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氏朝鲜文人宋翼弼次韵李白诗歌探析
1
作者 王红霞 洪仕建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7-75,共9页
次韵是一种特殊的接受方式,李氏朝鲜著名文人宋翼弼《龟峰集》录有次韵李白诗歌8题13首。这13首诗特点突出,表现为对李白原诗主题的继承与翻新,对清静避世思想的接受,对家国情怀的接受,其背后是他对李白诗歌自觉的学习和与李白相似的人... 次韵是一种特殊的接受方式,李氏朝鲜著名文人宋翼弼《龟峰集》录有次韵李白诗歌8题13首。这13首诗特点突出,表现为对李白原诗主题的继承与翻新,对清静避世思想的接受,对家国情怀的接受,其背后是他对李白诗歌自觉的学习和与李白相似的人生遭遇。通过对李白诗歌的次韵,宋翼弼完成了对李白诗歌经典作品的选择,并成为李白诗歌在李氏朝鲜传播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氏朝鲜 宋翼弼 次韵 李白 诗歌 经典
下载PDF
论李元度《小学弦歌》的编选内容与诗学旨趣
2
作者 王友胜 丁畅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作为晚清重要蒙学读物与诗歌名选,《小学弦歌》的诗选关涉“教”与“戒”两大基础面相,编选路径以“诗歌”之瓶装“教化”之酒,欲于学童“天性未漓”之时,向其传授日常伦理、立志修身、为官准则等,以达到“厚人伦,励风俗”的诗学效果。... 作为晚清重要蒙学读物与诗歌名选,《小学弦歌》的诗选关涉“教”与“戒”两大基础面相,编选路径以“诗歌”之瓶装“教化”之酒,欲于学童“天性未漓”之时,向其传授日常伦理、立志修身、为官准则等,以达到“厚人伦,励风俗”的诗学效果。该选本秉持教化为先、以诗训蒙的诗学宗旨,标举重情重理、至性至情的诗学范式,彰显温柔敦厚、文质并重的诗学主张。该书亦存在选诗题材雷同、编排失序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元度 《小学弦歌》 编选内容 诗学旨趣 编选局限
下载PDF
琴曲《离骚》的历史传承
3
作者 朱益红 《云梦学刊》 2024年第5期38-45,共8页
晚唐僖宗时期的陈康士根据屈原自传体长诗《离骚》创制的同名独奏琴曲《离骚》,是史书中明确记载屈原文学作品谱入音乐的最早记录。但唐、宋、元三代曲谱已遗佚。至明初朱权的《神奇秘谱》中始见《离骚》减字谱。此后五百年间,共有37个... 晚唐僖宗时期的陈康士根据屈原自传体长诗《离骚》创制的同名独奏琴曲《离骚》,是史书中明确记载屈原文学作品谱入音乐的最早记录。但唐、宋、元三代曲谱已遗佚。至明初朱权的《神奇秘谱》中始见《离骚》减字谱。此后五百年间,共有37个曲谱版本刊载流传。刊传者有皇室藩王、宦官、文人、商贾平民等。新中国成立后,古琴家管平湖等打谱翻译明、清遗谱,与当时弘扬屈原之爱国主义精神遥相呼应。琴曲《离骚》自诞生至新中国成立后打谱成乐,成为文人、士人家国担当精神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曲《离骚》 琴谱版本 传承脉络
下载PDF
科技与伦理交叉视域下李觏思想研究
4
作者 霍君 吕变庭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8期144-147,共4页
基于科技与伦理交叉视域观照李觏的思想就会发现:其以物质第一性为基础构筑自己的世界观,坚持彻底的经验论;在创造性地构建自己的“礼论”体系下有条件地肯定了利和欲,并强调了情的作用;在“礼”与“学”的加持下李觏认为,人“性”的境... 基于科技与伦理交叉视域观照李觏的思想就会发现:其以物质第一性为基础构筑自己的世界观,坚持彻底的经验论;在创造性地构建自己的“礼论”体系下有条件地肯定了利和欲,并强调了情的作用;在“礼”与“学”的加持下李觏认为,人“性”的境界可以提升、与“命”得以相宜;以唯物的科学思维和中正观为基础,李觏阐述了“人事”需要遵守的道德准则,强调了在中正之上的“权宜”性。宋代造就了中国古代科技的高峰,李觏等人的天和人相和谐的本质和精髓仍值得现代社会借鉴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与伦理 宋学 李觏
下载PDF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黎族民歌
5
作者 万宝菊 王娟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6-112,共7页
黎族虽有语言,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而口传下来的黎族民歌成了承载黎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黎族民歌记述了黎族文化传统的变迁和黎族人民的生活状况、民风习俗、性格特征等。黎族女性与黎族民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黎族民歌中女性的角色形... 黎族虽有语言,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而口传下来的黎族民歌成了承载黎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黎族民歌记述了黎族文化传统的变迁和黎族人民的生活状况、民风习俗、性格特征等。黎族女性与黎族民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黎族民歌中女性的角色形象具有多样性,既有辛勤的劳动形象、痴情的恋爱形象以及慈母形象等等,民歌中展示了女性面临性别凝视、家庭暴力等问题,但面对压迫黎族女性通过抗争和反抗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黎族民歌 女性形象
