investigate the persistence of Palmer amaranth seeds buried uniformly across a 10-cm depth in soil inside polyvinyl chloride (PVC) cylindrical pipe... An artificial seed bank study was conducted at Pendleton, SC, USA, to investigate the persistence of Palmer amaranth seeds buried uniformly across a 10-cm depth in soil inside polyvinyl chloride (PVC) cylindrical pipes over 4 years.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sing a split-plot design, with year as the main plot factor and with or without soil disturbance (shallow tillage to a depth of 10 cm) as the subplot factor. Annual soil disturbance through tillage in the spring stimulated emergence dur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year after burial. A total of 0.5% to 0.8% of the seed bank emerged during the 4-yr burial period, and 99% or more of the 4-yr total emergence occurred during the first two years of burial. Seeds retrieved from 0 to 5 cm and 5 to 10 cm depths did not differ in viability. Soil disturbance influenced the decline of the artificial seed bank at least in the first year, with fewer viable seeds remaining in annually-disturbed plots. Regardless of soil disturbance, a small fraction of seeds (0.01% to 0.03% of original seed bank) remained viable in the soil after four years of burial. In conclusion, Palmer amaranth seeds buried across a 10 cm soil depth in the artificial seed bank had low persistence, which implies that burial may aid management of the weed seed ban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ial DORMANCY Persistence soil Seed Bank Seedling Emergence TILLAGE
下载PDF
土埋条件下生物基锦纶56与锦纶6纤维的老化行为
10
作者 李宏伟 王刚 +2 位作者 吴雅楠 郝新敏 郭亚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0-125,共6页
为探究生物基锦纶56与锦纶6纤维在土壤填埋条件下是否会发生老化甚至降解,研究了土壤填埋时间、水分输入量和活性污泥含量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不含活性污泥的土壤中填埋老化40周后,生物基锦纶56织物降强率小于15%;在室... 为探究生物基锦纶56与锦纶6纤维在土壤填埋条件下是否会发生老化甚至降解,研究了土壤填埋时间、水分输入量和活性污泥含量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不含活性污泥的土壤中填埋老化40周后,生物基锦纶56织物降强率小于15%;在室温、含50%活性污泥和0.5 L/d水分输入量的条件下,生物基锦纶56织物在土埋16周后强力下降约35%,进一步增加土埋时间(到40周)、活性污泥含量和输水量,织物强力不再降低。老化后纤维表面出现明显的刻蚀和凹陷,结晶度增加了3%~6%,表明老化过程主要发生在纤维的无定形区。石油基锦纶6织物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强力下降均低于9%,表明生物基锦纶56纤维更容易在土埋条件下发生老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锦纶56 锦纶6 老化 土壤填埋 活性污泥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情景分析的含水土质埋压救援现场监测体系研究
11
作者 陈长坤 谢明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14,共6页
为提高含水土质埋压救援现场救援效率,基于贝叶斯网络进行情景推演分析,明确典型不利情景演化路径和关键节点,构建多方位多因素耦合的含水土质埋压监测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网络情景分析的含水土质埋压救援现场监测体系将灾害... 为提高含水土质埋压救援现场救援效率,基于贝叶斯网络进行情景推演分析,明确典型不利情景演化路径和关键节点,构建多方位多因素耦合的含水土质埋压监测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网络情景分析的含水土质埋压救援现场监测体系将灾害环境监测、救援人员状态监测、埋压人员状态监测、救援设备状态监测、整体救援进展跟踪监测划分为18个监测单元,明确土质压力等11个关键监测参数及其技术手段。研究结果可有效提高救援行动安全性,为含水土质埋压救援现场安全监测系统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网络 情景分析 含水土质 埋压救援 监测体系
下载PDF
基于EDEM的秸秆—土壤颗粒翻埋运动仿真及试验
12
作者 葛宜元 矫洪成 +2 位作者 刘东旭 梁秋艳 杨传华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9-235,共7页
