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度、pH和规格对尖紫蛤(Soletellin aacuta)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黄洋 黄海立 +2 位作者 林国游 孙成波 刘志刚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0-125,共6页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进行了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研究。结果表明,盐度和pH对不同规格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明显。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与盐度之间的关系可分别用二次多项式OR=-c1+d2S-d3S2,NR=c2+d4S-d5S2表示,在盐度1...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进行了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研究。结果表明,盐度和pH对不同规格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明显。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与盐度之间的关系可分别用二次多项式OR=-c1+d2S-d3S2,NR=c2+d4S-d5S2表示,在盐度10时耗氧率和排氨率达到最大值,当盐度超过10时反而下降;pH6.4—8.4时,3种规格尖紫蛤的单位体质量耗氧率和排氨率随pH升高而增强,pH大于8.4时耗氧率和排氨率降低。盐度2—18时,不同规格的尖紫蛤个体O:N值为:8.319—14.840,平均为11.476,在14时O:N出现峰值;pH6.4—9.4时,不同大小的尖紫蛤个体O:N值为:2.377—11.502,平均为8.547,在8.4时O:N出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紫蛤 盐度 PH 耗氧率 排氨率
下载PDF
温度和盐度分别对尖紫蛤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洋 黄海立 +1 位作者 吕广煊 刘志刚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7-122,共6页
在水温17-32℃(盐度16)、盐度2-23(水温27℃)的范围内采用渐变法进行温、盐度对尖紫蛤(Soletellina acuta Cai et zhuang)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是:(1)孵化水温27℃,盐度17,历时980min左右尖紫蛤胚胎发育至直线铰合期;(... 在水温17-32℃(盐度16)、盐度2-23(水温27℃)的范围内采用渐变法进行温、盐度对尖紫蛤(Soletellina acuta Cai et zhuang)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是:(1)孵化水温27℃,盐度17,历时980min左右尖紫蛤胚胎发育至直线铰合期;(2)尖紫蛤胚胎发育适宜温度范围为23.1~31.2℃,最适温度范围为25.0~29.9℃,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孵化水温(x)与孵化时间(y)存在着多项式函数关系:Y=3.6111x2-224.28x+4393.6(R2=0.9882);(3)尖紫蛤胚胎发育的最低和最高临界盐度分别为8和23,适宜盐度范围11~20,最适宜的盐度范围14-17;(4)温度或盐度超过其适宜范围时,孵化率明显下降或幼虫畸形率明显增大。研究结果补充了对尖紫蛤胚胎发育生境因子的需求认识,对开展尖紫蛤人工繁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紫蛤(soletellina acuta CAI ET Zhuang) 胚胎发育 温度 盐度
下载PDF
盐度、pH和规格对尖紫蛤滤水率、摄食率、吸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洋 黄海立 +2 位作者 邓乐平 孙成波 刘志刚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42-47,共6页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对尖紫蛤的滤水率、摄食率和吸收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度为2~18时,3种规格尖紫蛤的滤水率和摄食率先升后降,在盐度10.50~12.10内滤水率和摄食率出现最大值,最佳摄食盐度为11.41~12.10;pH在6.4~9.4时,3种规...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对尖紫蛤的滤水率、摄食率和吸收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度为2~18时,3种规格尖紫蛤的滤水率和摄食率先升后降,在盐度10.50~12.10内滤水率和摄食率出现最大值,最佳摄食盐度为11.41~12.10;pH在6.4~9.4时,3种规格尖紫蛤的滤水率和摄食率先升后降,在pH为8.23~8.45内滤水率和摄食率出现最大值,尖紫蛤最佳摄食的pH为8.23~8.28。尖紫蛤的吸收率与盐度的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紫蛤 盐度 PH 滤水率 摄食率 吸收率
下载PDF
尖紫蛤壳顶幼虫适宜饵料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银环 许理 +2 位作者 黄海立 黄洋 刘志刚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40,共5页
为了研究尖紫蛤壳顶幼虫适宜饵料种类和投喂浓度,选用5组微藻做为饵料,研究其对尖紫蛤(Soletellina acuta Cai et Zhuang)壳顶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5组微藻分别是A组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 sp.),B组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 为了研究尖紫蛤壳顶幼虫适宜饵料种类和投喂浓度,选用5组微藻做为饵料,研究其对尖紫蛤(Soletellina acuta Cai et Zhuang)壳顶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5组微藻分别是A组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 sp.),B组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C组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亚心形扁藻,D组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亚心形扁藻,E组小球藻(Chlorella sp.)+亚心形扁藻。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A组饵料效果为最好;B组和C组的饵料效果次之,E组和D组的饵料效果较差;不同饵料种类下,A组壳顶幼虫有最大生长和存活率;不同饵料浓度下,A组的最适投喂浓度是12 000个/(mL.d),C组的最适投喂浓度是5 000+5 000个/(mL.d)。A组和C组获得了较高的生长速率和成活率,可做为尖紫蛤壳顶幼虫适宜的饵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尖紫蛤 壳顶幼虫
下载PDF
尖紫蛤体质量和海水温度对其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洋 黄海立 +2 位作者 李东 孙成波 刘志刚 《热带生物学报》 2013年第1期11-16,共6页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对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6~32℃时,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与体质量呈负相关的幂函数关系,可分别表示为OR=aW-b和NR=cW-b,其中b的取值范围为0.488~0.874,平均值为0.620;a的取值范围为...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对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6~32℃时,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与体质量呈负相关的幂函数关系,可分别表示为OR=aW-b和NR=cW-b,其中b的取值范围为0.488~0.874,平均值为0.620;a的取值范围为0.362~1.371;d的取值范围为0.454~0.747,平均值为0.591;c的取值范围为44.678~121.158。在16~32℃时,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指数函数OR=c1ed1T表示,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32℃时达到峰值,当温度超过32℃时,耗氧率下降。在16~36℃时,尖紫蛤的排氨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二次多项式NR=-c2+d2T-d3T2表示,在28℃时排氨率达到峰值。尖紫蛤呼吸Q10值的范围为0.547~3.660,排泄Q10值的范围为0.235~2.515,水温对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均显著。尖紫蛤的呼吸氧原子数与排出的氨态氮原子之比O∶N值的范围为4.312~21.874,各种规格的尖紫蛤O∶N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紫蛤 体质量 温度 耗氧率 排氨率
下载PDF
20月龄尖紫蛤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陈亭君 何旭盟 +1 位作者 申玉春 栗志民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23-29,共7页
【目的】了解尖紫蛤(Soletellina acuta)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测量120个20月龄人工养殖的尖紫蛤,以壳形态性状壳长X1、壳高X2、壳宽X3为自变量,体质量性状活体质量mL和软体质量mM为因变量建立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 【目的】了解尖紫蛤(Soletellina acuta)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测量120个20月龄人工养殖的尖紫蛤,以壳形态性状壳长X1、壳高X2、壳宽X3为自变量,体质量性状活体质量mL和软体质量mM为因变量建立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壳形态性状与活体、软体质量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极显著性水平(P<0.01),壳长和壳宽是决定尖紫蛤活体质量的主要因素,而壳长和壳高是决定尖紫蛤软体质量的主要因素。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得到最优回归方程:mL=-62.105+0.647 X1+0.726 X2+0.779 X3、mM=-26.116+0.240 X1+0.439 X2+0.322 X3,回归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20月龄尖紫蛤壳壳长是和壳宽、壳长和壳高分别是决定尖紫蛤活体质量、软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尖紫蛤的选择育种提供形态学证据,可首选壳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紫蛤 形态性状 体质量性状 回归方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