下载PDF
“意觉”通感:“自我”的隐显与唐宋词的演进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彤彤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0-137,共8页
“六根互用”理论体现出通感从“五官”到“六根”的转化。“意觉”,是指人或动物受到外界刺激而在情感、心理、精神上产生的感觉,对生理、心理、文学创作意义重大。于词而言,温庭筠词中的意觉通感呈现出女性化、代言体的抒情特色,其自... “六根互用”理论体现出通感从“五官”到“六根”的转化。“意觉”,是指人或动物受到外界刺激而在情感、心理、精神上产生的感觉,对生理、心理、文学创作意义重大。于词而言,温庭筠词中的意觉通感呈现出女性化、代言体的抒情特色,其自我意识处于隐没状态;李煜词中意觉运用得以丰富,其对自我意识的书写推动词体转型,但这种“萌发”大致属于无意识地运用与表露;苏轼词中意觉运用具有抒情自我化、书写哲理思辨等特质,其意觉运用中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认知和表达欲望,同时也为词体的功能、格调、地位都带来极大的拓展和提升。温、李、苏三位词人的创作反映出唐宋词从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发展历程,而“自我”意觉的觉醒是其间重要关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 意觉 唐宋词 温庭筠 李煜 苏轼
下载PDF
乳婴育儿还是祛病避瘟——宋代李嵩《骷髅幻戏图》图像寓意补证
7
作者 张廷波 《艺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骷髅幻戏图》中“妇人乳婴”形象应不是宋代普通家庭妇人当街乳哺。该形象已成为宋代一种具有典型性与类型化的图式,其原型应为两宋高度职业化的乳母。宋代艺术史中的乳母形象明显有别于其他宋画中纤细、瘦弱的女性样貌,而呈现出肥硕... 《骷髅幻戏图》中“妇人乳婴”形象应不是宋代普通家庭妇人当街乳哺。该形象已成为宋代一种具有典型性与类型化的图式,其原型应为两宋高度职业化的乳母。宋代艺术史中的乳母形象明显有别于其他宋画中纤细、瘦弱的女性样貌,而呈现出肥硕饱满、圆润敦实的特点。“妇人乳婴”形象的保育意图与“傀儡幻戏”的祛病辟邪作用,同时呈现又彼此呼应。《骷髅幻戏图》的绘画形制、图像内容与情境寓意更在多层面契合了祛病避瘟、保育幼儿的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嵩 《骷髅幻戏图》 乳婴育儿 祛病避瘟
下载PDF
备武南疆:南宋广南制置司研究
8
作者 由迅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70-83,共14页
制置使司是南宋政权为加强区域军事防御而设置的战区制度。为了应对蒙古“斡腹之谋”的进攻,南宋以李曾伯为制置大使筹建了广南制置司来措置岭南地区防御。广南制置司在军事侦察与情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城防修筑和兵力调配构建了以静江... 制置使司是南宋政权为加强区域军事防御而设置的战区制度。为了应对蒙古“斡腹之谋”的进攻,南宋以李曾伯为制置大使筹建了广南制置司来措置岭南地区防御。广南制置司在军事侦察与情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城防修筑和兵力调配构建了以静江府为核心,邕州为前沿重心的防御体系,并逐步完善宾、柳、象、梧等州的内线防务。因受炎瘴气候影响,广南制置司在宋蒙两次广西战役中并未充分发挥军事效能,但其军事建设在南宋末年抗元战争中产生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南制置司 宋蒙战争 广西 李曾伯
下载PDF
“李诗注我”:唐宋诗歌引李白诗歌自注的生成与演变
9
