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ication, evolution and geological indications of solid bitumen in shales: A case study of the first member of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Songliao Basin, NE China
1
作者 LIU Bo WANG Liu +4 位作者 FU Xiaofei HUO Qiuli BAI Longhui LYU Jiancai WANG Boya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3年第6期1345-1357,共13页
On the basis of sorting out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solid bitumen (SB) in shales and taking organic-rich shales in the first member of the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the Songliao Basin as an example, the def... On the basis of sorting out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solid bitumen (SB) in shales and taking organic-rich shales in the first member of the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the Songliao Basin as an example,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occurrence and evolution path of SB are systemtically studied, and the indicative significance of SB reflectance (Rob) on maturity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servoir space are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 of primary maceral types is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the different evolution paths of SB. Most of the pre-oil bitumen is in-situ SB with only a small amount being of migrated SB, while most of the post-oil bitumen and pyrobitumen are migrated SB. From the immature to early oil maturity stage, bituminite, vitrinite, and inertinite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SB based on their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under reflected light, and alginite can be differentiated from SB by their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Und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in-situ SB and migrated SB can be effectively identified. Rob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increasing vitrinite reflectance (Ro), as a result of a decrease of aliphatic structure and the enhancement of aromatization of SB. Within the oil window three types of secondary pores may develop in SB, including modified mineral pores, devolatilization cracks and bubble holes. At a high maturity stage spongy pores may develop in pyrobitume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ombined with in-situ SEM-Raman spectroscopy can further reveal the structral inform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SB, thus providing crucial data for understanding for understanding OM migration paths, dynamics, and distances at micro-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solid bitumen reflectance primary maceral difference solid bitumen evolution path reservoir space Songliao basin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下载PDF
Genesis of the Sinian Solid Bitumen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Anyue Gas Field of the Sichuan Basin
2
作者 LIANG Jiaju XU Fanghao +3 位作者 YUAN Haifeng XIAO Yao LIANG Feng BAI Chengg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921-1922,共2页
