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且听草原:内蒙古草原歌曲的地方意象表征与受众旅游意愿
1
作者 王公为 王一丁 任佳惠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24年第4期28-37,85,共11页
草原歌曲是展现北疆文化和草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草原旅游地品牌资产、激发游客旅游动机的重要营销工具和手段。文章选取典型的内蒙古草原歌曲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词共现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内蒙古... 草原歌曲是展现北疆文化和草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草原旅游地品牌资产、激发游客旅游动机的重要营销工具和手段。文章选取典型的内蒙古草原歌曲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词共现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内蒙古草原歌曲的地方意象表征、特征及其对受众出游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内蒙古草原歌曲以“草原”为主题展开,歌词涵盖草原上的气候与天象景观、生物景观、文化景观、社会关系和情绪情感等内容。(2)内蒙古草原歌曲的内容呈现出“核心-半边缘-边缘”的圈层结构,核心区词汇主要由物质景观和社会心理两个维度构成,半边缘区词汇聚焦于草原空间的文化意象,边缘区词汇反映某一主题歌曲的延展意象。(3)内蒙古草原歌曲表现出景观意象在地化、文化意象层次化和情感意象诗意化等地方意象特征。(4)内蒙古草原歌曲通过景观吸引、文化吸引和情感吸引对受众旅游意愿产生拉动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文章提出通过加强草原旅游歌曲的感官营销、推动草原音乐旅游产品的开发等举措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歌曲 旅游歌曲 地方意象 北疆文化 草原文化
下载PDF
论“凉州书写”历史语境的两个坐标——以李学辉的《塞上曲》为例
2
作者 王祁睿恒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7-61,共5页
李学辉的最新长篇小说《塞上曲》作为其“凉州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在当代文学的历史语境下,从接受者的期待视界与创作者的创作视界两个坐标上体现出了一部优秀小说的艺术价值所在,成功地通过“地方路径”展现出“中国文学”应该承担的... 李学辉的最新长篇小说《塞上曲》作为其“凉州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在当代文学的历史语境下,从接受者的期待视界与创作者的创作视界两个坐标上体现出了一部优秀小说的艺术价值所在,成功地通过“地方路径”展现出“中国文学”应该承担的历史与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州书写 《塞上曲》 历史语境 期待视界 创作视界
下载PDF
北疆文化语境中的呼伦贝尔民歌
3
作者 周晓岩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5,共12页
呼伦贝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属于中国北部边境地区,毗邻俄罗斯和蒙古国,为蒙古、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以及汉族等40多个民族的聚居地。这些民族共同缔造了呼伦贝尔地区的传统文化。其中,以各族民歌为代表的呼伦贝尔音乐文化,作... 呼伦贝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属于中国北部边境地区,毗邻俄罗斯和蒙古国,为蒙古、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以及汉族等40多个民族的聚居地。这些民族共同缔造了呼伦贝尔地区的传统文化。其中,以各族民歌为代表的呼伦贝尔音乐文化,作为北疆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多个领域,为中国边疆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文化 呼伦贝尔 民族音乐 民歌
下载PDF
“入贡式和亲”:宋金“帝姬和亲”事件新探
4
作者 熊鸣琴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16,共8页
赵耀文以宋金“帝姬和亲”事件为例,对学界“北宋无和亲”论断提出质疑。和亲联姻曾经是靖康之难前夕宋金议和的条件之一,金人提出和亲帝姬必须由其挑选指定,以“入贡”名目输入金朝,还提出以北宋皇族女性来抵扣犒军费。福金帝姬不是和... 赵耀文以宋金“帝姬和亲”事件为例,对学界“北宋无和亲”论断提出质疑。和亲联姻曾经是靖康之难前夕宋金议和的条件之一,金人提出和亲帝姬必须由其挑选指定,以“入贡”名目输入金朝,还提出以北宋皇族女性来抵扣犒军费。福金帝姬不是和亲帝姬,而是以干戾人家属的身份登记在册后,送给完颜宗望的贿赂品。在此过程中,金人试图对宋开启一种新的和亲模式——“入贡式和亲”,带有掠夺婚的遗迹。“帝姬和亲”政策最终流产,根本原因在于金朝最高决策层中,一心灭宋的强硬派占据主导。北宋对外“无和亲”的论断仍然可以成立,与宋辽、宋夏和亲议题的失败一样,它们都是10世纪以来中国北方边疆民族关系变化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姬和亲” 入贡式和亲 灭宋强硬派 10世纪以来边疆民族关系
下载PDF
晚宋边事议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以“蕲黄之变”的书写为中心
5
作者 程海伦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87-98,共12页