作者 林阳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注释数量、注释类别、注释态度、注释意义四个要素是梳理唐宋诗歌引李白诗歌自注发展历程的维度,以之作为切入点可以发现:中国古代诗歌引李诗自注始于晚唐,晚唐成为唐宋诗引李诗自注的生成期,此期的注释数量和注释类别较少,注释态度是认... 注释数量、注释类别、注释态度、注释意义四个要素是梳理唐宋诗歌引李白诗歌自注发展历程的维度,以之作为切入点可以发现:中国古代诗歌引李诗自注始于晚唐,晚唐成为唐宋诗引李诗自注的生成期,此期的注释数量和注释类别较少,注释态度是认同,注释意义单一;北宋初至南北宋之交是唐宋诗引李诗自注的发展期,此期的注释数量和注释类别增多,注释态度是认同与否定并存,注释意义多元;注释数量和注释类别更多,注释态度是认同与否定并存的拓展,注释意义全面,标示着南宋初至宋元之交诗歌引李诗自注进入繁盛期。三个时期在继承与发展中推进了唐宋诗引李诗自注的生成与演变,其文化语境是唐宋诗人的游览经历、唱和活动、表达需要与接受态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诗歌 引李白诗歌自注 “李诗注我”
下载PDF
民族文化的生态智慧助力民族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以海南黎族民歌为例
10
作者 祁永超 成敏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民族文化以民族社会为根基。黎族民歌作为黎族群众社会生活的缩影,承载着其在物质实践中所孕育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面对特定情境中求得更好生活、生存状态的智谋和策略,并以此引导其成员形成天人和谐价值追... 民族文化以民族社会为根基。黎族民歌作为黎族群众社会生活的缩影,承载着其在物质实践中所孕育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面对特定情境中求得更好生活、生存状态的智谋和策略,并以此引导其成员形成天人和谐价值追求、防范生态破坏行为规范及践履社会生态责任等意识,这与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相通之处。积极汲取黎族民歌的生态智慧,传承其绿色发展意识,构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依托自然建立环保制度,可为实现黎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族民歌 生态智慧 海南 民族地方经济
下载PDF
谈德文“Lied”的双重含义及其与德奥民歌的区别
11
作者 潘达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2-5,共4页
很多音乐爱好者都对西方艺术歌曲特别是德奥艺术歌曲很感兴趣。舒伯特、舒曼、施特劳斯、等一系列响亮的名字以及他们杰出的艺术歌曲代表作,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然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德国艺术歌曲是不是就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德语&qu... 很多音乐爱好者都对西方艺术歌曲特别是德奥艺术歌曲很感兴趣。舒伯特、舒曼、施特劳斯、等一系列响亮的名字以及他们杰出的艺术歌曲代表作,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然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德国艺术歌曲是不是就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德语"Lied"单词来表示,"Lied"在音乐专业中是否有更广阔的含义。通过本文的阅读,我们会分析它的两个重要双重含义,并进一步探求和研究它与流传历史同样深远的"德奥民歌"之间重要的区别和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歌曲 德奥 lied” 双重含义 声乐套曲 德奥民歌
下载PDF
“祧宋祢唐”:厉鹗诗学宗尚新议
12
作者 郭少辰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5期108-116,共9页
厉鹗向来被视为清代雍乾诗坛宗宋的中坚力量,研究者通常从诗学主张、整理宋典、沈厉之争三个角度展开论证。但经过更加审慎的覆核,这些基本都不能成为认定厉鹗宗宋的依据。其整理宋典多半出于乡邦情怀,与沈德潜那场可疑的争执也至多是... 厉鹗向来被视为清代雍乾诗坛宗宋的中坚力量,研究者通常从诗学主张、整理宋典、沈厉之争三个角度展开论证。但经过更加审慎的覆核,这些基本都不能成为认定厉鹗宗宋的依据。其整理宋典多半出于乡邦情怀,与沈德潜那场可疑的争执也至多是特殊政治生态下不甚起眼的小风波。最关键的是,在厉鹗含混平实的诗学主张中,实际还隐含着以唐为尊的观念。因此和时代风气暗中相异的是,厉鹗的诗学宗尚当谓为“祧宋祢唐”更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厉鹗 诗学 宗尚 祧宋祢唐
下载PDF
出《庄》 近《骚》 效汉——祝尧《古赋辨体》对李白赋的解读
13
作者 黄冰清 《云梦学刊》 2024年第5期108-115,共8页