水稻秸秆与土壤翻埋过程是影响秸秆还田的重要因素。在前期建立的还田刀辊—土壤—水稻秸秆三者仿真互作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土壤颗粒的运动状态。在耕深为20 cm、刀轴旋转速度为240 r/min、单位秸秆量为3.5 kg/m2时,以秸秆翻埋率... 水稻秸秆与土壤翻埋过程是影响秸秆还田的重要因素。在前期建立的还田刀辊—土壤—水稻秸秆三者仿真互作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土壤颗粒的运动状态。在耕深为20 cm、刀轴旋转速度为240 r/min、单位秸秆量为3.5 kg/m2时,以秸秆翻埋率和还田深度为指标,分别进行仿真与室内模拟试验,翻埋率分别为87.5%、86.7%,还田深度分别为19.16 cm、18.68 cm,模拟试验验证仿真试验的有效性。仿真结果显示所标定颗粒152658与刀辊接触时,开始向后下方位移,到达最低点后随着刀辊的旋转向后上方抛洒,此时运动轨迹近似抛物线,随后在重力作用下回落到地表,与其他颗粒碰撞产生波动,直至最终停下。通过随机标定颗粒研究土壤受力情况,结果表明:当弯刀在开始接触土壤颗粒时,颗粒X、Y、Z方向受力均直线上升,最大值分别为15.61 N、37.2 N、50.37 N,直到该土壤颗粒团被弯刀切碎后,力逐渐下降为0。同理标定秸秆颗粒45 681,分析其运动轨迹,仿真结果表明:起初土壤颗粒对秸秆速度产生促进和抑制双重作用,随着土壤回落地表,秸秆在土层下主要受到土壤摩擦作用,直至秸秆速度降为0。仿真分析从微观角度揭示弯刀对秸秆翻埋还田的工作机理,为部件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颗粒 秸秆颗粒 运动轨迹 翻埋运动
下载PDF
直埋XLPE电缆在不同敷设条件下的温升与载流量仿真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欢 张延伟 张瑞祥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9-177,共9页
土壤直埋因具有施工周期短、散热性能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缆的敷设。埋设过程中各种敷设条件对电缆的温升和载流量都有着重要影响,文中采用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以110 kV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力电缆... 土壤直埋因具有施工周期短、散热性能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缆的敷设。埋设过程中各种敷设条件对电缆的温升和载流量都有着重要影响,文中采用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以110 kV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力电缆为研究对象,在直埋敷设的基础上考虑回填沙土、加盖混凝土保护板、装设套管等多种因素,建立包含电磁场、热场和流体场的耦合模型,分析这3种敷设条件对电缆温度场变化及载流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回填沙土会提升电缆载流量,随着回填沙土厚度的增加电缆载流量提升速度变缓;加盖混凝土保护板对载流量的影响较小,与不加盖时相比载流量提升幅度在0.5%以下;在排管内填充高导热材料会提升电缆载流量,相比于无填充情况,三相均填充高导热材料与中间相填充高导热材料、其他两相填充低导热材料时载流量的提升幅度均高于50%;在考虑上述因素同时存在情况下,有利于电缆载流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交联聚乙烯(XLPE) 土壤直埋 导热材料 温度场 载流量
下载PDF
圆柱形装药在土壤-混凝土复合介质靶中的爆炸开坑规律
14
作者 李贺楠 祖旭东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57,共7页
为了探究炸药在土壤-混凝土复合防护工事的表层土壤的爆炸开坑情况及最佳爆破深度,在土壤-混凝土复合介质与单土壤介质两种条件下,对JH-2圆柱形装药在不同埋药深度中的爆炸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药柱爆炸后爆坑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在8... 为了探究炸药在土壤-混凝土复合防护工事的表层土壤的爆炸开坑情况及最佳爆破深度,在土壤-混凝土复合介质与单土壤介质两种条件下,对JH-2圆柱形装药在不同埋药深度中的爆炸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药柱爆炸后爆坑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在8种不同埋药深度及有、无混凝土层的情况下,对比分析了爆坑的形状及尺寸。通过理论计算,得到80 g JH-2药柱在土中抛掷爆破时爆坑的最大半径及相应的埋药深度。对比研究了相同药量、不同埋药深度时土壤与土壤-混凝土两种工况下的爆坑形状与尺寸大小。结果表明:混凝土层反射的冲击波可以对土壤层表面进行二次破坏,使得爆坑的崩落区明显变大。通过试验验证发现,在埋药深度为350 mm时,80 g JH-2圆柱形装药可以在土壤-混凝土复合介质靶中形成一个大且稳定的爆坑,爆坑的形状、尺寸与仿真和理论计算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形装药 土壤-混凝土 爆炸 冲击波 埋药深度
下载PDF
振动场与渗流场耦合作用下隧道围岩响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春瑶 路平 +1 位作者 吴春晓 彭希扬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2-106,共5页
为探究地震灾害下水下公路隧道渗漏演变过程,开展了隧道拱顶渗漏振动台模型试验,对不同地震波类型、峰值加速度和隧道埋深比下砂质围岩漏水漏砂现象及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峰值加速度相同、输入地震波不同时土拱形成所需时间不同,漏... 为探究地震灾害下水下公路隧道渗漏演变过程,开展了隧道拱顶渗漏振动台模型试验,对不同地震波类型、峰值加速度和隧道埋深比下砂质围岩漏水漏砂现象及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峰值加速度相同、输入地震波不同时土拱形成所需时间不同,漏砂程度不同,但孔隙水压力变化趋势类似;峰值加速度越大,土拱形成所需时间越长,孔隙水压力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越久;随着拱顶漏砂减弱,围岩内部出现空洞;地震波类型对空洞中心的深度和空洞大小影响显著,地震波峰值加速度越大,空洞越小,但空洞中心的深度几乎没变;地震波类型及峰值加速度对空洞的数量和空洞中心的水平位置基本无影响;隧道埋深比对孔隙水压力影响显著,隧道埋深比越大,漏砂开始减弱的时间越早,越容易在隧道拱顶上方形成多个空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空洞 模型试验 振动场 渗流场 地震波类型 峰值加速度 埋深比 土拱
下载PDF
秸秆深埋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农田黑土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16
