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金妇女生活见证:金代郭琮墓志考释
1
作者 周峰 《西夏研究》 2023年第2期3-6,共4页
据说发现于河北省临西县的金代郭琮墓志,实际出土地应为山西省长治市,墓志中提及的赤土坡、七里烽两处地名分别位于今山西省高平市和长治市。郭氏一门在金灭北宋的战争中家破人亡,直到金朝才渐复生计,郭琮死时达到四世同堂的规模。郭母... 据说发现于河北省临西县的金代郭琮墓志,实际出土地应为山西省长治市,墓志中提及的赤土坡、七里烽两处地名分别位于今山西省高平市和长治市。郭氏一门在金灭北宋的战争中家破人亡,直到金朝才渐复生计,郭琮死时达到四世同堂的规模。郭母李氏的两次嫁人经历和围绕死后归葬的争端,见证了宋金时期妇女社会生活的一些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郭琮墓志 宋金战争 妇女改嫁
下载PDF
北宋开封都城防御空间形态研究
2
作者 赵茜 马隽尧 刘炜 《华中建筑》 2023年第4期169-174,共6页
开封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城镇和交通枢纽,北宋时期的开封作为都城,其防御空间呈现出强烈的独特性。以北宋开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历史文献,梳理其军事防御历史和城市形态演变过程,剖析其山水、战区、城墙、街巷、营防等多层级的防... 开封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城镇和交通枢纽,北宋时期的开封作为都城,其防御空间呈现出强烈的独特性。以北宋开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历史文献,梳理其军事防御历史和城市形态演变过程,剖析其山水、战区、城墙、街巷、营防等多层级的防御空间,以展现其作为都城所独有的复杂且严密的防御空间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封都城 宋金战争 防御空间 北宋东京
下载PDF
南宋使臣使金“觇国”职能考论
3
作者 刘春霞 《孙子研究》 2023年第1期40-53,共14页
宋金对峙时期,宋金双方沿袭交聘制度,互遣使臣。除常使外,南宋还因临时之需大量向金国派遣泛使。除协调两国关系、维护友好邦交之礼仪目的外,南宋使臣还负有“觇国”即打探敌情的任务。南宋使臣“觇国”之职能,是对古代行人制度的延续,... 宋金对峙时期,宋金双方沿袭交聘制度,互遣使臣。除常使外,南宋还因临时之需大量向金国派遣泛使。除协调两国关系、维护友好邦交之礼仪目的外,南宋使臣还负有“觇国”即打探敌情的任务。南宋使臣“觇国”之职能,是对古代行人制度的延续,又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表现出“求和”与“求战”的不同目的。南宋使臣使金“觇国”对于了解对方情状并最终维护两国和好、促成百余年南北共治局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南宋使臣使金“觇国”的政治职能,使其文学写作带上了独特的“觇国”视角,成为我们探讨使金文学的又一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使金 觇国 战争 文学
下载PDF
争霸战争中的和平运动——析春秋时期宋国主持的“弭兵”之盟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凤祥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也加剧了各国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对此,饱受战争之苦的弱小国家竭力反对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宋国发起和主持了以“弭兵”为口号的和平运动。争霸战争和弭兵运动都对春秋时期的变局产生了很...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也加剧了各国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对此,饱受战争之苦的弱小国家竭力反对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宋国发起和主持了以“弭兵”为口号的和平运动。争霸战争和弭兵运动都对春秋时期的变局产生了很大影响,是推动春秋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而“弭兵”运动的促成,也反映了宋国作为弱小国家在春秋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宋国外交的巨大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争霸 弭兵 宋国
