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月影响与云南未来地震趋势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胡辉 赵洪声 和宏伟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55,共7页
详细分析了20世纪云南强震群体盛衰的天文背景,文中指出月亮白赤交角变化产生的交点潮[1]可能是影响地震长周期活动的一个原因。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以来云南的4个M≥6.7级强震活跃期有3个始发于月亮白赤交角极大年或其次年,仅第一个地... 详细分析了20世纪云南强震群体盛衰的天文背景,文中指出月亮白赤交角变化产生的交点潮[1]可能是影响地震长周期活动的一个原因。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以来云南的4个M≥6.7级强震活跃期有3个始发于月亮白赤交角极大年或其次年,仅第一个地震活跃期不是如此,所以总概率达80%。另外,无论太阳活动还是地震活动均存在11年的准周期,据此,作者利用20世纪云南历年最大地震的震级作了4组11年周期的外推,估计了下一个地震活跃期首发地震的时间和震级。综括上述2个天文条件,根据目前月亮白赤交角变化与太阳活动形势,我们认为云南下一个地震活跃期可能开始于2006/2007年,并可能持续活动至2015年,该期间将有较多M≥6.7级地震发生,将构成云南又一个地震重灾期。文中还对强震首发地点作了预测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趋势 月亮 白赤交角 太阳活动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大陆第一个大震活动幕的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胡辉 王锐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5-69,共5页
基于对 2 0世纪中国大陆 7.0级以上大地震与月亮白赤交角的变化和太阳活动的研究结果 ,根据对未来 50a (年 )月亮白赤交角的值与目前太阳活动的形势 ,提出 2 1世纪中国大陆第一个大地震活动幕可能是 2 0 0 6或 2 0 0 7~ 2 0 1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大陆 白赤交角 太阳活动 地震活动幕 天文因素
下载PDF
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林美 魏柏林 《华南地震》 1994年第3期8-15,共8页
研究了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与太阳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58.3%的M≥6.0级地震都发生在太阳活动峰年后的1~4年;应用周期图分析方法外推得出,1997年为下一个太阳活动峰年。根据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在太阳活动周期的位相... 研究了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与太阳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58.3%的M≥6.0级地震都发生在太阳活动峰年后的1~4年;应用周期图分析方法外推得出,1997年为下一个太阳活动峰年。根据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在太阳活动周期的位相分布规律,指出1998~2001年该带有发生M≥6.0级地震的可能。研究表明,广东及其邻近地区地震与太阳活动的关系较为密切,规律亦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带 地震活动性 太阳活动 东南沿海
下载PDF
高能粒子流对地震活动的可能调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罗葆荣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1995年第2期1-11,共11页
把地球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本文分析了不同地域范围的地震活动和太阳活动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域的地震活动也存在着一个大约11年的周期,这个周期可能与太阳活动的11年左右周期有关,但地震周期的峰值对应于太阳活动的下降段。它们的... 把地球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本文分析了不同地域范围的地震活动和太阳活动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域的地震活动也存在着一个大约11年的周期,这个周期可能与太阳活动的11年左右周期有关,但地震周期的峰值对应于太阳活动的下降段。它们的关系是负相关关系。本文进一步着重分析了地震活动与高速太阳风粒子流和宇宙线高能粒子流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信度水平很高的正相关。这样,我们可以推测太阳活动可能是通过调制到达地球的高能粒子流进而调制地震活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 高能粒子流 地震活动性 调制
下载PDF
地震台站新型太阳能供电系统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郭德顺 李敬 +1 位作者 赖细华 邓金 《华南地震》 201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在虎门地震综合观测站的建设中,设计了一套以太阳能为主、发电机为辅的新型供电系统,解决了工作人员日常照明及地震仪器设备的交、直流用电问题。本文主要介绍该太阳能供电系统的设计过程。
关键词 地震台站 太阳能 供电系统 逆变器
下载PDF
中国地震与太阳活动相关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樊忠玉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0-155,共6页
本文对1934年至1970年的中国地震活动,太阳耀斑活动及质子事件的历史资料进行了初步处理分析,从而发现它们无论从频数或能量变化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中国 地震活动 太阳活动 相关分析 耀斑
下载PDF
遥测地震台供电模式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希磊 张学应 +2 位作者 赵建和 尹晓明 李发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2年第5期271-274,共4页
在遥测地震台现有供电基础,利用太阳能控制器和太阳能电池板,对太阳能供电进行改造。太阳能电池方阵峰值功率为180W,蓄电池组容量为300A·h。改造完成后,台站的停电现象有所减少,防雷击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 遥测地震台 太阳能 供电模式
下载PDF
太阳能供电系统在天津测震台站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孙路强 栗连弟 +2 位作者 卞真付 郭巍 柳艳丽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4年第1期247-249,共3页
利用太阳能供电系统解决天津市部分台站无法接入交流供电的问题,对部分台供电系统进行改造,采用复合式供电模式,避免农忙或雷雨季节停电问题,以提升台网整体数据传输连续率。