Objective Bitumen is generally associated with oil and gas, which was originally used as an indicator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s. With the progress of organic geochemical measuring and testing techniques, bitumen, esp... Objective Bitumen is generally associated with oil and gas, which was originally used as an indicator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s. With the progress of organic geochemical measuring and testing techniques, bitumen, especially solid bitumen sampled from reservoirs, has been prove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volution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s. The Sinian cores collected from the Anyue gas field contain abundant pores, vugs and fractures, which are filled with a mass of solid bitumen of two epochs and dolomite in between. This work focu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generations of bitumen and the genesis, in an effort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the Sinian gas accumulation in the Anyue gas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sis of the Sinian solid bitumen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Anyue Gas Field of the Sichuan basin
下载PDF
Mechanism of Solid Bitumen in SilurianSandstones of Tarim Basin
3
作者 Zhang Jinglian(Northwest Institute of Geology,CNPC)Zhu Bingquan(Institute of Geochemisc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Oil & Gas》 CAS 1997年第4期210-211,共2页
关键词 solid bitumen basin isotopes
下载PDF
Effects of abnormally high heat stress on petroleum in reservoir——An example from the Tazhong 18 Well in the Tarim Basin 被引量:5
4
作者 ZHU DongYa1, JIN ZhiJun1, HU WenXuan2 & ZHANG XueFeng3 1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Institute,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oration, Beijing 100083, China 2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3 School of Resource and Inform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8年第4期515-527,共13页
An igneous intrusion of 94m thick was discovered intruding into the Silurian sandstone from Tazhong 18 Well. The petroleum previously preserved in the Silurian sandstone reservoir was altered into black carbonaceous b... An igneous intrusion of 94m thick was discovered intruding into the Silurian sandstone from Tazhong 18 Well. The petroleum previously preserved in the Silurian sandstone reservoir was altered into black carbonaceous bitumen by abnormally high heat stress induced by the igneous intrusion. The reflec-tance of the carbonaceous bitumen reaches as high as 3.54%, indicating that the bitumen had evolved into a high thermal evolution level. Similar to the Silurian samples from the neighboring Tazhong 11, Tazhong 12, Tazhong 45 and Tazhong 47 wells, the distribution of C27, C28 and C29 steranes of the car-bonaceous bitumen is still "V" -shaped and can still be employed as an efficient parameter in oil source correlation. The "V" -shaped distribution indicates that the hydrocarbons from the Tazhong 18 and the