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Sonazoid超声造影评估肝细胞癌病理分化程度的价值
1
作者 刘小艳 卜锐 +2 位作者 陆健斐 丁昱 张幸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658-662,共5页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HCC)Sonazoid超声造影(CEUS)的特点与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行CEUS检查并经病理确诊为HCC的患者64例,共64个病灶,根据病理分化程度将其分为高、中、低分化组,分别为6、48和10例。比较不同病理分化程度HCC的C...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HCC)Sonazoid超声造影(CEUS)的特点与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行CEUS检查并经病理确诊为HCC的患者64例,共64个病灶,根据病理分化程度将其分为高、中、低分化组,分别为6、48和10例。比较不同病理分化程度HCC的CEUS动脉期增强形态、增强水平和增强模式。结果动脉期增强形态分为均匀增强和不均匀增强2种,低分化组所有病灶及58.3%中分化组病灶呈不均匀高增强;高分化组病灶可呈均匀高增强、均匀等增强和不均匀高增强3种表现。动脉期,所有中、低分组病灶和66.7%高分化组病灶呈高增强,不同分化程度HCC的增强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门脉期,高、中、低分化组分别有16.7%、25.0%和70.0%的病灶消退成低增强,不同分化程度HCC的增强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期,75%中分化组病灶和所有低分化组病灶呈低增强,66.7%高分化组病灶呈等增强,不同分化程度HCC的增强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upffer期,所有低分化组和95.8%中分化组病灶呈低增强,高分化组中仍有50%的病灶呈等增强,不同分化程度HCC的增强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分化组病灶表现为多种CEUS模式,中分化组病灶以“快进快退”、“快进慢退”为主,90.0%低分化组病灶呈“快进快退”模式,不同分化程度HCC的CEUS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onazoid-CEUS在评估HCC病理分化程度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病理学 造影 sonazoid 超声造影
下载PDF
Sonazoid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柯婕妤 孙柳梅 +1 位作者 杨荷 陈桂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9期190-192,196,共4页
目的:探究Sonazoid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阳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疑似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根据检测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B组,各25例。A组采用常规超声引导,B组采用Sonazoid超... 目的:探究Sonazoid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阳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疑似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根据检测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B组,各25例。A组采用常规超声引导,B组采用Sonazoid超声造影引导,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组诊断结果。结果:Sonazoid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高于超声引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超声引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采用Sonazoid超声造影引导在穿刺活检过程中病灶、病灶活性区域及液化坏死区的显示率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超声引导的A组患者(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平均穿刺次数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nazoid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活检单次取材成功率上明显高于超声引导(P<0.05);两种方式检查取材成功患者的直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onazoid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活检在最终取材成功率、直径<3 cm的取材成功率及直径≥3 cm病灶的取材成功率均高于超声引导(P<0.05)。结论:Sonazoid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中的确诊率更高,临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azoid超声造影 肝脏占位性病变 穿刺活检 应用价值
下载PDF
Sonazoid超声造影在BI-RADS 4类乳腺结节诊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3
作者 王瑞琦 马晓娟 段鹤立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5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Sonazoid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在诊断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乳腺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于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穿刺活检或手术的乳腺病变患者53例(53个病灶均为BI-RADS4类)。根... 目的:探讨Sonazoid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在诊断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乳腺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于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穿刺活检或手术的乳腺病变患者53例(53个病灶均为BI-RADS4类)。根据乳腺结节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34例)和恶性组(19例)。所有患者在穿刺活检或者手术前均已行Sonazoid超声造影(CEUS)检查,比较良性组和恶性组乳腺结节造影定性与定量指标之间的差异,选取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回归方程,分别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ROC曲线下面积(AUC)。