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sting of separating catalyst from resid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slurry by 10 mm hydrocyclones
1
作者 ZHOU Ping BAI Zhi-shan ZHANG Yan-hong YANG Qiang MA Ji WANG Hua-lin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07年第1期63-67,共5页
关键词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 水力旋流器 测试解决方案 电催化剂 油分离 入口流量 分离效率 工业侧线
下载PDF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LIQUID-SOLID FLOW IN A HYDROCYCLONE 被引量:24
2
作者 WANG Li-yang ZHENG Zhi-chu WU Ying-xiang GUO Jun ZHANG Jun TANG Chi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3期408-414,共7页
Hydrocyclones are widely used in industry, of which the geometrical design using CFD techniques is gaining more popularity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study, the Euler-Euler approach and the Reynolds stress model are app... Hydrocyclones are widely used in industry, of which the geometrical design using CFD techniques is gaining more popularity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study, the Euler-Euler approach and the Reynolds stress model are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liquid-solid flowfield in a hydrocyclone. The methodology is validated by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experimental data and numerical results. Within the research range, the simul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liquid-solid separation mainly occurs in the conical segment, and increasing conical height or decreasing cylindrical height helps to improve the grade efficiencies of solid particles. Based on these results, two of the same hydrocyclones are designed and installed in series to establish a liquid-solid separation system. Many experiments are then conduct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n which the effects of the water cut and the second hydrocyclone on the separation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also confirm that smaller solid particles are more susceptible to the inlet conditions, and the second hydrocyclone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as the water cut redu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cyclone liquid-solid flow MODEL EFFICIENCY
原文传递
液-固微旋流分离技术脱除水中催化剂颗粒 被引量:7
3
作者 孙保全 夏季 +1 位作者 吕文杰 杨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73-2177,共5页
回顾了某化工装置中急冷水夹带催化剂颗粒的危害及现阶段国内对含微细固体颗粒废水的分离方法,通过对急冷水特点的分析以及各种分离方法的比较,提出采用一级澄清二级浓缩的两级微旋流分离技术脱除急冷水中的催化剂的方法;阐述了微旋流... 回顾了某化工装置中急冷水夹带催化剂颗粒的危害及现阶段国内对含微细固体颗粒废水的分离方法,通过对急冷水特点的分析以及各种分离方法的比较,提出采用一级澄清二级浓缩的两级微旋流分离技术脱除急冷水中的催化剂的方法;阐述了微旋流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及设备结构;介绍了整个分离系统的运行情况。根据装置的操作特点,通过对操作方法的优化,使分离效率达到72%,有效地脱除了急冷水中的催化剂,成功实现了液-固微旋流分离技术在工业化煤化工装置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冷水 催化剂 -固微旋流分离 煤化工
下载PDF