neighboring wells were all generated from the Middle-Upper Ordovician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However, the oil source correlation parameters associated with and terpanes had been changed greatly by the high heat stress and can no longer be used in oil source correlation. The δ 13C values of the pe-troleum from the neighboring wells are between -32.53‰ and -33.37‰, coincident with those of the Paleozoic marine petroleum in the Tarim Basin. However, the δ 13C values of the carbonaceous bitumen from the Tazhong 18 Well are between -27.18‰ and -29.26‰, isotopically much heavier than the pe-troleum from the neighboring wells. The content of light hydrocarbons (nC14-nC20) of the saturated hydrocarbon fraction in the carbonaceous bitumen is extremely higher than the content of heavy hy-drocarbons. The light/heavy hydrocarbon ratios (ΣnC21-/ΣnC22+) are between 4.56 and 39.17. In the saturated fraction, the even numbered hydrocarbons are predominant to the odd numbered, and the OEP (Odd to Even Predominance) values are between 0.22 and 0.49. However, the content of light hy-drocarbons in the petroleum from the neighboring wells is relatively low and the content of the even numbered hydrocarbons is almost equal to that of the odd numbered. Compared with the samples from the neighboring wells, the abundance of non-alkylat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such as phenanthrenes,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such as fluoranthane, pyrene, benzo[a]anthracene and benzofluoranthene, are relatively hi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RIM basin IGNEOUS INTRUSIVE abnormally HIGH heat stress bitumen carbon isotope PAH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储层中固体沥青的发现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泽光 王爱国 +5 位作者 范立勇 马占荣 罗晓容 朱楠 郭凯 张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80,共13页
近期,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地层取得了天然气重大勘探突破和新进展,已成为天然气勘探的重点新领域。但是,该领域天然气成因、资源潜力等关键成藏问题尚不清楚。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7亚段—马家沟组四段(以下... 近期,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地层取得了天然气重大勘探突破和新进展,已成为天然气勘探的重点新领域。但是,该领域天然气成因、资源潜力等关键成藏问题尚不清楚。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7亚段—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五7亚段—马四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与显微镜观察,发现盐下储层中存在固体沥青,并明确了沥青的产状和地球化学特征,最后结合天然气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盐下地层中天然气(以下简称盐下天然气)的成因和资源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奥陶系盐下储层中存在大量固体沥青,透射光显微镜观察沥青呈花状、片状、团块状、薄膜状或条带状赋存于白云岩和石灰岩的孔、缝、缝合线和沥青包裹体内,固体沥青的质量百分数介于0.07%~0.55%(平均值为0.17%),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介于1.75%~1.97%,碳同位素值介于-28.4‰~-27.7‰;(2)盐下天然气干燥系数介于0.95~1.00,为典型的干气,天然气的甲烷、乙烷和丙烷碳同位素值分别介于-44.8‰~-32.4‰、-31.1‰~-22.6‰和-28.8‰~-19.7‰,具有甲烷碳同位素偏轻、乙烷与丙烷碳同位素偏重的异常特征;(3)奥陶系盐下储层中的固体沥青和天然气均为石油热裂解成因,石油来自于马家沟组或更古老的地层,石油裂解发生在早白垩世中—晚期;(4)盐下天然气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的改造,其中乌审旗地区改造程度较强,天然气中H2S含量高,最高可达13.31%。结论认为,马五7亚段—马四段天然气预测储量约为1.00×1012 m3,该盆地奥陶系盐下天然气勘探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盐下地层 固体沥青 天然气成因 原油裂解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固体沥青特征、成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6
