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riations of the temperature and solar activity i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MingQi Li QuanSheng Ge +1 位作者 ZhiXin Hao JingYun Zheng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4年第6期531-539,共9页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daily mean, minimum, and maximum temperature data collected at 119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over five regions of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1951-2010. The series of minimum, maximum, and mean temp...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daily mean, minimum, and maximum temperature data collected at 119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over five regions of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1951-2010. The series of minimum, maximum, and mean temperatures from each climatic region have similar signatures, 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among the five regions and the countrywide averag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eriods of faster warming were not synchronous across the regions studied: warming in northeast China and Tibet began in 1986, while in central-east, southeast, and northwest China the warming emerged in 1995. Furthermore, central-east and northwest China, and Tibet, have warmed continuously since 2000, but the temperature has decreased during this period in southeast China. We evaluated the evolution of these temperature series using a novel nonlinear filtering techniqu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lifetime of temperature curves. The decadal to secular evolution of solar activity and temperature variation had similar signatures in the northeast, southeast, and northwest re- gions and the average across the whole country, indicating that solar activity is a significant control on climate change over secular time scales in these regions. In comparison with these regions, the signatures were different in central-east China and Tibet because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e.g., landforms and elevation) and indirect effects (e.g., cloud cover influencing the radiation balance, thereby inducing climate change).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of wavelet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El Nino Southem Oscillation (ENSO) ha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limate change, but at different times among the regions, and these changes were most probably induced by differing responses of the atmospheric system to solar forc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erature variation solar activity LIFETIME wavelet analysis China
下载PDF
Variations of Thermosphere Density Based on Joint Analysis of In-Situ Measurement Data From Shenzhou Spacecrafts
2
作者 SUN Lilin QIN Guotai ZHU Guangwu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6-222,共7页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s made by Atmospheric Density Detectors(ADDs) onboard Chinese spacecraft Shenzhou 2-4,the variations of thermosphere density are revealed.During the quiet period,the density at spacecraft altit...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s made by Atmospheric Density Detectors(ADDs) onboard Chinese spacecraft Shenzhou 2-4,the variations of thermosphere density are revealed.During the quiet period,the density at spacecraft altitude of 330~410 km exhibited a dominant diurnal variation,with high value on dayside and low value on nightside.The ratio of the diurnal maximum density to the minimum ranged from 1.7 to 2.0.The ratio show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level of solar activity an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level