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镉胁迫对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秦丽 李元 +3 位作者 祖艳群 何永美 王吉秀 陈建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0-544,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Cd质量分数(0、50、100、200 mg.kg-1)对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根系分泌总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的影响,旨在探明根系分泌物对续断菊超积累Cd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下续断菊根系分泌总有机酸、...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Cd质量分数(0、50、100、200 mg.kg-1)对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根系分泌总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的影响,旨在探明根系分泌物对续断菊超积累Cd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下续断菊根系分泌总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质量浓度显著增加,同时,总有机酸、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又促进了植株对Cd的吸收。随着Cd处理质量分数的增加,续断菊地上部和根部镉质量分数显著增加,90 d时续断菊地上部镉质量分数与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的质量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P<0.01)和0.995(P<0.01),根部镉质量分数与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的质量浓度也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P<0.01)和0.987(P<0.05);Cd对续断菊根系可溶性糖的分泌、游离氨基酸的合成有刺激作用,根系分泌的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可能在续断菊累积镉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 根系分泌物 可溶性糖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续断菊与玉米间作系统不同植物部位Cd、Pb分配特征 被引量:32
2
作者 谭建波 陈兴 +2 位作者 郭先华 李元 祖艳群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0-707,共8页
采用植物修复的方法对会泽铅锌矿周围受Cd、Pb污染的农用地进行修复,将超富集植物续断菊和农作物玉米在污染农用地间作种植,以减少农用地重金属含量,并获得合格的农产品。通过田间小区直接种植的方式,测定植物生物量及各器官重金属含量... 采用植物修复的方法对会泽铅锌矿周围受Cd、Pb污染的农用地进行修复,将超富集植物续断菊和农作物玉米在污染农用地间作种植,以减少农用地重金属含量,并获得合格的农产品。通过田间小区直接种植的方式,测定植物生物量及各器官重金属含量,研究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与玉米(Zea mays L.)间作系统植物不同器官Cd、Pb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间作续断菊生物量相比单作增加了31.55%,间作玉米生物量相比单作增加了29.02%。(2)从拔节期到成熟期,间、单作玉米各器官Cd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成熟期与拔节期相比,间作玉米根、茎、叶Cd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24.51%、29.06%、55.32%,单作玉米根、茎、叶Cd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22.05%、7.20%、45.02%。在不同时期,间作玉米根、叶Cd质量分数都低于单作玉米根、叶Cd质量分数。根部Cd质量分数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差异显著;叶部Cd质量分数在成熟期差异性显著;茎部Cd质量分数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呈现出单作大于间作,在成熟期差异显著。玉米各部位Pb质量分数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趋势,且成熟期根、茎Pb质量分数小于拔节期,而该期叶Pb质量分数则大于拔节期。不同时期,间作玉米根、叶Pb质量分数小于单作玉米根、叶,根在抽穗期和成熟期Pb质量分数差异性显著;间作玉米籽粒Cd、Pb质量分数显著小于单作。(3)续断菊根部及地上部Cd质量分数随时间推移而呈现逐渐增加趋势,间作续断菊根部及地上部Cd质量分数分别增加16.88、15.45 mg·kg-1,单作续断菊根部及地上部Cd质量分数分别增加5.5、10.09 mg·kg-1,间作续断菊地上部Cd质量分数显著大于单作,间作根部大于单作根部,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出现显著差异。(4)间作、单作种植模式下土壤Cd、Pb质量分数均有下降,土壤Cd质量分数在间作模式下降25.99%,单作续断菊模式下降23.19%,单作玉米模式下降14.78%;土壤Pb质量分数在间作模式下降6.78%,单作续断菊模式下降7.53%,单作玉米模式下降7.23%。结果表明,续断菊和玉米间作促进了续断菊各部位对镉的积累量,同时抑制了玉米各部位镉的积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续断菊 间作 CD PB 土壤修复