作者 王怡帅 贾连奇 +5 位作者 范立勇 马占荣 罗晓容 张洁 石可爱 秦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62,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奥陶系古老碳酸盐岩储层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近期在该套地层中发现了固体沥青,研究固体沥青特征及成因可以更准确地认识油气成藏的过程。为此,运用岩心、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结合激光拉曼、X射线能谱以...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奥陶系古老碳酸盐岩储层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近期在该套地层中发现了固体沥青,研究固体沥青特征及成因可以更准确地认识油气成藏的过程。为此,运用岩心、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结合激光拉曼、X射线能谱以及饱和烃色谱—质谱等分析测试手段,分析了固体沥青的形态、元素组成、成熟度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特征,研究了固体沥青成因类型以及演化过程,并探讨了不同成因固体沥青的分布及其油气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固体沥青热演化程度普遍较高,充填在裂缝、缝合线以及晶间孔隙中,且方解石脉体中发育沥青包裹体;②沥青成因类型以热化学蚀变(TCA)成因为主,并发育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成因以及气侵脱沥青成因沥青,TSR和TCA形成的沥青反射率高,热演化程度较高,其中TSR形成的沥青S/C较高,而气侵脱沥青形成的沥青反射率低,部分可见气孔;③TCA成因沥青在研究区寒武系—奥陶系均有分布;而TSR成因沥青和气侵脱沥青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的马家沟组;④TSR成因沥青形成时间早于TCA成因沥青,并形成于原油充注且水溶硫酸盐供给充分的地区,随着地层温度逐渐升高,原油发生裂解形成TCA成因沥青,而气侵脱沥青形成于后期地层抬升过程中天然气侵入导致残留原油发生的脱沥青作用。结论认为,3种不同成因的固体沥青形成机制的差异说明研究区经历了原油充注、裂解生成油型气、蚀变改造等油气成藏演化过程,研究认识对于深层—超深层油气形成演化和成藏潜力分析具有较好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寒武系—奥陶系 古老碳酸盐岩 固体沥青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 原油裂解 气侵脱沥青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北部海、陆相储层沥青组成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32
7
作者 朱扬明 李颖 +2 位作者 郝芳 邹华耀 郭彤楼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70-878,共9页
本研究系统采集了四川盆地东北部大普光、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上二叠统长兴组和鄂西渝东地区中石炭统黄龙组储层固体沥青样品,进行了岩石热解、有机元素、碳同位素和饱和烃、芳烃组分GC/MS的分析,以确定其成... 本研究系统采集了四川盆地东北部大普光、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上二叠统长兴组和鄂西渝东地区中石炭统黄龙组储层固体沥青样品,进行了岩石热解、有机元素、碳同位素和饱和烃、芳烃组分GC/MS的分析,以确定其成因、性质和来源。这些沥青总体上具有低溶性(多数氯仿抽提物/TOC<8%)、高反射率(换算的Ro>1.4%)、低H/C原子比(<0.6)的性质,属焦沥青类,是古油藏原油或运移烃经热裂解成气的残留物。其中,飞仙关组、长兴组碳酸岩储层沥青的S/C原子比值普遍较高(主要在0.025~0.085范围),且硫同位素δ34S值(主要在12‰~24‰)接近硬石膏,说明可能包含有部分TSR成因的沥青。这些高热演化沥青中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的组成和分布出现了异常变化,基本失去了其常规应用意义。芳烃中2,6-/2,10-DMP(二甲基菲)、1,7-/1,9-DMP和4-/1-MDBT(甲基二苯并噻吩)比值,可用来指示沥青烃源岩的有机质生源构成和沉积环境性质。须家河组陆相沥青中这些芳烃比值较高,表征其烃源母质中陆源有机质占优势,且形成于氧化性的环境;而飞仙关组、长兴组及黄龙组海相沥青中这些参数值低得多,意味着其烃源岩有机质生源应以水生生物为主,并沉积于还原性环境。经沥青/烃源岩的碳同位素和二苯并噻吩系列组成对比,认为须家河组储层沥青来源于本层位烃源岩,飞仙关组和长兴组沥青同源于二叠系烃源层。鄂西渝东地区的黄龙组沥青碳同位素偏重(δ13C值为-23.2‰~-26.4‰),原始烃源可能主要来自中、下志留统韩家店组及小河坝组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固体沥青 有机元素 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芳烃 四川盆地东北部
下载PDF
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气源指示意义 被引量:34
8
作者 王铜山 耿安松 +3 位作者 孙永革 熊永强 刘德汉 李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0-348,共9页