边事是晚宋士人普遍关注的话题,嘉定十四年发生的“蕲黄之变”引起士人激烈的争论。其时士人议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蕲、黄二州守臣李诚之与何大节的评价问题上。李、何二人在当时都面临极大的非议,但后世评价却褒贬不同,这与边事传播... 边事是晚宋士人普遍关注的话题,嘉定十四年发生的“蕲黄之变”引起士人激烈的争论。其时士人议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蕲、黄二州守臣李诚之与何大节的评价问题上。李、何二人在当时都面临极大的非议,但后世评价却褒贬不同,这与边事传播的方式及辩诬的群体都有很大的关联。不同的信息传播媒介是士人获知边事的保证,也影响士人对信息了解的深浅、详略程度。交游关系、政治经历、学术背景等因素,亦会左右士人的价值判断。通过“诸贤相继,正论互发”的方式,士人的群体言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大众的观念,并获得官方价值体系的认可。以“蕲黄之变”的书写为中心,可以看出晚宋士人边事议论形成过程的多重维度,这启发我们在相关研究中应对边事议论这一舆论场的内在肌理有更为深入体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宋 蕲黄之变 边事 士论
下载PDF
《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地理信息杂考
6
作者 杨蕤 《历史地理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106-116,162,共12页
《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是俄藏黑水城文献中重要的汉文世俗文献,写本,共109页,内容所及粮草借贷、接纳人口、个人官司、军需申请等。这批出土文书涉及宋夏沿边地区一些传统史籍不载的地理信息,主要涉及府州军县、粮食供给、城址堡寨等内... 《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是俄藏黑水城文献中重要的汉文世俗文献,写本,共109页,内容所及粮草借贷、接纳人口、个人官司、军需申请等。这批出土文书涉及宋夏沿边地区一些传统史籍不载的地理信息,主要涉及府州军县、粮食供给、城址堡寨等内容,反映了宋夏沿边地区不少地理细节与活态史实。通过其中的蛛丝马迹对相关地理词条和信息进行梳理考释,发现宋夏沿边地区在行政建制、作物传播、交通道路、城寨制度等方面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实现出土文献与传统史籍的相互印证,弥补传统史籍记载的不足,提升对宋夏沿边地区历史地理及社会状况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 地理信息 杂考
下载PDF
西汉至北宋贵州岑巩建置沿革考
7
作者 汪小军 黄秀健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7-53,共7页
岑巩素为滇楚锁钥、黔东门户,地理位置显要,为贵州文化先发地之一。其自西汉至北宋间的建置归属大致经历西汉至刘宋的无阳县、萧齐的西平阳县、南梁至南陈的夜郎郡、隋的辰溪县、唐至北宋中期的奖州(业州、舞州)及北宋末期的思州。文章... 岑巩素为滇楚锁钥、黔东门户,地理位置显要,为贵州文化先发地之一。其自西汉至北宋间的建置归属大致经历西汉至刘宋的无阳县、萧齐的西平阳县、南梁至南陈的夜郎郡、隋的辰溪县、唐至北宋中期的奖州(业州、舞州)及北宋末期的思州。文章以朝代为脉络,在爬梳岑巩地区的建置沿革基础上,辨讹了西汉至唐初、唐末至北宋时期岑巩地区的建置沿革,纠正了岑巩地在这两个时期的错谬,并辨析了岑巩与思州的历史联系与区别。考其建置沿革,可明晰中央政权与黔东地区的深入互动及黔东地区从“边地”到“内地”的转化与国家大一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至北宋 贵州岑巩 建置沿革 “边地”到“内地”
下载PDF
新疆简史精品——《三边赋》之《新疆赋》的史料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军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26-32,共7页
蒙古和宁的《西藏赋》、吉林英和的《卜魁城赋》、大兴徐松的《新疆赋》等《三边赋》,既是赋作精品,也向来被视为史地著作。《新疆赋》对南疆、北疆的历史分别进行了叙述,尤其侧重于清政府统一新疆的历史进程。《新疆赋》对今天了解清... 蒙古和宁的《西藏赋》、吉林英和的《卜魁城赋》、大兴徐松的《新疆赋》等《三边赋》,既是赋作精品,也向来被视为史地著作。《新疆赋》对南疆、北疆的历史分别进行了叙述,尤其侧重于清政府统一新疆的历史进程。《新疆赋》对今天了解清代中叶及以前的新疆简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其中也有若干舛误之处,这是在参考和引用时值得注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边赋》 《新疆赋》 徐松 史料价值 边疆舆地赋
下载PDF
试论宋元明清时期封建王朝的治边方略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永福 段金生 《文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3-38,共6页
与以往相比,宋元明清诸王朝的治边方略大致呈现出一种波动起伏的特点。两宋奉行"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方略,在具体的边疆政策上,体现为明显的消极"守势政策",然其传统夷狄观念甚为强烈。元朝尤其是前期秉承草原游... 与以往相比,宋元明清诸王朝的治边方略大致呈现出一种波动起伏的特点。两宋奉行"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方略,在具体的边疆政策上,体现为明显的消极"守势政策",然其传统夷狄观念甚为强烈。元朝尤其是前期秉承草原游牧民族的习性,对开疆拓土十分积极,同时,元朝对传统的"华夷之辨"观念较为淡薄,但其民族政策开明与落后并存。明朝治边方略核心是"守在四夷",其重点是防范北部边疆的蒙古势力,在南方地区,其策略则是守境安民,达到稳定的目的。清代前期的治边方略仍是"守中治边",但对边疆地区持有积极态度,后期治边思想与方略的局限性逐步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明清时期 封建王朝 治边方略 北部边疆
下载PDF