固-液-液三相水力旋流器内部固相颗粒受力分析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广东 邓松圣 +1 位作者 张福伦 王大魏 《广东化工》 CAS 2010年第2期35-36,共2页
在进料浓度较低时,固相颗粒之间距离较大,相互之间的作用以及影响极微,颗粒的分离可以通过对其施加一个外力,将其往器壁方向推,这样就完成了固-液-液三相的分离。这个外即惯性离心力的大小很容易得到,但颗粒所受流体介质阻力则很难得到... 在进料浓度较低时,固相颗粒之间距离较大,相互之间的作用以及影响极微,颗粒的分离可以通过对其施加一个外力,将其往器壁方向推,这样就完成了固-液-液三相的分离。这个外即惯性离心力的大小很容易得到,但颗粒所受流体介质阻力则很难得到。文章文通过研究对对旋流器内部固相颗粒进行了受力分析并从理论上对细颗粒易受参数影响的原因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分离原理 受力分析 水力旋流器
下载PDF
旋流器固-液分离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喻九阳 孟观林 +5 位作者 彭康 汪威 张思奥 林纬 徐建民 王家全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207-211,共5页
为研究旋流器固-液分离性能,采用欧拉模型与离散相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旋流器内部流场特征和分离效率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砂粒粒径大于10μm时主要分布在外旋流场;入口流量为9 m~3/h时,旋流器的分离效率最大;砂粒粒径>30μm时,... 为研究旋流器固-液分离性能,采用欧拉模型与离散相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旋流器内部流场特征和分离效率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砂粒粒径大于10μm时主要分布在外旋流场;入口流量为9 m~3/h时,旋流器的分离效率最大;砂粒粒径>30μm时,旋流器分离效率趋近于100%,粒径为40μm时分离效率达到最大为97.5%;砂粒浓度由1 g/m~3增至8 g/m~3时,粒径为10μm的砂粒分离效率增加了9.7%,砂粒浓度为10 g/m~3时,旋流器分离效率下降。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旋流器的最优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器 -液分离 数值计算
下载PDF
双锥旋流分离器内固-液分离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崔瑞 王光辉 李茂林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1,共6页
为了进一步认识双锥旋流分离器的固-液分离过程.利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多相流模型对直径100mm双锥旋流分离器内粒径为5~50μm的颗粒的分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比较模拟所得颗粒的分离效率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表明:粒径为5μm... 为了进一步认识双锥旋流分离器的固-液分离过程.利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多相流模型对直径100mm双锥旋流分离器内粒径为5~50μm的颗粒的分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比较模拟所得颗粒的分离效率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表明:粒径为5μm的颗粒进入内旋流后紧靠空气芯快速上升;粒径为25μm的颗粒进入内旋流后上升速度较慢,且在上升过程中逐渐远离空气芯;粒径为50μm的颗粒偶有进入内旋流的现象,但最终仍从底流排出;颗粒在分离器内的分布规律是.颗粒越小越趋向于分布于整个分离器内,随着粒径的增大,颗粒的分布先后出现浓度偏移及空间偏移,颗粒越大越趋向于分布于壁面附近及锥底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锥旋流分离器 -液分离 计算流体力学:多相流
下载PDF
新型导流式固-液旋流分离器流场的数值模拟
7
作者 漆磊 宛西原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72-76,92,共6页
针对新型固-液旋流分离器实际操作中的相关问题,阐述固-液旋流分离器分离机理,使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及前处理软件Gambit对新型固-液旋流分离器进行三维建模、分块网格划分和迭代计算。设计能够有效缓解循环流破坏性影响的导流板... 针对新型固-液旋流分离器实际操作中的相关问题,阐述固-液旋流分离器分离机理,使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及前处理软件Gambit对新型固-液旋流分离器进行三维建模、分块网格划分和迭代计算。设计能够有效缓解循环流破坏性影响的导流板这一特殊结构,结合欧拉多相流分析法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旋流分离理论,计算得到流场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粒子轨迹分布等规律。结果表明,新型导流式固-液旋流分离器对直径在5μm以上的颗粒能够较好地分离;对旋流分离器上柱段压力损失严重的情况应从旋流分离器设计方面予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一液旋流分离器 数值模拟 Fluent软件 标准k-ε模型