运用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催化加氢热解、GC—IRMS等方法和技术,深入研究了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及可能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反射率高,双反射明显,为非均质结构储层焦沥青;在碳酸盐岩储层... 运用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催化加氢热解、GC—IRMS等方法和技术,深入研究了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及可能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反射率高,双反射明显,为非均质结构储层焦沥青;在碳酸盐岩储层的各种孔隙中,呈脉状、球粒状、角片状或块状等他形充填,具有中间相结构和镶嵌状结构特征,反映其高温热变质成因;元素组成有S/C高、H/C低的特点,其固体碳同位素组成与长兴组烃源岩干酪根相似。储层固体沥青的可能烃源岩发育于还原—弱氧化咸水沉积环境,有机质来源于水生藻类;氯仿沥青"A"饱和烃甾萜类生物标志物对比表明,上二叠长兴组烃源岩是主要来源,飞仙关组、下志留统烃源岩亦有贡献;催化加氢产物饱和烃及其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显示,坡2井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与罐5井飞仙关组烃源岩具有明显的亲缘关系,这也可作为飞仙关组海槽相烃源岩对飞仙关组气藏有贡献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固体沥青 生物标志物 催化加氢 单体碳同位素 川东北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部沥青、干酪根Pb-Sr-Nd同位素体系及成因演化 被引量:34
9
作者 张景廉 朱炳泉 +5 位作者 张平中 涂湘林 刘菊英 刘颖 施泽恩 张宁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10-317,共8页
Pb、Sr、Nd同位素体系研究表明沥青与寒武纪、奥陶纪地层中的干酪根具有明显的同位素组成差异,表明来自异源。沥青Pb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的幔源与壳幔混合特征,而干酪根显示出壳源特征。沥青与干酪根的Nd同位素组成也存在着... Pb、Sr、Nd同位素体系研究表明沥青与寒武纪、奥陶纪地层中的干酪根具有明显的同位素组成差异,表明来自异源。沥青Pb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的幔源与壳幔混合特征,而干酪根显示出壳源特征。沥青与干酪根的Nd同位素组成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反映出老地壳源与新地壳源的明显差别。来自柯坪隆起大湾沟沥青的Nd-Sr同位素体系给出了晚元古的相关等时线,年龄分别为872Ma与1195Ma,可能代表了沥青的最早形成年龄。但来自塔北隆起的沥青其Sm-Nd体系显示出介于大湾沟沥青与干酪根之间的混合相关,表明具有壳源与幔源的二元混合成因。Rb-Sr和Pb-Pb等时线趋向和Pb模式年龄还给出加里东期(~440Ma)和印支期(~250Ma)的原油运移与沥青沉淀年龄信息。Nd模式年龄还表明柯坪-阿克苏地区存在太古宙基底(3.2-2.5Ga)。塔里木油藏受深断裂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干酪根 铅-锶-钕 同位素体系 油气成因
下载PDF
原生油藏调整过程的有机地球化学与岩石学证据——由乡3井看哈得逊油田的调整机制 被引量:24
10
作者 苏劲 张水昌 +3 位作者 杨海军 朱光有 米敬奎 肖中尧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86-1898,共13页
塔里木盆地发育多期构造旋回,新构造运动活跃,呈现多期成藏晚期为主的特点,因此海相调整型油气藏成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为了研究调整型油气藏的成藏规律和机理,定量评价油气调整规模,以哈得逊油田为例开展了储层沥青反射... 塔里木盆地发育多期构造旋回,新构造运动活跃,呈现多期成藏晚期为主的特点,因此海相调整型油气藏成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为了研究调整型油气藏的成藏规律和机理,定量评价油气调整规模,以哈得逊油田为例开展了储层沥青反射率、生物标记化合物、包裹体和伊利石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曾有两期油到达过东河砂岩。根据两大关键时期古构造演化和圈闭发育史建立了哈得逊"两期充注,晚期调整"的油气成藏模式,晚期形成的圈闭与原生油藏的构造关系是调整型油气藏聚集的主控因素。针对原生油藏乡3构造,通过系统选取东河砂岩和奥陶系良里塔格组的储层样品,经过连续抽的前处理区分出古油藏和现今油藏的抽提物,并进行了三维荧光强度扫描,定量评价出乡3构造奥陶系古油柱高度调整了20m左右,指示了原生油藏调整规模不容忽视,具有形成次生调整型油气藏的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反射率 生物标记物 稳定碳同位素 三维荧光 调整型油气藏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固体沥青和油砂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广利 王铁冠 +2 位作者 韩克猷 王兰生 师生宝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1-735,743,共6页
川西北龙门山前山带不同时代固体沥青和油砂的烃类组成表现出一系列共有的地球化学特征。其碳同位素值小于-32‰,指示前寒武系来源。 C29甾烷相对含量大于C27和C28甾烷,推测与蓝细菌的贡献有关,三芳甾烷的分布具有类似的特征。出现... 川西北龙门山前山带不同时代固体沥青和油砂的烃类组成表现出一系列共有的地球化学特征。其碳同位素值小于-32‰,指示前寒武系来源。 C29甾烷相对含量大于C27和C28甾烷,推测与蓝细菌的贡献有关,三芳甾烷的分布具有类似的特征。出现较为丰富的24-正丙基胆甾烷和24-异丙基胆甾烷,分别来自远洋藻类和海绵动物的贡献。高丰度的孕甾烷系列化合物,表征还原和静滞的水体环境。重排甾烷的缺失,高丰度的30-降藿烷、C35藿烷和C24四环萜烷,以及丰富的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进一步反映出缺氧环境和较高的碳酸盐岩含量。本区固体沥青和油砂所拥有的特征,表明其来源于震旦系陡山沱组烃源岩,并与国外来源于同一时代的原油具有可比性。除此之外,UCM和25-降藿烷的存在,表明古油藏保存和破坏过程中曾经遭受了生物降解作用。古油藏是陡山沱组烃源岩在生油窗早期的产物(Rc为0.57%~0.84%),构造运动所引起的持续抬升以及之后的风化剥蚀和生物降解作用可能是古油藏破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沥青 碳酸盐岩烃源岩 生物标志物 碳同位素 陡山沱组 震旦系 川西北