关键词 太阳能 测震台站 复合式供电 连续率
下载PDF
对中国本世纪第五次大震高潮的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洪声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61-369,共9页
本文首先指出从1988年11月澜沧7.6级地震开始,中国可能已进入了本世纪的第五次大震活动高潮,并将持续到2000年左右,之后将中国划分成十余个地震带,通过各带地震活动强度起伏的节律分析以及外部环境条件的辅助论证,确定出了滇、川、藏、... 本文首先指出从1988年11月澜沧7.6级地震开始,中国可能已进入了本世纪的第五次大震活动高潮,并将持续到2000年左右,之后将中国划分成十余个地震带,通过各带地震活动强度起伏的节律分析以及外部环境条件的辅助论证,确定出了滇、川、藏、青、北疆和东北深震区是本次大震的主体活动地区,并大致给出了它们发震的时间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 地震 发震间隔 中国 太阳
下载PDF
Inverse Correlations between Daily Average Energy of Global 0.01 to 1 M Earthquakes and Solar Flux Units: Possible Source of Coupling
10
作者 David A. E. Vares Michael A. Persing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4年第12期1503-1508,共6页
The potential coupling between discrete releases of solar energy within the 2.8 GHz band and increments of seismic energy could suggest alternative mechanisms for solar-terrestrial interactions. Daily measures of Sola... The potential coupling between discrete releases of solar energy within the 2.8 GHz band and increments of seismic energy could suggest alternative mechanisms for solar-terrestrial interactions. Daily measures of Solar Flux Units (SFU) and the average energy of global earthquakes between 0.01 and 1 M for a 5 year period (2009-2013) shared about 25% of the same variance (r = -0.50). Average energies from the other successive 1 M intervals did not display the strength of this effect or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slope of the association indicated that for every 10-22 W/m2Hz1 decrease in daily SFUs, the average energy per earthquake in the 0.01 to 1 M range increased over the earth’s surface area on average by ~3 × 10-12 J/m2. The discrepancy of ~1010 in energy density was accommodated by multiplication of the solar unit by the frequency equivalent (1.39 × 1010 Hz/T) of the Bohr magneton and its intrinsic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Although the results and the convergent quantification suggest a coupling between the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fluctuations in 2.8 GHz power from the sun and the energies of the smallest magnitude earthquake activities as predicted, the presence of a third factor related to time or to the sun’s movement through space must still be accommod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AR Flux UNITS Small Magnitude EARTHQUAKES solar-seismic Equilibrium ENERGIES BOHR Magneton TRANSPOSITION
下载PDF
野外地震台站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需求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煜 《高原地震》 2017年第4期62-64,共3页
介绍野外地震台站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的需求计算方法,为野外地震台站太阳能供电系统部件的选型提供参考依据,并在青海地震台网野外地震台站太阳能供电系统建设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关键词 野外地震台站 太阳能电池板 蓄电池
下载PDF
试谈太阳能供电系统充电控制器的改进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文臣 薛志文 《山西地震》 2001年第4期6-7,10,共3页
叙述了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建设过程中 ,对镇川台太阳能供电系统进行改进的情况 ,讨论了在地震观测系统中使用太阳能供电系统应考虑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指出 ,根据地域、气候等条件合理设计太阳能电池的容量 ,合理设置... 叙述了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建设过程中 ,对镇川台太阳能供电系统进行改进的情况 ,讨论了在地震观测系统中使用太阳能供电系统应考虑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指出 ,根据地域、气候等条件合理设计太阳能电池的容量 ,合理设置控制器的浮充电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地震台网 太阳能 日照 充电控制器 浮充电流 供电系统
下载PDF
祁连山中东段中强地震发生的天文气象条件
13
作者 周民都 郭增建 +1 位作者 许中秋 范兵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5-157,165,共4页
对近20年来发生在祁连山中东段的7个中强地震发震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中东段中强地震基本上发生在节气附近,且多在一个月的上旬或下旬;地震发生前后天气比较冷;地震均发生在太阳活动的峰年或谷年附近.