使用Sonoliver软件将造影时乳腺结节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增强强度差异编码成直观的彩色图像,生成动态血管模型(DVP)参数图,分析在乳腺良、恶性结节中图像颜色的差异。结果:乳腺结节的Sonazoid超声造影定性指标观察中,恶性组乳腺结节多表现为增强范围扩大[13例(占68.4%)],不均匀增强[14例(占73.7%)],周围有穿支血流[12例(占63.2%)],与良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0.268、9.642、5.717,P<0.05);乳腺结节的Sonazoid超声造影定量指标观察中,恶性组乳腺结节造影的上升时间(RT)、平均渡越时间(m TT)时长小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85、-2.272,P<0.05)。将上述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分别建立定性、定量指标预测恶性结节的回归方程,定性、定量分析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3、0.902,定性分析结果优于定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65,P<0.05)。在DVP参数图像中,良性组34例结节中有23例(占67.6%)结节表现为病灶,感兴趣区域(ROI)内大部分呈较单调的红、黄色填充;恶性组19例中有15例(占78.9%)结节的ROI内呈紊乱不规则分散或团块状的斑片状红黄色填充。结论:Sonazoid超声造影能够鉴别乳腺BI-RADS 4类结节的良恶性,定性指标的诊断效能优于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示卓安(sonazoid)造影 超声造影(CEUS)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
下载PDF
Sonazoid超声造影与普美显增强MRI诊断肝细胞肝癌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张雨 汤群锋 +2 位作者 吴鸣宇 杨树东 周锋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630-635,共6页
目的对比Sonazoid超声造影与普美显增强MRI对肝细胞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43例,共计55个病灶,其中HCC 41个,良性病灶14个。观察HCC与良性病灶的Sonazoid超声造影及普美显增强MRI图像特征,比较二者对HCC... 目的对比Sonazoid超声造影与普美显增强MRI对肝细胞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43例,共计55个病灶,其中HCC 41个,良性病灶14个。观察HCC与良性病灶的Sonazoid超声造影及普美显增强MRI图像特征,比较二者对HCC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采用Kappa检验分析二者的一致性。结果HCC与良性病灶在动脉期、延迟期及血管后期(Kupffer期)的超声造影增强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HCC动脉期以高增强为主(75.61%),延迟期均呈等或低增强,Kupffer期以低增强为主(85.37%)。HCC与良性病灶在动脉期和肝胆期的增强MRI增强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HCC动脉期以高信号为主(65.85%),肝胆期以低信号为主(73.17%)。Sonazoid超声造影和普美显增强MRI对HCC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7.27%、90.24%、78.57%和90.91%、92.68%、85.71%,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onazoid超声造影与普美显增强MRI诊断HCC的一致性好(Kappa=0.908)。结论Sonazoid超声造影对HCC的诊断效能与普美显增强MRI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 sonazoid 普美显增强MRI 肝脏占位性病变 肝细胞肝癌
下载PDF
高频线阵探头Sonazoid超声造影在肝脏浅表病变检出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媛 李晨 +3 位作者 吴明晓 苏里亚 戴维德 许静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9-384,共6页
目的探讨高频线阵探头Sonazoid超声造影在肝脏浅表病变检出及诊断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北京医院肝脏浅表病变患者53例(63个病变),分别使用凸阵探头和线阵探头行Sonazoid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二者对病灶检... 目的探讨高频线阵探头Sonazoid超声造影在肝脏浅表病变检出及诊断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北京医院肝脏浅表病变患者53例(63个病变),分别使用凸阵探头和线阵探头行Sonazoid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二者对病灶检出率、病灶检出可靠性以及对不同性质病灶增强特征的显示。结果线阵探头Sonazoid超声造影对肝脏浅表病变检出率[100%(63/63)比79.4%(50/63),P=0.000]和病灶检出可靠性评分均较凸阵探头高。二者对直径≤1 cm病灶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14/14)比14.3%(2/14),P=0.000],对直径>1 cm病灶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阵探头对肝转移瘤[100%(30/30)比66.7%(20/30),P=0.003]和肝细胞癌[100%(21/21)比90.5%(19/21),P=0.488]的检出率高于凸阵探头。线阵探头对不同病变的增强方式及灌注细节显示更好。结论使用凸阵探头行Sonazoid超声造影时,联合使用高频线阵探头有利于肝脏浅表病变尤其是直径≤1 cm病灶的早期检出及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超声检查 造影 浅表
下载PDF
肾恶性占位性病变的Sonazoid超声造影和增强CT增强特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土继政 张少飞 +5 位作者 梁华 张凯 王博娟 朱丽静 郝磊 王兴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788-793,共6页
目的:对比研究肾恶性占位性病变的Sonazoid超声造影(Sonazoid-CEUS)和增强CT(CECT)的增强特征,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劣势,提高对肾恶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病理学确诊的30例肾恶性占位性病变患者共32个病灶为研究对象,分别... 目的:对比研究肾恶性占位性病变的Sonazoid超声造影(Sonazoid-CEUS)和增强CT(CECT)的增强特征,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劣势,提高对肾恶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病理学确诊的30例肾恶性占位性病变患者共32个病灶为研究对象,分别行Sonazoid-CEUS和CECT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病灶峰值增强程度、增强形态分级及增强模式,其中增强形态分级分为1~4级:1级:周边细线样增强;2级:周边不规则厚环形增强;3级:整体不均匀增强;4级:均匀弥漫增强。结果:(1)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Sonazoid-CEUS和CECT增强特征比较:28个ccRCC的Sonazoid-CEUS始增时间均<30 s,CECT从30 s开始断层扫描,无法获得病灶准确的始增时间点;26个ccRCC的Sonazoid-CEUS和CECT峰值增强程度均多呈富血供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个ccRCC的Sonazoid-CEUS增强形态为4级病灶的比例明显高于CE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个ccRCC的Sonazoid-CEUS和CECT增强模式均多呈快进快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肾盂尿路上皮癌(RPUC)的Sonazoid-CEUS和CECT增强特征比较:4个RPUC的Sonazoid-CEUS始增时间均<30 s,3个RPUC的SonazoidCEUS峰值增强程度呈富血供(2个)和乏血供(1个),4个RPUC的CECT峰值增强程度均呈乏血供表现。结论:Sonazoid-CEUS和CECT均能有效显示肾恶性占位性病变的血流灌注特点且优势互补,熟练掌握两种方法的增强特征可提高对肾恶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