下载PDF
水力旋流除砂器内液-固两相流动试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5
8
作者 崔岩 王建军 +1 位作者 孙茂生 金有海 《石油机械》 2015年第11期123-128,共6页
海上油田注水工艺中, 水力旋流除砂器除砂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过滤器的正常运转.鉴于此, 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对TP-II-250 型水力旋流除砂器内液?固两相流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RSM 模型和DPM 模型用于模拟液相湍流流动和固相... 海上油田注水工艺中, 水力旋流除砂器除砂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过滤器的正常运转.鉴于此, 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对TP-II-250 型水力旋流除砂器内液?固两相流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RSM 模型和DPM 模型用于模拟液相湍流流动和固相流动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压降随着进料流量的增加而增加, 流体流动与壁面的摩擦以及短路流现象是造成压损的2 个重要原因; 切向速度和轴向速度是影响水力旋流除砂器颗粒分离的2 个主要流速分量; TP-II-250 型水力旋流除砂器能将70 μm 以上的颗粒全部捕集, 并且颗粒粒径越小, 越容易逃逸, 但是对于微小颗粒而言, 由于发生团聚和附着作用, 其分离效率也能达到较高; 除砂效率随着入口进料流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进料流量范围为56~62 m^3 / h 时, 除砂效率最高.所得成果为水力旋流除砂器更好地应用于海上油田注水工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注水工艺 水力旋流除砂器 -固两相流动 试验研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THE SOLUBILITIES OF 2,4-DICHLOROBENZALDEHYDE IN ORGANIC SOLVENTS 被引量:2
9
作者 黑恩成 刘洪来 +2 位作者 沈建刚 孙建兰 胡英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4-41,共8页
Solubilities of 2,4-dichlorobenzaldehyde in five single organic solvents,namely,n-propanol,n-butanol.cyclohexane,chloroform and dichloromethane as well as in two mixed solvents,namely,cyclohexane-acetone and cyclohexa... Solubilities of 2,4-dichlorobenzaldehyde in five single organic solvents,namely,n-propanol,n-butanol.cyclohexane,chloroform and dichloromethane as well as in two mixed solvents,namely,cyclohexane-acetone and cyclohexane n-butanol,have been measured.These data are correlated withWilson,NRTL and UNIQUAC activity coefficient models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process design inthe purification of 2,4-dichlorobenzaldehy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UBILITY solid liquid EQUILIBRIUM thermal analysis 2.4- dichlotobenzaldehyde
下载PDF
旋液分离器的设计
10
作者 郑世富 黄佩佩 +2 位作者 黄子威 易元刚 祝志尧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3年第11期99-101,共3页
旋液分离器是一种通过离心力的原理,将混合液中固相和液相分离,从而达到增稠作用的设备,为某锂盐厂设计了一旋液分离器,用于氢氧化锂晶浆的增稠,经过实验,原晶浆浓度增稠一倍,达到了设计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固液分离 旋液分离器 设计
下载PDF
水力旋流器固体颗粒运动行为的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志斌 陈文梅 +1 位作者 褚良银 王升贵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7-60,56,共5页
通过对旋流器内固体颗粒的受力分析,提出固体颗粒精确运动轨迹结构是由确定性的径向力、轴向力以及不确定性的随机力所决定,并对固体颗粒存在的随机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固体颗粒与液体的跟随性,认为在强湍流情况下,颗粒... 通过对旋流器内固体颗粒的受力分析,提出固体颗粒精确运动轨迹结构是由确定性的径向力、轴向力以及不确定性的随机力所决定,并对固体颗粒存在的随机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固体颗粒与液体的跟随性,认为在强湍流情况下,颗粒除在径向方向的运动有别于液体介质外,在轴向与切向也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与颗粒粒度大小、密度、流体性质以及湍流强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器 固体颗粒 随机运动 固液跟随性