关键词 祁连山中东段 中强地震 节气 天气 太阳活动
下载PDF
基于无人值守地震台站太阳能供电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鹏 汪善盛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79-1384,共6页
地震台站分布范围广,因此为保障地震监测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建立无人值守智能供电控制系统保障地震监测台站长期连续监测运行。拟设计无人值守智能供电控制系统,通过光伏太阳能供电系统为设备正常运行提供电源保障,并对供电系统运行状态... 地震台站分布范围广,因此为保障地震监测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建立无人值守智能供电控制系统保障地震监测台站长期连续监测运行。拟设计无人值守智能供电控制系统,通过光伏太阳能供电系统为设备正常运行提供电源保障,并对供电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无线4G实现对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值守 地震台站 太阳能 供电控制 实时监测
下载PDF
光热电站长轴多级熔盐泵模态抗震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永 程道俊 +3 位作者 王德忠 张继革 胡耀钰 冉红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8-155,170,共9页
太阳能光热电站熔盐泵(文中简称熔盐泵)结构特殊、运行环境恶劣,对安全和性能要求很高,模态计算、抗震分析是熔盐泵安全评定的重要环节。使用ANSYS WORKBENCH平台,在充分考虑自重、熔盐泵附加质量、平台约束刚度矩阵等因素的条件下计算... 太阳能光热电站熔盐泵(文中简称熔盐泵)结构特殊、运行环境恶劣,对安全和性能要求很高,模态计算、抗震分析是熔盐泵安全评定的重要环节。使用ANSYS WORKBENCH平台,在充分考虑自重、熔盐泵附加质量、平台约束刚度矩阵等因素的条件下计算不同熔盐液位工况下熔盐泵的模态特性以及对核电安全停堆级地震(SSE)的响应情况,并采用核电行业抗震标准完成分析评定。研究结果表明:熔盐泵在不同液位工况下的模态特性均能较好地满足避免共振的要求;在SSE级地震响应中末节排水管应力较大,是熔盐泵设计开发中须要重点关注的地方。填补了国内太阳能光热电站熔盐泵模态、抗震研究的空白,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 抗震 熔盐泵 有限元 太阳能光热电站
下载PDF
数字化地震监测仪器防雷改造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水军 邓金 +1 位作者 张印爱 张才剑 《河南科技》 2019年第20期49-51,共3页
2010年以来,信宜地震台数字化地震监测仪器多次遭受雷击,为了防止雷击,人们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研究表明,在雷击危害较大的地区,日常可以采用太阳能光伏系统供电,遭遇连续阴雨天时,利用可远程控制的市电给蓄电池组充电,给地震仪器等直... 2010年以来,信宜地震台数字化地震监测仪器多次遭受雷击,为了防止雷击,人们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研究表明,在雷击危害较大的地区,日常可以采用太阳能光伏系统供电,遭遇连续阴雨天时,利用可远程控制的市电给蓄电池组充电,给地震仪器等直流负载供电,以有效解决设备遭受雷击的问题,提高地震观测数据的连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地震监测仪器 防雷改造 太阳能光伏系统 直流负载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台站智能供电管理系统在北武当地震观测站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安凯杰 程冬焱 +1 位作者 李惠玲 穆慧敏 《山西地震》 2022年第3期43-46,51,共5页
