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评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廷湘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4,共20页
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最重要的一次会战,但其战略意义在学界却存有争议。充分的证据显示,淞沪会战并未产生一些研究者论定的打破日军及早控制武汉的战略意义,未为中国军队持久抗战博得更大的战略空间和有利的战略态势,更未为东部工业和人...
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最重要的一次会战,但其战略意义在学界却存有争议。充分的证据显示,淞沪会战并未产生一些研究者论定的打破日军及早控制武汉的战略意义,未为中国军队持久抗战博得更大的战略空间和有利的战略态势,更未为东部工业和人才西迁争取到更多时间,也未发挥维护中苏物资交通线的战略作用。此战过早地使中国抗战在实际上由局部战争转化为全面战争,对作为弱国的中国在本土抗战实为不利。会战在战略上的无形意义在于优化了中国抗战的精神环境和国际环境,有形意义在于客观上促成国民政府及早西迁重庆,全面展开大后方根据地的建设,这对中国持久抗战具有全局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淞沪会战
战略空间
工厂西迁
持久抗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淞沪战役与中国抗日国防战略
被引量:
2
2
作者
孙才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48-53,共6页
“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的国防战略即为“抗日国防战略” ,暗中准备抗日部署 ,1935年到1937年中国政府以我国的地域条件做基础 ,估计到敌我双方实力悬殊 ,决定以持久战赢得胜利 ,所以 ,中国之国防态势明确地按照国防战略计划确立...
“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的国防战略即为“抗日国防战略” ,暗中准备抗日部署 ,1935年到1937年中国政府以我国的地域条件做基础 ,估计到敌我双方实力悬殊 ,决定以持久战赢得胜利 ,所以 ,中国之国防态势明确地按照国防战略计划确立为以武汉为中心经营长江流域国防设施 ,建立自西向东的梯次防御体系。“七·七”事变后 ,淞沪战场的开辟是国民政府以西南为抗战基地实施持久抗战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结果上看 ,这一应战方略实现了国民政府的预期目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淞沪战役
抗日国防战略
蒋介石
国民政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评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廷湘
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4,共20页
基金
教育部一般项目"非常态社会控制的成败得失--晚清民国政府处理民众运动研究"(11YJA770003)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四川县级档案馆藏民国档案数字化处理与研究"(13XZS026)
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SKGT201102)
文摘
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最重要的一次会战,但其战略意义在学界却存有争议。充分的证据显示,淞沪会战并未产生一些研究者论定的打破日军及早控制武汉的战略意义,未为中国军队持久抗战博得更大的战略空间和有利的战略态势,更未为东部工业和人才西迁争取到更多时间,也未发挥维护中苏物资交通线的战略作用。此战过早地使中国抗战在实际上由局部战争转化为全面战争,对作为弱国的中国在本土抗战实为不利。会战在战略上的无形意义在于优化了中国抗战的精神环境和国际环境,有形意义在于客观上促成国民政府及早西迁重庆,全面展开大后方根据地的建设,这对中国持久抗战具有全局性影响。
关键词
淞沪会战
战略空间
工厂西迁
持久抗战
Keywords
song
-
hu
campaign
strategic space
moving factories to West China
protracted Anti-Japanese war
分类号
K264.3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淞沪战役与中国抗日国防战略
被引量:
2
2
作者
孙才顺
机构
滨州师范专科学校教务处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48-53,共6页
文摘
“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的国防战略即为“抗日国防战略” ,暗中准备抗日部署 ,1935年到1937年中国政府以我国的地域条件做基础 ,估计到敌我双方实力悬殊 ,决定以持久战赢得胜利 ,所以 ,中国之国防态势明确地按照国防战略计划确立为以武汉为中心经营长江流域国防设施 ,建立自西向东的梯次防御体系。“七·七”事变后 ,淞沪战场的开辟是国民政府以西南为抗战基地实施持久抗战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结果上看 ,这一应战方略实现了国民政府的预期目标 。
关键词
淞沪战役
抗日国防战略
蒋介石
国民政府
Keywords
song hu campaign
Anti Japanese defence strategy
Jiang Jie shi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评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陈廷湘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淞沪战役与中国抗日国防战略
孙才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