下载PDF
普光气田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61
12
作者 蔡勋育 朱扬明 黄仁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0-347,共8页
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普光气田飞仙关和长兴组气藏沥青为古油藏原油经热裂解成气的残留物。其有机元素组成以贫氢、富氧、富硫为特征,属高热演化且受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影响的焦沥青类。它们的碳同位素变化在-25.60‰^-27.78‰之间... 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普光气田飞仙关和长兴组气藏沥青为古油藏原油经热裂解成气的残留物。其有机元素组成以贫氢、富氧、富硫为特征,属高热演化且受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影响的焦沥青类。它们的碳同位素变化在-25.60‰^-27.78‰之间,与本区上二叠统烃源岩干酪根相当(-26.50‰^-29.20‰),两者具有成因关系。这些沥青的饱和烃中正烷烃系列碳数分布完整,没有遭受过严重生物降解作用的迹象。它们呈植烷优势,Pr/Ph值小于1.0;甾烷系列中C27化合物占优势,检出C30和C26甾烷;萜烷中三环萜烷丰富,伽马蜡烷含量较高。这表明有机质来源以水生生物为主,是在还原环境中沉积的海相烃源层。沥青的芳烃组成独特,富含四、五环芳烃化合物,且以萤蒽、芘、屈和苯并萤蒽等无烷基取代的母体芳烃化合物为主,反映出沥青裂解成气过程中的有机质芳构化作用。芳烃分布模式及甲基菲指数显示,这些沥青已达高演化阶段,相当的镜质体反射率在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元素 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芳烃 沥青 普光气田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北部气田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固体沥青研究 被引量:53
13
作者 秦建中 付小东 刘效曾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65-1071,I0001,共8页
川东北地区海相碳酸盐岩生物礁滩相储层中普遍存在着固体沥青。本文以普光气田上二叠统长兴组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中固体沥青为研究对象,在显微镜下观察固体沥青的产状特征,测定固体沥青含量和计算固体沥青与储层孔隙的体积比率,分... 川东北地区海相碳酸盐岩生物礁滩相储层中普遍存在着固体沥青。本文以普光气田上二叠统长兴组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中固体沥青为研究对象,在显微镜下观察固体沥青的产状特征,测定固体沥青含量和计算固体沥青与储层孔隙的体积比率,分析固体沥青的成因及形成期次,推算古油藏的密度。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固体沥青主要呈环边状附于鲕粒白云岩?残余鲕粒白云岩晶间溶孔,溶蚀孔壁,沥青含量在1.11%~5.73%之间,均值2.92%;长兴组生物礁储层固体沥青多呈团块状充填于各种溶蚀孔洞中,沥青含量0.31%~11.72%之间,均值3.57%。两套储层中的固体沥青含量都有随埋深而减少的趋势。飞仙关组储层中固体沥青与储层孔隙的体积比约为22%,长兴组为43%~56%。普光气田储层固体沥青为热演化成因并为两期形成,飞仙关储层固体沥青为轻质油古油藏裂解形成,长兴组储层固体沥青为稠油古油藏裂解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固体沥青 古油藏 川东北
下载PDF
川西北广元地区海相层系油苗和沥青来源分析 被引量:33
14
作者 饶丹 秦建中 +1 位作者 腾格尔 张美珍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6-599,605,共5页
川西北广元地区长江沟剖面寒武系—三叠系中固体沥青大量产出,油气苗丰富,经饱和烃、芳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绝对定量分析研究认为,下寒武统固体沥青、泥盆系和下二叠统茅口组油苗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相似,显示早期有下寒武统烃源充注... 川西北广元地区长江沟剖面寒武系—三叠系中固体沥青大量产出,油气苗丰富,经饱和烃、芳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绝对定量分析研究认为,下寒武统固体沥青、泥盆系和下二叠统茅口组油苗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相似,显示早期有下寒武统烃源充注;三者之间芳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存在一定差异,除成熟度影响以外,可能后期有上古生界源岩充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油苗饱和烃、芳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与古生界沥青和油苗存在显著差异,而与上二叠统大隆组具有亲缘关系,也可能有下三叠统源岩的自身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油苗 油源对比 广元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深层前寒武系天然气超晚期成藏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11
15
作者 帅燕华 刘可禹 +4 位作者 胡国艺 王铜山 田兴旺 张斌 陈竹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400-3412,共13页