下载PDF
和战分途:南宋初年的政治转向——以孝宗朝政策迁移为线索 被引量:1
5
作者 董春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203-208,共6页
南宋伊始,宋金和战问题就一直是困扰着南宋政权的时代命题。绍兴十二年缔结的宋金和议,并没有成为维系宋金长久稳定关系的基础。绍兴三十一年,金人单方面撕毁协约南侵,加之随即登基的宋孝宗锐意恢复,宋金战争一度爆发并持续到隆兴元年... 南宋伊始,宋金和战问题就一直是困扰着南宋政权的时代命题。绍兴十二年缔结的宋金和议,并没有成为维系宋金长久稳定关系的基础。绍兴三十一年,金人单方面撕毁协约南侵,加之随即登基的宋孝宗锐意恢复,宋金战争一度爆发并持续到隆兴元年张浚符离兵溃。在此期间,宋孝宗选人用事并不局限于道义型主战派士大夫,对实务型主和派士大夫及主守派政治元老也多加选用;在此之后,宋孝宗迫于符离兵败的政治压力与金人议和,锐意恢复政策主张转换为内修以图恢复的长远政治谋略。宋孝宗以邪正为标准的多元用人政策,与其对金强硬的政治主张既统一又矛盾,这种复杂的政策取向既切合即时的宋金政治局势,也为南宋制定内修以图恢复的长远国策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宋金和战 孝宗 符离兵败 隆兴和议 政策迁移
下载PDF
宁宗前期的宋金关系述评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嘉友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48-53,共6页
主要对南宋宁宗前期的宋金各方面的关系进行阐述、分析和评价。着重探讨从开禧北伐到嘉定和议期间宋金之间发生的较重要的历史事件,评述当时双方都存在各种决策的失误,导致丢掉了在防御中求统一的机会,从此再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最... 主要对南宋宁宗前期的宋金各方面的关系进行阐述、分析和评价。着重探讨从开禧北伐到嘉定和议期间宋金之间发生的较重要的历史事件,评述当时双方都存在各种决策的失误,导致丢掉了在防御中求统一的机会,从此再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最终双方相持得以在衰弱中延续,继续维持其末日的来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关系 开禧北伐 嘉定和议 述评
下载PDF
从葭芦寨到晋宁军——宋金河东堡寨典型个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邓文韬 《保定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49-57,共9页
葭芦寨的进筑是宋神宗年间"占尽山界",构建横山屏障的重要环节。元丰五年(1082),鄜延路经略司从西夏手中夺取葭芦岩并修建为寨。由于该寨孤悬敌境,粮饷转运困难,而在元祐年间(1089)经朝臣辩论,议定与其他三寨一并归还于西夏,... 葭芦寨的进筑是宋神宗年间"占尽山界",构建横山屏障的重要环节。元丰五年(1082),鄜延路经略司从西夏手中夺取葭芦岩并修建为寨。由于该寨孤悬敌境,粮饷转运困难,而在元祐年间(1089)经朝臣辩论,议定与其他三寨一并归还于西夏,换取俘虏。绍圣四年(1097),该寨为北宋所夺回,并再度进筑。为便于保护葭芦寨及其周边耕地,联通河东路与鄜延路、麟府路的联系,北宋在葭芦寨周边另外修筑了数座堡寨,并在元符二年(1099)升葭芦寨为晋宁军,领县二、堡寨十座。皇统二年(1142),金军攻克晋宁军,并先后将其改为晋宁州、葭州。金末,有着关陕门户地位的葭州战火不断,最终被蒙古攻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葭芦寨 晋宁军 河东路 元祐分疆 宋夏战争
下载PDF
“澶渊之盟”对宋金和战的影响
8
作者 赵永春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9-94,共6页
宋辽"澶渊之盟"签订以后,不仅为宋辽人民提供了100多年和平相处的局面,也对宋金和战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澶渊之盟"的"求和"精神被宋徽宗、宋钦宗和宋高宗视为处理宋金关系的典范,但在如何实现"... 宋辽"澶渊之盟"签订以后,不仅为宋辽人民提供了100多年和平相处的局面,也对宋金和战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澶渊之盟"的"求和"精神被宋徽宗、宋钦宗和宋高宗视为处理宋金关系的典范,但在如何实现"和平"的问题上,宋朝君臣们则认识不一,一些大臣主张仿效"澶渊之盟""胜而后和"的精神,坚持抗战,以战促和。宋高宗等人则从消极方面吸取"澶渊之盟"的经验,不惜屈己求和,终于在"胜而后和"的情况下,与金人签订了"绍兴和议"。应该说,"澶渊之盟"的积极意义十分深远,但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等君臣从消极方面去吸取"澶渊之盟"的经验和教训,是不应该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澶渊之盟 辽宋 金和战