《三边赋》之《新疆赋》论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军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8-14,共7页
以蒙古和宁《西藏赋》、吉林英和《卜魁城赋》、大兴徐松《新疆赋》为代表的清代乾嘉道之际的边疆舆地赋,以其鸿篇巨制和鲜明的边疆地域特色而最早当在光绪九年(1883年)由元尚居汇刻为《西藏等三边赋》。论文就《新疆赋》,从作者、版本... 以蒙古和宁《西藏赋》、吉林英和《卜魁城赋》、大兴徐松《新疆赋》为代表的清代乾嘉道之际的边疆舆地赋,以其鸿篇巨制和鲜明的边疆地域特色而最早当在光绪九年(1883年)由元尚居汇刻为《西藏等三边赋》。论文就《新疆赋》,从作者、版本、内容、文学特色、价值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边赋》 《西藏赋》 《卜魁城赋》 《新疆赋》 边疆舆地赋 徐松
下载PDF
宋太宗与文学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润金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32,共5页
宋太宗为了引导官僚们淡泊名利而推行"白体"诗风;奉行崇文抑武的韬略而开创升平诗风同时促使边塞诗风衰落;为了杜绝唐代的朋党而实行糊名考校促使传奇衰落。
关键词 宋太宗 “白体”诗风 升平诗风 边塞诗风 传奇
下载PDF
论宋夏战争对范仲淹文学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艳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117-121,共5页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其文学创作深受宋夏战争的影响,并呈现出两大特点:其一是以诗文记史,再现战争场面;其二是以边塞生活入词,首创豪放词风,扩大了词体的表现范围。其作品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文学与历史之间的互...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其文学创作深受宋夏战争的影响,并呈现出两大特点:其一是以诗文记史,再现战争场面;其二是以边塞生活入词,首创豪放词风,扩大了词体的表现范围。其作品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文学与历史之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仲淹 宋夏战争 边塞词 诗史性质
下载PDF
宋代边塞诗词文献及其研究评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金伟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宋代边塞诗词具有异于其他历史时期的特色,但相关研究不足。宋代边塞诗词的基础文献整理不够,黄麟书《宋代边塞诗钞》等文献有重要价值但未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宋代边塞诗、边塞词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成果,港台地区和域外学界也有颇多重... 宋代边塞诗词具有异于其他历史时期的特色,但相关研究不足。宋代边塞诗词的基础文献整理不够,黄麟书《宋代边塞诗钞》等文献有重要价值但未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宋代边塞诗、边塞词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成果,港台地区和域外学界也有颇多重要的相关研究。对于宋代边塞诗词,系统而有针对性的研究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边塞诗词 基本文献 研究 评述
下载PDF
试论宋代西南民族边区羁縻政策的特点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小强 《大连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45-48,共4页
宋朝统一南方后在西南民族边区设置了许多羁縻州县峒,采取羁縻州形式进行统治,以达到控御四夷、边地安宁之根本目的。宋代羁縻政策的重点是生蛮地区,羁縻州县主要设置于黎、雅、茂、威和叙州等地,其疆域不大但羁縻州县官吏却有很大的自... 宋朝统一南方后在西南民族边区设置了许多羁縻州县峒,采取羁縻州形式进行统治,以达到控御四夷、边地安宁之根本目的。宋代羁縻政策的重点是生蛮地区,羁縻州县主要设置于黎、雅、茂、威和叙州等地,其疆域不大但羁縻州县官吏却有很大的自治权力。"惠而不苛"、羁縻远人的治边政策反映了宋代汉族统治者的一种民族态度,实质仍然是中国古代王朝"以夷制夷"传统治边思想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西南边疆 羁縻州县 政策
下载PDF
论唐代文人入幕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以高适入河西幕府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海龙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8-129,共12页
文人入幕对文人的人文气韵及文学创作都将产生重要影响。高适是唐代诗人中位至通显者,入幕河西成了他文学创作的重要转折点。高适入河西幕府的时间,两唐书本传均未记载。从高适入幕河西的诗歌创作及其特质,可以判定其时间当在天宝十一载... 文人入幕对文人的人文气韵及文学创作都将产生重要影响。高适是唐代诗人中位至通显者,入幕河西成了他文学创作的重要转折点。高适入河西幕府的时间,两唐书本传均未记载。从高适入幕河西的诗歌创作及其特质,可以判定其时间当在天宝十一载(752年)秋冬之际。高适入河西幕府使其诗歌风格和审美情趣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诗歌创作风格上,高适诗歌由原有的"悲壮"气韵转向"豪迈"风格;在审美情趣上,高适诗歌也由之前的"映像社会"转向"书写自然"。反观高适的河西边塞诗可见,入幕河西对高适诗歌创作的影响充分证明了清初诗论家叶燮《原诗》所谓"高七古为胜,时见沉雄,时见冲淡,不一色"之观点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适文学 唐宋文学研究 边塞诗