of geomagnetic activity.When a geomagnetic disturbance comes,the atmospheric density at the altitude of 330~410 km displayed a global enhancement.For a strong geomagnetic disturbance,the atmospheric density increased by about 56%,and reached its maximum about 6~7 hours after the geomagnetic disturbance peak. The density asymmetry was also observed both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hemisphere during the geomagnetic disturbance pe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SPHERE Atmospheric density solar activity Geomagnetic disturbance
下载PDF
Long-term variations of solar activity 被引量:8
3
作者 YIN ZhiQiang MA LiHua +1 位作者 HAN YanBen HAN YongG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7年第20期2737-2741,共5页
Using the Lomb-Scargle periodogram we analyzed two sunspot series: the one over the past 11000 years at the 10-year interval based upon the survey data of 14C concentration in tree-rings, recon- structed by Solanki et... Using the Lomb-Scargle periodogram we analyzed two sunspot series: the one over the past 11000 years at the 10-year interval based upon the survey data of 14C concentration in tree-rings, recon- structed by Solanki et al.; and the sunspot number over the past 7000 years, derived from geomagnetic variations by Usoskin et al. We found the periods and quasi-periods in solar activity, such as about 225, 352, 441, 522 and 561 a, and near 1000 and 2000 a. An approach of wavelet transform was applied to check the two sunspot time series, with emphasis on investigating time-vary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ong-term fluctuations of solar activ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ngths and amplitudes of the periods have changed with time, and large variations have taken place during some peri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跃性 太阳黑子 光谱分析 光波传播
原文传递
太阳极紫外辐射对热层大气密度的影响
4
作者 汪宏波 张明江 熊建宁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100,共14页
对2001-2021年SOHO卫星的极紫外辐射测量数据,以及CHAMP,GRACE-A和SWARM-C卫星资料推导出的高分辨率大气密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大气密度与极紫外测量值的相关系数大于密度与F10.7指数的相关系数,证实极紫外辐射在不同地方时的影响... 对2001-2021年SOHO卫星的极紫外辐射测量数据,以及CHAMP,GRACE-A和SWARM-C卫星资料推导出的高分辨率大气密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大气密度与极紫外测量值的相关系数大于密度与F10.7指数的相关系数,证实极紫外辐射在不同地方时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从而驱动大气密度的周日变化。利用三颗卫星的高度差异揭示极紫外辐射对大气密度的加热效应在350~500 km范围随着高度增加而减弱。统计得到极紫外辐射影响在地方时和纬度上的空间差异:对夏季半球的影响大于冬季半球;在白天,对中纬度地区的影响高于赤道和高纬度地区;在夜间,密度对辐射的斜率在夏季半球高纬度地区存在峰值,在冬季半球中纬度存在谷值,模型DTM2000和NRLMSISE00未能准确刻画。为了改进经验模型,提出基于球谐函数的拟合方法,优于主流模型周日效应采用的表达式,对周日效应建模和修正提供有益借鉴。利用昼夜间能量传输和热层大气经向环流机制探讨了统计结果的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层大气密度 太阳极紫外辐射 相关性分析 周日效应
下载PDF
太阳黑子相对数最强周期的小波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乐贵明 王家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3-746,共4页
利用小波变换 ,分析了 174 9年以来每个太阳活动周太阳黑子相对数的最强周期以及第 1~ 2 2太阳活动周的最强周期 .分析结果表明 ,在第 5和第 6个太阳活动周 ,太阳黑子相对数最强的周期分别为 6 4 .6 7年和 6 9.31年 ;在第 13~ 15太阳... 利用小波变换 ,分析了 174 9年以来每个太阳活动周太阳黑子相对数的最强周期以及第 1~ 2 2太阳活动周的最强周期 .分析结果表明 ,在第 5和第 6个太阳活动周 ,太阳黑子相对数最强的周期分别为 6 4 .6 7年和 6 9.31年 ;在第 13~ 15太阳活动周 ,太阳黑子相对数的最强周期分别为 98.0 2年 ,10 5 .0 6年和 10 5 .0 6年 .在第 1~ 2 2太阳活动周中 ,太阳黑子相对数最强的周期是 12 8个月 ,约 10 .6 7年 ,其他太阳活动周的最强周期介于 9.2 9~ 11.4 3年之间 .本文最后给出了 12 8个月周期的幅度随时间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黑子 小波分析 小波变换 太阳活动周期
下载PDF
历史时期广东地区旱涝灾害与气候变化关系 被引量:17
6
作者 薛积彬 钟巍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5-79,共5页