下载PDF
Cd对超累积植物续断菊生长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秦丽 祖艳群 李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3期48-52,共5页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Cd浓度(0、5、10、20 mg.L-1)对续断菊生长形态(株高、叶面积、根长)、生理指标(叶绿素、丙二醛、膜透性)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续断菊的株高先增加后减小,根长先减小后增加,叶面积和生物...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Cd浓度(0、5、10、20 mg.L-1)对续断菊生长形态(株高、叶面积、根长)、生理指标(叶绿素、丙二醛、膜透性)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续断菊的株高先增加后减小,根长先减小后增加,叶面积和生物量不断减小;低浓度的镉处理促进植物的生长,而20 mg.L-1镉处理30 d时植株的株高、叶面积、根长和生物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8%、46%、42%和66%;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升高,续断菊叶片中叶绿素a、b、总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含量均下降,20 mg.L-1镉处理30 d时总叶绿素比对照降低了58%,丙二醛增加2.4倍,细胞膜透性增大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续断菊 生理 生长形态
下载PDF
2种生态型续断菊对Cd的累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元 方其仙 祖艳群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50-1154,共5页
对铅锌矿区续断菊[Sonchus asper(L.)Hill.]进行野外调查、采样,并采集矿区和非矿区生态型续断菊种子做盆栽试验,研究了2种生态型续断菊对Cd的累积特征.结果显示:各野生续断菊样品地上部Cd含量为169.6~387.5mg/kg,为常规植物的169.6~3... 对铅锌矿区续断菊[Sonchus asper(L.)Hill.]进行野外调查、采样,并采集矿区和非矿区生态型续断菊种子做盆栽试验,研究了2种生态型续断菊对Cd的累积特征.结果显示:各野生续断菊样品地上部Cd含量为169.6~387.5mg/kg,为常规植物的169.6~387.5倍,富集系数多大于1,转移因子均大于1;矿区土壤盆栽条件下,2种生态型续断菊地上部Cd含量分别为145.23和151.42mg/kg,分别为常规植物的145.23和151.42倍,富集系数和转移因子均大于1;非矿区土壤盆栽结合镉处理条件下,100和200mg/kgCd处理的2种生态型续断菊地上部Cd含量为122.7~271.2mg/kg,为常规植物的122.7~271.2倍,富集系数和转移因子均大于或近于1;2种生态续断菊在野生和盆栽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且具有较大的株高、冠幅和生物量积累.因此,2种生态型续断菊在不同环境下对Cd均具有很强的累积能力,续断菊可作为一种新的本土Cd超累积植物,将成为Cd污染土壤植物提取修复的新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断菊 CD 超累积植物 累积特征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和续断菊间作镉吸收和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卢鑫 胡文友 +5 位作者 黄标 李元 祖艳群 湛方栋 邝荣禧 何跃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117,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利用分室隔网培养方法,模拟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玉米-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间作体系Cd吸收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Cd添加到A室还是B室,玉米的侵染率都要比续断菊高出6.3%~38.35%。接种AMF之后,都不... 通过盆栽试验,利用分室隔网培养方法,模拟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玉米-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间作体系Cd吸收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Cd添加到A室还是B室,玉米的侵染率都要比续断菊高出6.3%~38.35%。接种AMF之后,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玉米和续断菊的生物量,但对玉米和续断菊吸收Cd的影响有所不同。2Cd添加到A或者B室,AMF均会促进该侧植物对Cd的吸收,降低另一侧植物对Cd的吸收。3接种AMF后,续断菊对Cd的转运系数降低,玉米对Cd的转运系数有的升高有的降低。总之,AMF改变了间作条件下玉米和续断菊对Cd的吸收,菌丝在两者之间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AMF) 玉米 续断菊 间作 重金属污染 植物修复
下载PDF
