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报人与政争——张季鸾1913年第一次入狱考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宪阁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9-136,164,共8页
1913年七八月间,二次革命紧张之际,张季鸾在北京被捕,离死神只有一步之遥。这是其长达三十年报人生涯中的第一次入狱。唯有关此事的前因后果,大多语焉不详。细察当时情势,可以发现其中别有经纬。即不止局限于通常所说的创办民立报北京... 1913年七八月间,二次革命紧张之际,张季鸾在北京被捕,离死神只有一步之遥。这是其长达三十年报人生涯中的第一次入狱。唯有关此事的前因后果,大多语焉不详。细察当时情势,可以发现其中别有经纬。即不止局限于通常所说的创办民立报北京分馆、为宋案仗义执言或披露善后大借款等具体事件。衡诸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情势,他之被捕入狱直接是因戒严令,而根本上则是南北冲突大环境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季鸾 民立报 宋案 善后大借款二次革命 第一次入狱
下载PDF
略论民初宋教仁的民主宪政思想及其政治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姚琦 《韶关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6-22,共7页
通过健全法制与制定宪法、议会政治与政党政治、政治改良与地方自治三个方面对民初宋教仁的民主宪政思想及其政治实践进行探讨 。
关键词 民国初年 政治实践 法制 议会政治 政党政治 宋教仁 民主宪政思想 地方自治
下载PDF
孙中山与宋教仁的政党观比较
3
作者 陈鸿惠 陈双鹏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0-43,共4页
孙中山与宋教仁的政党观都源于对西方政治学说和政治制度的研究。二者都以英美政党制度为范本,从内涵与功能角度区分革命党与政党,在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的问题上却意见不同;二者都提倡效法英美的政党政治,孙中山晚年则转为强调以俄为师... 孙中山与宋教仁的政党观都源于对西方政治学说和政治制度的研究。二者都以英美政党制度为范本,从内涵与功能角度区分革命党与政党,在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的问题上却意见不同;二者都提倡效法英美的政党政治,孙中山晚年则转为强调以俄为师的以党治国;二者都十分重视政党的自身建设,在政党的政治纲领、组织领导体制、政党与军队关系问题上的认识和实践有同有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宋教仁 政党观 比较研究 政治发展 政党制度
下载PDF
宋教仁对清末边境问题的考察
4
作者 郭汉民 杨慧婷 《云梦学刊》 2009年第3期68-70,共3页
宋教仁是近代中国一位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和丰富学识的杰出政论家。面对清朝末年日益严峻的边境危机,宋教仁积极著书立说、针砭时弊,围绕边界问题的来龙去脉,从全球视角和学术层面阐发了一系列观点独到的言论。... 宋教仁是近代中国一位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和丰富学识的杰出政论家。面对清朝末年日益严峻的边境危机,宋教仁积极著书立说、针砭时弊,围绕边界问题的来龙去脉,从全球视角和学术层面阐发了一系列观点独到的言论。由于他的言论往往基于实际调查而产生,且大多能够切中问题的要害,故而颇具可信度和说服力,对于唤醒时人的危机意识,以及促成边境争端的解决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教仁 清末边境问题 领土主权 爱国主义
下载PDF
简析宋教仁民初民主制度的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郝延军 《唐都学刊》 2003年第4期103-106,共4页
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民主热潮,各种制度设计的方案纷纷出笼。其中宋教仁关于民主制度的设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典型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民主在其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表现为:制度模式与制度运行支持性条件的脱序;精... 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民主热潮,各种制度设计的方案纷纷出笼。其中宋教仁关于民主制度的设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典型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民主在其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表现为:制度模式与制度运行支持性条件的脱序;精英政治与大众参与的两难;集权的整合作用与民主的制衡作用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教仁 中国 民主制度 制度模式 运行条件 精英政治 大众参与 集权
下载PDF
民初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以《民立报》上宋教仁、章士钊的言论为中心
6
作者 汤黎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7年第2期108-112,共5页
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曾是民初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政治梦想,从国外回来的宋教仁和章士钊便极力倡行这种制度。相似的成长背景和经历决定了两人政治理念的共性,他们以《民立报》为阵地,努力构建中国民主共和的蓝图,使《民立报》成为上海轰... 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曾是民初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政治梦想,从国外回来的宋教仁和章士钊便极力倡行这种制度。相似的成长背景和经历决定了两人政治理念的共性,他们以《民立报》为阵地,努力构建中国民主共和的蓝图,使《民立报》成为上海轰动一时的报纸。但由于当时中国民主基础的薄弱,民主与对抗民主力量对比的悬殊,倡行者对民主思想解读的有限以及实际斗争经验的不足等原因,他们所构建的政治蓝图最终在实践中宣告流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会政治 政党内阁 宋教仁 章士钊 民立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