通过对广东旱涝及冻灾史料的整理分析,采用相关分析、波谱分析等方法对历史时期广东旱涝灾害发生规律及其与厄尔尼诺事件、太阳活动的可能关系进行探讨。分析认为:1)从历史时期看,广东的湿润指数与其旱涝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寒冷指数越... 通过对广东旱涝及冻灾史料的整理分析,采用相关分析、波谱分析等方法对历史时期广东旱涝灾害发生规律及其与厄尔尼诺事件、太阳活动的可能关系进行探讨。分析认为:1)从历史时期看,广东的湿润指数与其旱涝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寒冷指数越高(气温越低),旱涝灾害的发生越频繁。2)厄尔尼诺事件对广东整体旱涝灾害影响不大。3)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指标序列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周期。结合已有的研究认为,太阳辐射对气候的驱动可能是产生上述相同或相似周期的根本原因。4)对湿润指数的多尺度分析表明,自2000(±5)年广东地区开始进入偏旱期,偏旱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5)年。从120 a尺度看,本世纪广东将处于偏涝阶段,预计2040(±5)年后将有较大强度的偏涝期出现,而且在未来几十甚至百年内旱涝变化幅度有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早涝灾害 厄尔尼诺 太阳活动 小波分析 功率谱分析
下载PDF
上海气象参数与太阳活动和ENSO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廖德春 廖新浩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24,共7页
运用 2进小波的分解与重构技术分析了太阳活动、厄尔尼诺 -南方涛动 (ENSO)与上海地区月降水量、月均气压和月均温度序列之间的可能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在不同的时间尺度 (频带 )上太阳活动和ENSO对上海的月降水量、月均气压和月均温... 运用 2进小波的分解与重构技术分析了太阳活动、厄尔尼诺 -南方涛动 (ENSO)与上海地区月降水量、月均气压和月均温度序列之间的可能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在不同的时间尺度 (频带 )上太阳活动和ENSO对上海的月降水量、月均气压和月均温度有不同的影响 ;在某种程度上ENSO活动对上海月降水量和月均气温的影响强于太阳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气象参数 太阳活动 ENS0 月降水量 小波分析 温度 气压
下载PDF
基于星载加速度计反演载人航天轨道大气密度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率 孙佳东 +2 位作者 程国胜 李星祥 李黎 《载人航天》 CSCD 2013年第6期29-33,共5页
热层大气密度直接影响低轨道航天器的精密定轨,热层大气密度模型的误差是影响载人航天定轨精度的关键因素。选取400 km为载人航天轨道的代表高度,利用CHAMP卫星数据修正热层大气密度模型,进而反演得到2002年的热层大气密度,统计其中长... 热层大气密度直接影响低轨道航天器的精密定轨,热层大气密度模型的误差是影响载人航天定轨精度的关键因素。选取400 km为载人航天轨道的代表高度,利用CHAMP卫星数据修正热层大气密度模型,进而反演得到2002年的热层大气密度,统计其中长期变化特征,并分析大气密度与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的关系,得出热层大气密度与两种指数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的结论,且地磁活动与大气密度的相关性更好。同时将大气密度的反演值与神舟三号飞船的实测密度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二者有较好的一致性,其平均残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3和0.24,并且地磁平静期的误差明显小于磁暴期。结果表明,利用星载加速度计数据反演载人航天轨道大气密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计 反演 载人航天 大气密度 太阳活动 地磁活动
下载PDF
一种电离层周期探测新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马符讯 黄张裕 徐南 《导航定位学报》 2014年第3期30-32,共3页
近年来,电离层时空变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多尺度分解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相结合的方法来探测太阳活动和电离层周期,此方法探测效果好、速度快、准确率高,可以探测出较弱的周期。通过总电子含量、太阳黑子数及... 近年来,电离层时空变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多尺度分解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相结合的方法来探测太阳活动和电离层周期,此方法探测效果好、速度快、准确率高,可以探测出较弱的周期。通过总电子含量、太阳黑子数及沃尔夫黑子数数据序列分析,并就电离层模型和影响电离层影响因子层面,可以得出三者高度线性相关;作为影响电离层变化的因素,太阳黑子数及沃尔夫黑子数可以相互替代;在电离层模型中引入参数沃尔夫黑子数更为合理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多尺度分解 快速傅里叶变换 太阳活动 电离层周期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近100年全球温度场中的年代际振荡 被引量:10
10
作者 严中伟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1998年第3期10-17,共8页
利用小波分析,指出全球温度资料场中最重要的振荡尺度为:准2年、4~5年、近22年以及大于50年。对后两种尺度振荡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从振荡强度的地理分布发现:北半球大洋区副热带到中纬一带年代际和更长尺度振荡信号... 利用小波分析,指出全球温度资料场中最重要的振荡尺度为:准2年、4~5年、近22年以及大于50年。对后两种尺度振荡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从振荡强度的地理分布发现:北半球大洋区副热带到中纬一带年代际和更长尺度振荡信号较强,位于西边界的大西洋湾流和太平洋黑潮附近尤其突出,可能表明与海洋环流系统变化有关。比较我国区域和北太平洋一些区域的22年振荡发现:本世纪早期信号较强,各区域同位相;后期减弱,位相也逐渐错开。利用近100年太阳活动资料分析发现:22年尺度的振荡的确在50年代后减弱,但其与气候变化是否有关仍有待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温度距平场 小波分析 年代际振荡 太阳活动
下载PDF
小波分析在树木气象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经民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27,共4页
利用Meyer小波函数,对太阳活动,欧洲湿润林年轮宽度的相对指数、模数序列进行小波分析,得到在不同分辨率上的周期有80~90、33、22、11、6、3 a周期,其作用较大的周期是80~90 a和¨a周期.在低频上,太阳活动有随时间尺度增加的趋势... 利用Meyer小波函数,对太阳活动,欧洲湿润林年轮宽度的相对指数、模数序列进行小波分析,得到在不同分辨率上的周期有80~90、33、22、11、6、3 a周期,其作用较大的周期是80~90 a和¨a周期.在低频上,太阳活动有随时间尺度增加的趋势.欧洲赤松林年轮宽度的周期有80 a左右的周期,40、15、10、5~6 a的周期.从逼近信息看,123 a来树木年轮宽度的相对模数的时间尺度基本平稳略有下降之势.欧洲赤松林年轮宽度与太阳活动有密切关系,在24分辨率上太阳活动与欧洲赤松林年轮相对指数都有3个周期,其中有2个周期基本吻合.在23分辨率上太阳活动与树木年轮相对指数都有5个周期,其中有4个周期基本吻合.在22分辨率上太阳活动与树木年轮相对指数都有¨个周期,其中有9个周期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太阳活动 树木年轮