Cd胁迫对续断菊Cd吸收分配及有机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秦丽 何永美 +2 位作者 李元 李博 祖艳群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92-1600,共9页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Cd在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体内的亚细胞分布、化学形态,Cd对续断菊地上部和根部有机酸含量的影响,以及根系分泌低分子有机酸对Cd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1)续断菊根部和地上部的Cd含量随Cd处理浓度增加而显...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Cd在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体内的亚细胞分布、化学形态,Cd对续断菊地上部和根部有机酸含量的影响,以及根系分泌低分子有机酸对Cd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1)续断菊根部和地上部的Cd含量随Cd处理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2)Cd在续断菊体内的化学提取形态分布为:NaCl提取态(F_(NaCl))>HAC提取态(F_(HAC))>HCl提取态(F_(HCl))>残渣态(FR)>去离子水提取态(FW)>乙醇提取态(FE);(3)续断菊体内的Cd主要分布在细胞壁中,占总Cd含量的36%—47%,且随着Cd浓度的升高,细胞壁中的分布量增加;其次是细胞核中,占总含量的20%—33%;(4)续断菊体内低分子有机酸含量大小为: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乙酸,酒石酸占有机酸总量的68%—96%,植株地上部和根部Cd含量均与体内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3和0.994(P<0.01)、0.953和0.982(P<0.05);(5)不同Cd浓度下,续断菊根系分泌低分子有机酸主要为酒石酸,占有机酸总量的52%—89%,且在30 d时与植株地上部和根部Cd含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7和0.978(P<0.05).根系分泌酒石酸和苹果酸促进了续断菊对Cd的吸收,续断菊体内的苹果酸和柠檬酸参与Cd的吸收、运输、积累,从而缓解了Cd的危害;同时,细胞壁固持和活性较强化学形态的减少是续断菊耐Cd胁迫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续断菊 亚细胞分布 化学形态 低分子有机酸
下载PDF
镉胁迫对续断菊与玉米间作体系中植物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佳佳 刘宁宁 +3 位作者 秦丽 王吉秀 赵莉 游国柱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8-355,共8页
为探讨续断菊/玉米间作种植模式对Cd污染的响应机制,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Cd(0,50,100,200 mg/kg)对玉米与续断菊间作体系下植物叶片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 为探讨续断菊/玉米间作种植模式对Cd污染的响应机制,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Cd(0,50,100,200 mg/kg)对玉米与续断菊间作体系下植物叶片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总抗氧化酶(T-AOC)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和50 mg/kg Cd胁迫条件下,间作玉米和续断菊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8.1%~34.1%,当Cd处理质量分数为100和200 mg/kg时,间作玉米叶片和续断菊叶片可溶性蛋白显著比单作增加了34%~69.1%;间作玉米叶片MDA含量较单作增加了6.1%~64.6%,续断菊叶片MDA含量较单作降低了9.7%~58.7%;在不同Cd质量分数处理下,无论是单作还是间作,玉米和续断菊叶片中SOD、POD、CAT和T-AOC活性均随Cd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仅Cd质量分数达到200 mg/kg时CAT活性有所下降;同一Cd质量分数处理下,间作玉米叶片SOD、POD(200 mg/kg除外)、CAT和T-AOC活性均较单作降低,分别较低了15.1%~48.3%、2.8%~24.7%、5.2%~42.3%和20.7%~31.9%;间作续断菊叶片T-AOC较单作增加了11.2%~26.4%。总体上,在一定质量分数的Cd胁迫下,玉米和续断菊叶中的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均有所提高以维持正常生长,表明抗氧化酶在清除Cd毒害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和提高Cd耐性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续断菊 玉米 抗氧化酶活性
下载PDF
续断菊与玉米间作的铅累积及根系低分子量有机酸分泌特征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秦丽 何永美 +3 位作者 王吉秀 李博 蒋明 李元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7-875,共9页
