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铃薯块茎创伤木栓化过程中形态生理指标及内源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芳
李俊
郭华春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24-830,共7页
本试验以马铃薯(Solanlum tuberosum)完整块茎为对照,马铃薯块茎纵切为创伤处理,主要研究马铃薯块茎创伤愈合过程中块茎内源激素、木质素合成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及创伤周皮形态解剖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
本试验以马铃薯(Solanlum tuberosum)完整块茎为对照,马铃薯块茎纵切为创伤处理,主要研究马铃薯块茎创伤愈合过程中块茎内源激素、木质素合成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及创伤周皮形态解剖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受创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明显增加,内源激素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明显增加,而赤霉酸(GA)含量降低。块茎创伤处理后创面在第4天形成木栓形成层,在第10天进入创伤周皮稳定增长的时期。同时,在处理块茎的未创伤处,其周皮厚度和层数均优于对照。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创伤后由于ABA、ZR和GA等内源激素协同调控及POD、PAL酶活增加,促进了创伤周皮的形成,使受创的马铃薯块茎完成创伤木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创伤木栓化
内源激素
苯丙氨酸解氨酶
创伤周皮
原文传递
水分胁迫下马铃薯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变化分析
2
作者
王日寰
王芳
王舰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50-2257,共8页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修饰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逆境胁迫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水分胁迫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最具危害的逆境胁迫之一。为探索马铃薯DNA甲基化与水分胁迫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修饰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逆境胁迫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水分胁迫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最具危害的逆境胁迫之一。为探索马铃薯DNA甲基化与水分胁迫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两个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和‘大西洋’,在PEG0%(对照),5%和10%浓度下,利用MSAP技术检测‘青薯9号’和‘大西洋’甲基化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抗旱型品种‘青薯9号’甲基化水平高均于干旱敏感型品种‘大西洋’。在0%(对照)、5%和10%PEG胁迫下,‘青薯9号’MSAP比率为42.49%、38.14%、49.21%,甲基化水平与对照相比先降低后升高,‘大西洋’MSAP比率29.17%、22.92%、17.58%,甲基化水平逐渐降低。经统计,5%PEG和10%PEG胁迫下,‘青薯9号’和‘大西洋’均出现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现象,其中‘青薯9号’甲基化和去甲基化比率分别为10.92%、6.43%和11.98%、15.36%,‘大西洋’分别为1.59%、8.22%和42.18%、24.34%,甲基化变异模式以去甲基化为主。‘青薯9号’和‘大西洋’均能发生CNG、CG和CG/CNG位点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在水分胁迫下会产生较多的CNG和CG/CNG位点。本研究结果为探究马铃薯抗旱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solanlum
tuberosum
L.)
甲基化
MSAP
水分胁迫
原文传递
题名
马铃薯块茎创伤木栓化过程中形态生理指标及内源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芳
李俊
郭华春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出处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24-83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60355)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0-P21)~~
文摘
本试验以马铃薯(Solanlum tuberosum)完整块茎为对照,马铃薯块茎纵切为创伤处理,主要研究马铃薯块茎创伤愈合过程中块茎内源激素、木质素合成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及创伤周皮形态解剖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受创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明显增加,内源激素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明显增加,而赤霉酸(GA)含量降低。块茎创伤处理后创面在第4天形成木栓形成层,在第10天进入创伤周皮稳定增长的时期。同时,在处理块茎的未创伤处,其周皮厚度和层数均优于对照。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创伤后由于ABA、ZR和GA等内源激素协同调控及POD、PAL酶活增加,促进了创伤周皮的形成,使受创的马铃薯块茎完成创伤木栓化。
关键词
马铃薯
创伤木栓化
内源激素
苯丙氨酸解氨酶
创伤周皮
Keywords
solanlum tuberosum
wound-healing suberization
endogenous hormone
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
wound-healing periderm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水分胁迫下马铃薯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变化分析
2
作者
王日寰
王芳
王舰
机构
青海大学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青海大学
青藏高原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马铃薯育种重点实验室
出处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50-225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60417)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9)
专用型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2019-NK-A1)共同资助。
文摘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修饰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逆境胁迫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水分胁迫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最具危害的逆境胁迫之一。为探索马铃薯DNA甲基化与水分胁迫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两个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和‘大西洋’,在PEG0%(对照),5%和10%浓度下,利用MSAP技术检测‘青薯9号’和‘大西洋’甲基化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抗旱型品种‘青薯9号’甲基化水平高均于干旱敏感型品种‘大西洋’。在0%(对照)、5%和10%PEG胁迫下,‘青薯9号’MSAP比率为42.49%、38.14%、49.21%,甲基化水平与对照相比先降低后升高,‘大西洋’MSAP比率29.17%、22.92%、17.58%,甲基化水平逐渐降低。经统计,5%PEG和10%PEG胁迫下,‘青薯9号’和‘大西洋’均出现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现象,其中‘青薯9号’甲基化和去甲基化比率分别为10.92%、6.43%和11.98%、15.36%,‘大西洋’分别为1.59%、8.22%和42.18%、24.34%,甲基化变异模式以去甲基化为主。‘青薯9号’和‘大西洋’均能发生CNG、CG和CG/CNG位点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在水分胁迫下会产生较多的CNG和CG/CNG位点。本研究结果为探究马铃薯抗旱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马铃薯(
solanlum
tuberosum
L.)
甲基化
MSAP
水分胁迫
Keywords
Potato(
solanlum tuberosum
L.)
Methylation
MSAP
Drought stress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铃薯块茎创伤木栓化过程中形态生理指标及内源激素的变化
杨芳
李俊
郭华春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原文传递
2
水分胁迫下马铃薯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变化分析
王日寰
王芳
王舰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