下载PDF
细颗粒分离水力旋流器的结构设计及试验 被引量:21
12
作者 蒋明虎 蒋巍 +2 位作者 张国云 张勇 王学佳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0,共3页
为实现油田污水中细小颗粒杂质的分离,设计了固-液水力旋流器的主要结构参数,包括主直径、开口直径、溢流管伸入长度、旋流腔长度及锥度,并分析了流量Qi、分流比 F对压力降的影响. 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固-液水力旋流器具有良好的... 为实现油田污水中细小颗粒杂质的分离,设计了固-液水力旋流器的主要结构参数,包括主直径、开口直径、溢流管伸入长度、旋流腔长度及锥度,并分析了流量Qi、分流比 F对压力降的影响. 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固-液水力旋流器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在处理量为3.48 m3/h时,脱水率可达9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固液分离 结构设计 脱水率
下载PDF
溢流管结构对三相分离器分离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赵立新 王羕 +3 位作者 罗雅君 车鑫 张勇 成庆林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5,共5页
针对柱状气-液-固三相旋流分离器(GLSC)内部复杂的流场分布,借助CFD软件,研究了溢流口处气相体积分数和侧向出口处固相体积分数的分布趋势。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GLSC的气相、固相分布特点,分析了结构参数中溢流管直径Do和溢流管伸... 针对柱状气-液-固三相旋流分离器(GLSC)内部复杂的流场分布,借助CFD软件,研究了溢流口处气相体积分数和侧向出口处固相体积分数的分布趋势。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GLSC的气相、固相分布特点,分析了结构参数中溢流管直径Do和溢流管伸入长度Lo对GLSC分离性能的影响。在试验过程中,验证了结构参数的改变对于GLSC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入口流量为1.1m3/h时,该GLSC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固 旋流器 分离性能
下载PDF
基于黄河水泥沙分离的水力旋流器的溢流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龚俊 刘晶 +2 位作者 辛舟 侯运丰 石建繁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54,共3页
从理论出发,通过影响溢流固相浓度的两大因素底流固相浓度和分流比所进行的对比实验,定性地总结出了溢流固相浓度的变化规律,以便提高黄河水泥沙分离过程中水力旋流器的溢流性能.实验分析表明,在黄河水泥沙分离过程中,寻求最优的底流口... 从理论出发,通过影响溢流固相浓度的两大因素底流固相浓度和分流比所进行的对比实验,定性地总结出了溢流固相浓度的变化规律,以便提高黄河水泥沙分离过程中水力旋流器的溢流性能.实验分析表明,在黄河水泥沙分离过程中,寻求最优的底流口直径是提高水力旋流器性能最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固液分离 压力变化 分流比 浓度
下载PDF
黄河水泥沙分离用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永平 龚俊 刘晶 《排灌机械》 2006年第5期33-35,共3页
在模拟黄河水泥沙分离试验装置上,改变底流口直径、进口压力、进口物料浓度以及进口物料颗粒粒度分布等参数,进行了正交对比试验.通过对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溢流口悬浮液进行粒级效率分析,定性地总结出旋流器的某些结构和操作参数对分离效... 在模拟黄河水泥沙分离试验装置上,改变底流口直径、进口压力、进口物料浓度以及进口物料颗粒粒度分布等参数,进行了正交对比试验.通过对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溢流口悬浮液进行粒级效率分析,定性地总结出旋流器的某些结构和操作参数对分离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效率与进料口颗粒分布有关;在进料口悬浮液固相颗粒粒级分布相同的情况下,进料口压力和底流口直径的变化同样对分离效率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固液分离 分离效率
下载PDF
液固旋流器分离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立洋 郑之初 +2 位作者 郭军 张军 唐驰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27,共4页
对分离效率与液相流速、油水比例和旋流器级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通过受力分析从理论上对细颗粒易受参数影响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根据量纲分析和实验数据得到了分离效率与Re数和St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液固旋... 对分离效率与液相流速、油水比例和旋流器级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通过受力分析从理论上对细颗粒易受参数影响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根据量纲分析和实验数据得到了分离效率与Re数和St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液固旋流器的现场应用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分离器 液固分离 分离效率 量纲分析