下载PDF
Sonazoid超声造影评估转移性肝癌化疗疗效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左慧 陈雯 +5 位作者 杨豪 何萍 唐小清 杨友 李杨 余进洪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11期816-821,共6页
目的 探讨Sonazoid超声造影(CEUS)在转移性肝癌(MLC)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临床确诊并拟行化疗的MLC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于化疗前、化疗2个疗程后行增强CT/增强MRI及Sonazoid CEUS检查。根据改良版实体瘤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Sonazoid超声造影(CEUS)在转移性肝癌(MLC)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临床确诊并拟行化疗的MLC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于化疗前、化疗2个疗程后行增强CT/增强MRI及Sonazoid CEUS检查。根据改良版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对化疗疗效进行评估,其中有效组10例,无效组20例,比较两组化疗前、后造影剂未到达时的基本强度(BI)、始增时间(AT)、造影剂上升斜率(AS)、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以及化疗前、后上述各定量参数差值(ΔBI、ΔAT、ΔAS、ΔTTP、ΔPI、ΔAUC)。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化疗前、后各定量参数差值评估MLC化疗疗效的效能。结果 无效组与有效组化疗前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有效组仅AUC明显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化疗前、后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效组化疗后BI、PI、AUC均较化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T、TTP、AS化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效组与无效组ΔBI、ΔPI及Δ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ΔBI、ΔPI及ΔAUC截断值分别为0.075 dB、2.240 dB、432.180 dB·s时评估MLC化疗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5、0.785、0.920,约登指数分别为0.550、0.600、0.800,敏感性分别为90%、100%、100%,特异性分别为65%、60%、80%。结论 Sonazoid CEUS在评估MLC化疗疗效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 sonazoid 转移性肝癌 定量评估 化疗
下载PDF
Sonazoid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葛月月 范小晶 +3 位作者 高侃 王川予 蔡剑平 戴维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探究Sonazoid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0月—2022年7月于北京医院超声科行乳腺结节超声造影的92例患者,共92个病灶,以穿刺或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为良性组32例与恶性... 目的探究Sonazoid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0月—2022年7月于北京医院超声科行乳腺结节超声造影的92例患者,共92个病灶,以穿刺或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为良性组32例与恶性组60例,运用SonoLiver软件对造影图像进行定量分析,获得最大回声强度(IMAX)、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 TT)、整体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5个定量分析参数及病灶的动态血管模型(DVP)参数图像及DVP曲线,分析其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差异。对5个定量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获得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截断值。结果与良性组比较,恶性组的IMAX和AUC较高,而m TT较低(Z=-4.443、-3.500、-2.226,P均<0.05),两组RT、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IMAX>119.38%、AUC>54854%/s、mTT<70.59 s为截断值时,IMAX、AUC、MTT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特异度及敏感度分别为75.00%和78.33%、81.25%和66.67%、56.25%和70.00%。37例恶性肿瘤的DVP参数图像表现为不规则片状红/黄色区域,40例恶性肿瘤DVP曲线波相为正向波;23例良性肿瘤的DVP参数图像表现为单一的片状蓝色区域,18例良性肿瘤DVP曲线波相为负向波。结论Sonazoid超声造影定量分析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造影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Sonazoid超声造影在肾透明细胞癌诊断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浩 张少飞 +5 位作者 梁华 土继政 张凯 王博娟 郝磊 王兴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1期890-894,共5页