作者 吕雪梅 许思思 +3 位作者 王耀 陈一民 隋跃宇 焦晓光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2期84-90,共7页
秸秆还田是调控土壤肥力的重要农业措施,能够影响土壤酶活性。为探讨秸秆深埋对不同氮肥水平下土壤磷酸酶活性及土壤磷素的影响,本研究以农田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无秸秆、秸秆深埋为主因素,4个氮肥水平(纯N,0、135、18... 秸秆还田是调控土壤肥力的重要农业措施,能够影响土壤酶活性。为探讨秸秆深埋对不同氮肥水平下土壤磷酸酶活性及土壤磷素的影响,本研究以农田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无秸秆、秸秆深埋为主因素,4个氮肥水平(纯N,0、135、180、225 kg/hm^(2))为副因素,测定了土壤磷酸酶活性及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结果表明:(1)土壤磷酸酶活性随玉米生育期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拔节期达到最高,收获期时降至最低。与无秸秆处理相比,秸秆深埋处理显著提高土壤磷酸酶的活性(P<0.05),且磷酸酶的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在施氮量为180 kg/hm^(2)时磷酸酶活性最高,为344.66 mg/(g·24 h);(2)与无秸秆处理相比,秸秆深埋处理增加全磷、有效磷的含量,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各处理中有效磷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在秸秆深埋处理下在施氮量为180 kg/hm^(2)时有效磷的含量达到最高,为102.17 mg/kg。(3)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全磷含量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综上,秸秆深埋在N180处理时土壤中的磷酸酶活性、有效磷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深埋 氮肥水平 农田黑土 磷酸酶活性 相关性
下载PDF
土岩组合地层大断面浅埋暗挖施工变形分析
17
作者 杨东仁 张欢 姚瑶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第17期196-198,共3页
以青岛市某地铁车站风道的工程实例为依托,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际监测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台阶法与CD法两种不同浅埋暗挖施工方式下,典型土岩组合地层大断面浅埋暗挖施工引起变形情况。
关键词 土岩组合地层 浅埋暗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矩形顶管浅埋穿越河道施工技术
18
作者 弋伟 《价值工程》 2023年第1期95-97,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矩形顶管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综合管廊、地下车库连接通道、地下车行隧道、地铁出入口通道及联络通道等地下工程建设中。在一些穿越河道的顶管施工中,开挖面压力控制困难,而且由于顶管覆土较浅,因此可能出现减...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矩形顶管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综合管廊、地下车库连接通道、地下车行隧道、地铁出入口通道及联络通道等地下工程建设中。在一些穿越河道的顶管施工中,开挖面压力控制困难,而且由于顶管覆土较浅,因此可能出现减摩泥浆效果不足、背土效应引起河床开裂,甚至工作井涌水涌砂现象,导致顶进失败。在杭州地铁古墩路通道工程中矩形顶管施工中,对矩形顶管浅埋过河难点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实际对策。具有一定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 浅埋 穿越河道 背土效应
下载PDF
淀粉填充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生物降解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婷婷 王建华 +2 位作者 梁书恩 田春蓉 贺传兰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49,57,共4页
利用模塑成型方法,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引入天然高分子淀粉,制备不同淀粉填充量的外观和力学性能良好的聚氨酯泡沫塑料,最大填充量达23.3%,并研究填料用量对聚氨酯泡沫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填料的加入使泡沫压缩性能有一定提高... 利用模塑成型方法,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引入天然高分子淀粉,制备不同淀粉填充量的外观和力学性能良好的聚氨酯泡沫塑料,最大填充量达23.3%,并研究填料用量对聚氨酯泡沫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填料的加入使泡沫压缩性能有一定提高,而冲击性能大幅度下降;土壤掩埋实验表明:填料含量越大,降解时间越长,样品的降解性越好,最大填充量试样降解120d后失重率可达16.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泡沫 生物降解 填充 土壤掩埋 淀粉
下载PDF
改性脂肪族聚酯的生物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培娜 黄发荣 王彬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4-67,共4页
以芳香二元酸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组分 ,合成了一系列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PTS)共聚物 ,用土埋法和二氧化碳释放法测定其生物降解性 ,发现一定比例的共聚酯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关键词 生物降解 改性脂肪族聚酯 共聚酯 土埋法 CO_(2)释放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