下载PDF
旋流分离器在控制暴雨径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储金宇 李微 李维斌 《排灌机械》 2008年第4期57-60,共4页
为了改善镇江市水质环境,减少面源污染,在排水管网中安置水力旋流器,在梅雨季节进行现场试验.从产流后分时间间隔对进口和出口水质进行采样,检测总氮、总磷、SS、浊度、pH、COD这5个水质指标.经分析发现,污染物浓度峰值稍后于降雨量峰值... 为了改善镇江市水质环境,减少面源污染,在排水管网中安置水力旋流器,在梅雨季节进行现场试验.从产流后分时间间隔对进口和出口水质进行采样,检测总氮、总磷、SS、浊度、pH、COD这5个水质指标.经分析发现,污染物浓度峰值稍后于降雨量峰值,在产流后20 min内,ω(SS)从56.8 mg/L上升至203.9 mg/L,ω(COD)从69.2 mg/L上升至135.2 mg/L,浊度从49上升至128,管路中水体的水质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水质比较稳定且污染物较少.出口处ω(SS)平均为52.9 mg/L,ω(COD)平均为63.2 mg/L,浊度平均为45,对这3个指标的去除率高达75%.总氮在径流初期先下降,后略有上升.总磷改变幅度较小.氮磷去除率不高,但是出水也均达到排放标准.此水力旋流器可以较好地控制暴雨径流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器 暴雨径流 固液分离 水质分析 分离效率
下载PDF
锥角对导叶式旋流器分离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凯 王振波 +2 位作者 金有海 孙治谦 侯胜超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84,共5页
在其它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对锥角为5°、7°和10°的导叶式固液分离旋流器的分离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7°锥角旋流器总分离效率最高、压降较低;锥角不同,对不同粒径的固体颗粒... 在其它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对锥角为5°、7°和10°的导叶式固液分离旋流器的分离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7°锥角旋流器总分离效率最高、压降较低;锥角不同,对不同粒径的固体颗粒的分离效率不同;随着锥角的减小,旋流器对悬浮物颗粒的分离效率呈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角 固液分离 导叶式旋流器
下载PDF
黄河水泥沙分离用水力旋流器的溢流颗粒中位径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永平 龚俊 刘晶 《排灌机械》 2007年第3期34-37,共4页
应用水力旋流器进行黄河水泥沙分离时,溢流口悬浮液的颗粒粒度分布和平均粒径的大小是评价水力旋流器分离性能的重要指标。在模拟黄河水泥沙分离试验中,通过改变旋流器某些结构和操作参数,进行正交对比试验,然后对不同试验条件下溢流的... 应用水力旋流器进行黄河水泥沙分离时,溢流口悬浮液的颗粒粒度分布和平均粒径的大小是评价水力旋流器分离性能的重要指标。在模拟黄河水泥沙分离试验中,通过改变旋流器某些结构和操作参数,进行正交对比试验,然后对不同试验条件下溢流的颗粒进行中位径分析,定性地总结出旋流器的某些结构和操作参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进料口悬浮液中位径为3.5μm时,进口压力高于0.06 MPa,分离产品的中位径才明显减小。进口压力从0.06 MPa升至0.07 MPa时,分离产品的中位径下降了65.6%。当进口压力大于0.07 MPa时,分离产品的中位径变化不明显。当进料口悬浮液中位径等于3μm,进口压力为0.05 MPa时,底流口直径从14mm升至16 mm,分离产品的中位径下降了6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固液分离 粒度分布 中位径
下载PDF
镇江市雨水径流水质分析与旋流分离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勇强 厉晶晶 杨飚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9,共3页
水力旋流器在暴雨径流污染控制中的应用是一项新技术。通过分析镇江市城市暴雨径流,发现城市地表降雨径流污染物浓度较高,COD与SS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控制SS可以有效减少COD的排放量。通过实验室模拟降雨初期雨水,并利用水力旋流器去... 水力旋流器在暴雨径流污染控制中的应用是一项新技术。通过分析镇江市城市暴雨径流,发现城市地表降雨径流污染物浓度较高,COD与SS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控制SS可以有效减少COD的排放量。通过实验室模拟降雨初期雨水,并利用水力旋流器去除其固态污染物,实验结果表明去除率均在70%以上,可有效地控制暴雨径流中的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分离 暴雨径流 固液分离 分离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