目的 对比分析肾透明细胞癌Sonazoid超声造影与SonoVue超声造影、增强CT增强特征,探讨Sonazoid超声造影在肾透明细胞癌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共47个病灶),均行超声造影和增强C... 目的 对比分析肾透明细胞癌Sonazoid超声造影与SonoVue超声造影、增强CT增强特征,探讨Sonazoid超声造影在肾透明细胞癌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共47个病灶),均行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其中采用SonoVue进行超声造影的患者21例(SonoVue-CEUS组),采用Sonazoid进行超声造影的患者26例(Sonazoid-CEUS组),比较两组病灶超声造影、增强CT增强特征。结果 SonazoidCEUS组与SonoVue-CEUS组在病灶增强方式、消退方式、峰值强度及达峰时增强均匀性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onazoid-CEUS组超声造影与增强CT峰值强度均以富血供表现为主(80.77%、84.62%),增强及消退方式均以快进快退表现为主(73.08%、69.23%),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超声造影示病灶达峰时均匀增强占比显著高于增强CT(26.92%vs. 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nazoid同样适用于肾脏超声造影,与SonoVue超声造影及增强CT一样均可较好地显示肾透明细胞癌的血流灌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 sonazoid SONOVUE 肾脏肿瘤 增强CT
下载PDF
Sonazoid超声造影剂在肝脏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天彤 黄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20期3624-3627,共4页
肝脏肿瘤的疾病进展与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对于肝脏肿瘤的治疗应该建立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超声造影技术已成为当今超声发展的重大技术革新和研究方向,因其能动态观察病灶的灌注过程,有效反映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对肝... 肝脏肿瘤的疾病进展与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对于肝脏肿瘤的治疗应该建立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超声造影技术已成为当今超声发展的重大技术革新和研究方向,因其能动态观察病灶的灌注过程,有效反映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对肝脏肿瘤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中国广泛应用的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是第二代造影剂,属于血池显像,不会进入组织内部。Sonazoid(GE Healthcare,Waukesha,WI,USA)是第二代造影剂的一种,之前应用于韩国、日本和挪威。它可以聚集在网状内皮系统,例如肝和脾。在肝脏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Sonazoid超声造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Sonazoid在肝脏肿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超声造影 sonazoid
下载PDF
不同类型肝脏局灶性病变Sonazoid超声造影表现及定量分析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翟梓锌 郝艳红 +2 位作者 袁思捷 闫晓慧 刘利平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10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比较肝脏局灶性病变Sonazoid超声造影(Sonazoi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SE-CEUS)增强模式及造影定量参数的区别。方法选取2022年1~9月笔者医院诊治的56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对其行SE-CEUS检查,根据病理或结合增强磁共... 目的探讨比较肝脏局灶性病变Sonazoid超声造影(Sonazoi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SE-CEUS)增强模式及造影定量参数的区别。方法选取2022年1~9月笔者医院诊治的56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对其行SE-CEUS检查,根据病理或结合增强磁共振及增强CT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对比两组间超声造影特征及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结果恶性组病灶增强模式以“快进快出”为主,库普弗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廓清。良性组增强模式以“同进同出”为主,绝大多数病灶库普弗期未见廓清。恶性组较良性组到达峰值的时间点(time to peak,TTP)、上升时间(rise time,RT)均低(P<0.05),两组间开始出现的时间点(arrival time,AT)、峰值强度(perk in tensity,PI)、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组病灶与周边实质比较,AT、TTP较短,PI、AUC较大(P均<0.05)。结论SE-CEUS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血管相的表现与既往Sonovue超声造影表现一致,特有的库普弗期可以帮助医生做出诊断。对于增强不典型的病灶还可参考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sonazoid 肝脏局灶性病变 库普弗期
下载PDF
Sonazoid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临床诊断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运专 吴朝霞 +2 位作者 陈太耀 吴秋妹 李敏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8期71-74,共4页
目的:研究示卓安(Sonazoid)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4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均行Sonazoid超声造影及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与病理“金标准”的一致性,同时比... 目的:研究示卓安(Sonazoid)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4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均行Sonazoid超声造影及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与病理“金标准”的一致性,同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经病理结果显示64例患者共74个病灶,其中恶性肿瘤52个,良性肿瘤22个。Sonazoid超声造影诊断及增强MRI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597,Kappa=0.858;P<0.05)。Sonazoid超声造影诊断的灵敏度为98.09%,高于增强MRI的84.62%,Fisher精确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nazoid超声造影与增强MRI均可用于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且Sonazoid超声造影在诊断灵敏度上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卓安(sonazoid) 超声造影 肝脏局灶性病变 诊断效能