为探明间作作物根系分泌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采用矿区周边农田土壤进行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云南本土超累积植物续断菊(Sonchus asper L. Hill)和玉米(Zea mays L.)间作下,植物生长、根系低分子量有机酸分泌量... 为探明间作作物根系分泌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采用矿区周边农田土壤进行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云南本土超累积植物续断菊(Sonchus asper L. Hill)和玉米(Zea mays L.)间作下,植物生长、根系低分子量有机酸分泌量、根际土壤Pb提取形态以及植物Pb积累特点。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续断菊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根长、根内径和根系体积均显著增加(P<0.05);间作玉米根部生物量、根长、根内径和根系体积显著增加(P<0.05)。柠檬酸、草酸是续断菊和玉米根系分泌的主要低分子量有机酸,间作导致续断菊根系低分子量有机酸的分泌量增加,玉米根系低分子量有机酸的分泌量降低。续断菊根际土壤生物有效态Pb含量增加85.2%(P<0.05),而玉米根际土壤生物有效态Pb含量降低26.1%(P<0.05)。续断菊体内Pb含量显著增加18.0%~43.2%(P<0.05),富集系数提高26.0%,而转运系数降低42.0%;玉米地上部Pb含量显著降低24.3%(P<0.05),转运系数降低43.1%。续断菊根系分泌的柠檬酸和草酸数量,均与土壤生物有效态P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且土壤有效态Pb含量分别与续断菊地上部和根部的P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间作增加了续断菊对Pb的吸收积累量,与间作体系植物根系分泌的低分子有机酸介导下的土壤有效态Pb含量增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污染 低分子量有机酸 续断菊 玉米 间作
下载PDF
续断菊白粉病的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庆琛 裴冬丽 +2 位作者 冯翊阳 李成伟 洪权春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6,共4页
采用形态学鉴定、致病性鉴定和分子系统学鉴定方法对中国商丘地区首次检出的续断菊白粉菌的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分生孢子梗直立,圆柱形,简单无分枝,大小为108~220μm×10~12μm,包含1个足细胞,2~3个短细胞... 采用形态学鉴定、致病性鉴定和分子系统学鉴定方法对中国商丘地区首次检出的续断菊白粉菌的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分生孢子梗直立,圆柱形,简单无分枝,大小为108~220μm×10~12μm,包含1个足细胞,2~3个短细胞;分生孢子串生,圆柱形,无明显纤维体,大小为29~42μm×19~24μm;附着胞呈乳头形;病原菌接种叶片病症与自然状态一致,形成薄而边缘不明显的白色斑片;对其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获得595bp序列(GenBank登录号:JQ010848),经MEGA 3.1软件分析,其与来自二孢白粉菌(Golovinomyces cichoracearum)的AY739111,HM449077,AB453762,AB077673序列聚为1枝,而与来自同属另3个种的ITS序列亲缘关系较远.研究表明,商丘地区的续断菊白粉菌为二孢白粉菌(G.cichora-cea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断菊 续断菊白粉菌 形态学鉴定 致病性鉴定 分子系统学鉴定 ITS序列
下载PDF
不同生长期续断菊中氨基酸柱前衍生RP-HPLC同时测定及营养特性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向阳 张娜 史可夫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为比较不同生长期的续断菊中氨基酸含量分布及其营养特性,合理、科学地利用该野生食品资源,以郑州市龙子湖同一位置不同月份采集的续断菊为样品,采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17种氨基酸。结果表明:样品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布... 为比较不同生长期的续断菊中氨基酸含量分布及其营养特性,合理、科学地利用该野生食品资源,以郑州市龙子湖同一位置不同月份采集的续断菊为样品,采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17种氨基酸。结果表明:样品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布合理,适宜人体吸收利用,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3.2%,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7.1%-102.6%。对不同月份采集样品中的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指数进行比较分析得知,3月下旬采集的样品中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sIndex,EAAI)和营养价值相对较高,最适于采集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柱前衍生 续断菊 氨基酸 营养特性 时间梯度
下载PDF
续断菊的染色体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德奎 李法曾 +2 位作者 周俊英 邱军 汪谦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4期429-431,共3页
首次对续断菊(sonchusasper(L.)Hill.)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为2n=18,核型公式为K(2n)=18=18m,核型属“1A”型.