下载PDF
禅宗黄龙派走向衰微的外缘因素探析
9
作者 罗凌 《嘉兴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80-87,共8页
禅宗黄龙派在北宋中后期迅速崛起,仅仅四代之后,就急剧走向衰微,随后逐渐并入杨岐派。从黄龙派禅学思想以及宗脉发展来看,当有补苴宋代文化之功,也有其禅宗思想史的价值。针对黄龙派的衰微,除了内在因素之外,从外缘性因素寻绎其原因,主... 禅宗黄龙派在北宋中后期迅速崛起,仅仅四代之后,就急剧走向衰微,随后逐渐并入杨岐派。从黄龙派禅学思想以及宗脉发展来看,当有补苴宋代文化之功,也有其禅宗思想史的价值。针对黄龙派的衰微,除了内在因素之外,从外缘性因素寻绎其原因,主要在于宋金战争以及南宋初期的内乱阻碍了黄龙派的发展,三教融合和其他信仰对黄龙派禅学思想造成的强大冲击,以及杨岐派对黄龙派的宗门内部挤压等3个相对重要的因素,共同构成黄龙派发展走向衰微的外缘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派 宋金战争 战乱 三教融合 杨岐派
下载PDF
诗歌“兴”的源与流
10
作者 杨简 《茂名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24-26,共3页
分三个历史阶段论述诗歌“兴”的起源与发展概况:《诗经》时代为“兴”的源头,其本质是“起”,在于引起联想;战国秦汉是过渡期,人们认识到“兴”与“比”都有“喻”义,是一种而不是两种表现手法;魏晋南北朝后,“兴”的本质是“感”,各... 分三个历史阶段论述诗歌“兴”的起源与发展概况:《诗经》时代为“兴”的源头,其本质是“起”,在于引起联想;战国秦汉是过渡期,人们认识到“兴”与“比”都有“喻”义,是一种而不是两种表现手法;魏晋南北朝后,“兴”的本质是“感”,各种景物构成意境,抒情言志。不管哪个时期,“兴”的运用都是为了把内蕴的感情引发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与流 《诗经》时代 战国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下载PDF
南宋初年宋金西线战争双方的战略意图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煜 魏敏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77-79,共3页
在南宋初年的抗金战争中,逐渐形成了东、中、西三大抗金战场,并涌现出了岳飞、吴?、吴?兄弟等众多著名抗金将领。其中西线抗金战场意义重大,西线作战有效地牵制了金军南下的军事行动,为南宋王朝守住了四川,力保全蜀,粉碎了金兵意图通过... 在南宋初年的抗金战争中,逐渐形成了东、中、西三大抗金战场,并涌现出了岳飞、吴?、吴?兄弟等众多著名抗金将领。其中西线抗金战场意义重大,西线作战有效地牵制了金军南下的军事行动,为南宋王朝守住了四川,力保全蜀,粉碎了金兵意图通过秦岭进入四川进而对南宋进行战略迂回包抄的企图。本文就宋金西线战事,主要对攻守双方的战略意图做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 西线战争 战略意图
下载PDF
《宋建炎二年(1128年)德靖寨牒某指挥为招收延安府脱身官兵事》考释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春兰 陈瑞青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25-128,共4页
在宋金战争中,陕西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它不仅是南宋王朝重要的兵源基地,而且可以直接威胁河东和中原地区。金兵为夺取这一军事要地,集结重兵进攻陕西。当时延路经略安抚使王庶节制陕西六路军马,却不能服众,且与节制司都统制曲端不和... 在宋金战争中,陕西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它不仅是南宋王朝重要的兵源基地,而且可以直接威胁河东和中原地区。金兵为夺取这一军事要地,集结重兵进攻陕西。当时延路经略安抚使王庶节制陕西六路军马,却不能服众,且与节制司都统制曲端不和,二人之间的矛盾被金军利用,直接导致宋军在陕西战场的关键性一役——延安府战役中的失败。运用新材料对宋金延安府战役的诸多细节进行考释,以达到补充正史的阙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战争 廓延路 延安府 《俄藏黑水城文献》
下载PDF
中华养生文化的历史沿革(上)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聪 常丽萍 +2 位作者 李翠茹 李红蓉 贾振华 《天津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085-1089,共5页