下载PDF
Sonazoid超声造影全过程引导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缪伎玄 邹大中 +2 位作者 赵可 茅卫东 张芳霞 《肿瘤影像学》 2023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超声引导和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Sonazoid-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S-CEUS)引导的肝脏占位性病变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评估S-CEUS引导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6月江阴市人民医院...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超声引导和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Sonazoid-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S-CEUS)引导的肝脏占位性病变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评估S-CEUS引导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6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65例,病灶65个。其中35个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其余30个病灶在S-CEUS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通过两组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取材成功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分析组间分类变量的差异。结果:S-CEUS引导下的取材成功率明显高于超声引导(93.3%vs 74.3%,P<0.05)。当对直径<3.0 cm的病灶进行穿刺活检时,S-CEUS引导下的取材成功率也显著高于超声引导(94.1%vs 61.1%,P<0.05)。与超声引导相比,S-CEUS引导的单次取材成功率更高(79.0%vs 56.0%,P<0.05)。结论:使用S-CEUS全过程引导,能够提高经皮肝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的成功率,特别在肝脏小病灶的活检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丁烷微球 超声造影 肝脏占位性病变 实时活检
下载PDF
Sonazoid超声造影对早期肝脓肿介入诊疗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董晓聪 姚俊东 +6 位作者 李昀霖 刘方义 于杰 韩志宇 程志刚 梁萍 于晓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1-455,共5页
目的 探讨Sonazoid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with Sonazoid, SCEUS)在早期肝脓肿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行示卓安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疑似肝脓肿患者,入组... 目的 探讨Sonazoid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with Sonazoid, SCEUS)在早期肝脓肿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行示卓安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疑似肝脓肿患者,入组患者均行灰阶超声和增强CT(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CE-CT)检查。最终诊断通过(1)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2)CE-CT且临床随访证实。结果 共纳入48例患者,其中41例诊断为肝脓肿,7例诊断为恶性肿瘤。31例肝脓肿及7例恶性肿瘤经穿刺活检证实,余10例脓肿经CE-CT且临床随访15个月证实。SCEUS诊断肝脓肿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00%、85.71%、97.92%和0.929,CE-CT为95.12%、71.43%、91.67%和0.833,灰阶超声为73.17%、57.14%、70.83%和0.652;SCEUS和CE-CT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优于灰阶超声(P<0.05)。对于SCEUS动脉期呈现“非蜂窝状增强型”的30例早期脓肿,SCEUS和CE-CT的准确度优于灰阶超声(P<0.05),且SCEUS的灵敏度(100%)高于CE-CT(91.30%)。SCEUS引导下的肝脓肿一次诊断成功率(100%)明显优于超声(75%)。结论 SCEUS和CE-CT对肝脓肿的诊断效能优于灰阶超声,尤其对于“非蜂窝状增强型”的早期脓肿。SCEUS灵敏度高,且无辐射、可实时操作,是早期肝脓肿有效的诊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灰阶超声 示卓安 超声造影 增强CT
下载PDF
基于Sonazoid超声造影枯否期图像预测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影像组学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左丹 曹佳颖 +4 位作者 邱艺杰 王含章 田晓梵 王文平 董怡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7期485-489,共5页
目的基于Sonazoid超声造影(CEUS)枯否期图像构建预测肝细胞肝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术前影像组学模型,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我院拟诊为肝恶性肿瘤并行术前SonazoidCEUS检查的患者,分别提取基于灰阶超声图像和CEUS枯否期... 目的基于Sonazoid超声造影(CEUS)枯否期图像构建预测肝细胞肝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术前影像组学模型,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我院拟诊为肝恶性肿瘤并行术前SonazoidCEUS检查的患者,分别提取基于灰阶超声图像和CEUS枯否期图像的肿瘤区域(TR)、瘤周5 mm区域(PR)及肿瘤+瘤周5 mm区域(ER)的特征。应用支持向量机法构建6个区域特征的影像组学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对MVI的预测效能;采用决策曲线评估各模型的临床收益。结果最终纳入5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HCC患者(MVI阳性31例,MVI阴性19例),分别从灰阶超声图像和枯否期图像的TR、PR及ER提取并筛选出5个最具预测效力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枯否期PR影像组学模型对MVI的独立预测效能最佳,其曲线下面积为0.834,准确率为84.0%,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73.7%;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该模型预测MVI的概率阈值为0.05~0.85时,枯否期PR影像组学评分能提供更高的临床收益。结论基于SonazoidCEUS枯否期图像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是术前无创预测HCC病灶MVI的潜在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 肝细胞肝癌 微血管侵犯 术前预测 枯否期