下载PDF
小波技术探测古油松年轮记录的太阳活动信号
12
作者 陈振举 陈玮 +4 位作者 何兴元 孙雨 张春涛 刘铁红 田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32-935,共4页
利用小波技术以沈阳昭陵古油松为样本建立的古油松年轮宽度年表与太阳黑于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沈阳的古油松生长与太阳活动的关系。油松在5~8年、10-12年和20-30年周期段对太阳活动表现出积极的响应,呈现5.8、11.5和27.2年的强周... 利用小波技术以沈阳昭陵古油松为样本建立的古油松年轮宽度年表与太阳黑于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沈阳的古油松生长与太阳活动的关系。油松在5~8年、10-12年和20-30年周期段对太阳活动表现出积极的响应,呈现5.8、11.5和27.2年的强周期震荡,响应信号在太阳活动的主周期11.1年左右表现最强。太阳黑子活动对油松年轮宽度年表总的影响是负效应,是多种抑、促效应的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技术 古油松 年轮宽度年表 太阳活动
下载PDF
太阳活动与热层大气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牛俊 方涵先 翁利斌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80,共8页
为分析太阳活动对热层大气的影响,使用250km,400km,550km高度处热层大气密度与太阳n0.7指数数据,研究了二者的周期变化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热层大气密度的变化与太阳活动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两者均具有显著的27天及11年周期变... 为分析太阳活动对热层大气的影响,使用250km,400km,550km高度处热层大气密度与太阳n0.7指数数据,研究了二者的周期变化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热层大气密度的变化与太阳活动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两者均具有显著的27天及11年周期变化特征,热层大气密度还存在7-11天及0.5年和1年的变化特征,且高度越高越明显;热层大气密度对太阳活动的最佳响应滞后为3天,无论何种地磁活动水平下,400km高度处相关性高于250km,550km处相关性最小,且太阳活动下降相期间高于上升相;250km,400km和550km高度处热层大气密度和太阳活动的统计结果分别为饱和、线性和放大关系;高度越高的热层大气密度对太阳活动响应越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 热层大气密度 小波分析
下载PDF
第23太阳活动周热层大气密度对太阳辐射指数F_(10.7)响应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成 李嘉巍 +2 位作者 张效信 王文斌 于超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4-714,共11页
利用NCAR-TIEGCM计算了第23太阳活动周期间(1996—2008年)400km高度上的大气密度,并统计分析大气密度对太阳辐射指数F_(10.7)的响应.结果表明,在第23太阳活动周内,大气密度的变化趋势与太阳辐射指数F_(10.7)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大... 利用NCAR-TIEGCM计算了第23太阳活动周期间(1996—2008年)400km高度上的大气密度,并统计分析大气密度对太阳辐射指数F_(10.7)的响应.结果表明,在第23太阳活动周内,大气密度的变化趋势与太阳辐射指数F_(10.7)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大气密度在不同年份、不同月份对太阳辐射指数F_(10.7)的响应存在差异.第23太阳活动周内太阳辐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比大于4,而大气密度的极大值与极小值之比则大于10.太阳辐射低年的年内大气密度变化不到2倍,而太阳辐射高年的年内大气密度变化可达2倍甚至3倍.大气密度与F_(10.7)指数在北半球高纬的相关系数比南半球高纬的相关系数大.在低纬地区,太阳辐射高年大气密度与F_(10.7)指数的相关系数比低年的大.不同纬度上,大气密度与太阳辐射指数F_(10.7)的27天变化值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大于其与81天变化值之间的相关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层大气密度 太阳辐射指数F_(10.7) TIEGCM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太阳活动变化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郝立生 毕宝贵 姚学祥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5-270,共6页
利用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对太阳黑子相对数进行了分析,对太阳活动变化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太阳活动存在10.7a和101a的变化周期,以10.7a周期最为显著.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在1950年发生了气候突变,之后太阳活动明显加强... 利用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对太阳黑子相对数进行了分析,对太阳活动变化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太阳活动存在10.7a和101a的变化周期,以10.7a周期最为显著.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在1950年发生了气候突变,之后太阳活动明显加强,未来一段时间太阳活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太阳活动 周期分析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高能电子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晓芳 符养 +1 位作者 严卫 李就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51-1957,共7页
结合小波分析及交叉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地球同步轨道高能电子动态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结构,分析了电子通量在不同周期随着太阳风速、地磁指数D_(st)变化的具体特点.结果发现:(1)电子通量的长期变化受控于太阳风速,在太阳活动低值年,电子... 结合小波分析及交叉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地球同步轨道高能电子动态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结构,分析了电子通量在不同周期随着太阳风速、地磁指数D_(st)变化的具体特点.结果发现:(1)电子通量的长期变化受控于太阳风速,在太阳活动低值年,电子通量值高,具有明显的13.4天,27.4天及187天周期;交叉小波分析表明,电子通量的13.4天及27.4天周期受太阳风速周期变化信号的影响,187天周期变化受D_(st)指数周期变化信号的影响.(2)电子通量半年变化主要归因于太阳风的驱动作用,在每年的第100天及270左右达到两次峰值,峰值大小不对称,与D_(st)指数的谷值大小呈反比.(3)由于冕洞形成过程中的太阳风高速流影响,电子通量具有13.4及27.4天的周期,峰值水平受控于太阳风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电子 太阳风 地磁活动 小波分析 交叉小波分析