中华养生文化历经数千年,上古夏商时期食养、导引、针药养生萌芽,春秋战国百家争鸣,道家崇尚自然、提倡返朴归真、自然无为,重视精气神调护;儒家守中庸,致中和,重视寡欲的精神调摄。《黄帝内经》为养生理论奠定基础,强调未病先防、既病... 中华养生文化历经数千年,上古夏商时期食养、导引、针药养生萌芽,春秋战国百家争鸣,道家崇尚自然、提倡返朴归真、自然无为,重视精气神调护;儒家守中庸,致中和,重视寡欲的精神调摄。《黄帝内经》为养生理论奠定基础,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法于阴阳、天人相应、顺应四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形与神俱。秦汉时期养生理论初步形成,《伤寒杂病论》重视顺应四时、避邪慎养,固护脾胃、饮食调摄,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春秋繁露》进一步发展气-阴阳-五行养生观;《论衡》提出生死寿夭,延年之道,《淮南子》倡导形、气、神兼养,中国养生理论和体系初步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养生理论发展,《养生论》提出形神兼养、清虚静泰,《黄庭经》提倡积精保精、吐纳服气、存思内视,《抱朴子》重视玄道守一、积善累德、兼采众术,《养性延命录》兼融三家、认为我命在我、守静食诫,孙思邈融通各家论养生。宋金元时期养生理论不断丰富发展,程朱理学、金元四大家在食养、机体不同阶段养生方面提出新的观点。明清时期养生理论日趋完善,脏腑养生突显,药物养生渐进发展,综合调摄推动养生全面发展。近现代养生理论与实践加快发展,促进养生事业日渐繁荣。通过系统梳理中华养生历史源流,体现了儒释道医四大流派养生思想及其衍化发展,以期为健康服务事业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养生 夏商时期 春秋战国 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 诸子百家 伤寒杂病论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宋金元时期 明清时期 近现代
下载PDF
马植与宋金战争之关系新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69-71,共3页
生活在辽国的汉人马植向北宋帝国献策:与辽国背后的金国结盟,夹击辽国。宋金两国经"海上之盟"达成一致并最终灭亡辽国。然而宋金之间的直接接触也暴露了北宋的衰弱,随后金兵大举南下,直至"靖康之耻"。马植乃宋金结... 生活在辽国的汉人马植向北宋帝国献策:与辽国背后的金国结盟,夹击辽国。宋金两国经"海上之盟"达成一致并最终灭亡辽国。然而宋金之间的直接接触也暴露了北宋的衰弱,随后金兵大举南下,直至"靖康之耻"。马植乃宋金结盟之始作俑者,后人常将宋金战争的爆发甚至北宋灭亡的原因归咎于马植。但马植与宋金战争之关系,并非如此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植 海上之盟 宋金战争
下载PDF
延安宋金石窟僧伽造像内涵探析——以清凉山第11窟和石泓寺第7窟僧伽造像为中心 被引量:5
15
作者 石建刚 万鹏程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17-22,共6页
延安宋金石窟共发现16例僧伽造像,内容颇为丰富,它们主要是依据《僧伽和尚欲入涅槃说六度经》的内容和僧伽是观音化身的观念镌刻而成。僧伽信仰呈现出功能的多样性和功利性,表现了强烈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清凉山第1... 延安宋金石窟共发现16例僧伽造像,内容颇为丰富,它们主要是依据《僧伽和尚欲入涅槃说六度经》的内容和僧伽是观音化身的观念镌刻而成。僧伽信仰呈现出功能的多样性和功利性,表现了强烈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清凉山第11窟和石泓寺第7窟僧伽造像组合所强调的末法、护法思想和对净土世界的构建,正是对延安地区宋夏金政权之间长期战乱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这是延安宋金石窟僧伽造像内涵最为核心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宋金石窟 僧伽造像 宋夏金战争 末法思想
下载PDF
从征夫思妇诗管窥《诗经》的战争观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涛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1期42-43,102,共3页