下载PDF
崔与之经略边防的智慧——南宋成功处置民族关系的典范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建新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84-89,共6页
南宋社稷重臣崔与之,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在历史上,他一般以功成身退、高风亮节著称;而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最为突出的则是其经略边防的智慧和实践。他主张积极防守的战略战术,扎扎实实地做好军事训练、物资供应和防御体系的建设,并且理... 南宋社稷重臣崔与之,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在历史上,他一般以功成身退、高风亮节著称;而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最为突出的则是其经略边防的智慧和实践。他主张积极防守的战略战术,扎扎实实地做好军事训练、物资供应和防御体系的建设,并且理性地处理好与北方民族政权及地方势力的关系,理智地利用外部势力或力量,从而应对金、夏等的进攻和袭扰,稳定南宋对北方边境地区的统治,保障边地社会的安定和百姓的安宁,也使偏安政权苟延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崔与之 边防 民族关系
下载PDF
北宋乡兵述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强文学 《甘肃高师学报》 2009年第1期53-56,共4页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北宋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长期奉行"守内虚外"的消极战略。因为边防线过于绵长,禁军的数量远不能满足需要。为了有效地防御辽和西夏,以及对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部族的袭扰,北宋政府在边境地区征募了大量乡...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北宋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长期奉行"守内虚外"的消极战略。因为边防线过于绵长,禁军的数量远不能满足需要。为了有效地防御辽和西夏,以及对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部族的袭扰,北宋政府在边境地区征募了大量乡兵协助禁军戍守和作战,特别在西北的宋夏边境和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乡兵逐渐成为巩固边防和维持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军事中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乡兵 蕃兵 边防
下载PDF
论北宋对辽间谍政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轶英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99-102,115,共5页
实施间谍战略、及时了解敌方信息,做到知彼知己,是北宋对辽边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从宋太宗时就设置了机宜司、缘边安抚使司等专、兼职间谍管理机构,负责间谍的日常管理工作。北宋在以重金招募和赏赐间谍的同时,在法律层面采取了... 实施间谍战略、及时了解敌方信息,做到知彼知己,是北宋对辽边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从宋太宗时就设置了机宜司、缘边安抚使司等专、兼职间谍管理机构,负责间谍的日常管理工作。北宋在以重金招募和赏赐间谍的同时,在法律层面采取了防范辽方间谍的严密措施,在对辽边防建设上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从总体来看,北宋在用谍方面并不十分理想,而且这一策略在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后,随着两国关系的缓和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间谍 边防
下载PDF
试论北宋边塞诗的特色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鸿秀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3-15,共3页
与前代特别是盛唐相比较,由于社会政治情况的变化及有宋一代诗风的转变,北宋为数不多的边塞诗呈现出鲜明的时代风貌,笔者将其概括为:寓逃避于写实性记录中;寓悲观于批判性议论中;寓平等于客观性描绘中。
关键词 北宋 边塞诗 特色 诗歌创作 写实性记录 批判性 景物描写
下载PDF
论北宋西北边疆地区民族法制之运作
20
作者 谢波 王振刚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6-15,共10页
在北宋西北边疆地区,宋夏对峙致使这一地区民族关系复杂。这种态势直接影响到北宋在西北边疆地区的司法,即由遵从少数民族习惯法到逐步推广适用北宋国家法,而边臣的言行对民族法制运作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构成北宋西北边... 在北宋西北边疆地区,宋夏对峙致使这一地区民族关系复杂。这种态势直接影响到北宋在西北边疆地区的司法,即由遵从少数民族习惯法到逐步推广适用北宋国家法,而边臣的言行对民族法制运作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构成北宋西北边疆地区民族法制运作实践的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西北边疆地区 民族法制 运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