下载PDF
Multi-scale inversion of density structure from gravity anomalies in Tarim Basin 被引量:31
17
作者 HOU ZunZe YANG WenCa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399-409,共11页
Based on the power spectra of gravity anomalies in Tarim Basin, the anomalies can be decomposed to the following three components: a sub-anomaly formed mainly by the basin crystallized basement, a sub-anomaly formed m... Based on the power spectra of gravity anomalies in Tarim Basin, the anomalies can be decomposed to the following three components: a sub-anomaly formed mainly by the basin crystallized basement, a sub-anomaly formed mainly by deep sedimentary layers, and that by shallow sedimentary layers. A special wavelet transform analysis scheme and a density inversion method are designed and applied to the decomposition and inversion of gravity sub-anomalies, which are correlated with regional geology and drilling dat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ep and the shallow sub-anomalies show some relations with ancient fluid active zones. The negative density disturbances inversed from the shallow sub-anomaly are mainly caused by Mesozoic fluid active zones, whereas the negative density disturbances form the deep sub-anomalies are mainly correlated with Paleozoic fluid active zones. As the ancient fluid movement was good for formation of oil/gas fields, the multi-scale inversion methods for locating the ancient fluid movement zones seem to be helpful and valuable to oil/gas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ity anomalies wavelet transform multi-scale analysis density inversion ancient fluid active zones Tarim Basin
原文传递
太阳活动与地球表面温度变化的周期性和相关性 被引量:28
18
作者 赵新华 冯学尚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284-1292,共9页
基于太阳黑子历史数据、太阳总辐照(TSI)重构数据和实测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数据(全球、陆地、海洋),利用小波分析和交叉相关分析等方法,考察了太阳活动和地表温度变化在数百年时间尺度上的周期性及相关性.主要结果有:(1)在所考... 基于太阳黑子历史数据、太阳总辐照(TSI)重构数据和实测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数据(全球、陆地、海洋),利用小波分析和交叉相关分析等方法,考察了太阳活动和地表温度变化在数百年时间尺度上的周期性及相关性.主要结果有:(1)在所考察的时间范围内,太阳活动(包括黑子和太阳总辐照)存在4个置信度高于95%(白噪声)的主周期变化,分别为11a周期、50a周期、世纪周期和双世纪周期,全球温度存在64.3a的主周期变化,接近太阳活动的50a周期;(2)太阳活动与全球温度变化具有22,50a的显著共振周期;(3)太阳活动与地表温度长期变化的相关性高于其短期变化的相关性,以黑子为例,它与地表温度年均值的相关系数为0.31—0.35,11a滑动平均值相关系数为0.58—0.70,22a滑动平均值相关系数为0.64—0.78,太阳总辐照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高于黑子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4)太阳活动在近100年里有明显增强,它与全球温度(包括陆地、海洋)近100年的升温是一致的,太阳活动与海洋温度的相关性略高于太阳活动与陆地温度的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在百年时间尺度上对于地表温度的变化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 全球变化 小波分析 周期性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地磁活动指数与太阳活动的小波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小荧 康国发 +1 位作者 高国明 孙玉婷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4-529,共6页
根据1957—2012年的地磁指数Ap、Dst、AE和太阳活动参数(太阳黑子相对数R与太阳射电流量F10.7)数据,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地磁活动与太阳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Ap、Dst、AE指数和太阳活动参数均存在准11 a和准22 a的周期特征.Ap和AE峰... 根据1957—2012年的地磁指数Ap、Dst、AE和太阳活动参数(太阳黑子相对数R与太阳射电流量F10.7)数据,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地磁活动与太阳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Ap、Dst、AE指数和太阳活动参数均存在准11 a和准22 a的周期特征.Ap和AE峰值滞后于太阳参数峰值1~2 a;而Dst指数与太阳参数存在近似负相关的关系,但从第21太阳周起逐渐延迟于太阳参数,表明地磁活动受太阳活动影响的滞后性.此外,地磁指数峰值从第20太阳周开始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反映了地磁活动对太阳活动的响应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活动指数 太阳活动州 波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