下载PDF
Sonazoid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
16
作者 高颖 阳丹才让 +2 位作者 何少帅 王晶晶 熊文强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10期9470-9476,共7页
肝脏局灶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疾病,尤其是对于肝脏恶性病变,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声造影可提高影像技术的敏感性,且其对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的观察使其越来越多地被各国家引入应用。Sonazoid是第二代超声造影... 肝脏局灶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疾病,尤其是对于肝脏恶性病变,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声造影可提高影像技术的敏感性,且其对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的观察使其越来越多地被各国家引入应用。Sonazoid是第二代超声造影剂,最初在日本使用,于2019年在中国获得许可。这种造影剂为脂质包裹的全氟丁烷微泡,可以很容易地被Kupffer细胞吞噬,导致肝实质持续和稳定的增强,这种增强被称为血管后期或Kupffer期,可提供高超的实时血管成像和持久稳定的Kupffer相位成像,持续时间超过60分钟。造影剂的应用为肝脏病变的诊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本文对Sonazoid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局灶性病变 超声造影 sonazoid
下载PDF
超声造影剂Sonazoid(示卓安)用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初步进展
17
作者 贺丹阳 邓伟 张英霞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2-715,共4页
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是甲状腺癌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超声为术前评估颈部淋巴结状态的影像学首选方法。利用超声造影剂可提升观察部位与周围组织的回声差异、反映局部微血流灌注,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近年于国内获批上市的超声造影剂Son... 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是甲状腺癌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超声为术前评估颈部淋巴结状态的影像学首选方法。利用超声造影剂可提升观察部位与周围组织的回声差异、反映局部微血流灌注,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近年于国内获批上市的超声造影剂Sonazoid(示卓安)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独特的血管后期显影能力。本文就Sonazoid的物理特性及其在甲状腺癌CLNM中的初步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 超声检查 造影
下载PDF
超声造影剂Sonazoid(示卓安)用于肝脏疾病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哲元 张华斌 白志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随着超声造影技术迅速发展,新一代超声微泡造影剂——Sonazoid(示卓安)应运而生,其特有的Kupffer相可极大地延长肝内显影时间,为诊断、治疗及随访肝脏疾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对Sonazoid用于肝脏疾病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造影 超声检查
下载PDF
Sonazoid超声造影在预测肝细胞癌生物学特性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杨紫琼 卜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34-0136,共3页
原发性肝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国民健康。肝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病理类型,其发病隐匿,发现时大多为中晚期,治疗后5年生存率较低,预后差。术前无创性评估肝细胞癌生物学特性有助于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及改善预... 原发性肝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国民健康。肝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病理类型,其发病隐匿,发现时大多为中晚期,治疗后5年生存率较低,预后差。术前无创性评估肝细胞癌生物学特性有助于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及改善预后。超声造影以其实时、动态、安全等优势已在肝细胞癌的诊断及监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Sonazoid超声造影在预测肝细胞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生物学特性 超声造影 sonazoid
下载PDF
心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辅助诊断左心房非活动性黏液瘤一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雪娟 王钰 +4 位作者 赵玲敏 赵月 宋文娟 刘利萍 谷颖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66,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1岁,因“发现血压升高6年余,反复头晕1年余”于2022年1月25日入院。患者6年前诊断为“高血压1级,低危组”,规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d,血压控制平稳。近1年来反复出现头晕,无头疼、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无肢体...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1岁,因“发现血压升高6年余,反复头晕1年余”于2022年1月25日入院。患者6年前诊断为“高血压1级,低危组”,规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d,血压控制平稳。近1年来反复出现头晕,无头疼、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无肢体麻木等。既往无特殊。查体:血压135/80 mmHg,体温36.5℃,神志清楚,步行入院,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76次/min,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部CT检查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瘤 超声造影 心肌超声造影 定量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