通过对离石北武当地震观测站供电系统改造前后观测数据的分析,对比各套形变仪器在运行稳定性,数据连续率、有效率及观测数据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得出,改造后的仪器系统整体优于改造前,能明显提高仪器运行连续率及数据稳定性,具备远程控制... 通过对离石北武当地震观测站供电系统改造前后观测数据的分析,对比各套形变仪器在运行稳定性,数据连续率、有效率及观测数据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得出,改造后的仪器系统整体优于改造前,能明显提高仪器运行连续率及数据稳定性,具备远程控制等功能。供电系统改造经验可为无人值守台站在供电方案改进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台站 供电系统 太阳能 智能电源
下载PDF
无人值守测震台站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大业 《山西地震》 2016年第1期13-15,共3页
我国测震台站大多数地处偏远山区,电网覆盖面有限,解决台站设备供电问题势在必行。文章结合山西省风能及太阳能资源的分布情况,提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供电方式,并根据山西省内测震台站所用设备情况,设计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以解决无人值... 我国测震台站大多数地处偏远山区,电网覆盖面有限,解决台站设备供电问题势在必行。文章结合山西省风能及太阳能资源的分布情况,提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供电方式,并根据山西省内测震台站所用设备情况,设计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以解决无人值守台站设备的供电问题。该系统既可提高台站设备供电的可靠性,又实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震台站 风光互补 供电系统
下载PDF
地震勘探中“串感应”产生原因分析及处理
19
作者 赵杰 康旭鹏 +3 位作者 燕想吉 李恒 王荣 靳恒杰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2年第2期90-92,共3页
一种“串感应”严重影响中东某项目采集资料的质量。为了尽快找出“串感应”发生的原因并去除其对地震资料的影响,对“串感应”的发生频次、时间、位置、噪音频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是由于特定类型的太阳能充电板控制器在雷电天气条件... 一种“串感应”严重影响中东某项目采集资料的质量。为了尽快找出“串感应”发生的原因并去除其对地震资料的影响,对“串感应”的发生频次、时间、位置、噪音频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是由于特定类型的太阳能充电板控制器在雷电天气条件下发生故障,使检波器受到电磁干扰造成。替换掉充放电控制器后,强“串感应”现象未再出现。该“串感应”现象的表现、特征和产生原因分析过程可对类似的野外采集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感应 电磁干扰 地震资料 太阳能板
下载PDF
太阳静日电流焦点变化与地震活动带的关系
20
作者 张鹏宇 孙杨轶 陈界宏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年第S01期274-276,共3页
1研究背景太阳静日(Solar quiet,Sq)电流系统位于电离层约100 km高度的E层中,是大气潮汐与地球磁场耦合的所产生的一种电流系统,在北半球为逆时针涡旋电流。Sq电流是造成地面磁场产生日变化的主要原因。Duma和Ruzhin(2003)的研究结果表... 1研究背景太阳静日(Solar quiet,Sq)电流系统位于电离层约100 km高度的E层中,是大气潮汐与地球磁场耦合的所产生的一种电流系统,在北半球为逆时针涡旋电流。Sq电流是造成地面磁场产生日变化的主要原因。Duma和Ruzhin(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Sq电流变化和地震活动变化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这也适用于区域长期的地震变化和长期活动。Liu等(2020)发现,2011年日本东北大地震(MW 9.0)与Sq电流正异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静日电流 地磁场变化 Sq焦点 地震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