深层—超深层古老地层越来越成为油气勘探主战场,然而,该领域天然气组成极为简单,缺乏有效的直接判识手段,导致来源研究困难。四川盆地安岳震旦系—寒武系已探明万亿立方米大气田,因储层内广布沥青,勘探家普遍认为"天然气为古油藏... 深层—超深层古老地层越来越成为油气勘探主战场,然而,该领域天然气组成极为简单,缺乏有效的直接判识手段,导致来源研究困难。四川盆地安岳震旦系—寒武系已探明万亿立方米大气田,因储层内广布沥青,勘探家普遍认为"天然气为古油藏裂解并就近聚集",因此,寻找古油藏区就成了指导四川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方针。但这种观点无法从科学角度解释存在的一个悖论: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重于储层沥青。本文通过安岳油气藏精细解析,发现储层内沥青两期成藏,早期沥青分布局限、丰度低、δ^(13)C相对稍重(>-33‰),对应正常油窗;晚期沥青分布广泛、丰度高、δ^(13)C较轻(平均-35.4‰)、主成藏关键时刻应在埋藏温度达到160~180℃时,对应于凝析油气阶段,该凝析油主体应直接来源于干酪根成熟—高成熟阶段的裂解。从而解释了主体沥青与干酪根的同位素倒挂问题,证明同位素"DNA"示踪有效性。这意味着安岳气藏震旦系天然气(甲烷的δ^(13)C值为-34‰~-32‰)主体并非来自于原油的裂解,其主力应来自超晚期阶段筇竹寺页岩。因差异泄压、压差驱动天然气自筇竹寺组充注得以成藏。因此,天然气跟沥青无"母子"亲缘,而是"姊妹"关系。基于此,提出四川下组合勘探应跳出"古油气藏区找气"思维,跳出继承性古构造高部位找气的限制,应将现今源、储、盖配置作为一个系统,寻找喜马拉雅期之后具有较好保存条件、筇竹寺组源岩仍具有供气能力并跟源岩具有较好配置关系的碳酸盐储集体,这些可以是微裂缝发育的泥晶灰岩储层,也可以是不整合面之下储层及各种其他类型碳酸盐储集空间发育体。本项研究证实深层高温/高压环境下同位素分馏规律对示踪油气形成和成藏过程的有效性及重要性,揭示深层超深层领域物质循环、油气形成和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天然气 同位素 储层沥青 前寒武系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塔东地区下古生界固体沥青特征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8
16
作者 程宏岗 魏国齐 +4 位作者 冉启贵 伍大茂 刘立炜 肖中尧 桑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0-46,共7页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下古生界固体沥青比较发育,由于固体沥青是原油裂解的产物,分析其特征和形成期次有助于了解该区油气的生成、运移历史。为此,研究了该区下古生界各地层中固体沥青的富集形式、产状、类型、含量及分布特征,将下古生界...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下古生界固体沥青比较发育,由于固体沥青是原油裂解的产物,分析其特征和形成期次有助于了解该区油气的生成、运移历史。为此,研究了该区下古生界各地层中固体沥青的富集形式、产状、类型、含量及分布特征,将下古生界富含的固体沥青划分为源内沥青和储层沥青2种类型,并根据产状细分出7种类别。该区固体沥青含量整体上并不太高,源内沥青主要分布于碳质泥岩中,而储层沥青主要分布于碳酸盐岩中;层位上,下古生界主要以源内沥青为主,储层沥青仅见于该区东、西部上寒武统白云岩和中下奥陶统石灰岩中,沥青含量整体上以寒武系为最高。固体沥青形成期次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不同构造单元发育不同期次的固体沥青:①只受沉积埋藏作用而形成的单峰型沥青,主要分布在库尔勒鼻隆和罗布泊鼻隆西部地区;②受沉积埋藏及1期构造热事件影响而形成的双峰型沥青,主要分布在英吉苏凹陷及其东南部地区;③受沉积埋藏及2期构造热事件影响而形成的三峰型甚至多峰型沥青,主要分布在古城鼻隆和塔东低凸起。结论认为:塔东隆起区和斜坡区下古生界不但可能发育古油藏,而且原油发生多期裂解,晚期油气可能再次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东部 固体沥青 早古生代 源内沥青 储层沥青 多峰型 碳质泥岩 原油裂解
下载PDF
南羌塘侏罗系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碳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文彬 伊海生 +4 位作者 谭富文 廖忠礼 付修根 杜佰伟 冯兴雷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40-1746,共7页
对南羌塘侏罗系布曲组和夏里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碳同位素分析表明,碳同位素主要受有机母质及沉积环境影响,夏里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的碳同位素较重,而布曲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中族组分的碳同位... 对南羌塘侏罗系布曲组和夏里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碳同位素分析表明,碳同位素主要受有机母质及沉积环境影响,夏里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的碳同位素较重,而布曲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中族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相对较轻。并且它们普遍存在碳同位素逆转现象,夏里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的碳同位素逆转表现为:δ13C饱和烃<δ13C非烃<δ13C芳烃<δ13C沥青质,主要受有机质母源控制;布曲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的碳同位素逆转表现为:δ13C非烃>δ13C沥青质>δ13C饱和烃>δ13C芳烃,主要与生物降解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羌塘 烃源岩 氯仿沥青“A” 碳同位素
下载PDF
