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评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廷湘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4,共20页
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最重要的一次会战,但其战略意义在学界却存有争议。充分的证据显示,淞沪会战并未产生一些研究者论定的打破日军及早控制武汉的战略意义,未为中国军队持久抗战博得更大的战略空间和有利的战略态势,更未为东部工业和人... 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最重要的一次会战,但其战略意义在学界却存有争议。充分的证据显示,淞沪会战并未产生一些研究者论定的打破日军及早控制武汉的战略意义,未为中国军队持久抗战博得更大的战略空间和有利的战略态势,更未为东部工业和人才西迁争取到更多时间,也未发挥维护中苏物资交通线的战略作用。此战过早地使中国抗战在实际上由局部战争转化为全面战争,对作为弱国的中国在本土抗战实为不利。会战在战略上的无形意义在于优化了中国抗战的精神环境和国际环境,有形意义在于客观上促成国民政府及早西迁重庆,全面展开大后方根据地的建设,这对中国持久抗战具有全局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淞沪会战 战略空间 工厂西迁 持久抗战
下载PDF
淞沪战役与中国抗日国防战略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才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48-53,共6页
“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的国防战略即为“抗日国防战略” ,暗中准备抗日部署 ,1935年到1937年中国政府以我国的地域条件做基础 ,估计到敌我双方实力悬殊 ,决定以持久战赢得胜利 ,所以 ,中国之国防态势明确地按照国防战略计划确立... “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的国防战略即为“抗日国防战略” ,暗中准备抗日部署 ,1935年到1937年中国政府以我国的地域条件做基础 ,估计到敌我双方实力悬殊 ,决定以持久战赢得胜利 ,所以 ,中国之国防态势明确地按照国防战略计划确立为以武汉为中心经营长江流域国防设施 ,建立自西向东的梯次防御体系。“七·七”事变后 ,淞沪战场的开辟是国民政府以西南为抗战基地实施持久抗战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结果上看 ,这一应战方略实现了国民政府的预期目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淞沪战役 抗日国防战略 蒋介石 国民政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