祝尧《古赋辨体》将赋分为“楚辞体”“两汉体”“三国六朝体”“唐体”“宋体”五体,提出“祖骚宗汉”“赋兼六义”等赋学理论,成为继刘勰《文心雕龙》之后的又一赋学研究理论巨著。《古赋辨体》对李白赋极为关注,谓李白赋有三个鲜明特... 祝尧《古赋辨体》将赋分为“楚辞体”“两汉体”“三国六朝体”“唐体”“宋体”五体,提出“祖骚宗汉”“赋兼六义”等赋学理论,成为继刘勰《文心雕龙》之后的又一赋学研究理论巨著。《古赋辨体》对李白赋极为关注,谓李白赋有三个鲜明特色,即出于《庄》,近于《骚》,仿于汉,终为“六朝赋尔”。细究李白诸赋,其篇章句法、语词、名物等方面确有上述三者之迹,亦有六朝赋骈对之风,但李白更多地是对《庄》《骚》和汉赋三者的破创而自得一体,具体而言,其赋作融《庄》《骚》之哲韵,效汉魏之体式,既非骚体,亦非汉赋,更不在唐代律赋或六朝骈文之列。总而言之,祝尧《古赋辨体》对李白赋的解读,中肯处颇多,不足处亦不少,然无论是得是失,对于后世之人欣赏和研究李白赋作,其参考和借鉴意义无疑是十分巨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赋辨体》 李白 庄子 楚辞 汉赋
下载PDF
宋元时期婺源严田李氏的社交网络
14
作者 钱文浩 《黄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据族谱记载,宋元时期婺源严田李氏登进士者共37人,其中多集中于南宋,故研究宋元时期婺源严田李氏的社交网络在这一时期的徽州进士家族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宋元时期婺源严田李氏族人的社交多受彼时政治形势等因素影响。严田李氏族人重... 据族谱记载,宋元时期婺源严田李氏登进士者共37人,其中多集中于南宋,故研究宋元时期婺源严田李氏的社交网络在这一时期的徽州进士家族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宋元时期婺源严田李氏族人的社交多受彼时政治形势等因素影响。严田李氏族人重视以醒心亭、灵岩洞等当地特色的人文、自然景观为载体与时贤交游,以谋求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宋元时期严田李氏以商起家,以士闻名,另有族人兼事农、道,且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族人都重视与当时领域内的翘楚结交。该族还重视与里人的竞合关系,积极同周边有影响力的大族缔结婚姻关系以拉抬自身声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 严田李氏 社交网络
下载PDF
所谓“李白《秋风词》”的误传及其原因溯源
15
作者 朱佩弦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今传古琴曲《秋风词》,其曲词多被认为是李白诗作,然曲词前半确为李白《三五七言》,后半部分,最早可追溯到宋罗烨《醉翁谈录》己集卷一《烟粉欢合》中《意娘与李生相思歌》一诗,乃是删写该诗最后八句而成。古琴曲《湘妃怨》的曲词,也是... 今传古琴曲《秋风词》,其曲词多被认为是李白诗作,然曲词前半确为李白《三五七言》,后半部分,最早可追溯到宋罗烨《醉翁谈录》己集卷一《烟粉欢合》中《意娘与李生相思歌》一诗,乃是删写该诗最后八句而成。古琴曲《湘妃怨》的曲词,也是出于对《意娘与李生相思歌》中“君在湘江头,儿在湘江尾”两句的附会,在该诗的整体基础上进行增删而成。古琴音乐创制在历代典籍中寻找曲词文本的传统,《湘妃怨》与《古秋风》自身音乐属性的相似,琴乐良好的大众传播基础,导致了所谓“李白《秋风词》”的产生和广泛误传,并在当代通过发达的出版业,在一般作者、读者以及非古代文学专业方向学者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秋风词》 《湘妃怨》 《意娘与李生相思歌》
下载PDF
理学与北宋绘画中的形、理、真
16
作者 皮佳佳 《美育学刊》 2024年第1期75-82,共8页
受理学思想影响,北宋绘画在美学理论和实践中出现了“尚理”之风。艺术家把穷理作为观物的前提,力求在绘画中超越表面形似,在纷繁物象中把握事物内在的规律和物理,并上升至天地生成之道,将事物看作宇宙造化的部分,致力在自然整全性中表... 受理学思想影响,北宋绘画在美学理论和实践中出现了“尚理”之风。艺术家把穷理作为观物的前提,力求在绘画中超越表面形似,在纷繁物象中把握事物内在的规律和物理,并上升至天地生成之道,将事物看作宇宙造化的部分,致力在自然整全性中表现事物的蔚然生意。同时艺术家也要随造化而动,以自我之天性贯通万物之天性,打通“造化”与“心源”,映现出物象的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理学 绘画
下载PDF
Walking into the world of Li Yu
17
作者 高继海 《外文研究》 2017年第1期46-53,共8页