作为儒家的基本典籍,《诗经》三百零五篇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本文通过对两类诗——以征夫口吻写的诗和以思念丈夫的妻子口吻写的诗的研究,来分析出《诗经》所秉持的战争观,即平静祥和的心态和亲近友善的风气,以及崇尚和平、... 作为儒家的基本典籍,《诗经》三百零五篇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本文通过对两类诗——以征夫口吻写的诗和以思念丈夫的妻子口吻写的诗的研究,来分析出《诗经》所秉持的战争观,即平静祥和的心态和亲近友善的风气,以及崇尚和平、勤劳,不喜杀伐的文化品格,但又对正义战争积极支持和无所畏惧的战争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征夫诗 思妇诗 战争观
下载PDF
宋金元时期冷兵器的技术管控及其对战争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建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5-140,共6页
宋代对弓弩等制作技术复杂的大杀伤力武器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在同北方政权的军事斗争中,宋军对神臂弓等弓弩武器进行了一系列改良与革新。同时,金、蒙军队对此亦有所因应,其主要措施有仿制和加强改进骑兵战术两种,最终促进了武器技术与... 宋代对弓弩等制作技术复杂的大杀伤力武器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在同北方政权的军事斗争中,宋军对神臂弓等弓弩武器进行了一系列改良与革新。同时,金、蒙军队对此亦有所因应,其主要措施有仿制和加强改进骑兵战术两种,最终促进了武器技术与军事战术的交替进步。宋军试图以技术管控之方式维持弓弩对骑兵的优势,但因战役层面失利而最终失败,以骑兵为主要作战手段的金元军队虽然对神臂弓有所仿制,但未给以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元 技术管控 神臂弓 战争结果
下载PDF
安大简《诗经》“侯六”续考 被引量:10
18
作者 夏大兆 《北方论丛》 2020年第1期5-15,66,共12页
无论是春秋时期的晋国,还是战国时期的三晋地区,《诗》学传授研读活动都是极为活跃的,我们认为,安大简《诗经》极有可能是流行于晋地的而由楚人抄写的一个摘编本。
关键词 《左传》 《国语》引诗 晋楚交兵 楚材晋用 子夏传诗
下载PDF
陈康伯《亲征诏草》与绍兴辛巳宋金大战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高崴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21-127,共7页
以最基本的史实为依据,从五个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陈康伯的《亲征诏草》与绍兴辛巳宋金大战的关系。《亲征诏草》是一跨越时空,光复中原的宏伟篇章。《亲征诏草》为绍兴辛巳宋金大战(1161年)南宋的胜利奠定了宣传舆论的基础,为大战的战... 以最基本的史实为依据,从五个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陈康伯的《亲征诏草》与绍兴辛巳宋金大战的关系。《亲征诏草》是一跨越时空,光复中原的宏伟篇章。《亲征诏草》为绍兴辛巳宋金大战(1161年)南宋的胜利奠定了宣传舆论的基础,为大战的战略——君臣、军民一心抗战,作出了保证。《亲征诏草》以必胜之信念出征,对取得最后的胜利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康伯 《亲征诏草》 宋金大战
下载PDF
啼则与果:南宋的忠义人与朝廷的应对政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雷家圣 黄玫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5-142,共8页
南宋时期,将金朝境内中原百姓组成的抗金团体,以及靠近宋金边界自组义军抗金的边民,称为"忠义人"。这些抗金团体与边民多居住在宋金边境,常为宋朝政令所不及,其行为也常超出宋朝的法令之外,这些"忠义人"举兵的目的... 南宋时期,将金朝境内中原百姓组成的抗金团体,以及靠近宋金边界自组义军抗金的边民,称为"忠义人"。这些抗金团体与边民多居住在宋金边境,常为宋朝政令所不及,其行为也常超出宋朝的法令之外,这些"忠义人"举兵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效忠朝廷,不如说是为了保卫家园,避免战乱的侵扰。南宋朝廷虽嘉其忠义,但实际上对"忠义人"仍怀着戒慎恐惧的猜忌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义人 归正人 宋金战争 魏胜 李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