关键词 续断菊 染色体数目 染色体核型 菊科
下载PDF
微波辐射预处理提取花叶滇苦菜总黄酮工艺及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睿 钟茂程 +1 位作者 杨燕红 陈旭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0-126,共7页
为了探讨微波辐射预处理提取花叶滇苦菜总黄酮的工艺优化及其总黄酮提取液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定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参照CLSI标准测定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9027)、铜绿假单胞菌耐药... 为了探讨微波辐射预处理提取花叶滇苦菜总黄酮的工艺优化及其总黄酮提取液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定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参照CLSI标准测定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9027)、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PA1)、金黄色葡萄球(ATCC29213)、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SA1)、大肠杆菌(ATCC25922)等5种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花叶滇苦菜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微波辐射时间为120 s,微波功率为350 W,乙醇浓度为60%,水浴温度70℃,料液比1∶40 g/m L,水浴时间为60 min,此时,黄酮得率为38.328 mg/g。地下部分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微波辐射时间为90 s,微波辐射功率为490 W,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1∶30 g/m L,水浴温度为80℃,水浴时间为90 min,其黄酮得率为7.232 mg/g。乙酸乙酯萃取物具备一定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的MIC分别为4(地上部分)和8 mg/m L(地下部分)。当浓度低于16 mg/m L时,对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和大肠杆菌均无抑制作用。微波辐射预处理对花叶滇苦菜总黄酮的提取具有指导意义,总黄酮提取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预处理 总黄酮 花叶滇苦菜 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活性 地上部分 地下部分
下载PDF
续断菊中杨梅素的LC-MS法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明录 高明 +2 位作者 刘东涛 李倩 李粉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5期39-42,共4页
采用体积分数95%乙醇进行加热回流提取后,根据极性由小到大分别用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有机溶剂∶水=1∶1)萃取.利用乙酸乙酯层提取物,经HPLC进一步分离纯化后得到较多的纯馏分.纯化后的馏分经LC-MS进行结构鉴定-定性分... 采用体积分数95%乙醇进行加热回流提取后,根据极性由小到大分别用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有机溶剂∶水=1∶1)萃取.利用乙酸乙酯层提取物,经HPLC进一步分离纯化后得到较多的纯馏分.纯化后的馏分经LC-MS进行结构鉴定-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根据质谱信息定性分析馏分1为杨梅素.该方法灵敏、准确、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断菊 HPLC LC-MS 杨梅素
下载PDF
中药大蓟及其2种伪品的微性状鉴别 被引量:4
14
作者 丁振飞 黄和平 +4 位作者 杨青山 金捷凯 陈梦轩 吴德玲 章鹏飞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78-82,共5页
目的鉴别市场上大蓟及其2种伪品。方法通过微性状鉴定法对大蓟及其伪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蓟的茎、叶均被蛛丝毛及多细胞长节毛,苞片两面及边缘均被毛,花丝亦被毛,花药顶端呈长三角形,冠毛顶端呈纺锤形扩大或渐细;刺儿菜茎、叶仅被蛛丝... 目的鉴别市场上大蓟及其2种伪品。方法通过微性状鉴定法对大蓟及其伪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蓟的茎、叶均被蛛丝毛及多细胞长节毛,苞片两面及边缘均被毛,花丝亦被毛,花药顶端呈长三角形,冠毛顶端呈纺锤形扩大或渐细;刺儿菜茎、叶仅被蛛丝毛,苞片内面无毛,花药顶端呈削尖状,冠毛顶端渐细;花叶滇苦菜茎、叶以及苞片均无毛,花丝光滑,花药顶端呈黑色,花冠被长毛,果实边缘具齿。结论微性状鉴定法可准确、快速地鉴别大蓟及其伪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蓟 刺儿菜 花叶滇苦菜 微性状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