川东石炭系气藏中固体沥青形成机理探讨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李艳霞 钟宁宁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2-404,410,共4页
针对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气藏储层中发现的大量固体碳质沥青,通过对其保存产状和碳同位素的分析,表明固体碳质沥青主要充填在碳酸盐岩储层的溶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晶间溶孔)、裂缝及溶洞系统中。固体沥青碳同位素值主要分布在-28.83... 针对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气藏储层中发现的大量固体碳质沥青,通过对其保存产状和碳同位素的分析,表明固体碳质沥青主要充填在碳酸盐岩储层的溶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晶间溶孔)、裂缝及溶洞系统中。固体沥青碳同位素值主要分布在-28.83‰^-23.99‰之间,与气藏中储层沥青抽提物中饱和烃、芳香烃、非烃及沥青质和志留系干酪根碳同位素值相比,其值最重;而甲烷碳同位素值为-37.7‰^-29.2‰,值最轻。固体碳质沥青和甲烷的碳同位素值居于两端,其差值为碳同位素热动力分馏的结果。固体碳质沥青形成机理是原油中芳香烃类富含芳香核的高分子物质缩聚为高碳固体物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碳同位素 固体沥青产状 石炭系气藏 四川盆地东部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不同成熟度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有机孔特征 被引量:13
19
作者 仰云峰 鲍芳 +2 位作者 腾格尔 潘安阳 申宝剑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7-397,共11页
有机质孔隙是页岩气的主要储集空间,也是页岩天然渗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取四川盆地不同热成熟度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开展页岩不同显微组分有机质孔隙形成演化研究。笔石是龙马溪组页岩主要的结构有机质,含... 有机质孔隙是页岩气的主要储集空间,也是页岩天然渗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取四川盆地不同热成熟度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开展页岩不同显微组分有机质孔隙形成演化研究。笔石是龙马溪组页岩主要的结构有机质,含量较少,自身不发育有机质孔隙。成岩过程中由脂类原位聚合或外部地质聚合物交代使得笔石化石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导致局部存在有机质孔隙。固体沥青是龙马溪组页岩最主要的显微组分,也是有机质孔隙发育的主要载体。考虑细粒沉积物成岩和有机质生烃演化,结合固体沥青赋存形态,可将固体沥青区分为前油沥青和后油沥青,且后油沥青含量占绝对优势。固体沥青有机质孔隙演化与热成熟度密切相关。总体上,随着热成熟度增加,固体沥青有机质孔隙越来越发育。成熟-高成熟早期(GR_o<2.3%),固体沥青孔隙不太发育,可能受到有机质生成的烃类物质掩盖。高成熟晚期-过成熟早期(2.3%4.5%),有机质炭化对页岩孔隙产生强烈破坏作用,导致页岩气勘探风险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孔隙 热成熟度 显微组分 固体沥青 页岩 龙马溪组 下志留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滇—黔地球化学边界似基韦诺(Kew eenaw)型铜矿中有机质与成矿条件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德汉 孙永革 +5 位作者 徐世平 朱炳泉 陈广浩 柴平霞 胡耀国 常向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7-485,i0002-i0003,共11页
用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铜矿中有机质的类型、特征及其与自然铜矿化的关系。观测结果表明:矿床中有机质的类型比较复杂,有峨眉山玄武岩晚期火山喷发间歇沉积的腐殖型有机质转变的镜质组、丝质组和由腐泥型有机质成因的充... 用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铜矿中有机质的类型、特征及其与自然铜矿化的关系。观测结果表明:矿床中有机质的类型比较复杂,有峨眉山玄武岩晚期火山喷发间歇沉积的腐殖型有机质转变的镜质组、丝质组和由腐泥型有机质成因的充填状沥青。铜矿区原生沉积有机质经受的热演化程度达到VRo1.6%~1.9%,远比矿区外围VRo1.08%~1.35%高,说明矿区受热程度高。后期进入的充填沥青热演化程度为ERo=1.32%~1.56%,略比原生沉积有机质低。镜质体和炭化木的总碳同位素介于-21.29‰~-22.5‰之间,充填沥青总碳同位素介于-32.2‰~-33.14‰之间,两类有机质的碳同位素组成差别很大。充填沥青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表现为:高三环萜化合物、高伽玛蜡烷、C27-C28-C29甾烷均势分布、丰富四甲基甾烷等,反映出低等水生生源输入特征,综合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初步推测其可能来源于古生代海相沉积有机质(泥盆系或下二叠统源岩)。流体包裹体组成的激光拉曼测定结果表明,流体中CH4含量较高,表明成矿体系富含甲烷,有利于氧化铜还原为自然铜的反应。据矿区蚀变矿物组合与有机的热演化程度,以及矿区脉石矿物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结果,玄武岩中的铜具有早期高温分异富集特征,但是大量自然铜是在晚期温度、压力不太高的流体中受多种有机质还原作用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铜矿床 固体沥青 镜质体 流体包裹体 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化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