Li Yu is a failure as emperor,but as a ci writer he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indisputable emperor to take the crown.A brief life of Li Yu is first presented to account for his failure as emperor and success as a ci wri... Li Yu is a failure as emperor,but as a ci writer he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indisputable emperor to take the crown.A brief life of Li Yu is first presented to account for his failure as emperor and success as a ci writer.Then some of his ci poems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categories of court life,love and lamentation over past splendor.In the end,his achievements in ci writing are summarized by citing Wang Guowei's words from his Comments on Ci in the Human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 Yu cipoems Wang Guowei Qu Yuan song dynasty
下载PDF
“杖藜”事象的形成与书写——宋代杜诗接受的一个侧面
18
作者 胡嗣男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7-55,共9页
“杖藜”成为诗歌用语,始于唐代,杜甫是其主要的使用者。经过杜甫诗歌的反复书写,“杖藜”具有了诗歌事象的功能,杜诗也为“杖藜”事象提供了基本的情境内涵。“杖藜”事象的凝定,则要经历宋人接受杜诗的过程才能完成,宋人诗歌中的“杖... “杖藜”成为诗歌用语,始于唐代,杜甫是其主要的使用者。经过杜甫诗歌的反复书写,“杖藜”具有了诗歌事象的功能,杜诗也为“杖藜”事象提供了基本的情境内涵。“杖藜”事象的凝定,则要经历宋人接受杜诗的过程才能完成,宋人诗歌中的“杖藜”事象承自杜诗,但又通过持续的书写沉淀下新的诗歌意蕴,构建出更具宋诗风貌的诗意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杖藜 事象研究 杜诗接受 宋诗
下载PDF
承古拓新:宋元士庶丧礼礼仪因革与复兴
19
作者 陈延斌 王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共7页
先秦时期“礼不下庶人”的情况在秦汉以后逐渐发生改变,原本施行于贵族阶层的冠婚丧祭诸礼日渐下移,到唐后期尤其是宋元时期基本实现了“礼下庶人”阶层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古礼中的丧礼也得到了复兴。礼制在宋元时期发生转折的重要原... 先秦时期“礼不下庶人”的情况在秦汉以后逐渐发生改变,原本施行于贵族阶层的冠婚丧祭诸礼日渐下移,到唐后期尤其是宋元时期基本实现了“礼下庶人”阶层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古礼中的丧礼也得到了复兴。礼制在宋元时期发生转折的重要原因是士族阶层的衰落,以及士大夫复兴宗法制度和匡正世风的需要。司马光、朱熹、吕祖谦均试图在不违背古礼精神的前提下,对先秦丧礼礼制进行简化,以适应社会士庶礼仪文化的需要。相较而言,《朱子家礼》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对后世影响最大。北宋吕大钧等撰修的《乡仪》和元代郑泳撰修的《郑氏家仪》,则是民间依据古礼撰修家礼文献的杰出代表,在社会上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时期 礼制下移 丧礼 《朱子家礼》 《郑氏家仪》
下载PDF
“文艺复兴”运动影响下的德国歌曲(lied)创作
20
作者 孙可人 《科教文汇》 2011年第29期163-163,206,共2页
德国歌曲(lied)这一体裁发展为即将到来的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歌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章通过梳理"文艺复兴"运动影响下的歌曲(lied)的创作情况,来阐释14~17世纪左右这一体裁所形成的特征和风格,并进一步探讨该... 德国歌曲(lied)这一体裁发展为即将到来的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歌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章通过梳理"文艺复兴"运动影响下的歌曲(lied)的创作情况,来阐释14~17世纪左右这一体裁所形成的特征和风格,并进一步探讨该体裁在此时期所具有的地位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曲(lied) “文艺复兴”运动 创作特征 历史地位及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